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寶豆腐 - 豆腐(南)350克

美食菜譜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八寶豆腐

八寶豆腐

主料:豆腐(南)350克

辅料:西瓜子(炒)2克 雞胸脯肉15克 火腿15克 蝦仁15克 干貝10克 香菇(鮮)3克 核桃2克 松子(炒)3克 雞肉15克 雞蛋清75克

调料:鹽5克 味精3克 牛奶25克 澱粉(蠶豆)20克 雞油10克 豬油(煉製)30克 香菜10克

做法:

1. 嫩豆腐去上邊皮,放在潔淨的紗布上,擠出豆腐汁(豆渣不用),盛入大碗;2. 雞胸脯肉洗淨,入鍋煮熟,排剁成末;3. 熟火腿切成末;4. 干貝洗淨,入鍋蒸熟,切成末;5. 香菇去蒂,洗淨,切成末;6. 核桃去殼取其仁與松仁分別入熱油中汆炸,撈出瀝油;7. 雞肉洗淨,剁成肉茸,備用;8. 豆腐汁內放精鹽和蛋清,攪勻,加入鮮奶、雞茸、濕澱粉、味精等攪拌均勻;9. 再將干貝、蝦仁、雞肉末等和入豆腐中攪勻;10. 炒鍋洗淨置旺火上,用油滑鍋後下熟豬油,將清湯200毫升調入豆腐,倒入鍋中,迅用手勺連續推攪一分鐘左右;11. 再加豬油移置中火上,攪至豆腐起玉白色時,即將火腿、核桃仁、松仁、瓜仁等留起少許末料,其餘香菇末一起投入攪勻;12. 攪勻後起鍋盛入高腳碗,撒上剩餘的火腿等末料,放上潔淨的香菜葉,淋上熟雞油即成。

技巧:1. 選用質地細膩的嫩豆腐(市售的「內脂豆腐」質地較好無需去皮),也可用「豆腐腦」代替,以高級清湯煨制;2. 湯汁一沸,改小火燴制,切勿滾燒,豆腐熟而光潔,鮮嫩入味;3. 火候適當,推攪要連續上勁,使豆腐與豬油、八寶末料等充分攪勻成熟,不焦不粘鍋;4. 因有過油炸制過程,需準備熟豬油200克。

贴士:1. 「八寶豆腐」,又稱「王太守八寶豆腐」,原是宮廷名菜。清?袁枚《隨園食單》中對此有較詳細的記載。據說,康熙在位時十分喜歡食用質地軟熟,口味鮮美的菜餚。清宮御廚便經常用雞、鴨、魚、肉去骨製成菜餚,以供其享用。一次,御廚用優質黃豆製成的嫩豆腐,加豬肉末、雞肉末、蝦仁末、火腿末、香菇末、蘑菇末、瓜子仁末、松子仁末,用雞湯燴煮成羹狀的菜餚。康熙品嚐後,感到豆腐絕嫩,口味異常鮮美,極為滿意。他認為此菜具有兩大特點:一是用豆腐、香菇、雞肉等養生佳品為原料,可使人延年益壽;二是豆腐烹調得法,鮮美細嫩,勝於燕窩。因它是用八種優質原料製成,故被康熙賜名為「八寶豆腐」,並將其列為他最喜愛的御膳和宮廷寶菜之一,他還命官中文人將「八寶豆腐」的用料及製法寫成御方,將其作為金銀財寶一樣重要的禮物,賜與江蘇巡撫宋牧仲等寵臣。後來。他又將此方賜給尚書徐乾學(號健庵),不久徐將此方傳給門生樓村,樓村又傳給自己的後人。至乾隆時代,其方已傳給了樓姓王的外甥孟亭太守,故稱「王太守八寶豆腐」,並在北京和江浙地區首先出名。《隨園食單》說:「王太守八寶豆腐,用嫩片切粉碎,加蘑菇屑、松子仁屑、瓜子仁屑、雞屑、火腿屑,同入濃雞湯中炒滾起鍋。用腐腦亦可。用瓢不用著。孟亭太守云:『此聖祖賜徐健庵尚書方也。尚書取方時,御膳房費銀一千兩。太守之祖樓村先生為尚書門生,故得之。』」「八寶豆腐」自此廣泛流傳各地,現為江浙地區一款特色名菜。2. 解放後,為了發掘祖國豐富的烹飪遺產,杭州名廚蔣水根等根據自己幾十年的烹好經驗,在原來風味特點的基礎上,加以改進、創新,使之更加符合色、香、味、形的要求。從此,這道傳統名菜又恢復了它的青春。3. 「八寶豆腐」,取料精細,富有營養,除以嫩豆腐作主料外,配有火腿末、雞肉末、蝦仁末、干貝末、松仁末、核桃仁末、冬菇末等多種動植物原料,鮮嫩清香。

分類:浙江菜   營養不良食譜   健脾開胃食譜     鹹鮮味  

八寶豆腐成分
  • 能量854.63千卡
  • 維生素B60.19毫克
  • 蛋白質52.57克
  • 脂肪58.24克
  • 泛酸0.02毫克
  • 碳水化合物38.16克
  • 葉酸115.9微克
  • 膳食纖維6.57克
  • 膽固醇179.25毫克
  • 維生素A54.4微克
  • 維生素K0.03微克
  • 胡蘿蔔素117.5微克
  • 硫胺素0.3毫克
  • 核黃素0.46毫克
  • 煙酸8.45毫克
  • 維生素C5.1毫克
  • 維生素E23.95毫克
  • 鈣549.87毫克
  • 磷589.1毫克
  • 鉀1028.02毫克
  • 鈉3302.33毫克
  • 碘2.76微克
  • 鎂217.4毫克
  • 鐵9.35毫克
  • 鋅3.7毫克
  • 硒34.39微克
  • 銅14.57毫克
  • 錳0.71毫克
  • 八寶豆腐的做法,八寶豆腐怎麼做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鹹鮮味美食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