《笑林廣記白話文》貪吝部:【原文】有慕開典鋪者,謀之人曰:「需本幾何?」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笑林廣記白話文》貪吝部

笑林廣記白話文

貪吝部

開當

【原文】

有慕開典鋪者,謀之人曰:「需本幾何?」

曰:「大典萬金,小者亦須千計。」

其人一大駭而去。

更請一人問之,曰:「百金開一錢當亦可。」

又辭去。

最後一人曰:「開典如何要本錢,只須店櫃一張,當票數紙足亦。」

此人乃欣然。

擇期開典。

至日,有持物來當者。

驗收訖,填空票計之。

當者索銀,答曰:「省得稱來稱去,費壞許多手腳。

待你取贖時,只將利銀來一交一 便了。」

【譯文】

有一個人,羨慕開當鋪的人收入高,就請教別人:「開一個當鋪需要多少本錢?」

別人回答說:「如果開大當鋪,需要上萬金,開小當鋪也得上千金。」

問的人聽了,大吃一驚地走了。

又向另外一個人請教,那人對他說:「開當鋪,只要有一百金的本錢就行了。」

那人聽了後,又走了。

最後又請教一個人,這人說:「開當鋪哪還要什麼本錢?只要有一張櫃檯,有一本當票就夠了。」

那人聽了,便很高興地選了個好日子開張營業了。

接著就有一個人拿了東西來當,他驗收完後,就給當東西的人開了一張空頭當票。

當東西的人向他要錢,他說:「你拿著這當票就行了,省得銀子稱來稱去的麻煩,你在取贖東西時,把利錢給我就行了。」

酒煮滾湯

【原文】

有以淡酒宴客者。

客嘗之,極贊府上烹調之美。

主曰:「粗餚未曾上桌,何以見得?」

答曰:「不必論其他,只這一味酒煮白滾湯,就妙極了。」

【譯文】

有個人請客人喝酒,酒味很淡,客人嘗了,就稱讚他家很會烹調。

主人說:「簡單的飯菜還沒有上桌,怎能說得上好呢?」

客人說:「別的不說,就這一道酒煮白開水,就妙極了。」

大眼

【原文】

主人自食大魚,卻烹小魚供賓,誤遺大魚眼珠於盤,為客所覺。

因戲言:「欲求魚種,歸蓄之池。」

主謙曰:「此小魚耳,有何足取。」

客曰:「魚雖小,難得這雙大眼睛。」

【譯文】

有個人自己吃大魚,卻做小魚給客人吃,一不小心把大魚的眼珠留在盤子裡,被客人發現。

客人開玩笑說:「想要種魚,放在魚池裡。」

主人謙虛地說:「這個是小魚,有什麼值得要的。」

客人說:「魚雖然小,但是難得有這雙大眼睛。」

蘿葡作證

【原文】

有學博者,宰雞一隻,伴以蘿葡制饌1,邀請青衿二十輩食之。

雞魂赴冥司2告曰:「殺雞供客,此是常事,但不合一雞供二十餘客。」

冥司曰:「恐無此理。」

雞曰:「蘿葡作證。」

及拘蘿葡審問,答曰:「雞你欺心,那日供客,只見我,何曾見你。」

博士家風類如此。

【註釋】

1饌(zhuan):食物。

2冥司:陰間的長官。

【譯文】

有個學識淵博的人,殺了一隻雞,加上蘿蔔做成菜,邀請二十位朋友來吃飯。

雞死之後,它的魂靈到九泉之下閻羅王那裡去告狀說:「殺雞給客人吃,這本來是正常的事,但也不應該一隻雞供二十個客人吃。」

冥司問:「恐怕沒有這樣的事。」

雞說:「蘿蔔可以作證。」

等到抓來了蘿蔔審問時,蘿蔔卻說:「雞你昧著良心說話,那天待客,只看見我,什麼時候見到過你?」

博士家的風氣就這樣啊。

出外難

【原文】

客人僱船往杭州,清早打米煮飯,梢婆背著客人將淘過濕米偷起一大碗,放在灶頭裡,客人瞧見不便明言,坐在官艙內,連聲高叫曰:「在家千日難,出外一時好。」

梢婆曰:「客人說錯了,在家千日好,出外一時難,因何反說呢?」

客人曰:「你既曉得我難,把灶頭裡一碗米,求你放在鍋裡罷。」

【譯文】

有個客人僱船前往杭州,清早洗米煮飯,划船的老婆婆背著客人,把淘過的濕米偷起一大碗,藏在鍋台的裡邊,正好被客人看見。

客人不好意思明說,就坐在船艙裡高聲說:「在家千日難,出外一時好。」

划船的老婆婆說:「客人您說錯了,在家千日好,出外一時難,為什麼說反了呢?」

客人道:「既然你知道我難,把鍋台裡的一碗米,求你放在鍋裡吧!」

廁吏

【原文】

一吏人貪婪無厭,遇物必取,人無不被害者。

友人戲之曰:「觀汝所為,他日出身除是管廁混斯無所耳。」

吏曰:「我若司廁,一般有錢欲登廁者,禁之不許,彼必賂我;本不登廁者,逼之登廁,彼無奈何,豈患不賂我耶?」

【譯文】

一個官吏貪得無厭,看見東西一定要拿,沒有人不被他坑害的。

有個朋友開玩笑地對他說:「我看你的所作所為,以後你除了管廁所,才能不渾水摸魚撈一把。」

這個官吏卻說:「我如果管廁所,一般有錢的想上廁所的人,不讓他用,他一定會賄賂我;原來不想上廁所的,逼他上廁所,他沒有辦法,難道還愁他不賄賂我嗎?」

各挑行李

【原文】

兄弟三人經商投宿,共買一魚烹調在案,長兄唱駐雲飛一句曰:「這個魚我要中間一段兒。」

二兄唱曰:「我要頭和尾,誰敢來爭嘴。」

三弟曰:「喳,湯兒是我的。」

僕夫初猶覬望1,或得沾味,聞此則絕望矣,進前作揖唱曰:「告君知,明日登程,各自挑行李,那時節辛勤怨得誰,那時節辛勤怨得誰?」

【註釋】

1覬望:企望。

【譯文】

兄弟三人經商,半路上在一家旅館投宿。

合夥只買了一條魚,做好了之後放在桌子上。

長兄唱駐雲飛中的一句道:「這個魚兒我要中間一段兒。」

二兄唱道:「我要頭和尾,誰敢來爭嘴?」

三弟唱道:「喳,湯兒是我的。」

僕人最初還在那偷偷地看,以為或許能夠跟著嘗到點兒味,聽到這兒,就徹底失望了,上前作揖唱道:「告君知,明日登程,各自挑行李,那時節辛勤怨得誰,那時節辛勤怨得誰?」

謝賞

【原文】

一官坐堂,偶撒一屁,自說「爽利」二字。

眾吏不知,誤聽以為「賞吏」,冀1得歡心,爭跪稟曰:「謝老爺賞!」

【註釋】

1冀:希望,期望。

【譯文】

有位官吏坐在公堂上,偶然放了一個屁。

於是自言自語地說:「爽利!」他手下的官吏們不知道,聽成了「賞吏」二字,於是都希望得到大人的歡心。

便爭著跪下說:「謝老爺獎賞。」

請神

【原文】

一吝者,家有禱事,命道士請神,乃通誠請兩京神道。

主人曰:「如何請這遠的?」

道士答曰:「近處都曉得你的情性,說請他,他也不信。」

【譯文】

有個吝嗇鬼,家遇祈禱之事,讓道士請神驅邪,道士懇請兩京神道。

主人說:「為何請遠的?」

道士回答說:「近處的神都曉得你的秉性,說請他,他也不信。」

好放債

【原文】

一人好放債。

家已貧矣,止餘斗粟,仍謀煮粥放之。

人問曰:「如何起利?」

答曰:「討飯。」

【譯文】

有個人好放債,家裡已窮了,只剩斗米,仍計劃煮粥放債。

別人問他:「怎樣收取利息?」

那人回答說:「討飯。」

大東道

【原文】

好善者曰:「聞當日佛好慈悲,曾割肉喂鷹,投崖喂虎,我,欲效之。

但鷹在天上,虎在山中,身上有肉,不能使啖。

夏天蚊子甚多,不如捨身齋了蚊。」

乃不掛帳,以血伺蚊。

佛欲試其虔誠,變一虎啖之。

其人一大叫曰:「小意思吃些則可,若認真這樣大東道,如何當得起!」

【譯文】

有個好行善的人說:「聽說佛祖慈悲好行善,曾經割自己的肉喂老鷹,並投下懸崖喂老虎。

我要倣傚他,但老鷹在天上,老虎在深山裡,我身上的肉他們吃不到。

夏天蚊蟲極多,不如捨身齋濟蚊蟲算了。」

於是不再掛蚊帳,以血喂蚊蟲。

佛祖想要試驗他是否虔誠,變做一隻老虎來吃他,那人一大叫道:「小意思吃點倒可以,但如果真的來了這樣一個大吃客,叫我如何擔當得起。」

打半死

【原文】

一人性最貪,富者語之曰:「我白送你一千銀子,與我打死了罷。」

其人沉吟良久,曰:「只打我半死,與我五百兩何如?」

【譯文】

有個人十分貪婪,富人對他說:「我白送你一千兩銀子,讓我打死你吧。」

那人沉吟半晌,回答道:「只打我半死,給我五百兩怎麼樣?」

命窮

【原文】

鄉下親家新制佳釀,城裡親家慕而訪之,冀其留飲。

適親家他往,親母命子款待,權為荒榻留宿。

其親母臥房止隔一壁,親家因未得好酒到口,方在懊悶,值親母桶上撒尿,恐聲響不雅,努力將臀夾緊,徐徐滴瀝而下。

親家聽見,私自喜曰:「原來才在裡面滴酒哩。

想明早得嘗其味矣。」

親母聞言,不覺失笑,下邊鬆動,尿聲急大,親家拍掌歎息曰:「真是命窮,可惜濾酒搾袋。

又撐破了。」

【譯文】

鄉下親家新釀了好酒,城裡親家聽說後去拜訪,希望能留下飲酒。

恰巧鄉下親家外出了,親家母讓兒子招待,勉強留他在破屋子裡住宿。

親家母臥室與他只隔一壁。

親家因為沒喝到好酒,正在煩惱,恰巧親家母在桶上撒尿,因恐聲響不雅,便盡力把屁一股夾緊,尿徐徐滴瀝而下。

親家聽見了,暗自高興地說:「原來剛剛在裡面濾酒哩,想明早可以嘗到酒味了。」

親家母聽到他說的話,不由得失笑,下邊鬆動,尿聲且急又大,親家拍掌歎息道:「真是沒有好命,可惜濾酒的袋子又撐破了。」

兄弟種田

【原文】

有兄弟合種田者,禾既熟,議分。

兄謂弟曰:「我取上截,你取下截。」

弟訝其不平,兄曰:「不難,待明年,你取上,我取下,可也。」

至次年,弟催兄下谷種,兄曰:「我今年意欲種芋頭1哩。」

【註釋】

1芋頭:即芋母。

【譯文】

有兄弟倆合夥種田,莊稼已經成熟,二人商議如何分配。

哥哥對弟弟說:「我要上半截,你要下半截。」

弟弟聽了十分吃驚,認為不公,哥哥回答說:「這好辦,等到明年,你要上半截,我要下半截。」

弟弟同意了。

到了第二年春天,弟弟催促哥哥播種,哥哥說:「我今年打算要種芋頭哩。」

合夥做酒

【原文】

甲乙謀合本做酒,甲謂乙曰:「汝出米,我出水。」

乙曰:「米若我的,如何算賬?」

甲曰:「我絕不虧心,到酒熟時。

只還我這些水罷了。

其餘多是你的。」

【譯文】

甲乙兩人商議合夥釀酒,甲對乙說:「你出米,我出水。」

乙說:「米如果我出,最後如何算賬?」

甲說:「我絕不佔你的便宜,到釀好酒時,只把水還給我,其餘的全都歸你。」

翻臉

【原文】

窮人暑月無帳,復惜蚊煙費,忍熱擁被臥。

蚊其面,鄰家有一鬼臉,借而帶之。

蚊口不能入,謂曰:「汝不過惜一文錢耳,如何便翻了臉?」

【譯文】

有個窮人暑天沒有蚊帳,又吝惜點蚊香覺得太浪費,忍耐暑熱蓋被而睡。

蚊子叮咬他的臉,於是,他向鄰居借來一個鬼臉帶在臉上。

蚊子咬不著他的臉,說道:「你不過吝惜一文錢罷了,為何便翻了臉?」

畫像

【原文】

一人要寫行樂圖,連紙筆顏料,共送銀二分。

畫者乃用水墨於荊川紙上,畫出一背像。

其人怒曰:「寫一真 全在容顏,如何寫背?」

畫者曰:「我勸你莫把面孔見人罷。」

【譯文】

有個人請畫師畫一幅行樂圖,連同紙筆顏料在內,共給了畫師二分銀子。

於是畫師用墨水在荊川紙上畫了一背。

那人見了大怒道:「畫像全在人的容貌,為什麼畫背?」

畫師說:「我勸你莫把面孔見人吧。」

許日子

【原文】

一人性極吝嗇,從無請客之事。

家僮偶持碗一籃,往河邊洗滌1,或問曰:「你家今日莫非宴客耶?」

僮曰:「要我家主人請客,除非那世裡去!」主人知而罵曰:「誰要你輕易許下他日子!」

【註釋】

1洗滌:清洗。

【譯文】

有個人極其吝嗇,從來沒請過客。

家裡的僕僮偶爾拿一籃碗,到河邊去洗滌,有人問道:「你家今天莫非要請客嗎?」

僕僮回答說:「要我家主人請客,除非下輩子。」

主人知道了此事罵道:「誰讓你輕易許下他日子。」

攜燈

【原文】

有夜飲者,僕攜燈往候。

主曰:「少時天便明,何用燈為?」

僕乃歸。

至天明,僕復往接。

主責曰:「汝大不曉事,今日反不帶燈來,少頃就是黃昏,叫我如何回去?」

【譯文】

有個夜間在外飲酒的人,僕人攜燈去接他。

主人說:「再過一會天就亮了,拿燈來有什麼用呢?」

僕人於是回去了。

到了天亮,僕人又去接他,主人責怪道:「你太不懂得事理,現在反而不帶燈來,一會就是黃昏,叫我怎麼回去?」

不留客

【原文】

客遠來久坐,主家雞鴨滿庭,乃辭以家中乏物,不敢留飯。

客即借刀,欲殺己所乘馬治餐。

主曰:「公如何回去?」

客曰:「憑公於雞鴨中,告借一隻,我騎去便了。」

【譯文】

有個客人遠道而來,坐了很久,主人家裡本是雞鴨滿院,但仍然借口說家裡缺少東西,不敢留客人吃飯。

客人馬上借刀,打算殺掉自己騎的馬做飯。

主人說:「那你怎麼回去?」

客人說:「請你在雞鴨中借我一隻,我騎著就是了。」

不留飯

【原文】

一客坐至晌午,主絕無留飯之意。

適聞雞聲,客謂主曰:「晝雞啼矣。」

主曰:「此客雞不准。」

客曰:「我肚饑是准的。」

【譯文】

一個客人坐到中午,主人毫無留飯之意,正好趕上雞叫,客人對主人說:「雞報時該吃午飯了。」

主人說:「這只待客的雞報時不准。」

客人說:「我肚饑是准的。」

射虎

【原文】

一人為虎銜去,其子執弓逐之,引滿欲射。

父從虎口遙謂其子曰:「我兒須是兜腳射來,不要傷壞了虎皮,沒人肯出價錢。」

【譯文】

一個人被老虎叼去,他的兒子拿著弓箭去追趕,拉開弓箭要射。

父親從虎口裡遠遠地對兒子喊道:「我兒一定要射老虎的腳,不要傷壞了虎皮,不然沒人肯出好價錢。」

吃人

【原文】

一人遠出回家,對妻云:「我到燕子磯,蚊蟲大如雞。

後過三山硤,蚊蟲大如鴨。

昨在上新河,蚊蟲大如鵝。」

妻云:「呆子,為甚不帶幾隻來吃。」

夫笑曰:「它不吃我就夠了,你還敢想去吃它!」

【譯文】

有個人出遠門回家後對妻子說:「我到燕子磯,蚊蟲大如雞。

後過三山硤,蚊蟲大如鴨。

昨在上新河,蚊蟲大如鵝。」

妻子說:「呆子,為什麼不帶幾隻回來吃。」

丈夫笑道:「它不吃我就夠了,你還敢想去吃它。」

慳吝1

【原文】

一人性最慳吝,忽感癆瘵2之疾,醫生診視云:「脈氣虛弱,宜用人參培補。」

病者驚視曰:「力量綿薄,惟有委命聽天可也。」

醫生曰:「參既不用,須以熟地代之,其價頗賤。」

病者搖首曰:「費亦太過,願死而已。」

醫知其吝嗇,乃詐言曰:「別有一方,用干狗屎調黑糖一二文服之,亦可以補元神。」

病者躍然起問:「不知狗屎一味,可以禿用否?」

【註釋】

1慳吝(qiān lin):吝嗇。

2癆瘵(zhai):肺結核病。

俗稱肺癆。

【譯文】

有個人性情最為吝嗇,忽然得了癆瘵之病,醫生診斷說:「脈氣虛弱,最好用人參補補身體。」

病人十分吃驚,看著醫生說:「身體虛弱,只好聽天由命。」

醫生說:「人參如果不用,必須用熟地代替,其價錢很賤。」

病人搖頭說:「破費太過,情願去死。」

醫生曉得他吝嗇,便欺騙他說:「還有一藥方,用干狗屎和紅糖一二錢服下去,也可以補身子。」

病人興奮地問道:「不曉得狗屎一味,可以單獨用嗎?」

賣粉孩

【原文】

一人做粉孩兒出賣,生意甚好。

謂妻曰:「此後只做束手的,粉可稍省。」

果賣去。

又曰:「此後做坐倒的,當更省。」

仍賣去。

乃曰:「如今做頭而臥者,不更省乎!」及做就,妻提起看曰:「省則省矣,只是看看不像個人了。」

【譯文】

一個人做粉孩兒出賣,生意甚好,他對妻子說:「以後只做沒有手的,那樣可節省一些粉。」

結果也賣掉了。

那人又對妻子說:「以後只做坐著的,那樣更節省。」

結果仍然賣掉了。

接著又對妻子說:「如果做低頭躺著的,不更節省嗎?」

等到做完了,妻子拿起來說:「省倒是省了,只是看看不像人了。」

獨管褲

【原文】

一人謀做褲而吝布,連喚裁縫,俱以費布辭去。

落後一裁縫曰:「只須三尺足矣。」

其人一大喜,買布與之,乃縫一腳管,令穿兩足在內。

其人曰:「迫甚,如何行得?」

縫匠曰:「你脫煞要省,自然一步也行不開的。」

【譯文】

有個人想做一條褲子,又怕多費布,一連找了好幾個裁縫,都因為嫌費布沒做成。

最後一個裁縫說:「只需要三尺布就足夠了。」

那個人十分高興,買布一交一 給了裁縫。

裁縫於是縫了一隻褲腿,讓他把兩腿穿在裡邊。

那人說:「著急的時候,如何行走?」

裁縫說:「你死命要省,自然一步也行走不了了。」

莫想出頭

【原文】

一性吝者,買布一丈,命裁縫要做馬衣一件,褲一條,襪一雙,余布還要做頂包巾。

匠每以布少辭去。

落後一裁縫曰:「我做只消八尺,倒與你省卻兩尺,何如?」

其人一大喜,縫者竟做成一長袋,將此人從頭頂口用繩收緊。

其人曰:「氣悶極矣。」

匠曰:「遇著你這慳吝鬼,自然是氣悶的。

省是省了,要想出頭卻難哩。」

【譯文】

有個人十分貪吝,買了一丈布,欲讓裁縫做一件馬褂、一條褲子、一雙襪子,剩餘的布還要做頂帽子。

許多裁縫都因為布不夠用而不為他做。

最後有個裁縫說:「我做只需用八尺,還可以省下兩尺,怎麼樣?」

那人聽了十分高興。

裁縫竟然做成一個長口袋,將那人從頭套到腳,之後用繩綁緊袋口。

那人說:「太氣悶了。」

裁縫回答道:「遇著你這個吝嗇鬼,自然是要氣悶的,布省是省了,但想要出頭卻難哩!」

因小失大

【原文】

自造方便覓利者,遙見一人撩衣,知必小解。

恐其往所對鄰廁,乃偽為出恭,而先踞其上。

小解者果赴己廁。

其人不覺,偶撒一屁,帶下糞來,乃大悔恨,曰:「何苦因小失大。」

【譯文】

有個人在路旁建了一個廁所,目的是截獲過路人的大小便。

有一天,該人遠遠看見一個行人撩起上衣,知道那人要小便。

他怕行人便在旁邊他人家的廁所,於是假裝大便,搶先蹲到他人家廁所,行人果然去了自己家的廁所。

該人蹲在他人廁所,偶然放了一屁,帶下糞來,於是十分懊悔,說:「何苦因小失大。」

七德

【原文】

一家延師,供饌甚薄。

一日,賓主同坐,見籬邊一雞,指問主人曰:「雞有幾德?」

主曰:「五德。」

師曰:「以我看來,雞有七德。」

問:「為何多了二德?」

答曰:「我便吃得,你卻捨不得。」

【譯文】

有戶人家聘請了一個教書先生,供給的飯食很差。

有一天,主人與教書先生坐在一起,看到籬邊一隻雞,教書先生指著雞向主人問道:「雞有幾德?」

主人說:「五德。」

教書先生說:「以我看來,雞有七德。」

主人問:「為什麼多了二德?」

教書先生回答說:「我便吃得,你卻捨不得。」

糞雞

【原文】

東家供師甚薄,久不買葷。

一日,糞缸內淹死一雞子,烹以為饌,師食而疑之。

問其徒。

徒以實告,師憤甚。

少頃,主人進館,師忙執笤帚一把,塞其口中,逼使盡食。

東家曰:「笤帚如何吃得?」

師曰:「你既不肯吃笤帚,如何倒叫先生吃糞雞。」

【譯文】

有戶人家供給教書先生的飯食很差,很長時間也沒有葷菜。

有一天糞缸內淹死一隻雞,煮後給先生吃。

先生嘗後感到可疑,問其學生,學生以實相告。

先生十分憤怒。

不一會兒,主人進屋,先生急忙拿起笤帚,塞進主人嘴中,逼他全部吃了。

主人說:「笤帚怎麼能吃?」

先生說:「你既不肯吃笤帚,為何反倒讓我吃糞雞!」

惡神

【原文】

一神道險惡,塞者必用生人祭禱。

有酬願者,苦乏人獻,特於供桌中挖孔,藏身在桌下,而伸頭於桌面,俟神舉箸,頭忽縮下。

神大怒,罵曰:「這班小鬼都是賊,才得舉箸,如何就沒有了。」

【譯文】

有個惡神極其險惡凶殘,如有求於他,必得用活人去祭奠。

有個人要實現一樁心願打算求惡神幫忙,由於缺少活人祭奠十分苦惱,於是在供桌上挖了一個洞,把身子藏在桌下,頭伸出桌面。

等到惡神舉起筷子去夾,頭突然縮回。

惡神大怒,罵道:「這些小鬼都是賊,才舉起筷子,怎麼一下子就一點沒有了?」

下飯

【原文】

二子同餐,問父用何物下飯,父曰:「古人望梅止渴,可將壁上掛的醃魚,望一望吃一口,這就是下飯了。」

二子依法行之。

忽小者叫云:「阿哥多看了一眼。」

父曰:「鹹殺了他。」

【譯文】

兩個兒子一同吃飯,問父親用什麼東西下飯,父親說:「古人望梅止渴,你們可將牆壁上掛的鹹魚乾,看一眼吃一口,這樣下飯就行了。」

兩個兒子依言而行。

忽然小兒子叫道:「哥哥多看了一眼。」

父親回答說:「鹹死他。」

吃榧傷心

【原文】

有擔榧子1在街賣者,一人連吃不止。

賣者曰:「你買不買,如何只吃?」

答曰:「此物最能養脾。」

賣者曰:「你雖養脾,我卻傷心。」

【註釋】

1榧(fěi)子:為紅豆杉科植物香榧的種一子。

【譯文】

有個人挑著榧子在街上賣,一個人連吃不止。

賣榧子的人說:「你到底買不買,為什麼只管吃?」

那人回答道:「這種東西最能養脾。」

賣榧子的人說:「你雖然養脾,我卻傷心。」

一味足矣

【原文】

一先生開館,東家設宴相待。

以其初到加禮,乃宰一鵝奉飲。

飲至酒闌1。

先生謂東翁曰:「學生取擾的日子正長,以後飲饌,務須從儉,庶得相安。」

因指盤中鵝曰:「日日只此一味足矣,其餘不必羅列。」

【註釋】

1闌:盡。

【譯文】

有個教書先生新到一戶人家教書,主人設宴相待,因為教書先生初來乍到,特宰殺一隻鵝,以敬禮義。

酒快喝完的時候,先生對主人說:「學生我打擾的日子很長,以後飲酒用餐,務須從儉,才能得以相安。」

接著指其盤中鵝說:「每天只此一味就夠了,其餘的不必破費。」

賣肉忌賒

【原文】

有為兒孫做馬牛者。

臨終之日,呼諸子而問:「我死後,汝輩當如何殯殮?」

長子曰:「仰體大人惜費之心,不敢從厚,縞衣1布衾,二寸之槨2,墓道僅以土封。」

翁攢眉良久,責其多費。

次子曰:「衣衾棺槨,俱不敢用,但擇稿薦一條,送於郊外,謂之火葬而已。」

翁鋒疾其過奢。

三子默喻父意,乃詭詞,以應曰:「吾父愛子之心,無所不至,既經殫力於生前,豈惜捐軀於死後?不若以大人遺體,三股均分,暫作一日之屠兒,以享百年之遺澤,何等不好?」

翁乃大笑曰:「吾兒此語,適獲我心。」

復戒之曰:「對門王老三。

慣賴肉錢,斷斷不可賒。」

【註釋】

1縞衣:舊時居喪或遭其他凶事時所著的白色衣服。

2槨:套在棺材外面的大棺材。

【譯文】

有個人為兒孫做了一輩子牛馬,臨死之前叫來兒子問道:「我死了之後,你們打算如何安葬我?」

大兒子說:「我們已領會您怕浪費的心思,所以不敢厚葬,打算用粗布蓋上一屍一體,裡面用二寸厚的內棺,外面用一寸厚的套棺,墳墓只用土埋。」

老頭皺眉良久,責備他太浪費。

二兒子說:「衣服、被蓋、內棺、外棺,都不敢用,只用一條草簾子,把一屍一體送到郊外,用火燒掉就行了。」

老頭仍然認為過於奢侈。

三兒子內心領會了父親的心意,便謊言應答道:「父親愛子之心,無微不至,既然生前拚命勞作,難道在死後會吝惜捐軀嗎?不如把您的遺體,砍成三段分給三個兒子,以充當一天的屠肉賣給他人,這樣便可實現父親的遺願,是再好不過的了。」

老頭於是大笑說:「我兒的這番話,正對我的心思。」

接著又告誡兒子說:「對門王老三,一貫好賴肉錢,千萬不要賒給他。」

咬嚼不過

【原文】

一人死後,轉床 殯殮,諸親及眾婦繞靈而哭。

只見孝幃1裂碎,到處飛揚,皆稱怪像。

特往關魂問之。

乃曰:「無他。

只是當眾人咬嚼不過耳。」

【註釋】

1孝幃:懸掛在靈床 或靈柩前的帷帳。

【譯文】

有個人死後,換床 殯殮,諸親及眾婦女圍繞著靈柩哭泣。

忽然孝幃裂碎,到處飛揚。

眾人都覺得奇怪,特去問神,神回答說:「沒有別的,只不過是被眾人吵鬧不堪忍受罷了。」

蘸酒

【原文】

有性吝者,父子在途,每日沽酒一文,慮其易竭,乃約用箸頭蘸嘗之。

其子連蘸二次,父責之曰:「如何吃這般急酒!」

【譯文】

父子倆十分吝嗇。

有一次二人趕路,每天買酒一文,擔心酒易喝盡,便約定用筷頭蘸著吃。

其兒子連蘸兩次,父親斥責兒子說:「為何吃這樣急酒。」

吞杯

【原文】

一人好飲,偶赴席,見桌上杯小,遂作嗚咽之狀。

主人驚問其故,曰:「睹物傷情耳。

先君去世之日,並無疾病,因友人招飲,亦似府上酒杯一般,誤吞入口,咽死了的。

今日復見此杯,焉得不哭?」

【譯文】

有個人好喝酒,偶然去參加宴席,見桌上酒杯很小,於是裝做嗚咽之態。

主人問他為何嗚咽,那人回答說:「睹物傷情啊,先父去世那天,並無疾病,而是由於朋友相邀飲酒,也像您府上的酒杯一樣小,誤吞入口,因此被噎死了。

今天又見一樣小的酒杯,怎能不哭?」

好酒

【原文】

父子扛酒一罈,路滑跌翻,其父大怒,子伏地痛飲。

抬頭謂父曰:「快些來麼,難道你還要甚菜?」

【譯文】

父子倆抬著一罈酒,路滑跌翻了,父親大怒,兒子趴在地上猛喝撒在地上的酒,抬起頭對父親說:「快趴下喝呀,難道你還要什麼菜?」

戀席

【原文】

客人戀席,不肯起身。

主人偶見樹上一大鳥,對客曰:「此席坐久。

盤中餚盡,待我砍倒此樹,捉下鳥來,烹與執事侑酒,何如?」

客曰:「只恐樹倒鳥飛矣。」

主云:「此是呆鳥,他死也不肯動身的。」

【譯文】

有個客人貪戀酒席,不肯起身。

主人碰巧看見樹上有只大鳥,便對客人說:「這宴席已吃很久了,盤裡的菜也沒了,等我砍倒那棵大樹,捉下那隻鳥來,煮熟給您下酒,怎麼樣?」

客人說:「只怕樹倒鳥就飛啦。」

主人說:「這是只呆鳥,死也不肯動身的。」

戀酒

【原文】

一人肩挑磁壺,各處貨賣。

行至山間,遇著一虎,咆哮而來。

其人愴甚,忙將一壺擲去,其虎不退。

再投一壺,虎又不退。

投之將盡,止存一壺,乃高聲大喊曰:「畜生畜生,你若去,也只是這一壺,你就不去,也只是這一壺了!」

【譯文】

有個人肩挑磁壺,到處去賣。

有一天走到山間,遇到一隻老虎,咆哮而來,此人十分慌恐,忙將一個磁壺擲去,老虎仍不肯退走,又投一個磁壺,老虎還是不退。

磁壺即將投盡,只剩下一個磁壺,於是高聲大叫道:「畜生畜生,你如果離開,也只是這一個磁壺了,你即便不離開,也只是這一個磁壺了。」

四髒

【原文】

一人貪飲過度,妻子私相謀議曰:「屢勸不聽,宜以陰事動之。」

一日,大飲而噦。

子密袖豬膈,置噦中,指以謂曰:「凡人具五臟,今出一髒矣,何以生耶?」

父熟視曰:「唐三藏尚活世,況我有四髒乎!」

【譯文】

有個人貪飲過度,妻子和兒子暗地相商說:「多次勸止他喝酒都不見效,宜用驚險之事嚇唬他。」

有一天那人吃豬下水喝酒,酒後嘔吐了不少污物。

兒子在袖子裡密藏豬膈,放到吐出的污物之中,並指著對父親說:「凡人共有五臟,現在你吐出一髒,靠什麼活呢?」

父親仔細看了一會說:「唐三藏只有三髒還能活,況且我有四髒呢?」

寡酒

【原文】

一人以寡酒勸客,客曰:「不如拿把刀來殺了我罷。」

主愕然,問:「勸酒無非好意,何出此言?」

客曰:「其實當你寡(音同剮)不過了。」

【譯文】

有個人用寡酒勸客,客人說:「不如拿把刀來殺了我罷。」

主人十分吃驚,問道:「勸酒全是好意,為何說這樣的話?」

客人說:「其實我以為你要寡(剮)我。」

夢戲酌

【原文】

一人夢赴戲酌,方定席,為妻驚醒,乃罵其妻。

妻曰:「不要罵,趁早睡去,戲文還未半本哩。」

【譯文】

有個人夢裡去看戲,剛剛坐穩,被妻子驚醒,於是大罵妻子。

妻子說:「不要罵,趁早睡去,戲文還未演到一半哩!」

夢美酒

【原文】

一好飲者,夢得美酒,將熱而飲之。

忽被驚醒,乃大悔曰:「早知如此,恨不冷吃。」

【譯文】

有個好喝酒的人,做夢時得到好酒,打算熱了以後再喝,突然被驚醒,於是十分懊悔,說:「早知如此,不如趁冷喝了。」

截酒杯

【原文】

使僮斟酒不滿,客舉杯細視良久,曰:「此杯太深,當截去一段。」

主曰:「為何?」

客曰:「上半段盛不得酒,要他何用?」

【譯文】

僕僮斟酒不滿,客人舉杯端視許久,說:「此杯太深,應當截去一段。」

主人說:「為什麼?」

客人說:「上半截盛不得酒,要它有什麼用?」

切薄肉

【原文】

主有留客飯,僅用切肉一碗,既囂且少。

乃作詩以誚之。

曰:「君家之刀利且鋒,君家之手輕且松。

切來片片如紙同,周圍披轉無二重。

推窗忽遇微小風,頓然吹入五雲中。

忙忙令人覓其蹤,已過巫山十二峰。」

【譯文】

主人留客吃飯,僅供切肉一碗,既薄又少。

客人於是作詩一首譏誚說:「君家之刀利且鋒,君家之手輕且松。

切來片片如紙同,周圍披轉無二重。

推窗忽遇微小風,頓然吹入五雲中。

忙忙令人覓其蹤,已過巫山十二峰。」

滿盤多是

【原文】

客見座上無餚,乃作意謝主人,稱其太費。

主人曰:「一些菜也沒有,何雲太費?」

客曰:「滿盤都是。」

主人曰:「菜在那裡?」

客指盤曰:「這不是菜,難道是肉不成?」

【譯文】

客人見桌子上面沒有菜餚,於是故意感謝主人,說其太破費。

主人說:「一點菜也沒有,怎能說太破費?」

客人說:「滿桌子都是。」

主人說:「菜在哪裡?」

客人指著空盤子說:「這不是菜,難道是肉不成?」

滑字

【原文】

一家延師,供膳菲薄1。

時值天雨,館僮攜午膳至,肉甚少。

師以其來遲,欲責之。

僮曰:「天雨路滑故也。」

師曰:「汝可寫滑字我看,如寫得出,便饒你打。」

僮曰:「一點兒,一點兒,又是斜坡一點兒。

其餘都是骨了。」

【註釋】

1菲薄:微薄。

指物的數量少。

【譯文】

有戶人家聘請了一個教書先生,供給的飯食十分微薄。

有一天正趕上下雨,主人家的僕僮送來午飯,肉很少。

教書先生借口送飯晚了,要斥責他。

僕僮說:「是天下雨路滑的緣故。」

教書先生說:「你可以寫個『滑』字給我看,如果寫得出來,便饒了你。」

僕僮說:「一點兒,一點兒,又是斜坡一點兒,其餘都是骨了。」

不見肉

【原文】

一母命子攜蘿蔔一籃,往河洗滌,久之不歸。

母往尋之,但存蘿蔔。

知兒失足墜河,淹死水中。

因大哭曰:「我的肉,我的肉,但見蘿蔔不見肉。」

【譯文】

有個婦女讓兒子帶一籃蘿蔔到河裡去洗,過了很長時間還沒回來。

母親到河邊去找他,只見到蘿蔔,知道兒子失足掉進河裡,被河水淹死,於是痛哭道:「我的肉,我的肉,只見蘿蔔不見肉。」

和頭多

【原文】

有請客者,盤飧1少而和頭多,因嘲之曰:「府上的食品,忒煞富貴相了。」

主問:「何以見得?」

曰:「蔥蒜蘿蔔,都用魚肉片子來拌的,少刻魚肉上來,一定是龍肝鳳髓2做和頭了。」

【註釋】

1飧(sūn):食品。

2龍肝鳳髓:比喻極難得的珍貴食品。

【譯文】

有個人請客,每盤都是肉少而搭配的菜多,客人於是嘲諷道:「府上的食品,太富貴相了。」

主人問:「何以見得?」

客人回答說:「蔥蒜蘿蔔,都用魚肉片子做配萊;等一會兒魚肉上來,一定是龍肝鳳髓做配菜了。」

盛骨頭

【原文】

一家請客,骨多肉少。

客曰:「府上的碗想是偷來的。」

主人駭曰:「何出此言?」

客曰:「我只聽見人家罵說,『偷我的碗,拿去盛骨頭。

』」

【譯文】

有戶人家請客,骨多肉少。

客人說:「府上的碗想是偷來的。」

主人十分震驚,說:「為何說出這樣的話?」

客人說:「我聽見有人罵道:『偷我的碗,拿去盛骨頭!』」

收骨頭

【原文】

館僮怪主人每食必盡,只留光骨於碗,乃對天祝曰:「願相公活一百歲,小的活一百零一歲。」

主問其故,答曰:「小人多活一歲,好收拾相公的骨頭。」

【譯文】

家僮怨恨主人每次吃飯必定吃光,只在碗裡留下骨頭,於是對天祝願說:「願您活到一百歲,小的活到一百零一歲。」

主人問僕僮為何這樣祝願,僕僮回答說:「小人我多活一歲,好給您收骨頭。」

塗嘴

【原文】

或有宴會,座中客貪饞不已,餚梗既盡。

館僮憤怒而不敢言,乃以鍋煤塗滿嘴上,站立旁側。

眾人見而訝之,問其嘴間何物,答曰:「相公們只顧自己吃罷了,別人的嘴管他則甚。」

【譯文】

在一次宴席上,宴席上的人貪吃不已,菜餚已經吃光,家僮憤怒而不敢說,於是用鍋底灰塗滿嘴巴,站立旁邊。

眾人看見後十分驚訝,問他嘴上是什麼東西,僕僮回答說:「你們的嘴只顧自己吃就是了,別人的嘴管它幹什麼!」

索燭

【原文】

有與善啖者同席,見盤中俱盡,呼主翁拿燭來。

主曰:「得無太早乎?」

曰:「我桌上已一些不見了。」

【譯文】

有個人與一個貪吃的人一起吃飯,見菜盤已光,便招呼主人拿蠟燭來。

主人說:「是不是太早了?」

那人回答說:「我桌上已經什麼都看不見了。」

借水

【原文】

一家請客,失分一箸。

上菜之後,眾客朝拱舉箸。

其人袖手而觀。

徐向主人曰:「求賜清水一碗。」

主問曰:「何處用之?」

答曰:「洗乾淨了指頭,好拈菜吃。」

【譯文】

有戶人家請客吃飯,少擺了一雙筷子。

眾人舉起筷子互讓吃菜,沒拿到筷子的那個人不動地看著。

等了一會兒,那人對主人說:「請您賜給我一碗清水。」

主人問道:「幹什麼用?」

那人回答說:「洗乾淨了指頭,好拈菜吃。」

善求

【原文】

有做客異鄉者,每入席,輒狂啖不已,同席之人甚惡之。

因問曰:「貴處每逢月蝕1。

如何護法?」

答曰:「官穿公服群聚。

率兵校持兵擊鼓為對,俟其吐出始散。」

其人亦問同席者曰:「貴鄉同否?」

答曰:「敝處不然,只是善求。」

問:「如何求法?」

曰:「合掌了手,對黑月說道:『阿彌陀佛,脫煞凶了,求你省可吃些,剩點與人看看罷。

』」

【註釋】

1月蝕:即月食。

【譯文】

有個在外鄉做客的人,每次入席吃飯,都狂吃不停,同桌的人都很厭惡他。

因此有人問他:「你們家鄉每逢月蝕怎麼辦?」

回答說:「官府裡的人穿公服聚集起來,率領軍人拿著武器擊鼓奏樂,等到月亮出來之後散去。」

那人也向同席的人問道:「貴處的做法也是相同的嗎?」

回答說:「敝處不是那樣做,只是善於祈求。」

那人問如何求法,回答道:「合掌對天狗說:『阿彌陀佛,請你發點慈悲少吃些吧,剩下點給大家看看吧。

』」

好啖

【原文】

甲好啖,手不停箸,問乙曰:「兄如何箸也不動?」

乙還問曰:「兄如何動也不住?」

【譯文】

甲好吃,手不停筷,問乙道:「你為何不動筷子?」

乙反問道:「你為何動筷不停?」

同席不認

【原文】

有客饞甚,每入座。

輒餮1餐不已。

一日與之同席,自言曾會過一次。

友曰:「並未謀面,想是老兄錯認了。」

及上菜後,啖者低頭大嚼,雙箸不停。

彼人一大悟。

曰:「是了,會便會過一次,因兄只顧吃菜,終席不曾抬頭,所以認不得尊容,莫怪莫怪。」

【註釋】

1餮(tie):貪食。

【譯文】

有個人極饞,每次入席都旁若無人,貪吃不已。

有一次,友人和他一起吃飯,貪吃者說曾和他見過一面,朋友說:「我們並沒有見過面,想是老兄您認錯了。」

等到上菜後,貪吃者低頭大嚼,兩支筷子忙個不停。

友人突然醒悟,說:「對了,見面確實見過一次,因你只顧吃菜,整個宴席間不曾抬頭,所以不認識您的尊容,莫怪莫怪。」

喜屬犬

【原文】

一酒客訝同席者飲啖太猛,問其年,以屬犬對。

客曰:「幸是屬犬,若屬虎,連我也都吃下肚了。」

【譯文】

有個酒客見一個同席的人吃喝極猛,感到十分驚訝,便問那人有多大歲數了,那人回答說:「屬狗。」

酒客說:「幸虧屬狗,如果屬虎,連我也都吃下肚了。」

問肉

【原文】

一人與瞽者同席。

先上東坡肉一碗,瞽者舉箸即鉗而啖之。

同席者惡甚。

少焉復來撈取,盤中已空如也。

問曰:「肉有幾塊?」

其人憤然答曰:「九塊。」

瞽者曰:「你倒吃了八塊麼。」

【譯文】

有個人與一個盲人同席,先上來一碗東坡肉,盲人拿起筷子馬上夾了一塊吃起來。

那人十分厭惡,不一會兒盲人又來夾肉,盤中已經沒了。

盲人問道:「一共有幾塊肉?」

那人沒好氣地回答道:「九塊。」

盲人說:「你倒吃了八塊嗎?」

吃黃雀

【原文】

兩人同席共飲,碗內有黃雀四隻,一人貪食其三,謂同席者曰:「兄何不用?」

其人曰:「索性放在兄腹中,省得他們拆了對。」

【譯文】

兩個人同席飲酒,碗裡共有四隻黃雀,其中一人貪吃三隻以後,對同席的人說:「你為何不吃?」

同席的人回答說:「索性吃到你肚子裡,省得他們拆了對。」

罰變蟹

【原文】

一人見冥王,自陳一生吃素,要求個好輪迴。

王曰:「我哪裡查考,須剖腹驗之。」

既剖,但見一肚饞涎。

因曰:「罰你去變一隻蟹,依舊吐出了罷。」

【譯文】

有個人死後見了冥王,自述一生吃素,要求有個好托生。

冥王說:「我無法考查,只得剖腹檢驗。」

剖腹後,只見一肚子饞水。

於是冥王判道:「罰你去變一隻螃蟹,照舊把涎水吐出來算了。」

不吃素

【原文】

一人遇餓虎,將遭啖,其人哀懇曰:「圈有肥豬,願將代己。」

虎許之,隨至其家。

喚婦取豬喂虎,婦不捨曰:「所有豆腐頗多,亦堪一飽。」

夫曰:「罷麼,你看這樣一個狠主客,可肯吃素的麼?」

【譯文】

有個人遇到飢餓的老虎,老虎要吃他。

那人哀求老虎說:「我家圈有肥豬,願意用肥豬代替自己給你吃。」

老虎答應了,跟隨他到了家裡。

該人招呼妻子取肥豬喂老虎,妻子捨不得,說:「家裡的豆腐極多,也夠老虎吃飽了。」

丈夫說:「算了吧,你看這樣一個凶狠的來客,難道是肯於吃素的嗎?」

淡酒

【原文】

有人宴客用淡酒者,客向主人索刀。

主問曰「要他何用?」

曰:「欲殺此壺。」

又問:「壺何可殺?」

答曰:「殺了他,解解水氣。」

【譯文】

有人請客吃飯,用很淡的酒招待。

客向主人借一把刀,主人問:「要刀幹什麼?」

客人說:「用刀殺酒壺。」

主人又問;「為啥要殺它?」

客人說:「殺了它,解解水氣。」

淡水

【原文】

河魚與海魚攀親,河魚屢往,備擾海魚。

因語海魚:「親家,何不到小去處下顧一顧?」

海魚許焉。

河魚歸曰:「海頭太太至矣。」

遣手下擇深港迎之。

海魚甫至港口便返,河魚追問其故,答曰:「我吃不慣貴處這樣淡水。」

【譯文】

河裡的魚與海裡的魚結親家,河魚經常去打擾海魚。

因此對海魚說:「親家,何不到我家去玩玩?」

海魚欣然同意。

河魚回家對妻子說:「海裡親家母來了。」

派手下選一深水處迎接。

海魚剛到港口邊就返回去了,河魚追問原因,海魚答:「我吃不慣你家這樣的淡水。」

索米

【原文】

一家請客,酒甚淡。

客曰:「餚饌只此足矣,倒是米求得一撮出來。」

主曰:「要他何用?」

答曰:「此酒想是不曾下得米,倒要放幾顆。」

【譯文】

古時,酒一般是米做原料,叫米酒。

一家人請客,酒很淡。

客人說:「菜有這一些就行了,只是米要拿一點出來。」

主人說:「要米幹什麼?」

客人答:「我想這酒可能是沒有下米,故此要放幾顆在裡面。」

【評析】

主要描寫古時生活中貪婪而又吝嗇的醜相,深入揭露這種現象的本質,語言誇張而又詼諧、幽默,一針見血地批判當時社會人們的劣性和不良 風氣。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笑林廣記白話文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