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劍俠圖》第十三回 釋三寇火燒清雲寨 賀美號簪花靈隱寺:把守這頭道寨門的是兩個頭目,水上漂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雍正劍俠圖》第十三回 釋三寇火燒清雲寨 賀美號簪花靈隱寺

雍正劍俠圖

第十三回 釋三寇火燒清雲寨 賀美號簪花靈隱寺

上回書說到:夜探清雲寨,徐源、邵甫被困大廳前,猛英雄叱海金牛聽見鑼聲響亮,亮出降魔杵,闖進山寨。

把守這頭道寨門的是兩個頭目,水上漂劉成、一文錢不沉底兒劉順,他們倆從獅子寨到了清雲寨,把太湖的事情全報告給羅焰光,因此派他們倆把守頭道寨門。

由於今天是大喜的日子,大寨出賞酒宴,他們都在山寨間飲酒。

聽鑼聲一響,五十多人各持刀槍,把猛英雄圍在中間。

猛英雄大喝一聲,猶如虎蕩羊群,大杵一擺,撲撲,橫躺豎臥,就死了七、八個。

兵丁往上圍,連砸帶扎,又是七、八個。

劉成、劉順一商量,劉順拿著刀順著寨門轉到傻於恆的身後去了。

劉成高聲喊叫:「別打啦1嘍兵往兩旁一閃,傻於恆一掄杵:「好小子,敢欺負老牛。」

劉成蹦到切近,用刀一指:「猛漢,你從哪來呀?」

「我從那邊來呀。」

「你怎麼來的?」

「走著來的。」

劉成一聽真生氣:「廢話1傻於恆也說:「廢話。」

其實,劉成是引於恆的注意力,只見劉順蔫蔫地往於恆身後邊湊。

越湊越近,欲來個金風未動蟬先覺,暗算無常死不知,刷——捧刀照定於恆後背就扎,就聽傻於恆猛然一聲喝喊,一轉身,用大杵照著劉順的腦袋掄圓了就是一杵。

啪嚓!腦漿崩裂,嘩的一下兵丁就亂了。

「這傻東西有後眼,劉頭目叫他給砸死啦1於恆打仗並不傻,他心裡琢磨:這小子為什麼淨說話不動手哇?又見劉成的眼睛總往自己身後看,便想:喲,莫非後邊有人要宰我呀?左眼睛微微往後一瞧:嘿!好小子真來啦!所以才把劉順砸死。

劉成一看,這才明白,在太湖鍾山獅子寨碰見的就是這個傻小子。

「好猛漢,殺我胞弟,哪裡走1舉刀就砍。

於恆也顧不得念叨啦,「嘿1大杵一撩,劉成的刀就飛啦,他抹頭就跑,猛英雄往前趕步,「喚虎出洞」,大杵對準劉成後心就扎,「撲哧」一下,劉成喪命。

嘍兵一見撒腿就跑:「好厲害,山一精一大野獸1傻小子在後頭也喊:「別跑啦1一直奔二寨門追去。

於恆手持降魔杵追打著喊道:「好小子,竟敢欺負我們家的孩子,三兒、四兒,別害怕,老牛來啦。」

撞到人群之間,不亞如鋼鑄金剛,鐵打羅漢。

徐源、邵甫一看牛兒小子來啦,精神倍長。

三寨主分水忽律彭沖彭伯言一亮分水狼牙镩,飛身過來,用镩一指:「猛漢大膽1一舉雙镩,蓋頂就劈。

傻於恆一抱降魔杵:「再來點,再來點。」

「唰」!镩就到啦。

於恆猛的往上一撩:「再來點兒吧。」

「噹」,把雙镩打飛了。

彭伯言抹頭一跑,傻於恆回手橫杵一掄,正打在後背之上,「彭噌」一聲,硬把彭伯言給砸了個跟頭,他鯉魚打挺「噌」的一下騰身而起,嚇得臉色蠟白。

「好厲害1有兵丁把狼牙镩撿回,一交一 給彭伯言。

何豹一涮托天叉,「嘩楞楞」,帶著不少人圍上於恆,又是一場鏖戰。

這時候,前後就有兩個更次,四鼓都過了,大廳前鑼聲響得更緊啦,喊殺的聲音更高了。

羅烈一看,來的這幾個人當中最凶的就是牛兒小子,大杵掄開,逢著死撞著亡,如在無人之境。

他把彭伯言叫過來低聲囑咐:「賢弟,你趕緊如此這般地去做,只要這個傻大個兒一死,諒那兩個小輩就好對付了。」

彭伯言點頭:「兄長說得對,我也是當事者迷。」

說著他把狼牙镩一擺,闖進重圍,高聲喊叫:「猛漢,敢隨你家寨主爺,到寬敞地方一戰嗎?」

傻於恆殺紅眼啦:「龜兒子混蛋哪,上哪裡都行啊1「好,隨我來。」

兵丁一閃,彭伯言在前,傻於恆在後就往東啦。

徐源、邵甫現在累壞了,可還是奮勇作戰,看見傻小子被人調開,就知道要壞。

立即喊嚷:「傻爺們兒,別上當啊!就在這裡打吧。」

猛英雄連頭都不回,就追下去了。

彭沖明白!

叫他追上,自己就活不了!他順著東配房的北山牆,穿過一個月亮門兒,原來東院是個大花園兒,真有四時不榭之花,八節長春之草,桃紅李白芬芳,綠柳青竹搖曳,濃香吐蕊,爭奇鬥艷。

真的,羅烈要不把盜國寶的欽犯窩藏山中,何至於山破勢敗?彭伯言跑到一片假山石的旁邊,墊步擰腰,「噌」

的一下躥出有一丈五去。

可傻小子不會躥,往前一邁步,壞了,這裡有個陷坑!一丈見方,上邊用竹竿架住,和平地一樣,當中一個井口,這口兒上有根鐵棍,用木板架在上面,也偽裝好了,如果蹬上,這木板在鐵棍軸上一滾,把人漏下去,然後恢復原狀。

傻小子哪裡懂得?咕嚓*—他就漏進陷坑裡了。

彭伯言過來,這井口兩邊有個鐵插管,他把這插管一插,於恆想出來勢比登天,彭伯言轉身走啦。

這個陷坑有一丈五、六尺深,裡邊墊著干石灰細面兒。

傻於恆掉下來先扔杵,然後一抱腦袋。

咚——砸下去的干石灰面兒就起來啦,滾了他一身,又把眼睛給嗆啦。

等了一會兒,石灰面兒落下來。

他一流眼淚,慢慢地將雌雄眼睜開了。

雖說眼睛辣辣的,但到底能看啦,站起來把杵抄起,臉衝上喊:「好小子,我中了你的奸計!有本事讓我出去,咱明著干1傻小子喊一通又一通,就是沒人來。

於恆發怒了,把大杵一掄,在裡邊一通砸,「撲通撲通」,木板掉下來,上邊兒有人說話:「猛漢。」

「我叫牛兒小子。」

「噢,牛兒小子。」

「幹什麼?」

「你願意出來嗎?」

「願意,這裡邊很難受的。」

「那好,我給你拿個梯子來,你順著梯子不就爬上來了嘛。」

上邊說著,順下一個梯子來。

猛英雄脫了大難。

你猜搭救於恆的是何人?原來是位老俠,七十多歲,家住雲南狐兒山下黑熊鎮,在鎮東口開了一個客店,叫黔南客棧,他姓王單字名鳳,江湖人稱天靈俠。

老俠一生不娶,貪練武功。

有個弟弟,夫妻相繼去世,留下一個女兒名喚素蘭,被老俠收養在家,從五歲上就跟老俠學習 文武兩課。

今年十九歲,長得又俊,功夫又好,也能操持店務。

羅烈他們去鐵善寺,有時候就住在店中,和王鳳不錯。

老俠這次到杭州遊玩,才想來揚州清雲寨,本打算看看就走,羅烈執意挽留,盛情難卻,這才提出來:「你一定叫我多住幾天也可以,給我找個最幽雅最僻靜的地方,派一個人侍奉我,你們哥兒幾個也不用總在身邊陪同,我獨自遊玩。

要能這樣,我就多住幾天。」

羅烈答應了,並且在東花園,竹林深處的翠雲閣款待王鳳。

今天的事,老俠早有耳聞,自從韓寶、吳志廣一來,老俠暗中偷一聽 竊看,已經知道事情的原委。

大廳前鑼聲一響,老俠來到北房上,按屋脊往下看,彭伯言把於恆引到陷坑以後,老俠才來到這陷坑旁邊拔下鐵插管兒,摘下翻板,拿來梯子,猛英雄於恆這才上來。

傻於恆抬頭看天,東方發亮,「登登登」直奔前廳。

徐源、邵甫本來動手就擔著心哪,一看於恆來了,爺兒仨往外衝,何豹傳令兵丁往上圍。

何豹過來問羅烈:「大哥,這小子勢如猛虎,應當怎麼辦?」

羅烈也在問彭沖:「他怎麼出來啦?」

彭伯言也莫名其妙。

三個人商議,事已至此,調弓箭手把這不明來歷之人全都射死。

就在這個時候,竹城的頭目跑進來,氣喘吁吁,單腿打跪:「啟稟大寨主,現有聖手崑崙鎮東俠侯振遠,還有他的朋友童林童海川前來拜山,他們在竹城外恭候。」

羅烈一聽,勃然大怒。

命令頭目們率領兵丁把他們爺仨圍住,然後對何豹、彭沖說:「二弟、三弟隨我到外面會一會侯振遠、童海川。」

何豹、彭沖答應,帶領四個小寨主還有四十名兵卒直奔大寨門。

來到船塢,登上大戰船,水手解纜繩撤跳板,船篙一點,「唰拉拉」沖風破浪,來到竹城裡,然後吩咐把千斤閘絞起來,船到山外。

水面上一隻小船,一共有三個人,船頭站著侯振遠,左手按著劍把,右手捋著銀髯。

旁邊站定童海川,懷抱子母雞爪鴛鴦鉞,威風凜凜,船尾站著蠻子孔秀,另有三個水手。

原來侯老俠跟童海川等到陶大爺走了之後,一切事情托付給王一爺 跟北俠秋田,當晚又囑咐黃燦一定聽師伯秋老俠的安排。

次日清晨告辭,弟兄倆奔清雲寨走下來。

到了望潭莊,天已快亮,孔秀正從裡邊跑出來。

「唔呀,師大爺,師父來啦。」

侯二爺他們也出來了,彼此見禮,請到跨院。

侯二爺把事情一說。

最後道:「陶二爺帶著良兒跟九齡直到現在沒回來,傻兄弟還有徐源、邵甫又不知去向,我和陶大爺正著急,準備派人去尋找。」

老俠侯振遠一擺手:「他們一定去了清雲寨,陶老英雄請店裡給雇只船,我帶海川立刻進山。」

二爺侯傑立即找來悶棍手劉三,雇好船隻,爺兒三個登船,從水路直奔竹城。

到了切近,上面有人喊:「幹什麼的?慢往前進,我們可要開弓放箭啦。」

侯老俠抱拳回答:「兵卒聽真,我乃聖手崑崙鎮東俠侯振遠,帶著朋友童林前來拜見羅寨主,煩勞通稟。」

「候著1兵丁下城上船,到寨門下了船,才來報告。

到現在羅烈的大船衝出來,海川知道,他們爺兒三個都是旱鴨子,不會水呀,幸好大船離小船一丈多遠兒就停住了。

羅烈在船頭躬身行禮:「對面小舟上敢是老俠客嗎?」

侯老俠也作揖還禮:「面前就是羅大寨主吧,在下正是侯廷。」

「啊,久仰閣下的盛名,羅某幼年就知道您是我們武林中的前輩,道高德重。

怎麼今天身帶利刃,來至草寨,不知何故?」

侯振遠微然一笑:「羅寨主,老朽年逾八旬,隱居山東,閉門課徒,耕耘垅畝,樂老家桑。

本期埋沒於山林,老死於戶牖,落個與人無侮,與世無爭,也算含笑地下啦。

不想好友童林相邀於我,協助捉拿欽犯。

今已訪知韓、吳二寇躲避在貴寶寨,昨遣小徒來山中暗視,一夜 未歸特此前來詢問。」

羅烈聽了一陣狂笑:「哈哈哈,哼!想我清雲寨堅似金城湯池,固如鐵壁銅牆,不管他項長三頭,肩生六臂,如敢犯我山界,也叫他有去無回!老俠客明白嗎?」

海川一聽勃然變色,侯老俠衝著他一搖頭,然後面對羅烈一笑:「好哇,大丈夫敢做敢當,果真欽犯落到貴山,老夫辦的是案子,不用說死幾個徒弟,只要侯某三寸氣在,也要受人之托,忠人之事。

大寨主既然襟懷磊落,那麼韓寶、吳志廣一定在貴山住腳啦?」

羅烈點頭:「侯老俠,他二人現在敝山不假,弟兄佔據此地,種地不納糧,打魚不納稅,專劫過往商賈,已是非法,何敢再容欽犯?實因你身旁的童林,他興一家武術,與我們鐵善寺無關,大不該揚言滅我們的山門,前在太湖殺我師弟袁德亮、韓大壽,要想捉拿欽犯,童林必須受死1老俠侯振遠,蠶眉倒立,虎目含嗔,左手按劍把,右手一撩長衫,腳尖微點船板,「哧——」飛身上了大船,用手點指:「羅烈,老夫以你為綠林英雄,敵視國法如無物!難道侯某懼怕鐵善寺?不一交一 欽犯,與案犯同罪,你還敢拒捕嗎?」

三家寨主身後有四個小寨主,兩頭蛇高成、無腸公子高寶、金槍蝦葉德成、銀槍蝦葉德方,各操兵刃。

現在一看翻臉啦,高成一壓刀:「三位寨主,某家不才,願斬侯廷之頭來獻。」

「多加小心。」

「是。」

高成一個箭步躥過來:「老匹夫侯廷,敢到我清雲寨撒野,分明自尋死路!兩頭蛇高成要你的老命1老俠把臉一沉:「無知鼠輩,你敢辱罵老夫?進招受死1高成左手一晃面門,刀走迎風劈柳,「唰——」

就到啦。

侯振遠多大的份兒!老俠身法展動,上左一滑步,劍「走青龍戲水」,手腕子一反,正是高成的脖子,「唰——」從脖子上就過去啦,右腳尖兒一點他的小竟,「彭——」高成的死一屍一出去一條兒,人頭「咕嚕嚕」滾出去老遠。

無腸公子高寶一看兄長死啦,紅了眼睛,一顫紅纓槍,「唰1槍走一條線,奔老俠後心就扎。

老人家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左腳當軸兒,右步一滑,來了個大轉彎,劍走「青龍出水」,正是高寶的小竟,「撲哧」一聲,龍淵劍扎進有半尺。

大船上一陣大亂。

葉德成、葉德方每人一顫蠟桿槍,前後夾擊,葉德成在前邊分心就扎,葉德方在後面照老俠後心也是一槍扎來。

侯振遠聽風辨物,知道後面槍也到啦,上左步一蹭,閃開二人的槍尖兒,右手龍淵劍「海底撈月」,「嗆」一聲,兩個人的槍頭兒都掉下來。

老俠一個「長河斬蛟」正是葉德方的胸前,寶劍扎死葉德方,就勢拔劍,腳尖兒一點船板,騰空而起,順勢一落,寶劍正劈葉德成的頭頂,「啪嚓。」

一聲,當時身死。

羅烈吩咐把一屍一體搬開,一抖鑌鐵虎尾三節棍嘎楞楞:「姓侯的倚老賣老,欺我太甚1縱身過來。

童海川來到侯老俠近前:「兄長,您先稍微歇息一下,待小弟會戰羅烈。」

老俠寶劍還鞘:「有勞賢弟。」

海川分雙鉞,高聲喝喊:「羅烈,認識俺童林嗎?」

「啊1仇人見面,分外眼紅,羅烈雙手攢在當中,雙搖風火輪,「嘩楞楞」,三節輥的兩頭,奔海川左右太一陽一穴就打,童林往下一矮身,左手鉞揚起來,右手鉞的尖子「葉底藏花」,照羅烈右肋下就扎。

不等羅烈還招,左手鉞又奔羅烈右腿鏟來。

羅烈一看不好,想躲已經來不及。

侯老俠怕海川年輕氣盛,使羅烈不死也廢。

「海川,不要過為己甚吧1海川知道哥哥怕自己多樹強敵,這樣他掐住招數,用左腳一勾羅烈的右腿腕兒,只見羅烈撒手扔棍,栽倒在船上。

孔秀很機靈,趁勢過去,抹肩頭攏二臂,膝蓋頂腰眼兒,四馬倒攢蹄捆上啦。

「唔呀,我說羅烈呀,你先在這旮裡躺一會兒吧。」

彭伯言一分狼牙镩,飛身過來,「泰山壓頂」,舉镩就砸,海川滑左步,左手立鉞一支,右手鉞平著一擄,「彭」的一聲,把彭伯言的絹帕挑下來,就勢跟身進來,一腿在跨股上腳就到啦0啪嚓」

一下,彭伯言仰面朝天,摔了個四仰八叉。

孔秀又給捆上,連軍刃也拿過來。

何豹氣的「哇呀呀」怪叫如雷,把五股烈焰托天叉一擺:「小兒童林欺我清雲寨太甚,看兵刃1大叉奔胸前便戳。

海川不慌不忙閃身一躲,右手鉞一立,用雞爪一鉤托天叉的翅子,把何豹的大叉拿住,左手鉞往前一推,「麒麟吐舌」,「唰」的一下就到了何豹的胸前,明晃晃兩個大鉞尖子跟牛犄角一樣,何豹一閉眼,心想完啦!海川一個「雞登步」,照胸口一腳,何豹應聲而倒,孔秀也給捆上。

這時孔秀跑過來:「師大爺,這些賊頭目,成天打家劫舍,今天又和我們為仇作對,依小侄來看,除惡人即是善念,把他們穿了就完了1老俠連連擺手:「孔秀,不可如此,羅寨主乃鐵善寺門人弟子,綠林英雄,豈能傷害?馬上把咱們那隻小船喊過來。」

孔秀一招手,小船過來,用鉤竿子勾住大船。

老俠客親自把三個人解開,羅烈他們臊得面紅耳赤,低頭不語。

老人家微笑道:「三位寨主,老夫成全你們,趕緊離開這裡,不然你們要打窩藏欽犯的官司,快上小船去吧。」

羅烈也知道完啦,他想這個童林衣不驚人,貌不壓眾,我弟兄的本領很不錯呀,可沒有一個在人家面前進兩招的,全是一招即敗!看來差得太遠。

他想到這裡一抱拳:「謝謝老俠客不殺之情,容圖後報。」

說完第一個跳下小船,彭沖、何豹也相繼跳下。

剛要走,孔秀把他三個的兵刃給抱過來:「等一等,我也有幾句話教育你們。」

羅烈一抱拳道:「有話請講當面。」

「羅烈你為什麼這樣客氣?」

羅烈臉一紅:「敗軍之將,不敢言勇。」

其實十個孔秀也打不過他們仨人之中的一個呀!孔秀點點頭:「你們還有一些人情的,你們好好地聽著,方纔我們老爺子海量寬宏,貴手高抬,只當買鳥放生,釋放了你們,我老師看出你們都是硬漢子,輸手不輸口的,這吃飯的傢伙掉了沒關係,不能說一句服軟兒的話,叫什麼士可殺不可辱,才說出容圖後報的話來,為的是遮一遮羞臉兒,挺直了脖子充好漢,鼓著腮幫子裝胖子!其實你們心裡也是很感激他老人家的活命之恩的,如果你們沒有良心,日後還要來找麻煩,老俠客爺也決不懼你等鼠輩,要知侯、童兩位師父都是前輩,原不與你們鐵善寺為仇作對的,因為無仇無恨,真的有仇,豈能寬囿你等?放你們逃走就是明證,如果你們知恩不報,反欲成仇,終不過充當一個以怨報德的綠林敗類罷了。

我老師怕你們將來再送死的時候沒有兵刃,現在給你們送來,免得著急嘛。」

說到這裡,把兵刃都給扔到小船上,斥道:「混帳東西,你們死了老子都不會想你們的,簡直不像話,菠菜韭菜爛芹菜,殘頭蘿蔔纓子,都滾吧,免得我教師看著你們生氣1

小船蕩悠悠地走遠了。

侯老俠也不好意思地笑出來,其實老人家心裡很高興。

這個孩子說出了我不能往外說的話,從而教訓了羅烈,因為羅烈他們回鐵善寺一定要在方丈面前搬弄是非,好與我和海川記仇。

孔秀這番教訓,給我和海川減輕了不少負擔,因為太湖要鏢就傳來要滅鐵善寺的山門嘛。

這回清雲寨殺了幾個壞人,免得師父擔這滅山門的罪名,這三個人回到鐵善寺,方丈濟慈、濟源他們就有個想法,童林要來我山門,怎麼會把你們放回來呀?再說問起這件事是鎮東俠殺的,童海川並沒殺他們。

這是老俠侯振遠把海川身上的擔子往自己身上攬,這是為朋友的苦心,孔秀早就看出來,可海川並沒有看出來。

孔秀真是絕頂聰明,不然像孔秀這人,真本領一點沒有,又是黑道上的人,何能與上三門俠義為伍?孔秀對羅烈的這番話,正是希望他們改惡向善,所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老俠吩咐幾名兵丁催船進山,等進了竹城,往北看頓使老俠一驚,青雲寨大火沖天而起,黑煙滾滾。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原來內寨的馬氏夫人是金銀亂石島大寨主馬雲龍的妹妹,為人十分賢惠。

自從韓寶他們一來,馬夫人勸羅烈幾次,叫他把二小送出山去,又為這個還教訓了自己的兒子羅聲遠。

但無奈說的舌敝唇焦,這父子倆置若罔聞!今晚外面響鑼,馬氏夫人立即派人前去看個究竟,直到現在,很多男女下人驚慌失措,馬氏知道青雲寨保不住啦,眼淚直流,把下人都叫到上房,多年的體己全部拿出來,給大家一分,然後傳話把柴草木料往前後一堵,自己一把火,把後寨點著,也把自己燒死了。

這時整個青雲寨亂成一一團一 ,韓寶拉住羅威四個人跑到後山,羅威急得跺腳捶胸。

喬玄齡念佛道:「無量佛,三位賢弟,青雲寨即將不保,我們趕忙逃走,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賢弟,我們有家難投,有國難奔,你說上哪吧?」

羅威想了一想道:「三位兄長,事到如今,我們是風雨同舟了。

只可奔湖南沅一江一 金銀亂石島投奔我舅舅去,再圖報仇之策。」

羅威暗中找來一隻小船,四個人逃走了。

羅烈他們逃走,侯敬山、陶大爺帶著店中一些夥計,雇上一隻大船,沖風破浪,也趕到清雲寨。

大家合在一起,直奔寨門。

就看裡邊兵丁小頭目四散奔逃,傻小子於恆打得這些人雞飛狗跳牆。

海川喊住牛兒小子,馬上派人救火。

等大家下了船,陶二爺、徐源、邵甫、司馬良、夏九齡才和大家見面,把昨晚之事,詳細說明,韓寶等已然逃去。

眾人來到寨中,火已經滅啦,馬氏早已燒死。

不少的死一屍一,不僅船上有,地上也有,老俠看完道:「海川,你帶著龍批大票,隨著陶二爺到趟一江一 都縣報案,派官員前來收拾,辦理善後。

我們大家先回望潭莊,這裡只派幾個人看守。

陶少華來時的夥計船隻,還有花錢雇的船隻,都帶回店中。

大家洗臉休息。

悶棍手劉三給於恆洗衣服,烤乾換上。

中午,海川、陶少華才回來,一江一 都縣抄封青雲寨,招百姓進山居祝

事情辦理停妥,恭請陶二爺一同回杭州,陶少華慨然應充。

眾位老少英雄,不管是舊友還是新一交一 ,大家一起趕奔杭州。

朝登紫陌,暮宿一江一 塵,非一日來到鏢局,與南北俠王一爺 等大家相會,把清雲寨的事情說明。

秋老俠勸慰一番,然後把這次簪花賀號的事情也跟大家說清了。

「現在一切準備就緒,連海川在內一共二十四人,已經做得了二十四朵花,今天銀樓就給送到。

只要花兒來了,咱們擇的是後天六月十五日,就去靈隱寺獻藝簪花。

靈隱寺的方丈已經知道王一爺 進山拈香,佛堂庭院以及王一爺 休息的靜室,全都準備齊啦。

王一爺 和眾位賢弟們看看還有什麼紕繆遺漏之處,趕快提出來,也好補辦。

侯振遠聽完站起來,一躬到地道:「我先謝謝哥哥和眾位仁兄賢弟,替我操心受累。

老哥哥想得太周到啦,王一爺 還有什麼吩咐嗎?」

雍親王擺手道:「本爵是外行,不過到正日子前一天,我們都要沐浴虔誠才是。

再有大家都穿整齊一些,所有兩號去的夥計,每人都給幾個喜錢,也算皆大歡喜。

還要讓潘龍、黃燦多準備些銀兩,到時候大家還要佈施一些錢吧。」

「對,我看就這樣吧。」

說著酒飯擺好,大家陪王一爺 吃完飯,然後閒談。

這時潘龍進來,提著一個匣子,到北俠面前道:「師父,銀樓把守正戒一婬一花給送到啦。」

秋老俠接過包袱:「王一爺 、海川大家看看吧。」

這是個長四方的織錦匣,十分講究,打開之後,裡面有二十四個雞蛋圓的小銀盒,北俠拿出一個來,就好像懷表的簧一樣,用手一按,崩簧一動蓋兒開了。

北俠秋田道:「爺請看一看,」說著遞過去。

海川也沒看見過。

這裡邊放著一個銀製的蓮花,這花是十二個瓣一朵兒,好像兩朵擠在一起,成了鴨蛋圓,光彩鮮艷,花蕊做得十分一精一致,還有兩根長蕊。

秋老俠拿出來微然一動,這兩根細長蕊就動起來沒完,顫顫巍巍,非常好看。

北俠把花蒂翻過來,原來是兩個根部,兩朵花連在一起,這根部花把兒很短,當人們把纏頭絹帕纏好之後,就把這朵花插在鬢邊。

長花須正好下垂到眼角邊。

王一爺 很驚歎:「秋老俠,真是巧奪天工啊,做得太好啦1老俠點頭道:「過去武林松棚會,值年會首都要專門請工匠師傅打造此物。」

南俠司馬空、飛行俠苗澤、鐵扇仙張子美以及各鏢師,還有上三門的弟子,只要帶過花的對於這些事都明白,可王一爺 、海川這些人不懂啊,王一爺 當然要問個究竟:「老俠客,會首頭目人預備這個幹什麼?」

「爺駕有所不知,凡是師父教的弟子,還有鏢局的鏢師,總之一句話,凡是屬於夜行人,三炷香兩支蠟,紅氈子鋪地,有師父有徒弟的正門正戶,都要獻藝領花賀號。」

王一爺 點了點頭,可還不太明白,問:「老俠博學多識,本爵欽佩,可領這花有什麼用呢?」

秋老俠說道:「爺駕不知道,門戶之中有五戒,然所表祖德,殘害身體為武林不齒的就是一婬一。

因為學會躥縱之術,夜入深宅大院,見紅樓幼一女,深閨少一婦 長得好,所謂見美色起一婬一心妄動邪念,當他要越禮一胡一 為的時候這花須有兩根長的,在剎那之間發顫,它一顫就掃自己的眼角。

眼是心之苗,當時就能想到,人之姐妹,己之姐妹,就能守正去邪,也就是防止好人起壞心的一道欄杆。」

「啊1王一爺 恍然大悟:「老俠的話,本爵頓開茅塞,原來綠林中的規矩也是勸人學好哇?」

王一爺 看著花發怔,又道:「老俠客,這花為什麼非要用兩朵蓮花鑄在一起?」

老俠一笑。

「貝勒爺問的真詳細,您問的這些事,在場的老人物都知道。

好吧,我就說出來稟明王一爺 。」

海川親自倒上一碗茶來:「哥哥潤潤嗓子,說給我們聽聽。」

北俠也不客氣,一飲而盡然後敘道:「爺管它叫蓮花,並沒錯,實際上叫並蒂蓮。

相傳在戰國時候,宋國國王名叫偃,他是一個極端暴虐的昏君。

有一天他坐著車,去封父之墟遊玩,走到一片桑林之外,發現一位採桑女子俊美無比,思欲霸佔,就在不遠處修建一座高台,取名青靈台。

宋王偃經常到青靈台上偷看美一女 採桑,遣人去問,才知這女子本系舍人韓馮之妻息氏。

宋王偃派使者曉喻韓馮,叫他把息氏獻給宋王,韓馮一聽心裡十分惱怒,可迫於王命,才與妻子息氏說明此事,問其願否?息氏作詩以對,詩曰:南山有鳥,北山張網,鳥自高飛,網當奈何?宋王偃聞聽勃然大怒,立刻派甲士把息氏抓到青靈台上。

他告訴息氏:「予,宋王也,能富人,也能殺人。

若相從當封為後,不從死之。

『息氏聽了又以詩相對,詩曰:鳥有雌雄,不逐鳳凰,妾本婦人,不樂宋王。

他這詩的意思是:不管是雌鳥雄鳥,也不能總追著鳳凰後邊飛,仰他人的鼻息,別看我是個婦人,並不喜歡你至貴至尊的國王。

宋王派人把韓馮抓來殺了。

曉喻息氏,你要不聽從我的命令,也一樣殺了你。

息氏十分從容道:」好吧,等我沐浴完了,一定侍奉大王。

』宋王傳旨:「准其沐裕『息氏走進沐浴室,就從青靈台上跳下去自一殺了。

從息氏身上搜出一張紙條來,上面有字,請把韓馮和自己並葬,就感恩不盡了。

宋王偃豈能答應?不但不給合葬,而且在一條青溪小河的兩岸,把他夫妻分隔埋掉。

過了不久,從他二人的墳墓上生長出兩棵樹來,枝葉茂盛,隔著河水枝幹對長,直到扭在一起,越長越粗,不可分開。

當地的百姓就給他起名兒叫相思樹。

樹上有鳥比翼雙飛,溪內有鴛鴦戲水。

在水中還生有很多的蓮葉,長出花來都是兩朵絞在一起,而且兩根相並,人們給它們起名叫並蒂蓮花。

這蓮花比為君子,出淤泥而不染。

我們武林的先輩用這花來比喻自己潔身自愛,不要誤入歧途,遺門戶之羞成終身之恨,才叫它守正戒一婬一花。

王一爺 聽得津津有味。

當北俠講這事的時候,侯振遠派黃燦把所有弟子都叫來聽一聽。

現在講完了,大家無不贊成。

海川是聞所未聞,見所未見哪。

把守正花收起,黃燦、潘龍把所有的事情都安置停妥,到了六月十四的晚上,王一爺 齋戒一番。

次日清晨,外面備好了馬,恭請王一爺 上坐騎。

老少群雄不下百多位,大家上馬,浩浩蕩蕩順著西湖的岸邊小路,人馬雜沓,走過岳王廟,直奔北高峰下。

當初的擂台早已拆除,眾人來到靈隱寺這座馳名全國的古剎,真是宏偉壯觀,金碧輝煌。

迎著宏闊高大的山門,有個大影壁,高有六丈,寬有十丈,三座朱紅的山門全開著。

王一爺 眾人全都下馬,早有夥計把馬全部拉走,刷飲喂遛。

正在這時候,廟裡披編打樂器,出來有百名僧眾。

為首的是本廟老方丈法元長老,今年已經八十多歲,他身穿黃雲緞子的僧袍,五領四帶三不齊,古銅色的護領黃中衣,厚底黃僧鞋,白綾的高靿襪子。

圓臉型,面色紅潤,兩道蠶眉,壽毫老長,慧目放光,鼻直口闊,一部銀髯飄灑胸前。

光頭頂,九塊香疤,分三溜兒,手持引磬,脖子掛著一百零八顆羅漢珠兒。

後邊的監寺、齋堂、以及三代僧眾,尾隨於後。

來到王一爺 的面前,老方丈跪倒叩首:「南無阿彌陀佛,爺駕蒞臨敝寺,恕魁小僧等未能及時相迎。

請爺駕寬耍」王一爺 伸手相攙:「高僧,此次本爵微服來到一江一 南,也要避人們的耳目,還是不外傳的好。

請問我們休息的地方有嗎?」

「已經給爺準備好靜室,等爺淨手以後可到大雄寶殿拈香。」

王一爺 點頭:「大和尚,我看這靈隱寺修在半山,風景很美,可這座廟並不算太大呀。」

法元笑了:「爺的眼力真了不起。

咱們西湖廟宇甚多,要說大廟就數靜慈寺。

大宋朝有位得道的高僧濟公長老,由於長老濟世活人,靈隱寺也就因人而享名,可後來依然歸靜慈寺。

到了北方提到濟公長老,名聲甚大,到了咱本地,提濟公長老就不成啦,必須提他的俗家名字——李修緣,人人皆知。

「法元和尚說著,率僧眾恭請貝勒爺、眾施主進山門,順甬路往裡走。

左右鐘鼓二樓,更有參天古樹,枝葉參差。

二道門裡左右兩個高台,上面塑的哼哈二將,足有一丈多高,十分逼真。

王一爺 欣賞一陣,直奔三道山門,甬路兩旁都是三足鐵鼎。

這三道山門叫穿堂殿,兩邊塑的是摩家四將,一個手持寶劍,代表的是風。

第二個懷抱琵琶,代表的是調,第三個手持雨傘,代表的是雨。

第四個手拿一條小蛇,其實是蜃,代表的是順。

當中塑的是大肚彌陀佛,兩邊有副對聯,上聯是:大腹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下聯是:見人便笑笑宇宙可笑之人。

上邊橫批是:皆大歡喜。

王一爺 他們轉到彌陀佛的身後,是一尊護法韋陀神,金盔金甲,手捧降魔寶杵,非常雄壯。

再往裡才是大雄寶殿。

院中收拾得乾乾淨淨,高大的硬架天棚,當中是月台。

北大殿殿門緊閉,由北俠、南俠、鎮東俠、海川哥兒四個陪王一爺 來到跨院靜室,稍微休息一下,小沙彌端來淨面水,大家都嗽口洗手淨面。

法元奉陪王一爺 到大雄寶殿,殿門已開,鐘磬齊鳴,香煙繚繞。

當中供的是過去、未來、現在三世佛,莊嚴肅穆。

法元帶僧眾手持樂器,不外九音雲鑼、大鐃大鈸、大察小鑼及笙管笛鼓號物。

王一爺 一稟虔誠,拈著一股香插在香爐內,然後跪在拜墊上低頭靜默。

大家認為爺在請神保佑,六氣時調、八節寧謐、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五穀豐登、河清海宴,其實王一爺 正在暗暗禱告自己的心事,他禱告的話是這麼說的:「過往神靈在上,我大清開國列祖列宗已歷四代,神靈默佑我大清天下太平,有鳳來儀,刀槍入庫,馬放南山。

強無凌弱,眾無暴寡,萬民樂業,此皆神靈降福,佛祖賜恩所致也。

創業難,守業更難。

額瑪有子數十,能主神器者,寥如晨星。

額瑪春秋已高,倘能上天見憐,胤禎有九五之份,自當不負皇恩。

宿興夜寐,宵衣旰食,使國有泰山之安,民享平靜之福,非弟子竊念神器,實為萬民著想。

若能國運鞏固,帝族永延,自遜位於賢者。

弟子一定皈依三寶,秉教沙門,永伴佛燈,焚香頂禮。」

王一爺 禱告已畢,這才頂足八拜。

然後眾人挨次上香虔誠。

王一爺 出了大殿,月台上分三面兒排好座位。

北面一趟桌子,王一爺 在當中,北俠上首,南俠下首,鎮東俠海川以及眾群雄陪坐,一會兒,獻上清茶素點。

黃燦、潘龍把戒一婬一花的匣子放在王一爺 面前,把花名冊放在秋佩雨的面前,所有獻藝之人,一個個擦拳磨掌,躍躍欲試。

秋老俠請王一爺 說句話,王一爺 一擺手道:「老俠客,本爵只是觀光,還是您來主持。」

北俠一抱拳:「眾位都聽到了,王一爺 叫老朽辦理此事,那麼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我想今天試藝簪花的人,可能以前有朋友給賀了號,那就不再賀號了。

現在開始,我叫誰,誰上來,就在這月台上或兵刃或拳腳,練上一趟就行啦。」

說著,打開花名冊,叫道:「阮和1

燈前少影阮和趕緊過來,跪倒行禮:「師伯,弟子在此。」

「賢侄師出名門,在江湖有些年啦,也有了美號,你練趟功夫吧。」

阮和打起精神來,練了一趟螳螂拳。

閃展騰挪,躥縱跳躍,乾淨利索。

練完了站住,氣不湧出,面不更色。

秋老俠、王一爺 一鼓掌,大家也跟著鼓掌。

秋佩雨一抬手,阮和過來跪下道:「請師伯為弟子簪花。」

老英雄打開匣子,取出銀盒,拿出一朵花來,探身給阮和戴好,把銀盒也給了他。

老俠囑咐道:「賢侄,你是你師父的大弟子,在師兄弟之中要起個表率作用,花兒雖小,千鈞之重,望你謹守門規,潔身自愛,行端履正,不辜負師門之德和今日的盛會。」

大家鼓掌。

叫第二名阮壁,也獻藝簪花。

徐源、邵甫由於傷勢未好,由閻保、鮑信倆人代領。

往下除去張旺、孔秀、司馬良、夏九齡之外,全部簪花完結。

老俠秋田叫過孔秀練了一趟掌之後,給他簪花完了,老人家語重心長地對孔秀說:「賢侄,你自幼入了綠林,拜在陶老英雄名下,像你老師昆仲的行為品性,在下五門中是鳳毛麟角的,你現在到底身為上三門的門下弟子,門規戒律均有不同。

為伯本應多說,總希望你能脫胎換骨,謹守戒律,不要做出對不起師門之事。

孔秀趴在前以頭碰地道:「師伯請放寬心。」

再叫張旺練藝簪花,然後喊來司馬良:「你去練趟功夫,請大家看一看吧。」

司馬良沒有動。

「你怎麼不去練哪?」

司馬良跪下磕頭道:「師大爺,方才師哥們當眾獻藝,不是打拳,就是練兵器,盡寇都十分一精一湛,但千遍一律,也沒有意思,侄兒打算改個方式,不知大爺答應嗎?」

「你打算怎麼個練法?」

「侄兒練過暗器,雙手能打穿梭鏢。」

「試暗器也未嘗不可,可哪裡去打靶呀?」

司馬良用手一指:「大爺,您看,有靶子。」

北俠和眾人往月台南邊看,「嘩」的一下,全笑啦。

原來是猛英雄於恆於寶元,晃晃悠悠,兩隻手伸往左右,每個掌心托著一個海棠,又圓又紅,頭上頂著一個大海棠。

閉著眼睛,嘴裡嘟嘟囔囔:「快點呀小子,總不讓睜眼多難過呀,快點練呀。

回頭好吃燉肉哇1秋老俠臉往下一沉:「良兒你好大膽,練藝好壞,前輩們都有原諒,為什麼算計你們的傻叔叔,真正可氣1秋老俠一申斥,把司馬良嚇壞啦,本來他就膽小口齒又不行。

這時夏九齡跪下了,把原委說出來,夏九齡看著大傢伙兒練藝,覺得沒意思,暗暗地跟司馬良商量:「哥哥,您看大家不是拳就是兵刃,真沒意思。」

司馬良搖頭:「武術本來就是這樣,你趁早別獨出心裁。

你瞧出來沒有?秋老伯父,比侯老伯父還厲害,我瞧著他就發怵!到時候練練就得啦。」

司馬良知道九齡這個人歪心眼太多,當初學毒一藥暗器就是個例子。

九齡不以為然道:「良哥,咱們可以練暗器嘛1「師大爺答應嗎?」

「答應,練什麼不一樣。」

「可沒有靶子呀?」

「我有辦法。」

九齡到了牛兒小子跟前,說話的聲音很低:「傻叔叔,您這兒來。」

於恆傻,可明白這兩個孩子跟他近,他心裡也知道要疼他們,於恆便跟著九齡下了月台轉到大殿的門口去,於恆道:「小子,幹什麼?」

夏九齡說:「叔叔,您給我們倆當個靶子吧。」

「那可不是鬧著玩的,你怎麼打?」

九齡一看供桌上放著鮮果,有一盤兒大海棠,悄悄過去拿了六個,道:「叔叔,給您。」

傻小子這樂:「好小子,真孝順,給我吃的?」

「您別吃呀,您先掖起三個來,到了時候我們讓師大爺一瞧您,您就頂上一個,兩手各托一個,我把它打下來,再掏三個也照樣放好,讓我二哥打,打完了就沒有事啦。」

「白受累呀?」

「完了事我和良哥請您吃肉。」

一聽有肉吃,傻小子就舔舌頭,可他也知道危險,問:「小子,要打我眼上怎辦?」

您不會閉著眼嗎?「」對,好主意。

「九齡把他拉到天棚的角兒上叫他等著,現在傻小子於恆一聽司馬良說話,放好了海棠,閉著眼睛出來往這兒一站,九齡把事情一說,老俠哼一聲:」既然如此,快去獻藝,你們兩個一同簪花。

「」是0兩個人起來收拾好,下了月台,距離也就在二丈四五左右,司馬良掏出三支鏢來,嘴裡含著一支,兩手各一支,就看他往下矮身撤右步,左手一甩腕子,」唰——「同時右手在下邊一抖腕子,」唰——「第二支也摔出去,再看他往右一甩臉,右手摸鏢,」鷂子翻身「,臥看巧雲式,這一下最難,從下往上,真擦著於恆的頭皮就到了,快如閃電,人們只看三點寒星,」撲撲撲!噹啷啷「全部落地打個正著。

王一爺 一看,第一個鼓掌,大家跟著也鼓掌,廟裡僧眾就好幾百人,聲音震動,司馬良也很高興,貓腰撿鏢,擦乾淨收起來,九齡立即從傻小子懷裡掏出海棠放好,傻小子還閉著眼睛問哪:「完了嗎?」

「還沒打哪。」

「倒是快著點兒埃」「別說話啦。」

夏九齡剛剛走到打鏢的地方,就看他一回身右手一指,「喀吧」,跟著一塌腰,右手打左邊,左手打右邊十字一交一 叉,「喀吧喀吧。」

再看於恆頭頂和手上的海棠應聲而中,好像用氣吹倒似的,大家又一陣鼓掌,於恆一睜眼睛,問:「燉肉在哪兒?」

大家全笑啦!

北俠沖海川一笑:「賢弟,你來看,這三山五嶽的英雄,四面八方的豪傑,盡皆匯聚於此,正是你一顯身手的大好良機。

常言說得好,萬里之行,始於足下。

這是你入江湖的第一站,讓我們開闊眼界,也好給你賀號哇。」

海川聞聽兄長的話,精神一振:「謝兄長的提拔,小弟當然獻醜,此處地勢狹窄,請兄長陪王一爺 以及眾家賓朋好友,到山門外邊指正吧。」

老少群雄眾星捧月,來到山門外。

離大影壁足有十丈遠,幾百位在王一爺 的左右雁排翅分成兩溜站好,再看海川站立在門外,聚一精一會神,二目凝視前方,提頂吊襠,左腳在前右腳在後,掌不離肋,肘不離胸,龍驤虎坐。

海川腳下往前邁步,按乾坎艮震巽離坤兌,八門八步,雙掌揉動,變化莫測。

海川腳下轉圈,招術展開,開始還能看出一招一式,等到身法加快,海川的雙腳就如同離開地面似的,真像一個大圓球,「咕嚕嚕」滾了個大圓圈兒,眼慢的分不出來呀!海川的勢子越走越矮,身法越走越急,他穿的藍布大褂又肥又大,他的前擺踢起來後擺就擦地,就帶起土來。

開始不顯,土越來越大,到後來土氣飛揚,直衝霄漢,人們都用襖袖兒來擋著眼,王一爺 心裡這個氣:海川哪海川,叫你練藝賀號,誰叫你跑到靈隱寺掃街來!等塵土慢慢地落下來,大家也能看清楚啦,可再找海川,蹤影不見。

王一爺 納悶兒:「海川哪,怎麼不見啦?」

這麼多人,這麼多的眼睛,誰也沒有發現,還是秋老俠先看到,叫道:「爺駕請看,海川不是在影壁上嗎?」

王一爺 仔細一看,道:「怎麼海川會爬上那麼高哇?」

海川扒伏在這大影壁的正中,兩隻手掌緊貼在影壁牆上,雙腿微卷,腳心也扣在影壁面上,如同一個大蠍虎子似的,全憑一口內功真氣,吸在牆上。

大家情不自禁喊起好來,喊聲震動山谷。

王一爺 高聲叫道:「海川,快下來吧,太危險哪1

海川卻慢慢地爬動,撲撲越爬越高,直奔東南角兒。

這影壁有五、六丈高,在最上角疊起一個好像牛犄角的探頭八字。

海川右手一抓小小的簷頭,身體借勁離牆,頭衝著下方,雙腳衝上,左手正搭在簷頭根部,來了一個順風扯旗,十分驚險。

地面的掌聲如同爆豆,海川一想:見好就收吧。

他雙手一倒,來到影壁的泥鰍背上,跟著往下一溜,又溜到影壁的牆面上,從東上角斜著往西下角兒,「唰——」,就跟走線一樣溜下來了。

王一爺 的心都提到嗓子眼兒啦!離地不過五尺,海川飛身下來,腳踏實地,一點聲響都沒有。

神槍張凱高聲喝喊:「好1隨著大家都喊開了。

大家的喊聲剛落下來,突然影壁上有人喊,嗓音兒透著尖:「不好1這一下大家全怔住了。

海川抬頭往上看,這個人隨著聲音就下來了,「唰」的一下腳踏實地,正站在海川的旁邊,相隔不過三尺。

海川一看,像個小孩兒,又一瞧,不對呀,是個老頭兒。

看他身不滿四尺,瘦小枯乾,一身骨頭架子支著,一層蔫皮兒包著,真是麻秸桿的細胞膊,小細脖子,小圓臉兒,面黃肌瘦,豎著黃頭髮的沖天小辮子,兩道黃眉毛似有如無,一雙小黃眼珠嘀溜兒亂轉,上唇有小黃一胡一 子兒,地地道道的癆病寬兒。

別看這人骨瘦如柴,兩膀一晃卻有千鈞之力!此人姓苗名叫吉慶,師父給起了個外號叫黃病童子,今年已經六十五歲了。

他的老師,可是十二劍客裡的大人物,姓周名叫周潯,他有個師弟叫鹿民瞻,老哥倆不但武術絕倫,也是當代著名的畫家,周老英雄專畫雲龍,有三現五現九現的雲龍,人家給他起個美號就叫雲飛九現;鹿老英雄專畫鷹熊,所以又叫英雄潯鹿。

周老劍客最喜歡喝西湖龍井,所以經常叫苗吉慶來杭州,好在紹興府周家集離杭州也不算遠,苗吉慶腳程又快,很不算什麼。

這次苗吉慶來到杭州,一到天竺街,發現前邊好多人馬,耀武揚威。

吉慶往旁邊一閃,跟旁邊一位老者打聽,原來是鏢局的英雄到靈隱寺獻藝賀號去。

吉慶一想,我要開開眼界。

他便跟下來,在影壁後邊往裡看。

當海川練藝的時候,從吉慶的眼裡看,功夫確實不錯。

吉慶也點頭自語:「難得呀1等海川站住,大家一鼓掌,苗吉慶生氣了,那意思是他不錯就成啦,怎麼不要命的拍馬屁?叫齊了號的喊好!他一生氣才喊出來:「不好。」

從影壁上下來,吉慶又覺得後悔。

人家一個年輕人功夫練到這個份很不錯了,我為什麼要在這裡瞎起哄哪?他心裡猶豫不定。

海川一抱拳,笑道:「老英雄,剛才喊不好的是您嗎?」

「沒錯,就是我。」

「請問,您看我哪一招不好哇?」

「全不好。」

眾群雄聽著,都認為不像話。

王一爺 惱啦!這位王一爺 胸有大志,總是禮賢下士,躬己待人,上至公侯卿相,下至販夫士卒,他都能一般看待,今天對待苗吉慶就不同啦,又在這種場合,認為他是故意搗亂。

王一爺 把一臉一沉:「海川,給我打他。」

王一爺 說打!海川雙手一合,照定苗吉慶「胸前掛穎就打,「唰——」掌就到啦。

海川並沒有看出苗吉慶這個把式有多大本領。

相反,苗吉慶也根本看不起海川,但心裡想:動手你就得輸招,這個人當著這麼多人獻藝賀號,我與他遠日無冤近日無仇,我勝了他,他這號怎麼賀呀?正在他二心不定時,海川的招數到了,當苗吉慶上右步一斜身,海川不是跟苗吉慶對臉兒,而是看他的右耳朵成了一條線。

海川用的一招叫胯打,人的手腳除外,肩、肘、胯、膝都能發招。

海川用左胯一撞苗吉慶的右胯,等他意識到的時候,已被撞出好幾步去。

苗吉慶一害臊,鑽進樹林跑了。

王一爺 心中大悅:「打得好。」

其實秋佩雨他們幾位成名的人物,看出來這是童林走運。

於是招呼大家回到天棚下坐好。

王一爺 請大家喫茶道:「眾位都是武林前輩,快快給海川送個綽號吧。」

秋佩雨老俠站起來道:「王一爺 示下,大家給我師弟起個號。」

大家心裡也明白,起得不好,王一爺 這關就過不去呀。

紹興府鎮南鏢局鏢主,神鏢手黃仙舟站起來道:「爺駕、眾位老前輩,愚下想起一個來,看童師傅在山門外轉圈,功夫實在好,就叫陸地神仙吧。」

北俠鎮東俠一聽,這個氣呀,你起這個外號,王一爺 能答應嗎?秋老俠不好意思說什麼,問:「振遠、司馬大弟,你們哥幾個看著行嗎?王一爺 以為如何?」

侯老俠也看王一爺 :「還是請爺駕提提吧?」

雍親王一爺 把頭搖了又搖,「眾位老俠客,我想一個人怎麼能叫神仙哪?不太妥當吧。」

秋老俠點頭道:「這樣吧,振遠,你先把他寫上,等大家說完了,咱們來個擇其善者而從之,現在大家說吧。」

侯老俠提筆記上,神槍張凱站起來道:「我說一個,剛才見童老師練功,一眨眼不見啦,可稱神行無影。」

侯振遠記上,這位提一個小旋風,那位提一個叫天下無敵,有提賽霸王的,還有的提今世典韋的,眨眼之間提出了四十多個,王一爺 腦袋搖的都發暈啦0本爵想說兩句門外話,也沒別的意思,大家提的,本爵覺著不大痛快,這麼辦,秋老俠提一個,我們聽聽吧。」

大家也隨聲附和:「對,秋老俠說一個。」

老英雄一抱拳:「眾位提得很多,好吧,我說一個大家再商量,今天海川在靈隱寺獻藝,確實令人欽佩,在座的,親眼目睹的都很服氣,可今日參加盛會的來自南七北六十三省訣地,這裡還包含著四面八方,老夫雖然無能,可朋友抬愛稱為北俠,振遠為東俠,司馬大弟為南俠,只是號為西俠的於老前輩不在這裡。

可他的弟子李源李賢弟在這裡,也能代表於老前輩,將來李賢弟可去一趟山西,我想於老前輩也一定願意提攜後進,成一人 之美,既然海川的武藝,技驚四座,他可稱威鎮八方。

海川的臉面發紫,那麼就叫他鎮八方紫面崑崙俠,不知爺駕和眾位以為然否?」

侯振遠站起來道:「好,海川的綽號是鎮八方紫面崑崙俠。

先謝謝哥哥。」

侯振遠一躬到地。

王一爺 連連點頭:「太好啦,海川快過來給老哥哥行禮。」

海川趕緊過來,趴地下磕頭道:「老哥哥,小弟先謝謝。」

北俠伸手扶起:「不必謝,等愚兄與你簪花。」

海川搖頭道:「您先等一等,哥哥,您再給想一個別的什麼號吧,這個號小弟實實擔不起呀。

您想,小弟才三十歲的人,功夫尚不成熟,如有綠林朋友找小弟的麻煩,怎麼得了哇?」

秋老俠一笑:「賢弟,愚兄是過來人,人怕有名兒豬怕壯。

當然這種事情也難免,不能怕。

只要行端履正,一交一 友以誠,肝膽照人,雖說這個號是大了點兒,綠林朋友也會捧你的。」

普照過來也說:「師兄給你起的號是過了些,望你好自為之,潔身自愛,勉勵而行就可以了。

怎能辜負老師兄的一片好心意呢?」

鎮東俠、南俠、苗澤、張鼎、李源也都過來啦:「兄弟簪花吧,將來的道路還長哪。」

北俠把花給帶好,很多同道都過來給童林道喜。

大家歸座。

侯老俠帶海川先給王一爺 斟酒,再給北俠南俠等挨次斟酒。

大家開懷暢飲,把飯吃完,便坐著喝茶。

法元長老畢恭畢敬手捧緣簿,來到王一爺 面前:「彌陀佛,爺駕功德無量,請結善緣吧。」

有僧人捧墨執筆在旁邊立著。

王一爺 打開緣簿,拿過筆來,刷刷刷寫上了,北京愛新覺羅胤禎,佈施銀一千兩。

黃燦、潘龍叫夥計記數,接著往下有五百的、二百的、幾十兩的、幾兩的一一不等。

最後黃燦、潘龍也寫了佈施,並且請法元派僧人到鏢局取銀子。

大家陪王一爺 起身,僧眾鳴法器恭送。

大家回到鏢局,皆大歡喜一番後,很多人紛紛告辭離去。

不到幾天都走淨了,最後北俠也要走,爺兒幾個一再挽留。

北俠說:「你們要去雲南八卦山找國寶,到時候給哥哥我去信,我一定前去。

還有王一爺 是金枝玉葉,豈能總在外邊?家累千金,坐不垂堂,還是勸王一爺 回京為妥。」

北俠師徒告辭了。

當天晚上侯老俠和王一爺 商量說:「爺先回京,隨時派人給爺送信,再說過久在外面也不太好。

您回京之後草民同海川明天就去雲南啦。」

王一爺 聽完一笑:「老俠客,這次本爵為了訪訪民情,本意到外邊走一走,再說海川的事情,尚無眉目,本爵也不放心。

如果我自回北京,也有不妥,您不必多費心,本爵自有主見。」

王一爺 立刻寫了兩封信叫潘龍派人去北京,一封信送到自己府上叫大總管何吉按時續假;一封信送往老肅王府,請老王一爺 在聖上面前求恩寬限。

侯老俠無法,囑咐黃燦遇事多跟潘龍哥哥商量,並讓二爺侯敬山帶於恆以及小弟兄暫在杭州住下。

侯、童二俠陪著貝勒爺,只帶司馬良、夏九齡一行五人南下。

次日登程,饑餐渴飲,曉行夜住,直奔雲南要拿二小,請國寶。

分類:古典俠義小說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雍正劍俠圖
第一回 避嚴親畏罪走他鄉 入深山窮途遇劍客第二回 童海川下山初試藝 探雙親風雪入京師第三回 識好漢五小鬧王府 會英雄老俠探虛實第四回 赴約會地壇拜老俠 戰賀豹二結一掌仇第五回 遭奇禍海川打官司 遇釋放限期捕盜賊第六回 識英雄義結鐵掌李 盜寶賊行刺雍親王第七回 童海川收徒李家店 侯振遠應邀巢父林第八回 法禪僧踩街顯威風 童海川打擂見神功第九回 討鏢銀蘇州逢於恆 請南俠廟中遇仇人第十回 飛龍觀夜趕喬玄齡 北高峰二次杭州擂第十一回 秋佩雨力戰眾俠客 童海川雙鉞分雙劍第十二回 雍親王化嫌了爭端 借祝壽夜探清雲寨第十三回 釋三寇火燒清雲寨 賀美號簪花靈隱寺第十四回 楊家莊姑舅喜重逢 火神廟父子痛相認第十五回 司馬良招親三義莊 洪炳南闔家慶團圓第十六回 老劍客松林管閒事 李士鈞落難常德府第十七回 遇捕快白潔遭奇冤 逞英雄陸滾喪功房第十八回 喪良心行刺神槍李 捉淫賊奮勇上湖南第十九回 以怨報德鏢打李英 惡貫滿盈難逃法網第二十回 清竹塘四寇劫囚車 龍潭鎮於老訪雙俠第二十一回 戰沅江西俠殺四魚 亂石島東俠敗三鼠第二十二回 誇海口夜入達摩堂 施絕藝三俠闖五門第二十三回 破機關智勇數三俠 達摩堂地道走四寇第二十四回 失信義九寨主喪命 潛水中於老俠擒賊第二十五回 下請帖邀請眾豪俠 甘家堡幸會甘鳳池第二十六回 甘家堡真假童林會 小俠客得遇王十古第二十七回 展家林拜訪展大旺 麒麟山用計捉墨魚第二十八回 青草坡英雄打猛虎 懶龍溝於恆遇至親第二十九回 亂中亂雙猛攪重陽 強中強群俠看和尚第三十回 鐵善寺暗伏十絕計 戰月台雙猛殺四寨第三十一回 洪玉耳智燒老閻成 西方俠掌打濟源僧第三十二回 鐵善寺群俠戰濟慈 白玉虎大意丟龍批第三十三回 小俠客風雪下書信 三勇士夜闖八卦山第三十四回 老劍客戲耍眾莊主 赴廣東十老請八卦第三十五回 司馬空八卦山投書 童海川比八步打燈第三十六回 八卦掌巧打太極圖 望雲亭奮勇拿二小第三十七回 司徒朗逃往大西洋 田子步窺視玲瓏島第三十八回 誓同心夜探玲瓏島 逢絕地幸喜遇恩師第三十九回 四劍客會破玲瓏島 西方俠潛江擒二小第四十回 蜜蜂嶺傳藝贈寶劍 桑家林大戰司徒朗第四十一回 康熙帝赦免童海川 鐵木金落腳北京城第四十二回 鐵木金劫道遇官人 為生存長街賣牛肉第四十三回 老劍客留箋救清官 童海川夜捉害民賊第四十四回 慈父心三次饒林寶 豺狼子毒鏢打恩師第四十五回 尋兇手千里入京師 收弟子征服鐵羅漢第四十六回 清真寺海川會篩海 僧道俗三次比神功第四十七回 北口外丟鏢結義氣 護國寺收徒惹是非第四十八回 教師府掌打焦秋華 遇強敵拋鉞亮寶劍第四十九回 鬧鏢局行刺童海川 謁師祖巧遇野飛龍第五十回 喪良心燕雷打甘虎 丟煙壺童林斗三俠第五十一回 除舊歲師徒同獻藝 過新春師兄巧相逢第五十二回 童海川揚名燈市口 武雲飛傷人隆福寺第五十三回 跳寶局威鎮沙雁嶺 三月三齊赴松棚會第五十四回 鐵羅漢台上勝十傑 童海川惡鬥野飛龍第五十五回 童海川掌震燕子坡 西方俠巧奪蛇骨鞭第五十六回 眾群俠會戰燕雲 風老劍客親臨梅花圈第五十七回 分雙劍驚走燕雲風 保欽差查辦蓬萊島第五十八回 清苑縣馬俊單行刺 風雲莊義結鄧九公第五十九回 夏九齡荒寺遭毒手 病太歲府衙顯奇能第六十回 訪賊人巧遇陳道常 三皇觀搭救夏九齡第六十一回 小豪傑九趕陳道常 大魔莊巧遇親娘舅第六十二回 石寶奎掌震三尺鬼 夏九齡招親石家鎮第六十三回 小白猿石府學絕技 念舊義奮勇覓金牌第六十四回 報父仇王環施英勇 劈楊山鏢打段世寶第六十五回 年欽差夜審梁妙興 七星山三俠討金牌第六十六回 童海川斗膽闖三關 小白猿如願捉董玉第六十七回 小白猿夜進七星山 遭凶險得遇愛賢女第六十八回 愛賢女釋嫌許終身 司馬良遇險轉心亭第六十九回 蓮花觀弟兄巧相逢 西風寺尋找擺亭人第七十回 童海川月台戰秋禪 慧斌僧學藝山神廟第七十一回 童海川月下會三俠 駱駝嶺智誆趙小喬第七十二回 駱駝嶺巧得赤金牌 碧霞僧行道黃土坡第七十三回 莽和尚大鬧盤石島 花子羽搭救碧霞僧第七十四回 見金牌真假難分辨 遇王環火焚轉心亭第七十五回 童海川雙鉞敗三寇 西方俠鐵掌打五虎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