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蘭詞》18.點絳唇 詠風蘭:詠風蘭1別樣2幽芬,更無濃艷3催開處。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納蘭詞》18.點絳唇 詠風蘭

納蘭詞

18.點絳唇 詠風蘭

點絳唇

詠風蘭1

別樣2幽芬,更無濃艷3催開處。

凌波4欲去,且為東風住。

忒煞蕭疏5,爭奈秋如許。

還留取,冷香6半縷,第一湘一江一 雨7。

【註釋】

1風蘭:蘭花的一種,開白色的花,微香。

據張本標題,此詞系為張見一陽一所畫蘭花的題詞。

張見一陽一於康熙十八年曾任湖南安華縣縣令,故詞中特別提到湘一江一 。

2別樣,特別、不尋常。

3濃艷:艷麗、華麗。

代指鮮艷的花朵。

4凌波:在水上行走。

5忒煞:太,過於。

蕭疏:稀疏。

6冷香:指花之清香氣。

多喻菊、梅之香氣。

7第一湘一江一 雨:張見一陽一此時正令湖南安華,故此句意謂見一陽一所一江一 之風蘭堪稱湘中第一了。

【詞譯】

你說,蘭花寂寞。

你說,你就是一朵幽美的蘭花。

不是富貴的三春牡丹,不是高潔的盛夏芙蓉,也不是高雅的金秋菊花。

它始終都是一個淡泊的名字,在你樸素的是詩句中: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行到水窮處,不見窮,不見水—

只有一片幽香,冷冷在目,在耳,在衣。

回眸一笑便足成千古。

【評析】

此篇即為題蘭兼詠物之作。

詠物詞在古典詩詞中是為一大類別。

這種詞濫殤於唐,宋人繼之,漸進佳境。

清詞中的詠物之作亦多有佳篇美什。

但詠物之作極不易工,其上乘者大都借物以寓性情。

性德對填寫詠物詩詞也有自己的看法,他說:「唐一人詩意不在題中,亦不在詩中者,故高遠有味。

雖作詠物詩,亦意有寄托,不作死句。」

他是這樣主張的,也是按照自己的主張去創作的。

這首詠風蘭的詞就是如此。

上闋從香氣和姿態兩方面對風蘭作了一精一致靈動的描摹。

「別樣幽芬」 言風蘭散發出不尋常的香味,這種清幽??雅的氣息,是那些濃艷的花朵無法與之媲美的。

風蘭不僅在香氣上與眾不同,而且形態上也如「凌波」,飄飄欲去。

此處「凌波」,語出曹植《洛神賦》「凌波微步,羅襪生塵」,本用以形容美好的女子,這裡藉以描摹風蘭輕靈飄逸、柔美無限的樣子。

東風在這裡顯然不是春風,可以理解為時光,催花開放和呵護花的力量。

整句即言希望風蘭這樣美好的花不要去的太快,希望美好的事物能夠長存。

如斯希望,當然美好,然而秋意襲來,風蘭只得「忒煞蕭疏」。

「忒煞」一詞寫出了詞人惜花的惋惜之心。

然而儘管風蘭看上去已經太過稀疏,可仍散發出微微香氣。

顯然,這裡的「還留取,冷香半縷」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因為這風蘭終究不是自然界的風蘭,只是友人的畫罷了。

而畫上的風蘭竟然給人一種好似幽香散發的感覺,可見所畫之風蘭堪稱湘中第一了。

至此,讀者方才明白原來這是一闋詠物題蘭之詞。

歷來詠物之作,所詠之物,多為菊花、梅花、牡丹、柳樹等,至於風蘭,吟詠的則少之又少了。

風蘭本非富貴之花,它只是生長在深山野壑中的小草而已。

但納蘭對其情有獨鍾,大加讚美和稱羨。

於詞中,則字字刻畫,又字字天然,不即不離,不粘不脫,即「意有寄托,不作死句。」

風蘭之形象綽約可見,而又不無詩人性情的處處流露。

既詠物又抒懷抱,顯然頗含一騷一雅之旨,寓有詩人深摯的情懷,尤其是「一段意思,全在結句,斯為絕妙。」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納蘭詞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