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劍俠圖》第五十一回 除舊歲師徒同獻藝 過新春師兄巧相逢:燕雷質問他,諸葛建支支吾吾,不敢說出詳情。杜清風口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雍正劍俠圖》第五十一回 除舊歲師徒同獻藝 過新春師兄巧相逢

雍正劍俠圖

第五十一回 除舊歲師徒同獻藝 過新春師兄巧相逢

上回書說到:諸葛建邀海川九主公墳相會,等到他回到西勝鏢局自己的屋中,萬沒想到杜清風、燕雷都在他的屋中。

燕雷質問他,諸葛建支支吾吾,不敢說出詳情。

杜清風口誦佛號:「無量佛!老英雄,我們都是綠林人,只要不把奪取十三省總鏢頭這件事情說出去,那麼旁的沒什麼關係。」

諸葛建無法,長歎一口氣:「唉!杜道爺,燕二將軍,您要問,這麼回事,我惦記訪訪童林,我約他明天晚上在安定門外九公主墳見面。」

「無量佛,你約別人可以。

你知道我杜清風跟童林有仇嗎?他搶走了我的小徒弟,打傷了我的二徒弟,還要打死我的大徒弟,拋鉞亮劍削了我的道冠。

老英雄,您要去可以,您得把山人帶上。」

「杜道爺,這個可失了咱們武林道的規矩了。

再說您是武林道的老前輩,你要找童林報仇,童林住家在什麼地方誰都知道,您自己去。

我約童林出來,是光明正大約的。

至於奪取十三省總鏢頭的事我隻字不提,我就是訪訪童林。

我要把您帶去,人家童林說我諸葛建算是什麼人1

「無量佛,我管不著。

老英雄,你不帶著我,咱們就得一塊兒見見老軍師,見見我師哥燕普,咱們說說。」

「杜道爺,您這就有點發賴了。」

杜清風真是無一恥之極:「無量佛!我就賴了,你不帶著我不成1「那我帶著您!咱們可是這麼著,我跟童林論武的時候您不能跟童林論武,那怕人家童林跟我論完武沒事了,您也不能出手。

但要童林走半道你劫他,這我管不著。

還有我跟童林見面您可不能露面。」

「無量佛,我不露面。」

「唉,帶著我嗎?

諸葛老頭子,我也去。

「」二將軍,您有什麼臉面見人家童林哪?!您吃飯不給人錢,叫人打得體無完膚,人家候您的飯帳,恭請您到大柵欄雙龍鏢局沐浴軍衣,請您吃喝已畢,派徒弟給您送到西勝鏢局,可您把人家徒弟打吐了血。

二將軍,您還有什麼臉見童林哪?以我良言相勸,二將軍,您可不能去啊0」少說這個!我見童林,我怎麼不敢見他,他讓他徒弟敗壞我的名譽,我就跟他勢不兩立。

「」二將軍,人家既然有讓徒弟敗壞您的心,幹嗎還要把您帶到鏢局,請您吃飯更衣啊?「」那個,我不知情。

你帶我不帶我?

你要不帶我去,反正我是犯了法了,犯了咱們的令了,我也豁出去了,不過臨死我得拉個墊背的。

走!咱們找我哥哥說說去。

「這時,杜清風對諸葛建說:」無量佛,老英雄,您把二弟燕雷也帶著去,他幫著我,您看好不好,反正您見童林我們不露面。

「」好吧,二將軍,我真是沒法子0」唉,明天咱一塊去。

「第二天老早地吃完飯,他們三人就來了。

諸葛建對他倆說:」你們二位在樹林裡頭瞧著,我跟童林見面談話,然後我們試藝比武。

等我們倆人一交一 完手,童林一走您二位再露頭,這比什麼都強。

「」行了,行了,咱們就這麼辦了。

「兩人到樹上頭藏了起來。

月到中天,海川來了,這才跟諸葛建見面。

誰知他們倆人看了一會兒就受不了了。

這不是殺童林的好機會嗎?杜清風出來,燕雷也出來了,當場打在一處。

沒想到海川努傷吐血,扔寶劍往前一栽身倒下了。

當他昏迷不醒的時候,三人卻被點住了。

一位老仙長對童林說:「你瞧見沒有,這三人我全給拿住了,你怎麼處置他們都可以,殺了他們都可以。」

要像賽南極諸葛建,童林決不能殺,雲霞道士杜清風,海川也不能殺。

主要這燕雷太壞了,我童林一口一個燕師父叫著你,給你候了飯帳,讓你沐浴軍衣,我打發徒弟給你送到西勝鏢局,讓你們賓朋見面,你卻把我徒弟打吐了血。

若此時童林心地狹窄,致燕雷於死地,別人也說不出什麼話來。

但人家童林可沒有:「老仙長,這三位今天在九公主墳迫我童林拋鉞亮劍,這也是武林之中一交一 流武藝許可的。

既然是老人家把他們三人治住,任憑老人家發落吧,您說怎麼好就怎麼好。」

「無量佛,好1老仙長攥著這鐵橛走過來,用點穴橛一指諸葛建:「諸葛建啊,諸葛建,你也是江湖路武林道的前輩,你要想跟童林見面,就不應當鬼鬼祟祟,你把童林正大光明地約出來,跟童林一交一 換一交一 換武藝,彼此都有好處,這是可以的。

為什麼還要帶著杜清風跟燕雷來呢?當然看得出來,你們四個人在這動手的時候,你有意袒護童林,不然的話,童林早死多時。

話雖如此,你這叫什麼呢?約童林來,你的心術不端,山人本應當手起橛落,擊碎你項上的人頭,念其你八十歲的老人闖蕩江湖十分不易,武林之中到你這份上就很可以了,希望你苦海無邊回頭是岸,激流勇退,閉門思過。

自己找處深山老峪一忍,以樂晚年,不再出世,這便才對埃得了!你走吧。

拿這鐵橛輕輕地一拍諸葛建的後脊背,「啪」地一下,諸葛建緩上氣來了,長長地出了一口氣,看了看這位老仙長,又看了看杜清風跟燕雷,尤其是轉身形看了看童林,滿腹的話說不出來,只能衝著童海川一躬到地說道:「唉,童俠客,諸葛建有口難分說,將來再會吧1說完作了個揖,進樹林走了。

老仙長又對杜清風說:「你的弟子焦秋華、馬寶善本都是好人,約童林也沒有什麼大的歹意。

論馬寶善的本領,要害童林也辦不到。

童林失手打傷了焦秋華,已是追悔不及,你作長輩的就應當把仇恨給化解才對,可你反而要將童林致於死地,還說要給你徒弟報仇。

試問你徒弟焦秋華有這個心嗎?

他們都不見得有你這種狼心狗肺!童海川拋鉞亮劍斬了你的道冠,你便迫不及待地要報仇。

試問,童林既能斬你的道冠,為什麼不能斬你的六一陽一魁首?

這是童海川手下留情。

誰知慈心生禍,你恩將仇報,反而到鏢局子行刺,幸虧被山人發現,已然教育過你,可惜你置若罔聞。

山人苦口婆心,勸你你不聽,今天晚上又投井下石乘人之危,到九公主墳來助紂為虐,山人本應當致你於死地。

唉!念其你我都是出家的道長,三清弟子,你也這麼大的年紀了,在江湖路也實非容易。

得啦,你逃命去吧。

「老仙長把這點穴橛倒過來,用這粗頭趄前,掄圓了對準杜清風的後脊樑,」啪「就是一下。

他喘過氣來了,可出去了一溜滾埃起來之後,貓腰撿起了寶劍,長歎了一口氣,又看了看打人的這位仙長,掉過臉來走了。

老仙長一看,最後剩下燕雷了,便邁步往前惡狠狠地用橛點指:「小畜生!你是皮包血肉十個月懷胎的人,不是披毛帶掌的衣冠禽一獸 啊!你到北京城沒了銀兩路費,吃人家飯不給錢還跟人家打架。

這麼多的人打你,人家童林與你水米無一交一 ,不相識,看你是個練武的,候了你的飯帳。

噯!這在武林之中本不多見啊,你不但不領人家童林的人情,反而小兒長小兒短的還執意要跟童林比武,奪取十三省總鏢頭。

人家童海川把你帶回大柵欄雙龍鏢局,也對你很不錯,派弟子把你又送到西勝鏢局。

作為甘虎傻傻呵呵的傻孩子來說,要說你兩句也未嘗不可。

但你惱羞成怒,把甘虎打吐了血埃講人心,比自心,你這種以怨報德的人,決不是好人吧。

到今天你還有臉面來到九公主墳,跟海川動手,待山人擊碎你的頭顱1沒想到老仙長把這點穴橛舉起來剛要打。

童海川跪下央告:「老人家,暫息雷霆之怒啊,晚生童林有話要說。」

「無量佛,童林哪,山人欲把燕雷致於死地,你還要給他講情嗎?1

「唉,有這麼一句話:遇見文王講理義。

燕雷不講理,不講信義,這是他的人性。

但老仙長舉足不傷螻蟻命,愛惜飛蛾紗罩燈。

您是個靜悟參修的前輩,何必要跟他一般見識呢。

既然把杜清風、諸葛建都放了,以晚生良言相勸,您把他也就放了吧1老人家聽了點點頭:「燕雷,小畜生,你聽聽人家童林,在這個時候還要給你講情。

得了,既然童林給你講情,我也不能違背童林的善意,好。」

老仙長往起一帶點穴橛,這個勁頭就打得足了,起碼得有八成勁啊,照著燕雷的後腰上,「啪1把燕雷也給打出一溜跟頭去,當時後脊背就腫起來了,疼得燕雷直轉腰子,把日月雙輪撿起來,飛身形上樹也走了。

老仙長回來,把點穴橛插在背後,從懷裡掏出一個小紅葫蘆,把紅葫蘆鐵蓋打開,真是異香撲鼻!一共倒出三十粒藥來。

然後說道:「童林哪,你努傷吐了血,不給你這三十粒藥吃啊,恐怕明年三月三亮鏢會你就不能登常

不過,你應該完全吐淨,你的身體裡邊還有淤血,將來遇見急怒,恐怕你還要吐血。

你先吃三粒,從明天起你每天服三粒。

再服九天,這十天吃完了之後,你自己慢慢調養氣息,你又會武功,很快地就能痊癒,把藥吃下去吧。

海川心說:按理說,我跟仙長素不相識,人家兩次三番搭救自己,苦口婆心相勸於我,而且又是我本門的前輩,我怎麼能不吃呢。

「弟子謝謝老人家了1

海川說罷,便把三粒藥吃到嘴裡頭,用唾液浸化。

這三粒藥一下去,海川的精神倍長,不像方纔那麼四肢無力了,然後把這二十七粒藥揣到懷裡頭放好。

老仙長關心地問:「你自己能走嗎?」

「老人家,弟子能走。」

「要是能走,你回家好好休息幾天吧。」

「是。

老人家,兩次三番搭救弟子性命,感恩不淺啊!臨別之際,您老人家把您的名姓告訴弟子可以嗎?」

「無量佛!童林,你要問山人我的名姓,唉!滿天星月訪賢良,不遇空回亦感傷,若問山人名和姓,三月三日必登常」說到這兒,左手一撩自己的道袍,腳尖一點地,抱元守一,一長腰,飛身形上樹林,蹬著樹梢,捷似飛鳥,轉眼之間,蹤影不見了。

海川站起身形,自己轉了轉,拿湯布手巾擦了擦自己的嘴,落葉秋風掃寶刃撿起來撞好了,圍在腰中,子母雞爪鴛鴦鉞拿起來,把包袱皮包好了,自己摸了摸藥,有點勁了,慢慢地沿著甬路一直往前走。

夜靜更深,想起今天晚上這一幕,自己也真是後怕的不得了,幸虧老人家趕到了,萬一老人家趕不到,我童林的性命何在?!看來今後,這種事情我可得加點小心了,不能輕身涉險,膽大妄為了。

英雄想到這兒,抬頭看,已經到了關廂,飛身形越過了護城河,來到城牆根底下,施展「狸貓登樹枝」的功夫,就走上去了。

到自己的家東牆外,越牆進來,來到的自己房中,慢慢地把燈點亮,收拾一下。

覺得自己渾身發軟,漱了漱口,把藥放起來,這樣調勻了氣息,把燈吹了,稍事休息。

天還沒亮,三更左右劉俊就起來了。

叫起師弟們後,便來到師父的房門外,把燈點亮:「喲!師父,您昨兒什麼時候回來的?您這臉色怎麼這麼難看啊1「噢!怎麼了?」

「您瞧瞧1拿過鏡子來讓海川一照,海川瞧著自己的臉啊,真跟五更天的窗欞紙一樣煞白煞白的。

師徒爺兒倆過心,海川就把昨天九公主墳的事情從頭至尾全說了。

最後問劉俊:「劉俊哪,你看看,這位老仙長到底是誰?幾次搭救為師的性命,這有二十七粒藥,今天再吃三粒,一天一天我連吃九天,身體也就好了。」

劉俊這才知道師父吐了血。

海川說:「這是努傷吐血,你不要害怕,是我自己努著了,不是外力促使我吐的血,這你放心。

不過,聽仙長說,血沒有吐淨,恐怕將來啊,遇見過力的事情還要吐血。」

劉俊聽完了道:「師父,那您好好地休息吧,我帶著師弟們練功去了。」

這樣,劉俊可就把燈吹了,讓師父休息。

劉俊暗含著來到王府見王一爺 ,就把師父昨天的事情提了。

王一爺 嚇了一大跳,趕緊跟著劉俊來到海川的屋中:「海川哪,你,這一晚上的事,我剛才聽俊劇跟我提了。」

海川笑著說:「這孩子,又跟爺提什麼呢,真是大驚小恐!驚動爺駕操心。」

海川要下地,王一爺 伸手扶住了:「你呀,好好地養養吧。

你看,這個事你怎麼不告訴我呀?哪能一個人去啊!上次護國寺的的事情,我聽了之後都後怕,何況這一次呢。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老仙長這話,說得太對了。

你好好養養病吧,埃」「王一爺 ,您待我童林恩重如山埃真沒想到我有這麼點事,您老人家的大駕還來到我的家裡看我。

您的恩德我童林怎麼報啊1海川說到這兒,心裡有點發慘。

王一爺 忙問:「海川,你怎麼了?咱們爺兒倆不是有一交一 情!你要說那個,我怎麼謝你埃你不但有保護我的性命之責,本府的生命財產都由你來負責,我也能掛在嘴頭上嗎?這個事情,不要緊著提,提出沒有意思。

好吧,俊劇,你回頭上我那邊去,到帳房要它二兩人參給你師父燉點人參湯喝。」

海川攔了:「唉,王一爺 ,這倒不必吧。

因為我的身體不是……」「補一補好!咱們不能誤明年三月三的亮鏢會,老仙長的話是對的。

劉俊,呆會兒,讓你師父想著吃藥。」

爺兒倆說了半天的話,王一爺 走了。

海川努傷的事兒,大柵欄的人都知道了。

西方俠於爺帶著老哥幾個,帶著一部分禮物,前後全來了。

一來是看望看望海川,二來是看望看望海川的父母。

說真的,像西方俠於爺這就甭提了,北俠不都八十好幾的人嗎。

鎮東俠、南俠、連二爺侯傑,都八十多歲了,見著人家父母,那海川是弟兄也沒法子,也要行禮,盡寇老夫妻不敢當。

海川一邊用著功,一邊吃著藥將息著。

十天過去了,半月過去了,就基本上恢復了原狀。

海川又帶著徒弟們下場子練功,師徒更加緊了。

眼看著上了大凍了,地表鳴風,天心欲雪,一年易逝,又報歲殘。

聲聲臘鼓敲愁旅客之魂,陣陣寒鴉喚醒徵人之夢。

兩府都要過年了,人家王府過年那就更不得了啦,擦銅器,擦燈泡,置辦年貨,買掛起,貼對聯,到處都是一片喜氣洋洋的氣氛。

海川的禮物到了大柵欄,大柵欄的禮物也到了海川的府上,到了王一爺 的府上,互相都有問候。

很快就到了年下了,王一爺 當然是忙一點,但忙裡偷閒跟海川也要見個面,也要到大柵欄去一趟。

眼看著年三十,該辭歲了,海川在家裡頭給父母行完禮,徒弟們也都過來給師爺爺、師奶奶行禮。

這頓年飯,不上王府吃去,居家大小,海川帶著八個徒弟連同父母,自己的兄弟,弟妹一家子吃這頓一團一 圓飯。

飯吃完了以後,知道待一會兒接神呢,爺兒幾個出來到前廳坐下。

海川說道:「咱們爺幾個今天也要過一個好年。

這麼辦吧,咱們就在這客廳裡頭,桌椅板凳完全都靠後搬一搬,你們把這幾年練功夫練的得心的,每人都練一手,師父看看。

師父也給你們練手功夫,讓大傢伙兒看看。」

這徒弟們多高興啊!桌椅板凳完全都搬開了。

海川看弟子們兢兢業業練功不輟,都有進步,十分喜悅。

這時,劉俊說:「師父,您練一手功夫讓我們大傢伙兒瞧瞧。」

「好吧。」

海川自己往這屋裡面一站,雙手下垂,兩隻手掌平放。

海川就這樣雙足提膝而行,「嚓、嚓、嚓」,在這屋裡頭一步挨著一步地走。

但是劉俊他們還沒領會到,這是海川的基本功啊!當年在臥虎山學藝,就在臥虎山玉皇頂玉皇觀的山門外頭,有兩棵槐樹,一棵大的,一棵小點的,都有幾千年了。

海川繞樹行功,就練了三年。

徒弟們見師父越走越快,越走越快,海川的姿式是越走越往下,走來走去,其快如風。

徒弟們的眼睛也搭著跟不上,就跟刮了一個旋風一樣,瞧不見師父了。

唉喲!真是登峰造極爐火純青埃等海川掐住了姿勢不走了,鼻孔之中一省力,徒弟們都過來了。

大傢伙兒都羨慕地問:「師父,您這身法怎麼這麼快啊?我們都看不見您了。」

「慢慢來。

為師我在臥虎山你師祖面前練藝,繞樹行功,晝夜不停就三年哪!今天為師給你們練的第一手就是咱們八卦掌的第一手。

我再把八卦掌給你們練一趟,你們瞧瞧。」

海川把三百八十四爻,八八六十四式,盡命連環掌練開了之後,海川的腳就好像離開了地似的。

其實離開地這麼一點,就如同整個的身子不在地上走,都瞧不見腳印,這就是「登萍渡水」、「踏雪無痕」的真功夫。

等海川把這一趟八卦盤龍掌打下來後,劉俊便對師父說:「師父,這套掌法實在是奧妙無窮。」

海川誇獎著說:「你這孩子能說出這麼一句話來,就是你這作師哥的比你師弟們強,等知道了它奧妙無窮了,那就分明自己已經置身其中了,你已經進了這個掌法裡來了,你的師弟們可還辦不到。

反正這一套掌法,要說一氣練下來也真不容易,你記三招,他記五式,為師不在的時候,你們大傢伙兒往一塊攢,往一塊練,為師在的時候給你們指點。

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啊1這樣,爺兒幾個練完了功,大傢伙兒都換了新衣服。

外頭鞭炮響起,該接神了,裡邊童緩的妻子煮了餃子端出來,爺兒幾個都吃了點,海川帶徒弟們到上房見父母,這才拜年。

老夫妻都拿出幾弔錢來給孩子們分分,師弟、師嬸也都給了徒弟們一些壓歲錢。

這個年過的十分歡喜。

光一陰一荏苒,日月如梭,轉眼之間就到了初五。

初五上午已時,還沒到吃飯的時候,海川帶著徒弟們穿好了衣服都到王一爺 這邊來了。

海川來了以後,大管家何吉跟二管家何春正出來:「喲,教師爺您來了,我們兩人正要到東院去請您去。

王一爺 會著客呢。」

「噢!王一爺 既然會著客,我們爺兒幾個就回去了。」

「別價!正因為王一爺 會著客呢,才請你們爺兒幾個來。

快到上房去吧。」

說著話往裡來,王一爺 在客廳可就喊上了:「海川,我這兒派他們正找你去呢。

你來了,太好了!這兒有朋友,我給你介紹介紹。」

海川進來,一看,王一爺 在那站著,這個朋友也在那站著。

只見他中等的身材,雙肩抱攏,四十多歲,黑白淨子臉,三柳墨髯,穿著一身便服,一條大辮,外頭的衣服、帽子,可能都在衣架上放著呢。

一看就知道這人有身份,起碼是朝廷的一品大員或二品大員。

「海川,這就是我跟你提的禮部侍郎年羹堯埃老年,你老說你會把式,海川不在我這裡的時候,你盡菌我吹,海川在我這的時候,你吹的工夫少了。

今天讓你開開眼,瞧瞧我們海川的功夫。

這是我的教一習一 ,我就是跟他下一江一 南拿二小請國寶的。

他叫鎮八方紫面崑崙俠童林。」

「哎喲喝!童教師,年某給您拜年。」

童海川趕緊過來磕頭:「大人,王一爺 盡提起您來,我給您磕頭。」

「噢,可不敢當。」

真的,什麼叫愛屋及烏啊,童海川不過是個王府的教師,別看王府的教師不在品級,頭品官也不敢接受。

年羹堯趕緊抱住了:「得了,得了,別客氣!咱們互相致意,就算完了。」

孩子們都過來給王一爺 行禮,給大人磕頭。

王一爺 道:「坐下,坐下,喝著茶。

我這兒飯快得了,我正讓何吉跟何春他們兩人趕緊到那院子叫你。

老年今天還放一天假,明天他就得上朝了,所以呢,有點時間。」

童林知道,年羹堯號叫亮功。

亮功跟王一爺 不是一般的關係,兩人可以說一交一 成莫逆,尤其是年羹堯的妹子就是王一爺 的側福晉,他跟王一爺 至親至近,童海川怎麼敢小瞧呢。

年羹堯家住在東單三條一胡一 同的東口。

他父親叫年嘉林,母親楊氏。

前後有兩個兒子,長子是羹堯,次子叫熙堯。

兩個孩子都十分聰明。

孩子大點了,就得要請專館的先生教他們讀書。

年嘉林官居到禮部尚書,後來告老致仕回到家中就算抱著胳膊忍了,叫閉門課子。

家大業大,騾馬成群,是個大財,您想官宦人家要招聘西賓,這還不很容易嗎?但是年羹堯這個小孩子他不愛唸書,一聽說唸書他腦仁兒疼。

結果有一位飽學的秀才,張老先生到這應聘來了。

老大人年嘉林把張老先生接進來,一看就知道是個飽學之士。

二位這麼一談,三墳五典,八索九丘,五帝三代之事,百家之說,沒有人家老先生不通達的。

老大人樂意了,把兩個孩子叫出來,舉行拜師典禮。

把聖人的牌位寫好了,大成至聖先師孔夫子之神位,三柱香,兩隻蠟,白氈子鋪地,拜罷了老師。

熙堯好好地讀書,年羹堯就不然,趴在桌子上傻瞧,也不念。

趕到了時候,老師叫他們倆人停住了,先要熙堯來背書,老師把竹板往旁邊一放,那就準備要打人啦。

熙堯規規矩矩把書衝著老師放好了,背過臉去,趙錢孫李周吳鄭王、馮陳褚魏蔣沈韓楊。

噯,啪啪啪,背完了。

好!又給上了幾堂,打發熙堯出去了。

羹堯拿著書來了,攥著書在老師跟前一站。

「背1「老師,我背這玩藝幹什麼呢?我背這玩藝能背飽了嗎?不是一會還得上內宅吃飯去嗎?你呀,就當到這兒來蒙頓飯吃完了,你甭管我唸書不唸書。」

老師一聽,這像話嗎?「年羹堯,『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呀,玉不琢不成器埃」「你甭跟我背這三字經,我不愛聽這個,我耳朵裡頭磨出繭子來了,我不愛念。」

「你不愛念,好!你背得過來背不過來?」

「我背不過來。」

「背不過來上外頭站著去,背不過來不下你的學,你不能吃飯去。」

「不吃就不吃1打發年熙堯吃飯去了,年羹堯站在這兒,不讓吃飯。

您琢磨琢磨,熙堯一回去他母親就要問啊,熙堯便說,我哥哥被老師留下了,讓他背書,他不背。

老太太趕緊派婆子出來央告老師。

老師也只可打發年羹堯回去吃飯了。

吃完飯以後,年羹堯奔花園來,花把式金三在裡頭正鋤草。

「大少爺,怎麼樣?公子爺,這回野鳥入籠您夠嗆了吧?」

「金三,這老師還真厲害哩,他讓我弟弟吃飯,不讓我吃飯,餓著我,幸虧我媽派人出來了,他沒辦法才讓我吃飯。

咱們得想想辦法啊,把這老師給趕跑了。」

金三一聽道:「想辦法把老師趕跑?我還真有主意。」

「怎麼個主意?」

「您這來1把年羹堯帶到他那屋裡去了。

他這桌上有一大玻璃瓶子,裡頭裝著好些個乏茶葉,乏茶葉上頭養著好多個大青蠍子。

金三對年羹堯說:「您瞧這個沒有,拿這青蠍子就能把老師給蜇跑了。」

「金三,我給你十兩銀子。

怎麼給他蜇跑了?」

「噯,蠍子叫護背蟲。

您打開蓋,它爬不出來,您拿雙竹筷子把它夾出一個來,擱在先生好摸的地方,按住了它別撒手,它就護它這脊樑背。

您拿點乏茶葉往上一堆,蓋上它,它就不動窩。

什麼硯水壺裡啊,筆筒裡頭啊,先生的桌上啊,你都放上,他要一扒拉就得蜇他。」

「金三,好主意1他到書房,果然,先生剛睡完中午覺,要出去解手去。

年羹堯蔫蔫地帶著東西來到先生的桌前頭,他一瞧這不錯哩!先把筆筒裡頭放上蠍子,夾出來擱在裡頭,拿乏茶葉給蓋上,一共擱了倆。

硯水壺的水倒出來,把裡頭放上一個蠍子,拿乏茶葉堆上。

然後就在桌上擱上蠍子,拿乏茶葉給堆上,一切都準備好了。

拿著本書跟兄弟比劃著。

老先生回來了,兩個人上午寫的仿。

孩子們讀書的時候,先生要給號號仿,橫平豎直,看看兩個孩子寫的字有勁沒勁,哪應當改正,得給判判仿。

老先生坐好了以後,嗯,一瞧桌上有兩堆乏茶葉,心想乏茶葉怎麼在桌上放著?他慢慢地扒拉,這蠍子就出來了。

老先生一哆嗦,手就一動,把後面那堆茶葉也扒拉開了。

可了不得了,兩個大蠍子就咬住先生的手了,「哎喲喲喲」,疼得先生直哆嗦,臉色也青了。

哆嗦著用手拿筆筒裡的筆,惦記把這蠍子夾開,沒想到他這一動窩,這筆筒裡頭有蠍子,順著筆「撲」爬上來了,老先生受得了嗎?一拍硯水壺,「啪」地一下,硯水壺拍碎了,裡頭的蠍子沒拍死,「呼」,又一鉤子,把先生這手全給蜇腫了,疼的先生直哆嗦埃年羹堯在屋裡頭哈哈大笑,老先生眼淚都下來了,汗也下來了,右手托著左手,一推門到了年羹堯的跟前,用手點指:「公子,這是你辦的嗎?」

「沒錯啊,是我!那還有錯嗎,蠍子是我擱的,你想餓著我,我就要蜇你。」

「好好好好!1拉著年羹堯去找老大人年嘉林。

張先生掉著眼淚把事情一說,大人趕緊請大夫給先生治傷,敷上藥。

止住疼後,張先生對大人說:「您的令郎我教不了,您給我算帳吧。

老大人怎麼挽留,張老夫子不教了,沒法了,給算了帳,多給先生幾個錢,派管家年盛給雇了個車,把人家先生打發走了。

老員外爺來到書房,年羹堯就知道不好,撒腿往後跑。

來到內宅見著母親,把事情提了:「媽,我爸爸非揍我不成。」

老太太說:「你放心,他不敢,有娘呢。」

年老大人從外頭進來了,氣沖牛斗,用手點指:「羹堯啊,玉不琢不成器啊!為父我好容易請了這麼一位飽學的張老夫子教你弟兄二人,不想你弟弟還好好地唸書,唯有你,用蠍子把人家老師蜇跑了。

小冤家,你不好好讀書,將來為父死不瞑目,我也對不起年家的祖宗1說著話往前一趕步,伸手抓年羹堯要打。

老太太一攔:「等等,這樣的先生餓著我兒子,書沒念出來把我兒子餓死了,這你管哪?請先生要請那能教的,反正他沒能耐。

他要有能耐還至於讓我兒子不唸書了?要設法讓我兒子喜歡唸書,連你這做爹的都一樣,要循循善誘。

值不值你就打,孩子怕你都怕不過來,見你就哆嗦,還唸書呢,這你甭管1敢情老大人有點懼內:「那好,你就這麼溺愛吧1一賭氣,年大人出去了。

可靜坐了一想,兩兒子無論如何也不能荒廢學業,還得設法請先生,最後年盛又給請了一位告老的知府姓劉叫漢文。

這位老知府為什麼告老不幹了?就因為寒腿,動轉走路太費勁,等把劉老先生請到大人的書房,二位一談,噯,雖不說是一榜同年,同科同甲,但是,老二位都敘得上來,誰在前科誰在後科,誰在前甲誰在後甲,誰在二甲誰在三甲,這都能說得上來。

老大人陪著劉老先生來到東院,請老先生住下來,讓書僮侍候著。

第三天頭上是黃道吉日,帶著羹堯、熙堯來了。

老大人已經告訴劉老先生了,我這二兒子熙堯還可以,羹堯有些不聽話。

劉老先生當過知府,有點殺手,給兩個人教了書,讓他們念去。

念了以後讓他們倆人背,熙堯背下來了,羹堯不背,剛要說話,劉先生把羹堯的手攥住了,拿竹板照著年羹堯左手上,「啪、啪、啪」,打了三板。

年羹堯可抓瞎了,他真打我,怎麼辦呢?

哎喲!自己著急又找金三去了。

「金三,我再給你十兩。」

「您還給十兩?」

「嗯。」

「您要給十兩,我就想辦法幫著您,把這老先生也給治跑了。」

「怎麼治啊?」

金三道:「你瞧,管家大人剛才告訴我信了,在咱這大茅房裡頭立根棍。

這老先生是寒腿,蹲下站不起來,解完大手之後他往起站呢,讓我給立根棍,他兩隻手一攥這根棍,借勁使勁他站起來省事,這個就能把他治跑了。」

「金三,這棍怎麼能治他?」

「唉,咱們把這棍啊,底下拿鋸給它拉了,等它快拉折了,咱們把它埋在他眼頭裡,這棍的鋸口正擦著地皮,等他解完手往起一站,他一定要抱這棍,他一抱這棍一使勁,准折,不就把他掉到大茅坑裡去了嗎?讓他洗個屎澡。」

「嘿!金三,這要成了,我多給你十兩。」

「大少爺,您瞧好得了,咱就這麼辦了,我這就做去。」

金三馬上找了鴨蛋圓的這麼一根小木棍用鋸給它鋸了,距離這棍子底部,剩下這麼一尺多點開鋸,拉來拉去,拉得連著一點了,然後刨坑,刨完,正好棍杵到裡頭一尺多點,埋得很結實,拿浮土把鋸口一蓋,也瞧不出來。

金三說:「咱兩人找一地方藏起來,咱們瞧瞧這先生怎麼滾屎蛋。」

兩人藏在一片破瓦垛後面瞧著。

果然,老先生解手來了,拄著棍啊直哼哼,來到茅房,一看棍給埋好了,知道這是為自己準備的,就褪下中衣來解手。

解完了,擦抹乾淨,一提中衣,往起這麼一站一使勁,右手一扳這棍,也快站起來,這棍折了,「卡嚓」,喝,劉老先生這個樂大了,正掉在這大茅坑裡,「撲喳」一下,弄了一身的屎,寒腿起不來。

「來人啊!來人啊!1金三往這裡跑,年羹堯站在這兒樂:「哈哈哈,真好啊!讓你打我,我讓你滾個屎蛋。」

金三也不顧他臭了,把劉老先生給攙起來:「好啊!好啊!年羹堯啊,年羹堯,慢待師尊,天誅地滅啊!你,你敢出這主意1說著,拿著這棍兒,讓金三跟著往員外爺的書房來了。

金三也傻眼了,心說要壞事。

老員外爺正在書房讀書,見門簾一動,「啊!先生,你怎麼如此這般?」

「哼!年大人,你身為朝廷的一品命官,而你的令郎年羹堯卻如此可惡,他慢待與我。

走!咱們倆是一場摳司!我告你縱子欺師。」

年嘉林嚇壞了:「先生,先生,犬子無知到如此地步實在可恨,實在對不起您。

我這兒給您作揖1

劉老先生道:「我這麼大的年紀,也教不了您的孩子。

得!您給我算帳,我回家了。」

年大人也不能再挽留人家了,馬上準備了錢,給先生歸置好了,雇了車子讓年盛給送走了。

這一來不要緊,年府上連辭了兩位高賓。

南北城都轟動了,年大人家裡頭大少爺年羹堯往外打先生,凡是應聘的西賓都不敢來了。

光一陰一荏苒,日月如流,轉眼之間過了兩三個月,為自己的倆孩子,老大人發愁埃吃完早飯自己在屋裡坐著,管家年盛進來:「老員外爺。」

「噯,什麼事?」

「外頭有一個出家的大師父前來化緣。」

「啊,可以。

化糧化米化布匹化業油錢,你讓帳房先生給他們寫了緣簿該給多少給多少。」

「不,這位老師父惦記跟您見個面。」

「唉,跟我見面幹什麼?」

「噯,說化什麼不說,先得跟您見個面。」

「噢,那麼請進來。」

管家年盛出去了,一會兒的工夫,「唰」,一挑簾子:「彌陀佛!傀哈哈,老大人。」

合掌打問訊。

年大人抬頭這麼一看,這個和尚跟一般的和尚不一樣,大高個,寬肩膀,灰僧袍,圓領闊袖,煞著絨繩。

「大師父,您來到我的寒舍有事吧?」

和尚點了點頭:「老員外,貧僧身懷文武兩科技藝,欲得傳人而授之。

我聽說您這裡招聘西賓,因此前來應聘。」

「高僧,您看得起下官!我這已經走了兩位飽學的老師了,一位張老夫子,一位做知府的劉漢文劉大人。

我這兩個孩啊,二孩子還可以,唯有這長子羹堯桀驁不馴,兼受他母親的溺愛,對于先生唯恐有失禮之處,我願意您在我府裡頭教教孩子,可我又害怕,我這孩子到時對不起您。」

「哈哈哈哈,彌陀佛,老大人,這無關緊要,您要認為貧僧行,貧僧願作西賓。

可有一樣,您得應我三個條件,有這三個條件,我才教呢。

沒這三個條件,您給我十車紫金,我也不教。

「」高僧,您說說看。

「」第一,清靜之處派專人侍奉,供一應貧僧一年四季的僧衣,我只是吃素,您得派個大師傅給我做,吃好吃壞沒關係。

再派一個書僮侍候著我,這是頭一件。

「行,我辦得到。」

「第二,十年為限,不到十年,九年零十一個月,您不准過問,到十年頭上,我教不出您的孩子來,那個時候,貧僧我願受罰,咱們得十年為限。」

「唉,十年寒窗苦,鐵硯磨穿,行。

那麼這第三件呢?」

「第三件,凡是我教孩子們需用的東西,不管我這字條上寫的什麼,您府裡沒有,外頭給我買去,您必須得給我買來。」

「高僧啊,這三件事下官都能應允。」

「要是那樣,就很好啦。」

「那麼高僧您貴上怎麼稱呼?」

「這個貧僧我要教出令郎,我當然有名有姓,教不出令郎,說出來沒有益處,老大人您不必再問了。」

「好1陪著高僧到東院。

年盛重新又給安排一番,東屋裡頭是先生住的地方,單給先生準備廚房,派一個大師傅,派一個底下人侍候著;北房五大間,是先生教書的地方;還有東邊一個單間,先生在裡屋,推門出去,外間屋四間一通連,就是兩個孩子讀書的地方。

一切安排就緒。

到了第一天,老大人過來問:「高僧,您在寒舍還住得慣嗎?」

「啊,很好很好1「那麼,我馬上帶著孩子來,讓他們兩人拜師吧。」

「行行行!

從今天起,咱們這三個條件就要遵照執行。

「」高僧,這您放心0把羹堯、熙堯帶來之後,給老師行完禮,老大人帶著總管年盛走了,告訴年盛,要什麼給買什麼。

金三已經暗含著告訴年羹堯了:」大少爺,又來個一腦袋疤痢的和尚,長得寒磣極啦,而且瞧著凶啊0所以年羹堯心裡也在琢磨,如何把這和尚弄跑。

敢情和尚一教課,年羹堯高興了:」你們倆人誰愛唸書,誰不愛唸書啊?「」師父,我愛唸書。

「這是熙堯的聲音。」

你呢?「」我不愛唸書。

「」不愛唸書啊,陪你弟弟那兒坐著,我教你弟弟一人讀書。

「給上了幾行書,讓熙堯外頭讀去了。

年羹堯隨便呆著,隨便玩,但不能出書房。

過了一會兒,讓熙堯背書,背完之後又給他上了幾行書,到了時候下課吃飯。

老太太問:「羹堯哇,我問問你,這個師父怎麼樣?」

「母親,這個師父不錯,就給我弟弟上課,不給我上課,讓我在旁邊瞧著,讓我一人兒玩。

不然的話,我還得想辦法把他弄跑了。」

「孩子,你就先在那兒圈兩天,等你的野性沒有了,到了時候,你也就該讀書了。

我跟你爹說過,先生有能耐,自能把你教出來,先生沒能耐,怎麼也教不出你來。」

每天如此,只教熙堯一個人,不教羹堯。

過了十天,先生寫了個條子,買一隻九節簫來。

總管年盛這麼一瞧,馬上到前門外樂器鋪給買回來了。

和尚給熙堯上完課,讓他在外間屋自己去讀書了。

老師父拿起簫來了,在裡間屋,「嗚嗚嗚」這麼一吹。

嘿!老先生吹的這簫可太好聽了,聲音十分悲壯呀,讓你這麼一聽,手舞足蹈,真是如泣如訴。

年羹堯聽著聽著就陶醉了,趕緊一拉裡間門進來:「師父,您會吹一簫啊!我也喜歡,您教給我得了。」

老和尚也不理羹堯,接茬還吹,羹堯越聽越愛聽,等老和尚把這一曲吹完,年羹堯說:「師父,您教給我吹一簫,好不好?」

「彌陀佛,你願意學吹一簫啊?」

「啊1「坐下。」

「唉。」

羹堯坐在這了,和尚沉得住氣:「你想吹一簫?

你知道這簫產生在何年嗎?古代的簫什麼樣?今天的簫什麼樣?上頭有多少個音符?怎麼個按法?怎麼個吹法?怎麼個氣口?你都懂嗎?「」我不懂!

師父,您教我。

「」我不教。

你這孩子沒常性,我教你兩天也教不出來,所以我就不教。

「」師父,我有常性。

我要跟您學就要學好,學不好半途而廢我不學。

「」真的假的?「」真的。

「」好吧,我給你講講這簫。

當年黃帝造樂,命他的大臣伶倫竹於崑崙之野,取來這種竹子把它編得了,跟那鳳凰翅膀一樣,長短不齊有許多管,類似現在咱們捧的笙,兩邊都是竹管編的,叫排簫。

吹出來也特別好聽,真跟鳳凰叫似的,非常地悅耳。

後來就取一根吹起來,聲音也非常地協和,也非常地好聽,才管它叫簫,就是現在吹的這九節簫。

「哎呀,這年羹堯聽得很留神,敢情年羹堯這小孩十分聰明,三天他就學會了,由打這起,爺倆就吹上這簫了。」

嗚嗚嗚「,這好聽埃等年羹堯學會了,老和尚瞧出來了,他要煩,馬上又改了,改成吹管子。

管學會了,又教給他學吹笛。

然後又教給他捧笙,接著教給他打堂鼓,教給他打鈸、打察,一樣一樣樂器,年羹堯全都學會了。

這回可熱鬧了,教給年熙堯讀書啊,年熙堯兩個手指頭杵著自己的耳朵,」子曰……「,搖晃著腦袋讀。

現在年羹堯不在內宅住,已經搬到書房,跟老師住在一塊去了。

爺兒倆晝夜不離身。

嘿!年大人這高興啊,看起來人家這位大師父確實是高啊0年盛。」

「唉。」

「你看大少爺都不在內宅睡了,搬到東院裡跟老師住在一塊去了。

看來這個老師父是高人啊1「是埃哈哈哈,太高了,比老高都高。」

「你這叫什麼話?1「一奴一才說這話,我不是討您窩心腳,將來您跟老夫人死了,咱們都甭請和尚唸經了,咱們家裡就夠一柵經,連放焰口都可以了。」

「唉,您這叫什麼話?」

「您聽聽去。」

年盛帶著老員外爺來到東院,到月亮門往裡這麼一聽,這倆打上河西鈸了,一邊打著河西鈸一邊敲鼓,一邊吹著樂器。

年盛對老員外爺說:「您看熱鬧不熱鬧,您瞧是不是放焰口哪1

「我讓他教你家公子爺讀書,他怎麼教給放焰口呢?」

「誰說不是呢,哈哈!

我剛才不是跟您提了嗎,明兒您死了,咱們不外請和尚。

「」胡說!這不把我的孩子耽誤了嗎?「」我也是這麼想。

不過,我可不敢說什麼。

「」那麼,這些東西哪來的?「年盛安慰老員外爺:」您別著急啊!咱們跟人家大師父有話,只要條子出來,要什麼給什麼,這是您答應過的,一奴一才不敢違背。

年大人捋著一胡一 子,呲牙咧嘴,勃然大怒:「和尚,你誤我的子弟1老大人怒氣沖沖往裡走,年盛心說:這回和尚您有個樂兒了,您真想在這兒唸經念長了,這辦不到。

我們老大人是有錢,但是不花這冤錢。

沒想到,剛往裡走兩步,年嘉林停住腳,蔫蔫兒地又退回來了。

哎!年盛心說您這老頭兒怎麼回事,虎頭蛇尾呀。

年盛忙問:「大人,您怎麼又退回來了!讓他們這麼樣兒地欺騙咱們?」

「年盛啊,此事非汝所知呀!老師父要什麼,只要條子出來,你就給買,供一應無缺,你別管啦1年盛說:「和尚吃你,你心裡痛快,老道吃你,你心裡痛快,明兒七姑子來了吃你,你心裡更痛快!這大人什麼毛病1年盛沒法子了。

不只是音樂年羹學了,甚至於養鳥、養花全學了。

而且刻戳子、調印泥,各種的賭一博 工具全會。

最後,老和尚開出一個條來,什麼尺寸什麼樣子的大槍。

年熙堯當然要好好地讀書,唯有年羹堯跟老師已經耳鬢廝磨離不開了。

過了幾天,年盛派人把大槍給送來了。

老和尚在院子裡「啪」這麼一顫大槍,「撲嚕嚕」,走行門開過步一練,這條大槍吞吐撒歡。

年羹堯在旁邊看著,等老師練完了,爺兒倆回到書房,年羹堯驚奇地問:「喲!師父,你會武哇?」

「哈哈哈,彌陀佛!為師不單會武,而且精通武藝,精通文學,文武兩科都好。

可惜沒有一個傳人,我想把我這身能耐教給他,將來能使他居萬人之上,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提刀定太平,作為國家的干城之將、棟粱之材1「師父,弟子願做您的得意門生,您把文武兩科教給弟子吧。」

「羹堯啊,為師是有此心。

通過咱們爺倆這一段接觸,你聰明穎悟,實在有超人的天賦,這是為師所喜歡的。

但是相反的,我看你愛而不專,這件東西你喜歡,只要你會了,時間一長,你不往裡深究它的奧秘,你就把它扔在一旁,只能觀其大略。

孩子,這可不能成大事啊!充其量只能落個多學少成。

要想走金馬步玉堂,佐天子以正百官,恐怕不容易呀!孩子,你家裡世代書香,你父親官居一品,應當有個克紹箕裘的主兒。

你兄弟中人之資,不能成其大事,飛不高也跌不重。

唯有你,確實是一塊很好很好的材料,正如你父親當初跟我講的,玉不琢不成器,空是一塊美玉,要不把它琢出來成為一件珍玩,它不能成為美器啊!孩子,你要讓為師像教笙管笛簫那樣教給你大槍,為師絕對不教。

「羹堯可就愣了:」師父,為什麼呢?「」唉,我教會你騎射,大不了你也是張飛、趙雲之流,怎麼能成為七擒六出的諸葛丞相?你要打算跟為師我學能耐,只能學七擒六出的諸葛,不能學血戰長阪的子龍。

為相可以,為將可不成,因為你家世代書香,你父親官居一品,為這個你應該繼承你父親事業。

「」師父,弟子願意學。

「」孩兒啊,這可不是一朝一夕之功。

「」時間再長,只要師父肯教,弟子就願意學0」好孩子,要是那樣,就正式地拜師。

「這樣,寫好了武聖人的牌位,又給老師磕了一個頭。

「咱們這些武聖人的老師,你仔細看了嗎?」

「弟子沒有。」

「他可不是旁人,正是前七國孫龐鬥智、後七國樂毅伐齊的無極真一人孫臏,他是咱們的祖師父。

你知道啦?」

「哎,我知道了。」

「好吧,從今天開始單日一習一 文,雙日一習一 武。」

單日一習一 文是哥兒倆,雙日一習一 武是一個。

這樣二五更的工夫可就真擱上了。

光一陰一荏苒,日月如流,屈指算來,將近十年了。

年羹堯都十八九啦,大高個,小伙子渾身是勁。

一身的好武功,一肚子好學問,真是滿腹經綸。

年熙堯也讀出來了。

這天爺兒倆吃完早飯,正要繼續練功。

老和尚對年羹堯說道:「羹堯啊1「師父。」

「今天不練啦」「喲!怎麼了師父?」

「把你父親請來,我要說兩句話。」

「是。」

羹堯規規矩矩來到前廳,面見天倫,和以前判若兩人。

「師父不教孩兒了,請父親去,要跟父親說兩句話。」

老大人年嘉林明白,這位高僧教年羹堯是由邪引正,因勢利導。

現在把兒子教出來,老大人感激得是無以名狀,趕緊來到書房,道:「高僧啊,犬子說您呼喚下官,但不知有什麼吩咐?」

「當年跟老員外爺提過,教令郎以十年為限,這日月如流,已經是十年了。

令郎刻苦用功,不使這錦繡年華如水流逝,結果功夫和學問出來了。

我想,我該走啦。」

就這一句話,年羹堯「撲通」

就跪下啦,淚「唰」就流出來了:「師父,難道說弟子有慢待師尊之處嗎?

您老人家怎麼能走哇?0」孩子,你這是什麼話?我一定得走啊,因為我一江一 南還有事情呢!這個不用求。

來的時候不是你父子相求而來,走時你父子再挽留我也該走了。

我在此無益,教你也沒得教了。

年大人,羹堯、熙堯都出自老僧之手,熙堯只是一般的才華,唯有羹堯將來能夠出人頭地,我才以文武兩科之技傳授於他。

「」哎!具僧,我先謝謝您。

您一定要走,您是個出家人,身如閒雲野鶴,我挽留也挽留不住,明日我給您餞行。

第二天,準備了一桌豐盛的素席,恭請高僧吃飯。

爺兒三個作陪,酒過三巡,菜過五味,老大人年嘉林一躬到地:「高僧啊,蒙您的春風化雨,使孺子成才。

不但身受者感德無涯,即是老夫也承恩不淺呀1「彌陀佛!大人過獎了。

令郎才華出眾,也是您二老夫妻之榮,年門的德厚,貧僧何功有之?但願他將來雛鳳清於老鳳聲,立朝剛正不阿,做一個清廉之官,那您也高興,貧僧也高興。」

「高僧,您說得太對了1吃完飯以後,年羹堯跪下了:「師父,您一定得走了嗎?」

和尚點頭道:「你我師徒緣盡於此,我到一江一 南去還有些事情。」

年羹堯懇求地問:「十年之久,與弟子耳鬢廝磨,把文武兩科技藝相傳弟子,尚不知恩師上姓高名?十年來老師不言,弟子不敢動問。

臨別在即,您還不把名字告訴我一家嗎?」

「孩子,起來。

我告訴你,為師我俗家姓顧,名啟字肯堂,人稱東山先生。

出家的名字叫寶如和尚,我自起的名字叫癩頭僧。

不瞞你們父子說,我也是十年寒窗苦,鐵硯磨穿。

但是,我連考了三次九年,都沒進了學,真是『不願文章高天下,但願文章中試官』,人家試官不中咱,這叫『文到福不至』啊!因此我很失意灰心。

這樣,我不再考了,願意出家為僧,自己雲遊四海到處為家,走到一江一 南巧遇江湖武林兩位出家的仙長,他們是一江一 西省礦溪縣臥虎山上玉頂玉皇觀的兩位觀主,一位是談笑清居無極子尚道明,一位是愛蓮居士太乙劍客何道源。

他們哥兒倆愛為師我的文學,我十分喜歡他們哥兒倆的武學,這樣,我打算拜他們二位為師,兩位仙長只收一個出家僧人為師弟,為師把文學相贈,他二人也把武學相傳,取彼之長補已之短。

數年之後。

為師我離開了一江一 西,闖蕩江湖至今幾十年了,才落出這麼個號來,叫寶如和尚。

貧僧我來到北京舊地重遊,我在一個茶館裡頭喝茶,聽了許多閒話,但不便跟你父子去講。」

年老大人再三央請,老和尚才簡單提了為什麼要來應聘。

原來,老和尚在東單口外頭一個茶館裡喝茶,很多人高談闊論。

北京人坐茶館,喝上兩碗之後,先說山後說天,說完大塔說旗桿,海子城門駱駝象,什麼大說什麼。

就有人說了:「嘿!你們聽說這口兒裡,哈哈!這位老大人……

咱們可說著啊,他們家德性差。

「」怎麼回事?閒談莫論人非,你說這個幹什麼?「」他們家那大少爺把兩位先生都給趕跑了,一位先生叫蠍子給蜇跑了,一位掉茅房滾屎蛋了。

人家先生要告他,幸虧本家老員外爺說好的,不然的話,咳,都打上官司了。

「」哎喲,真是那樣嗎?「」那還有錯!真沒想到啊,年嘉林年大人一輩子養活這麼個桀驁不馴的兒子,怎能成材呢0

「別說啦,來啦1奔窗戶頭一瞧,由打東單三條一胡一 同口裡,年羹堯出來了。

老和尚瞧著,喝!這個小伙子好身板啊!那倆人說話了,其中一個說:「您瞧見沒有?現在小鳥又沒籠頭了,滿處去跑啦,誰還敢上他們家去呀1寶如和尚仔細地觀察年羹堯,心說:唉,老師沒能耐啊!這可是一匹千里駒呀,可惜!又一想:對!我閒著也是閒著。

老和尚這才來到年羹堯家裡應聘。

到了現在,老和尚把這件事情這麼一提,最後說道:「沒想到老大人您腹能容物,容留貧僧在這裡呆十年。

幸不辱命,所以我把令郎成全出來了。」

老和尚接著又對年羹堯說:「羹堯啊,我走以後,你當然要科舉,這個為師不攔你。

不過我告訴你幾句話應該牢記1羹堯跪下,眼裡含著淚:「恩師有諭,請告誡弟子。」

和尚點頭道:「孩子,由於你的福德深厚,高官顯爵不難至也。

但有一條你必須記住,功成者退。

孩子,到了你功成名就的時候,激流勇退。」

「師父的話,弟子當銘之肺腑!師父,分手以後弟子什麼時候還能跟師門再見一面呢?」

老和尚安慰說:「有緣總能見著,無緣想見也難。

貧僧去也。」

一家人往外送,直送到大門口,看著老和尚走遠了。

老大人回來叨謝了祖先。

年羹堯,年熙堯兩個兄弟趁當年風華正茂,大比三年都進學了。

三年登科,六年登甲。

年羹堯殿試中在二甲以內,也搭著妹妹當了雍親王的側妃。

這樣,年羹堯一帆風順,官運亨通,青雲直上,現在官居禮部侍郎,頗受皇帝的青睞。

酒席筵前,年羹堯當著海川把這事情從頭至尾一說,海川可就愣啦。

王一爺 鼓掌大笑:「哈哈哈,哎呀!老年呀,這麼長時間你都沒跟本爵提過這些事。

海川,瞧見沒有,你們倆可大水沖了龍王廟,一家人不認識一家人啦1

「王一爺 ,您說得對。」

年大人愣啦:「王一爺 ,您這是什麼意思?」

王一爺 說出一番話來。

分類:古典俠義小說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雍正劍俠圖
第一回 避嚴親畏罪走他鄉 入深山窮途遇劍客第二回 童海川下山初試藝 探雙親風雪入京師第三回 識好漢五小鬧王府 會英雄老俠探虛實第四回 赴約會地壇拜老俠 戰賀豹二結一掌仇第五回 遭奇禍海川打官司 遇釋放限期捕盜賊第六回 識英雄義結鐵掌李 盜寶賊行刺雍親王第七回 童海川收徒李家店 侯振遠應邀巢父林第八回 法禪僧踩街顯威風 童海川打擂見神功第九回 討鏢銀蘇州逢於恆 請南俠廟中遇仇人第十回 飛龍觀夜趕喬玄齡 北高峰二次杭州擂第十一回 秋佩雨力戰眾俠客 童海川雙鉞分雙劍第十二回 雍親王化嫌了爭端 借祝壽夜探清雲寨第十三回 釋三寇火燒清雲寨 賀美號簪花靈隱寺第十四回 楊家莊姑舅喜重逢 火神廟父子痛相認第十五回 司馬良招親三義莊 洪炳南闔家慶團圓第十六回 老劍客松林管閒事 李士鈞落難常德府第十七回 遇捕快白潔遭奇冤 逞英雄陸滾喪功房第十八回 喪良心行刺神槍李 捉淫賊奮勇上湖南第十九回 以怨報德鏢打李英 惡貫滿盈難逃法網第二十回 清竹塘四寇劫囚車 龍潭鎮於老訪雙俠第二十一回 戰沅江西俠殺四魚 亂石島東俠敗三鼠第二十二回 誇海口夜入達摩堂 施絕藝三俠闖五門第二十三回 破機關智勇數三俠 達摩堂地道走四寇第二十四回 失信義九寨主喪命 潛水中於老俠擒賊第二十五回 下請帖邀請眾豪俠 甘家堡幸會甘鳳池第二十六回 甘家堡真假童林會 小俠客得遇王十古第二十七回 展家林拜訪展大旺 麒麟山用計捉墨魚第二十八回 青草坡英雄打猛虎 懶龍溝於恆遇至親第二十九回 亂中亂雙猛攪重陽 強中強群俠看和尚第三十回 鐵善寺暗伏十絕計 戰月台雙猛殺四寨第三十一回 洪玉耳智燒老閻成 西方俠掌打濟源僧第三十二回 鐵善寺群俠戰濟慈 白玉虎大意丟龍批第三十三回 小俠客風雪下書信 三勇士夜闖八卦山第三十四回 老劍客戲耍眾莊主 赴廣東十老請八卦第三十五回 司馬空八卦山投書 童海川比八步打燈第三十六回 八卦掌巧打太極圖 望雲亭奮勇拿二小第三十七回 司徒朗逃往大西洋 田子步窺視玲瓏島第三十八回 誓同心夜探玲瓏島 逢絕地幸喜遇恩師第三十九回 四劍客會破玲瓏島 西方俠潛江擒二小第四十回 蜜蜂嶺傳藝贈寶劍 桑家林大戰司徒朗第四十一回 康熙帝赦免童海川 鐵木金落腳北京城第四十二回 鐵木金劫道遇官人 為生存長街賣牛肉第四十三回 老劍客留箋救清官 童海川夜捉害民賊第四十四回 慈父心三次饒林寶 豺狼子毒鏢打恩師第四十五回 尋兇手千里入京師 收弟子征服鐵羅漢第四十六回 清真寺海川會篩海 僧道俗三次比神功第四十七回 北口外丟鏢結義氣 護國寺收徒惹是非第四十八回 教師府掌打焦秋華 遇強敵拋鉞亮寶劍第四十九回 鬧鏢局行刺童海川 謁師祖巧遇野飛龍第五十回 喪良心燕雷打甘虎 丟煙壺童林斗三俠第五十一回 除舊歲師徒同獻藝 過新春師兄巧相逢第五十二回 童海川揚名燈市口 武雲飛傷人隆福寺第五十三回 跳寶局威鎮沙雁嶺 三月三齊赴松棚會第五十四回 鐵羅漢台上勝十傑 童海川惡鬥野飛龍第五十五回 童海川掌震燕子坡 西方俠巧奪蛇骨鞭第五十六回 眾群俠會戰燕雲 風老劍客親臨梅花圈第五十七回 分雙劍驚走燕雲風 保欽差查辦蓬萊島第五十八回 清苑縣馬俊單行刺 風雲莊義結鄧九公第五十九回 夏九齡荒寺遭毒手 病太歲府衙顯奇能第六十回 訪賊人巧遇陳道常 三皇觀搭救夏九齡第六十一回 小豪傑九趕陳道常 大魔莊巧遇親娘舅第六十二回 石寶奎掌震三尺鬼 夏九齡招親石家鎮第六十三回 小白猿石府學絕技 念舊義奮勇覓金牌第六十四回 報父仇王環施英勇 劈楊山鏢打段世寶第六十五回 年欽差夜審梁妙興 七星山三俠討金牌第六十六回 童海川斗膽闖三關 小白猿如願捉董玉第六十七回 小白猿夜進七星山 遭凶險得遇愛賢女第六十八回 愛賢女釋嫌許終身 司馬良遇險轉心亭第六十九回 蓮花觀弟兄巧相逢 西風寺尋找擺亭人第七十回 童海川月台戰秋禪 慧斌僧學藝山神廟第七十一回 童海川月下會三俠 駱駝嶺智誆趙小喬第七十二回 駱駝嶺巧得赤金牌 碧霞僧行道黃土坡第七十三回 莽和尚大鬧盤石島 花子羽搭救碧霞僧第七十四回 見金牌真假難分辨 遇王環火焚轉心亭第七十五回 童海川雙鉞敗三寇 西方俠鐵掌打五虎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