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譯注》萬物自天地始分: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陳,貴賤位矣(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周易譯注》萬物自天地始分

周易譯注

萬物自天地始分

【原文】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

卑高以陳,貴賤位矣(2)。

動靜有常,剛柔斷矣。

方以類聚(3),物以群分,吉凶生矣。

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變化見矣(4)。

是故,剛柔相摩,八卦相蕩(5)。

鼓之以雷霆,潤之以風雨,日月運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

乾知大始,坤作成物(6)。

乾以易知,坤以簡能(7)。

易則易知,兩則易從。

易知則有親,易從則有功。

有親則可久,有功則可大。

可久則賢人之德,可大則腎人之業(8)。

易簡而天下之理得矣。

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9)。

【註釋】

(1)《系辭》是後代解說《易》的七種《傳》之一,分上、下兩篇,大約寫成於漢代初期。

它對《易》的內容作了全面分析和論述,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具有一定的代表一性一。

這裡選錄其中一部分。

(2)陳:排列。

位:確定。

(3)方:應當是「人」字,由於字形相近而誤寫成「方」。

(4)見。

用作「現」,意思是顯現,出現。

(5)摩:碰撞,摩一擦。

蕩:震盪,激盪。

(6)知:這裡用作「為」,意思是成為,構成。

大始:原始,初始。

成物:具備完整形體的萬物。

(7)易:容易,平易。

簡:簡略,單純。

(8)賢人之德:陶冶人的品德。

賢人之業:成就人的功業。

(9)位:在,在於。

【譯文】

天尊貴,地卑下,這是由乾與坤的位次確定的。

卑下高貴依次排列,尊貴低賤也就確定了。

運動和靜止有一定規則,剛健和柔一弱由此劃分。

人按共一性一聚在一起,物按類別相區分,吉祥和凶險由此產生。

它們在天上形成不同的天象,在地下形成不同的地貌,變化和發展由此顯現。

所以,剛健柔一弱互相摩一擦碰撞,八個卦象互相交疊激盪。

用雷霆來鼓動它們,用風雨來滋潤它們,日月交替運行,寒暑相繼變換,天的規律成為男一性一象徵,地的規律構成女一性一象徵。

天成為創始,地養育萬物。

天以平易顯現智慧,地以簡明顯現功能。

平易就容易被認識,簡明就容易被遵循。

容易 認識就使人親近,容易遵循就會有成就。

親近可以持久,成就可以光大。

持久能陶冶人的品德,光大能成就人的功業。

懂得了平易簡明,就理解了天地問的道理。

理解了天地間的道理,成功就包含在它裡面了。

【讀解】

天與地的確是中國傳統思想最最核心的出發點,千萬種學說觀點思想都離不開這兩個維度,然後才是人和其它。

《周易》開篇的「乾」、「坤」兩卦就是講天與地的,但是,只要稍加對比就會發現,《系辭》對天、地的看法,同《易》的記述相去甚遠,二者不可混為一談。

《系辭》的作者不過是惜天和地這一話題來闡發自己的思想,基本上與《易》的「乾」和「坤」兩卦內容沒有太大關係,說白了,就是借題發揮。

一開始我們就發現一種先驗(先於經驗和實際)的思維模一式,即把所有事物分成對立兩極,天與地,貴與賤,男與女,剛與柔,冷與熱等等,思路於是被限定在兩極之間來回。

其次,作者具有強烈的等級觀念,並且把等級差別說成是天生的,言下之意是說不可擺脫。

這兩種特點具有極大的偏頗。

只看到兩個對立的極,那麼廣大的中間地帶和中間狀態呢?人的思維,萬事萬物的運動變化,怎麼就簡單到只是兩方面?我們也知道,天地作為自然物,並無高低貴賤之分,人同樣是如此;尊車等級觀念,完全是人為的。

不過,對天和地的看重,實際上也是對自然的重視,對自然法則的重視。

先講自然,次講人,把人當作自然的一部分。

這樣的自然觀,倒是有可取之處的。

分類:易經書籍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周易譯注
01章 乾(卦一)02章 坤(卦二)03章 屯(卦三)04章 蒙(卦四)05章 需(卦五)06章 訟(卦六)07章 師(卦七)08章 比(卦八)09章 小畜(卦九)10章 履(卦十)11章 泰(卦十一)12章 否(卦十二)13章 同人(卦十三)14章 大有(卦十四)謙(卦十五)豫(卦十六)隨(卦十七)蠱(卦十八)臨(卦十九)觀(卦二十)噬嗑(卦二十一)賁(卦二十二)剝(卦二十三)復(卦二十四)無妄(卦二十五)大畜(卦二十六)頤(卦二十七)大過(卦二十八)坎(卦二十九)離(卦三十)鹹(卦三十一)恆(卦三十二)遯(卦三十三)大壯(卦三十四)晉(卦三十五)明夷(卦三十六)家人(卦三十七)睽(卦三十八)蹇(卦三十九)解(卦四十)損(卦四十一)益(卦四十二)夬(卦四十三)姤(卦四十四)萃(卦四十五)升(卦四十六)困(卦四十七)井(卦四十八)革(卦四十九)鼎(卦五十)震(卦五十一)艮(卦五十二)漸(卦五十三)歸妹(卦五十四)豐(卦五十五)旅(卦五十六)巽(卦五十七)兌(卦五十八)渙(卦五十九)節(卦六十)中孚(卦六十一)小過(卦六十二)既濟(卦六十三)未濟(卦六十四)萬物自天地始分君子是上天的寵兒《周易》能告訴我們什麼孔子對《周易》的個案分析言與意的矛盾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