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蘭詞》17.生查子 短焰剔殘花:短焰剔殘花,夜久邊聲1寂。倦舞卻聞雞2,暗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納蘭詞》17.生查子 短焰剔殘花

納蘭詞

17.生查子 短焰剔殘花

生查子

短焰剔殘花,夜久邊聲1寂。

倦舞卻聞雞2,暗覺青綾3濕。

天水接冥蒙4,一角西南白。

欲渡浣花溪5,遠夢6輕無力。

【註釋】

1短焰兩句:殘花,燭花,燭心燃燒後結成的穗狀物。

邊聲,指邊地特有的聲音。

2倦舞句:古以聞雞起舞作為壯士奮發之典故,這裡說的是倦於「起舞」卻偏偏「聞雞」的矛盾心情。

3青綾:青色的有花紋的絲織物。

古代貴族常以之製作被服帷帳等。

4冥蒙:幽暗不明。

5浣花溪:在四川省成都市西郊,為錦一江一 支流,溪旁有杜甫故居浣花草堂。

這裡借指自己的家。

6遠夢:指思念遠方的夢。

【詞譯】

惦念是否真只是因為不捨?

念念不忘是否只是因為依戀?

那一年,你忘了桃花開過沒有。

那一年,你說,她一襲粉紅,美若仙子。

即使那時,她總是愛著一身青衣紗袍,落三千青絲。

夜涼如水,今夜的你,遠在天涯。

今夜的她,仍在故園的夢寒湖畔,披下一肩長髮,不帶任何珠花,步搖。

風起時,她的白衣布袍就這樣隨著風,飄啊,飄。

你可曾看見,夢寒湖畔她的身影?

你可曾聽見,她為你吟誦的一首《竹枝詞》—

山桃紅花滿上頭,蜀一江一 春水拍山流。

花紅易衰似郎意,水流無限似儂愁。

【評析】

本闋詞為隨扈出塞思家之作。

上闋言詞人身在邊地,入夜起徘徊,離憂難禁,惆悵難眠。

「短焰剔殘花」,寫的是蠟燭燃久,燭花漸高,火焰漸短,故需要把殘存的燭花剔去,亦即剪燭,李商隱《夜雨寄北》裡就有「何當共剪西窗燭」的詩句。

當然,既是隨扈離家,詞人也會像李義山一樣,想念千里之外的妻子,也會回想和妻子在一起聚首西窗、共剪燭花的恩愛日子。

不過詞人此時不是在四川,而是身在邊塞,能聽見「一胡一 笳互動,牧馬悲鳴」的蕭索邊聲,只是由於寒夜已久,這些吟嘯之一聲 已經沉寂,暫不能聞。

邊聲沒有聽到,荒雞鳴叫的聲音,卻聽到了。

「倦舞卻聞雞」一句,用典出新出奇,深藏了詩人的隱怨。

《晉書 祖逖傳》中有記:「(祖逖)與司空劉琨俱為司州主簿,情好綢繆,共被同寢。

中夜聞荒雞鳴,蹴琨覺曰:「此非惡聲也。」

因起舞。」

本來,聞雞當起舞,壯士當奮發,有所作為,但是詞人聞雞,卻倦於起舞了,不但如此,還「暗覺青綾濕」,清晨的霧氣已經把他的衣裳打濕,讓他心生寒涼。

這其中能窺到半點祖逖式的建功王事之懷麼?

詞至下片,轉以浪漫之筆法出之,寫夢裡情景,於迷一離 倘恍中表達了怨情與離憂一交一 織的款曲。

「天水接冥蒙,一角西南白」,此二句言處於西南方的家鄉已在千里之外,故水也是「天水」,並且由於距離遙遠,幽暗不明,在晨光之中泛出一片朦朧之色。

既然遙不可及,那就藉著夢迴去吧,可誰料夢也「輕無力」,不能承托,詞人只有任由無邊的黑暗把自己吞沒了!結句意境淒幽沉婉,尤令人心痛。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納蘭詞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