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是什麼意思,中國百科全書中五台山的解釋,佛教詞典

佛學詞典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五台山的意思及解釋

詞語:五台山

【五台山 】

  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又名清涼山。在山西五台縣東北部。相傳為文殊菩薩應化的道場。方圓五百里,由一座山峰環抱而成。五峰高聳,峰頂平坦寬廣,如壘土之台,故稱五台山。五台之巔,各有一峰名和寺院:東台有望海峰望海寺,西台有桂月峰法雷寺,中台有翠巖峰演教寺,南台有錦繡峰普濟寺,北台有葉斗峰靈隱寺。唐代華嚴宗的澄觀,根據《華嚴經》所提到的東北方清涼山和《文殊陀羅尼經》說到大振那(摩訶支那)國五頂山文殊住化的內容,進一步確定中國五台山為文殊菩薩道場。其後,宋張商英作《五台山賦》,提到五台山為文殊修行之地。有關文殊顯靈說法的傳說,流傳很廣。北魏時建有大孚寺、清涼寺和佛光寺。北齊時,五台寺院增至200餘座。隋文帝時,又於五個台頂各建一寺。北宋太平興國五年(980),敕內侍張延訓造金銅文殊像置於真容院(即今菩薩頂),重修真容、華嚴、壽寧、興國、竹林、金閣、法華、秘密、靈境、大賢十寺。明末又重建了大塔院寺的大塔和顯通寺的銅殿塔等。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初步調查,全山有「青廟」(漢僧所住)97處,「黃廟」(蒙藏喇嘛所住)25處。現存寺廟台內有顯通寺、大塔院寺、菩薩頂等39座,台外有佛光寺、南禪寺等8座。

  佛教傳說五台山為文殊菩薩顯靈說法之地,每年農曆六月初六至十五都舉行規模盛大的「大誓願會」通稱六月大會)。中外佛教徒到此巡禮的絡繹不絕。唐麟德(664~665)中,有師子國(今斯里蘭卡)釋迦密多羅上五台山朝禮文殊菩薩;儀鳳元年(676)有北印度罽賓國僧佛陀波利到五台山,後又回國取來《陀羅尼經》,刻於經幢。五代時仍有印度僧人前往。日本著名的僧人靈先、圓仁、碉然等都曾到五台山學習和巡禮。在國內,相傳北魏法聰在五台北寺弘傳《四分律》。唐代佛教各宗名德到此講學、著述者甚多。華嚴宗澄觀於此撰《華嚴經疏鈔》,敕命將其所住之寺改名為大華來寺(一說為武則天時改稱);天台宗志遠於大華嚴寺弘傳《摩訶止觀》;晚唐禪僧從諗曾九次行腳五台參訪善知識;密宗大師不空在五台建金閣寺;淨土宗法照也曾於竹林寺盛倡五會念佛。後大華嚴寺、金閣寺、竹林寺(今僅存遺址)被稱為五台三大名剎。(林子青)

分類:中國百科全書

五台山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中國百科全書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