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狸緣全傳》第一回周太史隱居歸仙闕 賢公子祭掃遇妖狐:細考此山形勢,原在浙西寧波縣城外,乃是個清靜地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狐狸緣全傳》第一回周太史隱居歸仙闕 賢公子祭掃遇妖狐

狐狸緣全傳

第一回周太史隱居歸仙闕 賢公子祭掃遇妖狐

話說此書乃青石山一段故事。

細考此山形勢,原在浙西寧波縣城外,乃是個清靜地方。

四面遠近雖有些村莊,較那居民稠密、城郭繁華之處,別有一種明秀幽雅氣象。

因此便引動一位告退的官宦,此人姓周,名斌,字藝全。

年將花甲,夫人已故。

膝下只有一子,名喚信,號鴻年。

年方十八,生的聰明文秀,體態風一流 。

又有一僕,姓李名忠,因他上了年紀,都以老蒼頭稱之;生有一子,名喚延壽,年方十二,亦在周府伺候公子。

這周太史原籍乃金陵人氏,因慕寧波青石山玉潤珠肥、山清水秀,便將家眷移在寧波城外太平莊居住,以娛桑榆晚景。

自移居之後,即將宦囊置買田宅鋪戶,以圖久遠之計。

遷來一載有餘,周公忽染重病。

公子侍奉湯藥,日夜勤勞。

誰知百方調治,總未痊癒。

周公自知一陽一壽不永,大限難免,便對公子說道:「我當初移居至此,原為博覽此地山川美景。

今乃天祿不永,有限時光,大概有願難遂。

我死之後,你須完我之志,葬於青石山側,我願足矣。」

言訖瞑目,溘然而逝。

正是:

三寸氣在千般用,一旦無常萬事休。

公子見父已終,慟哭不止。

蒼頭苦勸,依禮成殮。

喪事已畢,公子遵父遺言,葬於青石山深林茂樹之間。

公子在家守孝,光一陰一迅速,不覺過了秋冬,又到清明節令。

公子即吩咐蒼頭買辦禮物,好到墳前祭祀。

老蒼頭將物件備妥,公子即更了一身新素服,牽出坐驥,來在太平莊外。

這太平莊雖屬青石山的地界,卻在墳墓之南,離塋地尚有數里之遙。

公子乘馬,老蒼頭與延壽相隨在後。

此時正是二月上旬,天氣不寒不暖,但見花紅似錦,柳綠含煙,一路美景令人欣賞。

主僕三人緩緩而行,直奔青石山的路徑而來不表。

從來說深山古洞多住妖魔。

這座青石山,雖非三島五嶽之比,亦是浙西省內一個絕妙的境界。

真是高通霄漢的奇峰,橫鎖煙霞之峻嶺。

卻說此山有一嵯岈古洞,因無修行養性的真一人居住,洞內便孳生許多妖狐。

有一隻為首的,乃是九尾玄狐,群妖稱他作玉面仙姑。

大凡狐之皮毛,都是花斑遍體,白質黑章,取其皮,用刀裁碎,便作各色的皮裘;惟獨玄狐,通身一色皆黑,如同熏染貂皮一般,故其價最昂貴。

這嵯岈洞九尾玄狐就是黑色,股生九節尾,乃是九千餘年的道行,將及萬載,黑將變白,因先從面上變起,故名曰玉面。

卻說這玉面仙姑,因修煉得有些道術,專在外訪那有名的妖魔一精一怪,或找在一處,講些修煉工夫;或訪來結作姨妹來往。

時常變化美一女 ,在外閒遊。

他有兩個最好的乾姐妹,修的亦有千年道行,一個在四川,一個在山東。

他們三人最是知心,不是你來,就是他往。

這日清明佳節,春一光 明媚,群狐都動了那素日收斂的春心,強扎掙的野性。

一個個言語顛狂,情思迷一離 ,便勾起玉面狐的一一團一 火性。

他心中暗想:「同類者當此春深,盡都神情顯露,我在洞中,倒覺不便。」

這九尾狐乃是一洞之主,他見群狐修煉的工夫與往日不同,他並不規勸提醒,倒勾起他的遊蕩之心,難以按納,便欲幻化人形,到洞外去消遣。

即便吩咐群狐看守洞內,慢慢的走了出來,變絕色女子,下了山徑。

也是他的劫數應然,他見外邊花香柳媚,萬紫千紅,蝶舞蜂飛,鳥聲嚦嚦,不由的就動貪戀紅塵之心,更覺迷亂本性:情思纏一綿 ,呆邪杏眼。

正在思春之際,忽聽馬蹄響動,抬頭順著聲音一望,遠遠的見有主僕三人:一個年少的乘馬,後有一老一少,擔籠執盒緩緩相隨。

玉狐知是祭掃墳塋的。

細看馬上書生,別有一番景象,與那些山野農夫田園俗子不大相同。

他便隱住身形,偷看他主僕三人行路的形景。

有贊為證:

山背後,狐一精一偷眼看:只見那主僕三人走荒郊,後面僕人分老少,馬上的郎君比女子姣。

美丰姿,貌端莊。

地閣圓,天庭飽。

鼻方正,梁骨高。

清而秀,一對眉毛。

相襯那如漆的眸子,更帶著兩耳垂稍。

先天足,根基妙;看後天,栽培好。

似傅粉,顏色姣。

那一一團一 足壯的精神,在皮肉裹包。

青簇簇方巾小,青帶兒在腦後飄,緊緊的把頭皮兒罩。

頂門上嵌一塊無瑕美玉,吐放光毫。

玉色藍素羅袍,青圓領在上面罩,系一條灰色絛。

打扮得,淡而不艷,素裡藏嬌。

方頭靴時樣好,端正正把金鐙挑。

細篆底,用氈包,粉溶溶無點塵泥,不厚也不薄。

提絲韁舉鞭稍,指甲長天然俏,銀合馬把素尾搖,穩坐在馬鞍橋。

一步步不緊不慢,走的逍遙。

二僕人,跟著跑,一個老,一個少。

老年人彎著腰,挎了個紙錢包,為利便,把衣襟兒吊,雖然是步下跑,汗淋漓偏帶笑,抖精神不服老,走的他吁吁帶喘汗透了上黃袍;小兒童多輕妙,抖機靈顛又跑,稱頑皮躥又跳,肩頭上把祭禮挑,他還學那慣挑擔子的人兒,叉著那腰。

主僕三人來祭掃,想不到九尾玄狐默地裡偷瞧。

且說周公子主僕三人,不多一時早到了那一陰一宅門首。

這些守墓的園丁,已在那裡迎接伺候,將公子攙下坐驥,將馬繫在樹上,便讓主僕三人到房內。

喫茶淨面已畢,然後轉到一陰一宅,陳設祭品,供在石桌之上。

老蒼頭劃了紙錢,堆上金銀錁子。

公子跪倒拜墓,用火將紙焚化,不禁兩淚一交一 流。

思念先人癖好山水,一旦天祿不永故於此處,甚覺可慘可悲,不由愈哭愈慟。

蒼頭與園丁勸解須時,方止住悲聲。

站起身來,還是抽抽咽咽,向墳頭發怔。

眾人見公子如此,急忙勸往一陽一宅而去。

誰知這裡玉面狐將公子看了個意滿心足,乃自忖道:「瞧這公子,不惟相貌超群,而且更兼純孝。

大約是珠璣滿腹,五內玲瓏,日後必然名登金榜,為國棟樑。

況且年少英華,定是精神百倍。

目如秋水,臉似銀盆,足見元一陽一充足。」

這妖狐正看到性至一精一微之際,主僕與園丁已從面前過去,猶自二目癡呆。

直看著公子步入一陽一宅方轉睛,自己歎道:「我自居此洞,也時常出來消遣散悶,雖然也見些人物,不是精神暗昧,便是氣濁志昏,哪有這出類拔萃之品,一溫一 雅齊全之士?倘若與這樣人結成恩愛,必定是惜玉憐香。」

妖狐想至此處,不禁躍然而動,心旌搖搖,一婬一情汲汲,遂將數千年修煉之功,一旦付之東洋大海,安心要引誘周信。

你看他做出千般裊娜,萬種風一流 ,竟往園中等候。

大約這周公子與妖狐合該前生有一段姻緣,事不可解,偏偏周信用飯之後,見天時尚早,又兼愛慕青石山的景致,他便獨自一人,步入一陰一宅後面園內閒玩。

但見起造的月牙河石橋似玉,修理的玲瓏塔遠映明堂;一帶長溪四圍環繞;兩旁大樹柳綠松青。

樹前列石人石馬,墳後靠峻嶺青山。

東有來龍應風水,南風吹送野花香,石牌樓鎮西來白虎,內有碑銘,字文俱佳;北有瀑布清泉,水響音清,芳草遍綠。

遙看峰巒聳翠,雲影徘徊,遠黛含煙,樹木密密,真是天然入畫,景致非常。

公子游夠多時,順步行來,忽見太湖石旁恍惚有人弄影。

緊走幾步仔細一看,乃是個絕色女子。

公子一見,不覺吃了一驚,以為深山窮谷乃有如此佳人,真乃是閉月羞花之貌,沉魚落雁之容。

何以見之,有贊為證:

周公子寧神仔細觀,真個是麗麗娉婷女嬌娥。

好風一流 ,真俊俏:鬢兒蓬烏雲兒繞,元寶式把兩頭翹;雙鳳釵金絲繞,排珠翠帶昭君套,對金龍在左右靠,正中間嵌一塊明珠放光毫。

碧玉環墜耳稍,遠黛含新月曉,又宜嗔又宜笑,黑白分明星照。

水靈靈好一雙杏眼,細彎彎似柳葉的眉毛。

截筒般雙孔小,如懸膽正且高,相襯那有稜角塗朱似的小櫻桃。

榴紅衫花樣巧,三山式把羅裙兒罩。

雲肩佩穗子飄。

春日暖翠袖薄,纖纖玉指把春扇輕搖。

體輕盈千般妙,迎風舞楊柳腰。

步相沉金蓮小,就是那巧筆丹青難畫也難描。

變化得神形巧,仙家術天然的妙。

一任你慧目靈心,也難辨他是個狐妖。

卻說周公子看罷妖狐,不覺心猿動轉,便生憐愛之情。

這正是,酒不醉人人自醉,色不迷人人自迷。

不知周信與玉面狐如何接談,且聽下回分解。

分類:才子佳人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狐狸緣全傳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