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性賦白話解》(二)熱性:中藥的藥性,有溫性的和熱性的,二者雖然屬於同一類,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藥性賦白話解》(二)熱性

藥性賦白話解

(二)熱性

藥有溫熱,又當審詳。

中藥的藥性,有溫性的和熱性的,二者雖然屬於同一類,但卻有程度輕重之分。

對此前人常記載為「微熱」「大溫」等,微熱即溫,大溫則熱,是有不同。

所以本賦首先提出藥有溫有熱,應當詳細分別,不應混同。

欲溫中以蓽撥;用發散以生薑。

蓽拔性味辛熱,其性燥烈。

有良好的溫胃散寒止痛之功,對胃寒的脘腹有較好療效。

本品配伍乾薑、丁香、茴香等藥,治療因寒而致的脘腹冷痛、嘔吐清涎、呃逆等症,收效見卓。

此外,本品研末擦牙或煎湯含嗽,能治因寒而致的牙痛。

生薑味辛,性微溫。

辛溫發散,善於散寒解表,治外感表症,頭痛、鼻塞不通等,所以賦中說「用發散以生薑」。

此外,又能溫胃止嘔,治胃寒嘔吐、腹脹冷痛、風寒咳嗽等症。

亦可解魚、蟹毒,又為日常飲食不可缺少的調味品。

五味子止嗽痰,且滋腎水;膃肭臍療癆瘵,更壯元陽。

五味子性味酸、甘、溫。

本品五味具備,以酸為主。

善於斂肺滋腎、澀精、止汗、止咳,為收斂性補養藥。

對於肺腎兩虛的咳嗽遺精等症,有較好療效。

如「都氣丸」(六味地黃丸加五味子)治腎虛喘咳、夢遺滑精;「生脈散」(人參、麥冬、五味子)治汗出氣虛、喘促消渴等,均用本品取其益肺滋腎之功。

膃肭臍即海狗腎。

味鹹,性熱。

益精壯陽的作用很強,配合陽起石、淫羊藿等壯陽藥,治陰痿精冷有良效。

「勞瘵」(zhai)為虛損重症,當辯其為陰虛、陽虛,若為陰虛、骨蒸、勞嗽、夢遺失精等症,本品切不可用。

所以賦中言其「療勞瘵」之下,緊接著指出「更壯元陽」,說明它能補腎陽,治的是陽虛勞損重症,為辨證用藥,指明了方向。

川芎祛風濕、補血清頭;續斷治崩漏、益筋強腳。

川芎性味辛溫氣香,性善走竄,為血分中的氣藥,通行週身,無處不到。

前人說它:「上達巔頂,為頭痛面風治要藥;下行血海,為調經試胎之妙品」。

四物湯以其配伍生地、當歸、白芍,為婦科補血調經處方,治月經不調、經閉痛經等症;本品配伍防風、荊芥穗、白芷、蔓荊子等藥,治頭痛;配合桑寄生、羌活、獨活、秦艽等治風濕痺痛等,均有良好效果。

故曰能祛風濕,清頭目。

至於賦中說它能「補血」,是指與其它補血藥配合的作用,借其辛溫氣香,通行血中之氣,使氣行血生,從而增強補血效果,而它本身並無補血作用,是不可不知的。

續斷又名川續斷。

味苦甘,性微溫,能補肝腎,固沖任,治療沖任不固的崩漏及妊娠下血,胎動不安;又能通經脈、續筋骨、療折傷、治療肝腎不足、血脈不利所致的腰膝酸痛及風濕肢體疼痛症。

麻黃表汗以療咳逆;韭子壯陽而醫白濁。

麻黃味辛微苦性溫。

本品性溫散寒,入肺達表,善能發汗散寒行表氣,溫祛肺寒宣肺氣,所以為風寒外感症的第一要藥,也是宣肺定喘的主要藥物。

如仲景「麻黃湯」(麻黃、桂枝、杏仁、甘草)治傷寒表實、發熱惡寒等症,即以本品為君;治療咳嗽,宜宣肺氣壅遏之實證,通過不同配伍,其療效卓著。

韭子即韭菜子。

性味辛、甘、溫。

本品有較好的補腎壯陽作用,對色慾過度及老年陽衰,下元虛寒所引起的遺精、白濁,女子白帶過多等症,有較好療效。

故曰「韭子助陽更醫白濁」。

白濁:病症名,指小便色白混濁或尿道口常滴出白色濁物,小便澀痛之精濁。

川烏破積,有消痰治風痺之功;天雄散寒,為去濕助精陽之藥。

川烏又名川烏頭,性味辛、苦、大熱,有大毒。

本品善能破寒積、消寒痰凝滯、搜風勝寒濕,治陽衰陰勝之沉寒冷結、腹痛堅積、風濕頑痺功效頗良,所以賦曰「川烏破積有消痰治痺之功。」

天雄與川烏本系一物所生,為其不生新根的獨生者。

它的性味功勞也與川烏略同。

為祛寒回陽的主藥。

但其氣味雄烈,助陽作用更強,偏補腎陽、散寒濕、益精氣,治虛寒失精者多用。

然而,本品辛熱有毒,非確屬陰寒,不能妄用。

川椒達下,乾薑暖中。

川椒又稱花椒。

性味辛熱。

有小毒。

入脾、胃。

肺、腎經。

本品善能溫經散寒逐濕、暢氣止痛、殺蟲,治療寒症吐瀉、蟲痛、疝痛等症,作用偏於下焦,故稱「達下」,是與下面的乾薑溫中相對而言的。

乾薑性味辛熱,主要功能是溫中散寒,治中陽不振之腹痛吐逆、下利、四肢厥冷等症。

故張仲景「四逆湯」(附子、乾薑、炙甘草)治下利清谷,手足厥冷等脾陽虛衰證以其為主藥。

所以賦中說它能「溫中」。

此外,尚能溫肺化痰,用治肺寒咳喘症。

胡蘆巴治虛冷之疝氣;大楓子治疥癬而殺蟲。

胡蘆巴又名蘆巴子。

性味苦溫,入腎經。

本品入腎經走下焦,善治虛寒久疝、陰囊收縮、局部冰冷、寒濕腳氣、睪丸腫痛。

但對肝經濕熱鬱結而成的疝氣,則不宜應用。

本品外用,有散腫止痛之功,用於寒凝氣結的腹痛,也有一定效果。

大楓子性味辛溫,有毒。

能祛風、燥濕、殺蟲。

有較強的燥濕解毒,祛風止癢作用,多用治療梅毒、麻疹風病等。

又因其毒性較強,能攻毒殺蟲,所以多配復方外用,治疥廯惡瘡。

很少內服、以防其對腸胃產生強烈刺激而中毒。

白朮消痰壅、溫胃,兼止吐瀉;菖蒲開心氣、散冷,更治耳聾。

白朮味苦、甘、性溫。

本品氣味芳香,甘苦而溫,善於補脾祛濕,凡中虛脾陽不運而致的痰飲、痞滿、洩瀉等症,均可應用。

以補脾溫胃、化濕消痰,止瀉治吐。

例如苓桂術甘湯(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治痰飲,心下逆滿;枳術丸(白朮、枳實)治虛痞;七味白朮散(白朮、人參、茯苓、甘草、藿香、葛根、木香)治脾虛吐瀉等,均取其健脾燥濕之功,為補脾益氣、溫中健胃的要藥。

此外,又能燥濕利水,固表止汗、對風濕身痛、水腫、表虛自汗等也可應用。

菖蒲又名石菖蒲。

九節菖蒲者為另外一種。

性味辛溫,芳香。

本品善開心竅,醒神清腦,散寒除濁。

治痰濁蒙閉心竅、神魂迷亂、癡呆、健忘、耳聾不聰。

《千金》枕中方(菖蒲、龜板、遠志、龍骨)治健忘。

前人認為健忘責之於心,本品有「聰耳醒神,益智不忘」之功,所以賦中說它「開心氣」。

耳聾的原因有腎虛的、有邪穢閉塞所致的,菖蒲則治突然氣閉所致者,以開竅宣氣之功。

古方有將其搗汁滴入耳中,治療氣閉耳聾,有較好療效。

丁香快脾胃而止吐逆;良姜止心氣痛之攻沖。

丁香分公丁香和母丁香兩種,性味辛溫、氣香。

本品善暖胃運脾,用治寒凝氣鬱而致之心腹冷痛、呃逆等症,最為快利。

如配柿蒂,可治呃逆反胃;配伍肉桂,治微寒疼痛,配砂仁、白朮,治脾胃虛寒、吐瀉少食等,又丁香種類之分有公丁香和母丁香(又稱雞舌香),但臨川應用古今皆用公丁香,且處方中如寫丁香,習慣也多付給公丁香;母丁香少作藥用,一般多用於香料。

良姜又名高良姜。

性味辛熱。

本品為治寒性胃痛的良藥。

有名方劑「良附丸」(高良姜、香附)治療微寒疼痛、屢發屢止,很有效驗。

故認為它善「止心氣痛」。

這裡所說之「心氣痛」,實指胃脘痛而言。

脘部在心之下,故稱心氣痛。

但其藥性辛熱,凡屬胃火作嘔、濕熱作瀉、氣虛作痛者,又當禁用。

此外,還能治微寒腹痛洩瀉等症。

肉蓯蓉填精益腎;石硫黃暖胃驅蟲。

肉蓯蓉又名甜大芸。

味甘、鹹性溫質潤。

即能補腎生津壯陽,又能益陰補血潤便。

溫而不燥,滋而不膩,補而不峻,即可補陽、又可補陰。

善於填精補腎,為緩和填補之藥。

對腎虛陽痿、遺精早洩、女子不孕、腰膝冷痛、筋骨痿弱等症,有較好療效。

石硫磺又稱硫黃。

性味甘溫有小毒。

本品系純陽之品,能大補命門之火,又可暖胃、殺蟲。

用於陽衰之虛寒症,如寒性洩瀉、便溏、寒痺等,療效明顯,又外用配合川椒、蛇床子大楓子等,治疥廯亦頗效驗,表明有較強的殺蟲作用。

胡椒主去痰而除冷;秦椒主攻痛而去風。

胡椒大辛、大熱,純陽之物、氣味俱厚,善能溫中祛寒、下氣祛痰。

治療微寒嘔吐、腹痛洩瀉、反胃、冷痢等症。

秦椒即辣椒。

性味辛、熱。

辛辣刺激,熱以勝寒、善於溫中散寒、除濕發散、祛風行血。

近代臨床用其外敷治療腰腿寒痛、凍瘡及外傷瘀腫等,無不借其辛辣溫熱之功。

吳茱萸療心腹之冷氣;香佛手理氣滯之脘痛。

吳茱萸味辛、苦,性大熱,有小毒。

主要作用為溫中、散寒、燥濕、降逆。

善能治中焦陽虛、陰寒內盛之嘔吐吞酸、脘腹疼痛、頭痛。

此外,又用於寒疝腳氣、經寒腹痛和脾腎虛寒之五更洩瀉等症,亦有較好的療效。

香佛手即佛手。

味辛苦性溫、芳香。

長於行氣止痛、疏肝和胃,對肝胃氣滯、胸肋和胃脘脹痛、痞滿等症,有較好療效。

此外,又能化濕痰、止咳喘,治療咳喘胸悶痰多,效果亦佳。

散腎冷、助脾胃,須蓽澄茄;療心痛、破積聚,用蓬莪術。

蓽澄茄味辛苦性溫,善能溫中散寒、助脾強胃,治胃寒疼痛,食少嘔逆,又可暖腎溫下元治下焦虛寒、小便不利,前人認為它能治「腎和膀胱冷氣」。

蓬莪術又稱莪術、文術等。

性味辛溫苦,破氣力猛,為攻堅破積之劑。

善治氣滯血瘀心腹作痛及症瘕積聚之症。

縮砂止吐瀉安胎、化酒食之劑;附子療虛寒反胃、壯元陽之力。

縮砂即砂仁,又稱縮砂蔤,縮砂仁。

味辛性溫,氣芳香,善於行氣溫中、化濕醒脾,止嘔止瀉。

臨床多用於脾胃虛弱、食少不化,或內傷飲食之食慾不振、脘悶嘔吐、腹痛洩瀉、痢疾等症。

又因其能健胃止嘔,增進食慾而有安胎作用,治孕婦胃虛氣逆、嘔吐不食、胎動不安。

並能幫助消化酒食。

附子性味辛甘大熱,有毒。

本品大辛大熱,氣味熊烈,走而不守,為祛寒回陽要藥。

用治虛寒性的嘔惡反胃,療效甚好,並能補腎壯元陽,回陽救逆。

臨床多用於挽救虛脫危症,治療亡陽厥逆、脈危欲絕、畏寒肢冷、腰膝冷痛、小便頻數等腎陽不足症。

此外,又能燥濕祛寒止痛,用治風寒濕痺、關節疼痛等。

白豆蔻治冷瀉,療癰止痛於乳香;紅豆蔻止吐酸,消血殺蟲於干漆。

白豆蔻性味辛溫,芳香。

善能行氣化濕,溫中止嘔。

對於胸脘痞滿、不思飲食、氣逆嘔吐、濕溫胸悶不饑、舌苔濁膩之症,療效頗佳。

前人又用其治冷瀉下痢。

乳香味辛苦性溫,本品辛溫香竄,長於活血、消癰、止痛。

善於治療瘡癰腫痛,內服,外用皆效。

為傷科要藥。

紅豆蔻性味辛溫。

善祛脾胃二經寒濕,對寒濕腹痛,嘔吐酸水之症,療效見卓。

干漆性味辛溫,有毒。

善能破瘀通經,消積殺蟲。

對婦女閉經、症瘕、瘀血、蟲積等症均有較好療效。

其能破血消瘀、殺蟲。

鹿茸生精血,腰脊崩漏之均補;虎骨壯筋骨,寒濕毒風之並祛。

鹿茸味甘鹹辛溫,為血肉有情之物,能補養精血,強健腰脊,峻補腎命,對元陽不足、生機遲緩、發育不良、腎陽虛之陽痿遺精尿頻、腰痛乏力等症,有良好功效;固沖任二脈,治下元虛寒,沖任不固之崩中漏下。

虎骨性味辛甘溫。

本品有追風定痛作用,《藥性本草》說:「治筋骨毒風攣急,屈伸不得,走注疼痛」。

又能強筋健骨、勝寒濕,治筋骨痿弱、肝腎虛弱而寒濕邪侵之足膝疼痛等症。

檀香定霍亂,而心氣之痛愈;鹿角秘精髓,而腰脊之痛除。

檀香性味辛溫,芳香。

善能溫中和胃、理氣止痛,對吐利、脘腹冷痛有較好療效。

正如《日華子本草》所言:「檀香止心腹痛、霍亂?」

所以賦中說它能「定霍亂」。

古人所謂霍亂,實指「揮霍撩亂」上吐下洩的症候而言,包括了因飲食不潔而引起的急性吐瀉在內,未必指現代所稱的真性霍亂。

「心氣痛」即是胃脘痛和胸痺疼痛。

本品辛溫芳香,辟穢理氣,寬中快脾,散寒止痛。

治療胃脘痛和胸痺疼痛,功效顯著,故賦曰能愈「心氣痛」。

鹿角性味鹹溫。

同鹿茸一樣能補精生髓,益血,治療虛勞內傷和腰膝疼痛等症。

惟不及鹿茸作用強。

此外,又善於活血消腫,用於瘡瘍毒、瘀血作痛等症。

消腫益血於米醋;下氣散寒於紫蘇。

米醋即醋,又名苦酒。

性味酸、苦,溫。

能散瘀解毒消腫,治瘡腫。

至於「益血」乃為火炭沃醋,可免血暈之意。

外用醋焠吸氣治產後血暈。

此外,還可以下氣消食,治飲食不消、心胃氣痛等症。

紫蘇性味辛、溫。

芳香。

本品即能發散風寒,治外感風寒、頭痛寒熱,又能理氣寬中,治寒濕傷中、氣滯不暢、嘔吐滿悶、妊娠惡阻。

扁豆助脾,則酒有行藥破血之用;麝香開竅,則蔥為通中發汗之需。

扁豆即白扁豆。

性味甘,微溫。

本品長於健脾化濕,對於脾虛洩瀉,消化不良,夏季傷暑、頭痛寒熱,吐、利及脾虛帶下等症,效果良好。

酒味甘、苦、辛,性大熱、能行藥力、助其藥效成分的溶出,增強療效,所以很多藥物藥用酒制,如酒當歸、酒黃芩等。

又能利氣血、通經絡、行血祛瘀,治胸痺疼痛等症。

又常作為引導藥,以引藥上行。

麝香性味辛、溫。

芳香。

本品芳香走竄,能開關利竅,通行上下十二經絡。

為醒神開竅要藥,治熱痰穢濁內閉關竅之神昏痙厥、風痰驚癇等症,有較好療效。

常用為急病閉證的救急之品。

所以賦中以「開竅」二字,將其作用進行概括。

此外,它還能活血散結,催產下胎,對瘡瘍腫毒、胎死腹中或胎衣不下等,亦有良好作用。

蔥又名蔥白。

味辛性溫,善於溫中通陽,治寒凝氣阻下利、肢冷、脈危、少腹疼痛、小便不通等症,又能發表散寒,治感冒風寒初起。

五靈脂治崩漏,理血氣之刺痛;麒麟竭止血出,療金瘡之傷折。

五靈脂味甘性溫。

善於通利血脈,止痛;炒炭後,又有止血作用,可用於崩漏下血,齒衄,鼻衄等出血症。

但以有瘀血阻滯症為宜。

所以《本經》有「止血、消瘀」之說。

朱丹溪則謂:「凡血崩過多者,半炒半生;酒服能行血止血,治血氣刺痛」。

指出了刺痛乃瘀血之征,行血止血是其特長。

但對於氣血虧虛、肝脾失統的崩漏症,又不宜盲目應用。

另對其血瘀經閉、痛經、產後瘀滯腹痛、心腹血氣諸痛、胃脘痛等,亦有良好效果。

麒麟竭即血竭。

性味甘、鹹、平。

本品能祛瘀生新、活血止痛、止血、生肌,為外科和傷科損傷疼痛、瘡瘍、出血等症要藥。

羊藿壯陽以助腎,當歸補虛而養血。

羊藿即淫羊藿,別稱「仙靈脾」。

性味辛、甘、溫。

本品能補腎陽以興陽事、治陽痿,賦中說它「壯陽以助腎」,是指它壯腎陽、補命門火的作用。

但本品雖可補腎壯陽,為溫熱動陽之藥,易於動火劫陰,只可暫用。

不可久服。

又能外祛風濕治風寒濕痺、四肢麻木,筋骨痿弱等症。

當歸性味甘、辛、苦、溫。

入心、肝、脾經。

即能補血,又能活血,有文武全才之用,故又名「文武」。

對血虛證之頭昏心悸、血枯經閉、胎產諸虛、血虛便秘;及血瘀之經滯痛經、產後瘀血腹痛、跌打損傷、癰腫等症,均有較好療效,為婦科要藥。

本賦以「補虛而養血」來概括當歸的作用。

惟脾虛及大便滑洩者慎用。

烏賊骨止帶下,且除崩漏目翳;鹿角膠住血崩,能補虛羸勞絕。

烏賊骨又名海螵蛸。

性味鹹、澀、溫。

本品為厥陰肝經血分藥,具有止血收斂作用,前人多用於崩漏、帶下、便血等症。

近代臨床則用本品配伍浙貝母等,治消化道潰瘍出血、胃痛吞酸等症,有顯著效果。

此外本品外用,點眼能消目翳;吹鼻能止衄血;研末調敷可治皮膚潰瘍,其應用頗廣。

不論內服外用,總不外「止血收斂」為功。

鹿角膠性味甘、鹹、微溫。

能溫補肝腎,滋養精血,與鹿角基本相同,惟其止血、補血的力量較鹿角為勝。

所以是治療崩漏失血及補益精血,治虛勞消瘦、內傷虛損勞嗽、吐血的良藥。

白花蛇治癱瘓,療風癢之癬疹;烏梢蛇療不仁,去瘡瘍之風熱。

白花蛇分大、小兩種,大白花蛇又名蘄蛇;小白花蛇又名「金錢白花蛇」。

性味甘、鹹、溫,有毒。

善能祛風通絡,為治療諸風疥癩、癱瘓不仁、疥廯、風疹等症的要藥。

又有祛風定驚之效,治破傷風等亦有顯著效果。

烏梢蛇性味甘、鹹、溫。

無毒。

功用與白花蛇略同,而力量稍弱,常為白花蛇的輔助藥。

其也祛風要藥,能治因風而致的麻木不仁,風熱邪毒所致的瘡瘍外症。

虛贏勞絕:指虛勞贏廋而言。

烏藥有治冷氣之理;禹餘糧乃療崩漏之因。

烏藥又稱「台烏藥」「天台烏藥」。

味辛性溫,辛開溫通以行氣,善散腎和中焦之寒以止痛,對於氣鬱、寒凝冷氣的心腹疼痛症最為適應。

宋代明方「烏沉湯」(烏藥、沉香、人參、甘草)治一切冷氣之心腹疼痛、吐瀉轉筋、腰膝冷痛等,即以本品為主。

禹餘糧又名禹糧石。

味甘、澀性平。

本品以澀為用、善於澀腸止瀉、收斂止血、澀固下焦,以治崩漏帶下、洩瀉痢疾。

巴豆利痰水,能破寒積;獨活療諸風,不論久新。

巴豆性味辛熱,有大毒。

瀉下力量極猛,為峻烈溫下劑。

適用於一切頑痰積聚,沉寒痼冷之邪留結所致的沖心暴痛、腹硬便秘、伏飲留痰、症瘕痃癖、水蠱腹水,痰壅喘急等症,即長於溫下寒實急症,又能用來消堅磨積,逐水消腫。

但本品究屬辛熱劇毒之藥,用時必須去油,且非體質壯實者不可輕試。

獨活性味辛、苦、溫。

善於祛風勝濕,為祛風濕主藥。

功能與羌活近似,主用於風濕痺痛。

但羌活善能發汗解表,故治病邪在上在表的新病;本品長於祛除在裡的風濕、故主病邪在下在裡的久病。

此外,尚能治風寒頭痛及風火牙等症。

山茱萸治頭暈遺精之藥;白石英醫咳嗽吐膿之人。

山茱萸又名山萸肉。

性味酸、澀、甘、溫。

本品善能補益肝腎,澀精止汗,對於肝腎虧虛所形成的頭暈目眩、耳聾耳鳴、以及腰酸遺精等症,最為適宜。

故前人認為它是「強陰益精」的上品。

所以本賦說它是「治頭昏遺精之藥」。

此外還為治腰膝酸軟,小便頻數,月經過多,虛寒不止的有效良藥。

白石英性味甘、溫。

歸肺經。

有溫潤肺氣的作用,前人多用它治療肺癰咳吐膿血之症。

但屬石類,只可暫用,不可久服,久服往往產生損害胃腸的流弊,近世已不多用。

厚樸溫胃而去嘔脹,消痰亦驗;肉桂行血而療心痛,止汗如神。

厚樸又稱川厚樸、川樸。

性味辛、苦、溫。

芳香。

本品主要功能是下氣溫胃散滿,化痰消積除脹。

用治一切飲食停積,氣壅暴脹,以及胃寒嘔逆,腸寒腹瀉等症。

如同大黃、枳實同用,可治實滿;與陳皮、蒼朮同用,可治濕滿;與杏仁、桂枝、麻黃、半夏等同用又治痰壅喘滿等。

治療應用頗為廣泛,總為賦中所說「溫胃」「消痰」四字為功。

肉桂性味辛、甘、大熱。

純陽之性,偏入血分,善能溫暖養血,化寒凝,通行血脈,祛沉寒、療心腹寒痛。

又治亡陽症之冷汗淋漓不止,陽虛自汗。

此外,能補脾腎陽氣,治腎陽不足之腰痛小便頻數、腹痛寒疝、陰寒痛經等症。

砒霜劇毒蝕瘡用;樟腦開竅除蟲濕。

砒霜又名砒石、信石。

性味辛、酸、大熱。

劇毒。

外用,蝕瘡去腐;內服,截瘧劫痰,平喘。

對痔瘡瘺管、瘰疬、癰疽惡瘡;瘧疾,寒痰氣逆喘息等症有較好療效。

因有較強的蝕瘡殺蟲作用,故多用於腐蝕頑硬死肌、瘰疬嗎、瘺管等。

但本品劇毒,內服宜慎。

就是外用也不宜過多或持續使用,以防局部吸收中毒。

樟腦性味辛、熱。

芳香。

辛香走竄、善於開竅醒神,用於濕濁閉竅之神昏樸倒,以使開竅甦醒;又長於化濕、勝寒、殺蟲,以治瘡瘍疥廯。

所以賦中說它「開竅除蟲濕」。

另外,尚能消腫止痛,用治跌打損傷、瘀滯腫痛等。

沉香下氣補腎,定霍亂之心痛;橘皮開胃去痰,導壅滯之逆氣。

沉香性味辛、苦、溫。

芳香。

善能降氣平逆。

且可溫補腎陽,納腎氣定喘,治療氣逆喘息;溫中祛寒,治療脾胃虛寒的嘔吐、呃逆、心腹疼痛等症。

橘皮又稱陳皮。

性味辛、苦、溫,芳香。

為脾肺二氣分藥,可理氣化痰,健胃和中,消積作用,善行氣滯、除脹滿,凡寒濕內阻、氣滯不暢而引起之消化不良、脘腹痞滿或痛、嘔惡不食、咳喘、噦逆、胸滿、咯痰不利等,均可應用。

此六十種藥性之熱者也。

這是說以上六十種藥物,大都屬於熱性藥物。

註:以上熱性藥賦中的「原夫」「觀夫」「蓋夫」「豈不知」「嘗觀」「是則」等均為虛詞,起承上啟下的連接作用,非為實際藥性內容。

分類:古代醫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藥性賦白話解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