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蘭詞》21.浣溪沙 淚浥紅箋第幾行:淚浥紅箋1第幾行。喚人嬌鳥怕開窗。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納蘭詞》21.浣溪沙 淚浥紅箋第幾行

納蘭詞

21.浣溪沙 淚浥紅箋第幾行

浣溪沙

淚浥紅箋1第幾行。

喚人嬌鳥怕開窗。

那能閒過好時光。

屏障厭看金碧畫2,羅衣不奈水沉香3。

遍翻眉譜4只尋常。

【註釋】

1淚浥:沾濕。

紅箋:紅色信紙。

2金碧畫:金碧山水畫,即以泥金、石青、石綠三色為主的山水畫。

古人多將此畫繪於屏風、屏障之上。

3水沉香:即沉香。

落葉亞喬木,產於亞熱帶,木材是名貴的熏香料,能沉於水,故又名水沉香。

4眉譜:古代女子畫眉毛的圖譜。

【詞譯】

小院孤獨。

展開紅箋的女孩,心思是一條孤獨的魚,在信箋和心上人之間,安靜地游動。

蕩出去,再回來。

一行一行,有鳥鳴,有沉香,還有眉角。

她想統統寄過去。

這時候的自己,比春天還動人。

一行一行。

她的眼淚,很一溫一 柔地流下來了。

不想擦去,你看看,思念我讓變得多麼落寞,多麼美麗。

【評析】

這首詞是從對面寫起,寫妻子對我之深切懷念。

上闋說她寫信寄懷的複雜心緒和由環境觸發的感想。

「淚浥紅箋第幾行」寫她本想用一紙紅箋,遙寄相思,怎奈邊寫邊流淚,以至不知寫到第幾行便無法寫下去了。

於是又感到無聊,而窗外的鳥兒嬌聲蹄叫,似乎在告訴人們這是美好的時光,可聽此卻又牽動了她的愁腸,故而還是將窗子關上,免得添愁增恨。

「那能閒過好時光」一句,語出李隆基詞《好時光》「彼此當年少,莫負好時光」,誰來的意思是勸女及時嫁夫,「美貌不可持,青春都一響,如遇有情郎,不妨付衷腸」。

但是這裡,女主人公已經嫁作人婦,應該說並未辜負大好的青春時光。

詞人化用此語,似有不妥。

然而只要對納蘭性德婚後的生活稍加考察,便知此語十分熨帖。

納蘭性德是康熙皇帝的殿前侍衛,和妻子結婚以後,須經常入值宮禁或隨皇上南巡北狩,因此二人常常分隔兩地,離多聚少。

所以對妻子而言,雖嫁夫君,然多數時候仍不能與其共享青春,以致她有此虛度年華之感。

下闋轉到室內,繼續描寫她的孤寂無聊。

屏風上的金碧山水她厭看,羅衣上的濃郁香氣惹她煩惱,眉譜畫了又畫也覺無趣無味。

明明是我在思念妻子,卻偏從設想中妻子念我寫來,如此更顯深摯屈曲。

此一寫法,直教人想起歐一陽一修的《踏莎行》。

其下闋「寸寸柔腸,盈盈粉淚,樓高莫近危闌倚。

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通過設想妻子憑欄遠望,思念「行人」的愁苦之象,來寫愁思。

妻思夫,夫想妻,虛實相生,從而將離愁別緒抒發得淋漓盡致,與納蘭此篇,十分相類。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納蘭詞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