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蕩寇志》第一百一回 猿臂寨報國興師 蒙陰縣合兵大戰:卻說雲天彪接了石何二總管的信,方知高俅在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蕩寇志》第一百一回 猿臂寨報國興師 蒙陰縣合兵大戰

蕩寇志

第一百一回 猿臂寨報國興師 蒙陰縣合兵大戰

第一百一回 猿臂寨報國興師 蒙陰縣合兵大戰

卻說雲天彪接了石何二總管的信,方知高俅在蒙陰被困,要請救兵,當即叫雲龍諭話。

雲龍即忙到來,天彪道:「高太尉被困在蒙陰縣城,寫信來請救兵,我等速宜往救。」

便把信遞與雲龍,雲龍看畢道:「高太尉統兵出京,原說從曹州進發,不知何故忽來此地,反主為客,自取敗北。」

天彪道:「可不是麼!他到蒙陰,軍報不通,驟然而至,在他以為出其不意,不知正入人之算中也。

如今事已如此,不必說了。

但太尉乃朝廷大臣,蒙陰乃天子疆土,我等現在鄰境,理當速赴救援。」

雲龍道:「此事不須爹爹勞頓,料那梁山兵馬已疲,孩兒願代爹爹領兵前去。

兵法乘勞,可以一鼓而下。」

天彪道:「這也使得。

現在清真山塵氛未平,我卻未可輕離此境,就著你前去。」

雲龍道:「此際倒有一巧事,一舉兩得。」

天彪問何事,雲龍道:「陳道子身在猿臂,心在王家,只因一奸一臣間阻,而本身又無尺寸之功。

此番救蒙陰,爹爹何不寫封書,邀他同來協助。

一則陳氏父女智勇雙全,此去定可集事;二則陳道子救得蒙陰,就是王家出力之人,而高俅得命,必然深感道子,前仇可釋矣,爹爹以為何如?」

天彪道:「此事亦妙,我寫信專人到猿臂寨去。

你先領八千人馬,同李成、胡瓊速赴蒙陰。」

雲龍領命,遂帶同李成、胡瓊飛速前行。

方出青州地界,前軍探報,前面繞雲山有賊兵埋伏。

李成、胡瓊都道:「如此怎生過去,我們不如先殺散了那廝再說。」

雲龍道:「二位將軍且慢。」

便問左右道:「從此處繞道到蒙陰,當有幾站路?」

左右對道:「從此岔出二龍山,抵小汶河渡口,尚有四站路。」

雲龍便對李胡二將道:「我並非怕這廝們,只是蒙陰十分危急,我軍此來宜於速進,若與他中途廝殺,即使勝他得來,已無及於蒙陰矣。」

李成、胡瓊同聲稱:「公子高見。」

便催兵向二龍山進發。

雲龍看那二龍山崖岸陡峻,崗巒綿亙,實乃青萊保障。

閱了一回,忽看見繞雲山殺氣騰騰,猛想道:「那廝若知我繞道,必然半路邀擊。」

便差人飛稟雲天彪,再遣勇將,領一枝兵,扼住繞雲山,使其不得進兵。

眾人見雲龍如此智謀,無不佩服,便一同向蒙陰進發。

按下慢表。

且說陳希真自九陽鍾得勝之後,便有恢復兗州之念。

日日一操一演人馬,整頓軍務。

一日,一操一練已畢,希真與眾人在後堂閒話,談及梁山南剪曹州,東務青州,希真笑道:「宋江那廝兵力疲矣。」

麗卿道:「那時可惜爹爹不肯去,不然斫他幾個頭顱來,一來幫幫雲叔叔,二來也顯得我們替官家出力。」

希真道:「你著甚急,那廝們少不得有事撞在我手裡。」

祝永清道:「近聞那廝又復東圖蒙陰,高俅統天兵東下曹州,那廝兩邊牽顧,真所謂罷於奔命也。」

希真歎道:「高俅如何對付得梁山!即如上年蔡京出師,不損梁山毫末,徒為朝廷損威耳。

前後一轍,言之可傷!」劉慧一娘一道:「近日蔡京竟不見動靜。」

希真笑道:「蔡京就因招安宋江這起案闖了大禍,又被什麼道士郭天信說日中有黑子,是臣蔽君之象,因此官家愈疑,竟將他貶了三級。」

慧一娘一笑道:「如此說來,蔡京卻是冤枉的。」

希真、永清都道:「為甚冤枉?」

慧一娘一道:「金水二星抱日為輪,有時在伏見輪之下,又適與太陽經緯同度,皆能令日中有黑子。

此七政行度之常,不得為災異,干蔡京甚事!」希真、永清都笑。

慧一娘一又道:「若將本年金水三年根,及平引、實引、初均、二均各各細查,便知這日中黑子,是金星是水星。」

希真稱是。

正在敘論,忽聞簷前喜鵲群叫,慧一娘一便袖占一課,道:「天喜發傳,天恩加日,必有喜信到來。」

言未畢,忽報馬隆鎮雲總管有信到。

希真忙出廳接信,拆開眾人同看,只見上寫著:

「道子仁兄閣下:久闊芳型,時深葭溯。

近想道臻上乘,德楙玄門。

修九轉之金丹,爐開造化;通一靈於玉闕,品重神仙。

猶復志切忠忱,力招義勇,迪無窮之訓練,儲有用之材能。

他時博一寵一乎龍顏,實此日肇基於猿臂也。

頃有倒懸一事,乞借仁威。

只因太尉高公,領軍剿賊,被困蒙陰。

蓋太尉出師之際,正梁山東去之時也。

設彼時乘其不備,先復曹州,原可一鼓而擒,再追巨寇。

乃竟計不出此,直抵蒙陰。

以致賊勢猖狂,官軍竭蹶。

現在攻圍甚急,危險非常,遣人星夜來前,哀號求救。

弟因事關君國,分所難辭,已命小兒雲龍,帶兵前去。

惟是梁山勢猛,太尉事危,使非助以神兵,旦夕恐難奏效。

因思道子勇能蓋世,才智超倫,一到蒙陰,重圍立釋。

用敢片言勸駕,諒不我辭。

務即會合天兵,匡扶王室。

兼且高公舊誼,從此修盟。

既輸力於天家,復用情於舊好:公私兩得,傾耳捷音。

順請德安。

柬紅另具。」

希真看畢,吩咐款待來人,便一面商議點兵。

只見麗卿道:「爹爹,你怎的要去幫高俅?須吃別人笑我沒志氣,顛倒去奉承他。」

希真笑道:「你不曉得,這雲叔叔信裡說,蒙陰是官家的地方,所以叫我去救,並不說什麼救高俅。」

麗卿道:「既如此,我們就去。

只是孩兒還有一句話:我們去殺遇賊兵,保全這蒙陰縣城,若高俅那廝想逃出城來,孩兒便一槍戳殺了他,休叫他回到東京,又去詐害百姓。

那時節,爹爹休要阻我。」

希真頓足道:「你怎的這般纏不清!自古道:打狗看主。

他是官家的大臣,不爭你殺了他,如何對付得官家?」

慧一娘一道:「姐姐只管去。

我們此去是殺賊救官,再不吃別人笑。」

永清道:「他此番喪師辱國,官家少不得處治他,要姐姐費手做甚。」

麗卿道:「既如此,就饒了他。」

希真大喜,便派麗卿為先鋒。

希真親統大隊,猿臂寨去調真祥麟,新柳營去調王天霸,帶領八千人馬,即日興兵。

不數日到了蒙陰,只見前面已有馬陘鎮旗號,知是雲龍的兵馬。

希真便吩咐安營下寨,自己帶了二百名伴當,前往相見。

麗卿也要同去。

雲龍聽說猿臂寨兵到,大喜,急請希真父女進營。

各人相見敘談,麗卿便問道:「兄弟到來,打過幾仗了?」

雲龍道:「我來此只殺得一陣。

看那賊兵兀自疲乏,只是不肯休息。

我來時他已環城築了土闉,竟有除死方休之意。」

而卿道:「那廝不肯走,便殺他個罄淨。」

希真道:「吳用必不愚至於此。」

便問道:「豹子頭林沖在賊軍中否?」

雲龍道:「正是他最利害。」

希真道:「是了。

他所以不退者,為高俅耳。

高俅脫逃,他必不戀蒙陰矣。

只是高俅好生無謀,無故潛入城中,又不設立犄角。」

雲龍道:「他退入城中,小侄也不解其意。

若說起犄角,他原有一枝兵馬,只是小侄方到,他已沉沒。

據逃來的幾名官兵說,何有勇、石少謀二總管皆陣亡,總管胡春受傷深重,墜馬而死,還有一個參謀孫靜,當兵敗之際,吐狂血而死。」

說到此際,希真暗想道:「孫靜原來死於此地。」

雲龍又道:「此刻小侄這枝兵替他代作犄角,專等老伯到來,一同攻那土闉。」

麗卿聽了高興起來,道:「我們何不就去攻土闉?」

希真道:「也是,我們銳師遠來,賊人勞師已久,此刻機會,利在速攻。」

說罷,便與麗卿起身辭了雲龍。

雲龍道:「小侄還有一事奉告:小侄探知這裡有石家村義民,甚為驍勇,可惜被賊兵擋住,不能同來救圍。」

希真道:「既如此,愚伯便發兵去接應他同來。」

麗卿道:「就是我去。」

雲龍道:「聞得他那員賊將,是景陽同打虎的武松……」語未畢,只見麗卿道:「怕他做甚!他會打老虎,我會打打老虎的人。」

雲龍大笑。

希真與雲龍約齊時刻,同攻上闉,遂辭別回營,先命麗卿帶領二千人,用幾個土著為嚮導,飛速往召家村去了。

這裡馬陘、猿臂兩營,等到約定的時刻,各自三聲號炮。

馬陘營裡李成守寨,雲龍領胡瓊出陣;猿臂營裡真祥麟守寨,陳希真領王天霸出陣,浩浩蕩蕩,直奔梁山土闉。

槍炮矢石,驟雨般往上飛打,勢不可御,眼見梁山人馬支持不得了。

——且慢,那邊梁山作些什麼事情,也須得交代明白。

且說林沖見高俅入城,便同魯達、張順、阮小七、呂方、郭盛、陳達、龔旺,將蒙陰城一團一團一圍住,一面差人飛速報知大營。

宋江、吳用皆喜,忙來城邊看視。

吳用笑道:「高俅入城,甕中捉鱉矣。

眾兄弟協力攻圍,不怕那廝插翅飛去。」

林沖大喜。

眾人止在四面攻圍,忽報召家村衝突甚急,武松獨力難支。

吳用忙教呂方、郭盛去幫助武松,又吩咐武鬆緊緊自守。

令方發,忽報官兵分兩大隊殺來,正是何有勇、石少謀二總管,宋江、吳用慌忙設計迎敵。

吳用差人飛速到山寨裡,教盧俊義添派兵將前來。

這裡魯達、阮小七與石何二總管輪戰,互有勝負,直到第七日方才殺敗官兵。

眾人方才築土闉,盡力攻城。

攻到三日,忽報秦明領敗殘人馬逃回,乃是被馬取鎮風會縱火殺敗,秦明身受火傷,宋江、吳用一齊大驚。

驚猶未了,忽報有馬陘鎮官兵繞道前來。

宋江道:「這便怎麼?」

只見林沖道:「此城棄之可借。

就是這高賊,平白放走了他,也不甘心。

那官兵新來未定,小弟願領兵先去廝殺一陣,如果勝他不得,再定行止。」

宋江、吳用都道:「也可使得。」

林沖領令前去。

林沖雖然對付得雲龍,只是手下兵將屢戰疲乏,抵當不得雲龍的生力軍。

殺了一陣,不分勝負,收兵回闉。

次日,林沖正待出戰,忽報猿臂寨兵馬亦到。

弄得宋江、吳用不知頭路,如在夢中,都道:「怎的……怎的陳希真這般舉動,真是怪事!他難道和高俅沒仇隙?」

吳用道:「且看他的來意。」

正待發人探聽,忽見東南角上猿臂寨旌旗飛動,喊殺連天,陳希真領兵到來。

林沖大怒,提矛上馬。

那邊猿臂寨槍炮矢石,已到闉上。

林沖急切衝殺不出,闉上死命抵禦。

希真攻了兩個時辰,賊兵死傷無數;那東邊亦被雲龍攻打得十分危急,賊兵漸漸難支。

那希真、雲龍都指望城內官兵殺出來,梁山土闉可以立破,誰知那高俅緊關城門,抵死不肯出來。

你道這是何故?原來高俅自從被圍之後,只仗程子明督兵堵御,三位總管協同扶助,日日盼望救兵。

這一日聞得城外喊殺,高俅大喜,忙登南門看時,偏偏先見了猿臂寨的旗號。

高俅問符立道:「猿臂寨是那一處該管的?」

符立叫苦道:「又是一路賊兵來也。

這猿臂寨的頭領,便叫做陳希真,好生了得。」

高俅一聽陳希真三字,把魂靈嚇出三千里外,半晌收不轉來。

程子明請開城出戰,高俅急忙搖手叫住,躲人城下。

就聞得馬陘鎮兵到,亦疑畏不敢出來了。

那宋江、吳用兀自心虛膽怯,深恐腹背受敵,將心先亂,士氣自然不固。

那希真、雲龍見闉上紛亂,攻打愈急。

正在危急存亡之際,忽見正西上炮聲響亮,旗號飛揚,乃是梁山上新調的人馬遠遠來也。

希真見了,一面去報知雲龍,一面忙的人馬且退。

林沖早已驟馬挺矛而出,希真舉矛迎住。

林沖道:「陳將軍且慢。

將軍此次來替高俅出力,甚不犯著。」

希真大喝道:「蒙陰乃天子疆土,豈容賊子蹂一躪!」林沖大怒,舉矛直刺。

兩馬盤旋,兩矛並舉,戰到二十餘合,希真一逼一住矛道:「林將軍且慢,希真有實言奉告。

希真為想受招安,不得不傷動眾位好漢。

為我回報宋公明:如此方是受招安的真正法門!」說罷勒馬回兵,林沖追上一段。

那梁山上黃信、燕順領著八千人馬,望見前面廝殺,便催動人馬,旋風也似的殺到面前,希真早已返歸本寨。

黃信、燕順會著林沖,便議攻寨。

林沖道:「二位將軍且休鹵莽,陳希真那廝詭計多端,攻寨必中其計,且與軍師商議定奪。」

二人聽了,便約了人馬,緩緩歸閩。

方才望見闉門,只聽得猿臂寨號炮響亮,林沖等急回頭,只見希真一馬當先,左有真祥麟,右有王天霸,領著一行人馬掩殺過來。

個個都是養足氣力,未曾廝殺的兵馬,一聲吶喊,一齊掩上,亂搶衝殺。

林沖、黃信、燕順大怒,亂軍中林沖敵住陳希真,黃信敵住真祥麟,燕順敵住王天霸。

六人六馬,六般兵器攪做一一團一。

四面喊聲振地,殺氣影中,將鬥將,兵斗兵,但見兩枝矛如飛虹驚電,馳驟於刀槍劍朝叢中。

梁山兵隊已紛紛搖動,猿臂兵個個奮勇,大呼馳突,所向無敵。

只見王天霸筆撾打處,燕順的朴刀頭早已折落,燕順心慌,取腰刀抵敵。

黃信喪門創被真祥麟的槍一逼一得風旋雲轉。

林沖見自己的兒郎們兀自廝殺不得,無心戀戰,爭奈和希真兩矛盤住,不得脫身。

但見梁山兵早已殺得一屍一橫遍野,黃信、燕順知不是頭,便偷個空,一抽一身回馬而走。

林衝將矛向外一吐,順勢壓住希真矛頭,急忙帶轉馬頭,拖矛待走。

希真矛起,早已點著林沖腰兜。

林沖急閃,驟馬加鞭而走。

希真催軍前追,一陣痛殺,那賊兵只恨爹一娘一生得腿短。

看官,這是那賊兵自己錯怪了,須得替他剖明原委。

原來那些賊兵跟了黃信、燕順,望見廝殺,飛驟前來,本已走得百脈沸張,三焦喘滿。

那時希真若迎住廝殺,則賊兵仗著一鼓奔馳銳氣,倒也無能抵敵。

誰知希真早已料透,急忙避去,待他在前緩走時,心安神閒,銳氣頓減,卻將本寨未經廝殺的銳兵,調向前部,乘勢追殺,是以大勝。

兵法曰:「避其朝銳,擊其暮歸。」

朝暮者,非時日之朝暮也,希真深知其意矣。

當下希真大隊掩殺,賊兵走竄無路,前面闉門緊閉,賊兵急切叩闉不得入。

希真縱兵掩殺,賊兵半個不留,只剩得林、黃、燕三人,繞闉落荒而走。

希真便乘銳攻闉,只見闉門廝閉,絕無動靜。

前面雲梯兵報稱:闉內已虛無人矣。

那雲龍正在東首攻闉,忽得希真飛報,教其切勿退避。

雲龍督兵前攻,愈加緊急,忽見闉上槍炮頓歇,只是裡面鼓角怒號,雲龍大疑。

半晌,胡瓊怒極,親身縱上闉門,只見懸羊擊鼓,皮囊吹角,賊兵早已返逃。

雲龍遂驅兵進闉。

進得闉時,恰與希真會著。

忽聽得闉外人喊馬嘶,希真、雲龍登闉看時,只見無數賊兵,棄甲拋戈,沒命逃來,隨後一員女將,手捻一枝梨花槍,攪入賊兵隊中,撞人仰腹,撞馬翻蹄。

原來麗卿這枝兵馬,從雲龍營後掩殺過去,不惟吳用不及料,即武松亦不及防。

當時武松被麗卿背後掩來,召忻、高粱奮勇前殺,如何抵敵得住,自然紛紛敗走。

那召忻義勇隨著麗卿大隊殺來。

賊兵見闉上遍插馬陘、猿臂旗號,大吃一驚,情知進不得闉,急得走投無路。

那李成又引兵出寨,當前截住。

麗卿只顧領兵驅殺,希真忙在闉上叫道:「卿兒住手!」麗卿那裡肯歇。

果然惱得武松轉身來狠鬥麗卿。

雲龍忙叫道:「李將軍住手!待他過去,追殺未遲。」

李成忙將陣勢一字擺開,放得賊兵過去。

麗卿、李成、召忻、高粱合兵一處,追殺一陣,斬獲無數,一同上闉廝會。

雲龍贊麗卿道:「姐姐真神勇無敵也。」

麗卿道:「我捉得一員賊將,不知是誰,是個標緻少年。

此刻我已交付尉遲大一娘一,捆縛解來了。」

希真大喜,召忻、高粱都佩服道:「久聞姑一娘一威名,今日方才親見。」

馬陘大小將弁也無不佩服。

當時馬陘、猿臂、召忻三路人馬,會同一處,齊向縣城進發。

只見縣城兀是緊閉,城牆上有些兵丁探望。

雲龍一馬當先,高叫道:「請太尉開城,賊兵已殺退了半晌!」那高俅方才上城俯看,問雲龍道:「小將軍貴姓?」

雲龍答道:「小將乃青州馬陘鎮總管雲天彪之子,雲龍是也。」

高俅道:「為何有猿臂寨賊兵同來?」

惱得麗卿大叫道:「你這老賊顛倒不識好人!我父女好生出死力來救你,你顛倒罵我!」希真連聲喝住。

雲龍道:「這陳義士實來協同剿賦,保護憲駕的。」

高俅滿面羞慚,備問其故。

雲龍道:「父親得石何二總管信,知太尉被困,父親因境內賊氛未平,未敢擅離職守,特著小將前來。

奈賊勢猖獗異常,小將正在難支,幸這陳義士父女奮身前來,方才集事。」

高俅聽了,看著希真道:「道子仁兄,不料你是我救命的大恩人。」

聲淚俱下,傳令開城。

雲龍先入。

希真對麗卿道:「你怎地一性一急!高俅這副嘴臉,可想還見得官家哩,你也落得看破他些。」

麗卿笑而點頭,一同入城。

召忻、高粱也隨了進去。

當時雲龍、希真等都參拜了高俅。

高俅被圍將及一月,視這城如囚籠,恨不得早走,便命程子明領兵護送出城,雲龍、希真等相送。

高俅對希真道:「難得仁兄垂救,小弟此回定在官家前保舉吾兄。」

希真稱謝,心中暗笑。

高俅得了一性一命,連兒子之仇,林沖之恨,都記不起,歡歡喜喜的去了。

雲龍賀希真道:「老伯此來有功王家,從此建功立業,廊廟顯揚,可預賀也。」

希真謝道:「全仗賢喬梓鼎力周旋。」

正說間,只見尉遲大一娘一縛了那員麗卿擒來的賊將獻上。

雲龍便交與縣官推問,方知便是假扮武技刺殺天使的郭盛。

雲龍大喜道:「卿姐擒的,原來就是這人,真是天賜其便也。

待小侄稟知家君,將這賊解赴都省,為老伯敘功。」

希真大喜拜謝。

馬陘、猿臂、召忻三處將官,在縣署內大宴三日。

雲龍辭希真道:「家君盼望已久,小侄先解賊前去也。」

便將郭盛釘入囚車,親身同李成、胡瓊押解,提本部人馬,起身回馬陘鎮去。

希真父女及眾將,與召忻英雄,並縣中文武官吏,都親送出城。

希真又說了許多感激語,灑淚而別。

眾人轉來,希真亦提本部兵馬起身,對召忻道:「此地須防賊兵再來滋擾,全仗賢梁孟保障。」

召忻領諾。

高粱請麗卿到山村一敘,麗卿欣然願往。

希真道:「高粱嫂情不可卻,卿兒且去一敘,我在前面承恩山屯紮等你。」

麗卿大喜。

當時猿臂、召忻兩處人馬,辭了縣官出城。

那胡圖、符立依舊放寬了心,照常辦事。

希真、真祥麟、王天霸帶領人馬,前赴承恩山去。

麗卿領紅旗女郎同召忻、高粱到了召家村,史谷恭率眾來迎,各賀勝敵之喜。

麗卿看那召家村,後靠稽山,前臨鏡水,連雲浮白,遍野堆黃。

壇譴重重,連綿不斷。

每壇兩面大防牌,每牌用木刻長人執持,狀類西羌人模樣,用松木支架。

下面五隻天狗,八枚胡笳。

高粱對麗卿道:「這就是史先生的玄妙神機。」

麗卿不解。

只見前面一帶碉樓,十分堅固。

高粱引麗卿進了莊門,又進了內莊。

原來內莊也有碉樓雉堞。

召忻和史谷恭在外莊發放人馬。

高粱邀麗卿到了召府,進了還醇室,到清香亭。

早有眾女眷出來,競問道:「這位姑一娘一那裡來的?」

高粱說了底裡,諸女眷各各駭異道:「呀,原來就是女飛衛!」各道了萬福,把麗卿圍在中間,拖袖攜手,細細的看了一回,都道:「不信這位斯文姑一娘一,連那打虎的武松都上他手不得!」麗卿笑道:「你們不信,待下回奴家再做遭與你們看。」

諸女都哈哈的笑。

遜坐畢,高粱與麗卿敘話,麗卿方知諸女眷都有些武藝。

高粱道:「日前陣上瞻仰威風,實為欽佩。

就是貴部下眾女郎也驍勇非常,想見女將軍訓練有方。」

麗卿道:「這算什麼。

賢嫂身邊四員女將,倒也了得。」

高粱道:「這四個丫環,奴家平時也教他武藝,只好在家裡頑耍頑耍,上陣時亦當不得正用。」

麗卿稱讚不已,高粱道:「女將軍既是賞識他,願以奉贈。」

麗卿道:「使不得,賢嫂須寂寞了。」

高粱道:「不妨,家中還有香雪丫頭隨身伏侍,並且還有一個女兒陪伴。」

麗卿便稱謝了。

高粱便叫桂花、薄荷、佛手、玫瑰一齊進來,拜見了麗卿,麗卿大喜。

高粱治筵相待,麗卿在眾位女英雄中盤桓了一日。

次日,麗卿恐父親等久,便辭了高粱諸女眷,並辭了召忻,都道聲深擾。

高粱送出莊門,麗卿帶了紅旗女郎,並四個丫環,告辭而別。

這裡召忻、高粱依舊訓練人馬,備敵梁山。

那麗卿領眾便一直到承恩山,會著希真,一同回到山寨。

眾英雄聞知救了蒙陰,擒了郭盛,無不大喜,都隨了希真,詣萬歲亭舞蹈畢,各歸職守,靜候恩光。

按下慢表。

且說宋江、吳用棄了土闉,直奔到斗花林,見林沖、黃信、燕順、武松、呂方陸續敗回,並知郭盛被擒。

宋江放聲大哭,怒氣衝天,道:「陳希真,我和你前生無冤,今生無仇,怎麼沒事處來尋我的事!」林沖亦忿極道:「你這賊道,難道和高俅無仇,今日卻特地來賣人情!」眾頭領無不大怒。

吳用道:「我等兵馬且休退遠,待他們去後,再去襲取蒙陰。

然後踏平召家村,剪除馬陘鎮,掃滅猿臂寨。」

宋江道:「軍師之言極是。

且著人去探聽郭盛下落。」

數日,探人來報:「郭頭領已被解赴馬陘鎮去了。」

宋江大驚,對吳用道:「那廝敢道真要去受招安?」

吳用縐眉不語。

宋江便走近吳用前,附耳道:「這事便怎處?」

吳用沉思半晌,便附宋江耳邊道:「且教戴院長去托蔡老阻擋。

如果阻不得,再想別法。」

正在商量,忽接到董平差人飛報:曹州被官兵圍困甚急。

宋江大驚道:「莫非高俅回去,順便去滋擾曹州?」

吳用道:「且著來差進來,問明便知。」

來差進來,稟稱道:「官兵打得山東鎮撫將軍旗號。」

宋江道:「鎮撫將軍便是張繼。

那廝懶而無勇,焉能有謀,怎麼董平兄弟對付他不得?」

吳用道:「既然董平危急,我等且暫放下蒙陰,速去救援。」

說罷,拔寨起身。

看官,若說張繼能敗得董平,不特宋江不信,即看官亦不信,並說書的亦不信。

務要打聽明白,再等下回交代。

分類:古典俠義小說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蕩寇志
結水滸全傳第七十一回 猛都監興師剿寇 宋天子訓武觀兵第七十二回 女飛衛發怒鋤奸 花太歲癡情中計第七十三回 北固橋郭英賣馬 辟邪巷希真論劍第七十四回 希真智斗孫推官 麗卿痛打高衙內第七十五回 東京城英雄脫難 飛龍嶺強盜除蹤第七十六回 九松浦父女揚威 風雲莊祖孫納客第七十七回 皂莢林雙英戰飛衛 梁山泊群盜拒蔡京第七十八回 蔡京私和宋公明 天彪大破呼延灼第七十九回 蔡太師班師媚賊 楊義士旅店除奸第八十回 高平山騰蛟避仇 鄆城縣天錫折獄第八十一回 張觷智穩蔡太師 宋江議取沂州府第八十二回 宋江焚掠安樂村 劉廣敗走龍門廠第八十三回 雲天彪大破青雲兵 陳希真夜奔猿臂寨第八十四回 苟桓三讓猿臂寨 劉廣夜襲沂州城第八十五回 雲總管大義討劉廣 高知府妖法敗麗卿第八十六回 女諸葛定計捉高封 玉山郎諸兵伐猿臂第八十七回 陳道子夜入景陽營 玉山郎贅姻猿臂寨第八十八回 演武廳夫妻宵宴 猿臂寨兄弟歸心第八十九回 陳麗卿力斬鐵背狼 祝永清智敗艾葉豹第九十回 陳道子草創猿臂寨 雲天彪征討清真山第九十一回 傅都監飛錘打關勝 雲公子萬弩射索超第九十二回 梁山泊書諷道子 雲陽驛盜殺侯蒙第九十三回 張鳴珂薦賢決疑獄 畢應元用計誘群奸第九十四回 司天台蔡太師失寵 魏河渡宋公明折兵第九十五回 陳道子煉鍾擒巨盜 金成英避難去危邦第九十六回 鳳鳴樓紀明設局 鶯歌巷孫婆誘姦第九十七回 陰秀蘭偷情釀禍 高世德縱僕貪贓第九十八回 豹子頭慘烹高衙內 筍冠仙戲阻宋公明第九十九回 禮拜寺放賑安民 正一村合兵禦寇第一百回 童郡王飾詞諫主 高太尉被困求援第一百一回 猿臂寨報國興師 蒙陰縣合兵大戰第一百二回 金成英議復曹府 韋揚隱力破董平第一百三回 高平山叔夜訪賢 天王殿騰蛟誅逆第一百四回 宋公明一月陷三城 陳麗卿單槍刺雙虎第一百五回 雲天彪收降清真山 祝永清閒遊承恩嶺第一百六回 魏輔梁雙論飛虎寨 陳希真一打兗州城第一百七回 東方橫請玄黃吊掛 公孫勝破九陽神鍾第一百八回 真大義獨赴甑山道 陳希真兩打兗州城第一百九回 吳加亮器攻新柳寨 劉慧娘計窘智多星第一百十回 祝永清單入賣李谷 陳希真三打兗州城第一百十一回 陳義士獻馘歸誠 宋天子誅奸斥佞第一百十二回 徐槐求士遇任森 李成報國除楊志第一百十三回 白軍師巧造奔雷車 雲統制兵敗野雲渡第一百十四回 宋江攻打二龍山 孔厚議取長生藥第一百十五回 高平山唐猛擒神獸 秦王洞成龍捉參仙第一百十六回 陳念義重取參仙血 劉慧娘大破奔雷車第一百十七回 雲天彪進攻蓼兒窪 宋公明襲取泰安府第一百十八回 陳總管兵敗汶河渡 吳軍師病因新泰城第一百十九回 徐虎林臨訓玉麒麟 顏務滋力斬霹靂火第一百二十回 徐青娘隨叔探親 汪恭人獻圖定策第一百二十一回 六六隊大攻水泊 三三陣迅掃頭關第一百二十二回 吳用智御鄆城兵 宋江奔命泰安府第一百二十三回 東京城賀太平誅佞 青州府畢應元薦賢第一百二十四回 汶河渡三戰黑旋風 望蒙山連破及時雨第一百二十五回 陳麗卿斗箭射花榮 劉慧娘縱火燒新泰第一百二十六回 凌振捨身轟鄆縣 徐槐就計退頭關第一百二十七回 哈蘭生力戰九紋龍 龐致果計擒赤髮鬼第一百二十八回 水攻計朱軍師就擒 車輪戰武行者力盡第一百二十九回 吳用計間顏務滋 徐槐智識賈虎政第一百三十回 麗卿夜戰扈三娘 希真晝逐林豹子第一百三十一回 雲天彪旗分五色 呼延灼力殺四門第一百三十二回 徐虎林捐軀報國 張叔夜奉詔興師第一百三十三回 沖頭陣王進罵林沖 守二關雙鞭敵四將第一百三十四回 沉螺舟水底渡官軍 臥瓜錘關前激石子第一百三十五回 魯智深大鬧忠義堂 公孫勝攝歸乾元鏡第一百三十六回 宛子城副賊就擒 忠義堂經略勘盜第一百三十七回 夜明渡漁人擒渠魁 東京城諸將奏凱捷第一百三十八回 獻俘馘君臣宴太平 溯降生雷霆彰神化第一百三十九回 雲天彪進春秋大論 陳希真修慧命真傳第一百四十回 辟邪巷麗卿悟道 資政殿嵇仲安邦結子 牛渚山群魔歸石褐 飛雲峰天女顯靈蹤附錄一:清咸豐三年初刻本序跋附錄二:清同治十年重刻本所增序跋附錄三:貫華堂本第五才子書施耐庵水滸傳第七十回結末校點說明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