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性賦白話解
(一)寒性
諸藥賦性,此類最寒。
多種藥物的天賦自然性能,此類最為寒涼。
本篇所列藥物,基本上都屬於寒性,所以開始作一個總的說明,指出下列藥物都屬於寒性的一類。
犀角解乎心熱;羚羊清乎肺肝。
犀角味苦鹹而氣寒,性屬陰而清降。
主要入心經,清心熱、涼血的作用最強,治溫熱病邪入心經血分所致的高熱神昏詁語及發斑,吐衄等症,最為適宜。
羚羊即羚羊角。
其性鹹寒清降,主入肝經(兼入肺),清肝火、熄風、鎮痙的作用最強,治高熱引起的驚厥、驚癇、抽搐等症,療效最好。
又能清瀉肺熱,以治因肺熱而引起的心煩發熱等症。
「犀角解乎心熱;羚羊清乎肺肝」,既指出了這二味藥作用上的特點,又說出了它們的區別。
澤瀉利水通淋而補陰不足;海藻散癭破氣而治疝何難。
澤瀉味甘淡而氣寒,淡能滲利,寒能清熱,故能瀉腎經之火,利膀胱之濕,通利小便。
對濕熱內蘊、小便不通,熱淋水腫之症,有較好的治療作用,所以賦曰「利水通淋」。
至於「補陰不足」這句話,不應把它當作「補陰」作用來理解,而可以作為清瀉腎火來認識。
因腎火祛而真陰不受其耗,故曰「補陰不足」。
六味地黃丸方中用澤瀉,其目的在於清瀉腎火,而非補陰。
所以不應視為該藥有補陰作用。
海藻味苦鹹而性寒,鹹可軟堅、寒能清熱,專於軟堅消痰結。
為治痰凝氣結而成的癭瘤(俗稱「大脖子」,屬甲狀腺腫大一類疾患)的主藥。
對於疝氣和睪丸腫痛等症,也較常用。
此外,並有利水之功,用治腳氣浮腫及水腫,亦有較好療效。
反甘草,因而忌和甘草同用。
菊花能明目而清頭風;射干療咽閉而消癰毒。
菊花性涼而清散,善清上焦和肝經風熱。
「肝開竅於目」,「厥陰之脈上行頭目」,風熱傷肝、多致目疾、頭痛、頭暈。
本品清散肝經風熱,故為要藥。
凡肝陽上升,或內有風熱而引起的目赤腫痛、視物昏暗及迎風流淚;或頭腦掣痛之「頭風」頭痛之症,最有良效。
射干性味苦寒,能清熱解毒,祛痰利咽喉。
主治咽喉腫痛、喉痺不通、肺熱咳嗽痰多等症。
對於喉閉(治咽喉腫痛、氣阻、聲閉)以及咳逆痰涎壅塞等症,最為適宜。
張仲景用治咳而上氣,喉中如水雞聲的「射干麻黃湯」即以本品為主,外敷治癰腫瘡毒,有解毒消腫之效。
薏苡理腳氣而除風濕;藕節消瘀血而止吐衄。
薏苡即薏苡仁(又稱苡仁、苡米)。
性味甘淡微寒,為清補利濕之品,善能清熱補脾利濕。
用治腳氣、水腫、小便不利,濕痺拘攣等疾患,有較好療效。
如《金匱》「麻杏苡甘湯」用本品與麻黃等藥配合,治療風濕拘攣,週身疼痛。
對水濕下注壅滯所引起的下肢(腿、足)浮腫之「腳氣病」,本品更為要藥。
此外,又具消癰功效,以用治腸癰和肺癰。
炒用則能健脾止瀉,可治脾虛有濕的洩瀉。
藕節味澀而性微寒,善收澀止血,兼能化瘀。
臨床主要用於咯血、噴血、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及崩漏等多種出血症。
止血而無留瘀之弊。
瓜蔞子下氣潤肺喘兮,又且寬中;車前子止瀉利小便兮,尤能明目。
瓜蔞即括蔞。
瓜蔞子即括蔞的種子,通稱瓜蔞仁。
性味甘苦而寒,能上清肺胃之熱而滌痰,寬中下氣以開胸散結。
下潤大腸之燥而通便秘,為肺燥咳嗽之良品,熱痰喘滿之妙劑。
瓜萎古時多用全部果實,後人才將瓜萎仁和瓜萎皮分別應用。
瓜萎仁偏於潤肺下氣,治咳嗽氣喘,還能寬暢中焦,治胸悶胸痺等症。
車前子味甘性寒,降瀉滑利之品,善能通利小便,利濕止瀉,清肝明目。
所以,臨床多用於治濕熱洩瀉、小便不利、水腫。
並治目赤腫痛及咳嗽等症。
本品之所以能止瀉,是因為它具有瀉濕熱、利尿的功效,可以分清濁而使其各有所歸,即所謂「利小腸、實大腸」的分利止瀉法。
故賦中說它能「止瀉利小便」。
此外,對肝火濕熱所引起的目赤腫痛,也有很好的治療作用,所以又稱其「能明目」,為眼科良藥。
兼能化痰止咳,用治肺熱咳嗽,亦有良效。
黃柏瘡用,兜鈴嗽醫。
黃柏性味苦寒,為清下焦濕熱,瀉火解毒良藥。
適用於濕熱痢疾、黃疸、白帶、足膝腫痛及淋濁等症。
用治瘡腫毒,濕瘡濕疹等屬濕熱火毒之症,本品既可內服,又可外用,效果良好。
所以本賦中強調它的適應症為「瘡用」,就是這個緣故。
兼有退虛熱作用,常與知母同用,以治陰虛發熱,骨蒸盜汗及遺精等症。
兜鈴為馬兜鈴的簡稱。
味苦辛性微寒,善能清肺降氣,止咳平喘,為清涼性的鎮咳祛痰藥,專主肺熱所致的咳嗽、痰喘之症。
故賦曰:「嗽醫」。
若風寒咳嗽以及痰飲咳喘,則不能應用, 是當注意。
又兼能清大腸之熱,故又能治痔瘡腫痛出血等症。
近世用於痰熱性高血壓,療效也較好。
地骨皮有退熱除蒸之效,薄荷葉宜消風清腫之施。
地骨皮甘寒,有補陰退虛熱作用,所以善治骨蒸發熱。
其所主治的骨蒸發熱,不同於一般的發熱,多於午後和夜間定時發作,而且發作時病人自覺骨間有如熱蒸熏灼之感,所以稱「骨蒸發熱」。
《聖濟方》「地骨皮湯」(地骨皮、鱉甲、知母、銀柴胡、秦艽、貝母、當歸)治虛勞骨蒸潮熱,就以本品為主要。
陰虛盜汗用之亦驗。
近世研究證明尚有抗結核和降血壓作用,用於肺結核潮熱盜汗、低熱不退及高血壓等症。
薄荷又稱「蘇薄荷」。
藥力以葉為勝,故一般多用薄荷葉。
性味辛涼芳香,善宣上焦風熱,清透作用較強,能散風熱透疹、清利頭目,消腫利咽喉。
配伍桑葉、菊花、金銀花、連翹等藥,用於外感發熱、頭痛、目赤、咽喉腫痛等上焦風熱症,有較好療效。
所以賦曰「宜消風清腫之施」。
另一方面,薄荷芳香辛散,又有良好的和中宣滯解郁作用,用於夏季傷暑頭昏、發熱口渴、小便短赤,及肝郁氣滯之胸悶脅痛等。
寬中下氣,枳殼緩而枳實速也;療肌解表,干葛先而柴胡次之。
枳殼和枳實均為芸香科植物酸橙或香檬和枳的果實。
未成熟,小堅果的叫枳實;已成熟,大而空虛的叫枳殼,二者本為一物,其性味功能基本相同,皆為苦,微辛,寒,氣香。
苦寒清降,辛香行散,行脾胃氣分,功專降氣,善能寬中下氣止痛,消食導滯。
主治食積痰滯、胸腹痞滿脹痛、食少便秘等症。
但枳實的功效較枳殼峻猛迅速,所以臨床應用上,理氣寬胸多用枳殼,散結破積,多用枳實。
也正如本賦所云「寬中下氣,枳殼緩而枳實速也」,用「緩」、「速」二字來區分二藥功能。
此外,近代臨床用大量枳殼(30克左右)煎湯內服與熏洗,治子宮下垂、脫肛之症。
干葛及葛根。
味辛甘,性涼。
主清散,善能解肌退熱,發表透疹。
對外感表徵發熱無汗頭痛、項背強痛,及麻疹初期之疹毒不透等症,有較好療效。
柴胡性味苦辛性微寒,氣味俱薄,性升散而疏洩,入少陽以和解退熱,升陽解郁。
善治感冒發熱和往來寒熱,故賦中論其主要功能,亦括為「療肌解表」。
此外,對少陽症胸脅苦滿、口苦耳聾、肝郁胸脅脹痛,婦女月經不調及氣虛下陷之氣短、倦怠、臟器下垂等症,亦有較好療效。
干葛與柴胡這兩味藥都能解肌退熱,且能升舉陽氣。
但葛根是陽明經藥,常用於治療項背強痛等陽明經表證;柴胡為少陽經藥,常用於治療潮熱往來的少陽經症。
它們的作用,在表裡層次上有深淺之不同,中醫治外感病一般應先陽明而後少陽,如果外感熱病尚未見到少陽經主症(如口苦、胸脅脹滿、往來寒熱等),當先用葛根而不應當先用柴胡。
百部治肺熱,咳嗽可止;梔子涼心腎,鼻衄最宜。
百部性味苦甘微寒,有毒。
苦寒清肺熱瀉肺火,甘寒養陰潤肺燥,對新久諸般咳嗽,特別是肺熱肺癆咳嗽有較好療效。
所以賦中說它「治肺熱,咳嗽可止」此外,並能殺蟲治蟯蟲、疥癬、頭虱、陰虱等。
臨床一般認為百部有良好的潤肺止咳功效,能治肺熱肺燥咳嗽,為治療肺結核咳嗽痰血、百日咳的良藥。
梔子味苦性寒,善能瀉火除煩,涼血利濕。
對於熱病心煩、胸中懊儂、躁擾不眠、吐血、衄血、黃疸、目赤腫痛、血淋尿血等症,均有良好療效。
所以前人稱其為「上瀉心肺之火,中清胃府之熱,下利肝腎之濕,導高分而下行,通瀉三焦實火,乃清熱涼血之良藥」。
所以賦中說它「涼心腎」,最宜於鼻衄出血。
梔子同生地、黃連、黃芩並用,名「梔子芩連湯」,治肝火上犯之目赤腫痛、心煩易怒、吐血衄血等頗獲良效。
配豆豉名「梔子鼓湯」,治熱病心中煩悶、懊儂不眠;陪黃柏、甘草等,為「梔子柏皮湯」治陽黃,功效均為卓著。
玄參治結熱毒癰,清利咽膈;升麻清風熱腫毒,發散瘡痍。
玄參又名「元參」。
味苦甘鹹,性寒。
其質地滋潤,既能清熱瀉火解毒,又能滋陰涼血,故對熱毒實火或陰虛內熱諸症均有較好療效。
尤其對熱毒斑疹、咽痛、痛毒等症,是為要藥。
如消瘰丸(玄參、大貝、牡蠣,研末、蜜丸)治瘰疬;玄參解毒湯(玄參、梔子、黃芩、荊芥、桔梗、生地、葛根、甘草)治咽喉腫痛,均以本品為主藥。
升麻性味辛甘微寒,氣味淡薄,輕清上升,既有解毒功效,又有升透作用,瘡腫初起表邪存在時,用之頗效。
膩粉抑肺而斂肛門;金箔鎮心而安魂魄。
膩粉即輕粉,為水銀、明礬、食鹽等經燒煉而成的汞化合物。
性味辛寒,有毒。
外用,攻毒殺蟲;內服,逐水腿腫通便。
主治疥癬、惡瘡、梅毒;又治痰積、水腫、二便不通之實證。
因其能治痰水而制止肺氣上逆,平痰喘:又有極強的殺蟲作用,善治疳瘡糜爛、肛門腐濁。
所以說它能「抑肺」、「斂肛門」。
但該藥毒性很強,用之不能當引起口腔和齒齦蝕痛及中毒,故內服宜慎!
金箔性味辛平質重,無毒。
「重可鎮怯」。
善能鎮驚退熱。
對心肝實熱和驚恐所引起的神魂不安,有較好效果。
但,大都做丸劑包衣,多不單獨使用。
古方中用金箔多把它配入清熱鎮驚的丸劑中為衣,用以治療高熱驚狂的疾患。
如金箔鎮驚丸治小兒風痰驚狂,心神不寧等。
茵陳主黃疸而利水;瞿麥治熱淋之有血。
茵陳又稱「茵陳蒿」。
性味苦,微寒。
有清熱、利濕、退黃之功。
瘡痍;指瘡癤而言。
痍「音夷」,創傷。
言皮膚因生瘡而受傷也。
熱淋:為一種小便不利,排便尿道熱瑟刺痛的病症。
為五淋之一。
主治黃疸及淋病小便短赤等。
黃疸一症分陽黃「身目黃而鮮明,如熟曬橘子色」和陰黃「身目黃而晦暗,如煙熏橘子色」,均以茵陳為主治藥物。
隨症配伍,均可獲得較好療效。
近代臨床證明,茵陳用以治療黃疸型傳染性肝炎效果良好。
並有利水作用。
瞿麥性味苦寒,主於清降,能清熱利尿、利水通淋,並有清熱涼血之功。
為熱淋小便不利、尿血症的良藥。
如系下元虛寒的淋病,則應禁用。
朴硝通大腸,破血而止痰癖;石膏治頭痛,解肌而消煩渴。
朴硝通稱「皮硝」,為含有硫酸鈉的礦物。
由於它含有許多雜質,應用時需要經精製,處方中出現的「芒硝」、「馬牙硝」、「元明粉」等。
都是朴硝的提煉精製品。
其性味苦鹹寒——苦寒能清熱洩下,鹹寒可軟堅,所以善能瀉下軟堅、清熱瀉火,主治濕熱積滯、大便燥結、腹滿脹痛等症。
《傷寒論》裡的「大承氣湯」(大黃、芒硝、厚樸、枳實)治療陽明實熱、詀語腹滿、有燥屎者,就應用芒硝,助大黃瀉火通便,所以賦曰能「通大腸」。
有因其鹹寒入血分能軟堅,有通經脈、散惡血作用,對腹中痞塊瘡瘍腫痛之症,也有較好作用,故言其「破血」。
《千金方》「指迷茯苓丸」(風化硝、茯苓、半夏、枳殼),治療濕痰氣鬱凝結所致之結核痞塊,臂痛肢麻,以及用芒硝內服治膀胱和膽結石等,尚有良效,表明本品能除痰飲消痰癖。
石膏味辛甘性大寒,能內清肺胃之火,外解肌膚之熱,清氣分實熱是其專長。
凡是肺胃燥熱上攻,有頭痛煩躁、汗出、口渴等症用為要藥。
石膏能使熱邪由裡達表而清解,所以有解肌的作用。
因而賦曰「治頭痛解肌而消煩渴」。
但對外感之頭痛、發熱、惡寒、無汗等表症,又當忌用。
不能因原文中有「解肌」二字,就誤認為發汗解表之劑,須注意。
痰癖(pi)古病明,指水飲久停化痰,流移脅肋之間,以致不時脅痛的病症。
此外,又可治肺熱咳嗽、熱毒發斑:鍛石膏外用治金瘡、燙火傷、濕疹等,用途頗廣。
前胡除內外之痰實;滑石利六腑之澀結。
前胡性味苦辛微寒,辛寒以宜宣肺經風熱,苦寒以清瀉肺火、降氣化痰,為肺經專藥。
既能治風熱郁肺,肺氣不降治痰稠喘滿;又能治痰熱鬱結,氣不通降指胸膈不利、胸痞嘔逆。
尤其對外實熱症之痰嗽,有較好的療效。
滑石味甘淡性寒,質重滑利,善能滲濕利竅,清解暑熱。
能導利六腑「膽、胃、大腸、小腸、三焦和膀胱」的濕熱積滯,曲曲下行,從膀胱由小便排出,以利水通淋。
祖國醫學認為「六腑以通為用」,故滑石對六腑所造成的小便黃赤、淋澀熱痛、濕熱黃疸、暑濕瀉痢,中暑煩渴及皮膚濕瘡濕疹等,均有良好的功效。
如「六一散」(滑石、甘草)治療暑熱吐利洩瀉、小便黃赤澀痛等,就是臨床上較為常用的方劑。
天門冬止嗽,補血涸而潤心肝;麥門冬清心,解煩渴而除肺熱。
天門冬簡稱「天冬」。
性味甘苦大寒,不僅能清肺火潤肺燥,並且能滋腎陰,潤下焦,為火旺陰血不足、肺腎陰虛有熱病之要藥。
用於勞熱咳嗽、咯血煩渴、氣喘、消渴、肺痿等症。
麥門冬簡稱「麥冬」。
味甘微苦性微寒,味重於氣,以甘為用,善能養陰益胃,潤肺清心。
對溫熱病熱傳心營,或心陰不足,心失所養之心煩不眠,心悸怔重之症,能清熱養心;對熱傷胃陰之舌干口渴,心煩,本品可清中焦,養胃陰,除煩渴;對肺熱陰傷之燥咳咯血者,又能清熱養陰生津液。
天門冬與麥門冬的功用大致相同。
均能養陰清熱、潤肺止咳。
治療肺陰不足、邪熱內盛之咳嗽咽乾咳血之症。
但天門冬氣大寒,兼潤下焦,又治遺精盜汗;麥門冬寒輕甘重,兼清中焦,多用治口渴便秘。
血涸「he」:血枯的意思。
治虛煩、除噦嘔,須用竹茹;通秘結、導瘀血,必資大黃。
竹茹又名「竹二清」。
味甘性微寒,善清胃中無形熱邪,長與除頻止嘔噦,對於熱病後期的嘔噦煩悶,以及妊娠惡阻的嘔噦心煩,頗為有效,如《金匱》「橘皮竹茹湯」治胃熱嘔噦,就以本品為主藥。
此外,竹茹還能清熱化痰,治療痰熱煩悶、咳痰黃稠之症。
大黃性味苦寒氣味俱厚,苦寒降瀉,力猛善走,藥性峻烈,能直清下焦,即瀉有形積滯,又瀉無形熱邪,有推陳致新之功,號稱為「將軍」,凡屬實熱之大便秘結,瘀血阻滯之經閉腹痛,產後瘀血、甚則壯熱、詀語、吐血、衄血等症,都有較好療效。
此外,對血熱妄行之吐衄出血、目赤腫痛、濕熱黃疸,及外傷瘀腫,瘡癰腫痛、燙火傷等,功效亦良。
宣黃連治冷熱之痢,又厚腸胃而止瀉;夏枯草療痰火瘰疬,且能明目而抑陽。
宣黃連,即黃連。
宣黃連之名系從蘇頌「黃連以宣城九節堅重者為勝」而來,本品苦寒,氣味俱厚,專清熱燥濕,為治濕積熱郁之痢疾洩瀉之要藥。
如同木香、黃芩、白頭翁等,治濕熱瀉痢、裡急後重;配葛根、黃芩「葛根芩連湯」治下痢大濕兼表症者,所以賦中說它治「冷熱之痢」、「止瀉」。
同時,黃連能瀉積滯調和腸胃,又兼苦味健胃,故有能稱「厚腸胃」。
此外,其清熱瀉火作用頗強,治熱病高熱,煩躁神昏詀語、心煩不眠、口舌生瘡;瀉火涼血治血熱妄行之吐衄失血,又能清胃火,療胃熱嘔噦吞算、痞脹等;清熱解毒以治熱度瘡瘍、目赤腫痛等症,均有良效。
夏枯草性味苦辛寒,辛散結、苦降瀉、寒清熱,入肝經善清肝火抑陽,散鬱結治痰火瘰疬,肝陽上亢之頭痛、目眩、耳聾、高血壓等症;肝開竅於目,又治肝火目赤腫痛、烏珠脹痛等,為肝經實熱鬱火之主藥。
近代用治甲狀腺腫瘤、縱膈腫瘤和淋巴腫瘤,有一定療效。
茅根止血與吐衄;石葦通淋於小腸。
茅根即白茅根。
性味甘寒,善走血分,以清熱涼血止血,對血熱妄行的吐血,衄血,尿血等有較好療效,所以說它「止血與吐衄」。
此外,又能清熱、生津、利尿,治熱病煩熱口渴、胃熱嘔噦,肺熱咳嗽及熱淋水腫,小便不利等症。
衄血,有兩個含義;1、指出鼻血;2、指非外傷所致的某些外部出血症,如「齒衄、眼衄、肌衄」等,都屬於衄血。
石葦性味苦,微寒,攻專清熱利濕,利尿通淋,主治淋病、小便短赤,所以賦中說它「通淋」;濕熱淋病不離小腸有熱,尤其血淋一症。
小腸為心之腑,心熱移於小腸,則尿赤而淋痛。
所以賦中在「通淋」之下,寫明「於小腸」三字,即為此意。
此外,尚有祛痰止咳之效,適用於肺熱咳嗽。
軟紫草涼血而療斑疹;生地黃宣血更醫眼瘡。
紫草分軟硬兩種,軟紫草即新疆紫草,是較好的一種。
性味甘寒,歸心肝,專入血分而涼血解毒,常用於熱毒內盛,波及營血、灼耗真陰之斑疹紫黑,又治麻疹色黯、欲出不暢。
此外,尚可用治癰腫瘡瘍毒盛便秘,熬膏外敷治濕瘡潰爛,凍傷,燙傷等症。
生地黃簡稱生地,性味甘苦寒,苦寒以瀉熱,甘寒質潤以養陰,本品偏於清熱涼血,能涼血散血消瘀,治一切熱性出血症;又眼瘡多因血熱壅滯,治宜清熱涼血,生地黃可治眼部紅腫熱痛的疾患。
另外,還多用於溫熱病邪入於營血,或熱傷陰液,以及血熱妄行,月經因熱而不調,五心煩熱等症。
赤芍葯破血而療腹疼,煩熱亦解;白芍葯補虛而生新血,退熱尤良。
赤芍葯簡稱「赤芍」。
性味苦微寒,入厥陰肝經,走血分,涼血破瘀。
故凡血痺關節痛、癰毒瘡腫、經閉痛經、堅積腹痛等,一切因瘀血引起的疼痛和煩熱,都可應用。
白芍葯簡稱「白芍」。
性味甘苦酸微寒,味甘能補血養陰,寒能清熱,可養陰退熱,祛瘀血生新血。
用於陰血不足證之月經不調、痛經、崩漏及自汗、盜汗、陰虛發熱等症。
此外,又能平抑肝陽、柔肝止痛,用於肝陽上亢之頭痛眩暈、肝氣不疏之胸肋疼痛、腹痛和手足拘攣疼痛。
芍葯古時不分赤、白,自陶弘景始分赤芍葯和白芍葯。
臨床應用又有「白補而赤瀉,白收而赤散」的區別。
說明白芍葯長於斂肝補血,赤芍葯善於清熱活血祛瘀。
消腫滿逐水於牽牛;除毒熱殺蟲於貫眾。
牽牛即牽牛子的簡稱。
有黑、白兩種,別稱為黑、白丑「十二生肖中牛為丑」。
性味苦寒,有小毒。
本品攻專利大小便,洩水的力量峻猛,所以善治水腫腹脹實證等水氣腫滿疾病。
氣虛及孕婦禁用。
此外,又能瀉下去積、殺蟲,治胃腸實熱壅滯之大便秘結、脘腹脹滿,及蛔蟲、絛蟲等腸道寄生蟲等,亦有較好效果。
貫眾即貫仲。
性味苦、微寒,有小毒。
善能清濕熱解毒殺蟲,對疫毒傳染病有較好的防治效能,用於預防和治療流感、麻疹、流腦等傳染病,及瘟疫壯熱、濕熱腫毒、腮腺炎等症效果顯著。
又能殺滅腸道寄生蟲,用治蟯蟲、絛蟲等腸道寄生蟲。
此外,還可涼血,用於熱病發斑、血熱妄行之崩漏下血。
金鈴子治疝氣而理氣痛;萱草根治五淋而消乳腫。
金鈴子即川楝子。
味苦氣寒,苦以勝濕,寒以清熱。
善能導利濕熱之邪,對濕熱下注之睪丸脹痛,濕熱胃痛等有較好療效。
本品炒焦香,有較好的理氣疏肝作用,用於肝郁氣滯之肝胃氣痛、疝癰及胸肋脹痛等。
另外,川楝子又能殺蟲,治療蟲疾腹痛。
研末或做軟膏塗敷,可用治頭癬。
萱草根味甘性涼,善祛濕利水,除熱痛淋,解郁消腫,治淋病。
對乳結紅腫硬痛、乳汁不通等有良效。
此外,還能涼血止血、治崩漏、便血及衄血等。
側柏葉治血山崩漏之疾;益母草理血瘀婦人之用。
側柏葉味苦澀,性微寒,炒炭用有較好的止血功效,是治療崩漏出血的有效藥物,對咯血、吐衄、便血、尿血等各種出血都可應用。
賦中所指「治血山崩漏之疾」,是婦女子宮異常出血的病症,急性大出血,像山崩一樣勢不可擋,叫做「崩」,也稱「血崩」;慢性小出血像滲漏一樣,點點滴滴淋漓不斷,叫做漏,又稱「漏下」,均屬於子宮出血證,祖國醫學稱「崩漏」。
本品尚有清熱、止咳、生發之功,用治肺熱咳嗽、乾咳痰稠及血熱脫髮之症。
益母草味辛苦而性微寒,辛散苦降行散之中,兼有降性,入厥陰走血分,長於活血祛瘀生新,常用於治療月經不調、經閉痛經、產後血滯腹痛等經產諸病,為婦科經產主要,故有益母草之名。
此外,尚有利尿解毒作用,用治腎炎水腫、瘡瘍腫毒、皮膚癢疹等症。
五淋:即石淋、勞淋、氣淋、血淋、膏淋。
地膚子利膀胱,可洗皮膚之風;山豆根解熱毒,能止咽喉之痛。
地膚子味苦辛性寒,本品清利而疏散,能外散皮膚之風。
內清膀胱濕熱。
故風濕侵襲所形成的皮膚瘙癢、風疹、濕疹、蕁麻疹、疥廯等,內服、外用均有較好療效;濕熱蓄積膀胱而致的小便不利、赤澀熱痛等,亦為主藥。
山豆根性味苦寒,清熱解毒作用很強,善消陽性瘡毒以清熱解毒,瀉肺火治咽喉痛,為喉症要藥。
近代臨床用於治療肺癌、食管癌、胃癌等,有一定抗癌作用。
白蘚皮去風治筋弱,而療足頑痺;旱蓮草滋陰治白髮,而治血有功。
白蘚皮味辛苦性寒,能清熱解毒,善除濕祛風,治療頑固性風濕痺痛、麻木不仁、筋弱拘攣症,療效見卓。
旱蓮草味甘酸性寒。
本品長於滋養肝腎之陰,涼血止血,治陰虛血熱之鬚髮早白、吐衄、便血、崩漏等失血諸症。
蔓荊子治風熱頭痛,疏風清頭之用;瓜蔞根療黃疸毒癰,消渴解痰之憂。
蔓荊子性味苦辛微寒,有疏散風熱,清利頭目之功,善於清散上焦風熱、升發清陽、清利頭目,為風濕邪熱侵犯上焦頭目之頭痛頭暈、目昏腫痛、耳聾耳鳴等症要藥。
此外,對風熱目赤腫痛,風火牙痛及風濕痺痛等症,亦有較好療效。
瓜蔞根即天花粉。
微苦微甘性寒,本品主要作用是生津止渴,對津傷口渴,以及陰虛火熾的消渴症最為相宜。
又因其能清肺化痰、降膈上痰熱,對於肺熱咳嗽也很適應。
至於治黃疸,消用癰腫、均取其清熱通滯之功。
地榆療崩漏,止血止痢;昆布破疝氣,散癭散瘤。
地榆微苦酸性微寒,本品苦寒清降,性善下行,能涼血止血,長於治崩漏、便血、血痔、血痢等下部出血,所以治下焦血熱的出血症最為常用。
另外,又有收斂解毒之功,對燒傷、燙傷、濕疹、皮膚潰爛等,亦有較好療效。
昆布性味鹹寒,質滑。
本品鹹寒,善於清熱瀉火、消痰軟堅,為治痰火凝結之癭瘤瘰疬之專藥。
近代臨床表明,碘質缺乏是瘰疬病的主要原因之一,而昆布含碘量較多,同海藻一樣為治瘰疬之主藥。
又因能軟堅破積行水,故又可治水腫疝氣等症。
療傷寒、解虛煩,淡竹葉之功倍;除結氣、破瘀血,牡丹皮之用同。
淡竹葉甘淡性寒。
本品長於清心利尿,對於傷寒溫熱病、大熱已去、餘熱未清、虛煩口渴之症,最為適宜。
因其能清熱利尿,所以又可用於心經有熱之口舌糜爛生瘡、小便赤澀等症。
牡丹皮,簡稱丹皮。
性味苦辛微寒。
本品善清血分之伏火、散瘀血、消氣血凝結,治驚痌邪氣、無汗骨蒸。
又治跌扑損傷、瘀血作痛、吐衄等症。
牡丹皮有同淡竹葉一樣的卓功。
另外,對熱病發斑,血瘀經閉、症瘕等,亦有殊效。
知母止嗽而骨蒸退;牡蠣澀精而虛汗收。
知母味苦甘性寒。
質潤,善能清熱潤燥,清瀉三焦之火而潤燥養陰。
清肺熱,潤肺燥,治肺熱咳嗽;瀉腎經之火而滋腎水,治骨蒸盜汗;尚能清胃熱,生津止渴,治壯熱煩渴,故賦言其呢止嗽退骨蒸。
牡蠣性味鹹澀微寒。
善能收斂固澀,能澀精止汗,治腎虛精關不固之遺精尿頻,及自汗、盜汗、虛汗不止等症。
此外,又能平肝潛陽、軟堅散結,對陰虛陽亢之頭痛、頭暈、瘰疬痰咳等症,亦有良好效果。
癭瘤(ying liu):病名。
癭即大脖子,相當於現代醫學所稱的地方性甲狀腺腫。
瘤,又名瘤贅,癭與瘤合稱癭瘤。
或單指癭。
症多見頸前生長腫物。
蒂小而下垂,稱癭;根大頂小者;名瘤。
貝母清痰止咳嗽而利心肺;桔梗下氣利胸膈而治咽喉。
貝母分川貝母和浙貝母兩種。
川貝母味苦、甘、微寒。
浙貝母,辛、苦、寒。
本品為清熱潤肺,止咳化痰的常用藥。
川貝多用於虛勞咳嗽、肺勞咯血者;浙貝多用於外感咳嗽,癰腫瘰疬。
前者多用於虛證,後者多用於實證。
二者都有清心潤肺,清熱化痰止嗽的功效。
桔梗味苦、辛、性寒。
本品善於瀉肺火,宣肺氣(宣洩上焦,開提肺氣)。
凡肺氣不舒而出現胸、膈、咽喉等上部疾患,如咳嗽痰多、咽痛失音等,用之最宜。
由於本品能開能通,所以又有祛痰排膿利咽的作用,對於肺癰胸痛、咳吐膿血、咽喉腫痛、喉痺諸疾,療效亦良。
黃芩治諸熱,兼主五淋;槐花治腸風,亦醫痔痢。
黃芩性味苦、寒。
為常用的清熱燥濕藥。
主治一切濕熱性的疾病。
前人認為黃芩「寒能勝熱,折火之本」,表明它退熱的力量很大,「五淋」指的是石淋、血淋,多為濕熱實火,黃芩可主治。
至於氣淋、膏淋、勞淋,多屬虛證,又無濕熱者,黃芩苦寒傷陰,就不宜應用了。
此外,本品還長於治肺火肺熱咳嗽,又能止血安胎,治吐衄、崩漏、胎動不安等。
槐花味苦性微寒。
為涼血止血藥,善治一切出血。
但以止下焦出血的作用較強。
特別是對於大腸出血的疾患,更為專長。
善治腸風便血,痔瘡出血及赤白痢疾。
腸風:病名,即大便下血,血在糞前,色多鮮紅。
多因外風侵襲或內風下乘大腸所致。
常山理痰結而治溫瘧;葶藶瀉肺喘而通水氣。
常山性味苦、辛、微寒,有小毒。
能湧吐痰涎、清熱邪、截瘧疾,為截瘧要藥。
祖國醫學認為瘧疾由痰而成,有「無痰不成瘧」之說。
常山治瘧是因其能湧吐痰涎之效。
現代證實它能殺滅瘧原蟲、並能退熱,是治療瘧疾的有效藥物。
通過配伍,可治療各種瘧疾。
如配合柴胡、黃芩等治療瘧疾寒熱;配合石膏、知母等清熱藥,治療壯熱煩渴的溫瘧等。
賦中所說「治溫瘧」,僅是常山所治瘧疾的一種。
但本品生用有小毒,能引起劇烈嘔吐,所以治瘧疾必須經過酒炒,以免湧吐有傷正氣。
葶藶子性味苦、辛、大寒。
能瀉肺熱行水消腫,特別對水飲在肺,而見咳嗽喘促,胸滿氣逆,肋痛,不能平臥等症狀,用之效力卓著。
《金匱》葶藶大棗瀉肺湯,治肺癰、支飲、胸滿咳喘不得臥,一身面目浮腫等症,即為此例。
另外,對胸腹積水、小便不利、水腫等肺經有熱者,亦有良好療效。
此六十六種藥性之寒者也
以上六十六種藥,都是屬於寒性藥物。
註:以上寒性藥賦中的「聞之」「是以「嘗聞「又聞」「若乃」「又況」「若夫」等均為虛詞。
起乘上啟下的連接作用,非為實際藥性內容。
溫瘧:病名,瘧疾之一種。
發作時先熱後寒,熱多寒少。
《素問‧瘧論》「此先傷於風,而後傷於寒,故先熱而後寒也,亦以時作,名日溫瘧」
分類:古代醫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