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第十四回 蘧公孫書坊送良友 馬秀才山洞:差人道:「這奴才手裡拿著一張首呈,黃評:只算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儒林外史》第十四回 蘧公孫書坊送良友 馬秀才山洞

儒林外史

第十四回 蘧公孫書坊送良友 馬秀才山洞

話說馬二先生在酒店裡同差人商議,要替蘧公孫贖枕箱。

差人道:「這奴才手裡拿著一張首呈,黃評:只算是罵就像拾到了有利的票子。

銀子少了,他怎肯就把這欽贓放出來?極少也要三二百銀子。

還要我去拿話嚇他:「這事弄一破了,一來與你無益,二來欽案官司,過司由院,一路衙門你都要跟著走。

你自己算計,可有這些閒錢陪著打這樣的惡官司?」

是這樣嚇他,他又見了幾個沖心的錢,這事才得了。

我是一片本心,特地來報信。

我也只願得無事,落得河水不洗船。

但做事也要打蛇打七寸才妙。

齊評:此一席話互相吞吐,有不枝不蔓之妙你先生請上裁!」馬二先生搖頭道:「二三百兩是不能。

不要說他現今不在家,是我替他設法,就是他在家裡,雖然他家太爺做了幾任官,而今也家道中落,那裡一時拿的許多銀子出來?」

差人道:「既然沒有銀子,他本人又不見面,我們不要耽誤他的事。

把呈子丟還他,隨他去鬧罷了!」馬二先生道:「不是這樣說。

你同他是個淡交,我同他是深交。

黃評:正要你「深交」,此所以稱馬二先生眼睜睜看他有事,不能替他掩下來,這就不成個朋友了。

但是要做的來。」

差人道:「可又來!你要做的來,我也要做的來!」馬二先生道:「頭翁,我和你從長商議。

實不相瞞,在此選書,東家包我幾個月。

有幾兩銀子束修,我還要留著些用。

他這一件事,勞你去和宦成說,我這裡將就墊二三十兩銀子把與他,他也只當是拾到的,解了這個冤家罷!」差人惱了道:「這個正合著古語,「瞞天討價,就地還錢」。

我說二三百銀子,你就說二三十兩,戴著斗笠親嘴,差著一帽子。

怪不得人說你們「詩雲子曰」的人難講話。

這樣看來,你好像「老鼠尾巴上害癤子,出膿也不多」,倒是我多事,不該來惹這婆子口舌!」說罷,站起身來謝了擾,辭別就往外走。

黃評:知他是「深交」,是實心,所以愈要如此做馬二先生拉住道:「請坐再說,急怎的?我方纔這些話,你道我不出本心麼?他其實不在家,我又不是先知了風聲,把他藏起,和你講價錢。

況且你們一塊土的人,彼此是知道的,蘧公孫是甚麼慷慨腳色*,這宗銀子知道他認不認,幾時還我?只是由著他弄出事來,後日懊悔遲了。

總之,這件事,我也是個旁人,你也是個旁人。

我如今認些晦氣,你也要極力幫些。

一個出力,一個出錢,也算積下一個莫大的-陰-功。

若是我兩人先參差著,就不是共事的道理了。」

天二評:夾七夾八,不倫不類,活寫忠厚人聲口差人道:「馬老先生,而今這銀子,我也不問是你出,是他出,你們原是「氈襪裹腳靴'。

但須要我效勞的來, 老實一句,「打開板壁講亮話',這事,一些半些幾十兩銀子的話,橫豎做不來。

沒有三百,也要二百兩銀子,才有商議。

我又不要你十兩五兩,沒來由把難題目把你做怎的?」

馬二先生見他這話說頂了真,心裡著急,黃評:認真著急,所以為馬二先生道:「頭翁,我的束修其實只得一百兩銀子,這些時用掉了幾兩,還要留兩把作盤費到杭州去。

黃評:誠實如此,實可稱馬二先生擠的乾乾淨淨,抖了包,只擠的出九十二兩銀子來,天二評:馬二先生真難得。

此事若出二婁、杜少卿何足為異?惟是馬二先生,所以不可及一厘也不得多。

你若不信,我同你到下處去拿與你看。

此外行李箱子內,聽憑你搜,若搜出一錢銀子來,你把我不當人。

就是這個意思,你替一我維持去。

如斷然不能,我也就沒法了。

他也只好怨他的命。」

黃評:如此誠實,子曰行中人其實難得差人道:「先生,像你這樣血心為朋友,難道我們當差的心不是肉做的?齊評:得風便轉,兩下都會看眼色*,讀之可以悟處事之法。

黃評:雖是肉做的,只怕沒血自古山水尚有相逢之日,豈可人不留個相與!只是這行瘟的奴才頭高,不知可說的下去?」

又想一想道:「我還有個主意,黃評:知他是真心,立刻改口又合著古語說,「秀才人情紙半張」。

現今丫頭已是他拐到手了,又有這些事,料想要不回來。

不如趁此就寫一張婚書,上寫收了他身價銀一百兩,合著你這九十多,不將有二百之數?這分明是有名無實的,卻塞得住這小廝的嘴。

這個計較何如?」

齊評:差人甚細,又留自己地步馬二先生道:「這也罷了。

只要你做的來,這一張紙何難?我就可以做主。」

當下說定了,店裡會了賬,馬二先生回到下處候著。

差人假作去會宦成,去了半日,回到文海樓。

馬二先生接到樓上,差人道:「為這件事,不知費了多少唇一舌。

那小奴才就像我求他的,定要一千八百的亂說,說他家值多少,就該給他多少。

落後我急了,要帶他回官,說:「先問了你這姦拐的罪,回過老爺,把你納在監裡,看你到那裡去出首!」他才慌了,依著我說。

我把他枕箱先賺了來,現放在樓下店裡。

先生快寫起婚書來,把銀子兌清。

我再打一個稟帖銷了案,打發這奴才走清秋大路,免得又生出枝葉來。」

天二評:一番說話,看書的決知真假,馬二先生自以為千真萬真。

然而卻說得乾淨老到馬二先生道:「你這賺法甚好,黃評:賺得你好婚書已經寫下了。」

隨即同銀子交與差人。

差人打開看,足足九十二兩。

黃評:罪過罪過把箱子拿上樓來交與馬二先生,拿著婚書、銀子去了。

回到家中,把婚書藏起,另外開了一篇細帳,借貸吃用,衙門使費,共開出七十多兩。

只剩了十幾兩銀子遞與宦成。

宦成嫌少,被他一頓罵道:齊評:該罵「你姦拐了人家使女,犯著官法,若不是我替你遮蓋,怕老爺不會打折你的狗腿!我倒替你白白的騙一個老婆,又騙了許多銀子,不討你一聲知感,反問我找銀子來!我如今帶你去回老爺,先把你這姦情事打幾十板子,丫頭便傳蘧家領去,叫你吃不了的苦兜著走!」宦成被他罵得閉口無言,忙收了銀子,千恩萬謝,領著雙紅,往他州外府尋生意去了。

蘧公孫從墳上回來,正要去問差人催著回官,只見馬二先生來候,請在書房坐下,問了些墳上的事務,慢慢說到這件事上來。

蘧公孫初時還含糊,馬二先生道:「長兄,你這事還要瞞我麼?天二評:句中包含無限你的枕箱現在我下處樓上。」

公孫聽見枕箱,臉便飛紅了。

天二評:包含無限馬二先生遂把差人怎樣來說,我怎樣商議,後來怎樣怎樣,「我把選書的九十幾兩銀子給了他,才買回這個東西來。

而今幸得平安無事。

就是我這一項銀子,也是為朋友上一時激於意氣,難道就要你還?但本得不告訴你一遍。

齊評:如此存心真是古人氣誼。

黃評:可感可感明日叫人到我那裡把箱子拿來,或是劈開了,或是竟燒化了,不可再留著惹事!」

公孫聽罷大驚,忙取一把椅子,放在中間,把馬二先生捺了坐下,倒身拜了四拜。

黃評:真是性*命之交,該拜該拜請他坐在書房裡,自走進去,如此這般,把才纔這些話說與乃眷魯小一姐。

天二評:魯小一姐不究前情,卻亦大方。

論理則魯小一姐亦有失察處分又道:「像這樣的才是斯文骨肉朋友。

有意氣、有肝膽,相與了這樣正人君子,也不枉了!天二評:此講八股之功像我婁家表叔結交了多少人,一個個出乖露醜,天二評:婁家表叔卻未一寵一愛丫頭。

黃評:一筆便挽到前文,千斤之力若聽見這樣話,豈不羞死!」魯小一姐也著實感激,備飯留馬二先生吃過,黃評:該值多少肉叫人跟去將箱子取來毀了。

次日,馬二先生來辭別,要往杭州。

公孫道:「長兄先生,才得相聚,為甚麼便要去?」

馬二先生道:「我原在杭州選書。

因這文海樓請我來選這一部書,今已選完,在此就沒事了。」

公孫道:「選書已完,何不搬來我小齋住著,早晚請教?」

馬二先生道:「你此時還不是養客的時候。

況且杭州各書店裡等著我選考卷,還有些末了的事,沒奈何只得要去。

倒是先生得閒來西湖上走走。

那西湖山光水色*,頗可以添文思。」

齊評:頗知雅趣。

黃評:妙在「添文思」,以詩為雜覽也公孫不能相強,要留他辦酒席餞行。

馬二先生道:「還要到別的朋友家告別。」

說罷去了,天二評:此乃不減魯仲連公孫送了出來。

到次日,公孫封了二兩銀子,備了些燻肉小菜,親自到文海樓來送行,要了兩部新選的墨捲回去。

馬二先生上船,一直來到斷河頭。

問文瀚樓的書坊,乃是文海樓一家,到那裡去住。

住了幾日,沒有甚麼文章選,腰裡帶了幾個錢,要到西湖上走走。

這西湖乃是天下第一個真山真水的景致,且不說那靈隱的幽深、天竺的清雅,只這出了錢塘門,過聖因寺,上了蘇堤,中間是金沙港,轉過去就望見雷峰塔,到了淨慈寺,有十多里路,真乃五步一樓,十步一閣,一處是金粉樓台,一處是竹籬茅舍,一處是桃柳爭妍,一處是桑麻遍野。

黃評:寫得出 那些賣酒的青簾高揚,賣茶的紅炭滿爐。

士女遊人,絡繹不絕。

真不數「三十六家花酒店,七十二座管弦樓」。

黃評:此是雍、乾間西湖,而今已矣

馬二先生獨自一個,帶了幾個錢,步出錢塘門。

在茶亭裡吃了幾碗茶,到西湖沿上牌樓跟前坐下。

見那一船一船鄉下婦女來燒香的,都梳著挑鬢頭。

也有穿藍的,也有穿青綠衣裳的,年紀小的都穿些紅綢單裙子。

也有模樣生的好些的,都是一個大一團一白臉,兩個大高顴骨。

也有許多疤、麻、疥、癩的。

一頓飯時,就來了有五六船。

黃評:馬二先生不看女子,此是記者之詞那些女人後面都跟著自己的漢子,掮著一把傘,手裡拿著一個衣包,上了岸散往各廟裡去了。

馬二先生看了一遍,天二評:馬二先生實不曾看,休要冤他不在意裡,起來又走了裡把多路。

望著湖沿上接連著幾個酒店,掛著透肥的羊肉,櫃檯上盤子裡盛著滾一熱的蹄子、海參、糟鴨,鮮魚,鍋裡煮著餛飩,蒸籠上蒸著極大的饅頭。

天二評:此則馬二先生眼睛裡、心坎裡沒齒不忘。

黃評:此馬二先生必看者馬二先生沒有錢買了吃,喉嚨裡嚥唾沫,只得走進一個麵店,十六個錢吃了一碗麵。

黃評:可憐可憐,是蘧公孫害的肚裡不飽,又走到間壁一個茶室吃了一碗茶,買了兩個錢處片嚼嚼,倒覺得有些滋味。

齊評:古人所云晚食當飽,最是妙法。

天二評:處片者處州筍乾也。

讀者往往不解,予聞之我友唐端甫。

黃評:體貼至此吃完了出來,看見西湖沿上柳-陰-下繫著兩隻船。

那船上女客在那裡換衣裳:一個脫一去元色*外套,換了一件水田披風;一個脫一去天青外套,換了一件玉色*繡的八一團一衣服;一個中年的脫一去寶藍緞衫,換了一件天青緞二色*金的繡衫。

那些跟從的女客,十幾個人也都換了衣裳。

這三位女客,一位跟前一個丫環,手持黑紗一團一香扇替他遮著日頭,緩步上岸。

那頭上珍珠的白光,直射多遠;裙上環珮,叮叮噹噹的響。

馬二先生低著頭走了過去,不曾仰視。

天二評:可知以前亦不曾看。

黃評:低著頭不看,可知亦記者之詞

往前走過了六橋,轉個彎,便像些村鄉地方,黃評:是西湖又有人家的棺材厝基。

中間走了一二里多路,走也走不清,甚是可厭。

天二評:馬二先生雖在西湖選書,此番還是第一回遊湖,故全不知路徑馬二先生欲待回家,遇著一走路的,問道:「前面可還有好頑的所在?」

那人道:「轉過去便是淨慈、雷峰,怎麼不好頑?」

馬二先生又往前走。

走到半里路,見一座樓台蓋在水中間,隔著一道板橋,馬二先生從橋上走過去,門口也是個茶室,吃了一碗茶。

裡面的門鎖著,馬二先生要進去看,管門的問他要了一個錢,開了門放進去。

裡面是三間大樓,樓上供的是仁宗皇帝的御書。

馬二先生嚇了一跳,慌忙整一整頭巾,理一理寶藍直裰,在靴桶內拿出一把扇子來當了笏板,黃評:迂得可敬恭恭敬敬朝著樓上揚塵舞蹈,拜了五拜。

齊評:大有蘧伯玉不欺暗室之意。

天二評:歷考一等貢生臣馬純上見駕,願吾皇萬歲萬萬歲!黃評:拜了五拜,不知出於何典拜畢起來,定一定神,照舊在茶桌子上坐下。

旁邊有個花園,賣茶的人說是布政司房裡的人在此請客,不好進去。

那廚房卻在外面,那熱騰騰的燕窩、海參,一碗碗在跟前捧過去,馬二先生又羨慕了一番。

黃評:笑殺。

然而有得吃,莫忙莫忙

出來過了雷峰,遠遠望見高高下下許多房子,蓋著琉璃瓦,曲曲折折無數的朱紅欄杆。

馬二先生走到跟前,看見一個極高的山門,一個直匾,金字,上寫著「敕淨慈禪寺」,山門旁邊一個小門,馬二先生走了進去。

一個大寬展的院落,地下都是水磨的磚。

才進二道山門,兩邊廊上都是幾十層極高的階級。

那些富貴人家的女客,成群逐隊,裡裡外外,來往不絕。

都穿的是錦繡衣服,風吹起來,身上的香一陣陣的撲人鼻子。

天二評:此香作者曾聞之,看書者曾聞之,當時馬二先生實未聞之馬二先生身一子又長,戴一頂高方巾,一幅烏黑的臉,腆著個肚子,穿著一雙厚底破靴,橫著身一子亂靶,只管在人窩子裡撞。

黃評:令人如見女人也不看他,他也不看女人。

齊評:真是兩不相干。

天二評:好看。

看書的又看女人,又看馬二先生前前後後跑了一交,黃評:「跑」西湖又出來坐在那茶亭內,上面一個橫匾,金書「南屏」兩字。

吃了一碗茶。

櫃上擺著許多碟子:桔餅、芝麻糖、粽子、燒餅、處片、黑棗、煮栗子。

馬二先生每樣買了幾個錢的,不論好歹,吃了一飽。

馬二先生也倦了,黃評:跑西湖倦,至此問以西湖好處,不能答也直著腳跑進清波門。

到了下處關門睡了。

因為走多了路,在下處睡了一天。

第三日起來,要到城隍山走走。

城隍山就是吳山,就在城中。

馬二先生走不多遠,已到了山腳下,望著幾十層階級,走了上去。

橫過來又是幾十層階級,馬二先生一氣走上,不覺氣喘。

看見一個大廟門前賣茶,吃了一碗。

進去見是吳相國伍公之廟,天二評:伏下馬二先生作了個揖,黃評:見御書樓拜,伍相國廟揖,斟酌而行逐細的把匾聯看了一遍。

又走上去,就像沒有路的一般。

左邊一個門,門上釘著一個匾,匾上「片石居」三個字,裡面也像是個花園,有些樓閣。

馬二先生步了進去,看見窗欞關著,馬二先生在門外望裡張了一張,見幾個人圍著一張桌子,擺著一座香爐,眾人圍著,像是請仙的意思。

馬二先生想道:「這是他們請仙判斷功名大事。

齊評:念念不忘此事。

黃評:一定是問功名大事,胸中無二事縈心可知我也進去問一問。」

站了一會,望見那人磕頭起來,旁邊人道:「請了一個才女來了。」

馬二先生聽了暗笑。

又一會,一個問道:「可是李清照?」

又一個問道:「可是蘇若蘭?」

又一個拍手道:「原來是朱淑真!」馬二先生道:「這些甚麼人?黃評:這些人先生少會料想不是管功名的了,天二評:若魯小一姐一流人未必不管功名。

平步青評:片石居扶乩一段,本《湖壖雜記》,乃順治辛卯事我不如去罷。」

又轉過兩個彎,上了幾層階級,只見平坦的一條大街,左邊靠著山,一路有幾個廟宇,右邊一路,一間一間的房子,都有兩進。

屋後一進窗子大開著,空空闊闊,一眼隱隱望得見錢塘江。

黃評:是城隍山那房子,也有賣酒的,也有賣耍貨的,也有賣餃兒的,也有賣面的,也有賣茶的,也有測字算命的。

廟門口都擺的是茶桌子。

這一條街,單是賣茶,就有三十多處,十分熱鬧。

馬二先生正走著,見茶鋪子裡一個油頭粉面的女人招呼他喫茶。

黃評:此女人沒眼色*馬二先生別轉頭來就走,到間壁一個茶室泡了一碗茶。

看見有賣的蓑衣餅,叫打了十二個錢的餅吃了,略覺有些意思。

走上去,一個大廟甚是巍峨,便是城隍廟。

他便一直走進去,瞻仰了一番。

過了城隍廟,又是一個彎,又是一條小街,街上酒樓、麵店都有。

還有幾個簇新的書店,店裡貼著報單,上寫:「處州馬純上先生一精選《三科程墨持運》於此發賣」。

天二評:久旱逢甘,他鄉遇故,洞房花燭,金榜題名,無如此喜馬二先生見了歡喜,走進書店坐坐,取過一本來看,問個價錢,又問:「這書可還行?」

天二評:何不云「我就是站封面的」?此句後文補出。

黃評:此時有人在旁看著,馬二先生未見耳,後文自知書店人道:「墨卷只行得一時,那裡比得古書?」

天二評:是城隍山書賈口氣。

彼單賣時文夾帶新書坊,必無此語

馬二先生起身出來,因略歇了一歇腳,就又往上走。

過這一條街,上面無房子了,是極高的個山岡。

一步步上去,走到山岡上,左邊望著錢塘江,明明白白。

那日江上無風,水平如鏡,過江的船,船上有轎子,都看得明白。

再走上些,右邊又看得見西湖、雷峰一帶,湖心亭都望見。

那西湖裡打魚船,一個一個如小鴨子浮在水面。

馬二先生心曠神怡,只管走了上去。

又看見一個大廟門前擺著茶桌子賣茶,馬二先生兩腳酸了,且坐喫茶。

吃著,兩邊一望:一邊是江,一邊是湖。

又有那山色*一轉圍著,又遙見隔江的山,高高低低,忽隱忽現。

馬二先生歎道:「真乃「載華岳而不重,振河海而不一洩,萬物載焉」!」齊評:如此佳景入腐頭巾目中得其歎賞,正復不易。

天一評:作《中庸》的人,亦曾游過西湖!黃評:亦知心曠神怡,但不喜「雜覽」,無語可讚,只得道此二語,所謂「添文思」也。

笑殺吃了兩碗茶,肚裡正餓,思量要回去路上吃飯。

恰好一個鄉里人捧著許多燙面薄餅來賣,又有一籃子煮熟的牛肉。

馬二先生大喜,買了幾十文餅和牛肉,就在茶桌子上盡興一吃。

黃評:虧得此一吃,才有力走上去,得遇仙人吃得飽了,自思趁著飽再上去。

走上一箭多路,只見左邊一條小徑,莽榛蔓草,兩邊擁塞。

馬二先生照著這條路走去,見那玲瓏怪石,千奇萬狀,鑽進一個石罅,見石壁上多少名人題詠,馬二先生也不看他,過了一個小石橋,照著那極窄的石磴走上去。

又是一座大廟,又有一座石橋,甚不好走。

馬二先生攀籐附葛,走過橋去,見是個小小的祠宇,上有匾額,寫著「丁仙之祠」。

馬二先生走進去,見中間塑一個仙人,左邊一個仙鶴,右邊豎著一座二十個字的碑。

馬二先生見有籤筒,思量:「我困在此處,何不求個簽,問問吉凶?」

黃評:並不問是何仙,即便求籤正要上前展拜,只聽得背後一人道:「若要發財,何不問我?」

齊評:此話最是入耳馬二先生回頭一看,見祠門口立著一個人,身長八尺,頭戴方巾,身穿繭綢直裰,左手自理著腰裡絲絛,右手拄著龍頭枴杖,一部大白鬚直垂過臍,飄飄有神仙之表。

黃評:必須有此相貌,始可做仙人只因遇著這個人,有分教:慷慨仗義,銀錢去而復來;廣結交遊,人物久而愈盛。

畢竟此人是誰,且聽下回分解。

【臥評】

馬二先生讚歎風景,只道得《中庸》數語,其胸中僅容得高頭講章一部可知。

【齊評】

蘧公孫贈銀王惠,真乃盛德之事,不謂收藏枕箱,落於差人之手,幾致釀成大獄。

當其與雙紅閒話,豈料及此?可見士君子一顰一笑,俱有關係。

幸而馬二先生曲突徙薪,而差人又尚知輕重,得休便休,化風波於無形。

亦不可謂非盛德之報也。

【天二評】

極寫西湖之幽秀,風俗之繁華,與馬二先生之迂陋窮酸互相映發,形容盡致。

分類:譴責小說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儒林外史
第001回 說楔子敷陳大義 借名流隱括第二回 王孝廉村學識同科 周蒙師暮年登第三回 周學道校士拔真才 胡屠戶行兇鬧第四回 薦亡齋和尚契官司 打秋風鄉紳遭第005回 王秀才議立偏房 嚴監生疾終正寢第六回 鄉紳發病鬧船家 寡婦含冤控大伯第七回 范學道視學報師恩 王員外立朝敦第008回 王觀察窮途逢世好 婁公子故里遇貧交第九回 婁公子捐金贖朋友 劉守備冒姓打第十回 魯翰林憐才擇婿 蓬公孫富室招親第十一回 魯小姐制義難新郎 楊司訓相府第十二回 名士大宴鶯脰腹溯 俠客虛設人第十三回 蘧駪夫求賢問業 馬純上仗義疏第十四回 蘧公孫書坊送良友 馬秀才山洞第十五回 葬神仙馬秀才送喪 思父母匡童第十六回 大柳莊孝子事親 樂清縣賢宰愛第十七回 匡秀才重遊舊地 趙醫生高踞詩第十八回 約詩會名士攜匡二 訪朋友書店第十九回 匡超人幸得良朋 潘自業橫遭禍第二十回 匡超人高興長安道 牛布衣客死第二十一回 冒姓字小子求名 念親戚老夫第二十二回 認祖孫玉圃聯宗 愛交遊雪齋第二十三回 發陰私詩人被打 歎老景寡婦第二十四回 牛浦郎牽連多訟事 鮑文卿整第二十五回 鮑文卿南京遇舊 倪廷璽安慶第二十六回 向觀察陞官哭友 鮑廷璽喪父第二十七回 王太太夫妻反目 倪廷珠兄弟第二十八回 季葦蕭揚州入贅 蕭金鉉白下第二十九回 諸葛佑僧寮遇友 杜慎卿江郡第三十回 愛少棵友神樂觀 逞風流高會第三十一回 天長縣同訪豪傑 賜書樓大醉第三十二回 杜少卿平居豪舉 婁煥文臨去第三十三回 杜少卿夫婦遊山 遲衡山朋友第三十四回 議禮樂名流訪友 備弓旌天子第三十五回 聖天子求賢問道 莊征君辭爵第三十六回 常熟縣真儒降生 泰伯祠名賢第三十七回 祭先聖南京修禮 送孝子西蜀第三十八回 郭孝子深山遇虎 甘露僧狹路第三十九回 蕭雲仙救難明月嶺 平少保奏第四十回 蕭雲仙廣武山賞雪 沈瓊枝利涉第四十一回 莊濯江話舊秦淮河 沈瓊枝押第四十二回 公子雞院說科場 家人苗疆報第四十三回 野羊塘將軍大戰 歌舞地酋長第四十四回 湯總鎮成功歸故鄉 余明經把第四十五回 敦友誼代兄受過 講堪輿回家第四十六回 三山門賢人餞別 五河縣勢利第四十七回 虞秀才重修元武閣 方鹽商大第四十八回 徽州府烈婦殉夫 泰伯祠遺賢第四十九回 翰林高談龍虎榜 中書冒占鳳第五十回 假官員當街出醜 真義氣代友求第五十一回 少婦騙人折風月 壯士高興試第五十二回 比武藝公子傷身 毀廳堂英雄第五十三回 國公府雪夜留賓 來賓樓燈花第五十四回 病佳人青樓算命 呆名士妓館第五十五回 添四客述往思來 彈一曲高山第五十六回 神宗帝下詔旌賢 劉尚書奉旨第045回 滿月麟兒扶正室 春風燕子賀華堂儒林人物誌:杜少卿讀後感才女會武術,誰也擋不住讀後感范進的大蝦元子和馬二先生的酥餅讀後感家醜---范進中舉讀後感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