缽剌婆剌拏是什麼意思,翻譯名義集中缽剌婆剌拏的解釋,佛教詞典

佛學詞典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缽剌婆剌拏的意思及解釋

詞語:缽剌婆剌拏

【缽剌婆剌拏 】

  音義指歸云:譯為隨意。寄歸傳云:凡夏罷歲終之時,此日應名隨意,即是隨他於三事之中,任意舉發,說罪除愆之義。舊雲自恣者,是義翻。然則自恣之言,涉乎善惡,今局善也。故事鈔曰:九旬修道,精練身心。人多迷己,不自見過,理宜仰憑清眾,垂慈誨示。縱宣己罪,恣僧舉過,內彰無私隱,外顯有瑕疵,身口托於他人,故雲自恣。摩得勒伽論云:何故令自恣?使諸比丘不孤獨故。各各憶罪,發露悔過故。以苦言調伏,得清淨故。自意喜悅,無罪故也。所以制在夏末者,若論夏初創集,將同期款,九旬立要,齊修出離。若逆相舉發,恐成怨諍,遞相沿及,廢道亂業故。制在夏末者,以三月策修,同住進業,時竟雲別,各隨方詣。必有惡業,自不獨宣,障道深過,義無覆隱,故須請誨,良在茲焉。故律聽安居竟,自恣,此是自言恣他舉罪,非為自恣為惡。前明時節,謂有閏月者,依閏安居,七月十五日自恣。不依閏者,依摩得伽中,數滿九十日自恣。若閏七月者,取前月自恣。非前夏安居者,過閏已,數滿九十日自恣。若修道安樂,延日自恣,得至八月十五日。然律中但明十四日,十五日,自恣。及至給施衣中,次第增中,十六日自恣。增三中,三日自恣。四分中云:安居竟自恣,則七月十六日為定。律又云:僧十四日自恣,尼十五日自恣,此謂相依問罪,故制異日。及論作法,三日通用。克定一期,十六日定。若有難者,如五百門中,一月自恣。事鈔問:十五日自恣已,得出界不?答:不得破夏離衣,由夜分未盡故。問:此界安居,余處自恣,得不?答:僧祗不問結罪。又安居篇云:四月十六日結者,至七月十五日夜分盡,訖名夏竟,至明相出。又四分云:若後安居人,從前安居者自恣,住待日足。事鈔問:自恣竟,得說戒不?答:依明瞭論,先說戒,後自恣。四分云:自恣即是說戒。問:自恣得在未受具戒人前作不?答:律中令至不見不聞處,作羯磨自恣。若不肯避去,僧自至不見聞處作之。問:安居竟,須離本處不?答:安居竟,不去犯罪。毗尼母云:比丘安居已,應移余處。若有緣不得去,不犯。若無緣者,出界一宿,還來不犯。大集經云:我滅度後,無戒比丘,滿閻浮提,預出家者,宜警察之。摭華鈔云:諸經律中,以七月十六日,是比丘五分法身生來之歲。則七月十五日,是臘除也。比丘出俗,不以俗年為計,乃數夏臘耳。增輝云:臘,接也;謂新故之交接。

分類:翻譯名義集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翻譯名義集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