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石公素書》原始章第一: 注曰:【道不可以無始。】原始者,初始。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黃石公素書》原始章第一

黃石公素書

原始章第一

注曰:【道不可以無始。

王氏曰:『原者,根。

原始者,初始。

章者,篇章。

此章之內,先說道、德、仁、義、禮,此五者是為人之根本,立身成名的道理。

釋評:天道、德行、仁愛、正義、禮制,這五者統而言之囊括了東方文明總體思想的原始理論。

若用自然規律來代替古人之所謂『道』,仍不足以明其一精一微玄妙;用文明禮貌來代替『德』,不足以明其瑰偉高超。

以道為體為因,以德為用為果,濟世以仁,處事以義,待人以禮,可以說這就是經世治國之根本,謀釷、權變之準繩,涉世、立身之起點。

夫道、德、仁、義、禮,五者一體也。

注曰:【離而用之則有五,合而渾之則為一;一之所以貫五,五所以衍一。

王氏曰:『此五件是教人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理;若肯一件件依著行,乃立身、成名之根本。

釋評:道、德、仁、義、禮,本質上是一個原始本體的五個範疇之外化,無論三教還是其他用於治國興邦的思想體系,無不將道德作為改造世界的根本。

老子說:由於世風日下,人們距離天道本有的和諧、完美越來越遠,人心日益喪失先天的淳樸、自然,矯情、偽飾成了人們必備的假面,所以才不得不用倫理道德教育世人,當用道德教育也不起作用的時候,只好提倡仁愛。

當人們的仁愛之心也日益淡薄之時,就呼籲要用正義,在正義感也喪失殆盡後,就只能用法規性的禮制來約束民眾了。

因此,道、德、仁、義、禮,這五個方面是天道因時因勢之不同而權變使用的結果,實際上是一而五、五而一的不同說法、解釋罷了。

道者,人之所蹈(蹈猶走路也),使萬物不知其所由。

注曰:【道之衣被萬物,廣矣,大矣。

一動息,一語默,一出處,一飲食(之間)。

大而八紘之表,小而芒(纖)芥之內,何適而非道也?

仁不足以名,故仁者見之謂之仁;智不足以盡,故智者見之謂之智;百姓不足以見,故日用而不知也。

】(故知道鮮矣!)

王氏曰:『天有晝夜,歲分四時。

春和、夏熱、秋涼、冬寒;日月往來,生長萬物,是天理自然之道。

容納百川,不擇淨穢。

春生、夏長、秋盛、冬衰,萬物榮枯各得所宜,是地利自然之道。

人生天、地、君、臣之義,父子之親,夫婦之別,朋友之信,若能上順天時,下察地利,成就萬物,是人事自然之道也。

釋評:我們終生奔波,日夜忙碌,人人離不開運用世間萬物以成就大大小小的繁雜事務。

然而,並不知曉這一切都只不過是道體的本有功用(包括我們人自身在內)而已。

如果我們以空靈虛靜之心去體味時空之奧妙,似乎恍兮惚兮地能感覺到一些箇中之真味,可是一旦忙亂起塵世瑣事時,就又變成〝摸象的盲人〞了。

其實,道體對宇宙萬物的包融太廣闊、太偉大了。

我們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動靜休止,言談儀表,大到無邊際的宇宙,小到纖細的草籽內核,哪裡沒有道體的存在呢!用『仁』或『智』這類字眼來表述它,那只不過是崇尚『仁』或『智』的人強加給它的名稱罷了。

至於老百姓,雖然時時刻刻離不開它,事事處處都在運用它,但是卻不知曉它到底是什麼。

德者,人之所得,使萬物各得其所欲。

注曰:【有求之謂欲。

欲而不得,非德之至也。

求於規矩者,得方圓而已矣;求於權衡者,得輕重而已矣。

求(至)於德者,無所欲而不得。

君臣父子得之,以為君臣父子;昆蟲草木得之,以為昆蟲草木。

大得以成大,小得以成小。

邇之一身,遠之萬物,無所欲而不得(者)也。

王氏曰:『一陰一陽一、寒暑運在四時,風雨順序,潤滋萬物,是天之德也。

天地草木各得所產,飛禽、走獸,各安其居;山川萬物,各遂其性,是地之德也。

講明聖人經書,通曉古今事理。

安居養性,正心修身,忠於君主,孝於父母,誠信於朋友,是人之德也。

釋評:對於什麼是『德』,《易經》的解釋是『贊助天地之化育』,佛教解釋是『慈悲喜捨』,儒家則認為是『博施濟眾』。

可是所謂的『德』,其本意是捨己為人,是傚法『天道』以成就世人,恩澤天下,使廣大民眾各得其所,各得其位,各盡其材。

也就是古賢所理想的『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的境界。

德之功用,對別人來說是使之得其所欲;在自己來說,則體現為一種崇高偉大的道德品質。

上面張商英從滿足萬物之欲求的角度解釋了『德』的內涵。

他說:世間萬物有所求就有欲一望 ,假如其欲一望 得不到滿足,就是最大的不道德。

然而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不講道德,欲一望 終將落空,只有以道德為立身處世的根基,才能有求必應,心想事成;君臣父子才會各盡其責,各得其位;魚蟲草木才能各各依從自然規律生息繁榮。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只要遵從這樣的法則,大欲求必有大成就,小欲求也有小成就,宇宙萬物也將充滿無限生機。

近到個人的生命,遠到萬事萬物,只要順天道而行,以天下為懷,從政也好、經商也好、處世也好,沒有不成功的,而且謀釷越高,功德越大。

仁者,人之所親,有慈惠惻隱之心,以遂其生成。

注曰:【仁之為體如天,天無不覆;如海,海無不容;如雨露,雨露無不潤。

慈慧惻隱,所以用仁者也。

非(有心以)親於天下,而天下自親之。

無一夫不獲其所,無一物不獲其生。

《書》曰:「鳥、獸、魚、鱉鹹若。」

《詩》曰:「敦彼行葦,牛羊勿踐履。」

其仁之至也。

王氏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若行恩惠,人自相親。

責人之心責己,恕己之心恕人。

能行義讓,必無所爭也。

仁者,人之所親,恤孤念寡,周急濟困,是慈惠之心;人之苦楚,思與同憂;我之快樂,與人同樂,是惻隱之心。

若知慈惠、惻隱之道,必不肯妨誤人之生理,各遂藝業、營生、成家、富國之道。

釋評: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本意是指人與人之間相親相愛的倫理關係,這從『仁』字的結構—二人為『仁』—也可看出古人所賦予仁的至深至廣的倫理內涵,天道就在我們每一個人的日常生活中,而且只有人方能最生動的弘揚,體現天道。

如若相親相愛,就必須具有仁慈樂施的惻隱之心,常存利人利物的奉獻之念,胸懷使天下人民、世間萬物各遂其願的偉大志向。

由此看來,仁的本質如天、如海、如雨露,它無所不包,無所不容,無所不滋養。

慈惠惻隱是具有仁愛之心的具體表現,真正具有仁德的人,雖然不刻意表現自己愛護民眾,但是天下人民無不自覺自願的親近他,因為每一個人都得到了他的恩惠,種種生靈在他的庇護下都得以安樂生存。

正如《尚書》中所說的:『大禹施行德政,在位其間,連鳥獸魚鱉也不受侵擾地愉快生存;《詩經、行葦》借蘆葦一溫一 柔相依地生長在一起來比喻兄弟親人之間的體貼關懷。

這都是充滿仁慈友愛之情的生動表現啊!

義者,人之所宜,賞善罰惡,以立功立事。

注曰:【理之所在,謂之義;順理決斷,所以行義。

賞善罰惡,義之理也;立功立事,義之斷也。

王氏曰:『量寬容眾,志廣安人;棄金玉如糞土,愛賢善如思親;常行謙下恭敬之心,是義者人之所宜道理。

有功好人重賞,多人見之,也學行好;有罪歹人刑罰懲治,多人看見,不敢為非,便可以成功立事。

釋評:如果說『仁』是指人與人的親和關係,那麼『義』則是指人們的行為規範——行事適宜,符合標準,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萬事要公正。

只要衡量辦事是否公正,社會的目光自然會不約而同地集中在當權者的身上,而有職有權的人公正與否,突出表現是否賞罰分明,是否使有功有過的各得其宜。

只有賞罰得宜,才會發揮人民大眾的聰明才智,使大家爭相建功立業,使事業興旺發達。

理和義是統一的。

只有按照真理去判斷、處理事務,才會體現為仁義。

賞善罰惡,是正義的基本原則;能否建功立業,則是檢驗正義是否得到落寔的標準。

禮者,人之所履(履者,言人之舉動不出乎規矩),夙興夜寐,以成一人 倫之序。

注曰︰【禮,履也。

朝夕之所履踐而不失其序者,皆禮也。

言、動、視、聽,造次必於是,放、僻、邪、侈,從何而生乎?】

王氏曰:『大抵事君、奉親,必當進退;承應內外,尊卑須要謙讓。

恭敬侍奉之禮,晝夜勿怠,可成一人 倫之序。

釋評:『禮』是規範全社會的道德行為之規儀和準則,無論在家在國,我們每個人的一言一行都要涉及到它。

大到國家、社一團一 的集體活動,小到個人的飲食起居,都必須遵循一定的禮儀規範。

這樣,社會生活才能井然有序,人際關係才能和諧融洽,人民才能安居樂業。

一個國家,如果朝野上下,從國家的領一導一人 ,到基層的人民群眾,動靜視聽,進退休止,都能按照人倫道德規範去做,就可以從根本上杜絕產生放蕩怪癖、邪惡腐敗的不良 現象。

道、德、仁、義、禮,是構成我國古代社會全部上層建築的五大要素。

古代的所有思想家,當然不可能知道經濟基礎決定意識形態的原理,而一致認為倫理道德、禮儀法規是『天道』的演化。

古代思想家雖然有其不應苛求的認識局限性,但源遠流長的人類要敬畏大自然(天道),保護大自然,與大自然和諧相處的思想,卻包蘊著極其深邃偉大的智慧。

夫欲為人之本,不可無一焉。

注曰:【老子曰:「夫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

失者,散也。

道散而為德,德散而為仁;仁散而為義,義散而為禮。

五者未嘗不相為用,而要其不散者,道妙而已。

老子言其體,故曰:「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黃石公言其用,故曰:「不可無一焉。」

王氏曰:『道、德、仁、義、禮此五者是為人,合行好事;若要正心、修身、齊家、治國,不可無一焉。

釋評:人人都知道孔子講過『三十而立』,但立什麼?知道的人就寥寥無幾了。

所謂立,是指立身、立言、立德』。

一個成一人 ,首先要在社會上站穩腳跟,獨立生活,這就是『立身』。

立身不可不修德,否則立身不穩;處事不可不講權謀,否則難以成功。

以道德為基石,以權謀為手段,人生在世,二者缺一不可。

只講權謀,不講道德,終規要失敗,終歸要被人唾棄;只講道德,不講權謀,也會到處碰壁,寸步難行。

老子所說的由於道、德、仁、義依次喪失,人們才不得不退而求其次,用等級、法規性的禮教來規範社會,其本意是指因時適勢地運用道體的不同功用而已。

老子強調的是天道的本體,黃石公強調的是天道的功用。

實際上,『體』『用』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賢人君子,明於盛衰之道,通乎成敗之數;審乎治亂之勢,達乎去就之理。

注曰:【盛衰有道,成敗有數;治亂有勢,去就有理。

王氏曰:『君行仁道,信用忠良,其國昌盛,盡心而行;君若無道,不聽良言,其國衰敗,可以退隱閒居。

若貪愛名祿,不知進退,必遭禍於身也。

能審理、亂之勢,行藏必以其道,若達去、就之理,進退必有其時。

參詳國家盛衰模樣,君若聖明,肯聽良言,雖無賢輔,其國可治;君不聖明,不納良言,儔遠賢能,其國難理。

見可治,則就其國,竭立而行;若難理,則退其位,隱身閒居。

有見識賢人,要省理、亂道理、去、就動靜。

釋評:大凡以高尚道德立身處世的偉大人物,在其走上社會,施展抱負之際,就已經對歷史的發展規律瞭然於胸,既能預測未來的趨勢,又能洞悉興亡成敗、治亂去留的玄機了。

由於對主觀和客觀的規律,時事變幻的奧秘洞若觀火,所以天下的興亡彷彿就掌握在他的手中一樣。

故潛居抱道,以待其時。

注曰:【道猶舟也,時猶水也;有舟楫之利而無一江一 河以行之,亦莫見其利涉也。

王氏曰:『君不聖明,不能進諫、直言,其國衰敗。

事不能行其政,隱身閒居,躲避衰亂之亡;抱養道德,以待興盛之時。

若時至而行,則能極人臣之位(尚父阿衡帝師王佐);得機而動,則能成絕代之功;如其不遇,沒身而已。

注曰:【養之有素,及時而動;機不容發,豈容擬議者哉?】

王氏曰:『君臣相遇,各有其時。

若遇其時,言聽事從;立功行正,必至人臣相位。

如魏征初事李密之時,不遇明主,不遂其志,不能成名立事;遇唐太宗聖德之君,言聽事從,身居相位,名香萬古,此乃時至而成功。

事理安危,明之得失;臨時而動,遇機會而行。

輔佐明君,必施恩布德;理治國事,當以恤軍、愛民;其功足高,同於前代賢臣。

不遇明君,隱跡埋名,守分閒居;若是強行諫諍,必傷其身。

釋評:偉大人物的成功在於自身的才德皆備,但更重要的是懂得乘勢而行,待時而動。

龍無雲則成蟲,虎無風則類犬。

歷史上的成功者都不會違背時勢、率意妄動。

倘若時機不成熟,便甘於寂寞,靜觀其變,如姜太公釣閒於渭水,諸葛亮抱膝於隆中;一旦風雲際會,時運驟至,就會奮然而起,當仁不讓,改變歷史,造福於民,如李世民在『玄武門之變』時,先法制人,誅殺長兄建成;趙匡胤策動『陳橋兵變』,黃袍加身。

這就是儒家所說的『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可見機遇、局勢對於有志者的重要性。

孟子說:『雖有智慧,不如乘勢。

』所以有大智者不與天爭,不與勢抗。

因為他們明白,真理有如舟船,時運有如一江一 河。

沒有可達彼岸的浩瀚之水,真理只不過是一個如如不動的客觀規律。

是以其道足高,而名重於後代。

注曰:【道高則名垂於後而重矣。

王氏曰:『識時務、曉進退,遠保全身,好名傳於後世。

釋評:人生有限,時空無涯;勢有不至,運有窮通。

所以歷史上不乏才德超群而終生懷才不遇的高士,如孔子厄於陳、蔡,發出『吾道非耶?吾為何如此?』的浩歎;陳搏高臥華山,只贏得一個『睡仙』的雅名。

但其道愈高,其德愈遠,其行愈清,其英名也愈為後世所重。

所以,只要道德高尚,無論窮與通,都會千古流芳,彪柄史冊。

分類:古代兵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黃石公素書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