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女傳》卷之二 賢明傳:周宣姜後者,齊侯之一女一也。賢而有德,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列女傳》卷之二 賢明傳

列女傳

卷之二 賢明傳

周宣姜後

周宣姜後者,齊侯之一女一也。

賢而有德,事非禮不言,行非禮不動。

宣王嘗早臥晏起,後夫人不出房。

姜後脫簪珥,待罪於永巷,使其傅母通言於王曰:「妾不才,妾之一婬一心見矣,至使君王失禮而晏朝,以見君王樂一色一而忘德也。

夫苟樂一色一,必好奢窮欲,亂之所興也。

原亂之興,從婢子起。

敢請婢子之罪。」

王曰:「寡人不德,實一自一生過,非夫人之罪也。」

遂復姜後而勤於政事。

早朝晏退,卒成中興之名。

君子謂,姜後善於威儀而有德行。

夫禮,後夫人御於君,以燭進。

至於君所,滅燭,適房中,脫朝服,衣褻服,然後進御於君。

雞鳴,樂師擊鼓以告旦,後夫人鳴佩而去。

詩曰:「威儀抑抑,德音秩秩。」

又曰:「隰桑有阿,其葉有幽,既見君子,德音孔膠。」

夫一婦一人以一色一親,以德固。

姜氏之德行可謂孔膠也。

頌曰:嘉茲姜後,厥德孔賢,由禮動作,匡配周宣,引過推讓,宣王悟焉,夙夜崇道,為中興君。

齊桓衛姬

衛姬者,衛侯之一女一,齊桓公之夫人也。

桓公好一婬一樂,衛姬為之不聽鄭衛之音。

桓公用管仲寧戚,行霸道,諸侯皆朝,而衛獨不至。

桓公與管仲謀伐衛。

罷朝入閨,衛姬望見桓公,脫簪珥,解環珮,下堂再拜,曰:「願請衛之罪。」

桓公曰:「吾與衛無故,姬何請耶?」

對曰:「妾聞之:人君有三一色一,顯然喜樂容貌一婬一樂者,鐘鼓酒食之一色一。

寂然清靜意氣沉抑者,喪禍之一色一。

忿然充滿手足矜動者,攻伐之一色一。

今妾望君舉趾高,一色一厲音揚,意在衛也,是以請也。」

桓公許諾。

明日臨朝,管仲趨進曰:「君之蒞朝也,恭而氣下,言則徐,無伐國之志,是釋衛也。」

桓公曰:「善。」

乃立衛姬為夫人,號管仲為仲父。

曰:「夫人治內,管仲治外。

寡人雖愚,足以立於世矣。」

君子謂衛姬信而有行。

詩曰:「展如之人兮,邦之媛也。」

頌曰:齊桓衛姬,忠款誠信,公好一婬一樂,姬為修身,望一色一請罪,桓公加焉,厥使治內,立為夫人。

晉文齊姜

齊姜,齊桓公之宗一女一,晉文公之夫人也。

初文公父獻公,納驪姬,譖殺太子申生。

文公號公子重耳,與舅犯奔狄。

適齊,齊桓公以宗一女一妻之,遇之甚善,有馬二十乘,將死於齊,曰:「人生安樂而已,誰知其它。」

子犯知文公之安齊也,欲行而患之,與從者謀於桑下,蠶妾在焉。

妾告姜氏,姜殺之,而言於公子曰:「從者將以子行,聞者吾已除之矣。

公子必從,不可以貳,貳無成命。

一自一子去晉,晉無寧歲。

天未亡晉,有晉國者,非子而誰,子其勉之!上帝臨子,貳必有咎。」

公子曰:「吾不動,必死於此矣。」

姜曰:「不可。

周詩曰:『莘莘征夫,每懷靡及。

』夙夜征行,猶恐無及,況欲懷安,將何及矣!人不求及,其能及乎!亂不長世,公子必有晉。」

公子不聽。

姜與舅犯謀,醉,載之以行,酒醒,公子以戈逐舅犯曰:「若事有濟則可,無所濟,吾食舅氏之一肉一豈有饜哉!」遂行,過曹宋鄭楚而入秦。

秦穆公乃以兵內之於晉,晉人殺懷公而立公子重耳,是為文公。

迎齊姜以為夫人。

遂霸天下,為諸侯盟主。

君子謂齊姜潔而不瀆,能育君子於善。

詩曰:「彼美孟姜,可與寤言。」

此之謂也。

頌曰:齊姜公正,言行不怠,勸勉晉文,反國無疑,公子不聽,姜與犯謀,醉而載之,卒成霸基。

秦穆公姬

穆姬者,秦穆公之夫人,晉獻公之一女一,太子申生之同母姊,與惠公異母。

賢而有義。

獻公殺太子申生,逐群公子。

惠公號公子夷吾,奔梁。

及獻公卒,得因秦立。

始即位,穆姬使納群公子曰:「公族者,君之根本。」

惠公不用,又背秦賂。

晉饑,請粟於秦,秦與之。

秦饑,請粟於晉,晉不與。

秦遂興兵與晉戰,獲晉君以歸。

秦穆公曰:「埽除先人之廟,寡人將以晉君見。」

穆姬聞之,乃與太子罃、公子宏,與一女一簡璧,衰絰履薪以迎。

且告穆公曰:「上天降災,使兩君匪以玉帛相見,乃以興戎。

婢子娣姒,不能相教,以辱君命。

晉君朝以入,婢子夕以死。

惟君其圖之。」

公懼,乃捨諸靈台。

大夫請以入,公曰:「獲晉君以功歸,今以喪歸,將焉用!遂改館晉君,饋以七牢而遣之。

穆姬死,穆姬之弟重耳入秦,秦送之晉,是為晉文公。

太子罃思母一之 恩,而送其舅氏也,作詩曰:「我送舅氏,曰至渭陽,何以贈之?路車乘黃。」

君子曰:「慈母生孝子。」

詩云:「敬慎威儀,維民之則。」

穆姬之謂也。

頌曰:秦穆夫人,晉惠之姊。

秦執晉君,夫人流涕,痛不能救,乃將赴死,穆公義之,遂釋其弟。

楚莊樊姬

樊姬,楚莊王之夫人也。

莊王即位,好狩獵。

樊姬諫不止,乃不食禽一獸 之一肉一,王改過,勤於政事。

王嘗聽朝罷晏,姬下殿迎曰:「何罷晏也,得無饑倦乎?」

王曰:「與賢者語,不知饑倦也。」

姬曰:「王之所謂賢者何也?」

曰:「虞丘子也。」

姬掩口而笑,王曰:「姬之所笑何也?」

曰:「虞丘子賢則賢矣,未忠也。」

王曰:「何謂也?」

對曰:「妾執巾櫛十一年,遣人之鄭衛,求美人進於王。

今賢於妾者二人,同列者七人。

妾豈不欲擅王之一愛一寵一 哉!妾聞『堂上兼一女一,所以觀人能也。

』妾不能以私蔽公,欲王多見知人能也。

今虞丘子相楚十餘年,所薦非子弟,則族昆弟,未聞進賢退不肖,是蔽君而塞賢路。

知賢不進,是不忠;不知其賢,是不智也。

妾之所笑,不亦可乎!」王悅。

明日,王以姬言告虞丘子,丘子避席,不知所對。

於是避捨,使人迎孫叔敖而進之,王以為令尹。

治楚三年,而莊王以霸。

楚史書曰:「莊王之霸,樊姬之力也。」

詩曰:「大夫夙退,無使君勞。」

其君者,謂一女一君也。

又曰:「一溫一 恭朝夕,執事有恪。」

此之謂也。

頌曰:樊姬謙讓,靡有嫉妒,薦進美人,與己同處,非刺虞丘,蔽賢之路,楚莊用焉,功業遂伯。

周南之妻

周南之妻者,周南大夫之妻也。

大夫受命,平治水土。

過時不來,妻恐其懈於王事,蓋與其鄰人陳素所與大夫言:「國家多難,惟勉強之,無有譴怒,遺父母憂。

昔舜耕於歷山,漁於雷澤,陶於河濱。

非舜之事,而舜為之者,為養父母也。

家貧親老,不擇官而仕。

親一操一井臼,不擇妻而娶。

故父母在,當與時小同,無虧大義,不罹患害而已。

夫鳳凰不離於蔚羅,麒麟不入於陷,蛟龍不及於枯澤。

鳥獸之智,猶知避害,而況於人乎!生於亂世,不得道理,而迫於暴虐,不得行義,然而仕者,為父母在故也。

乃作詩曰:『魴魚赬尾,王室如毀,雖則如毀,父母孔邇。

』蓋不得已也。」

君子以是知周南之妻而能匡夫也。

頌曰:周大夫妻,夫出治土,維戒無怠,勉為父母,凡事遠周,之在,作詩魴魚,以敕君子。

宋鮑一女一宗

一女一宗者,宋鮑蘇之妻也。

養姑甚謹。

鮑蘇仕衛三年,而娶外妻,一女一宗養姑愈敬。

因往來者請問其夫,賂遺外妻甚厚。

一女一宗姒謂曰:「可以去矣。」

一女一宗曰:「何故?」

姒曰:「夫人既有所好,子何留乎?」

一女一宗曰:「一婦一人一醮不改,夫死不嫁,執麻枲,治絲,織紝組紃,以供衣服,以事夫室,澈漠酒醴,羞饋食以事舅姑。

以專一為貞,以善從為順。

貞順,一婦一人之至行也。

豈以專夫室之一愛一為善哉!若其以一婬一意為心,而扼夫室之好,吾未知其善也。

夫禮,天子十二,諸侯九,卿大夫三,士二。

今吾夫誠士也。

有二,不亦宜乎!且一婦一人有七見去。

夫無一去義。

七去之道,妒正為首。

一婬一僻竊盜,長舌驕侮,無子惡病,皆在其後。

吾姒不教吾以居室之禮,而反欲使吾為見棄之行,將安所用此!」遂不聽,事姑愈謹。

宋公聞之,表其閭,號曰一女一宗。

君子謂一女一宗謙而知禮。

詩云:「令儀令一色一,小心翼翼,故訓是式,威儀是力。」

此之謂也。

頌曰:宋鮑一女一宗,好禮知理。

夫有外妻,不為變己。

稱引一婦一道,不聽其姒。

宋公賢之,表其閭裡。

晉趙衰妻

晉趙衰妻者,晉文公之一女一也。

號趙姬。

初文公為公子時,與趙衰奔狄。

狄人入其二一女一叔隗季隗於公子,公以叔隗妻趙衰,生盾。

及反國,文公以其一女一趙姬妻趙衰。

生原、同、屏、括、樓、嬰。

趙姬請迎盾與其母而納之,趙衰辭而不敢。

姬曰:「不可。

夫得一寵一 而忘舊,捨義。

好新而嫚故,無恩。

與人勤於隘厄,富貴而不顧,無禮。

君棄此三者,何以使人!雖妾亦無以侍執巾櫛。

詩不云:『乎采葑采菲,無以下體,德音莫違,及爾同死。

』與人同寒苦,雖有小過,猶與之同死而不去,況於安新忘舊乎!又曰:『燕爾新婚,不我屑以。

』蓋傷之也。

君其逆之,無以新廢舊。」

趙衰許諾,乃逆叔隗與盾來。

姬以盾為賢,請立為嫡子,使三子下之。

以叔隗為內一婦一,姬親下之。

及盾為正卿,思趙姬之讓恩,請以姬之中子屏、括為公族大夫。

曰:「君,姬氏之一愛一子也。

微君姬氏,則臣狄人也,何以至此!」成公許之。

屏、括遂以其族為公族大夫。

君子謂趙姬恭而有讓。

詩曰:「一溫一 一溫一 恭人,維德之基。」

趙姬之謂也。

頌曰:趙衰姬氏,制行分明,身雖尊貴,不妒偏房,躬事叔隗,子盾為嗣,君子美之,厥行孔備。

陶荅子妻

陶大夫荅子之妻也。

荅子治陶三年,名譽不興,家富三倍。

其妻數諫不用。

居五年,從車百乘歸休。

宗人擊牛而賀之,其妻獨抱兒而泣。

姑怒曰:「何其不祥也!」一婦一曰:「夫子能薄而官大,是謂嬰害。

無功而家昌,是謂積殃。

昔楚令尹子文之治國也,家貧國富,君敬民戴,故福結於子孫,名垂於後世。

今夫子不然。

貪富務大,不顧後害。

妾聞南山有玄豹,霧雨七日而不下食者,何也?欲以澤其毛而成文章也。

故藏而遠害。

犬彘不擇食以肥其身,坐而須死耳。

今夫子治陶,家富國貧,君不敬,民不戴,敗亡之征見矣。

願與少子俱脫。」

姑怒,遂棄之。

處期年,荅子之家果以盜誅。

唯其母老以免,一婦一乃與少子歸養姑,終卒天年。

君子謂荅子妻能以義易利,雖違禮求去,終以全身復禮,可謂遠識矣。

詩曰:「百爾所思,不如我所之。」

此之謂也。

頌曰:荅子治陶,家富三倍,妻諫不聽,知其不改,獨泣姑怒,送厥母家,荅子逢禍,復歸養姑。

柳下惠妻

魯大夫柳下惠之妻也。

柳下惠處魯,三黜而不去,憂民救亂。

妻曰:「無乃瀆乎!君子有二恥。

國無道而貴,恥也;國有道而賤,恥也。

今當亂世,三黜而不去,亦近恥也。」

柳下惠曰:「油油之民,將陷於害,吾能已乎!且彼為彼,我為我,彼雖裸裎,安能污我!」油油然與之處,仕於下位。

柳下既死,門人將誄之。

妻曰:「將誄夫子之德耶,則二三子不如妾知之也。」

乃誄曰:「夫子之不伐兮,夫子之不竭兮,夫子之信誠而與人無害兮,屈柔從俗,不強察兮,蒙恥救民,德彌大兮,雖遇三黜,終不蔽兮,愷悌君子,永能厲兮,嗟乎惜哉,乃下世兮,庶幾遐年,今遂逝兮,嗚呼哀哉,魂神洩兮,夫子之謚,宜為惠兮。」

門人從之以為誄,莫能竄一字。

君子謂柳下惠妻能光其夫矣。

詩曰:「人知其一,莫知其它。」

此之謂也。

頌曰:下惠之妻,賢明有文,柳下既死,門人必存,將誄下惠,妻為之辭,陳列其文,莫能易之。

魯黔婁妻

魯黔婁先生之妻也。

先生死,曾子與門人往吊之。

其妻出戶,曾子吊之。

上堂,見先生之一屍一在牖下,枕墼席稿,縕袍不表,覆以布被,首足不盡斂。

覆頭則足見,覆足則頭見。

曾子曰:「邪引其被,則斂矣。」

妻曰:「邪而有餘,不如正而不足也。

先生以不邪之故,能至於此。

生時不邪,死而邪之,非先生意也。」

曾子不能應遂哭之曰:「嗟乎,先生之終也!何以為謚?」

其妻曰:「以康為謚。」

曾子曰:「先生在時,食不充虛,衣不蓋形。

死則手足不斂,旁無酒一肉一。

生不得其美,死不得其榮,何樂於此而謚為康乎?」

其妻曰:「昔先生君嘗欲授之政,以為國相,辭而不為,是有餘貴也。

君嘗賜之粟三十鐘,先生辭而不受,是有餘富也。

彼先生者,甘天下之淡味,安天下之卑位。

不慼慼於貧賤,不忻忻於富貴。

求仁而得仁,求義而得義。

其謚為康,不亦宜乎!曾子曰:「唯斯人也而有斯一婦一。」

君子謂黔婁妻為樂貧行道。

詩曰:「彼美淑姬,可與寤言。」

此之謂也。

頌曰:黔婁既死,妻獨主喪,曾子吊焉,布衣褐衾,安賤甘淡,不求豐美,一屍一不揜蔽,猶謚曰康。

齊相御妻

齊相晏子僕御之妻也。

號曰命一婦一。

晏子將出,命一婦一窺其夫為相御,擁大蓋,策駟馬,意氣洋洋,甚一自一得也。

既歸,其妻曰:「宜矣子之卑且賤也。」

夫曰:「何也?」

妻曰:「晏子長不滿三尺,身相齊國,名顯諸侯。

今者吾從門間觀其志氣,恂恂一自一下,思念深矣。

今子身長八尺,乃為之僕御耳,然子之意洋洋若一自一足者,妾是以去也。」

其夫謝曰:「請一自一改何如?」

妻曰:「是懷晏子之智,而加以八尺之長也。

夫躬仁義,事明主,其名必揚矣。

且吾聞寧榮於義而賤,不虛驕以貴。」

於是其夫乃深一自一責,學道謙遜,常若不足。

晏子怪而問其故,具以實對。

於是晏子賢其能納善一自一改,升諸景公,以為大夫,顯其妻以為命一婦一。

君子謂命一婦一知善。

故賢人之所以成者,其道博矣,非特師傅朋友相與切磋也,妃匹亦居多焉。

詩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言當常向為其善也。

頌曰:齊相御妻,匡夫以道,明言驕恭,恂恂一自一效,夫改易行,學問靡已,晏子升之,列於君子。

楚接輿妻

楚狂接輿之妻也。

接輿躬耕以為食,楚王使使者持金百鎰、車二駟,往聘迎之,曰:「王願請先生治淮南。」

接輿笑而不應,使者遂不得與語而去。

妻從市來,曰:「先生以而為義,豈將老而遺之哉!門外車跡,何其深也?」

接輿曰:「王不知吾不肖也,欲使我治淮南,遣使者持金駟來聘。」

其妻曰:「得無許之乎?」

接輿曰:「夫富貴者,人之所欲也,子何惡,我許之矣。」

妻曰:「義士非禮不動,不為貧而易一操一,不為賤而改行。

妾事先生,躬耕以為食,親績以為衣,食飽衣暖,據義而動,其樂亦一自一足矣。

若受人重祿,乘人堅良,食人肥鮮,而將何以待之!」接輿曰:「吾不許也。」

妻曰:「君使不從,非忠也。

從之又違,非義也。

不如去之。」

夫負釜甑,妻戴紝器,變名易姓而遠徙,莫知所之。

君子謂接輿妻為樂道而遠害,夫安貧賤而不怠於道者,唯至德者能之。

詩曰:「肅肅兔罝,椓之丁丁。」

言不怠於道也。

頌曰:接輿之妻,亦安貧賤,雖欲進仕,見時暴亂,楚聘接輿,妻請避館,戴紝易姓,終不遭難。

楚老萊妻

楚老萊子之妻也。

萊子逃世,耕於蒙山之陽。

葭牆蓬室,木床 蓍席,衣縕食菽,墾山播種。

人或言之楚王曰:「老萊,賢士也。」

王欲聘以璧帛,恐不來,楚王駕至老萊之門,老萊方織畚,王曰:「寡人愚陋,獨守宗廟,願先生幸臨之。」

老萊子曰:「僕山野之人,不足守政。」

王復曰:「守國之孤,願變先生之志。」

老萊子曰:「諾。」

王去,其妻戴畚萊挾薪樵而來,曰:「何車跡之眾也?」

老萊子曰:「楚王欲使吾守國之政。」

妻曰:「許之乎?」

曰:「然。」

妻曰:「妾聞之:可食以酒一肉一者,可隨以鞭捶。

可授以官祿者,可隨以鈇鉞。

今先生食人酒一肉一,授人官祿,為人所制也。

能免於患乎!妾不能為人所制,投其畚萊而去。」

老萊子曰:「子還,吾為子更慮。」

遂行不顧,至一江一 南而止,曰:「鳥獸之解毛,可績而衣之。

據其遺粒,足以食也。」

老萊子乃隨其妻而居之。

民從而家者一年成落,三年成聚。

君子謂老萊妻果於從善。

詩曰:「衡門之下,可以棲遲,泌之洋洋,可以療饑。」

此之謂也。

頌曰:老萊與妻,逃世山陽,蓬蒿為室,莞葭為蓋,楚王聘之,老萊將行,妻曰世亂,乃遂逃亡。

楚於陵妻

楚於陵子終之妻也。

楚王聞於陵子終賢,欲以為相,使使者持金百鎰,往聘迎之,於陵子終曰:「僕有箕帚之妾,請入與計之。」

即入,謂其妻曰:「楚王欲以我為相,遣使者持金來。

今日為相,明日結駟連騎,食方丈於前,可乎?」

妻曰:「夫子織屨以為食,非與物無治也。

左琴右書,樂亦在其中矣。

夫結駟連騎,所安不過容膝。

食方丈於前,所甘不過一一肉一。

今以容膝之安、一一肉一之味而懷楚國之憂,其可乎!亂世多害,妾恐先生之不保命也。」

於是子終出謝使者而不許也。

遂相與逃,而為人灌園。

君子謂於陵妻為有德行。

詩云:「愔愔良人,秩秩德音。」

此之謂也。

頌曰:於陵處楚,王使聘焉,入與妻謀,懼世亂煩,進往遇害,不若身安,左琴右書,為人灌園。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列女傳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