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蕙風詞話》●續編卷一:姚令威《憶王孫》云:「毿毿楊柳綠初低。淡淡梨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蕙風詞話》●續編卷一

蕙風詞話

●續編卷一

○姚令威憶王孫

姚令威《憶王孫》云:「毿毿楊柳綠初低。

淡淡梨花開未齊。

樓上情人聽馬嘶。

憶郎歸。

細雨春風濕酒旗。」

與溫飛卿「送君聞馬嘶」各有其妙,政可參看。

○梅溪喜遷鶯

「詩酒尚堪驅使在,未須料理白頭人」,少陵句也。

《梅溪詞》,《喜遷鶯》云:「自憐詩酒瘦,難應接、許多春色。」

蓋反用其意。

○竹山絳都春

《竹山詞》,《絳都春》換頭云:「姬奼。

嚬青泫白,恨玉珮罷舞,芳塵凝榭。」

「姻婭」之「婭」,從無作活用者。

字典亦無別解。

唯《字彙補》注云:「婭[女余],態也。

婭音鴉,加切。」

蔣詞又葉作去聲。

按《廣韻》作「[亞][余]」,註:「作態貌」。

(按:《尊前集》載和凝詞已有「婭奼含情嬌不語」句。

○竹山虞美人

《竹山詞》,《虞美人·詠梳樓》:「樓兒忒小不藏愁。

幾度和雲飛去、覓歸舟。」

較「天際識歸舟」更進一層。

○寄閒翁詞

寄閒翁《風入松》云:「舊巢未著新來燕,任珠簾、不上瓊鉤。」

用「待燕歸來始下簾」句意,翻新入妙。

《戀繡衾》云:「自不怨東風老。

怨東風、輕信杜鵑。」

是未經人道語。

○周端臣木蘭花慢

宋周端臣《木蘭花慢》句云:「料今朝別後,它時有夢,應夢今朝。」

呂居仁《減字木蘭花》云:「來歲花前。

又是今年憶昔年。」

命意政同,而遣詞各極其妙。

(按:此則與《詞話》卷二第九一則相類,此稍略。

○曹元寵品令

曹元寵《品令》歇拍云:「促織兒、聲響雖不大,敢教賢、睡不著。」

「賢」字作「人」字用,蓋宋時方言。

至今不嫌其俗,轉覺其雅。

○於湖菩薩蠻

《於湖詞》,《菩薩蠻》云:「東風約略吹羅幕。

一簷細雨春陰薄。

試把杏花看。

濕紅嬌幕寒。

佳人雙玉枕。

烘醉鴛鴦錦。

折得最繁枝。

暖香生翠幃。」

此詞綿麗蕃艷,直逼《花間》。

求之北宋人集中,未易多覯。

○侯彥周賴窟詞

侯彥周《懶窟詞》,《念奴嬌·探梅》換頭云:「休恨雪小雲嬌,出群風韻,已覺桃花俗。」

頗能為早梅傳神。

「雪小雲嬌」四字連用,甚新。

又,《西江月·贈蔡仲常侍兒初嬌》云:「豆蔻梢頭年紀,芙蓉水上精神。

幼雲嬌玉兩眉春。

京洛當時風韻。」

芙蓉句亦妙於傳神。

「幼雲嬌玉」四字亦新。

○蔣氏詞

《梅澗詩話》:金人犯闕,陽武令蔣興祖死之。

其父被擄至雄州驛,題詞於壁,調《減字木蘭花》云:「朝雲橫度。

轆轆車聲如水去。

白草黃沙。

月照孤村三兩家。

飛鴻過也。

百結愁腸無晝夜。

漸近燕山。

回首鄉關歸路難。」

蔣乃靖康間浙西人。

詞寥寥數十字,寫出步步留戀,步步淒惻。

當戎馬流離之際,不難於慷慨,而難於從容。

偶然攬景興懷,非平日學養醇至不辦。

興祖以一官一邑,成二取義,得力於義方之訓深矣。

雄州,宋隸河北東路,金屬中都路,今甘肅寧夏府靈州西南。

(按:雄州為河北省雄縣,非寧夏。

(按:惠風所引,與傳本《梅澗詩話》頗異。

詩話原文云:「靖康間,金人犯闕,陽武蔣令興祖死之。

其女為賊擄去,題字於雄州驛中,敘其本末,仍作《減字木蘭花》詞云云。

蔣令,浙西人。

其女方笄,美顏色,能詩詞,鄉人皆能道之。

此詞湯巖起《滄海遺珠》所載。」

蔣興祖事見《宋史》卷四百五十二《忠義傳》七,與《梅澗詩話》合。

惠風誤以其女為其父。

蓋自《詞苑叢談》轉引,未檢原書。

○石屏赤壁懷古

《石屏詞》,往往作豪放語,綿麗是其本色。

《滿江紅·赤壁懷古》云:「亦壁磯頭,一番過、一番懷古。

想當時、周郎年少,氣吞區宇。

萬騎臨江貔虎噪,千艘烈炬魚龍怒。

卷長波、一鼓困曹瞞,今如許。

江上渡,江邊路。

形勝地,興亡處。

覽遺蹤勝讀、詩書言語。

幾度東風吹世換,千年往事隨潮去。

間道旁、楊柳為誰春,搖金樓。」

歇拍云云,是本色流露處。

○毛子晉跋石屏詞

毛子晉跋《石屏詞》云:「式之以詩名東南,南渡後天下所稱『江湖四靈』之一也「。

『按宋詩人徐照、徐璣、翁卷、趙紫芝,傳唐賢宗法,號稱「四靈」。

據子晉云云,則又別有「四靈」之目矣。

○宋代曲譜

《四庫提要》云:「宋代曲譜,今不可見。

《白石詞》皆記拍於句旁,莫辨其似波似磔,宛轉欹斜,如西域旁行字者,節奏安在。」

考《四庫存目》箸錄宋張炎《樂府指迷》一卷,《提要》云:「其書分詞源、制曲、句法、字面、虛字、清空、意趣、用事、詠物、節序、賦情、離情(按:此二字原脫。

)、令曲、雜論,十四篇。」

即《詞源》下卷,不知何所本而以沈伯時《樂府指迷》之名名之。

而其上卷,則當時並未經見。

故於白石譜字,竟不能辨識也。

宋燕樂譜字,流傳至今者絕鮮。

日本貞亨初,(當中國康熙初。

)所刻《增類群書類要事林廣記》。

(吾國西穎陳元靚編輯。

)卷八《音樂舉要》,有管色指法譜字,與白石所記政同。

卷九《樂星圖譜》所列《律呂隔八相生圖》及《四宮清聲律生八十四調》,於諸譜字之陰陽配合,剖析尤詳。

卷二文藝類有黃鐘宮散套曲,為《願成雙令》、《願成雙慢》,(已上系宮拍。

)《獅子序》、《本宮破子》、《賺》、《雙勝子》、《急三句兒》等名,首尾聲完具,節拍分明。

讀《白石詞》者,得此可資印證。

○劉招山一翦梅

詞有淡遠取神,只描取景物,而神致自在言外,此為高手。

然不善學之,最易落套。

亦如詩中之假王、孟也。

劉招山《一翦梅》過拍云:「杏花時節雨紛紛。

山繞孤村。

水繞孤村。」

頗能景中寓情。

昔人但稱其歇拍三句「一般離思」云云,未足盡此詞佳勝。

○潘紫巖南鄉子

《潘紫巖詞》,余最喜其南鄉子一闋,(《後村詩話》題云:《鐔津懷舊》;《花庵絕妙詞選》題云:《題南劍州妓館》。

)小令中能轉折,便有尺幅千里之勢。

詞云:「生怕倚闌干。

閣下溪聲閣外山。

空有舊時山共水,依然。

暮雨朝雲去不還。

相見躡飛鸞。

月下時時認佩環。

月又漸底霜又下,更闌。

折得梅花獨自看。」

歇拍尤意境幽瑟。

○張武子西江月

張武子《西江月》過拍云:「殷雲度雨井桐凋,雁雁無書又到。」

昔人句云:「江頭數盡南來雁,不寄西風一幅書。」

此詞括以六字,彌覺沉頓。

○馬古洲海棠春

馬古洲《海棠春》云:「護取一庭春,莫彈花閒鵲。」

用徐干臣:「悶來彈鵲,又攪碎、一簾花影。」

可謂善變。

○馬古洲月華清

又,馬古洲《月華清》云:「怕裡。

又悲來老卻,蘭台公子。」

「怕裡」,宋人方言,《草窗詞》中屢見,猶言恰提防閒,大致如此詮釋,尚須就句意活動用之。

○高彥先行香子

高彥先,吾廣右宦賢也。

《東溪詞》,《行香子》云:「瘴氣如雲。

暑氣如焚。

病輕時、也是十分。

沉痾惱客,罪罟縈人。

歎檻中猿,籠中鳥,轍中鱗。

休負文章,休說經綸,得生還、早已因循。

菱花照影,筇竹隨身。

奈沈郎尪、潘郎老、阮郎貧。」

蓋編管容州時作,極寫流離困瘁狀態,足令數百年後讀者為之酸鼻。

曩余自題《菊夢詞》句云:「雪虐霜欺,須拌得、鬢邊絲。」

彥先先生可謂飽經霜雪矣。

○曾蒼山謁金門

曾蒼山(原一),曾游吾粵。

考《粵西金石略》,臨桂雉山、隱山、水月洞,並有淳十二年與趙希囿同游題名。

《梅澗詩話》云:「蒼山年七歲,賦《楊妃襪》云『萬騎西行駐馬嵬。

凌波曾此墮塵埃。

誰知一掬香羅小,踏轉開元宇宙來。

』蓋穎慧絕人者。」

其詞如《謁金門》云:「梅粉褪。

點點雨聲春恨。

半吐桃花芳意嫩。

草痕青寸寸。

把酒花邊低問。

莫解寒深紅損。

等待春風晴得穩。

琵琶重整頓。」

亦以天事勝也。

○黃雪舟水龍吟

黃雪舟詞,清麗芊綿,頗似北宋名作。

唯傳作無多,殊為憾事。

其《水龍吟》云:「柔腸一寸,七分是恨,三分是淚。」

蓋仿東坡「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之句。

所不逮者,以刻鏤稍著痕跡耳。

其歇拍云:「待問春、怎把千紅,換得一池綠水。」

亦從「一分流水」句引伸而出。

○方秋巖沁園春序

方秋崖《沁園春》詞,檃括《蘭亭序》。

有小序「汪強仲大卿,禊飲水西,令妓歌蘭亭,皆不能,乃為以平仄度此曲,俾歌之」云云。

大抵循聲按折,宋人最為擅長。

不徒長短句皆可歌,即前人佳妙文字,亦皆可歌。

水西群妓,殆非妙選工歌者。

如其工者,則必能歌《蘭亭序》矣。

它如庾子山《春賦》,梁元帝《蕩婦思秋賦》、《採蓮賦》,李太白《惜余春賦》、《愁陽春賦》,儻付珠喉,未知若何流美。

又如江文通《別賦》,謝希逸《月賦》,鮑明遠《蕪城賦》,李遐叔《弔古戰場文》,歐陽文忠《秋聲賦》,蘇文忠《前後赤壁賦》,皆可選摘某篇某段而歌之。

此類可歌之文,尤不勝僂指。

紅簫鐵板,異曲同工已。

○葛郯信齋詞

葛郯《信齋詞》,《水調歌頭·舟回平望過烏戍值雨向晚復晴》云:「應是陽侯薄相,催我胸中錦繡,清唱和鳴鷗。」

「薄相」猶言遊戲,吳閶裡語曰「白相」,「白」蓋「薄」之聲轉,一作「孛相」。

烏程張鑒《冬青館詩》,《山塘感舊》云:「東風西月燈船散,愁煞空江孛相人。」

○蕭閒小重山

蕭閒《小重山》云:「得君如對好江山,幽棲約、湖海玉孱顏。」

比余《詠梅》〔清平樂〕云:「玉容依舊。

便抵江山秀。」

略與昔賢闇合,特言外情感不同耳。

○毛熙震浣溪沙

閨人時妝,鬒發覆額,如黝髹可鑒。

以梳之小而絕精者,約正中片發,入其齒中,闊與梳相若,梳齒藏不見,則起為美觀。

《花間集》毛熙震《浣溪沙》云:「像梳欹鬢月生雲。」

清姒嘗改為「像梳扶鬒雲藏月」,蓋賦此也。

○程大昌韻令

近人稱壽五十一歲曰開六,六十一曰開七。

程大昌《韻令》,(按:宋人稱詞為韻令,此以為調名,僅見。

)《碩人生日》云:「壽開八秩,兩鬢全青。

顏紅步武輕。」

自註:「白樂天《開六秩詩》自注云:『年五十歲。

即曰開六秩矣。

』言自五十一,即為六十紀數之始也。」

五十即曰開六,與今小異。

(按:《強村叢書》本程大昌《文簡公詞》載此詞自注所引白樂天注為五十一歲,非五十歲。

不知惠風所據何本,或非善本,故有奪字。

○易祓喜遷鶯

易祓《喜遷鶯》云:「記得年時,膽瓶兒畔,曾把牡丹同嗅。」

語小而不纖。

極不經意之事,信手拈來,便覺旖旎纏綿,令人低徊不盡。

納蘭成德《浣溪沙》云:「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

當時祇道是尋常。」

亦復工於寫情,視此微嫌詞費矣。

《喜遷鶯》歇拍云:「強消遣,把閒愁推入,花前杯酒。」

由「舉杯消愁」意翻變而出,亦前人所未有。

○李莊靖樂府

金李用章《莊靖先生樂府》,《謁金門》序云:「西齋得梅數枝,色香可愛,一日為澤倅崔仲明竊去,感歎不已,因賦此調十二章,以寫悵望之懷。」

直書竊梅人之官位姓字,此序奇絕亦韻絕。

其十二章之目曰:《寄梅》、《探梅》、《賦梅》、《歎梅》、《慰梅》、《賞梅》、《畫梅》、《戴梅》、《別梅》、《望梅》、《憶梅》、《夢梅》,細審一一,卻無言外寄托,只是為梅花作,抑何纏綿鄭重乃爾。

其《寄梅》歇拍云:「為問花閒能賦客,如何心似鐵。」

亦悱惻,亦蘊藉,直使竊梅人無辭自解免。

其後有《太常引·同知崔仲明生日》云:「太行千里政聲揚,同何處、是黃堂。

遺愛幾時忘。

試聽取、人歌《召棠》。

錦衣年少,插花躍馬,休負好風光。

三萬六千場。

但暮暮、朝朝醉鄉。」

召棠遺愛,於插花年少得之。

竊花人幸得不惡,不失其為花閒能賦,賴此闋為之解嘲。

○李莊靖謁金門

李莊靖《謁金門》云:「萬里無雲天紺滑。

一輪光皎潔。」

「紺滑」二字,未經前人用過,較「雨過天青雲破處」,尤為妙於形容。

○眉匠詞

《眉匠詞》,竹垞少作,豐潤丁氏持靜齋藏。

○庵樂府大江東去

《遯庵樂府》,《大江東去》云:「不如聞早,付它妻子耕織。」

《江城子》云:「明日新年,聞早健還家。」

《漁家傲》云:「住山活計宜聞早。

身世滄溟一漚小。」

「聞早」,當是北人方言,《菊軒樂府》中亦兩見。

(漚尹云:今汴梁城中有此方言,猶言及早。

「聞」讀若「穩」。

)(按:宋人詞中,亦頗有用「聞早」二字者。

○潘元質詞

鄭谷《貧女吟》:「笑翦燈花學畫眉。」

潘元質詞:「旋翦燈花,兩點翠眉誰畫。」

蓋以燈煤碾細代眉黛。

王元老《菩薩蠻》云:「留取麝煤殘,臨鸞學遠山。」

此用香煤,更韻。

○碧瀣詞

曩作《七夕詞》,涉尋常兒女語,疇丈尤切誡之,余自此不作七夕詞,承丈教也。

《碧瀣詞》,(刻入《薇省同聲集》。

)《齊天樂》序云:「前人有言,牽牛象農事,織織女象婦功。

七月田功粗畢,女工正殷,天象亦寓民事也。

六朝以來,多寫作兒女情態,慢神甚矣。

丁亥七夕,偶與瑟軒論此事,倚此糾之。」

「一從《豳雅》陳民事,天工也垂星彩。

稼始牽牛,衣成織女,光照銀河兩界。

秋新候改。

正嘉谷初登,授衣將屆。

春耟秋梭,歲功於此隱交代。

神靈焉有配偶,藉唐宮夜語,誣蔑真宰。

附會星期,描模月夕,比作人間歡愛。

機窗淚灑。

又十萬天錢,要償婚債。

綺語文人,懺除休更待。」

即誡余之恉也。

○菊軒臨江仙

菊軒《臨江仙》云:「浮生擾擾笑何樓。

試看雙鬢上,衰瘋不禁秋。」

按劉貢父《詩話》:「世語虛偽為何樓。

蓋國初(宋初也。

)京師有何家樓,其下賣物多虛偽,故以名之。」

菊軒詞蓋用此。

○明秀集賞荷詞

《明秀集》,《樂善堂賞荷詞》:「胭脂膚瘦熏沉木,翡翠盤高走夜光。」

《滹南老人詩話》云:「蓮體實肥,不宜言瘦,似易膩字差勝。」

龍壁山人云:「蓮本清艷,膩得其貌,未得其神也。」

余嘗細審之,此字至難穩稱,尤須與下云「熏沈水」相貫穿。

擬易「潤」字、「媚」字、「薄」字,彼勝於此。

似乎「薄」字較佳,對下句「高」字亦稱。

○須溪百字令

《須溪詞》,《百字令》「少微星小」闋自註:「佛以四月八生,見明星悟道,曰『奇哉』,即《左傳》『星隕如雨』之夕也。」

此說絕新。

須溪賅博,未審於何書得之。

○雪坡壽詞

宋人多壽詞,佳句卻罕覯。

《雪坡詞》,《沁園春·壽婺州陳可齋》云:「元佑諸賢,紛紛台省,惟有景仁招不來。」

命意高絕。

前調《壽陳中書》云:「著身已是瀛洲。

問更有長生別藥不?」

極雅切,極自然。

又《壽陶守》云:「春雨慳時,千金斗粟,民仰使君為食天。」

民以食為天,尋常語耳。

(按見《通鑒》,賈潤甫謂李密語。

)「為食天」更雋而新。

○吳詠賀新郎

吳人呼女曰囡,讀若奴頑切。

虞山王東漵(應奎)《柳南續筆》:「吾友吳友篁著《太湖漁風》,載漁家日住湖中,自無不肌粗面黑。

閒有生女瑩白者,名曰白囡,以志其異。

漁人戶口冊中兩見之」云云。

吳叔永(泳)《鶴林詞》,《賀新郎·宣城壽季永弟》云:「爺作嘉興新太守,囡拜鶚書天府,況哥共、白頭相聚。」

則宋人已用之入韻語矣。

叔永,蜀人,亦作吳語,何耶。

囡字編檢字書,並未之載。

○吳泳清平樂

《鶴林詞》,《清平樂·壽吳毅夫》云:「荔子才丹梔子白,抬貼誕彌嘉月。」

「抬貼」字亦方方言,於此僅見。

○吳泳水龍吟

「算一生繞遍,瑤階玉樹,如君樣、入閒少。」

吳叔永《水龍吟·壽李長孺》句。

壽詞能為此等語,視尋常歌誦功德,何止仙塵糟玉之別。

○郭遯齋卜算子

葉夢得《避暑錄話》:「歐陽文忠公在揚州,作平山堂。

每暑時,輒凌晨攜客往游。

遣人走邵伯,取荷花千餘朵,以畫盆分插百許盆,與客相閒。

遇酒行,即遺妓取花一枝傳客,以次摘其葉,盡處則飲酒,往往侵夜戴月而歸。」

郭遯齋《卜算子》序云:「客有惠牡丹者。

其六深紅,其六淺紅。

貯以銅瓶,置之席間,約五客以賞之。

仍呼侑尊者六輩。

酒半,人簪其一,恰恰無欠余,因賦。」

「誰把洛陽花,翦送河陽縣。

魏紫姚黃此地無,隨分紅深淺。

小插向銅瓶,一段真堪羨。

十二人簪十二枝,面面交相看。」

遯齋詞事,與歐公風趣略同。

玉溪生以「送鉤」、「射覆」入詩,得毋愧此雅故。

○聶勝瓊與馬瓊瓊

青泥蓮花記:「李之問解長安幕,詣京師改秩。

都下聶勝瓊,名倡也,質性慧黠,李見而喜之。

將行,勝瓊送別,餞飲於蓮花樓下,唱一詞,末句曰:『無計留春住。

奈何無計隨君去。」

因復留經月。

為細君督歸甚切,遂飲別。

不旬日,聶作一詞寄李云:『玉慘花愁出鳳城。

蓮花樓下柳青青。

尊前一唱陽關曲,別個人人第幾程。

尋好夢,幾難成。

有誰知我此時情?枕前淚共階前雨,隔個窗兒滴到明。

』蓋寓調《鷓鴣天》也。

之問在中路得之,藏於篋底,抵家,為其妻所得。

問之,俱以實告。

妻喜其語句清麗,遂出妝奩資夫取歸。

瓊至,即棄冠櫛,損妝飾,委曲事主母,終身和悅,未嘗少有閒隙焉。」

勝瓊《鷓鴣天》詞,純是至情語,自然妙造,不假造琢,愈渾成,愈穠粹。

於北宋名家中,頗近六一、東山。

方之閨幃之彥,雖幽棲、漱玉,未遑多讓,誠坤靈閒氣矣。

之問之妻能賞會勝瓊詞句,既無見嫉之虞,尤有知音之雅。

委曲以事,和悅終身,吾為勝瓊慶得所焉。

又朱端朝,字廷之,南渡後肄業上庠。

與妓馬瓊瓊者,往來久之。

及省試優等,授南昌尉。

輾轉脫瓊瓊籍,挈之歸家。

因辟二閣,東閣正室居之,瓊瓊居西閣。

廷之之任南昌,倏經半載,西閣以梅雪扇寄之,後寫一詞,調《減字木蘭花》云:「雪梅妒色。

雪把梅花相抑勒。

梅性溫柔。

雪壓梅花怎起頭。

芳心欲訴。

全仗東君來作主。

傳語東君。

早與梅花作主人。」

廷之詳味詞意,知為東閣所抑,自是坐臥不安,竟托疾解綬。

既抵家,置酒會二閣,賦《浣溪沙》一闋云:「梅正開時雪正狂。

兩般幽韻孰優長。

且宜持酒細端相。

梅比雪花多一出,雪如梅蕊少些香。

天公非是不思量。」

自是二閣歡好如初。

茲事亦韻甚。

唯是瓊瓊所遭,視勝瓊稍不逮,勝瓊誠勝瓊矣。

○顧梁汾序侯刻詞

國初錫山侯氏,刻《十名家詞》,有顧梁汾序一首,論詞見地絕高。

江陰金溎(武祥)粟香室重刻本,佚去此序。

曩移鈔史館本《顧集》,亦未之載,亟錄於此。

序云:「異時長短句,自《花間》、《草堂》而外,行世者蓋不多見。

明末海虞毛氏,始取《花庵》、《尊前》諸集,及宋人詞稿,盡付剞劂。

其中字句之訛,姓名之混,閒不免焉。

雖然,讀書而必欲避訛與混之失,即披閱吟諷,且不能以終卷,又安望其暢然拔去抑塞,任為流通也。

亦園主人高情逸韻,擺落一切,顧於長短句,獨有玄賞。

其所刻詩不一,而先之以詞。

其所刻詞不一,而先之以十家之詞,皆藏弆善本。

集中之為訛且混者絕少,真可補毛氏所未及。

抑余更有取焉。

今人之論詞,大概如昔人之論詩。

主格者其歷下之摹古乎?主趣者其公安之寫意乎?邇者競起而宗晚宋四家,何異牧齋之主香山、眉山、渭南、遺山?要其得失,久而自定。

余則以南唐二主當蘇、李,以晏氏父子當三曹,而虛少陵一席,竊比於鍾記室獨孤常州之雲。

總讓亦園之不執已,不徇人,不強分時代,令一切矜新立異者之廢然返也。」

○容若夢江南

容若《夢江南》云:「新來好,唱得虎頭詞。

一片冷香惟有夢,十分清瘦更無詩。

標格早梅知。」

即以梁汾《詠梅》句喻梁汾詞。

賞會若斯,豈易得之並世。

○毛滿庭芳

宋毛幵,《自宛陵易倅東陽留別諸同寮》〔滿庭芳〕云:」回頭笑,渾家數口,又泛五湖舟。」

俚語稱妻曰「渾家」,屢見坊肆間小說。

毛詞則舉一切眷屬言之。

○周必大近體樂府

周必大《近體樂府》,有《點絳唇·七夜趙富文出家姬小瓊再賦》。

「七夕」作「七夜」,甚新。

小瓊即范石湖所謂與韓無咎、晁伯如家姬,稱為三傑者,見《本事詞》注。

又《木蘭花慢·贈貴游摘阮時得名妾故戲及之》云:「松間玄鶴舞翩翩。

山鬼下蒼煙。

正閉戶焚香,捩商泛角,非指非弦。」

曩見宋人所繪《九歌圖》,山鬼像絕娟倩,所謂「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余兮善窈窕」。

彼雲屏妙姬,能當之無愧色耶?(按:所引《木蘭花慢》詞,乃元人劉時中作,此誤引。

○中庵詩餘鵲橋仙

《中庵詩餘》,《鵲橋仙·觀接牡丹》云:「栽時白露,開時谷雨,培養工夫良苦。

閒園消息阿誰傳,算只是、司花說與。

寒梢一拂,芳心寸許,點破凡根宿土。

不知魏紫是姚黃,到來歲、春風看取。」

曩見查悔余《得樹樓雜鈔》,引《黃伐壇集妒芽說》:「客有語予,人有以桃為杏者,名曰接。

其法,斷桃之本,而易以杏。

春陽既作,其枝葉與花皆杏也。

桃之萌亦出於其本。

蓊然若與杏爭盛者。

主人命去之,此妒芽也。」

云云。

接花入題詠,於劉詞僅見。

吾廣右花傭,最擅此技。

如以桃接杏,則先植桃於盆,其本必蟠屈有姿致,僅留一二枝條,壯約指許,屆清明前則就杏擇其枝氣在者,壯相若者,與桃之本姿致宜稱者,審定長短距離,削去其半,約寸許,同時於桃枝近本處,亦削去其半,亦寸許,速就兩枝受削處密切黏合,以苧皮緊束之。

外用杏根畔土,調融塗護,勿露削口。

若所接杏枝距地較高,則植木為架耆桃盆,務令兩花高下相若,無稍拗屈強附。

迨至夏初,兩枝必合而為一。

苧皮暫不必解,於杏枝削口稍下,徐徐鋸斷,俾兩花脫離,即將削口稍上之桃枝鋸棄,則本桃而花葉皆杏矣。

它花接法並同,唯所接皆木本,接時必清明前,如劉詞所云。

牡丹系草本,白露已深秋,能於深秋接草木花,其技精於今人遠甚。

唯詞歇拍云:「不知魏紫是姚黃,到來歲、春風看取。」

當接花時,不能預定其色品,詎昔之接,異於今之接耶。

惜其法不可得而考矣。

○王文簡倚聲集序

王文簡《倚聲集》序:「唐詩號稱極備。

樂府所載,自七朝五十五曲外,不概見。

而梨園所歌,率當時詩人之作,如王之渙之《涼州》。

白居易之《柳枝》。

王維《渭城》一曲流傳尤盛。

此外雖以李白、杜甫、李紳、張籍之流,因事創調,篇什繁富,要其音節皆不可歌。

詩之為功既窮,而聲音之秘,勢不能無所寄,於是溫、韋生而《花閒》作,李、晏出而《草堂》興,此詩之餘而樂府之變也。

詩餘者,古詩之苗裔也。

語其正則南唐二主為之祖,至漱玉、淮海而極盛,高、史其嗣響也。

語其變則眉山導其源,至稼軒、放翁而盡變,陳、劉其餘波也。

有詩人之詞,唐、蜀、五代諸人是也。

有文人之詞,晏、歐、秦、李諸君子是也。

有詞人之詞,柳永、周美成、康與之之屬是也。

有英雄之詞,蘇、陸、辛、劉是也。

至是,聲音之道乃臻極致。

而詩之為功,雖百變而不窮。」

云云。

僅二百數十言,而詞家源流派別,瞭若指掌。

是書傳本絕鮮,亟節記之。

○宋滿江紅詞鏡

倚聲之作,石刻閒見著錄,金文尤罕覯。

宋《滿江紅》詞鏡,鏡邊篩以梅花,詞作回文書:「雪共梅花,念動是、經年離折。

重會面、玉肌真態,一般標格。

誰道無情應也妒,暗香藐沒教誰識。

卻隨風偷入傍妝台,縈簾額。

驚醉眼,朱成碧。

隨冷燠,分青白。

歎朱弦凍折,高山音息。

悵望關河無驛使,剡溪興盡成陳跡。

見似枝而喜對楊花,須相憶。」

馮晏海(雲鵬)得之濟南,謂其詞類宋人,故定為宋鏡。

見張詩舲(祥河)《偶憶編》。

又曾賓谷(燠)藏宣德銅盤,內刻《錦堂春》詞:「映日穠花旖旎。

縈風細柳輕盈。

游絲十丈重門靜,金鴨午煙清。

戲蝶渾如有意,啼鶯還似多情。

遊人來往知多少,歌吹散春聲。」

「宣德七年正月十五日。」

○賈文元玉詞牌

義州李文石(葆恂)《舊學盦筆記》,記所見金石書畫,有宋制賈文元玉詞牌。

按賈昌朝,字子明,獲鹿人。

天禧初,賜同進士出身。

慶歷間,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加左僕射,卒謚文元。

有《木蘭花慢》云:「都城水淥嬉游處。

仙棹往來人笑語。

紅隨遠浪泛桃花,雪散平堤飛柳絮。

東君欲共春歸去。

一陣狂風和驟雨。

碧油紅旆錦障泥,斜日畫橋芳草路。」

黃花庵云:「公生平唯賦此一詞」。

未審即玉牌所刻否?

○盛昱八聲甘州

光緒甲午,伯愚學士(志鈞)簡烏里雅蘇臺辦事。

宗室伯希祭酒(盛昱)賦《八聲甘州》贈行云:「驀橫吹、意外玉龍哀,烏里雅蘇臺。

看黃沙毳幕,縱橫萬里,攬轡初來。

莫但訪原先荒磧,(自註:「同人屬拓闕特勤碑。」

)爾是勒銘才。

直到烏梁海,蕃落重開。

六載碧山丹闕,幾商量出處,拔我蒿萊。

愴從今別後,萬卷一身薶。

約明春、自專一壑,我夢君、千騎雪皚皚。

君夢我,一枝榔栗,扶上巖苔。」

蓋伯愚此行雖之官,猶遷謫也。

伯希詞甫脫稿,即錄示余。

小紅箋細字絕精。

比幡〔夗巾〕故紙得之。

此等詞略同杜陵詩史,關係當時朝局,非尋常投贈之作可同日語。

因亟箸於編。

○半塘雜文

半塘雜文存者絕少。

檢敝簏,得其寄番愚馮恩江(永年)手札舊稿。

馮為半塘之戚,有《看山樓詞》,故語多涉詞。

「十年闊別,萬里相思。

往在京華,得《寄南園二子詩鈔》,嘗置座隅,不時循誦,以當晤言。

去秋與家兄會於漢南,又讀《看山樓詞》,不啻與故人煙語於匡番寒翠閒,麈柄爐香,可彷彿接。

尤傾倒者,在言情令引,少游曉風之詞,小山蘋雲之唱,我朝唯納蘭公子,深入北宋堂奧。

遺聲墜緒,二百年後乃為足下拾得,是何神術,欽佩欽佩。

侄溷跡金門,素衣緇盡。

閒較倚聲之作,謬邀同輩之知。

既獎藉之有人,漸踴躍以從事。

私心竊比,乃在南宋諸賢,然畢力奔赴,終彳亍於絕潢斷澗閒。

於古人之所謂康莊亨衢者,不免有望洋向若之歎。

天資人力,百不如人,奈何,奈何。

萬氏持律太嚴,弊流於拘且雜,識者至訾為癡人說夢,未免過情。

然使來者之有人,綜群言於至當,俾倚聲一道,不致流為句讀不緝之詩,則篳路開基,紅友實為初祖。

不審高明以為然否?往歲較刻姜、張諸詞集,計邀青睞,祈加匡訂。

此外如周、辛、王、史諸家,皆世人所欲見,又絕無善本單行。

本擬讎刊,並公同好。

又擬輯錄同人好詞,為笙盤同音之刻。

自罹大故,萬事皆灰。

加以病豎相纏,精力日苶,不識此志能否克遂。

它日殘喘稍蘇,校刻先人遺書畢,當再鼓握鉛之氣。

足下博聞強識,好學深思,其有關於諸集較切者,幸示一二。

盼盼。

歸來百日,日與病鄰。

喪葬大事,都未盡心毫末。

負愆高厚,尚復何言。

饑能驅人,〔度〕門未遂。

涉淞渡湖,加載梁園。

今冬明春,當返都下,壹是家兄當詳述以聞,不再覼縷。

白雪曲高,青雲路阻。

雙江天末,瞻企為勞。

附呈拙制,祈不吝金玉,啟誘蒙陋。

風便時錫好音。

諸惟為道珍重不備。」

又云:「倚聲夙昧,律呂尤疏。

特以野人擊壤,孺子濯纓,天機偶觸,長謠斯發。

深慚紅友之持律,有愧碧山之門風。

意迫指訾,遑恤顏厚。

茲錄辛巳所造,得若干闋就正,嗟夫,樗散空山,大匠不視。

桐焦爨下,中郎賞音。

得失何常,真賞有在。

傳曰:『子今不訂吾文,後世誰知訂吾文者。

』謬附古誼,率辱雅裁,幸甚幸甚。」

半塘故後,其生平著作與收藏均不復可問。

即其奏稿存否,亦不可知。

此手札亦吉光片羽矣。

○遺山妙句

遺山句云:「草際露垂蟲響遍。」

寫出目前幽靜之境,小而不纖,妙在「垂」字「響」字,此二字不可易。

○松崖詞

松崖詞,《竹香子·詠斑竹煙管》云:「莫問吞多咽少,釣詩竿何妨饑咬。」

「釣詩竿」可作吃煙典故。

○養蒙先生詞

元張師通《養蒙先生詞》,《玉漏遲·壽張右丞》云:「端正嬋娟,為我玳筵留照。」

「端正嬋娟」四字,用之壽詞,莊雅而宜稱。

它家詞中未之見也。

○王秋澗江神子

「金朝遺風,冬月頭雪,令童輩團取,比明,拋親好家。

主人見之,即開宴娛賓,謂之撇雪會。」

見王秋澗詞《江神子》序。

金源雅故,流傳絕少,亟記之。

○倪雲林踏莎行

倪雲林《踏莎行》後段云:「魯望漁村,陶朱煙島,高風峻節為今掃。

黃雞啄黍濁醪香,開門迎笑東鄰老。」

舊作《錦錢詞》,《壽樓春·陶然亭賦》前段云:「登陶然孤亭,問垂楊閱盡,多少豪英。

我輩重來攜酒,但問黃鶯。」

後段云:「垂竿叟,渾無營,共閒鷗占斷,煙草前汀。

一角高城殘照,有人閒憑。」

蓋當時實景。

托恉與雲林略同。

半塘云:「愈含蓄,愈雋永。」

○倪雲林人月圓

《雲林詞》,《人月圓》云:「悵然孤嘯,青山故國,喬木蒼苔。

當時明月,依依素影,何處飛來。」

李重光《浪淘沙》云:「晚涼天淨月華開。

想得玉樓瑤殿影,空照秦淮。」

同一不堪回首。

○黃槐卿詞

海寧查悔余(慎行)《得樹樓雜鈔》:「宋史,紹興五年五月,神武中軍統制楊沂中,發卒輦怪石寘太平樓。

侍御史張絢劾奏其事,沂中坐罰金。

元《黃文獻公溍集》有《先居士樂府後記》云:舊傳太平樓秦檜所建。

按沂中罰金時,檜已去相位。

則樓之建,當在檜秉政初。

洎檜再相,和議成日,使士人歌詠太平中興之美,樂府《滿庭芳》所由作也。

此事《鹹淳臨安志》不載。」

云云。

(按:此與元刊本《金華黃先生文集》所載不同。

)按《吳興備志》:「黃溍,字晉卿,本姓丁,世居吳興。

父鑄育於義烏之黃。

溍登延佑二年進士第,累官翰林學士,謐文獻。」

據此知溍父名鑄。

元吳師道《敬鄉錄》,載宋何茂恭(恪)《跋黃槐卿題太平樓樂府》云:「予友黃槐卿,有膽略之士也。

當秦氏側目磨牙以臠忠肉義骨之際,獨不為威惕,成長短句以靡其須。

其仇因挾為奇貨以控之,且二十年矣。

會秦檜下世,遂不及發。

其脫於虎口者幸也。」

云云。

據此,知鑄字槐卿。

兩宋詞學極盛,士流束髮受書,大都研究宮律。

顧其所作幸而得傳,鉅公華胄而外,十之一二云爾。

槐卿《滿庭芳》詞,具見平生風節,乃竟湮沒失傳,尤為可惜。

宋元已還,小說雜編之屬,未見者不少,容或記述及之。

俟異日考求焉。

《絕妙好詞》卷六,有黃鑄《秋蕊香令》一首。

鑄,字晞顏,號乙山,邵武人,官柳州守。

乃別是一人。

姓名偶同耳。

(按:據黃溍《金華黃先生文集》卷三載《記先世墓誌銘》一文,太平樓樂府,乃其六世祖所撰。

黃溍六世祖,名中輔,見宋濂所撰《金華黃先生行狀》。

黃溍生於元至元十四年,距南宋初約一百三四十年,其父決不能與秦檜同時。

○審齋好事近

審齋詞,《好事近·和李清宇》云:「歸晚楚天不夜,抹牆腰橫月。」

只一「抹」字,便得冷靜幽瑟之趣。

○高竹屋金人捧露盤

高竹屋《金人捧露盤·詠梅》二闋:「念瑤姬,翻瑤佩,下瑤池。

冷香夢、吹上南枝。

羅浮夢杳,憶曾清曉見仙姿。

天寒翠袖,可憐是、倚竹依依。

溪痕淺,雪痕凍,月痕淡,粉痕微。

江樓怨、一笛休吹。

芳信待寄,玉堂煙驛雨淒遲。

新愁萬斛,為春瘦、卻怕春知。」

又,「楚宮閒。

金成屋,玉為闌。

斷雲夢、容易驚殘。

驪歌幾疊,至今愁思怯陽關。

清音恨阻,抱哀箏,知為誰彈。

年華晚,月華冷,霜華重,鬢華斑。

也須念、閒損雕鞍。

斜緘小字,錦江三十六鱗寒。

此情天闊,正梅信、笛裡關山。」

《絕妙好詞》錄前一闋。

余則謂以風格論,後闋較尤遒上也。

○張芬回文詞

評閨秀詞,無庸以骨幹為言。

大都嚼蕊吹香,搓酥滴粉云爾。

亦有浚發巧思,新穎絕倫之作。

《閨秀正始集》:張芬《寄懷素窗陸姊》七律一首,回文調寄《虞美人》詞。

詩云:「明窗半掩小庭幽。

夜靜燈殘未得留。

風冷結陰寒落葉,別離長望倚高樓。

遲遲月影移斜竹,疊疊詩餘賦旅愁。

欲將斷腸隨斷夢,雁飛連陣幾聲秋。」

詞:「秋聲幾陣連飛雁,夢斷隨腸斷。

欲將愁旅賦余詩,疊疊竹斜移影、月遲遲。

樓高倚望長離別。

葉落寒陰結。

冷風留得未殘燈。

靜夜幽庭小掩、半窗明。」

芬字紫蘩,號月樓,江蘇吳縣人,箸有《兩面樓偶存稿》。

○潘瀛選新荷葉

無名氏(按:或雲唐人)《魚游春水》云:「秦樓東風裡。

燕子還來尋舊壘。

余寒猶峭,紅日薄侵羅綺。

嫩草方抽碧玉茵。

媚柳輕拂黃金縷。

鶯囀上林,魚游春水。」

李元膺《洞仙歌》云:「雪雲散盡,放曉晴庭院。

楊柳於人便青眼。

更風流多處,一點梅心相映遠。

約略顰輕笑淺。」

詞中此等意境,余極喜之。

潘瀛選《新荷葉》云:「日麗風柔,水邊天氣鮮新。

閒坐斜橋,數完幾折溪痕。

酒旗戲鼓,怯余寒、未滿前村。

小紅怎乳,鶯聲一巷纔勻。

節過收燈,風光尚未逾旬。

粉糝疏籬,誰家香玉粼粼。

雛晴嫩霽,似垂髫、好女盈盈。

江南煙景,殢人猶在初春。」

此詞亦韶令可誦。

瀛選,順治朝宜興人。

○李汝珍行香子

大興李松石(汝珍)箸《李氏音鑒》,自以三十三字母為詞。

調《行香子》云:「春滿堯天。

溪水清漣。

嫩紅飄、粉蝶驚眠。

松巒空翠,鷗鳥盤旋。

對酒陶然,便博個醉中仙。」

「春滿堯天」即「昌茫陽(梯秧切)」下仿此。

侄書圃調《青玉案》云:「垂楊低現紅橋路。

看碧鳥、飛無數。

殘照平塘人過渡。

清尊把酒,迷離秀樹,南浦天街暮。」

侄安輔調《謝池春》云:「細雨才晴,便踏春泥沽酒,指人家、數條嫩柳。

酩酊獨醉,把漢書詳剖,看閒門、問奇來否。」

徐聲甫(鏞)調《錦纏道》云:「對酒南樓,門掩春花天曉。

林邊千點蒼山小。

三橋騰跨紋裊。

明鏡平鋪,舟放人歸早。」

許石華調《鳳凰閣》云:「喜窺巢新燕,低飛屋角。

呢喃頻對清閟閣。

爭把柳綿桃蕊,常時銜卻。

盼將子、數來庭幕。」

許月南(音鵠),調《醉太平》云:「春暖鶯狂,花團蝶嚷。

雲嵐滋味曾嘗。

勸君頻舉觥。

軟飽醉鄉。

黑甜睡方。

懸琴端按宮商。

寧知辛苦忙。」

各詞調皆三十三字,並與字母雙聲恰合,無一復音。

作者非必倚聲專家,即亦煞費匠心矣。

○事林廣記多雅故珍聞

《群書類要事林廣記》,西穎陳元靚編。

康熙三十九年版行於日本。

(彼國元祿十二年。

)凡所記載,起自南宋,迄於元季。

涉明初,則續增也。

中間雅故珍聞,往往新奇可喜。

戊集文藝類《圓社摸場》云:「四海齊雲社,當場蹴氣球。

作家偏著所,圓社最風流。

況是青春年少,同輩朋儔。

向柳巷花街翫賞,在紅塵紫陌追游。

脫履撏來馮眼活,認真為有准,杈兒扶住惟口鳴,識踢乃無憂。

右搭右花跟,似鳥龍兒擺尾。

左側左虛扢,似丹鳳子搖頭。

下住處全在低美,打著人惟仗推吹。

使力藏力,以柔取柔。

集閒中名為一絕,決勝負分作三籌。

俺也絲鞋羅褲,短帽輕裘。

襟沾香汗濕,襪污軟塵浮。

佩劍仙人時側目,攛梭玉女巧凝眸。

粉鉗兒前後仰身,身移不浪。

金翦刀往來移步,步過頻偷。

況乎奢華治世,豪富皇州。

春風喧鼓吹。

化日沸歌謳。

歡笑對吳姬越女,繁華勝桑瓦潘樓。

湖山風物,花月春秋。

四聖觀柳邊行樂,三天竺松下優遊。

樂事賞心,難並四美,勝友良朋,無非五侯。

心向閒中著,人於倬裡求。

凡來踢圓者,必不是方頭。」

又,《滿庭芳》云:「若論風流,無過圓社,拐臁蹬躡搭齊全。

門庭富貴,曾到御簾前。

灌口二郎為首,趙皇上、下腳流傳。

人都道、齊雲一社,三錦獨爭先。

花前、並月下,全身繡帶,偷側雙肩。

更高而不遠,一搭打鞦韆。

球落處、光臁圓拐,雙佩劍、側躡相連。

高人處,翻身佶料,天下總呼圓。」

又云:「十二香皮,裁成圓錦,莫非年少堪收。

綠楊深處,恣意樂追游。

低拂花梢慢下,侵雲漢、月滿當秋。

堪觀處,偷頭十字拐,舞袖拂銀鉤。

肩尖、並拐搭,五陵公子,恣意忘憂。

幾回沉醉,低築傍高樓。

雖不遇、文章高貴,分左右、曾對王侯。

君知否,閒中第一,占斷是風流。」

(後有齊雲社規,下腳文、球門、球門、社規、齊雲入門、白打場戶、兩人場戶、三人場戶、四人場戶、五人名小出尖、五人場戶名皮破、落花流水。

六人名大出尖、踢花心各圖式。

)《遏雲要訣》云:「夫唱賺一家,古謂之道賺。

腔必真,字必正。

欲有墩亢制拽之殊,字有唇喉齒舌之異。

抑分輕清重濁之聲,必別合口、半合口之字。

更忌馬嚚〔革登〕子,俗語鄉談。

如對聖案,但唱樂道山居水居清雅之詞,切不可以風情花柳艷冶之曲。

如此則為瀆聖。

社條不賽筵會,吉席上壽慶賀不在此限,假如未唱之初,執拍當胸,不可高過鼻。

須假鼓板村掇。

三拍起引子,唱頭一句。

又三拍至兩片結尾聲。

三拍煞入序尾。

三拍巾斗煞入賺頭。

一字當一拍,第一片三拍,後仿此。

出賺三拍,出聲巾鬥。

又三拍煞尾聲。

總十二拍。

第一句四拍,第二句五拍,第三句三拍煞。

此一字不逾之法。」

《遏雲致語》筵會用《鷓鴣天》云:「遇酒當歌酒滿斟。

一觴一詠樂天真。

三杯五盞陶情性。

對月臨風自賞心。

環列處,總佳賓。

歌聲嘹亮遏行雲。

春風滿座知音者,一曲教君側耳聽。」

(後有《圓社市語》、中呂宮《圓裡圓》。

)駐雲主張《滿庭芳》集曲名云:「共慶清朝,四時歡會,賀筵開、會集佳賓。

風流鼓板,法曲獻仙音。

鼓笛令無雙多麗,十拍板音韻宣清。

文序子,雙聲疊韻,有若瑞龍吟。

當筵,聞品令,聲聲慢處,丹鳳微鳴。

聽清風八韻,打拍底、更好精神。

安公子、傾杯未飲,好女兒、齊隔簾聽。

真無比,最高樓上,一曲稱人心。」

詩曰:「鼓板清音按樂星。

那堪打拍更精神。

三條犀架垂絲絡。

兩隻仙枝擊月輪。

笛韻渾如丹鳳叫。

板聲有若靜鞭鳴。

幾回月下吹新曲,引得嫦娥側耳聽。」

《水調歌頭》云:「八蠻朝鳳闕,四境絕狼煙。

太平無事,超烘聚哨效梨園。

笛弄崑崙上品,篩動雲陽妙選,畫鼓可人憐。

亂撒真珠迸,點滴雨聲喧。

韻堪聽,聲不俗,駐雲軒。

諧音節奏,分明花裡遇神仙。

到處朝山拜岳,長是爭籌賭賽,四海把名傳。

幸遇知音聽,一曲贊堯天。」

詩曰:「鼓似真珠綴玉盤,笛如鸞鳳嘯丹山。

可憐一片雲陽水,遏住行雲不往還。」

(後有全套鼓板棒數。

)余嘗謂宋人文詞,雖遊戲通俗諸作,亦不無高異處,蓋氣格使然。

元人即已弗逮。

明已下不論也。

右詞數闋,當時踢球唱賺之法,籍存概略,猶有風雅之遺意焉。

猶賢乎已,是之取爾,詎謂今日等於牧奴駔豎所為哉。

(按:原本訛字甚多,今以元刊椿莊書院本《事林廣記》校正。

○李淑昭淑慧詞

李淑昭《搗練子》云:「桃似錦,柳如煙。

鶯不停梭蝶不閒。

妨卻繡窗多少事。

盡拋針黹到花前。」

妹淑慧和韻云:「收曉霧,散朝煙。

邃閣忙人到此閒。

繡線未拋針插髻,腳根早已到花前。」

淑昭、淑慧,笠翁二女,其詞未經選家箸錄。

○自然從追琢中出

《韻語陽秋》云:「陶潛、謝朓詩,皆平淡有思致,非後來詩人怵心劌目者所為也。

老杜云:『陶、謝不枝梧,風騷共推激。

紫燕自超詣,翠駁誰翦剔。

』是也。

大抵欲造平淡,當自組麗中來。

落其華芬,然後可造平淡之境。

如此,則陶、謝不足進矣。

梅聖俞贈杜挺之詩,有「作詩無古今,欲造平淡難」之句。

李白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

』平淡而到天然,則甚善矣。」

此論精微,可通於詞。

欲造平淡,當自組麗中來,即倚聲家言自然從追琢中出也。

○紅友疏於考訂

《樂府指迷》云:古曲亦有拗者。

蓋被句法中字面所拘牽。

今歌者亦以為礙,如尾犯「肯把金玉珠珍(別並作珍珠)博」,(耆卿句)《絳園春》:「遊人月下歸來。」

(夢窗《絳都春》句,或當時一名《絳園春》,它本未見。

)「金」字「游」字當用去聲之類。

按《尾犯》如虛齋「慇勤更把茱萸看」,夢窗「滿地桂陰人不惜」,「更」、「桂」字並去聲。

(夢窗「遠夢越來溪畔月」,「越」字可作去。

)《絳都春》,夢窗別作「更傳鶯入新年」、「並禽飛上金沙」、「更愁花變梨霙」、「便教移取熏籠」、「便教宴接鶯花」,上一字並用去聲。

紅友極重去聲字,乃《詞律》《尾犯》錄柳詞,無一旁注。

《絳都春》錄吳詞,竟於「並」守旁注可平,亦疏於考訂也。

(按:「遊人月下歸來」《絳都春》非吳文英作。

據《草堂詩餘》,乃丁仙現詞。

○李福黃梅花詞

得舊書畫便面數十,其一李子仙(福)自書《黃梅花詞》,極入律可誦,書勢亦秀渾不俗。

檢國朝詞總集,如韻甫黃氏《詞綜續編》、杏舲丁氏《詞綜補》,福詞並未箸錄。

張午橋前輩云:「福,蘇州人,曾官翰林。」

繆筱珊先生云:「福工制舉藝,曾見某選本所錄甚多。」

○探春慢(黃梅花)

黃葉辭柯,寒香貼干,橫斜堪入清供。

金尾垂簾,銅盤承淚,肯向東風倚寵。

翦剜誰施巧,定難倩、冷蜂僵凍。

小窗閒付詩評,素心人自相共。

不見飛英片片,任怨咽玉龍,聽澈三弄。

月影昏時,煙痕深處,喚起羅浮幽夢。

明是春消息,又底事、丸封珍重。

酒熟鵝兒,呼童花下開甕。

○懷半塘詞

余與半塘五兄,文字訂交,情逾手足。

乙未一別,忽忽四年。

《菱景》一集,懷兄之作,幾於十之八九。

未刻以前,亦未盡寄京師。

半塘寓宣武門外教場頭巷,畜馬一、騾二,皆白。

曩余過從抵巷口,見繫馬輒慰甚。

《燭影搖紅》云:「詩鬢天涯,倦游情味傷春早。

故人門巷玉驄嘶,回首長安道。」

情景逼真。

又《極相思》云:「玉簫聲裡,思君不見,祇是黃昏。」

看似平易,非深於情不能道。

它日當質之半塘。

○周稚圭十六家詞

周稚圭中丞撰錄《十六家詞》,各系一詩。

其系孟文一首:「一庭疏雨善言愁。

傭筆荊台耐薄游。

最苦相思留不得,春衫如雪去揚州。」

神韻獨絕,與漁洋紅橋詞「北郭清溪」闋,可稱媲美。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蕙風詞話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