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劍俠圖》第四十二回 鐵木金劫道遇官人 為生存長街賣牛肉:這多日子幸虧張和接濟,不然早挨餓了。三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雍正劍俠圖》第四十二回 鐵木金劫道遇官人 為生存長街賣牛肉

雍正劍俠圖

第四十二回 鐵木金劫道遇官人 為生存長街賣牛肉

上回書說到:鐵木金來到北京城,借住在張和家裡。

這多日子幸虧張和接濟,不然早挨餓了。

三奶奶說:「你的朋友找不到,難道就光指望接濟嗎?

過年啦,我不能催你,可你也得想辦法,咱們買點兒年貨呀。

咱們兩口子這些日子,也夠寒苦的啦,再說,要過個年也得要錢,怎麼上人家張大哥的家裡去呀,今天都臘月二十八了,你還找不著朋友?「」是呀,這朋友很難找。

那麼咱們得多少錢哪?「」我算了算,起碼你得拿回二十兩銀子來。

「」嗯,二十兩?不多。

你甭管啦,我,我找去0鐵三爺也沒吃什麼東西,沒的吃啦。

伸手到門後把」三頃二十畝「大鐵棍抄起來了。」

喲,你拿著它幹嘛?「

「不,我得拿著點兒棍子,說話就過年了,萬一碰上劫道的呢?」

「哎呀,劫你什麼哪,連個屁都放不響埃」「這個你甭管1鐵三爺緊了緊褲腰帶,打家裡出來了。

一個大錢憋倒英雄漢,鐵三爺七尺的漢子,到現在一點兒轍都沒有了。

舉目無親,二十兩銀子上哪兒要去?站在這高坡上往南瞧,陸陸續續的打南門進關廂置辦年貨的人很多。

得啦,下坡兒就是大葦塘,置辦年貨的孤行客,置辦年貨的都有點兒錢,乾脆,我打一號兒悶棍吧!鐵木金拉著大鐵棍,順著高坡兒就下去了。

溜溜躂達往南走,出去有這麼幾箭地,進了葦塘,抱著大鐵棍往葦塘裡一蹲,悄悄地往道兒上看。

一般從城南來的,都是農村百姓,穿得都不是那麼乾淨,即便腰兒裡有幾個錢,都是仨一群,倆一夥兒,有說有笑,孤行客碰不上。

天又冷,肚裡又沒食,餓了,煞煞褲腰帶,打早晨等到中午,打中午再往下午等,進城的人少了,出城的人多了,十個八個,三五成群,絡繹不絕。

又起風了,越來越冷,地凍天寒,干葦子「嘩——」直遙太一陽一壓山了,有點兒雲彩起來了,其實天還沒黑呢,白天的時光太短了。

猛然間,鐵木金聽到南邊「光登光登」車轱轆響,原來是輛鏢車,車上插著鏢旗,上頭寫著字兒:杭州上天竹街雙龍鏢局南號小孟長黃燦。

只見二十名夥計,一邊兒十個,各持刀槍,前頭一個報頭的騎著小驢,就是當初太湖丟鏢的張二。

此人一大個兒,大嘴岔兒,好嗓音。

後頭保鏢的有兩個人,都騎著馬,三十多歲,上垂首是燈前少影阮和,下垂首是月下無蹤阮璧。

一路之上,兼程並進,今天臘月二十九,才進南西門,張二一高興,在小驢兒上試試嗓子,喊上趟子了。

阮和、阮璧在後頭說:「二哥,你怎麼喊鏢趟子?」

「應該喊哪,前邊大墳地,葦塘。」

「那你要喊出強盜來……」「北京城圈裡頭,哪兒來的強盜哇?我還沒聽說過在北京城裡頭劫鏢的呢!只是當初武林之中有位老前輩——浙一江一 紹興府的飛鏢黃三爺,沙灘兒放響馬,劫過銀橇,那還是成心放份兒,你放心,沒事兒1話音剛落,鐵三爺從葦塘裡蹦出來了。

因為他沒劫過道哇,一橫大鐵棍就覺著自己不得勁,再加上一天了,水米不打牙,眼前頭有點兒發黑,腳底下跟踩上棉花一樣,「呔!把鏢銀留下1

張二一瞧:「嘿!還真出來劫道的了。」

阮和一催馬,來到鏢車前,甩鐙離鞍下坐騎。

哥兒倆一瞧,霍!眼前這個大個兒,黑臉兒,五官端正,十分憨厚,攥的這條大鐵棍份量可不校阮和一瞧,有這樣兒劫道的嗎?就問:「朋友,你劫道啊?」

「噢,不全劫。」

「你要劫多少?」

「紋銀二十兩,過年就得。」

阮和心想:嗨!你要二十兩銀子多好哇。

瞧了瞧鐵三爺:「朋友,看來你不是劫道的。」

「這個你明白我明白1「你要二十兩銀子沒關係,你看,我們這鏢旗上有字號,我們的分號在大柵欄,你跟著我們的鏢車到大柵欄,我們把鏢銀一交一 了以後,讓櫃上給你拿二十兩,就是百兒八十兩都沒關係。

但你要在鏢車頭裡一橫,這可對不起你了,朋友!一分錢你也拿不走,我們得保我們這字號哇。

朋友,你跟我們辛苦一趟怎麼樣?」

「不,沒那工夫,再說我也餓了,我也走不動了。」

「嗨,朋友,你怎麼這樣兒啊!你劫鏢不成啊1阮璧到底是脾氣爆點兒,一摁刀把「嗆楞楞」一聲響,把刀就亮出來了:「朋友,我哥哥對你說得挺清楚,我們這是有字號的。」

鐵三爺大吼一聲:「劫不出去我要講打1鐵三爺剛才就覺著頭重腳輕,天旋地轉,一晃這大鐵棍,眼前一發黑,「撲通」,連人帶棍倒在地下。

阮璧過來,告訴鏢師和夥計們:「把他捆起來1「捆他幹什麼?」

「把他帶到鏢局問清楚了,真要不是劫道的,給他倆錢兒讓他回家。」

猛然間,葦塘以內有人喊:「朋友!等一等1哥兒倆還以為又出來劫道的呢。

阮璧哥兒倆各自摁刀抬著看,「燕子三抄水」「唰——」從葦塘出來一個人,阮和、阮璧一瞧,這位年紀在六十上下,中等身材,猿臂蜂腰,看得出來是個練家。

高挽著袖面兒,身上圍著亮銀鏈子橛,手裡攥著一條硬桿兒大馬棒。

阮璧問:「這位老兄,您怎麼稱呼?」

這個老頭兒托一胡一 子哈哈大笑,一通名姓,敢情是本地西珠汛的五品花翎守備,清真大爸,姓丁,叫丁瑞龍,江湖上稱「鼓上飛仙」。

丁瑞龍過去是個買賣人,領的是牛街清真寺北邊兒路東的一個羊肉館,叫「北恩利」。

東家姓沙,排行在七,所以丁瑞龍領的是沙七爸的東,他在外西華門七聖廟開了一個羊肉鋪,代賣餡子貨,字號叫「恩順」。

丁瑞龍很能幹,櫃上用著十幾個人,小買賣做得還很磁梆,年年兒都有盈餘。

北京城這地方做買賣,舊社會講究賒帳,認得的,知根知底的,到了年下要錢。

三十兒晚上,天一黑,拿個折子,在北京叫「溜子」,上邊寫著住址,人名,短多少肉錢,打著燈籠一家一家要,要到天一交一 五鼓,接神的鞭炮一響,就不要了。

所以,大年三十,窮人家有還不起帳的就躲到澡堂子去,接神的炮一響,出來了再見著要帳的說聲:「恭喜恭喜,發財發財。」

就不提這帳了。

當然「恩順」也不例外,丁瑞龍也去要帳,要了幾十兩銀子,那是大戶,可是小戶多呀,不但要不了帳,一看人家太難,得了,再借人家三兩二兩的。

等到接神的爆竹響了,這麼一看,哎呀,根本對不上帳。

跟東家說借給人了,東家不信,說你耍錢輸了,要不一胡一 作非為了。

丁瑞龍十分為難,不由得走到宣武門外,護城河凍冰了,瑞龍站在那兒發愣,越想越不是滋味兒,頓萌死念。

找了塊大石頭「啪嚓」一下,把很厚的冰鑿了個大窟窿。

就在這個時候兒,北西護城河的邊兒上,樹林裡頭「嘩楞楞楞」

鐵球響,有人挺大的嗓門兒喊:「那不是恩順家的丁瑞龍丁爺嗎?這大年初一的幹什麼哪?」

丁瑞龍一瞧,喲!從樹林裡出來個大個兒、赤紅臉兒的白一胡一 子老頭兒,右手托著四個大鐵球,鐵球晃起來在手指頭肚兒上走。

再一細看,原來是北京城赫赫有名的鐵掌賽崑崙方飛方四爸。

方四爸家住在西單牌樓的皮庫一胡一 同。

方四爸這個人在北京城露過大臉。

有一回,他走在前門大街正趕上下過大雨,道路十分泥濘,有一輛大鹽包車誤到那兒了,兩套兒牲口把式怎麼拉也拉不上去,看熱鬧的人多極了。

方四爸一高興下去了,車把式一瞧:「老爺子您這是怎麼啦?」

「你把這倆牲口卸嘍。

我在西單牌樓皮庫一胡一 同住,名叫方飛,我給你拉下這車,你這車就上去了。」

看熱鬧的喊好哇!兩套車卸了,方四爸一伸右手攥住了轅裡頭的皮套,單臂一用力,蠶眉倒立,虎目圓睜,把車就給拉上來了。

方四爸的這一招「單臂拽鹽車」使他成了名了,北京城的人稱他「鐵掌賽崑崙」。

後來有人舉薦他在天子的「慎行司」當了內大班的班頭。

他還有兩個盟弟:湯茂壟何瑞生。

當時正趕上康熙皇帝私訪「密香居」,在二紐這兒掛著珍奇無比的「十八子伽南秀串」,結果叫一個飛雲凶僧給偷走了。

方四爸奉命捉拿飛雲僧,是後費了很大周折,才把飛雲僧拿住了。

方四爸心說:得了,我告老了。

這樣,「慎行司」內大班的班頭就歸了他的盟弟湯茂壟何瑞生了。

沒幾年,湯茂壟何瑞生又一交一 給他們倆的兒子湯英、何玉了。

湯英、何玉幹了些年,又一交一 給他們倆的兒子了,到湯雲、何貴這兒已是三代人了。

湯雲、何貴,就是拿童林的那兩位「慎行司」

的班頭。

方四爺現在到歲數了,在皮庫一胡一 同抱著胳膊根兒忍了。

雖不說腰纏萬貫,但也是吃幾輩子吃不了。

方四爺每天照樣練功,今天初一也一樣,老頭兒遛早彎兒,其實早發現丁瑞龍了。

方四爺一喊,丁瑞龍趕緊過來了:「哎喲喝,老爸爸,我給你拜年吧1「起來,瑞龍啊,你幹什麼哪?為什麼要尋死啊?」

「您要問,如此這般,這麼這麼回事,……」一說,然後又道:「帳沒收上來,短了東家的錢,人家沙七爸不幹,會說我拿這錢不幹好事,這可怎麼辦呢?」

方四爺點了點頭道:「你呀,說得很有理,你別為難了。」

一伸手把四個大鐵球揣到懷裡,然後一貓腰,從右邊的靴筒裡抽出錢夾來了。

那個年頭兒,人們擱錢有兩個地方,一個叫「靴掖兒」,就是擱到靴筒裡頭;再一個,「跟頭褡褳」裡頭也可以裝錢。

方四爺拿出一張三十兩銀票來,問丁瑞龍:「這是三十兩,夠不夠?」

「老爸爸,用不了,過幾天我再給你拜年去。」

好在是清真老表,沒的說呀。

給人家方四爸請完安,丁瑞龍回櫃了。

來到「恩順」,今天根本不下板兒,不營業,正月初一呀。

丁瑞龍推門兒進去了,見到沙七爸,拜了個年,大傢伙兒也彼此拜拜年,說幾句吉祥話,拿出銀票和折子來,把帳結了。

沙七爸問丁瑞龍:「掌櫃的,怎麼你今兒個晚了,應該接神以前回來?」

按理說,瑞龍說句瞎話很自然地就過去啦,無奈瑞龍是個誠實人,就把討帳反倒借給人家錢,虧了錢,砸冰尋死,碰見方四爺的事都說了。

「噢。」

沙七爸聽完了,只說了聲:「好好兒地過年吧。」

丁瑞龍高高興興地回家過年去了。

到正月初五的晚上,回來了。

沙七爸跟丁瑞龍說:「掌櫃的,我一個『北恩利』都忙不過來,所以『恩順』的小買賣,我打算明天不幹了。

大傢伙兒哪,我多給幾個錢,你也是一樣,余外再多給你四十兩銀子作為花紅饋贈。

你呀,打鋪蓋卷兒回家吧,明天開市以後,另謀高就。

「丁瑞龍納悶兒:買賣這麼好,這是為什麼?沙七爸有自己的想法,他說:」你跟徒弟師爺一塊兒出去要帳,人家全要回來了,你把錢都借出去了。

借出去也不是不可以,你為什麼要尋死啊?幸虧遇見方四爺,不遇上呢?你扎到河裡死了,我大年初一的來條人命,這可怎麼辦?我決不能再用你了。

「瑞龍全明白了:」哈哈哈,好吧,好離好散,君子絕一交一 ,不出惡言。

我丁瑞龍沒什麼能耐,這幾年也沒給您賺什麼錢,但我還年輕,到哪兒耍胳膊,我也能湊合著吃碗飯。

說完,叫小徒弟把鋪蓋卷兒打好了,到櫃房算了帳,該給自己的拿起來,跟大傢伙兒道聲辛苦,扛著鋪蓋卷兒回家了。

回家以後,自己心裡不痛快。

丁瑞龍心說:沙七爸,這幾年我沒少給你賺錢哪,你翻臉無情!不用不用吧,明天初六啦,我給方四爺拜個晚年去吧,再說這也有了錢啦。

第二天一清早兒,打家裡出來,就奔皮庫一胡一 同來了。

等來到方四爺的家門口,一看人家家裡頭地方大了,前後得有上百間房子,幾層院子,坐北的廣亮大門,上有門燈,下有懶凳,兩邊兒還有門槐,真有份。

丁瑞龍上前去「啪啪」一叫門,時間不大,出來個底下人,也就是方家的總管。

人家問:「您找誰呀?」

「我找方四爺,我給他請安來了。

我是恩順家的掌櫃的,叫丁瑞龍。」

「噢,您是丁爸,聽我們四爺提來著,您跟我來吧。」

方家總管轉身形往裡走,丁瑞龍趕緊跟上,過了垂花門,一直奔大斤。

「唰」

一挑氈簾兒進來,丁瑞龍四處觀瞧,五間大廳中,四間一通連,靠東邊有樺林的隔扇,單有個裡間屋,掛著茶青色嶄新的門簾兒,隔扇心兒都是名人字畫,牆上掛著挑山對聯,均出自名人的手筆。

迎面的架几案上,正居中擺著一個羊脂玉的福祿壽三星人,真有一尺多高,「唰唰」地放寶光,底下是紫檀木雕刻得玲瓏透剔的座兒,上頭有個玻璃罩兒。

兩邊兒是古瓷的帽筒,上垂首有個鈞窯瓶,下垂首是個屏鏡,迎面的八仙桌,太師椅上的椅披、椅墊、桌圍子都是南繡平金的。

一人來高的大銅爐子,火苗子「騰騰騰」躥得很高。

方四爺在椅子這兒坐著,瑞龍趕緊過來請安:「老人家,晚生給您請安了。」

「哎,起來起來。

瑞龍啊,怎麼今天有工夫?快坐下。」

丁瑞龍坐下後,歎氣道:「唉,我不在恩順了。」

「啊?為什麼?」

「沙七爸不用我了。」

「你幹得挺好的,你也挺有能耐的,怎麼辭你啦?」

「嗨!就因為初一那天的事兒,我實話實說了。

結果他昨天晚上說官話,就不要我了。

嗨!我年輕輕兒的,老爸爸,您甭管這事兒了。」

方四爺一聽火了:「沙七爸這可不對呀,難道你說瞎話就對了?瑞龍啊,你還想再開一個買賣嗎?」

「老人家,那也不容易,哪兒有那麼方便的錢?」

「嘿嘿,我前三天下來一筆銀子,擱到家裡頭一點兒用處沒有,放到錢鋪去,也給不了多少利息,我不樂意。

我正想找個人,做個小買賣,養幾號人也不錯嘛。

你看這就巧了,不過我這個買賣,第一,必須是開羊肉館,代賣餡子活,……」「那我是行家。」

「對!第二,必須在七聖廟找門臉兒。」

「您瞧,這還真巧了,我們恩順家對面兒那五間門臉兒,是個綢緞莊關了張的,那房子閒下來了。」

「正好了,咱們就一言為定。

你先瞧地方去,給我來信盤銀子,咱們收拾收拾,立刻就開張,好不好?」

「那好,我謝謝您哪,您成全我1爺兒倆又敘了一陣閒話之後,老頭兒同著瑞龍到後頭,見著方四奶奶,也拜了年,不在話下。

瑞龍高高興興回來了,直接就奔了七聖廟,恩順家人都看得見。

「啪啪」

一叫門,一個看房子的老頭兒,把門一拉:「掌櫃的,您過年好。

您怎麼不上那邊兒忙去?有工夫上我這兒串門兒來。」

「啊!我問問你,你們這房子怎麼擱下啦?」

「您不知道哇?東伙不和,買賣關了,再說也真不賺錢。」

「你這房了外頭寫著『此房招租』哇?」

「對呀。」

「你們東家……」「我們東家就在北京住埃」「噢,我知道他,但跟你們東家不常見面兒。

我打算租這所房。」

「好說,他這房子租不出去,您馬上去,給幾個錢兒就能租下來。」

丁爸出來後可就來到房東家裡,跟房東老頭兒一見面兒,雖說不熟,也認識,彼此拜個晚年。

房東老頭請丁瑞龍坐下後問道:「丁掌櫃的你有什麼事兒呀?」

瑞龍把自己的遭遇都說了,最後道:「鐵掌賽崑崙方四爸掂著拉我一下兒,讓我對著恩順開個羊肉館兒。

您這房子閒下來了,您說說價碼,我認為合適就租下來。」

「方四爺都這麼仗義,瑞龍呵,我就不能仗義了嗎?

好吧,給多少錢算多少錢。

「結果二位商定之後,丁瑞龍真是沒花幾個錢,把這房子就租下來了。

丁瑞龍拿著字據找到方四爺說:「房子我租了。」

方四爺一瞧,行了,盤出八百兩紋銀,一交一 給瑞龍了。

丁瑞龍再找木工、泥瓦工、油漆工,重新油刷收拾,又按照羊肉館的門面改了一下,跟著就上傢俱,商量調貨和僱請夥計,一切都非常順利。

丁瑞龍問方四爸:「你給咱們字號起個什麼名哪?」

「我早想好啦,你不是為了跟恩順鬥氣嗎,咱們這字號就叫『鼎恩順』,你看好不好?」

瑞龍一聽:「老爸爸,這對沙七爸不太好吧?咱們叫別的名兒不一樣……」「不,就叫這個。

這個店就是賭氣開的,我就要鬥鬥這沙七,你甭管,一切全由我做主。

他要問起來,你就說我給起的名兒,讓他找我來。」

「哎,好吧您哪。」

這樣找人寫字刻匾,把門臉兒收拾齊了,準備擇吉日開張。

瑞龍裡外一忙,有人就告訴沙七爸了:「小伙子跑對面兒開買賣去啦,跟我們對著幹。」

開張的頭天晚上,字號匾用黃紙蒙著,誰都不知道叫什麼,方四爺來了,連先生帶夥計全叫過來說:「大家多辛苦啊!咱們這買賣要做好了,大家都得益。

你們掌櫃的是我一手提拔起來的,沒的說。

咱們明天開張,我問問你們,是賺錢的買賣好做,還是賠錢的買賣好做呀?」

「老爺子,當然是賠錢的買賣好做呀。」

「好!一個月賠一百五十兩,先照著二年賠,二年以內不把這些錢給我賠出去,不行。

真給我賠出去了,我是加著倍地給。」

喲!今兒方四爺怎麼了?老頭兒到了歲數了吧?大傢伙兒思索不解。

第二天,一亮張,鞭炮一響,一撕匾上這黃紙,「鼎恩順」三個大金字躍躍欲飛。

沙七爸一瞧,氣得兩眼發直。

開張一賣,更了不得了,先生夥計喜氣洋洋,您說買哪兒的,人家給您剌哪兒的;您說買一斤,一斤當中多給您個一兩二兩的,餡子鮮活,肉也鮮活。

人們排著隊的買。

再看恩順,不行了,買肉的寥若晨星。

沙七爸乾生氣呀!後來一打聽,才知道人家準備一個月賠一百五十兩銀子。

沙七爸說:「咱們不慪氣,咱也幹不過他方四爸。

乾脆,關張不干啦1沒仨月,沙七爸說把「恩順」關了。

「恩順」一關張,「鼎恩順」這買賣也不那麼做了,告訴大傢伙兒,多少見個利就得,但是我們一定賣好貨,獨份兒買賣,更好做啦,老頭兒把瑞龍叫到自己的家中:「瑞龍啊,我看你這小孩兒可不錯呀。

我打算收你做個徒弟,我還有點兒武藝教你,因為你這孩子心裡善良。」

「哎喲,那我可求之不得,師父1丁瑞龍馬上拜了師。

方四爺家裡有功房,爺兒倆這二五更的功夫可就擱上了。

盡寇丁瑞龍的年歲大了一些,但是方四爺有那個份兒,內外兩家,雙管齊下,瑞龍一邊兒照顧買賣,一邊兒學武藝。

光一陰一荏苒,日月如流,轉眼間就是十六年。

「鼎恩順」的買賣擴大了三倍,丁瑞龍的能為也練出來了。

一日,方四爺說:「瑞龍啊,你的功夫不錯啦,咱們爺兒倆總算有緣,一晃十六年了,我還認為活不了這麼大歲數呢,這都是主的賜福。

這樣吧,你好好兒照顧買賣,我這兒你就不必再來了。」

瑞龍明白師父的意思,哪能不來?每天必來,晨昏定省不缺。

過了將近二年。

有一天天快黑了,方四爺家裡派人來說:「您趕緊瞧瞧去吧,老太太病得很厲害,吃藥不見好。」

瑞龍趕緊帶著夥計來到方宅,一看師母不成了,再請先生瞧,醫藥枉費,天年已盡,師母無常。

按照人家回回的禮節,把師母葬埋了。

過了不久,老師病了,病得很輕,是無疾而終。

連著兩檔子大事,全是瑞龍一個人忙的。

兩件事辦完以後,方家沒有後代,瑞龍就繼承了這一筆財產。

這樣,瑞龍就搬到皮庫一胡一 同師父的家中,然後又把鼎恩順的買賣安置安置,自己帶好了鏈子雙橛,南七北六十三省闖蕩江湖去了。

三年的光景,闖出個外號兒,叫「鼓上飛仙」。

回來以後,先生夥計們把帳目都一交一 待清楚了,瑞龍說:「甭一交一 待,你們都拿回去,我也用不了這錢,師父這點兒家底兒夠我花多少年的。

大傢伙兒水過地皮濕,都要分些錢。

剩下的錢,一,擴大咱們自己的營業;二,南北城有缺與不足,紅白事兒什麼的,磨臍子壓了手揭不開鍋,只要借到咱們這兒,無論多少不能駁回。

還有南七北六十三省的武林豪傑,只要是正門正戶,沒錢了,提到咱們這兒就給錢。」

先生夥計們非常感激丁瑞龍。

有人可說了:「您有這麼好的能耐,為什麼不給老人家倡大門戶哇?家裡有地方,開個把式場,您教點兒徒弟吧。」

瑞龍一想,這可是個好辦法。

丁瑞龍就把後門拾掇出來,戳起大桿子教上場了。

東西南北城來了幾十個,頭頂門生帖兒拜師學藝。

學生裡頭有很多有錢的主兒,說:「騾馬市有一所房子,我們大傢伙兒給您湊上十萬兩銀子,您開個鏢局得了。」

開始瑞龍不樂意,最後大家勸,沒有法子,就在騾馬市開了個輔盛鏢局。

一邊兒教學生,一邊兒走鏢。

這一來,丁瑞龍在江湖路上成了了不起的人物。

瑞龍現在六十來歲啦,德高望重,順天府下了一個委任,任命丁瑞龍這個商人,做西珠汛衙門的守備。

這一來,本地面叫瑞龍給維護得雖不到路不拾遺,夜不閉戶,但確實少了好些事。

眼下正值年關,南西門裡南下窪子這一帶,葦塘太多,道路狹窄,而且墳地很多,尤其年節,經常出劫道的。

丁大爸一想:自己也沒什麼事兒,乾脆這幾天經常轉著點兒。

這樣,鼓上飛仙丁瑞龍把鏈子橛圍在身上,半官半民,打衙門裡出來,就奔南西門裡來了。

每天上午遛到中午,吃點兒飯再來。

到了二十九,就發現了鐵三爸。

看見這個年輕人拿著大鐵棍蹲在葦塘裡,眼睛瞪得溜圓,緊張地往路上看,丁瑞龍也蹲到葦塘裡邊監視上他了。

可是丁瑞龍納悶兒:這個人從頭至腳,怎麼也不像個劫道打悶棍的!等來等去,等到太一陽一快壓山了,天氣也涼下來了,鏢車來到。

瑞龍一看鐵三爸動了手,到外頭橫了鏢車,說就劫二十兩,丁瑞龍知道他不是劫道的。

再看這年輕人還沒跟人家動手呢,撒手扔鐵棍,「撲通」,就躺下了。

阮璧把刀亮出來,說了要捆他,瑞龍高聲喝喊:「二位達官!且慢1丁瑞龍打墊步擰腰出去了。

阮和、阮璧趕緊往後撤步,抬頭一看:「哎喲喝,朋友。」

瑞龍一抱拳:「二位達官,您是杭州的鏢啊?」

「不錯。」

「二位達官怎麼稱呼?」

「我們都是雙龍鏢局的,在下姓阮,單字名和,這是我的兄弟名叫阮璧。

提起我們哥兒倆來,老朋友你可能不知道,但提起我們的授業恩師來,你可能有個耳聞。」

「令師是哪一位呀?」

「家住山東濟南府巢父林侯家莊,姓侯名廷,表字振遠。」

「哎呀!原來是鼎鼎大名的聖手崑崙鎮東俠侯老俠客爺的高足啊?失敬失敬。」

「不敢當。

老朋友,您?」

「噢,我是西珠汛的守備,輔盛鏢局鏢主鼓上飛仙丁瑞龍。」

「哎喲喝!原來是丁大爸,久仰您哪!咱們可是同行同道。

您瞧,這位劫我們的鏢車,還沒劫呢就趴下了。」

這時候,鐵三爸緩過勁兒來了,鐵三爸心裡難過,長這麼大,甭說劫道,從沒伸手跟人家要過什麼。

頭一次劫道就碰見守備了,嗨,這也算情屈命不屈。

「二位,這件事情你們別管了,就一交一 給我丁瑞龍吧。」

「丁大爺,您多辛苦了,我們哥兒倆可就不管了。

不過這位可不像劫道的。」

「這我明白,二位您請吧。」

阮和、阮璧回過身來上了馬,說了聲「再見」,打發鏢車奔大柵欄了。

鏢車走後,丁瑞龍一伸手攙鐵三爸:「朋友起來。」

丁大爸細問:「家往哪裡?姓氏名字?大臘月二十八的,你怎麼跑這兒劫道來了?」

鐵三爸有些羞愧地說:「您是官人,我犯了國法王章了,情屈命不屈,您帶著繩兒了嗎?您把我捆上吧。

我跟您打這場摳司。」

鐵三爸心想:我餓一天了,您把我帶到衙門裡頭,怎麼著也有倆窩頭、兩塊鹹菜條兒,哪怕給我點刷鍋水喝呢。

「嘿嘿,朋友,不錯,我是西珠汛的守備,也親眼看見你在這兒劫道,話雖如此,但我也是出身綠林。

你真是劫道的,想不打官司也不成,可我看你不像個劫道的。

你跟我說實話。」

鐵三爸長歎一口氣,就把自己的事情由頭至尾都說了。

丁大爸聽完了道:「哎呀,要說你也是膏粱子弟,自己因為好武好練,把家練窮苦了,來到北京城又投親不遇。

張和,噢,我知道,是不是在清真寺南隔壁住的那個張爸呀?」

「不錯,那位真是個朋友!把房子借給我住,雖說一個月才一百房錢,可是到今天我還沒給人家呢,甚至還跟人家借了不少的糧食和錢。

我媳婦兒說了,今年過節,沒有二十兩銀子過不去。

我媳婦的娘家也是個大財主,無奈我這個人不願意沾親戚的光。」

「好樣兒的!鐵三爸,你我都是本教的人,咱們是靠主吃飯的,你的心眼不壞。」

丁大爸看到鐵三爸,想起了自己呀!撂下馬捧,一伸手從靴掖兒裡頭拿出一張銀票來:「這銀票是三十兩,你拿著,兌出錢來,買點年貨、油鹽醬醋的,再割點兒牛羊肉,你們兩口子今天過個一團一 圓年。

初二,我派人接你搬家,牛街這兒我有房。」

鐵三爺聽完了就呆到這兒啦:「我怎麼敢當哪?」

「別客氣,你的遭遇就是我的遭遇,我年輕時候也是這樣。

你拿著錢票快去吧!天已經晚了,再不去,買不出來東西了。」

鐵三爸晃晃悠悠地把「三頃二十畝」

扛起來,眼淚饒著眼圈兒轉哪,看起來哪兒都有好人哪!

上坡兒就是家,來到家門口兒,輕輕地一叫門。

三奶奶一聽,是丈夫的聲音,高興了,趕緊出去:「哎呀,都把人急死了。」

說著話開門,一瞧鐵三爸面帶笑容,心裡踏實多了,忙問:「找著朋友了嗎?」

「哈哈哈,三奶奶,找著啦1「喲,這個朋友是幹什麼的?」

「嗨!真是遠在天邊,近在眼前哪!咱這朋友,是騾馬市輔盛鏢局的鏢主,鼓上飛仙丁瑞龍,跟我是多年的朋友啦,也是咱們清真老表,他有六十來歲啦,比我大得多呢。

給我錢啦,你看看。」

鐵三爸伸手把銀票拿出來了,然後對三奶奶說:「丁大哥說了,讓咱們先買點兒年貨,今天和明天,咱們兩口子在家裡過年,哪兒也別去了。

初二一清早兒,哥哥就來接咱們,他牛街有房子。」

「哎呀!到這個時候兒了才碰見朋友,咱們兩口子真得好好兒的謝謝人家。

事不宜遲,你趕緊把錢兌出來,買東西吧。」

「好勒1鐵三爸拿著個籃兒,拿著個口袋,打家裡出來,讓三奶奶把門關好。

先到牛街口三合錢鋪把銀子兌出來,該買的全買了。

鐵三爸高高興興回家了。

人得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分外明埃

鐵三爸來到屋中,燈早就點亮了,三奶奶馬上刷鍋,放水,燒火做飯。

兩口子這頓飯吃得真香埃第二天正月初一,也高高興興、歡歡喜喜地過去了。

到了初二一清早,兩口子老早起來。

梳洗已畢,把帶來的東西全收拾好了,兩口子在家裡等著。

三奶奶跟三爸商量:「三爸,是不是到張和張大哥家裡看看人家去?住人家房子這麼多日子了,應該給人幾個錢兒了,而且還得謝謝人家呀。」

「對!應當還。

好在咱們不離開牛街,跟張和大哥住得也很近,這早晚沒關係。」

正在這個時候,聽見外頭喊:「鐵三爸,起來了嗎?」

「喲,這是張和大哥給咱們挑水來了。」

兩口子一塊兒往外走:「大哥!我們正要給您拜年去哪1「嘩啦」一聲響,啊?不但張和來了,旁邊兒還有一輛車,有個年輕人。

張和一抱拳:「兄弟,弟妹,拜年拜年。」

「哎呀大哥,我們還沒給您拜年去哪,您就來了。

這怎麼敢當啊?我們正要找您去呢,跟您說點兒事兒……」「我全知道了,丁大爸把我叫到清真寺裡去了,把事情都跟我提了,你們的房子就在我家隔壁兒,丁大爸說話就到,咱們先把東西裝上車吧。」

「大哥呀,我們在您這兒一騷一擾這麼些日子,借您幾次糧、幾次錢,我們都沒還呢……」「沒關係,我還告訴您呢,雖說您跟丁大爺一交一 上朋友了,但短與不足,您還上我那兒去,沒關係。」

「大哥,這可怎麼謝您……」

「別謝別謝,哎,咱們趕緊搬東西。」

四個人一塊兒往外搬。

然後張爸把門鎖了,把式搖鞭趕車,眨眼之間進了牛街,一直往前走,越走越近,在清真寺南邊第三家,緊挨著張和家。

幾個人把東西全都搬進去,給人家車把式幾個酒錢,打發把式走了。

張和忙前忙後,幫著鐵三爸夫婦兩個安好了家。

剛收拾完了,院兒裡有人說話:「怎麼樣?鐵三爸,家安好了嗎?」

「喲,丁大爸來了。」

兩口子挑簾櫳,連張和一塊兒往外走,把丁大爸接進來了。

來到屋中,鐵三爸把鐵三奶奶拉過來道:「家裡的,您給咱們哥哥拜個年吧。」

「丁大哥,我給您拜年。」

人家鼓上飛仙丁瑞龍一瞧鐵三奶奶,就知道這是個過日子的人。

丁大爸對大夥兒說:「張爸、鐵三爸,咱們都是回回親戚,老表一見如故。

我當初跟你們夫妻的遭遇一樣,我也是要跳護城河自一殺,遇見了我的老恩師,我丁瑞龍才有今天。

你們夫妻兩個碰上我,咱們這就算刀對鞘了,從今以後有個短與不足,張爸你接著,我接二連三地到這兒來看看。」

丁大爸先走了,張爸也就回家了。

這一天,丁大爸來了,三奶奶給燒了點兒茶,老哥兒倆坐下喝茶。

「老三哪,你在家裡頭能幹點兒什麼哪?」

「哥哥,我除了練我這『三頃二十畝地』以外,別的什麼都不會。

不然的話,倆哥哥也不至於跟我分了家,我就好練。」

「那不行啊,怎麼著也得想辦法掙個錢兒埃」三奶奶說:「要不這樣兒,丁大哥,您給我們攬點兒活兒,我可以裁裁剪剪、漿漿洗洗的。」

「弟妹,這不行,這也養不了家。

我給兄弟出個主意。」

「什麼主意呀?」

「過兩天我給你打輛車子,我那牛肉鋪、羊肉鋪有的是好牛羊肉,你下街去賣,這還不成嗎?」

鐵三爸心說:行什麼,咱們沒幹過!但看哥哥的意思,我們也不能兩口子淨吃人家呀。

想到這兒,鐵三爸說:「哥哥,您給我準備好了,我就試試。」

過了幾天,推來一輛新車。

車轱轆上只是有點兒浮土,銅飾件兒,有個車袢兒,車頭裡是個錢櫃。

上頭放著割肉的刀,有塊大的案板,鋪著藍布單兒,兩塊半扇牛肉,足有一百多斤,一桿盤子秤。

推車來的這位,三十來歲,剃著黢青的頭皮兒,一條大辮兒,一身藍,身上還有個藍圍裙。

「您是鐵三爸嗎?我姓劉,行二,人稱劉二爸。

我們東家讓我把車子帶肉給您送來,您瞧缺什麼?」

「啊,不缺了,我謝謝您了。

家裡的,把門關上,我賣牛肉去了。」

三奶奶出來關街門,說:「早著點兒回來。」

鐵三爸把圍裙繫好了,把袢兒往肩上一搭,兩隻手一架把,一抬身推車走了。

劉二爸站在後頭,心說:這樣人也少有,你倒問問價兒啊?我得跟您說清這是多少肉,本錢多少,賣多少錢一斤,再說也得試試盤子秤埃等車子走遠了,劉二爸在後頭慢慢兒地跟著,心說:我先不回櫃,瞧瞧您這牛肉怎麼賣。

鐵三爸還推上勁兒了,順著牛街北口兒出來,可就往東了。

劉二爸在後頭跟不上,心說:這位是什麼意思啊?您賣肉不吆喝?鐵三爸推得這快,奔菜市口順騾馬市還往東,到虎坊橋了,他可就拐彎兒了,順著五道廟進去了。

鐵三爸生氣呀,自語道:「沒有不開張的油鹽店哪,難道說北京城的老街坊老鄉親連牛肉都捨不得吃嗎?怎麼沒人問哪?」

這時,鐵三爸瞧見前面也有一個賣牛肉的車子,人家那牛肉也就剩二三斤了,錢櫃裡的錢都滿了,一看,也是老表。

兩人走對面兒,老表可就問一聲:「掌櫃的,上哪兒送肉去呀?」

鐵三爸答言:「我賣牛肉哪。」

「怎麼不吆喝呢?」

鐵三爸張不開嘴,剛要張嘴,對面兒來了個人,嚥回去了。

一瞧沒人了,剛要張嘴,後頭有走道兒的聲音,臉兒一紅,又不敢吆喝了。

劉二爸老遠的在那看著呢。

鐵三爸由打五道廟可就奔了李鐵拐斜街了。

前後沒人,鐵三爸推著車子,鉚足了勁兒喊了嗓子:「好肥的牛肉喲1真亮的嗓音!整個兒斜街,直到石頭一胡一 同北口,都聽見了,鐵三爸吆喝完了,覺著自己的腦袋都暈了,趕緊推著車子快跑。

一胡一 同當間兒有一窪水,有點兒泥漿,一個大門口兒有人喊,「賣肉掌櫃的過來,牛肉多少錢哪1一句話,鐵三爸就暈了,哎喲!我也不知道進的價兒,人家都賣多少錢哪?鐵三爸愣在那兒了。

只聽那人說:「朋友,你八成是怕這泥沾了你的車轱轆吧?不要緊嘛,哈哈哈,你把車子端過來。」

鐵三爸挺擰,心說:我「三頃二十畝地」都練進去了,這三百斤我就端不動啦?衝你這句話,我就端過去!鐵三爸的兩隻手往這車把的根上插,攥著車把的兩個四方稜兒,往下一矮身,渾身一叫勁,骨頭節兒一響,腦筋一繃,就把這牛肉車子端起來了,晃晃悠悠,又把車子端到路北來了,放到這買肉的眼前頭了,鐵三爸深深地出了一口氣,這才抬頭看,買肉的是兩人。

叫鐵三爸端車的是個大個兒,前胸寬背膀厚,虎背熊腰,四方一張大臉,黃白淨面,濃眉毛,大眼睛,大鼻子頭兒,大嘴岔兒,耷拉著嘴角,讓人一瞧好像是撇嘴呢。

一身白綿綢褲子汗衫兒,腳底下緞鞋白襪子,喝,好樣兒!下垂首這位瘦小枯乾,一一團一 一精一氣神兒,穿著一身兒藍,刀條子一張臉兒,稀稀的眉毛,圓圓的眼睛,小鼻子頭兒,三角菱角口,一對錐把子耳朵。

兩位往那兒一站,看得出來,都是練家子。

其實這兩位是姑表兄弟,又是大財主,有上百間的房子。

這個大個兒姓石,字叫石勇,號玉山。

瘦小枯乾的姓馮名昆字永誌。

石玉山的外號兒叫鐵臂熊,馮昆的外號兒叫千里獨行。

兩個人的父母都沒有了,萬貫家財哥兒倆當家。

家裡頭堂上一呼,階下百喏。

這哥兒倆就是好武好練,但真正練功夫,這兩人不行,他們主要是練扔沙布口袋、扔石鎖、端沙子筐、擰棒子,披上褡褳摔跤,專練騎拿相橫。

結一交一 的朋友也都是摔跤的,哥兒倆的跤摔得都不錯。

今兒早上吃完飯以後,在前邊客廳這兒呆著,底下人進來說,「大爺、二爺,你們出去瞧瞧,外頭來了位出家的和尚化緣。」

「快去,佈施十兩銀子,讓人家和尚走。」

「我們帳房的先生已跟和尚說了:」大師傅您要化什麼,您說話。

『老和尚說了:「我什麼都不化,就化跟你家大爺、二爺見上一面。

』」石勇一聽,忙問:「此人多大歲數?」

「年歲太大了,一胡一 子都白了。」

『噢,那我瞧瞧去。

「石勇、馮昆兩人都出來了,來到大門口兒一瞧,先生夥計站著七八個,老和尚就在台階兒上站著呢。

老和尚是個大個兒,起碼得夠八尺左右,雙肩抱攏,猿臂蜂腰,由於年歲大了,顯著有點兒螞蜂腰了。

赤紅臉兒,皺紋堆壘,剃的頭皮兒珵亮,明顯顯三溜九塊受戒的香疤,兩道蠶眉斜飛入天蒼,左眼圓睜,睛芒四射,右眼一道縫兒,一部白一胡一 須苫滿前胸。

斜插柳背著個大蠅刷,身上穿著灰僧袍,白綾高腰兒襪子。

石勇、馮昆兩個人一瞧,就知道這和尚很有份兒,趕緊一躬到地:「高僧,您貴上下怎麼稱呼?」

老和尚沒提自己的名字,只道:「南無阿彌陀佛,貧僧來到北京城,聽說你們哥兒倆在前三門一帶頗有威名,老僧不才,前來獻醜討教。

此地不是講話之所,借一步坐,可以嗎?」

「高僧,請1兩個人馬上恭請大和尚往裡來,進了大門,過了垂花門,順著正院兒往東,過箭道往北,過月亮門再往東,進了東跨院兒。

北房是五大間,東西房各三間,搭著硬架的天棚,院兒裡頭,土刨得暄和極了,摔一次跤踩磁實了,用的時候再刨。

周圍有幾條矬腳粗腿大板凳,上頭放著幾身實納的褡褳和幾條駱駝毛繩。

跤場周圍,什麼礅子、石鎖、沙子口袋、沙子筐、檀木棒,全有。

石勇拱手相讓:「這位大師傅,您請到屋裡坐吧。」

底下人趕緊挑簾子,老和尚進來坐下,哥兒倆側坐相陪。

老和尚這才細問:「施主,您姓石啊?」

「不錯。

我姓石,叫石勇,這是我的表弟馮昆。」

「哈哈哈,老僧討教討教可以嗎?」

「行呵,大師傅,您看得起我們哥兒倆,我們跟您學倆絆兒。

您換上褡褳,咱們下場子吧。」

「噢,聽你們二位這意思,是不是讓老僧跟你們摔兩跤過過汗兒啊?」

「是啊,您不是訪我們哥兒倆來的嗎?」

「老僧的能為不在跤上埃」「那麼高僧您?」

「貧僧會點兒武藝,你們哥兒倆情願奉陪?」

「那麼好,咱們下場子。」

人家老和尚也不撩僧袍,大模大樣兒往場子當中一站。

馮昆一抱拳:「哥哥,您來我來?」

「你先來。」

「好吧。」

馮昆往前一趕步:「大師傅,在下對不起您了。」

說完,左手一晃面門,右手一攥拳,「猛虎出洞」,對準大和尚胸前就是一拳。

大和尚沒動地方,也沒還招,用右手一抬,「澎」!就把馮昆的手腕子給攥住了。

左手腕子往起一揚,一扔他的胳膊,馮昆「登登登」來個屁一股蹲兒。

馮昆臉兒一紅道:「哥哥,我跟大師父比差得多,瞧您的吧。」

石勇一抱拳:「大師父,我表弟多少差點兒,我跟您討教討教。

請進招吧。」

石勇也往前一趕步,左手晃面門,右手一攥拳,「單風貫耳」,對準大和尚左面太一陽一穴,右手拳就打來了。

大和尚往下一褪頭,伸右手「金絲纏腕」一叼,一抖腕子,石勇也來了一個跟頭兒。

哥兒倆趕緊把大師父請到北屋裡頭,雙膝一跪:「老師傅,我們給您磕頭了。

從今天起我們就是您的弟子,您得教給我們點兒能耐。」

老和尚伸手一攔:「石勇、馮昆,你二人請起。」

「老師傅,你得教教我們哥兒倆呀1「哈哈哈,告訴你們兩個,貧僧不願意做你們的老師呀。」

「老人家,這是為什麼?」

「因為你們倆是京城的紈褲子弟,付不下辛苦,受不了罪,沒法兒學成。」

「老師,您放心,只要老師肯教,我們哥兒倆吃多大的苦,耐多大的勞,也願意跟您學。」

「要是那樣兒,除非應老僧三件大事,差一件,老僧不教。」

「老師傅,您說吧1「頭一件,練武非一朝一夕之功,如果腦瓜兒一發熱、一一寵一 性兒,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朝秦暮楚,這不成。

咱們以十年為限,十年以內,除非有了天災病患,為師認為非歇功不可,才能歇,黑天白日叫什麼時候練,就什麼時候練。

你們辦得到嗎?「」老師呀,有這麼句話:要學驚人藝,須下苦功夫。

不付點兒辛苦怎麼能把本事學到手哇?這頭一件,我們應了。

「」嗯,好。

第二件,在你們家裡找一所比較清淨的房子,老僧足不出戶。

你們把地砸平整了,再買幾樣兒軍刃。

十年中,我一分錢不要,但是一年四季的裡外僧衣得供我穿。

「」這個您放心,怎麼著都成。

「」好。

還有第三件,我收你們為徒之事,不准告訴別人,三親六故都不准提。

就這三件,應了,收下你弟兄;不應,老僧不收哇。

「」師傅,這三件事我們都應了,您放心得了。

「大和尚這才把武聖人的牌位,達摩老祖的牌位供好,正式收下石勇、馮昆兩個人。

磕了頭以後,石勇問道:」老師呀,您老人家怎麼稱呼?「大和尚欲言又止,說出一番話來。

原來老和尚俗家姓荊,名叫荊立堂,出家的名字叫了然和尚,由於是雌雄眼,又叫一目瞭然僧。

他的師父所收弟兄三個,都是大和尚,他排行在長。

二師弟叫通法上人了因僧,三師弟是四川川北拂雲峰「極樂禪林」的方丈,叫了義和尚。

師弟了義年歲最大,能為最好。

荊立堂是河南開封大相國寺的方丈,據說相國寺是戰國時期信陵君魏無忌的府第。

順治五年,河南巡撫劉振昌得罪了豫王府的皇糧催頭,此人姓李,叫李寬,豫王是他的叔。

多鐸豫王在河南有很多的莊頭,滿清一進關,跑馬占圈,很多個莊頭合在一塊兒,由一個催頭管。

李寬這個催頭在豫王跟前說一不二啊!他不出田賦,不一交一 國稅,劉巡撫打了他,限期繳納國稅,所以李寬在豫王跟前說了劉振昌的壞話,結果豫王就奏了劉振昌一本,順治皇帝不察,就革了劉振昌的職。

這樣一來,激怒了河南黎民百姓的公憤,沒有不罵豫王的,沒有不罵朝廷的。

老和尚荊立堂知道了這件事,心裡也很不憤,劉振昌是個好官哪,愛民如子,兩袖清風,不貪一污,不吃請,不受賄,不錯呀。

劉振昌被革職後就住在大相國寺,準備不日進京請罪。

這裡,老和尚荊立堂先進京了,想給劉振昌報仇。

一目瞭然僧來到京城,住在廣安門裡報國寺,掛了單,和大傢伙兒一塊兒參佛唸經。

晚上,等僧眾們全休息了,老和尚一個人出來,到紫禁城周圍,把整個地形都調查清楚了,然後寫了一個紙條,上頭有八句詩。

了然和尚把這個紙條揣好,結果就到了尚寶監,盜出皇上一枚圖章來,然後就把紙條兒擱在那兒了。

尚寶監的太監名字叫萬方和,發現了以後嚇壞了,趕緊奏明皇上,把這紙條兒拿上去。

順治皇帝一瞧,上面寫的是:「一入皇宮太猖狂,目下河南萬民殃,了卻僧門不平怨,然後分清紅與黃。

僧家盜寶無別意,辨別李寬害人常,白奏誤准奸王本,冤屈巡撫劉振昌。」

順治看完這字諫以後,勃然大怒,滿清剛剛來到中原,民心未附,竟有大膽僧人進入紫禁城盜走國寶,於是便把八大朝臣召進養心殿,字諫擲下,讓朝臣們議論,然後馬上傳旨意,立刻在裡九外七皇城四庵觀寺院,把所有不明來歷的僧眾完全都抓起來,嚴刑拷問。

分類:古典俠義小說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雍正劍俠圖
第一回 避嚴親畏罪走他鄉 入深山窮途遇劍客第二回 童海川下山初試藝 探雙親風雪入京師第三回 識好漢五小鬧王府 會英雄老俠探虛實第四回 赴約會地壇拜老俠 戰賀豹二結一掌仇第五回 遭奇禍海川打官司 遇釋放限期捕盜賊第六回 識英雄義結鐵掌李 盜寶賊行刺雍親王第七回 童海川收徒李家店 侯振遠應邀巢父林第八回 法禪僧踩街顯威風 童海川打擂見神功第九回 討鏢銀蘇州逢於恆 請南俠廟中遇仇人第十回 飛龍觀夜趕喬玄齡 北高峰二次杭州擂第十一回 秋佩雨力戰眾俠客 童海川雙鉞分雙劍第十二回 雍親王化嫌了爭端 借祝壽夜探清雲寨第十三回 釋三寇火燒清雲寨 賀美號簪花靈隱寺第十四回 楊家莊姑舅喜重逢 火神廟父子痛相認第十五回 司馬良招親三義莊 洪炳南闔家慶團圓第十六回 老劍客松林管閒事 李士鈞落難常德府第十七回 遇捕快白潔遭奇冤 逞英雄陸滾喪功房第十八回 喪良心行刺神槍李 捉淫賊奮勇上湖南第十九回 以怨報德鏢打李英 惡貫滿盈難逃法網第二十回 清竹塘四寇劫囚車 龍潭鎮於老訪雙俠第二十一回 戰沅江西俠殺四魚 亂石島東俠敗三鼠第二十二回 誇海口夜入達摩堂 施絕藝三俠闖五門第二十三回 破機關智勇數三俠 達摩堂地道走四寇第二十四回 失信義九寨主喪命 潛水中於老俠擒賊第二十五回 下請帖邀請眾豪俠 甘家堡幸會甘鳳池第二十六回 甘家堡真假童林會 小俠客得遇王十古第二十七回 展家林拜訪展大旺 麒麟山用計捉墨魚第二十八回 青草坡英雄打猛虎 懶龍溝於恆遇至親第二十九回 亂中亂雙猛攪重陽 強中強群俠看和尚第三十回 鐵善寺暗伏十絕計 戰月台雙猛殺四寨第三十一回 洪玉耳智燒老閻成 西方俠掌打濟源僧第三十二回 鐵善寺群俠戰濟慈 白玉虎大意丟龍批第三十三回 小俠客風雪下書信 三勇士夜闖八卦山第三十四回 老劍客戲耍眾莊主 赴廣東十老請八卦第三十五回 司馬空八卦山投書 童海川比八步打燈第三十六回 八卦掌巧打太極圖 望雲亭奮勇拿二小第三十七回 司徒朗逃往大西洋 田子步窺視玲瓏島第三十八回 誓同心夜探玲瓏島 逢絕地幸喜遇恩師第三十九回 四劍客會破玲瓏島 西方俠潛江擒二小第四十回 蜜蜂嶺傳藝贈寶劍 桑家林大戰司徒朗第四十一回 康熙帝赦免童海川 鐵木金落腳北京城第四十二回 鐵木金劫道遇官人 為生存長街賣牛肉第四十三回 老劍客留箋救清官 童海川夜捉害民賊第四十四回 慈父心三次饒林寶 豺狼子毒鏢打恩師第四十五回 尋兇手千里入京師 收弟子征服鐵羅漢第四十六回 清真寺海川會篩海 僧道俗三次比神功第四十七回 北口外丟鏢結義氣 護國寺收徒惹是非第四十八回 教師府掌打焦秋華 遇強敵拋鉞亮寶劍第四十九回 鬧鏢局行刺童海川 謁師祖巧遇野飛龍第五十回 喪良心燕雷打甘虎 丟煙壺童林斗三俠第五十一回 除舊歲師徒同獻藝 過新春師兄巧相逢第五十二回 童海川揚名燈市口 武雲飛傷人隆福寺第五十三回 跳寶局威鎮沙雁嶺 三月三齊赴松棚會第五十四回 鐵羅漢台上勝十傑 童海川惡鬥野飛龍第五十五回 童海川掌震燕子坡 西方俠巧奪蛇骨鞭第五十六回 眾群俠會戰燕雲 風老劍客親臨梅花圈第五十七回 分雙劍驚走燕雲風 保欽差查辦蓬萊島第五十八回 清苑縣馬俊單行刺 風雲莊義結鄧九公第五十九回 夏九齡荒寺遭毒手 病太歲府衙顯奇能第六十回 訪賊人巧遇陳道常 三皇觀搭救夏九齡第六十一回 小豪傑九趕陳道常 大魔莊巧遇親娘舅第六十二回 石寶奎掌震三尺鬼 夏九齡招親石家鎮第六十三回 小白猿石府學絕技 念舊義奮勇覓金牌第六十四回 報父仇王環施英勇 劈楊山鏢打段世寶第六十五回 年欽差夜審梁妙興 七星山三俠討金牌第六十六回 童海川斗膽闖三關 小白猿如願捉董玉第六十七回 小白猿夜進七星山 遭凶險得遇愛賢女第六十八回 愛賢女釋嫌許終身 司馬良遇險轉心亭第六十九回 蓮花觀弟兄巧相逢 西風寺尋找擺亭人第七十回 童海川月台戰秋禪 慧斌僧學藝山神廟第七十一回 童海川月下會三俠 駱駝嶺智誆趙小喬第七十二回 駱駝嶺巧得赤金牌 碧霞僧行道黃土坡第七十三回 莽和尚大鬧盤石島 花子羽搭救碧霞僧第七十四回 見金牌真假難分辨 遇王環火焚轉心亭第七十五回 童海川雙鉞敗三寇 西方俠鐵掌打五虎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