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才子傳》序:詩,文而音者也。唐興尚文,衣冠兼化,無慮不可勝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唐才子傳》序

唐才子傳

魏帝著《論》,稱「文章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年壽有時而盡,未若文章之無窮」。

詩,文而音者也。

唐興尚文,衣冠兼化,無慮不可勝計。

擅美於詩,當復千家。

歲月苒苒,遷逝淪落,亦且多矣。

況乃浮沉畏途,黽勉卑宦,存沒相半,不亦難乎!崇事奕葉,苦思積年,心神遊穹厚之倪,耳目及晏曠之際,幸成著述,更或凋零,兵火相仍,名逮於此,談何容易哉!夫詩,所以動天地,感鬼神,厚人倫,移風俗也。

發乎其情,止乎禮義,非苟尚辭而已。

溯尋其來,國風、雅、頌開其端,《離一騷一》、《招魂》放厥辭;蘇、李之高妙,足以定律;建安之遒壯,粲爾成家;爛漫於一江一 左,濫觴於齊、梁,皆襲祖沿流,坦然明白。

鏗鏘愧金石,炳煥卻丹青,理窮必通,因時為變,勿訝於枳橘,非土所宜;誰別於渭、涇,投膠自定,蓋繫乎得失之運也。

唐幾三百年,鼎鍾挾雅道,中間大體三變,故章句有焦心之人,聲律至穿楊之妙,於法而能備,於言無所假。

及其逸度高標,餘波遺韻,臨高能賦,閒暇微吟,舊格近體、古風樂府之類,芳沃當代,響起陳人,淡寂無枯悴之嫌,繁藻無一婬一妖之忌,猶金碧助彩,宮商自協,端足以仰緒先塵,俯謝來世,清廟之瑟,薰風之琴,未或簡其沉鬱,兩晉風一流 ,不相下於秋毫也。

余遐想高情,身服斯道,究其梗概行藏,散見錯出,使覽於述作,尚昧音容,洽彼姓名,未辨機軸,嘗切病之。

頃以端居多暇,害事都捐,遊目簡編,宅心史集,或求詳累帙,因備先傳,撰擬成篇,斑斑有據,以悉全時之盛,用成一家之言,各冠以時,定為先後,遠陪公議,誰得而誣也。

如方外高格,逃名散人,上漢仙侶,幽閨綺思,雖多微考實,故別總論之。

天下英奇,所見略似,人心相去,苦亦不多。

至若觸事興懷,隨附篇末。

異方之士,弱冠斐然,狃於見聞,豈所能盡。

敢倡斯盟,尚賴同志相與廣焉。

庶乎作九京於長夢,詠一代之清風。

後來奮飛可畏,相激百世之下,猶期賞音也。

傳成凡二百七十八篇,因而附錄不泯者又一百二十家,厘為十卷,名以《唐才子傳》雲。

有元大德甲辰春引。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唐才子傳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