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蘭詞》20.點絳唇 黃花城早望:黃花城1早望五夜2光寒,照來積雪平於棧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納蘭詞》20.點絳唇 黃花城早望

納蘭詞

20.點絳唇 黃花城早望

點絳唇

黃花城1早望

五夜2光寒,照來積雪平於棧3。

西風何限4,自起披衣看。

對此茫茫,不覺成長歎。

何時旦,曉星欲散,飛起平沙雁5。

【註釋】

1黃花城:在今北京懷柔縣境內。

2五夜:即五更。

古代將一夜 分為甲、乙、丙、丁、戊五段,故稱。

3棧:棧道。

4何限:多少。

5平沙雁:廣漠沙丘上之大雁。

【詞譯】

大雁飛回了故鄉。

它們揮動著翅膀,多像揮動一把把剪刀,途中剪碎了什麼。

是昔去雪如花,今來花如雪?

還是昔我往矣,楊柳依依。

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或是,或不是。

你只知道,自己在楊柳青青季節依依離去,卻無法在雪花飄飄季節踽踽歸來。

想家,就輕吟一曲歎感傷,慰鄉愁。

而你最大的願望也就是——

在老去的時候,能卸下這一身侍衛的盔甲。

在荒蕪已久的花園裡,種一些樹,調一弦素琴,填一首淡泊以明志的小令。

【評析】

盧氏死後,納蘭隨帝王南巡北狩,把自己放逐到萬里西風瀚海沙裡面去,放逐到斜一陽一下、斷碣殘碑裡面去。

此時的詞又多了錚錚之音,令人耳目為之一爽。

而這樣的詞句,卻還是不脫悲涼,即使意境開闊了許多。

譬如這首《點絳唇》即是如此。

詞的上闋展示的是一幅寒夜闌珊的雪景圖。

天色將明,已到五更,雪光映照,寒氣逼人。

在雪光的輝映下,詩人看到積雪巳經和柵欄齊平。

「照來積雪平於棧」中一「平」 字寫出了下雪之大,天氣之嚴寒,早已不是「今我來思,雨雪霏霏」中的飄飄花雪了,而是早已「積土成山」的積雪,從而給人一種冷凝冰滯之感。

再加上西風大作,驚擾詞人清夢,難以成眠,於是只好「自起披衣看」。

一「自」寫出了孤獨寂寞之苦。

下闋為感歎。

既是行役,那麼離家千里,長途跋涉,飽受顛簸流離之苦自是難免,況且還碰上了這樣惡劣的天氣!遂對此茫茫一片,「不覺成長歎」。

長歎什麼?或許是感喟漫漫長夜,風一更雪一更,無人能解難耐清寂孤獨之苦,或許是歎息雖是天高地闊,遠離那枷鎖繁華,卻依然自一由 不得,抑或是感歎身在大漠,邊聲寒苦,而家鄉遠在千里之外。

但是不管如何百感一交一 集,詞人總希望能早一些天亮,見到一陽一光,似乎這是唯一的解脫。

於是詞人發出了殷殷的期望:晨星將要散落,城下河邊沙灘上大雁正飛起,天什麼時候才能亮?

整闋詞全用白描,但樸質中饒含韻致,清奇中極見情味。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納蘭詞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