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劍俠圖》第四十一回 康熙帝赦免童海川 鐵木金落腳北京城:白守備大人正在當值,差人往裡走,來到裡面書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雍正劍俠圖》第四十一回 康熙帝赦免童海川 鐵木金落腳北京城

雍正劍俠圖

第四十一回 康熙帝赦免童海川 鐵木金落腳北京城

上回書說到:童林押解囚車來在北京城,自己深深地出了一口氣,打發劉俊他們先回家,然後來到帽兒一胡一 同北衙門。

白守備大人正在當值,差人往裡走,來到裡面書房咳嗽一聲,堂役打裡頭出來了:「大人有事嗎?」

「你給回一聲,現在奉聖旨下一江一 南捕盜的童林已經把差事解到了,聽大人的示下。」

「您候一會兒。」

堂役把公事接過來進了書房,呈給白大人。

白大人看完了,說:「好吧,來呀,把差事起下來,準備升堂。」

外頭梆點齊敲,白大人換好了官服,戴好了大帽子,手下的跟班拿著馬褥子、水煙袋一切應用之物,打書房出來,趕奔大堂的後門。

從後房門進去,轉過了屏風,來到大堂口公案後頭落座,兩旁邊快壯皂三班人役,再加上馬快班、步快班八班人馬,在兩旁邊排班站立,二十名護衛站在背後,案前左右一邊一位京承大人,還有各科各方的師爺、書辦、招房,錄供的、繕寫的,該坐的坐著,該站的站著。

這是堂口兒啊,了不起呀!早有人把差事提了下來,「來呀,帶童林1

童林進來了,跪在堂口磕頭:「草民童林拜見大人。」

「此番下一江一 南如何捉拿欽犯,有無拒捕等情,要你從實地說來,不准欺騙本衙門。」

「謝大人,草民不敢欺騙大人。」

就把捉拿盜寶二賊前前後後細說一遍。

完了,讓童林畫了押,大人吩咐:「帶韓寶、吳志廣1這是九門提督衙門,韓寶、吳志廣豈敢含糊?不由地機靈靈打個寒戰。

他們往堂口一跪,其實他們口供完全串通好了。

白大人也不過草草了了地一問,畫了押,過路衙門嘛!白大人把公文備好,把他們三個人的口供也都畫了招,放在一塊兒,派了四名護衛和綠營的一百名官兵,還有雲南府的四十名官兵,由白守備大人帶著,直接從後門把二小押解到南衙門。

來到刑部衙的衙門口,車輛停穩,兵丁在兩旁邊一站,保護著差事。

海川帶著公文,跟著四名護衛來到衙門口的角門。

值班的還是郭豹:「喲!這不是童教一習一 嗎?你的事情轟動了南北兩城,老弱婦孺,沒有不知道您的。

來吧,請進來。」

連同四名護衛一塊兒來到裡面,把公事一樣一樣驗看清楚,然後帶著公文往裡走。

來到書房,刑部正堂張翔雨在書房裡,剛剛下朝,自己坐在書房喝茶。

這時候,堂役進來,把一樣一樣的公事放在桌上,張大人看完了,吩咐一聲:「升堂。」

張大人馬上把官服換好,戴好了大帽子,翎頂俱全。

照樣當差的拿著馬褥子,捧著水煙袋應用之物,有人把公文抱著,一直來到刑部大堂。

南衙門是執掌生死大權的地方,北衙門進去死不了,南衙門要說砍馬上沒命。

郭豹出去傳堂官的堂諭升堂,快壯皂三班人役各持鞭牌索棍站立兩廂,喊喝堂威。

皂班頭進來單腿一跪:「稟大人差事帶到。」

張翔雨坐在堂上:「來呀,帶原差。」

堂役出來高聲喊:「堂官鈞諭下,帶原差1海川趕緊往裡走,匍匐在地:「草民童林給堂官大人磕頭。」

張翔雨心說:童林啊,為你這點兒事,險些把我這二品前程鬧掉哇0下跪可是童林?」

「正是草民。」

張大人一瞧,不錯,這是王一爺 的教師。

「你要從實講來,不許欺騙本部堂。」

海川又從實細說一番,畫了供,然後退下堂口。

大人一拍驚堂木:「來呀,欽犯韓寶、吳志廣。」

「帶欽犯——」堂口一喊,韓寶、吳志廣嚇得直哆嗦,從脊樑溝兒發涼,韓寶、吳志廣規規矩矩,腳戴著鐐,皂班頭拉著脖鏈,來到堂口,一托脖鏈,兩個人雙膝點地,跪倒了磕頭:「罪犯韓寶、吳志廣參見大人。」

「你二人抬起頭來1「有大罪不敢抬頭,唯恐衝撞堂官大人的虎威。」

「當堂無罪。」

「謝大人。」

「韓寶,你二人真的吞了熊心、吃了豹膽,竟取在大內盜走國寶,以身試法,還不從實講來1「稟大人,韓寶、吳志廣弟兄二人自幼學習 武藝,聽說童海川在雍王府內充當教一習一 ,以為他出身農民,沒有什麼好本事,因此一時賭氣。

我們武林之中的前輩也有過這種事,從大內盜出國寶,叫流芳千古,不怕千刀萬剮。

我們為的是跟童林賭賭能力,沒想到這件事情觸怒了朝廷國法,請求大人筆下超生。」

「你二人所說是實情嗎?」

「不敢欺騙大人。」

張大人不願追窮,道:「來,畫供1口供畫好了,標好了牌子,然後把他二人押入監牢。

海川是差待外押,在衙門裡頭隨便愛上哪兒上哪兒,出大門不成,就算軟禁起來了:因為你的官司還沒完呢,皇上還沒有來旨意呢!皇上說放你,當然就沒事了;皇上說不放,你得在這兒待著,這叫差待外押。

最後給雲南府打回了公文,囚車及四十名官兵完全回轉雲南,就算銷票無事了。

張大人把所有的口供完全都帶好,然後放在護書內,有跟班的拿著,大人傳話回私宅就散堂了,大人上了大轎,「嗆啷啷」十三棒金鑼響,大轎啟程,穿大街越小巷,趕奔東四北三條一胡一 同西口路北,到了自己的私宅。

張大人來到書房以內自己坐下,換下了官服,擦臉漱口喝茶,吃完了飯,趕緊讓師爺草擬一分折本,師爺擬完了,張大人親自看看行了,然後工筆繕寫,把所有犯人口供也完全放在裡頭,這叫奏帶夾章,當皇上看的時候,不單看自己的折本,也要看犯人的口供,一切寫得十分詳細,然後標好了紅頭白牌子,也入在折本上面,這叫牌子,上頭寫著:「刑部正堂張翔雨跪奏。」

次日五鼓,燈火通明,大人起來梳洗已畢,帶好了折本,然後坐大轎直奔東華門朝房,來到朝房把燈籠,也就是官銜燈,放在門口外邊,張翔雨就在候旨地方坐好了,官員們陸陸續續文東武西全來了,到了時候,宮門開開,官員們紛紛地直奔養心殿,文武官員按著品級陸陸續續站好。

等靜鞭三響,駕升養心殿,四名小太監把所有奏事處遞來的折本牌子都放在上面,在龍椅左肩下站著四司八處督領事梁九公,下垂首是抱黃本的鄯起,眼前頭跪著的是八大朝臣,以神力王一爺 額爾金泰為首,匍匐在聖駕前。

剩下的文武官員都在殿外丹墀之下兩旁邊跪好,叫哪位哪位進來。

吉祥金爐內點滿檀香,香煙繚繞。

這個時候,太一陽一還沒冒嘴兒,裡外燈火通明。

康熙讓他們把折本拿上來,撿緊要的關節看,上頭都有引黃,如果說不是緊要關節的,那麼就草草的看幾眼一交一 朝臣們辦。

看來看去就看到張翔雨的折本,從頭詳細看完,康熙皇帝知道,童林打官司,賊人盜國寶陷害童林,奉聖命百日,早就逾限了,但有皇子龍兒遞來的求恩折子,讓自己寬限。

國寶還朝,康熙皇帝這個氣兒就消了,御筆朱批:「童林戴罪捕盜,國寶已然還朝,欽犯就擒,將功折罪,從此銷票回府,好好當差,侍奉皇子。」

下邊寫著:「韓寶、吳志廣盜國寶罪犯天條,秋後處斬。」

底下寫著:「欽此。」

公事辦完,康熙散朝了。

海川放出來了,頓時覺著身上輕鬆多了,溜溜躂達穿著大街越著小巷,趕奔安定門裡富貴巷雍親王府。

府門前冷冷清清,沒有人,海川就過了王府,奔自己的府內,見過爹爹母親,跪道:「不孝兒童林,久在外面,使二老為兒擔心,真是罪該萬死1說著連連磕頭。

舉家一團一 圓,悲喜一交一 加。

老人問了問外邊的經過,海川不敢說實在話,怕二老受驚害怕,只把獻藝賀號收弟子這些事說出來,讓二老歡喜。

然後把劉俊他們叫進來給師祖父母磕頭,二老夫妻自是歡喜。

問了問名字年齡,然後告辭出來。

海川叫小弟兄帶著禮物,一直到來王府莊園處,給眾位見面不提。

這天,師徒們剛從功房回到前廳,家人韓路跑進來:「俠客爺!何二總管送信來,盜國寶的韓寶、吳志廣越獄逃跑,刑部堂官張大人記大過一次1

真像晴天霹靂,可把海川嚇壞了,連屋都不敢出,怕來一個二次捕盜,如何是好?海川足不出戶,叫弟子把從前所練的套路全擱下,只練八卦掌。

這一天,海川換了一身乾淨衣服,溜溜躂達出富貴巷口,往南奔北新橋、東四、東單出崇文門,過河走東河沿,一直到前門五牌樓。

這是前門外最熱鬧的地方,商賈雲集,人煙輻輳,繁華似錦,車水馬龍。

海川站在這裡發怔,見一位年高長者,海川一抱拳:「老伯,我跟您打聽個地方。」

「行行,你打聽哪裡?」

「請問琉璃廠在什麼地方?」

「你進廊坊頭條,到西頭走北火扇,出去就到啦。」

海川就按著老者的話,順著廊坊頭條走到西頭,由於不認識北火扇,他可就往南來走到大柵欄西口,糊里糊塗地來到李鐵拐斜街。

往前走不遠,見路北一座敞亮大門,左右門槐,東面的走馬門,起脊的門樓,五層台階,大門口圍著裡三層外三層的人,風雨不透,海川納悶:這裡幹什麼呢?他來到人群的後面,把紙扇往脖子上一插,問前邊的人:「大哥,這裡邊幹什麼呢?」

說著擠到裡邊一看:「啊?」

靠邊兒放著一輛牛肉車子。

喝!這輛車是新打製的,全都是榆木,銅鐵件,尺寸可大,車轱轤都還沒什麼泥哪。

車板兒上蒙著嶄新的藍布單兒,放著個茶湯盤,上面擺的兩扇牛肉,足有一百多斤,銅盤上秤在上面放著,牛肉刀、錢匣俱全。

賣牛肉掌櫃的看上去不到四十歲,肩寬背厚,穿著白小坑藍褲子,繫著藍圍裙,穿白布襪子,方頭兒皂鞋,四方大臉,剃著青頭皮兒,粗粗的辮子在脖子上一盤,濃眉闊目,鼻直口正,青一胡一 子茬兒,滿臉忠厚。

他面沖台階上的一位大個兒和一位矮身材的人,好像要跟買牛肉的打架似的。

站在自己旁邊的這位,十六七歲,一條黑辮子,也繫著藍圍裙,像個買賣人。

可巧這位也正回身,海川問他:「這位大兄弟,您知道這是怎麼一回事嗎?」

這位也愛說:「朋友,您問我,就算問對啦。」

就從頭至尾敘說前情。

原來這位賣牛肉的是清真大爸,姓鐵名祿字木金,祖居在河間府城北四十里鐵家寨,父母雙雙去世,弟兄三人度日。

他大哥姓鐵名喚鐵福,是個讀書人,經文非常熟。

三里村五里店的提起鐵大爺,那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這人只是心眼兒多,自己總有個小算盤兒。

鐵大一奶奶為人忠厚,持家有法,是個賢內助。

二爺鐵柱,沒念過書不認字,只會種莊稼,為人憨厚,不多說不多道。

由於兄長常年在外教書,二爺鐵柱把一年所做的活,一五一十都稟嫂嫂,做到無私財,無私蓄。

二一奶奶也很老實,一天到晚該做的一定做完,從來不多問多管。

可三爺鐵祿就不成了,他們家中本來是個財主富戶,水旱豐收的好地十頃,銀錢浮財幾萬兩,可三爺只愛使拳弄棒,一天到晚結一交一 很多人打拳踢腿,使刀耍槍,一塊兒吃一塊兒喝,沒了錢就跟二哥大嫂子要,銀子花得像流水兒。

三奶奶是河間府城裡洪大爸的獨生女兒,洪大爸富貴一方。

鐵三奶奶在錢上不計較,把母親給的錢也都讓丈夫花掉。

鐵二爸對三弟更加疼護,總怕三弟的錢不夠花,經常問他,有錢花沒有?鐵大一奶奶也是總怕小叔受委屈,盡量背著丈夫照顧三爺。

無奈這鐵三爺沒心肺,只要哥一回家,總要提出錢不夠花,鐵福可就留上神啦,對帳目摳得緊啦。

這還不算,他想著一家人除去老三外,都是省吃儉用,只有他大手大腳,不事生產,只知花錢,將來總有一天為錢而兄弟鬩牆,沒有百年不散的宴席,乾脆分家吧。

他主意拿定,請假回家,到了家中在書房休息,讓家人把二爺找來。

鐵二爸在地裡幹活,一聽趕忙回來,見著大哥,立刻行禮請安。

鐵福知道二弟疼老三,又看他喘著氣跑回來,就說:「兄弟呀,先喘喘氣,咱們哥兒倆坐下一塊兒聊聊,你先別著急,定定神,擦擦臉,喝口茶。」

哥兒倆坐下了。

大爺看了看二兄弟憨厚的臉兒,說道:「兄弟,今天我請你不是為別的事兒,就因為咱們弟兄沒有合力創產守業的能力,光靠繼承先人這一點兒遺產,不過十來頃地,怎麼成呢?論起來咱們在鐵家寨雖然不算頭等戶,也算過得去。

但是有一樣兒,可得好好地幹,老老實實地守著呀,常言有句話:創業容易,守業難,不用說家中多添個一畝半畝的,只要守住了祖業產,不給老人家丟人,不給前輩丟臉,不把地給折騰出去,我認為咱們就是好子弟。

「二爺一聽可就愣了,」哥哥,您跟小弟我說這個幹什麼哪?說真的,小弟我除去種地以外,一無所有。

「」我沒說你,我只是跟你商量商量。

咱們老三在外頭一交一 了很多的人,一天到晚就知道練武,成天牛肉、羊肉的總吃著,他花錢就要多,他本人不會掙,就得跟咱們要。

咱們給了,好兄弟好哥哥,這沒的說。

但是咱沒有鑄錢的爐呵,一旦供給不上他了,弟兄可就會變心哪!早晚這十來頃地叫老三給折騰出去完事。

你說我說的對不對?「二爺聽了哥哥的話,認為很有道理,便問:」哥哥,那您說該怎麼辦呢?「大爺想了想:」兄弟,你可別多心,你要是依著我,咱們把親戚朋友都請來,跟老三分居另過。

他自己掌錢用錢的時候,必然樂意,等他把錢折騰完了,也讓他嘗嘗這個沒錢的滋味,要是按照三一三剩一,三股兒分,咱們倆決不致於挨餓。

「鐵大爺把話說完了,看著二爺。

鐵二爺聽了哥哥的話,大吃一驚。

臉上立刻現出很慘淡的樣兒,說話都發顫了:「哥哥,您這個主意好倒是好,頭一樣,顧全了咱們兄弟的臉面,又保證了自己的生存,還能保住產業。

可有這麼一說呀,您是讀書認字的人,又在外頭教著學哪,再分一份兒家產,當然是挨不著餓。

我雖然沒有別的本事,可我會種莊稼,我又沒有妄為花錢的地方,過日子沒有漏行,再說祖上的可憐和賞賜,也不會讓我挨餓,老天爺餓不死瞎家雀嘛!咱們哥兒倆一個種地,一個教書,說真的,身體都很軟弱,老三的身體健壯,也是你我弟兄的威風啊!真要因為別的事分家,還可以,要是因為這,老三肩不能擔擔,手不能提籃,又好一交一 個朋友,分出這點兒家產去,用不到三年二年,就得花個山窮水盡,一無所有。

常言說得好:兄弟如手足。

難道你我看著兄弟挨餓不成?」

鐵二他說到這兒,泣不成聲,淚如雨下。

老二的話使大爺很受感動:真沒想到,我們老二目不識丁,能說出這麼一番道理來,看來比我這做哥哥的強呵,便安慰道:「老二呵,你錯怪了哥哥的好意了。

不是說分了家以後,誰走到誰門口兒都繞著走,誰都不理誰。

十幾頃地,就咱們這個小家,老三花起來那是沒底的深坑。

你想過沒有,如果他要你就給,等你給不了的時候,手足都能變仇人。

現在咱們哥兒仨分了家,各過各的,你說得對,他過不了。

等到他把浮財花完了,他必要賣地,咱們哥兒倆不說話,他那地賣給誰去?誰敢買?我也不瞞著兄弟你,這些年哥哥在外頭我也攢倆錢兒,這筆錢,不算哥哥我一個人的,什麼時候老三賣地,咱們暗中買過來,把地賣完了他還有什麼出手的?到那個時候兒咱都不管他,當他明白燈前是火了,知道難了,知道好歹會過了,敗子回頭金不換,咱們再把老三找來,把原業合在一起,咱們還是好弟兄。

你看這樣好不好?

這叫先小人而後君子。

「老二擦了擦眼淚,」哥哥,咱們都是清真,咱們辦事可要對得起主啊0」嗨,老二你這叫什麼話呀?「」要是那樣,哥哥,就這麼辦吧。

「」好吧,我通知親友,咱們就定在後天初三,你上街去買點牛羊肉,買點菜疏,咱們請親戚族長們吃一頓,把這事兒辦了,老三由我通知。

「哥倆商量好了以後,大爺便通知了,連鐵三爺的老岳父洪大爸,都給了信兒。

派人告訴老三,初三上午大哥找他有點兒事。

鐵三爺這些日子正在操持把式場的事,打算打個兵刃架子,買點兒軍刃,大傢伙兒這麼一練,那才是不錯呢。

可是有一樣兒,需要倆錢兒。

正在這時,聽說大哥回來了,三爺思忖:那太好了,到初三跟哥哥提提,讓他們哥兒倆給我弄一百兩銀子,就全夠了。

鐵三爺想得很好。

到初三正日子這一天,燉了一鍋牛肉,準備了點羊肉做炒菜使,一切都準備好了,親戚朋友該請的全來了。

大傢伙兒坐在客廳,哥兒倆陪著,把他倆的意思跟大家提了,大家也認為還可以,天底下沒有不散的宴席,弟兄們也是這樣,父母不在了,早晚得分居另過,一會兒的工夫,鐵三爺來了,挑簾櫳進客廳一瞧,不對呀!不但有自己的老岳父洪大爸,還有本族的老族長,還有幾位都是道高德重的老街坊,這是幹什麼?挨著排的見完禮,見過倆哥哥,往旁邊兒一坐問道:「哥哥,您叫人告訴我說今天家裡有點兒事,什麼事兒?」

鐵三爺看著大傢伙兒,沒有言語的,鐵大爺看了看三弟鐵木金,然後解釋著說道:「兄弟,把親戚朋友請來幾位,咱們有兩句話,跟親戚朋友講一講,爹娘都無常了,剩下咱們哥兒仨,給咱們留下這日月,要說富裕,並不算富裕,要說不富裕,也還夠過,三人合成心,黃土變成金。

哥哥我在外頭教份書,你二哥在家裡操持家務,兄弟你要幫著你二哥撐起門戶來,按理說,咱們還是好日月,可是這些兄弟你都不喜歡,就好練武,一天到晚跟二三十歲的小伙子們在一塊兒吃、喝、花錢,沒有別的。

到底咱們鄉下人練武幹什麼?為跟人家打架去還是為了防身?你不欺侮人,誰欺侮你呀?看起來兄弟你練這東西是一點兒用也沒有。

但是你花的錢,比家裡的花銷大得多呀!咱們這小日子兒,說真的,可不夠哇!兄弟你如果苦海無邊,回頭是岸,就應當把這刀槍劍戟的擱下,好好幫你二哥照料家務,大家拾柴火焰高呵,咱們這小日子會蒸蒸日上。

今天請來朋友、親戚,老長輩們,也就是規勸你把這刀槍劍戟扔下,今後好好地過日子。

如果你不樂意,咱們這家填不滿你那沒底兒的大深坑,等到家裡沒錢給你了,兄弟鬩牆,手足反了目,讓親朋恥笑,咱們不如好離好散,先小人後君子,咱們把家分嘍,把家業分成三分兒,盡你挑,然後咱們分居另過,各開門戶。

今後誰過得好,誰過的壞,就誰也管不著誰了。

兄弟,你看怎麼樣?」

親朋都沒有搭茬兒的。

鐵三爺一聽,明白了!看來我這錢花多了,哥哥都是好哥哥呀,一奶同胞,恐怕是妯娌當中有閒話。

三爺想的可不對,大一奶奶、二一奶奶都十分賢慧,尤其跟三奶奶之間,妯娌姐兒仨,感情非常好,跟親姐妹一樣,人家姐兒倆可沒在丈夫跟前說過一句三爺的壞話,不但如此,還總勸這哥兒倆:爹娘死得早,老三小,咱們自個兒節省著點兒,不能屈了他。

鐵三爺一抱拳:「大哥,我除去多花幾個錢以外,沒有別的錯事,錢花多了,兩位哥哥提出來了,這是對我的規勸,練武就為打架?我看不見得,看起來沒用,一旦到了時候還是有用的。

文能安邦,武能定國,我立志練武。

您不提分家,我們還照樣過,您提出來了,冷飯再往一塊兒攥一團一 兒就不容易了,那咱就分吧1大爺說:「好!兄弟你既然樂意了,咱就這麼辦。」

說著拿出三張紙來又道:「咱們老宅的房子一共是二十四間,分給兩個人,咱們場房子十八間,房子次點兒,多六間,這算一份兒。

所有用具,三一三剩一。

家裡一共九頃六十畝地,一人三頃二十畝,薄鹼沙窪,都分開均勻嘍。

另外,一家還能分到五百兩紋銀,也就是這麼個日子。

兄弟,你看你要哪份兒?」

鐵三爺一想:我要場房子,離著村兒遠一點兒,也別跟倆哥哥在一塊,反正我也過不忒好。

就說:「我要場房。」

「那麼咱們立個字據,大傢伙兒吃吃喝喝,完了事兒以後,三天以內,你跟弟妹把你這份東西完全搬到場房,回頭我派人把房給你拾掇拾掇。」

洪大爸始終沒說什麼,洪大爸心說:我就這麼一個閨女,給你們家老三了,我家日月比你們大十倍,將來可不也得落到姑爺手裡嗎?

吃完飯散了,各跟自己的屋裡人一說,三位奶奶哭得跟淚人兒一樣,誰也不願意離開誰。

準備車輛,三天以內鐵三爺兩口子把東西搬到場院。

三奶奶會過日子,而且活兒好,大裁小鉸,扎拉鎖扣,沒有不會的。

三爺好花錢,三奶奶管不了。

這回三爺倒好了,沒人管了,跟朋友們說:「行了,把我家的房子收拾出三間來,拉幾車土,把地一砸,搭好兵器架子,咱們就可以盡情地開練了。」

果然,三爺把各種兵器全部買齊,又安上大鍋,準備大灶,一天到晚燉牛肉烙大餅不閒著,誰練餓了隨便就吃,還時不時地對三奶奶說:「你給我拿一百兩銀子。」

三奶奶惹不起,要什麼就給什麼唄。

不足半年,這點浮財全部花荊三爺還得接茬兒用錢哪,就說:「三奶奶,再給我拿倆錢。」

「家裡可沒錢啦。」

「怎麼?這錢花得這麼快呀1三奶奶把帳目拿出來了。

三爺無可奈何地說:「哎呀,那我還得用錢哪。」

「你實在要用錢,我就回趟家。」

「不1鐵三爺知道岳父家裡雖有的是錢,但是他這人耿直。

我好花錢連我哥哥都不樂意,老丈人就樂意啦?就跟三奶奶商量:「賣點兒地吧。」

這事兒叫鐵大爺和鐵二爺知道了,哥兒倆一商量,托出中人來「買」,結果三爺賣了四十畝地。

一來二去錢又沒了,接茬兒再賣,賣來賣去賣到三年頭兒上,賣得是一乾二淨。

場院的房子,十八間已經賣了十二間了,大餅沒有了,這些練把式的就全不來了。

鐵三爺打了一條大鐵棍,莊家六式棍練得還真不錯。

自己給這條大鐵棍起了個名字,叫「三頃二十畝。」

雖不說兩口子對泣,但是吃、喝、花都不方便了。

最使鐵三爺難過的是素日的賓朋越來越疏遠了。

鐵三爺打家裡出來,溜溜躂達到街裡頭轉了個圈兒,素常素往在家裡吃牛肉大餅,哥哥長、哥哥短叫他的那伙兒朋友,現在遠遠一瞧鐵三爺從那邊來了,「滋溜」鑽一胡一 同了。

世態炎涼,錢沒了,一交一 情也就跟著沒了。

看起來:窮在長街,伸出兩隻神仙手,抓不住一個知心朋友;富在深山,架三門大炮,也打不出去這無義的賓朋呵!三爺慨然長歎,小伙子轉身形往回走,回家了。

來到屋裡,坐下長歎了一口氣。

三奶奶問:「你為什麼歎氣呀?」

「我真沒想到,過去在一塊兒這些練武的,瞧見我就躲。

其實我也不跟他討,我也不跟他借,我只是惦著跟他說兩句話,問問他的功夫如何了。

這使我鐵祿心裡難過,想不到世態炎涼到如此地步1「三爺,我想這不算什麼,三頃二十畝地賣就賣了,如果認為這些個賓朋對你不好,那就應當敗子回頭,就得自己好好兒過了。

有這麼句話:世情看冷暖,人面逐高低。

我可以到娘家去,跟我爹說一聲,讓他給咱們萬數八千銀子,咱們把地都買回來,你我夫妻好好兒地過,你看好嗎?」

「不,三奶奶,指親不富,看嘴不飽。」

「那也不是外人哪!再說我爹家裡又沒仨沒倆,爹娘疼我,將來日月還不是落到你我夫妻手裡嗎?但是你也得好好兒過,日月再大,咱們要不會過日子,也不行呵。」

「三奶奶,不!我有辦法。」

「你有什麼辦法呀,我的三爺?」

「我北京還有很多朋友呢,他們都開的是把式場,說真的,到了北京一句話,萬數八千銀子,那算什麼呀1「喲,真的呀?」

「我怎麼還唬弄你呀。」

「那你的意思?」

「乾脆,咱們把這幾間房也拆了,把這……你還有錢嗎?」

「我沒有了,就剩下頭上這點首飾。

連房子帶首飾,能弄個百八十兩銀子。」

「那我雇輛車,咱們哪,把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行李往車上一放,上北京找朋友去。

嘿!到了北京城,三轉兩轉,咱們就得轉發了。

到那個時候,衣錦還鄉,也讓這些無義之人看看我姓鐵的!他們理我,我都不理他們1其實,鐵三爺這是說氣話,他北京連一個朋友都沒有。

他就是對親朋的白眼兒瞧不上,惦著離開家鄉。

要知道,在家千日好,出外時時難哪!三奶奶是個曉三從、知四德、賢慧的女人,丈夫說什麼自己就聽什麼,所謂「夫唱婦隨」。

說好了以後,就把這點兒家當全部變賣,雇好了一輛大車,跟任何人不提,三奶奶想回家看看去,鐵三爺都沒讓。

兩口子把東西收拾好了,鐵三爺扛起「三頃二十畝」,跺腳離開河間府鐵家寨。

好在道路不算忒遠,從河間府按著官站奔任丘,過十連橋,走雄縣,就奔北京下來了。

把式搖鞭趕車,進了城南西門,南西門就是現在的右安門。

三爺一看,到處是漫荒野地,一片一片的草地墳頭兒。

這時,車就奔牛街南口兒,打南西口這條道兒下來了。

走到了牛街南口,是一個大上坡兒。

鐵三爺、鐵三奶奶沒到北京來過,車把式也沒來過,進了城圈兒,把式不走了:「三爺、三奶奶,這就是北京城啦。」

「噢,到啦1車停住了,把所有的東西都搬下來,鐵三爺給了車錢,所剩無幾,車把式搖鞭趕車,走了。

兩口子站在這兒發愣,太一陽一已經往西轉了。

三爺問:「三奶奶,咱們到北京了?」

「可不是到了嗎,三爺。

你那親戚朋友都在哪兒呢?」

「哎,你別忙,我說啊,我到前頭先看看。」

鐵三爺可就順著這高坡兒上來了。

來到高坡兒上頭一瞧,孤孤零零的有這麼幾間房,三間北房,東西廂房,一個小院兒。

房子還挺新,街門關著。

門外站著個人,一邊兒退,一邊瞧這所房子,退出去足有七八丈了,也奔下坡來了。

鐵三爺一看,這個人比自己大點兒,四十來歲,黃白淨子,一條大辮兒,穿著一身藍,挺乾淨,腳上穿著白布襪子、皂鞋,看樣子,好像心裡有事兒。

鐵三爺一抱拳:「朋友,您貴姓啊?」

原來這個人叫張和,住在牛街清真寺的南隔壁,當然他也是清真貴教的人,為人忠厚老實,家裡的日月很好過,就在這南口外的南下窪上坡兒,有這麼幾間房。

這幾間房是一個姓顧的在這蓋的。

遠在三百多年前,這個地方是一片荒野地,尤其站在高坡上頭往南瞧,除去大片大片的葦子地就是塋地,墳頭兒一片一片的。

姓顧的為了這地方清靜,蓋了這幾間房,又拿磚頭壘起一個牆院兒來。

房子蓋得了以後,他是準備上這兒住,可沒住兩天他不住了,覺著這個地方太下梢,就惦著把它賣了。

張和瞧著這地方不錯,因為這下坡的「葦子」都是張和的。

花的錢不多把房子買過來了,但他不在這兒住,打算招個住房的。

住房沒人來,這樣,他把葦子收上來打成捆兒,就在這院兒裡碼上。

張和張爸家裡有錢哪,就買了很多的傢俱,鍋盤碗灶,桌椅板凳,甚至水缸木筲都準備好了。

誰上這兒住來,傢俱算白用。

這樣,寫了個招租條兒貼到門上了,可是依然沒人上這兒住來。

張和發愁了,再想賣,沒人要了,所以張和每天要到這房子轉個圈。

今天他又來了,他一邊走一邊琢磨,錢也不多,怎麼會沒人住呢?一掉臉兒,鐵三爺在他身後呢。

鐵三爺一抱拳:「辛苦,這位大哥。」

張和一瞧,鐵三爺在三十多歲,高個兒,寬肩膀,四方大臉,忠厚老實,再一看坡兒下葦塘旁邊兒擱著不少行李,還坐著一個年輕的婦人,也就在二十多。

一聽口音,不是本地人,起碼屬於直隸省往南。

「噢,您,您找我有事兒嗎?」

鐵三爺一抱拳,「沒事兒。

跟您打聽打聽咱們附近哪有店哪?」

「是暫時住,還是長期住?聽你的口音不是咱們北京人,你住得起嗎?」

鐵三爺想了半天:「我們兩口子打河間府來到北京投朋友來了。

可是朋友也不定准好找,住店嘛是要住些日子。」

「還是的。

你貴姓啊?」

「我家住河間府鐵家寨,我姓鐵名木金排行在三,」「噢,你是老表吧?」

「不錯,是垛子體。」

「嘿呀!

哈哈哈,老表老表,咱們都是一樣,我也是清真,按咱們回教的習慣,就叫你鐵三爸吧!我就住在這牛街裡頭,清真寺南隔壁,我姓張名字叫張和。

說真的,你呀,別住店了。

「鐵三爺搖頭:」嗨,不住店,一時也投親不著,訪友不遇,那我住哪兒去?「」你看見沒有?「張和一指自己這幾間房:」這是我的房子,你到屋裡頭去看一看,桌椅板凳一應傢俱全有,你進門兒就住,什麼都不用買,手使的傢伙都齊了,你瞧這好不好?「鐵三爺一想這可不錯:」這位大哥,您,您這兒得要多少錢哪?「張爺一想:我要是跟他要多了,他不祝就說:」這麼辦吧,咱們都是回回親戚,一個月你給兩弔錢,你看怎麼樣?「鐵三爺一想:哎呀,有這麼便宜的事兒?四弔錢我也租不下來呀。

張和認為人家嫌多了:「不要緊,哈哈哈,你要嫌多,咱們就改一吊。」

「滋——」鐵三爺這麼一吸氣。

「一弔錢你要嫌多,你就一個月給一百錢,裡頭傢俱一切東西,算我白給你使喚,老表,這還不成?你瞧見沒有,我這院兒裡的葦子你隨便燒,哈哈哈,你看好不好?」

鐵三爺說:「這位大哥,咱們哥兒倆萍水相逢,一句話,我要在您這住長了,您可不能說到時候覺得不上算了,那您得給我找房去。」

「您放心,老表,你這裡住著,甭說你每月還給一百錢,即便你不給,你也隨便住,你瞧好不好?」

「那我謝謝您了。」

「來,我幫著您搬東西。」

張和為人還真忠厚,幫著兩口子一趟一趟,把所有的東西完全都搬進來了。

「你們夫妻兩個趕緊歸置歸置,我給你們挑水去。」

說著來到當院,拿起扁擔挑起大木桶來。

一會兒的工夫水挑來了,先把水缸刷乾淨,然後把清水倒上。

兩趟,這水缸就滿了。

「你們就在這兒住下吧。」

「好啦好啦。」

「還有,你在這兒一直往北,進了牛街口兒再往北,只要是掛著盤兒的,就是咱們老表的買賣,你隨便買,吃喝用的東西全有。」

「行了,張爸,我謝謝您了。」

「甭謝,你們兩口子外鄉人,大老遠的來到北京城,咱們都是回回親戚嘛,這沒得說,有什麼不足,困難的時候,找我去。」

連三奶奶都給人家行了行禮。

「大哥呀,真的謝謝您了,我們兩口子沒出過遠門兒,這還是第一次,一切求您多關照。」

說完,兩口子開始收拾,就算有個落腳之地。

分類:古典俠義小說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雍正劍俠圖
第一回 避嚴親畏罪走他鄉 入深山窮途遇劍客第二回 童海川下山初試藝 探雙親風雪入京師第三回 識好漢五小鬧王府 會英雄老俠探虛實第四回 赴約會地壇拜老俠 戰賀豹二結一掌仇第五回 遭奇禍海川打官司 遇釋放限期捕盜賊第六回 識英雄義結鐵掌李 盜寶賊行刺雍親王第七回 童海川收徒李家店 侯振遠應邀巢父林第八回 法禪僧踩街顯威風 童海川打擂見神功第九回 討鏢銀蘇州逢於恆 請南俠廟中遇仇人第十回 飛龍觀夜趕喬玄齡 北高峰二次杭州擂第十一回 秋佩雨力戰眾俠客 童海川雙鉞分雙劍第十二回 雍親王化嫌了爭端 借祝壽夜探清雲寨第十三回 釋三寇火燒清雲寨 賀美號簪花靈隱寺第十四回 楊家莊姑舅喜重逢 火神廟父子痛相認第十五回 司馬良招親三義莊 洪炳南闔家慶團圓第十六回 老劍客松林管閒事 李士鈞落難常德府第十七回 遇捕快白潔遭奇冤 逞英雄陸滾喪功房第十八回 喪良心行刺神槍李 捉淫賊奮勇上湖南第十九回 以怨報德鏢打李英 惡貫滿盈難逃法網第二十回 清竹塘四寇劫囚車 龍潭鎮於老訪雙俠第二十一回 戰沅江西俠殺四魚 亂石島東俠敗三鼠第二十二回 誇海口夜入達摩堂 施絕藝三俠闖五門第二十三回 破機關智勇數三俠 達摩堂地道走四寇第二十四回 失信義九寨主喪命 潛水中於老俠擒賊第二十五回 下請帖邀請眾豪俠 甘家堡幸會甘鳳池第二十六回 甘家堡真假童林會 小俠客得遇王十古第二十七回 展家林拜訪展大旺 麒麟山用計捉墨魚第二十八回 青草坡英雄打猛虎 懶龍溝於恆遇至親第二十九回 亂中亂雙猛攪重陽 強中強群俠看和尚第三十回 鐵善寺暗伏十絕計 戰月台雙猛殺四寨第三十一回 洪玉耳智燒老閻成 西方俠掌打濟源僧第三十二回 鐵善寺群俠戰濟慈 白玉虎大意丟龍批第三十三回 小俠客風雪下書信 三勇士夜闖八卦山第三十四回 老劍客戲耍眾莊主 赴廣東十老請八卦第三十五回 司馬空八卦山投書 童海川比八步打燈第三十六回 八卦掌巧打太極圖 望雲亭奮勇拿二小第三十七回 司徒朗逃往大西洋 田子步窺視玲瓏島第三十八回 誓同心夜探玲瓏島 逢絕地幸喜遇恩師第三十九回 四劍客會破玲瓏島 西方俠潛江擒二小第四十回 蜜蜂嶺傳藝贈寶劍 桑家林大戰司徒朗第四十一回 康熙帝赦免童海川 鐵木金落腳北京城第四十二回 鐵木金劫道遇官人 為生存長街賣牛肉第四十三回 老劍客留箋救清官 童海川夜捉害民賊第四十四回 慈父心三次饒林寶 豺狼子毒鏢打恩師第四十五回 尋兇手千里入京師 收弟子征服鐵羅漢第四十六回 清真寺海川會篩海 僧道俗三次比神功第四十七回 北口外丟鏢結義氣 護國寺收徒惹是非第四十八回 教師府掌打焦秋華 遇強敵拋鉞亮寶劍第四十九回 鬧鏢局行刺童海川 謁師祖巧遇野飛龍第五十回 喪良心燕雷打甘虎 丟煙壺童林斗三俠第五十一回 除舊歲師徒同獻藝 過新春師兄巧相逢第五十二回 童海川揚名燈市口 武雲飛傷人隆福寺第五十三回 跳寶局威鎮沙雁嶺 三月三齊赴松棚會第五十四回 鐵羅漢台上勝十傑 童海川惡鬥野飛龍第五十五回 童海川掌震燕子坡 西方俠巧奪蛇骨鞭第五十六回 眾群俠會戰燕雲 風老劍客親臨梅花圈第五十七回 分雙劍驚走燕雲風 保欽差查辦蓬萊島第五十八回 清苑縣馬俊單行刺 風雲莊義結鄧九公第五十九回 夏九齡荒寺遭毒手 病太歲府衙顯奇能第六十回 訪賊人巧遇陳道常 三皇觀搭救夏九齡第六十一回 小豪傑九趕陳道常 大魔莊巧遇親娘舅第六十二回 石寶奎掌震三尺鬼 夏九齡招親石家鎮第六十三回 小白猿石府學絕技 念舊義奮勇覓金牌第六十四回 報父仇王環施英勇 劈楊山鏢打段世寶第六十五回 年欽差夜審梁妙興 七星山三俠討金牌第六十六回 童海川斗膽闖三關 小白猿如願捉董玉第六十七回 小白猿夜進七星山 遭凶險得遇愛賢女第六十八回 愛賢女釋嫌許終身 司馬良遇險轉心亭第六十九回 蓮花觀弟兄巧相逢 西風寺尋找擺亭人第七十回 童海川月台戰秋禪 慧斌僧學藝山神廟第七十一回 童海川月下會三俠 駱駝嶺智誆趙小喬第七十二回 駱駝嶺巧得赤金牌 碧霞僧行道黃土坡第七十三回 莽和尚大鬧盤石島 花子羽搭救碧霞僧第七十四回 見金牌真假難分辨 遇王環火焚轉心亭第七十五回 童海川雙鉞敗三寇 西方俠鐵掌打五虎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