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載繁華夢》第五回 三水館權作會陽台 十二紳同結談瀛社:周庸祐道:「粵海關是個優缺,若不是多費些錢財,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廿載繁華夢》第五回 三水館權作會陽台 十二紳同結談瀛社

廿載繁華夢

第五回 三水館權作會陽台 十二紳同結談瀛社

話說聯元說起謀差使的事情,把籌款的為難處說了出來,聽周庸祐的話,已有允願借款的意思,使索性向他籌劃。

周庸祐道:「粵海關是個優缺,若不是多費些錢財,斷不易打點。

小弟實在說籌款是不難的,只要大人賞臉,使小弟過得去才是。」

聯元道:「這是不勞說得,聯某是懂事的,若到任時,官是聯某做,但年中進項,就算是聯某和老哥兩人的事,任由老哥怎麼主意,或是平分,就是老哥佔優些,有何不得?」

周庸祐道:「怎麼說?小弟如何敢占光?大人既准兩人平分,自是好事。

若是不能,但使小弟代謀這副本錢,不致虧缺,余外就由大人分撥,小弟斷沒有計較的。」

聯元聽了大喜,再復痛飲一會。

正是茶前酒後,哪有說不合的道理?那小朵兒又忖道;聯元若因運動差使,謀得這副本錢,自己也有好處,因此又在一旁打和事鼓,不由得周庸祐不妥,當下就應允代聯元籌劃二三十萬元,好去打點打點。

聯元道:「老哥如此慷慨,小弟斷不辱命。

方今執政的敦郡藩王,是小弟往日拜他門下的,今就這條路下手,不消五七天,準有好消息回報。」

周庸祐道:「小弟聽說這位敦王一爺 不是要錢的,怕不易弄到手裡。」

聯元道:「老哥又來了,從來放一個關差;京中王大臣哪個不求些好處?若是不然,就百般的阻礙來了。

不過由這位王一爺 手上打點,盡可便宜些的便是。」

周庸祐方才無話,只點頭答幾聲「是」。

這時已飲到四鼓時分,周庸祐已帶九分醉意,聯元便說一聲「簡慢」,即命撤席。

又和兩個像姑說笑一回,差不多已天色漸明,遂各自辭別而去。

自此周庸祐就和聯元天天在像姑寓裡,花天酒地,倒不消說。

聯元凡有所用,都找周庸祐商酌,無不應手。

果然不過十天上下,軍機裡的消息傳出來,也有放聯元任粵海關監督的事,只待諭旨頒發而已。

自這點風聲洩出,京裡大官倒知得聯元巴結上一個南方富商姓周的,哪個不歆羨?有系來找周庸祐相見的,有托聯元作介紹的,車馬盈門。

周庸祐縱然花去多少,也覺得一場榮耀。

閒話休說。

且說當時有一位大理正卿徐兆祥,正值大比之年,要謀一個差使。

叵耐京官進項不多,打點卻不容易,幸虧由聯元手裡結識得周庸祐,正要從這一點下手,只是好客主人多,人人倒和他結識,不是有些關切,借款兩字,覺得難以啟齒。

那一日,徐兆祥正在周庸祐寓裡談天,乘間說道:「老哥這會來京,幾時才回廣東去?究竟有帶家眷同來的沒有?」

周庸祐道:「歸期實在未定。

小弟來京時,起程忙速些,卻不曾帶得家眷。」

徐兆祥道:「旅館是很寂寥的,還虧老哥耐得。」

周庸祐道:「連天和聯大人盤桓,借酒解悶,也過得去。」

徐兆祥道:「究竟左右沒人伏侍,小僮也不周到,實不方便。

小弟有一小婢,是從蘇州本籍帶來的,姿首也使得,只怕老哥不喜歡。

倘若不然,盡可送給老哥,若得侍巾櫛,此婢的福澤不淺。

未悉老哥有意否?」

周庸祐道:「哪有不喜歡的道理?只是大人如此盛意,小弟哪裡敢當?」

徐兆祥道:「不是這樣說,彼此一交一 好,何必這般客氣?請擇過好日子,小弟自當送來。」

周庸祐聽了,見徐兆祥如此巴結,心上好不歡喜,謙讓一回,只得領諾。

徐兆祥自回去準備。

周庸祐此時,先把這事對聯元說知,一面就要找個地方迎娶。

只念沒有什麼好地方,欲在聯元那裡,又防太過張揚,覺得不好看。

正自尋思,只見同鄉的陳慶韶到來拜會。

那陳慶韶是由舉人年前報捐員外郎的,這時正在工部裡當差。

周庸祐接進裡面,談次間,就說起娶妾的事,正愁沒有地方借用。

陳慶韶道:「現時三水會館從新修飾,在寓的人數不多,地方又自寬廣,想借那裡一用,斷沒有不可的。」

周庸祐道:「如此甚好,只小弟和他館裡管事的人不曾認識,就煩老哥代說一聲,是感激的了。」

陳慶韶道:「這也使得,小弟即去便來。」

說罷,即行辭出。

不多時,竟回來報道:「此事妥了,他的管事說,彼此都是同鄉,盡可遵命。

因此小弟也回來報知。」

周庸祐感激不已,便立刻遷過三水館來居住。

即派人分頭打點各事,聯元也派人幫著打點。

不數日間,台椅器具及房裡床 帳等事,都已停當。

是時正是春盡夏來的時候,天氣又自和暖。

到了迎娶那一日,周庸祐本待多花費一些撐個架子,才得滿意。

只因徐兆祥是個京裡三品大員,與書吏結這頭姻好,自覺得不甚體面,就托稱恐礙人議論,囑咐周庸祐不必太過張揚。

周庸祐覺得此話有理,便備一輛車子,用三五個人隨著,迎了徐兆祥的婢子過門。

周庸祐一看,果然如花似月,蘇州美一女 ,端的名不虛傳,就列他入第四房姬妾,取名叫做錦霞。

他本姓王的,就令下人叫他做王氏四姨太太。

是日賓朋滿座,都借三水館擺下筵席,請親朋赴宴。

夜裡仍借館裡房子做洞房,房裡的陳設,自然色色華麗,簇簇生香。

錦霞看了這張床 子,香氣撲著鼻裡,還不知是什麼木料製成,雕刻卻十分精緻,便問周庸祐這張是什麼床 子。

周庸祐道:「你在徐大人府裡,難道不曾見過?這張就是紫檀床 ,近來價值還高些,是六百塊銀子買來的了,你如何不知?」

錦霞道:「徐大人是個京官,慣是清儉,哪見過這般華美的床 子。」

周庸祐笑了一聲,其餘枕褥被帳的華貴,自不消說了。

過了洞房那一夜 ,越日,周庸祐即往徐兆祥那裡道謝,徐兆祥又往來回拜,因此一交一 情頗密。

後來和周庸祐借了萬把銀子,打點放差,此是後話不提。

且說聯元自從得了周庸祐資本,自古道「財可通神」,就由王大臣列保,竟然諭旨一下,聯元已得任粵海關監督,正遂了心頭之願。

自然同僚的紛紛到來道賀,聯元便要打點赴任。

那日見著周庸祐,即商議到粵上任去,先說道:「這會仗老哥的力,得任這個好缺,小弟感激了。

只是起程赴任,還要多花一二萬金,才得了事。

倒求老哥一概打算,到時自當重報。」

周庸祐道:「這不消說,小弟是準備了。」

聯元又道:「日間小弟就要上摺謝恩,又過五七天,然後請訓,必須聽候召見一二遭,然後出京,統計起程之時,須在一月以後。

弟意欲請老哥先期回去,若是同行,就怕不好看了。」

周庸祐聽得有理,一一允從。

送聯元回去後,過了些時,即向各親友辭行,然後和錦霞帶同隨人,起程回粵。

雖經過上海的繁華地面,因恐誤聯元到粵時接應,都不敢勾留,一直揚帆而下,不過十天上下,已回到廣東。

原來家人接得他由香港發回的電報,因知得周某回來,已準備幾頂轎子迎接,一行回到宅子裡。

家人見又添上一位四姨太太,都上前請安,錦霞又請馬氏出堂拜見,次第請伍姨太太和香屏姨太太一同見禮。

各人都見錦霞生得十分顏色,又是性情態度頗覺一溫一 柔,也很親愛。

只有馬氏一人心上很不自在,外面雖沒說什麼話,因念入門未久,不宜鬧個不好看,只得權時忍耐忍耐,好留得後來擺佈面已。

因此錦霞暫時也覺安心。

香屏姨太太自回自己的宅子裡去,錦霞就和馬氏、伍姨太太一塊兒居住。

過了一月有餘,早聽得聯元將近到省的消息,周庸祐這時已換了一位管家,喚做駱念伯,即著他到香港遠地迎接聯元,並對聯元說道:「這回大人到省,周老爺也不敢到碼頭迎接,因恐礙人議論,請到公館時相見罷。」

聯元早已全意,即著駱念伯回報,代他找一間公館,俾得未進衙時居住。

駱念伯得令,自回來照辦。

那聯元果然第二天就到了粵城,自然有多少官員接著,即先到公館裡住下,次日就要出來拜客。

你道那聯元先往拜見的果是何人?他不見將軍,不見督撫,又不見三司,竟令跟人拿著帖,乘著大轎子,直出大南門人東橫街,拜見本衙門的書吏周庸祐,次後才陸續往拜大小官員。

此事實周庸祐想不到,旁人更不免見得奇異。

有知道內裡情節的,自然搖著首一笑;若是不知內裡情節的,倒要歆羨周庸祐了。

及至聯元接印而後,衙裡什麼事都由周庸祐出主意,聯元只擁著一個監督的虛名,差不多這官兒是周庸祐做的一樣,因此周庸祐的聲勢越加大起來了,當時官紳哪個不來巴結?

周庸祐因忖有這般勢力,不如乘此時機,聯結幾個心腹的親朋,盡可把持省裡的大事,無論辦什麼捐,承什麼響,斷不落到他人手上,且又好互成羽翼。

想罷,覺得好計,即把本意通知各人,各人哪有不贊成的?就結了官紳中十一個好友,連自己共十二人,名喚十二友,同作拜把的兄弟:第一位是姓潘的,喚做祖宏,是個舉人出身,報捐道員,他的兄長都是翰林院,是個有名的豪紳,渾稱潘飛虎。

第二位是姓蘇的,名喚如緒,他的祖父曾任過督撫,是個辦捐務的能手。

第三位許英樣,他的老子曾任三司,伯父又是當朝一品。

這三位是省內久聞素仰的大紳了。

第四位李子儀,是個總兵。

第五位李文桂,是個都司,曾在賭一場上賺得幾塊錢,也是一個富戶。

第六位李著,即李慶年,是個洋務局委員。

第七位楊積臣,雖是外教中人,卻是個副將銜的統兵官。

第八位李信,是個候補道員。

第九位裴鼎毓,本貫安徽人氏,由進士出身,當時正任番禹知縣,這一位能巴結上司,是個酷吏中的班首。

第十位一鄧一 子良,他雖是一個都司銜,實任千總,只是鑽營上也有些手段。

第十一位周乃慈,別字少西,是周庸祐的同宗,本沒甚勢力,只是結得那周庸祐,好拍馬屁,故此認作兄弟。

以上十一人,連周庸祐共成十二友。

這十二友的名字,個個有權有勢,周庸祐好不歡喜!那日便對周乃慈說道:「少西老弟,我們結得這班朋友,是有聲勢的,還有肝膽的,那時節不患沒個幫手。

只須找個地方常常聚談,才見得親密,你道哪一處才好?」

周乃慈道:「各位兄弟多在城外往來,今谷埠一帶,是個繁華地面,哥哥許多產業在那裡,不如撥一間鋪子出來,作兄弟們的聚會處,豈不甚好?」

周庸祐猛然醒道:「有了,現有一間鋪子,在龍母廟的附近,離谷埠不遠,襟一江一 帶海,是個好所在。

裡面還很寬廣,樓上更自清雅,有廳子數座,就把來整飾整飾,總要裝潢些。

有時請官宴、鬧妮筵,盡可方便。

其餘商量密事,自不消說。」

周乃慈聽得大喜,一面通知十位兄弟,看他們意見如何。

只見各人都已願意,便商議這一座近水樓台,改個好名色。

周庸祐即請潘祖宏、許英祥、裴鼎毓三人酌議,因這三位是科甲中人,自然有文墨。

果然那三人斟酌停妥,旋改作「談瀛社」三個字。

眾人都讚道:「改得好!」周庸祐便大興土木,修飾這座樓台,好備各兄弟來往。

正是:

結得金蘭皆富貴,興來土木斗奢華。

要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分類:譴責小說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廿載繁華夢
序一第一回 就關書負擔訪姻親 買職吏匿金欺舅父第二回 領年庚演說書吏 論妝奩義諫豪商第三回 返京城榷使殞中途 鬧閨房鄧娘歸地府第四回 續琴弦馬氏嫁豪商 謀差使聯元宴書吏第五回 三水館權作會陽台 十二紳同結談瀛社第六回 賀姜酌周府慶宜男 建齋壇馬娘哭主婦第七回 偷龍轉鳳巧計難成 打鴨驚鴛姻緣錯配第八回 活填房李慶年迎妾 擋子班王春桂從良第九回 鬧別宅馬娘喪氣 破紅塵桂妹修齋第十回 鬧谷埠李宗孔爭釵 走香江周棟臣懼禍第十一回 築劇台大興土木 交豪門共結金蘭第十二回 狡和尚看相論銀精 冶丫環調情鬧花徑第十三回 餘慶雲被控押監房 周少西受委權書吏第十四回 賴債項府堂辭舅父 饋嬌姿京邸拜王爺第十五回 拜恩命倫敦任參贊 禮經筵馬氏慶宜男第十六回 斷姻情智卻富豪家 慶除夕火燒參贊府第十七回 論寶鏡周家賞傭婦 贈繡衣馬氏結尼姑第十八回 譖長男驚夢惑尼姑 遷香江卜居鄰戲院第十九回 對繡衣桂尼哭佛殿 竊金珠田姐逮公堂第二十回 定竊案控僕入監牢 謁祖祠分金修屋舍第二十一回 遊星洲馬氏漏私煙 悲往事伍娘歸地府第二十二回 辦煤礦馬氏喪資 宴娼樓周紳祝壽第二十三回 天師局李慶年弄計 賽金樓佘老五爭娼第二十四回 勤報效書吏進京卿 應恩闈幼男領鄉薦第二十五回 酌花筵娼院遇丫環 營部屋周家嫁長女第二十六回 周淑姬出閣嫁豪門 德榷使吞金殉宦海第二十七回 繁華世界極侈窮奢 冷暖人情因財失義第二十八回 誣姦情狡妾裸衣 賑津饑周紳助款第二十九回 爭家權長子誤婚期 重洋文京卿尋侍妾第三十回 苦謀差京卿拜閹宦 死忘情債主籍良朋第三十一回 黃家兒納粟捐虛銜 周次女出閨成大禮第三十二回 挾前仇佘子谷索資 使西歐周棟臣奉詔第三十三回 謀參贊汪太史謁欽差 尋短見周乃慈憐侍妾第三十四回 留遺物慘終歸地府 送年庚許字配豪門第三十五回 赴京城中途驚噩耗 查庫項大府劾欽差第三十六回 潘雲卿逾垣逃險地 李香桃奉主入監牢第三十七回 奉督諭抄檢周京堂 匿資財避居香港界第三十八回 聞示令商界苦誅求 請查封港官駁照會第三十九回 情冷暖侍妾別周家 苦羈留馬娘憐弱女第四十回 走暹羅重尋安樂窩 慘風潮驚散繁華夢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