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家將小說》第三十四回 寇天官審問潘楊:接著走進兩個人,都二十多歲,頭戴扎巾肋下挎刀,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楊家將小說》第三十四回 寇天官審問潘楊

楊家將小說

第三十四回 寇天官審問潘楊

老賊潘洪眼楊景要證人,下邊有人喊:「我們作證。」

接著走進兩個人,都二十多歲,頭戴扎巾肋下挎刀,一個面似鍋底,一個面如紫玉。

潛仁美一看,嚇得魂飛魄散,六郎看罷,喜出望外。

這二人正是邊關大將郎千、郎萬。

這哥倆隨著呼延至顯進京,住在驛館,今兒個也來聽堂,想看看六哥的官司打得怎樣。

老賊在堂上耍刁放賴,倒打一耙,六郎怕連累朋友,不肯說出證人。

哥倆著急:「楊景,夠朋友,處處為我們。

可他要這麼辦,這官司什麼時候是個頭呢?咱們也豁出來了,上堂作證吧!」

六郎見他倆挺身而出,眼淚都流一出來了。

潘仁美一咬牙:郎千、郎萬這兩個東西想要賣我了。

等著吧,只要老夫不死,定要爾等的狗命。

寇准一聽下邊有人喊話,忙說:「把他們帶上來!」差人把他二人帶到堂上,他倆跪倒磕頭:「參見大人!」「你們是幹什麼的,叫什麼名字?」

「大人容稟!我們倆是親兄弟,我叫郎千、他叫郎萬,都在潘仁美帳前聽令。」

「既是潘仁美的大將,為何來到京城?」

「跟欽差一塊進京。」

「那你們到堂上幹什麼來了?」

「給楊家作證。」

「依實講來。」

「大人,老楊家太冤了。

當初,楊七郎在京城劈死潘豹後,潘仁美懷恨在心,領兵到前敵後,就想謀害老楊家,怎奈沒機會。

聖上回京後,潘仁美借口鎮守蘆溝橋,把六郎、七郎支走,又設下詭計,使令公誤卯,重責四十軍棍。

乘他身帶棍傷,只給五百老弱殘兵,讓他出馬迎敵,大戰韓昌。

令公寡不敵眾,差點喪生。

是六郎、七郎趕到,他才保全了活命。

他們父子追趕韓昌,被困在兩狼山。

七郎闖出重圍,找元帥搬兵求救。

可是,潘仁美乘機把七郎灌醉,綁在百尺高竿之上,射一了一百單三箭,七十二根透前胸,七郎喪生。

他怕萬歲知道此事,又叫我們哥倆把七郎一屍一體用石頭綁好,沉落在黑水河內。

此事俱是我們親眼所見,望大人替楊家雪恨。」

「你二人說的可是實話?」

「如有虛言,請大人治罪。」

寇准回頭看了看老賊:「潘仁美,郎千、郎萬前來作證,你還有什麼話說?」

潘仁美心想:這兩個狗東西,真給我抖落出去了。

哼!反正一屍一體已沉水底,光憑你嘴說也定不了罪。

想到這兒,離開座位衝上磕頭:「哎呀大人哪!郎千、郎萬血口噴人。

想當初,他們倆是要飯的,是我把他們收留在府中,教成了武藝,在我帳前聽令。

誰料他們恩將仇報,和楊家串通一氣,陷害老夫。

寇大人,您明鏡高懸,給我作主吧!」郎千說:「老匹夫,鐵證如山,還敢狡辯?你趁呼王一爺押糧運草,派你侄子潘昭、潘祥劫走糧草車。

又命我二人前去追殺呼王一爺,有這事沒有?」

「沒有!」郎千、郎萬著急了:「寇大人!我們說的句句是實。」

「你們不要著急。

我說潘仁美啊,呼延讚的事情,以後再說,我來問你,你說楊七郎哪去啦?」

「逃到北國了。」

「郎千、郎萬,你們說楊七郎被箭射死,那一屍一體現在哪裡?」

「我們沒把他扔到河裡,埋在河神廟大柳樹底下。」

「此話當真?」

「哪能撒謊啊!」「潘仁美,如有七郎一屍一體,你當如何?」

「這……「就在這陣,就聽下邊有人喊:「潘仁美,你別裝蒜了,楊七郎的一屍一體我運回來了。」

大家「嘩」一亂,閃目往下一看,只見從下邊「騰騰騰「走上一人。

寇准不認識:「我說您老人家是誰?」

「俺乃呼延贊。」

「喲,原來是鐵鞭王,失敬、失敬!」「寇大人!楊七郎的一屍一體已運到天波府的府門外了,大人請當場驗一屍一,看他還有什麼說的。」

寇准一聽,心裡高興,潛仁美聽了,膽顫心驚。

楊七郎的死一屍一是怎樣弄回來的呢?呼延至顯奉旨下邊關捉拿潘仁美,登程上路之後,佘太君、呼延贊和楊六郎就商量:將來狀告潘仁美,老賊准不招認,只有把七郎一屍一體弄回,才能堵住他的嘴。

就這樣,呼延贊領了幾個貼心的家人,去黑水河運一屍一。

因怕走漏消息、老賊派人搶一屍一,沒敢早動手。

等差人送信,說呼延丕顯抓住了潘仁美,這才起出七郎遺體運回京城。

因七郎是外喪,就停在府門以外。

寇准一聽運來了一屍一體,忙叫劉超、馬玉將七郎遺體運到大堂上,叫仵作驗一屍一。

仵作一看,顯然死了有些日子,但因天氣涼,一屍一體還沒壞。

過了片刻,仵作向寇准回稟:「寇大人,死者雖然五官看不清楚,但經驗查,實是中了一百單三箭,七十二根從前胸透過。」

寇准一看,鐵證如山,不容抵賴,一瞪眼:「潘仁美,現在還有什麼說的?」

老賊三角眼一轉,心想:剛才聽件作說五官看不清了一一對!我自有道理,「大人,這個人不是楊七郎!」「你說是誰?」

「那是我抓住的一個北國一奸一細,只因問不出口供,我叫郎千、郎萬用亂箭射死後,把他埋掉。

他二人和楊六郎狼狽為一奸一,以假充真,陷害老夫。

若不信,你對著一屍一首叫一聲七郎,他能答應,我就招認,他若不答應,那就是假的。」

就這句話,寇准氣得臉色都變了。

死人還能答應嗎?「哼!潘仁美,那郎千、郎萬眼見你害死七郎,今日仵作驗一屍一,確是一百單三箭、七十二根穿前胸。

人證、物證俱在,怎麼你還不招認?看起來不動刑法不行。

來人啊!重打四十大板。」

「是!」差人過來,把潘仁美往堂下一拽,拿出半卷綢子就往頭上一纏。

這是為什麼?怕打板子的時候,他腦袋故意找板子,尋短見。

如果沒有口供就把人打死,當官的就要丟官罷職。

差人舉起板子,「啪!啪!啪!」這頓揍呀!潘仁美素日就招人恨,今天正是出氣的時候.差人心裡有數:打完了,出事歸寇准,跟咱沒關係,咱就使點力氣。

立時,打得皮開肉綻,鮮血直流,老賊象殺豬一樣直叫喚。

「昏過去了。」

「把他澆過來。」

「嘩!」涼水一潑,潘仁美醒過來了,心想:姓寇的,老夫我豈能與你甘休!寇准說:「把他給我帶上來!」有人把潘仁美架到公案桌前。

「我說潘仁美,你有招無招。」

「寇准,你向著楊家,陷害老夫,我到皇上面前告你!」「咳!還不招供。

來呀,看傢伙!」有人把夾棍往前一放,潘仁美就覺得心一動:哎呀!夾棍是五刑之祖啊,這還了得?三根棍用牛皮筋連著,往腿上一夾,雙一腿就得折呀!寇准對潘仁美說:「你可知道,人心似鐵非似鐵,官法如爐真如爐。

不如說了實話,免得皮肉受苦。」

潘仁美一想:我若搖了供,女兒怎麼能救我呢?我死不招供,他也不敢把我折磨死,不就是疼一下子嗎?「哼!寇准,我沒什麼可招的。」

「給他來個三分刑!」差人給老賊上好刑具,「啪!」皮帶一吃勁,老賊就覺得鑽心刺骨地疼,汗珠子順著臉「劈哩啪啦「直掉,眼珠子好像要瞪出來了。

「潘仁美,你招不招?」

「無招。」

「給他來個四分刑!」用刑剛完,潘仁美「哎呀」一聲,昏死過去了。

「回稟大人,潘仁美又昏過去了。」

「給我再用涼水噴!」

老賊在堂上受刑,堂下的人都覺得解恨。

有的人說:「寇准不愧叫寇青天.你看人家斷案,審得清、問得明,贓證俱在才動刑。

服氣!也有的人替寇准捏把汗:「打了皇上老丈人,這個漏子一捅一得不小,吃飯的買賣保不住了。

就在這陣,下邊「嘩」一陣大亂,就聽下邊有人喊:「一娘一娘一千歲到!」就這一聲,堂上堂下都怔住了,嚇得聽堂的跑了一多半,剩下的忙往兩旁躲,閃出一條人胡同。

寇准一聽一娘一娘一千歲到了:不用問,準是潘仁美的女兒潘索蓉。

他一擺手,告訴六郎、郎千、郎萬、呼延贊都退下,聽候傳喚。

叫差人把潘仁美搭在堂角下邊,用蘆席蓋好,不要叫一娘一娘一看著。

差人把臉都嚇白了:寇大人,你是死催的!西宮一娘一娘一見她爹被打成這個樣,還不宰了你呀?!誰知寇准一不害怕、二不著慌,心裡還合計:你有來言,我有去語。

既來了,沖皇上的面子,我得接接你。

想到這兒,他整了整頭上的烏紗、抖了抖身上的鱗袍,離開座位,到堂口一看:宮娥、綵女和太監們,前呼後擁著鸞駕,直奔大堂而來。

再看鳳輦上,坐著西宮一娘一娘一潘素蓉,頭戴鳳冠、滿頭珠翠,身穿霞版、珠光閃爍。

長得皮膚細一嫩,五官勻稱,真有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

到了堂口,宮娥攙著她下鳳輦,往堂上一走,挪動著金蓮兒,一步三搖,真像采一花的蝴蝶、戲水的蜻蜓,也不知她身上擦的什麼玩藝兒,離老遠就聞著一股香氣。

寇准捂著鼻子,一看離自己不遠了,走上近前,弓身施禮:「一娘一娘一千歲在上,下官不知您老人家到此,有失遠邊,請當面恕罪。」

這位一娘一娘一架子可大啦,凡人不理,今日沒辦法,為她爹爹的官司,不得不來呀!

她怎麼來得這麼巧哇?昨天一娘一娘一打發劉霸給寇准送了禮,因他不願意收,太監回來跟一娘一娘一說了。

這西宮一娘一娘一心裡害怕,今天早早地打發兩個太監在這兒聽堂。

寇准剛一升堂的時候,給了潘仁美個座位,又問長問短的,特別和氣,太監挺高興,心想:昨天晚上的東西沒白送。

等看到七郎的一屍一體,又見郎千、郎萬作證,寇准變了臉,要打潘仁美,這時太監可嚇壞了,忙到皇宮送信兒。

一娘一娘一聽說自己的爹爹要受刑,急忙擺鑾駕,出了皇宮,趕奔天官府的衙門。

潘一娘一娘一一見寇准,暗中罵道:寇准啊寇准,昨天晚上我的禮物都給你送去了,今天卻不給我辦事.哼!我往堂上一坐,看你怎麼14:12 2005-12-26給我爹爹上刑?.弄不好,我把你打死在這裡!「下邊可是寇一愛一卿嗎?」

「正是寇准。」

「寇一愛一卿,免禮平身!」「一娘一娘一千歲,您老人家不在宮中休息、養您的金身玉一體,來到這裡有什麼事情?」

「咳!」一娘一娘一打了個咳聲:「還不是為我父親之事?我特來看看寇一愛一卿怎樣公斷潘、楊之事!」「那可太好了。

有一娘一娘一千歲光臨大堂,我這案子審得就更快了。

那您老人家請到上坐吧!」說到這兒,把一娘一娘一讓到堂上,搭了個座位。

寇准往當中一坐,大太監劉霸懷抱尚方天子劍站在身後,兩旁是宮娥、綵女。

潘素蓉一看沒有她爹,問:「寇一愛一卿,但不知太師哪裡去了?」

還沒等寇准回話呢,潘仁美醒過來了,聽見嬌滴滴的聲音,扒一開蘆席一看:啊!我女兒來了?哎呀,太好了!「一娘一娘一千歲,老夫在此!」潘素蓉嚇了一跳,定神一看,見自己的父親從蘆席裡爬了出來,身上除了水,就是血。

她又心疼、又氣恨:「姓寇的!你為什麼給太師動刑?」

「回一娘一娘一千歲,潘仁美陷害忠良,射死楊七郎,又害呼王一爺,鐵證如山,死不招認。

為此,為臣給他上刑。」

「難道說你就不知道他是我的父親嗎?」

「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好哇!好個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姓寇的,我看你是吃了熊心、吞了豹膽!來人呀,把寇准給我捆上!」

分類:古典俠義小說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楊家將小說
第 一 回 金鑾殿王苞動本第═ 回 立擂台潘豹逞兇第 三 回 楊七郎力劈潘豹第 四 回 天波府令公訓子第 五 回 保忠良王苞罵殿第 六 回 佘太君大鬧法場第 七 回 退遼兵御駕親征第 八 回 三老將幽州殉難第ˇ 回 呼延贊雄州搬兵第 十 回 楊延嗣闖營救主第 十一 回 幽州城大破遼兵第 十二 回 雙龍會君臣赴宴第 十三 回 救宋主延平獻策第 十四 回 金沙灘三英捐軀第 十五 回 害楊家潘洪施計第 十六 回 老令公帶傷迎敵第 十七 回 兩狼山父子被困第 十八 回 闖重圍七郎搬兵第 十九 回 楊繼業兩狼碰碑第 二十 回 杜金娥巧救延嗣第二十一回 中奸計七郎傾生第二十二回 五台山弟兄相會第二十三回 告御狀六郎進京第二十四回 趙光義楊府祝壽第二十五回 佘太君宴前訴冤第二十六回 賢士閣丕顯討旨第二十七回 下邊關捉拿潘洪第二十八回 潘仁美接詔中計第二十九回 靠山王智斬黃龍第 三十 回 劉天祥審案受賄第三十一回 下邽縣金牌調寇第三十二回 金鑾殿寇准見駕第三十三回 訪賢王天官進宮第三十四回 寇天官審問潘楊第三十五回 八賢王怒斥潘妃第三十六回 審潘洪假設陰曹第三十七回 潘素蓉金殿撒潑第三十八回 寇平仲星夜遇刺第三十九回 捉老賊兵圍帥府第 四十 回 黑松林楊景雪恨第四十一回 佘太君出征掛帥第四十二回 杜金娥智殺韓虎第四十三回 楊排風回朝搬兵第四十四回 訪六郎寇准背靴第四十五回 八賢王掛帥解圍第四十六回 楊延昭會戰孟良第四十七回 救八王楊景上山第四十八回 八乍山刀槍相會第四十九回 岳景龍闖營送信第 五十 回 闖連營韓昌亮隊第五十一回 黃土坡大戰延壽第五十二回 楊六郎回京探母第五十三回 摘人心焦贊闖禍第五十四回 狄玉陶邊關傳旨第五十五回 救義兄大鬧汴梁第五十六回 楊延昭發配雲南第五十七回 昭通府兄妹重逢第五十八回 任堂惠捨命全交第五十九回 二猛將路劫靈車第 六十 回 驗人頭雙王鬧殿第六十一回 搜楊府王強中計第六十二回 販牤牛六郎被困第六十三回 韓延壽兵圍遂州第六十四回 假任炳城頭退兵第六十五回 楊六郎凝冰築城第六十六回 遂州城智馴牤牛第六十七回 楊宗保闖營解圍第六十八回 雙天官傳書聚將第六十九回 楊六郎大擺牛陣第 七十 回 王蘭英刀劈四將第七十一回 回京城六郎遇害第七十二回 救楊景白馬告狀第七十三回 入王府寇准遭難第七十四回 左總兵劫車遇險第七十五回 揭皇榜孟良識馬第七十六回 降烈馬巧遇八郎第七十七回 鬧幽州孟良刺駕第七十八回 楊六郎帶兵觀陣第七十九回 穆柯寨孟焦惹禍第 八十 回 楊元帥轅門斬子第八十一回 穆桂英怒劈天龍第八十二回 楊宗保三請桂英第八十三回 穆桂英登台拜帥第八十四回 鬼魂陣桂英克敵第八十五四 杜金香教子復仇第八十六回 青龍陣何慶倒反第八十七回 乾坤洞宗保求藥第八十八回 楊宗英下山認母第八十九回 苗家鎮宗英降妖第 九十 回 楊宗英日得三寶第九十一回 小英雄戲耍翠屏第九十二回 苗秀英助將盜藥第九十三回 戰姜德收回飛刀第九十四回 五台山智請延德第九十五回 黃鳳仙劫母入陣第九十六回 穆桂英西岐求賢第九十七回 西岐王前敵助陣第九十八回 王蘭英奮勇闖陣第九十九回 辨真偽金童投宋第 一百 回 天門陣大破遼兵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