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家將小說》第 五十 回 闖連營韓昌亮隊:返回時,如入無人之境。他正發愣,忽然敵營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楊家將小說》第 五十 回 闖連營韓昌亮隊

楊家將小說

第 五十 回 闖連營韓昌亮隊

岳勝奉楊六郎之命,闖重圍給太君送信。

返回時,如入無人之境。

他正發愣,忽然敵營裡鼓聲連天,韓昌亮隊了。

岳勝帶住戰馬,擦擦額角上的汗,閃目往對面觀看:刀槍林立,旗旛招展。

當中有兩桿門旗分為左右,上聯是:大英雄三股叉一開拓疆土,下聯寫:勇豪傑跨戰馬大展宏圖。

當中一桿大旗,高三丈三,金頂、紅旗面、黃火焰,上寫:「掃南滅宋大元帥」,中間書斗大「韓」字,護旗兵有二十四名。

旗下一員大將,正是韓昌韓延壽。

見韓昌:天王盔、罩紅縷,天王甲、織金龍,狐狸尾、搭前胸,腦後飄擺維雞領,護心鏡、耀眼明,拌甲絲緣九股擰,吞口獸、肩頭繃,絲蠻帶、腰中橫,綠把腰刀輔內盛,虎皮囊、寶雕弓,整魚袋、插雕領,魚踏尾、當中迎,軟征戰裙膀下從,有中衣、老古銅,牛皮戰靴俊內容,獅子雪、血裡紅,迫風趕日數它能,三股叉、手中擎,運用遂心招數靈,二目有神賽金燈。

再看兩邊的都督、各國元帥,高的、矮的、胖的、瘦的、黑的、白的、醜的、俊的,胖大的魁梧、瘦小的一精一神。

岳勝看罷,將頭點了點:怪不得佘太君敗在他手,一看亮兵,便知此人非草莽之輩,可算治軍有法、佈陣有方。

我戰一一夜了,再交手,寡不敵眾呀!又一想:大英雄生而何歡,死而何懼?我非碰碰他不可。

那韓昌管三川六國九溝十八寨,文武全才,是大遼的駙馬,肖太后的文鏡公主給了他,他忠心耿耿給肖太后賣命。

金沙灘一戰,天慶梁王被大郎射死,肖太后借口替夫報仇,實則要奪宋朝江山,所以,她又派韓昌帶兵進攻中原。

這次困住余太君,韓昌以為大功告成,哪知有人報信,說大宋的二路元帥來了,還有人闖了連營。

韓昌一聽,怕裡外通氣,忙派兵堵截。

但來不及了,岳勝過去了。

韓昌知道,進去的人還得出來,所以,他連忙準備好兵刃,親領大隊攔住道路。

那韓昌催動胯一下獅子雪,來到岳勝近前:「宋將,膽大包天,敢闖俺的連營?本帥韓昌在此,還不下馬伏綁?」

「你是韓昌?」

「你是何人?」

「二路元帥的磕頭兄弟、身為前部正印先鋒、花刀太歲岳勝!」「看你倒是英雄樣,還有點本事。

本帥一向一愛一將,下馬投降吧,我在太后面前保舉,決不誤你的前程。」

「韓昌!我能投降你嗎?看刀!'說完,岳勝掄刀,對準韓昌摟頭就劈。

韓昌大笑:「小輩,你找死!」鋼叉「當「一崩,叉頭奔岳勝扎來。

那邊大遼的兵將為主帥搖旗吶喊,擂鼓助戰。

這邊冷冷清清,就岳勝單人獨騎,這個仗沒法打。

岳勝也算乍出世的英雄,並無懼色,六十四路花刀使開了,一招挨一招,「唰唰唰「不緊不慢,封住門戶。

別看韓昌那麼大能為,要贏岳勝,還得費點力氣。

岳勝今天豁出去了,能贏更好,贏不了,認可戰死。

二人一大戰二十幾個國合,一直戰到天亮。

岳勝打了半天一一夜,人沒吃、馬沒喂,打不動了,只覺得胳膊發軟,眼睛直冒金花,心直跳,再加上韓昌太勇,被殺得盔歪甲斜、帶一浪一袍松,實在支持不住了。

岳勝咬牙迎戰,韓昌邊打邊說:「你不行了。」

岳勝戰到日出三竿,正在危急之時,忽然,「咚!咚!咚!」這炮聲驚天動地!緊接著殺聲震耳。

「殺呀,抓住韓昌,為國立功,救出太君,趕出遼兵!」這聲音越來越大,嚇得大遼兵將慌了手腳。

岳勝聽了,立刻又抖擻起一精一神。

心想:準是我六哥來了。

韓昌聞聲,停住招數,撥馬回歸本部軍隊:「軍卒,怎麼回事?」

報元帥:「大宋朝的二路元帥帶領兵馬,浩浩蕩蕩,遮天蓋日殺奔我營!」「他來得好,我正要會他一會。

弓箭手準備,加強防守,還要封住佘賽花的兵將,小心她裡應外合。」

「是!」將宮和軍卒分頭準備,一陣忙亂。

岳勝覺得奇怪,我臨出營,定的是今夜三更天,才裡應外合救太君,怎麼現在就來了呢?

原來,楊六郎派岳勝去接應孟良,一會兒孟良回營了。

六郎明知他闖不過去,故意問:「孟賢弟,這麼快就闖營回來了?」

「沒過去。」

「你有言在先,闖不過去,回來得領罪?」

孟良把眼一瞪:「誰說我闖不過去!都怪岳勝貪功心勝,和我爭功,說要給盟一娘一磕頭去。

我不答應,岳勝就把臉一聾拉,這一聾拉夠十五個人看半月的。

他說,『我為兄,你為弟,難道不聽為兄之言'?我一合計,岳大哥臉酸,脾氣不好。

本來當初就不樂意和我們來,再把他氣跑了,不是少員大將?沒辦法,我才把信給了他。」

六郎明知他撒謊,還得找個理:「你說的是實?」

「等岳大哥回來,你對證唄,我不怕。」

「不管怎麼樣,是你討的令,你回來了就不對,今夜罰你一宿別睡覺,在敵營外圍巡邏。

聽見敵營裡有殺聲,那就是岳勝回來了,你速去接應。

岳勝若有閃失,要你腦袋!」「呀!」孟良一咧嘴。

心想:六哥心疼岳勝,不心疼我呀!接令出來找焦讚:「老焦。

呀,給我作伴唄。」

「哎?」

天黑了,八王、寇准、呼王都歇著去了。

六郎放心不下,又到營門外聽聽,囑咐孟良不許睡,聽著點。

孟良和焦贊上半夜、下半夜守著,天亮前聽裡邊有殺聲,孟良忙給六郎送信。

六郎集合好隊伍,在營外候令。

後來,敵營炮響,震得野鳥驚林。

六郎聽炮聲,知道是番將出馬,心想:岳賢弟殺進殺出整整一一夜了,很難取勝,再說,他又不吃宋朝俸祿,真把命搭上多冤。

本應過今天白天,半夜三更再出征,現在等不得了,我得提前出兵。

楊六郎出征,左有孟良,右有焦贊,楊興督後隊,除留下五萬兵由呼王保護趙德芳和寇准外,餘者全衝向敵營,一路上,楊六郎威風凜凜,一馬當先。

軍卒也個個奮勇,人人爭先。

奔敵營後,遼國當兵的開弓放箭,六郎用金槍撥一開雕領。

等到近前,射箭就不靈了,嚇得當兵的扔下弓箭就跑。

六郎追上前去,正要過戰壤,見眼前是鹿角丫叉,他金槍一抖,「啪啪「挑開鹿角丫叉,一提戰馬,用膝蓋一夾馬肚子,「呼「地一下,躥了過去。

過了戰壤,掛上槍,拔一出寶劍,砍斷吊橋上的纜繩,「啪!」吊橋一落,正擔在壤溝上,後邊兵將全過來了。

六郎來到營門,大槍調過來,用槍「啪啪「幾下,「轟隆「一聲,大門砸開了,又飛馬蹄過營門。

敵兵往上一擁,六郎高喊:「當兵的聽真,我們是捉拿韓昌來的,沒你們的事。

你們拋家捨業到這裡打仗,真要死在這兒,家中何人照料?快逃命去吧!」當兵的一聽:根本我們不願意打仗呀!擋也擋不住,白白送命!」嘩!」直往下敗。

因為韓昌領人去打岳勝,這邊沒主將,楊六郎沒費多大勁就衝進來了。

他長軀直入,到韓昌隊前,正是岳勝要敗的時候。

岳勝一看,宋兵宋將全來了,樂得眼淚掉了下來。

他急忙上前對六郎說:「元帥,末將交令。」

說完,遞上書信。

楊景看完老一娘一的回信,心裡熱一乎一乎的,恨不能馬上打敗韓昌,見到老一娘一。

「岳賢弟辛苦了,快到後邊休息,這裡有為兄交戰?」

又告訴孟良、焦讚:「你們看著點,別叫韓昌兵馬抄咱老家。」

孟良、焦贊見了岳勝,樂得嘴咧老大:「大哥,你歇著去吧。」

「不?我給你們觀敵嘹陣。」

這時,只見六郎大槍一舉,再傳將令,軍兵列好隊伍:「弟兄們,今天要一鼓作氣,戰敗韓昌,救出被圍的兵馬,待本帥會鬥韓昌。」

他忙催馬到疆場:「有請韓元帥!」那韓昌已等候多時。

大遼國兵將最怕楊家將,楊家將裡又最怕楊七郎。

因為金沙灘一戰,楊七郎大顯神威,殺個兒進幾出;兩狼山老令公和六郎、七郎被困,又是楊七郎橫衝直闖,殺透重圍。

遼國軍卒都拿楊七郎起誓。

聽說六郎、七郎全死了,遼國才敢進兵。

今日韓昌聽說二路元帥楊景到,也倒吸口涼氣,不由地摸一摸耳朵。

當初,七郎力殺四門,六郎救兄弟,槍挑韓昌耳環,把她嚇壞了。

一朝遭蛇咬,十年怕井繩。

從那以後,韓昌不藏耳環了,知道自己有不如楊六郎之處,又訪名師拜高友,練習武藝。

之後,又重整旗鼓,統領了三川六國兵馬。

這次來進犯,他是胸有成竹。

他一看六郎亮隊,也吃驚非小。

見宋朝兵將:一個個盔甲鮮明,軍裝號坎齊整,人分五色、馬分五色、盔分五色、甲分五色,高挑各樣大旗,有什麼飛龍旗、飛鳳旗、飛豹旗、三十六桿天罡旗、七十二桿地煞旗、周圍一百單八桿壓陣旗,旗挨旗、旗擠旗;刀槍如麥穗,劍戟似柴棚。

有兩桿日月門旗分為左右,四桿認標旗列立兩廂。

認標旗是素白緞子的,上繡黑字,特別顯眼:上寫「一桿槍,槍鎮天下驚敵膽,胯一下馬,馬馳疆場滅群頑」;「抗遼兵,兵一精一將勇奇功建,保大宋,宋朝江山萬萬年」。

當中是月白緞子大旗,中間繡斗大個「楊」字,迎風飄展。

旗下是馬、步、水三軍大帥楊景楊延昭。

只見他頭戴一頂亮銀打造帥子盔,高扎十三曲簪纓,珠纓倒撒,周圍鑲襯八寶雲羅傘蓋,花貫魚腸,黃金抹額鑲襯二龍斗寶,摟海帶上排銀釘,卡的緊繃繃,頂門是朵白絨球,撒紅點,突突亂顫,身披一件鎖子龜背龍鱗甲,內襯一件素征袍;望後看,八桿護背旗,白緞子鑲心兒,上繡紅雲龍,走的是藍火焰,銀葫蘆罩頂,綠穗低垂,前後護心寶鏡、冰盤大小,冷森森耀眼珵光,藍絲繩袢甲絛,一巴掌寬的絲蠻帶扎腰,脅下佩一口殺人寶劍,金吞口,金什件,杏黃挽手,劍把上飄灑著茶黃色燈籠穗,護擋的魚踏尾,一疊、兩疊、三疊倒掛,橫擔在鐵過樑上,左右征裙卡金邊、走銀線,擋護膝、遮馬面,內襯天藍色的裡兒,大紅中衣,胯一下一匹追風趕月白龍駒。

這匹馬,頭至尾夠丈二,蹄至背八尺五。

細蹄寸兒、大蹄碗兒、螳螂脖兒、吊肚兒,鞍瞻鮮明,馬掛威武鈴,三道肚帶吊腰,鬃一毛一亂顫,四蹄蹬開,有如閃電一般,鳥翅環得勝鉤上掛著一桿蟠龍金槍。

往臉上看:面似冠玉,寬天庭,重地閣,兩道劍眉直一插一入鬢,一對虎目皂白分明,黑如漆點,白如粉澱。

準頭端正,元寶闊口,,大耳一垂輪,三綹短髯、飄灑胸前,那真是不怒自威。

韓昌點點頭:不愧為當朝郡馬,真乃英雄也!韓昌沖六郎一抱拳:「楊郡馬,別來無恙。」

六郎一樂:「韓元帥,一向可好?」

「楊郡馬,自兩狼山你我分手,傳言你不在了,不想今日又重逢,可喜可賀。」

「韓元帥,你我既為鄰邦,就應該兄弟相處,好不該三番五次犯我中原,掠我百姓,佔我城池,又圍住我楊門女將。

每次交鋒,你們都損兵折將,這回還能找到什麼便宜嗎?聽我良言,速速退兵,兩廂和好,互相往來,豈不為美?」

「楊郡馬,人生在世,一哪個不想好?中原景物宜人,地大物博,土地肥沃,你們國君無能治理江山,我們肖太后來幫助治理,有何不好?」

六郎把臉一沉:「我們國土,豈容你們侵佔!我勸你速速退兵。」

「楊郡馬,叫我退兵可以,咱們兩個今天戰上一場,我這鋼叉會會你那金槍。」

「我正要領教領教遼國大帥的武藝。」

韓昌說:「此地太狹窄。

東邊那地方叫黃土坡,咱們到那兒決一雄雌!」六郎說:「我奉陪到底!」

分類:古典俠義小說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楊家將小說
第 一 回 金鑾殿王苞動本第═ 回 立擂台潘豹逞兇第 三 回 楊七郎力劈潘豹第 四 回 天波府令公訓子第 五 回 保忠良王苞罵殿第 六 回 佘太君大鬧法場第 七 回 退遼兵御駕親征第 八 回 三老將幽州殉難第ˇ 回 呼延贊雄州搬兵第 十 回 楊延嗣闖營救主第 十一 回 幽州城大破遼兵第 十二 回 雙龍會君臣赴宴第 十三 回 救宋主延平獻策第 十四 回 金沙灘三英捐軀第 十五 回 害楊家潘洪施計第 十六 回 老令公帶傷迎敵第 十七 回 兩狼山父子被困第 十八 回 闖重圍七郎搬兵第 十九 回 楊繼業兩狼碰碑第 二十 回 杜金娥巧救延嗣第二十一回 中奸計七郎傾生第二十二回 五台山弟兄相會第二十三回 告御狀六郎進京第二十四回 趙光義楊府祝壽第二十五回 佘太君宴前訴冤第二十六回 賢士閣丕顯討旨第二十七回 下邊關捉拿潘洪第二十八回 潘仁美接詔中計第二十九回 靠山王智斬黃龍第 三十 回 劉天祥審案受賄第三十一回 下邽縣金牌調寇第三十二回 金鑾殿寇准見駕第三十三回 訪賢王天官進宮第三十四回 寇天官審問潘楊第三十五回 八賢王怒斥潘妃第三十六回 審潘洪假設陰曹第三十七回 潘素蓉金殿撒潑第三十八回 寇平仲星夜遇刺第三十九回 捉老賊兵圍帥府第 四十 回 黑松林楊景雪恨第四十一回 佘太君出征掛帥第四十二回 杜金娥智殺韓虎第四十三回 楊排風回朝搬兵第四十四回 訪六郎寇准背靴第四十五回 八賢王掛帥解圍第四十六回 楊延昭會戰孟良第四十七回 救八王楊景上山第四十八回 八乍山刀槍相會第四十九回 岳景龍闖營送信第 五十 回 闖連營韓昌亮隊第五十一回 黃土坡大戰延壽第五十二回 楊六郎回京探母第五十三回 摘人心焦贊闖禍第五十四回 狄玉陶邊關傳旨第五十五回 救義兄大鬧汴梁第五十六回 楊延昭發配雲南第五十七回 昭通府兄妹重逢第五十八回 任堂惠捨命全交第五十九回 二猛將路劫靈車第 六十 回 驗人頭雙王鬧殿第六十一回 搜楊府王強中計第六十二回 販牤牛六郎被困第六十三回 韓延壽兵圍遂州第六十四回 假任炳城頭退兵第六十五回 楊六郎凝冰築城第六十六回 遂州城智馴牤牛第六十七回 楊宗保闖營解圍第六十八回 雙天官傳書聚將第六十九回 楊六郎大擺牛陣第 七十 回 王蘭英刀劈四將第七十一回 回京城六郎遇害第七十二回 救楊景白馬告狀第七十三回 入王府寇准遭難第七十四回 左總兵劫車遇險第七十五回 揭皇榜孟良識馬第七十六回 降烈馬巧遇八郎第七十七回 鬧幽州孟良刺駕第七十八回 楊六郎帶兵觀陣第七十九回 穆柯寨孟焦惹禍第 八十 回 楊元帥轅門斬子第八十一回 穆桂英怒劈天龍第八十二回 楊宗保三請桂英第八十三回 穆桂英登台拜帥第八十四回 鬼魂陣桂英克敵第八十五四 杜金香教子復仇第八十六回 青龍陣何慶倒反第八十七回 乾坤洞宗保求藥第八十八回 楊宗英下山認母第八十九回 苗家鎮宗英降妖第 九十 回 楊宗英日得三寶第九十一回 小英雄戲耍翠屏第九十二回 苗秀英助將盜藥第九十三回 戰姜德收回飛刀第九十四回 五台山智請延德第九十五回 黃鳳仙劫母入陣第九十六回 穆桂英西岐求賢第九十七回 西岐王前敵助陣第九十八回 王蘭英奮勇闖陣第九十九回 辨真偽金童投宋第 一百 回 天門陣大破遼兵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