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俠義傳》第一百七十回 飛天大聖復探山 勸善會總施毒計:一年又過一年春,百歲曾無百歲人。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康熙俠義傳》第一百七十回 飛天大聖復探山 勸善會總施毒計

康熙俠義傳

第一百七十回 飛天大聖復探山 勸善會總施毒計

詩曰:

一年又過一年春,百歲曾無百歲人。

能向花中幾回醉,十千沽酒莫辭貧。

話說海底蛟楊永太與姜鴻二人在水中正殺水鬼教兵,水裡滾周平趕到,二人動手,殺了幾個照面,楊永太一刀把周平殺死。

姜鴻二人上了戰船。

再看那張寶調動他手下一千五百名水鬼兵,各執強弓硬一弩一,把虯首龍楊永安那兩隻戰船都給圍上。

梆子一響,萬一弩一齊發。

那楊永安手下二百名兵丁各執籐牌遮擋一弩一箭,且戰且走,闖出重圍,直奔正北。

張寶見楊家兄弟二人精通水性,手下又有那些水兵,都是英勇無敵的英雄,張寶見不能取勝,吩咐收兵,回歸水師營。

楊永安帶領眾家英雄,坐著船,順大一江一 直奔祁河寺上一江一 口。

這日正往前走,忽見上一江一 口西岸上有無數的旗旛招展,全是天地會八卦教的大旗,乃是小竹子山座山雕羅文慶與蔡文榮,帶領羅如龍、羅如虎,還有兩萬水旱大隊、四十餘員上將。

一江一 內有一百多隻戰船,都插著八卦教的旗子。

東一江一 岸上是穆將軍大營,也是旌旗招展,號帶飄揚。

原來穆將軍自那日率領全軍大隊人馬攻破祁河寺,殺了無數的賊兵,進了祁河寺,救了朱天飛、侯化泰,見劉洪太、李德太率眾投降,連浪裡飛行翻一江一 太歲李英一同參見將軍。

穆元帥派汪平盤查倉庫並軍裝器械已畢,帶領大隊人馬就在祁河寺正北安下行營,升坐中軍大帳,傳齊了眾將,按花名冊點名。

諸戰將論功升賞。

穆將軍按花名冊查點,內中就短馬成龍、馬夢太、倭侯爺、王天一寵一 、白少將軍,開言問道:「這幾個人往哪裡去了?」

諸將中有朱天飛回稟說道:「他們這些人從地道之中追下吳恩去了。」

穆將軍早料到那馬成龍是一員福將,又有王天一寵一 、顧煥章跟隨,他兩個人又是精明強幹,頗有韜略,萬不能受賊人的算計。

穆將軍把李英、劉洪太、李德太叫上來,問明了三個人的來歷,俱賞給六品頂戴,就在帳前聽差。

這三個人謝過老將軍。

此時汪平查點軍裝器械,回營一交一 今。

穆將軍吩咐擺宴慶功,眾三軍俱吃得勝餅。

穆將軍又派人把赤髮瘟神韓登祿、白面太歲任鳳春兩個人的死一屍一找出來,梟首級號令。

一夜 晚景無話。

次日,仍未見馬成龍等六個人回來,穆將軍親身騎馬到一江一 岸上,一看水勢甚狂,急發令箭,派一鄧一 龍帶領五百步隊,速到金沙一江一 ,把那一百隻船調齊,不得有誤。

那一鄧一 龍接了令箭,帶領五百步隊竟奔金沙一江一 龍峒山去了。

過了一天,又不見馬成龍等回來。

只見遠探子來報:「現在西一江一 岸有小竹子山座山雕羅文慶,帶領水路全軍大隊人馬,在上一江一 口紮營。」

穆將軍一擺手,吩咐再探。

探馬下去。

穆將軍升坐大帳,把合營諸將俱已調齊。

穆將軍說:「現在馬成龍、倭侯爺、白少將軍等自破了祁河寺,追下吳恩,至今未見回營,不知吉凶禍福。

我意欲派人過一江一 前去哨探,怎奈未得相宜之人。

你等諸戰將之中,有何高見?」

汪平汪大人進前,欠身說道:「元帥不必為難。

我看那馬成龍等六個人,遠韜近略,勇冠三軍,乃是足智多謀之人,此一去,大概並沒什麼凶險,不久必有回音。」

穆將軍說:「雖然如是,他等俱是大清營的五虎上將,倘有疏失,皇上怪罪。」

只見旁邊過來一人,說:「將軍休要為難,末將前去大竹子山,哨探他六個人下落。」

穆將軍用目一看,正是飛天大聖玉昆。

穆將軍心中甚喜,說:「玉昆,你要前去,我甚放心。

諸事須要小心謹慎,不得違誤!」玉昆領令,下了大帳而去。

自玉昆走後,也不回來,心中甚是著急。

這一日,帶領人馬在一江一 岸往正西一看,但則見正西上一江一 口船隻不少,旗旛招展,殺氣騰騰,有無數的賊兵結下連營大寨。

穆將軍又不見一鄧一 龍調船回來,回歸大營之內,見眾三軍俱都帶有病,容,回至大帳把各營各隊的將官調齊,說:「你等屬下兵丁俱都帶有病,容,所因何故?」

這些營官、哨官一齊跪倒,說:「回稟將軍,自從得渡金沙一江一 之後,三軍多不服水土,連日天氣炎熱,眾人都帶病,容。」

穆將軍一聞此言,心中甚是憂悶。

自己一想:「這件事情不好,倘若賊兵渡一江一 ,眾三軍帶病,,焉能打仗?」

吩咐隨營醫家,趕緊調理醫治。

正在分派之際,外面有人來報:「有神力王大營差官稟見。」

穆將軍吩咐:「命他進來。」

不多時,從外面進來一人,是守備官張勝,先給將軍請了安,然後把告急的文書呈上。

將軍問:「張勝,老王一爺 自到楚雄府,軍需如何?」

張勝說:「回稟將軍,老王書自從湖耳山與將軍分兵之後,取了鎮雄州,兵到楚雄府,遇見地理教主袁治千。

他有一種法寶,名叫黑煞招魂幡,敗了神力王一十九陣。

兩軍陣前一交一 兵打仗,只要遇見他把招魂幡一搖,人的三魂七魄出竅,竟被他拘去。

老王一爺 退守蟄龍峪,有金家五虎帶著手下之人把蟄龍峪堵住那金家五虎都精通妖術邪法,神力王大隊不能出山,派了差官張德,去到湖耳山副帥伊哩布那裡求救;又派末將我來此處,面見將軍,總求早發救兵,先去解神力王一爺 之危。」

穆將軍說:「張勝,我派蔡將軍帶領一萬人馬跟你前往,在蟄龍峪山口之外安營,不准與敵人一交一 鋒,我候玉昆探聽馬成龍、顧煥章等下落,回頭我親自率兵前往。」

蔡榮蔡將軍分了一萬人馬,跟張勝竟自去了。

穆將軍方要散帳,只見營門官來報:「馬成龍、顧煥章、高傑、白少將軍、王天一寵一 、馬夢太回營一交一 令。」

將軍吩咐:「命他等進來!」不多時,這六個人來至中軍大帳,面見老將軍行禮,把過一江一 捉拿吳恩以往之事,細說了一遍。

穆將軍說:「記你等六個人一件功勞。」

玉昆上來給將軍請安,把到大竹子山解救眾位英雄之故,細回了一遍。

穆將軍吩咐:「把洪永太、馬清太、侯文、侯武、姜鴻、白桂太、楊永安、楊永太帶上來。」

八位英雄參見將軍。

穆將軍一看,侯文、侯武兩個倒是英雄氣色,賞給二人六品頂戴,在帳前充當差官。

白桂太、姜鴻二人,俱給把總之職,也在帳前當差。

洪永太、馬清太俱賞給六品頂戴。

楊永安、楊永太不願意作官,穆將軍賞給全席兩桌,派朱天飛、馬成龍、侯化泰、王天一寵一 四個人,陪著二位英雄飲酒。

馬成龍過來說:「卑職馬成龍在將軍台前請罪,我的大環金絲寶刀失落在大竹子山。」

穆將軍說:「此事本帥專折奏明聖上之時,必要替你說明。」

旁邊有玉昆過來給將軍叩頭,說:「末將不才,願入竹子山,把馬成龍大環金絲寶刀盜回來。」

穆將軍說:「玉昆,那大竹子山在大一江一 之中,妖道能人甚多,你此去須要小心,不可大意。」

玉昆答應:「得令!」穆將軍散了大帳。

玉昆回到自己帳房,收拾停妥,帶了一口朴刀,用完了晚戰飯,天已至黃昏時候。

玉昆出離了大清營,來到無人之處,抖翅膀飛在半空中,一直撲奔大竹子山,飛進山口,到了無人之處,落在山坡之上,慢慢在各處偷一聽 。

只見前面一片燈火之光,這一所院子房屋不少,只見正北上房五間,東西各有配房三間。

北上房屋中燈火閃爍,聽見屋中有人說話,正是勸善會總蔡文增、黃面閻羅張天福、白面閻羅張天祿。

蔡文增說:「二位賢弟,據我看這天地會八卦教不久大事可成。

天文教主張宏雷早晚必到,那位教主爺善曉先天之數,能呼風喚雨,撒豆成兵。

不久來到此處,幫助八路都會總操練出一支人馬來,擺成一座陣式,管保把神力王與穆將軍殺他個片甲不歸。

我眼下得了這一口太阿劍,乃是我護身之寶。

後天乃是黃道吉日,我同二位賢弟挑一萬飛虎水隊,二百隻大戰船,撲奔上一江一 渡口,截住穆將軍道路,管保要拿大清國的戰將,易如反掌。」

黃面閻羅張天福說:「師兄要去,現在有一個人,何不把他請來,一同前往?」

蔡文增說:「賢弟,你說的是哪一位?」

張天福說:「就是鎮守穿雲關聖手真一人馬通。

要把他請來,同兄至上一江一 口,要捉拿大清營的戰將,更不費吹灰之力了。

他的能為武技頗好,又精通法術。」

蔡文增一聽,說:「我還真把此人忘記了。

既然如是,明天我派人去到穿雲關把他調來。」

玉昆聽了多時,知道蔡文增這裡議論軍情大事,自己方要轉身後邊去,只聽屋中有人說:「不好!外面房坡上有人!」蔡文增等躥出來,在院中一看,見房上果有一人,伸手拉五雲筒,說:「哪裡來的奸細?通名!」飛天大聖玉昆倚著藝高膽大,說:「蔡文增,要問你老爺,姓玉,名昆,有一個小小綽號,人稱飛天大聖。

前者在竹子山靈石崖救大清營眾差官,就是你家老爺是也。」

蔡文增一聞此言,氣往上撞,說:「原來昨日在竹子山救人,就是你這鼠輩!別走,看山人的法寶取你!」

拿五雲筒照定玉昆一甩。

玉昆見一股煙外奔前胸,說聲「不好」,衣服早已燒著。

不知玉昆性命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分類:公案小說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康熙俠義傳
第一回 康熙爺覽奏私訪 胡忠孝異鄉受困第二回 病二郎鏢店遇友 王河龍救駕拿賊第三回 馬成龍窮困投母舅 柳金鐸大義贈多金第四回 山東馬大鬧蘇州街 活閻羅氣走馬家寨第五回 郭廣瑞店內施仁 馬成龍途中受困第六回 行惡反招惡報 欺人終被人欺第七回 五英雄救駕興順店 四霸天大鬧廣慶園第八回 馬夢太幫助義弟 顧煥章氣走天涯第九回 義士訂盟分南北 英雄訪友走西東第十回 顧煥章廣慶園見駕 馬成龍提督衙封官第十一回 定興縣獨角龍行刺 魏家樓山東馬拿賊第十二回 伊欽差私訪獨角龍 王玄真路遇山東馬第十三回 桃柳營欽差初遇險 乘義渡二次又逢凶第十四回 顧煥章水內拒強賊 伊欽差途中遇舊婢第十五回 姚直正洩機小耗神 馬成龍路遇真報應第十六回 金文學情急叫蒼天 山東馬慷慨施大義第十七回 真報應戲耍山東馬 賽報應暗偷老英雄第十八回 李家寨賊人拷成龍 滑縣令緝捕二雹頭第十九回 盧文龍夜入金家店 金眼雕捉拿李虎臣第二十回 伊欽差攻打剪子峪 馬成龍獨戰小耗神第二十一回 山東馬空手奪叉 伊欽差山口受困第二十二回 馬夢太誤走連三莊 胡忠孝大戰剪子峪第二十三回 小耗神被捉東山口 賽報應引見暢春園第二十四回 顧煥章升任真定府 王有義殺賊密樹林第二十五回 紅鬍子戲耍顧煥章 神力王調兵剿邪教第二十六回 馬傑洩機天地會 煥章私訪蘆溝橋第二十七回 叛國賊奉旨交部訊 白將軍兵定孽龍溝第二十八回 侯起龍連敗七將 山東馬醉破飛刀第二十九回 張廣太醉入勾欄院 韓紅玉俊目識英雄第三十回 狠心賊絕斷手足情 賢良婦放走張廣太第三十一回 張廣太天津受困 回教正河邊救人第三十二回 哈大人升任上海道 張廣太殺賊滄州城第三十三回 小豪傑賣身葬母 大英雄訪弟賣刀第三十四回 粉哪吒俊目識俠義 笑無常故意戲英雄第三十五回 故托病誘姦張廣太 感深恩殺死淫春姨第三十六回 張廣太誤入大保莊 侯起龍雄聚畫石嶺第三十七回 畫石嶺白將軍鏖兵 暢春園張廣太驗記第三十八回 張廣太歸家祭祖 胡忠孝送妹聯姻第三十九回 花燭夜失去黃馬褂 慶團圓大上白犬墳第四十回 小姜玉怒打墨龍 白氏女尋夫遇害第四十一回 四莊主見色起意 大英雄入都逢凶第四十二回 張廣太奉旨交部問 顧煥章私訪於家圍第四十三回 假道士巧得真消息 真邪教誤信假神仙第四十四回 顧煥章假充神仙 神力王調兵剿賊第四十五回 張副將升任蘇州協 顧煥章奉旨查黃河第四十六回 欽差願捨命盡忠 龍王夢指拿六寇第四十七回 馬成龍定計拿巡撫 王千層赴宴入牢籠第四十八回 三傑暗訪百花山 英雄被害隱仙觀第四十九回 賽純陽甜言哄英雄 雙刀將奮力殺賊人第五十回 四傑入山擒邪教 一賊夜刺伊欽差第五十一回 伊大人入都面聖 倭侯爺回籍探親第五十二回 聖主封功賜寶刀 二馬訪友逛蘇州第五十三回 虯首龍大鬧邢台縣 猛英雄寶刀嚇群賊第五十四回 佟起亮誤遇山東馬 祁文龍大鬧高家窪第五十五回 眾賊人行兇搶玉姐 二豪傑夜探祁家莊第五十六回 邢台縣英雄自投首 惠芳樓俠客戲成龍第五十七回 二英雄江蘇訪故友 倭侯爺修府會親朋第五十八回 張忠虎丘山戰眾賊 姜玉福建館斗群寇第五十九回 張廣太單人斗群賊 顧煥章三傑珠盜寇第六十回 山東馬夜入福建館 活閻羅巧遇舊冤家第六十一回 巡撫怒斬張廣太 會匪聞驚反蘇州第六十二回 馬成龍蘇州掛帥 倭侯爺北京請兵第六十三回 安天壽進兵蘇州城 馬成龍大戰泥金崗第六十四回 安會總兵退白龍灘 張協鎮出探清風堡第六十五回 張廣太店中遇仇人 賽展雄山寨救豪傑第六十六回 韓寨主聞信訪胞妹 蕭可龍會兵搶蘇州第六十七回 眾英雄大戰蕭可龍 王天寵金鏢定蘇州第六十八回 張廣太酣戰急先鋒 蕭可龍出遇王天寵第六十九回 楊永太讓位聚泉山 李天保結義王天寵第七十回 王義士單人退敵兵 安天壽偷營泥金崗第七十一回 馬成龍炮打安天壽 張廣太水淹火龍街第七十二回 二龍哨探西海岸 王爺兵伐湘江口第七十三回 山東馬獨龍口養病 賽鐵蓋籐蘿營投軍第七十四回 猛高傑一槍定西海 許都閫鄉勇退賊兵第七十五回 神力王襄陽城鏖兵 眾英雄八卦幡殞命第七十六回 神力王怒斬山東馬 雙俠客智進襄陽城第七十七回 假吳恩哄信王天寵 真寶刀仍歸馬成龍第七十八回 巴永太大戰神力王 馬成龍一刀削三首第七十九回 李慶龍智斬龍飛揚 山東馬寶刀對寶劍第八十回 賽諸葛退兵峨嵋山 神力王安營風翅嶺第八十一回 倭侯爺三探峨嵋山 馬成龍火燒八卦陣第八十二回 王天完誤走三岔山 楊永太洩機八卦教第八十三回 馬成龍奉調汝寧府 老俠客洩機平安莊第八十四回 假改扮訪鬼臉太歲 定奇謀捉花面魔王第八十五回 平安莊老豪傑拿賊 半截村小英雄遇俠第八十六回 猛玉斗多言惹是非 巴德哩聞信訪消息第八十七回 巴侍衛蓮子定親 小太歲戲言耍笑第八十八回 馬成龍攻打汝寧府 巴德哩氣走大清營第八十九回 馬成龍見景生巧計 巴德哩誤走麻家在第九十回 獻白牌計取汝寧府 為貪功途道鎮八方第九十一回 病二郎遭擒被獲 小陳平夜刺成龍第九十二回 雙雄獨霸樂平山 吳恩智收賽存孝第九十三回 二英雄受計破清兵 屯土山力擒李參將第九十四回 英雄智激馬夢太 豪傑巧遇張玉峰第九十五回 玉峰誤言驚飛賊 方昆授業喜神童第九十六回 施英勇制伏南霸天 唬賊人巧遇歐陽善第九十七回 書生獨勝侯化和 仙猿戲耍張玉峰第九十八回 廣慶園三傑會仙猿 侯化泰再施驚人藝第九十九回 張玉峰旅店結盟 馬夢太探山被獲第一百回 馬夢太夜逢三險 驗兵刃絕處逢生第一百零一回 設奇謀計破剪子峪 穆總戎攻打五雲山第一百零二回 妖道暗施陰謀計 王宏定計捉妖人第一百零三回 馬成龍夜探王宏寨 白勝祖奉令捉妖人第一百零四回 吐真情共捉妖道 竹影山大戰賊兵第一百零五回 穆將軍兵發懸漠山 馬成龍誤中誆軍計第一百零六回 馬成龍急難中問卜 金文學七步橋報恩第一百零七回 故人相逢喜談別後 仇寇見面幸捉回營第一百零八回 拿馬保回營贖罪 四方鎮聚會群雄第一百零九回 馬成龍旅店遇友 陀頭僧力大驚人第一百十回 獨龍口俠義勝高傑 總鎮衙神吼戲仙猿第一百十一回 憑腳程戲耍侯化泰 請俠義雙探峨嵋山第一百十二回 二義士初入峨嵋山 興會莊巧遇瘟黃道第一百十三回 紅鬍子懷私刺雙俠 侯化泰露情定巧計第一百十四回 會仙台雙俠見吳恩 鑽雲吼施展驚人藝第一百十五回 二老智出峨嵋山 群雄聚會四方鎮第一百十六回 李萬青目識豪傑 馬成龍旅店結親第一百十七回 侯化泰又逢強中手 顧煥章出世遇賓朋第一百十八回 仙師煉藥清虛觀 煥章酒肆會群雄第一百十九回 羅如虎被打受辱 張玉峰立功捉賊第一百二十回 穆將軍兵發峨嵋山 金刀將探山遇妖道第一百二十一回 北山口英雄被獲 青石洞義士逢凶第一百二十二回 吳性海設謀定計 葉守清被獲遭擒第一百二十三回 朱瑞夜探興會莊 金青計捉瘟黃道第一百二十四回 馬傑叛反峨嵋山 英雄受計捉妖道第一百二十五回 北山口馬傑洩機 興隆鎮吳恩遇險第一百二十六回 賽諸葛誤走絕恩嶺 顧煥章巧得太阿劍第一百二十七回 吳恩被擒清妙觀 馬傑計獻峨嵋山第一百二十八回 白練祖急中生年計 吳代光絕處又逢生第一百二十九回 穆將軍夜襲接天嶺 白練祖妖術燒清兵第一百三十回 高傑奮勇劫賊寨 成龍獻計淹賊軍第一百三十一回 顧煥章偷探湖耳山 追風猿他鄉遇故友第一百三十二回 眾俠義夜宿鐵善寺 白勝祖束手探賊巢第一百三十三回 勇高傑單鞭破飛缽 小霸王大戰神力將第一百三十四回 李長齡廟中行刺 侯化泰戲耍高傑第一百三十五回 馬傑戲耍侯化泰 英雄偷探龍峒山第一百三十六回 追風猿七寶鎮遇險 白勝祖扮道人探賊第一百三十七回 白勝祖假充神仙 小霸王連勝三陣第一百三十八回 鐵面僧橫掃天地會 神力將生擒小霸王第一百三十九回 張大虎探山逢凶 羅會總以德報德第一百四十回 永善縣群雄遇險 墨金剛戲耍賊人第一百四十一回 高傑怒打鐵太歲 英雄奮勇鬥賊人第一百四十二回 馬成龍絕處逢生 百花僧古廟被獲第一百四十三回 群雄哨探水師營 豪傑計燒龍峒山第一百四十四回 勇先鋒搶船過江 王天寵出探石平第一百四十五回 小白龍又逢強中手 大英雄攻打石平州第一百四十六回 鐵掌道妖術惑人 馬成龍陣前被獲第一百四十七回 巴德哩中途遇險 穆將軍計破妖人第一百四十八回 忠臣冒險入賊巢 義士束手探虎穴第一百四十九回 白勝祖智哄賊人 吳代光計試神仙第一百五十回 白將軍難中呈祥 陳君榮仗義救人第一百五十一回 玉昆假充南極子 忠良一劍定石平第一百五十二回 群雄大戰青鳳山 吳恩觀山遇猛虎第一百五十三回 胡總兵攻山折兵 汪提調設謀困賊第一百五十四回 義士涉險探賊巢 秦遠捉拿侯化泰第一百五十五回 姜鴻洩機祁河寺 王勇憤怒斗賊人第一百五十六回 吳恩渡江逢知己 群雄無意遇賊人第一百五十七回 眾豪傑夜探鄧家莊 六英雄遇險身被獲第一百五十八回 鄧芸娘釋放英雄 白勝祖智捉賊人第一百五十九回 鎮八方夜探鄧家莊 賽諸葛狹路刺群雄第一百六十回 回教正二擒吳恩 隱善村群雄借宿第一百六十一回 於占鰲宴會群雄 白勝祖遇難呈祥第一百六十二回 眾英雄同宿隱善莊 下江口豪傑中奸計第一百六十三回 空空觀群雄逢隱士 雙寶鎮豪傑探賊人第一百六十四回 雙寶鎮巧遇奸細 下江口又逢巨寇第一百六十五回 白勝祖大義罵賊 曹文遠忠言勸友第一百六十六回 顧煥章誤入於家務 譚逢春巧得美多姣第一百六十七回 倭侯爺深夜探賊巢 飛天聖奉命救群雄第一百六十八回 顧煥章巧計救賓朋 浪裡鑽聚兵戰江口第一百六十九回 豪傑回營定巧計 義士奮勇盜寶刀第一百七十回 飛天大聖復探山 勸善會總施毒計第一百七十一回 伊哩布回兵獨龍口 巴德哩避雨夏家莊第一百七十二回 夏海龍識破機關 巴德哩二人遇害第一百七十三回 梅素英誘姦英雄 巴德哩巧遇俠義第一百七十四回 玉面郎又逢美多姣 百花娘巧語哄夫主第一百七十五回 張玉峰夜探夏家莊 鄧芸娘捉拿英雄漢第一百七十六回 伊欽差派兵剿邪教 夏海龍舉戟戰官兵第一百七十七回 張玉峰奮勇鬥賊 韓智遠妖術得勝第一百七十八回 張玉峰逢凶化吉 鄧芸娘遇難呈祥第一百七十九回 李天保進兵獨龍口 張廣太退守籐蘿營第一百八十回 伊欽差復奪獨龍口 張廣太奉旨發軍台第一百八十一回 穆將軍大戰寶珠山 馬成龍捨命捉妖道第一百八十二回 穆帥督兵戰妖道 虎將捨死鬥賊人第一百八十三回 謝祿奮勇刺妖道 韓虎涉險盜葫蘆第一百八十四回 英雄冒險訪隱士 玉昆半路搶囚車第一百八十五回 冷巖觀隱士論天時 寶珠山真人捉妖道第一百八十六回 趙玄真連勝賊將 馬成龍奮勇劫營第一百八十七回 李法通妖術驚人 巴德哩失機被獲第一百八十八回 穆將軍定計破敵 李法通失機敗陣第一百八十九回 趙玄真二次出山 蔡文增偷營被獲第一百九十回 破邪術驚走張宏雷 穆將軍兵搶定源山第一百九十一回 李法通誤入松蔭觀 張玉峰巧拿惡妖人第一百九十二回 穆將軍進兵竹子山 白練祖截江戰官兵第一百九十三回 迷魂旗妖術勝眾 忠勇將失機被擒第一百九十四回 虯首龍捨命斗賊 白勝祖智勝賊人第一百九十五回 張二虎進兵竹子山 混水猿勸說張會總第一百九十六回 水師營群雄定計 絕恩洞捉拿吳恩第一百九十七回 捉妖人忠臣奏凱 滅邪數永慶昇平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