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家將小說》第 七十 回 王蘭英刀劈四將:老太太傾訴了當初楊景和王蘭英指腹訂婚之事。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楊家將小說》第 七十 回 王蘭英刀劈四將

楊家將小說

第 七十 回 王蘭英刀劈四將

韓昌破了牤牛陣,楊六郎敗走童山,巧遇王蘭貴,見到王蘭貴之母。

老太太傾訴了當初楊景和王蘭英指腹訂婚之事。

此時,王蘭貴告訴家人:「把我姐姐請來,就說我姐夫來了。」

家人出去時辰不大,就聽門外有人說話。

聲音象放二踢腳,震人耳朵:「一娘一呀!叫我有啥事?誰來了?」

門一響,打外邊遠來位老姑一娘一。

六郎一看,嚇了一跳:這位大姑一娘一身高九尺開外,比自己高出半頭,寬肩膀,粗胳膊,粗腿,大腳片,手象蒲扇一樣,滿頭紅髮,皮膚又黑又粗,金魚眼睛,黑眼仁大,白眼仁小,嘰哩咕嚕的,高鼻子,大嘴,厚嘴唇,穿一身水紅的褲褂,紅緞子繡花鞋。

老太太說:「瘋丫頭,這是你的丈夫、三關大帥楊景楊延昭。」

又衝六郎說:「賢婿,這就是你妻王蘭英。」

楊六郎一低頭,心話:哪來這麼個大傻丫頭?王蘭英一聽丈夫來了,也有點不好意思了。

偷眼一瞧:六郎比自己漂亮多了!心裡挺滿意:「哎!你怎麼到我們家了?」

「啊!是令弟蘭貴領我來的。」

老太太說:「楊景呀,我姑一娘一等了你三十八年了,你們都這麼大歲數了,今天成親吧!」六郎說:「老人家,此事萬萬使不得!我是元帥,前敵打了敗仗,八王在遂州被困,我不去解圍,在這兒成親,成何體統?將來怎麼帶兵打仗呀!先正己,方能正人。

不如我先回前敵退兵,稟明一娘一親,再來接蘭英。」

蘭貴說:「姐夫,看你這個狼狽樣,準是打了敗仗啦,再回前敵,你也不行,不如帶我姐姐去,她力氣大,刀法一精一,受過高人傳授,又會佈陣。

三十多年沒幹別的,淨練武了。

人稱大刀王蘭英,北國兵雖然經常到這一帶騷擾,可不敢到童山。

若帶她到前敵,一來幫你立功,二來見見老太君,在軍中成親得了。」

六郎一時沒主意,王蘭英接茬說:「楊元帥,你打敗仗了?敗在誰手了?」

「韓昌。」

「真丟人!得了,我幫你揍他去。

一娘一,我走了,你想我不?」

老夫人說:「你走,去掉我一塊心病。

挺大姑一娘一老呆在一娘一家,誰受得了?快跟你丈夫走吧!」「好,我收拾收拾去。」

她也不管六郎樂意不樂意,便收拾東西去了。

六郎一想:她要果真刀馬純一熟,能戰敗韓昌也好,事後把她交給我一娘一,一愛一怎麼辦就怎麼辦。

當晚,老夫人找來郎中給楊景治傷。

又備好酒宴,盛情款待。

次日,天光放亮,六郎跟老太太告辭。

大刀王蘭英,帶二盔甲包,拿著兵刃,牽著戰馬,準備出發。

六郎一看這口刀!比岳勝那口刀的份量還重,刀片象小門板一樣,森森寒光奪人二目。

心想:不怪人說身大力不虧,不是她,這口刀誰能使得了?此時,王蘭貴把六郎的戰馬也牽過快:「姐夫,你可常來。

姐姐,成親之後,你可來信呀,免得咱一娘一惦念。」

「我還回來呢,別囉嗦了!」

二人辭別老夫人,揚鞭打馬奔遂州。

大刀王蘭英在頭前帶路,楊景在後邊跟著。

王蘭英趕一段路,停停等他:「哎!你快走呀!怎麼像個女人一樣?」

「啊!」六郎催馬追上,一會兒,又落後邊了,成心躲開走。

王蘭英高興,盼著和丈夫說說話。

楊郡馬心裡為難:我和柴郡主情投意合、都倆孩子了,人家這姑一娘一還等著呢,這叫什麼事呀!把她也耽誤了。

兩人走得挺快,前邊已是遂州。

只見城外四周圍全是遼國連營,遂州又被困上了。

六郎見城頭還是宋朝大旗,才放心了:多虧城池沒丟!如若把城丟一了,八王再被擒,我就成千古罪人了。

他再看敵營,扎出夠五六里,心又軟一了:對付韓昌,我都不行,她一個女子能行嗎?「哎!王小一姐留步。」

「喲,你倒挺客氣。

啥事呀?」

「你看前邊就是敵營,韓昌可挺厲害,闖連營你能行嗎?」

「我怎麼不行?」

「你是個女子。」

「女子怎麼地?先問問你行不?」

「我能過去!」「你能過去,我就不行?這回我在前邊開路,你在後邊跟著,露兩手叫你瞧瞧。」

「不,不,我開道吧!」說著,六郎戰馬往前奔,就要到王蘭英前邊去;玉蘭英用胳膊一扒拉他:「你給我在後邊吧!」差點把楊景扒拉到馬下。

六郎一咧嘴:好大的力氣!

這時,王蘭英頂盔掛甲?渾身收拾利索,把門扇大刀一擺:「我說北國兵將閃開,你家姑一奶一奶一闖營來了。」

說完,戰馬連蹄帶蹦奔放營,六郎在後邊跟著。

遼兵見了,「啪啪啪「忙向他二人射箭。

王蘭英大刀一擺,像紡車鑽轆一樣,「嗚嗚」直響,把雕翎箭「劈哩啪啦「打落到地下。

到了戰壤邊上,大刀往鹿角丫叉上一插,腕子較勁,左右一分,挑到邊上,閃出條道,用刀一掃馬後踏,戰馬騰空而起,從壤溝上躥過去了。

六郎暗暗佩服:真是員勇將!

這時,敵營號角「哞哞」直響,軍卒拿槍拔刀奔王蘭英撲來。

王小一姐用刀「光」一磕,敵軍兵刃出手了。

大刀來個小鬼推磨,砍倒一片,反手來一刀,又傷十幾個。

象砍瓜切菜一樣,「劈哩啪啦「,殺開條血路,嚇得遼兵遼將直往後退。

這時,大刀王蘭英把刀頭一抹,只見鮮血往下直漓嗒。

她往靴子底上一擦:「楊將軍,跟我衝!」兩個人直衝到城下。

城上的人早堆滿了,扒城垛看呢!王蘭英說:「哎,叫城吧!」六郎點頭:「軍兵開城,我楊景回來了!」城上站著的孟良、焦贊、岳勝齊說:「是六哥回來了,可把我們急壞了。

你這一一夜哪去了?那位將軍是誰呀?」

六郎臉一紅:「兄弟們,開城再說吧!」「別把一奸一細帶進來。」

六郎不好意思說,王蘭英不樂意了:我也不是偷來的、搶來的,幹什麼不敢說呀「我是河東王懷王令公之女,叫王蘭英。

自幼父母作主,指腹為婚,許給楊將軍,今日隨他進城報國。」

孟良、焦贊聽完,一咧嘴:「原來是六嫂子。」

「又來一個。」

六郎臉象巴掌打得一樣。

這時,吊橋一落,城門大開。

楊景和王蘭英進城後,城門又關上了。

將軍和軍卒議論紛紛:「又來了個六夫人!」孟良、焦贊下城迎接:「六哥六嫂好呀?」

「兄弟,別這麼叫,還沒成親呢!」「先叫著。」

「別,別開玩笑了。

戰情如何?」

「得了!昨天你敗陣沒影了,多虧岳大哥叫鳴金收兵,才避免更多傷亡。

要依著我去拚命,全完了。」

「多虧岳賢弟。

我去見見八王千歲,謝恩請罪。」

說完,領玉蘭英要走。

岳勝說:「八王、雙王、太君都在衙門呢,正議軍惰。」

六郎到衙門,叫王蘭英在門旁等候,自己奔大堂。

也早有人送信了,說楊元帥回來了,還帶位女將。

八王發愣,太君也不一愛一聽。

六郎到裡邊施禮:「千歲,楊景無能,損兵折將,該死、該死!」「勝敗乃軍家常事,你能平安回來就好。

昨天你流落何處?聽說還帶來位女將?」

「這……」六郎不想和八王說,想只告訴老一娘一,看看怎麼處置!正這時,孟良、焦贊都進來了:「王家千歲,六哥又給我們帶來個六嫂子。」

太君聽這話,嚇一跳:怎麼?收妾了?八王更不樂意了,心話:有我御妹,怎麼你又招親了?「楊元帥,這是怎麼回事?」

六郎無奈,把昨天戰馬落荒,跑到童山,被領到王家之事先談了一遍,而後說:「那個老夫人,是王懷王令公之妻。

王夫人說,當初我們兩家在河東,她將女兒王蘭英許給我楊景。

我不知真假,回來問問老一娘一,可有此事?」

八王聞聽,扭頭看看佘賽花。

老太君被看得面紅耳赤:「千歲,老臣有罪!先夫在世,和王懷交情莫逆。

楊景四歲,王家女還沒降生,是指腹為親。

此事楊景不知,是老臣之過。」

八王心裡不痛快:「老太君,當初我御妹和楊景定婚之時,怎麼沒提此事?」

意思是說:若知你兒子和王家女己訂親,我御妹也不能給你楊家。

一國的郡主,能給你家做妾嗎?太君打個唉聲:「因我家蒙聖恩保大宋?搬至京城,兩家分開。

當時楊景年幼,等他長大成一人,又征南戰北,兩家久未通信。

老臣也曾打發人去山西找王懷一家,怎奈,王懷被河東一奸一賊陷害已故,王懷妻帶一雙兒女已逃離山西。

後來又派人四出尋找,但仍如石沉海底,沒有下落,老臣以為這一家不在了。

故此,和郡主訂親時,沒提此事。

並非我兒棄舊迎新,蒙騙聖上和賢王千歲。

如有罪,老臣願領。」

八王還想說什麼,見這一娘一倆低頭不語,已經知錯。

又扭頭看看宗保、宗勉,孩子這麼大了,怪罪也沒用。

忙擺手?叫眾將和宗保哥倆退下,只留下楊家一家人。

「楊景,王蘭英到遂州是為完婚而來?」

六郎聽這話彆扭,心想:我和郡主心心相印,從成親至今都恩一愛一如初。

我詐死埋名,郡主苦守楊門,我們是患難夫妻。

沒想到半道殺出個王蘭英來!我要說不要吧?講不出口,父母給訂的親,她等我三十八年,把人家的青春給耽誤了。

叫我怎麼說?沉思片刻,忽然有了主意。

「賢王千歲,王蘭英是女中魁首,一身好武藝,能退敵兵。

剛才闖營,是她將為臣領進來的。

親事是小事,能得一員將官不易。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嘛,此事由賢王定奪。」

八王想:我說什麼?王蘭英等了這麼多年,不為完婚來遂州嗎?要叫你們成親,委屈了我御妹!眉頭一皺,有了主意:「這是你楊家私事,孤不管,問問我御妹郡主,她說怎麼辦好就怎麼辦。」

六郎高興:郡主准不樂意,她一哭一鬧,我往外一推,叫我一娘一給王蘭英另聘也就是了。

太君不高興,暗想:別看王家現在落魄,當初兩家交情重,要對得起死去的王懷,應該成全完婚。

想到此,叫大郎妻張金定去問柴郡主。

不一會兒,柴郡主來了,見禮已畢說:「王兄,王家姐姐和郡馬自幼訂親,又等這麼多年,愚妹很覺不安,對不起她。

既然來了,就該將她請進城裡,成全他們夫妻完婚。

正好孩子小,無人教養,愚妹又孤單。

王姐姐來,我姐妹也有個說知心話的。」

轉身和太君說:婆婆,快把王小一姐請進來吧。」

郡主的幾句話,在屋的眾人無不佩服!郡主雖然是金枝玉葉,可深明大義,寬宏大量,不由得個個送來敬佩的目光。

八王鬧得好不自在。

但郡主樂意,不好再說什麼。

六郎可不高興,心話:郡主呀,你倒是替一我家著想!怎奈我跟王蘭英無半點情誼,見她都害怕。

再說孩子那麼老高,再做新郎,眾將要開玩笑,我這老臉往哪兒擱呀?說什麼也不能成親。

等進來後,叫我一娘一勸勸她,另許別人。

八王傳口旨:「請王小一姐。」

軍兵去傳喚,站在門外的孟良、焦贊樂得哈哈笑:「又來個六嫂子,六哥四十多歲要做新郎。」

楊景出來沖兩人一瞪眼:「別胡說八道。」

嚇得二位猛爺一吐舌頭,把後邊的話嚥下去了。

一會兒,這位老姑一娘一進來了。

八王、太君一看,嚇了一跳:太醜了!但她很懂禮節。

有人引見:「這是八賢王,這是老太君。」

她先給八王施禮,又在太君面前跪下:「婆婆一向可好?」

「好!孩子,你一娘一好?」

「托您福,也好。」

楊排風一看樂了:有和我對點的了,咱六一奶一奶一身一體比我還強壯,沒事時候,得和她較較為氣。

當引見郡主時說:「這是元帥之妻柴郡主。」

王蘭英一聽可來氣了:鬧半天人家成親了,我還傻等呢!怪不得他音信皆無?鬧於半天傷風的鼻涕——把我們甩了。

哼!等我給你點厲害。

王蘭英沒動彈,也不說話,大伙全僵到這兒了。

這時,郡主欠身離座:「姐姐你好?從前是不知道你在哪裡,要知道早把你接來了。」

又把宗保、宗勉叫來,對他哥倆說:「見見你們的大一娘一!」兩孩子挺懂事,連磕三頭:「一娘一,您好!」這三頭,王蘭英氣消了,沒成親,有叫一媽一的,鬧得臉紅脖子粗,手腳沒地方放:「喲!快都起來吧。

郡主你好?」

「姐姐好!」太君說:「蘭英呀,老身曾多次派人找你一家,但音信皆無。

今日在此相見,先住下。

三天後,成全你們完婚。」

王蘭英說:「此事不急著辦。

外邊韓昌正因城,應以自國事為重。

先有國、後成家,等得勝還朝再說吧!」六郎一聽,正合心意,心想:醜丫頭還明白道理。

拖一天是一天吧。

就這樣,王蘭英住到八姐、九妹那兒去了。

三天後,大家在一起商量退兵之策。

六郎說:「我保舉王蘭英出馬,準能戰勝韓昌。

此人本領比我強。」

八王和太君都樂意,忙把王蘭英請來。

老太君親口說:「蘭英呀,遂州被困日子太長了,得闖出去。

六郎說你能戰勝韓昌,孩子,有沒有膽量出戰?」

王蘭英想了想,心話:我得拿出點能耐,叫他們認識認識丑姑一娘一的本事。」

太君,打仗是不打則罷、打就得打勝。

讓我出戰行,一個人太孤,得帶兵將,我初來乍到,怕眾將不服。」

「孩子,你想怎麼辦?」

「得我派兵。」

太君看看楊景,六郎點頭:「王小一姐,我樂意讓賢。」

說完,離帥位,捧起此大印遞了過來。

王蘭英也沒客氣,拜了三拜,接印在手。

眾將見過新元帥,蘭英說:「眾將宮,我可是臨時的元帥。

但,掌印就管事。

我可是黑臉的,不管是誰,抗令者斬。

明日四更吃飯,五更出征,今日先歇息去吧!」

眾人散去,六郎不放心,晚上出來巡營,一看王蘭英領著八姐、九妹、楊排風正在查營。

六郎點點頭:果有帥材!王蘭英要觀看敵營,六郎也隨著到城頭,和王蘭英一起登城睬望,看罷敵營分手。

次日五更,王蘭英盔甲鮮明,擊鼓升帳:「眾將官,今日出戰,按軍規從事,舉旗則起,按旗則伏,聞鼓則進,鳴金則退。

不過,咱多一條,打敗仗者殺。」

孟良一吐舌頭:沒聽說打敗仗就宰的!玉蘭英一抽一出頭支令箭:「楊景聽令!」楊六郎一聽她喊自己,覺得不得勁。

他剛一打愣神,王蘭英把眼珠子瞪起來了,嚇得楊景急忙過來:「末將在!」「命你帶五千人攻打南城外遼兵!」「遵命!」「岳勝、宗保打東城外敵營,孟良、焦贊打西城外敵兵,八姐、九妹隨我出戰。

楊排風!與我點一萬軍卒,響炮出北城,去戰韓延壽。

楊門眾位夫人也跟著出征,只留太君等人守城。」

此時,楊排風到軍政司點齊一萬軍兵,火工司助三聲炮,排風牽過卷一毛一獅子獸,王蘭英提刀上馬,左有八姐,右有九妹,王蘭英率人馬出北城,亮開軍隊,往對面觀看,見韓昌領三川六國九溝十八寨都督正在要陣。

「姐妹們壓住陣腳,我去拿韓昌。」

韓昌不認識她:哪來這麼員將,男不男、女不女的!問左右眾將:「什麼人去會戰宋將?」

話音剛落,有人討令:「末將樂意出征!」韓昌一看,是燕子國都督仇旺,手使流星錘,催馬掄錘到陣前,「末將報名受死!」「喲,不認識呀?告訴你,我是三關大帥楊景的妻子、大刀王蘭英。

番將是誰?姑一奶一奶一刀下不死無名之鬼。」

仇旺愣了:是男的女的?看不出來,聽說話是女的。

「我乃大都督仇旺。

看錘!」仇旺把大錘掄起來,奔王蘭英頭頂砸。

王蘭英一不著急、二不擔憂,眼看錘到了,用大刀一碰鏈子,使勁一轉,「都——」錘鏈子整個纏到刀桿上,王蘭英把刀往懷裡一帶。

仇旺沒她勁大,被她一帶,手都捋了層皮,錘歸王蘭英了。

仇旺剛要跑,王蘭英把大刀一舉,朝下一落,刀上邊纏兩個錘,半截鏈子,錘正砸在仇旺腦袋上,「啪!」當時死於非命。

他兄弟仇朗在韓昌身邊看得清楚,氣得「哇呀呀」暴叫,縱馬來到陣前,舉起狼牙鋸朝王蘭英就砍。

王蘭英已經把鏈錘抖落掉了,用刀背一封,把狼牙鋸磕出,一刀砍落,仇朗想躲也躲不了啦,「喀嚓「一聲?腦袋帶半拉膀子下來,軍兵亂了,有人將一屍一體搶回。

八姐、、九妹暗暗讚成:就這份力氣,比男將還強!連忙指鼓助威。

韓昌也驚訝:「哪來這麼員猛將,這麼厲害?!哪個過去?」

有人離喊:「我們贏她!」一時間,一塊過去兩員將,是肖天佐、肖天祐帶來的將官:一個叫龍路,另二個叫龍快。

剛從幽州來,合計今天搶份頭功。

兩個人全使棍,龍路使渾鐵棍,龍快使青銅棍,哥倆一塊上。

排風一看來倆?不幹了,忙奔土前:「六夫人,我打一個。」

王蘭英說:「用不著,你閃開吧!」排風只好在一邊瞧著。

龍路大棍奔王蘭英頂梁砸,龍快大棍奔王蘭英腰中打,哪條棍都百十多斤重,打上人就飛了。

王蘭英不在乎:「小子送命來了!」大刀一橫,「當「往上一崩,磕開頭上這條棍。

然後刀頭一立分開攔腰大棍;兩條棍全崩開了,姑一娘一的刀也掄開了,左一刀、右一刀,刀刀不離兩人後腦勺。

龍路在前,龍快在後,姑一娘一刀頭往前一劈,奔龍路脖子,龍快覺得是個便宜,在後邊舉棍打。

王蘭英耳朵好使,不用回頭看,聽見聲音一扭頭,背後棍走空了,王蘭英刀沒砍著,用刀寨使勁往後一扎,「嘍哧」一聲,紮在龍快的脖子裡,這小子一屍一體掉到馬下。

龍路見兄弟死了,一走神,被王蘭英刀劈馬下。

韓昌一看傻了:「好厲害的醜鬼!眾家弟兄,與我壓住陣腳,待我去生擒醜婆!」

分類:古典俠義小說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楊家將小說
第 一 回 金鑾殿王苞動本第═ 回 立擂台潘豹逞兇第 三 回 楊七郎力劈潘豹第 四 回 天波府令公訓子第 五 回 保忠良王苞罵殿第 六 回 佘太君大鬧法場第 七 回 退遼兵御駕親征第 八 回 三老將幽州殉難第ˇ 回 呼延贊雄州搬兵第 十 回 楊延嗣闖營救主第 十一 回 幽州城大破遼兵第 十二 回 雙龍會君臣赴宴第 十三 回 救宋主延平獻策第 十四 回 金沙灘三英捐軀第 十五 回 害楊家潘洪施計第 十六 回 老令公帶傷迎敵第 十七 回 兩狼山父子被困第 十八 回 闖重圍七郎搬兵第 十九 回 楊繼業兩狼碰碑第 二十 回 杜金娥巧救延嗣第二十一回 中奸計七郎傾生第二十二回 五台山弟兄相會第二十三回 告御狀六郎進京第二十四回 趙光義楊府祝壽第二十五回 佘太君宴前訴冤第二十六回 賢士閣丕顯討旨第二十七回 下邊關捉拿潘洪第二十八回 潘仁美接詔中計第二十九回 靠山王智斬黃龍第 三十 回 劉天祥審案受賄第三十一回 下邽縣金牌調寇第三十二回 金鑾殿寇准見駕第三十三回 訪賢王天官進宮第三十四回 寇天官審問潘楊第三十五回 八賢王怒斥潘妃第三十六回 審潘洪假設陰曹第三十七回 潘素蓉金殿撒潑第三十八回 寇平仲星夜遇刺第三十九回 捉老賊兵圍帥府第 四十 回 黑松林楊景雪恨第四十一回 佘太君出征掛帥第四十二回 杜金娥智殺韓虎第四十三回 楊排風回朝搬兵第四十四回 訪六郎寇准背靴第四十五回 八賢王掛帥解圍第四十六回 楊延昭會戰孟良第四十七回 救八王楊景上山第四十八回 八乍山刀槍相會第四十九回 岳景龍闖營送信第 五十 回 闖連營韓昌亮隊第五十一回 黃土坡大戰延壽第五十二回 楊六郎回京探母第五十三回 摘人心焦贊闖禍第五十四回 狄玉陶邊關傳旨第五十五回 救義兄大鬧汴梁第五十六回 楊延昭發配雲南第五十七回 昭通府兄妹重逢第五十八回 任堂惠捨命全交第五十九回 二猛將路劫靈車第 六十 回 驗人頭雙王鬧殿第六十一回 搜楊府王強中計第六十二回 販牤牛六郎被困第六十三回 韓延壽兵圍遂州第六十四回 假任炳城頭退兵第六十五回 楊六郎凝冰築城第六十六回 遂州城智馴牤牛第六十七回 楊宗保闖營解圍第六十八回 雙天官傳書聚將第六十九回 楊六郎大擺牛陣第 七十 回 王蘭英刀劈四將第七十一回 回京城六郎遇害第七十二回 救楊景白馬告狀第七十三回 入王府寇准遭難第七十四回 左總兵劫車遇險第七十五回 揭皇榜孟良識馬第七十六回 降烈馬巧遇八郎第七十七回 鬧幽州孟良刺駕第七十八回 楊六郎帶兵觀陣第七十九回 穆柯寨孟焦惹禍第 八十 回 楊元帥轅門斬子第八十一回 穆桂英怒劈天龍第八十二回 楊宗保三請桂英第八十三回 穆桂英登台拜帥第八十四回 鬼魂陣桂英克敵第八十五四 杜金香教子復仇第八十六回 青龍陣何慶倒反第八十七回 乾坤洞宗保求藥第八十八回 楊宗英下山認母第八十九回 苗家鎮宗英降妖第 九十 回 楊宗英日得三寶第九十一回 小英雄戲耍翠屏第九十二回 苗秀英助將盜藥第九十三回 戰姜德收回飛刀第九十四回 五台山智請延德第九十五回 黃鳳仙劫母入陣第九十六回 穆桂英西岐求賢第九十七回 西岐王前敵助陣第九十八回 王蘭英奮勇闖陣第九十九回 辨真偽金童投宋第 一百 回 天門陣大破遼兵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