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胡治兵語錄》第二章 用人:人材有轉移之道,有培養之力,有考察之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曾胡治兵語錄》第二章 用人

曾胡治兵語錄

第二章 用人

今日所當講求,尤在用人一端。

人材有轉移之道,有培養之力,有考察之法。

人材以陶冶而成,不可眼孔太高,動謂無人可用。

竊疑古人論將,神明變幻不可方物,幾於百長並集,一短難容。

恐亦史冊追崇之詞,初非預定之品。

要以衡材不拘一格,論事不求苛細。

無因寸朽而棄連抱,無施數罟以失巨鱗。

斯先哲之恆言,雖愚蒙而可勉。

求人之道,須如白圭之治生,如鷹隼之擊物,不得不休。

又如蚨之有母,雉之有媒,以類相求,以氣相引,庶幾得一而可及其餘。

大抵人才約有兩種,一種官氣較多,一種鄉氣較多。

官氣多者,好講資格,好問樣子,辦事無驚世駭俗之象,言語無此妨彼礙之弊。

其失也,奄奄無氣,凡遇一事,但憑書辦家人之口說出,憑文書寫出,不能身到、心到、口到、眼到,尤不能苦下身段去事上體察一番。

鄉氣多者,好逞才能,好出新樣,行事則知己不知人,言語則顧前不顧後。

其失也,一事未成,物議先騰。

兩者之失,厥咎惟均。

人非大賢,亦斷難出此兩失之外。

吾欲以勞、苦、忍、辱四字教人,故且戒官氣,而姑用鄉氣之人。

必取遇事體察,身到、心到、口到、眼到者。

趙廣漢好用新進少年,劉晏好用士人理財,竊願師之。

(曾國藩)

一將豈能獨理,則協理之文員、武弁在所必需。

雖然,軟熟者不可用,諂諛者不可用,胸無實際、大言欺人者不可用。

營官不得人,一營皆成廢物;哨官不得人,一哨皆成廢物;什長不得人,十人皆成廢物。

濫取充數,有兵如無兵也。

選哨官、什長,須至勇至廉。

不十分勇,不足以倡眾人之氣;不十分廉,不足以服眾人之心。

近人貪利冒功。

今日求乞差使爭先恐後,即異日首先潰散之人。

屈指計之,用人不易。

人才因求才者之智識而生,亦由用才者之份量而出。

用人如用馬,得千里馬而不識,識矣而不能勝其力,則且樂駑駘之便安,而斥騏驥之偉駿矣。

古之治兵,先求將而後選兵。

今之言兵者,先招兵而並不擇將。

譬之振衣者,不提其領而摯其綱,是棼之也,將自斃矣。

(胡林翼)

蔡按:曾謂人才以陶冶而成,胡亦曰人才由用才者之份量而出。

可知用人不必拘定一格,而熏陶裁成之術,尤在用人者運之以精心,使人人各得顯其所長,去其所短而已。

竊謂人才隨風氣為轉移,居上位者,有轉移風氣之責(所指範圍甚廣,非僅謂居高位之一二人言。

如官長居目兵之上位,中級官居次級官之上位也),因勢而利導,對病而下藥,風氣雖敗劣,自有挽回之一日。

今日吾國社會風氣敗壞極矣,因而感染至於軍隊。

以故人才消乏,不能舉練兵之實績。

頹波浩浩,不知所屆。

惟在多數同心同德之君子,相與提摯維繫,激盪挑撥,障狂瀾使西倒,俾善者日趨於善,不善者亦潛移默化,則人皆可用矣。

分類:古代兵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曾胡治兵語錄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