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鳳奇緣》第三十回:芙蓉架上黃鶯囀,梧桐樹底子規啼。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雙鳳奇緣》第三十回

雙鳳奇緣

第三十回

詩曰:

芙蓉架上黃鶯囀,梧桐樹底子規啼。

花開池邊游魚戲,作伴鴛鴦路欲迷。

話說李陵認定蠻石上一頭撞去,只聽一聲響亮,可憐一員忠良將官,腦分八片,頭顱粉碎,死於非命。

早有看白虎殿內監,一見李陵撞死,連忙報與番王知道。

番王聞報。

大吃一驚,連稱:「可惜!好一員忠良將官!且住,孤想御妹身死,李陵又亡,此事真羞殺孤王!李陵一定聞御妹的凶信,怕孤殺他,故而覓一自盡,完他不屈的忠心。

李陵,你好癡呆,孤要殺你,怎到如今?總是孤王魯莽,坑了兩條性命。」

正在歎息不已,又見白虎殿的內監跪下,口稱:「王一爺 ,適才在殿內桌上拾得李陵有遺詩兩首、遺表一道,請上龍目觀看。」

雙手呈上。

番王接過,先將詩一看,一首是贊公主貞烈,一首是自歎英雄。

將詩看畢,大讚李陵詩做得好:「句句發於性情,御妹雖死九泉,得此一詩,亦可有光千古;自歎自寫,英雄本色,不愧大漢忠良。

且將詩句留以殉棺便了。」

又看到遺表一道,拍案大叫道:「孤王只認李陵不知孤一番愛惜之心,今日表上真情剖露,來清去白,也不負孤王一向敬他愛他,一片的誠意。

李陵呀,孤與你三生石上,結來世之一交一 。」

看畢,折好收起,吩咐內監好好將李將軍的一屍一軀安放床上,「孤王這裡自差人代他封殮。」

內監領旨,答應而去。

番王一面傳下旨意:「先收公主一屍一靈。」

宮中上下人等一齊放聲大哭。

又差禮部去收李陵一屍一身殯殮。

宣召一眾番僧,追薦兩屈死的鬼魂,做了七日七夜的善事,方將兩口棺木出宮埋葬。

滿朝文武相送,於虎牙口地面安葬,好不十分熱鬧。

把兩座墳丘埋於東南二向。

番王又傳旨立廟,限工部一月完成。

兩邊豎的石碑,寫得明白,一邊是「已故大漢忠臣李陵,」一邊「北番貞烈金花公主」,兩道碑立於廟外,傳流不朽。

番王率文武官員在兩邊祭奠,大哭一番,一面差官守廟,春秋二祭,番王方收淚回宮不表。

且言漢王正坐早朝,有黃門官呈上雁門關李廣求救的本章。

有內侍接過,鋪在龍案上面,漢王從頭細細一看此本,大吃一驚,由不住淚落紛紛道:「李虎夫妻俱遭慘死,李陵被陷北番,生死未卜,李廣又在雁門關被困,今日又來告急求救本章,哪位卿家代朕分憂,前去領兵,速救雁門?」

但見那兩班貪生怕死的文武,俱是面面相視,並不回奏。

漢王又在煩惱,左班中閃出丞相張文學,跪倒金階,口稱:「我主,目下邊庭緊急,我邦將寡兵稀,誰去出兵退敵?依臣愚見,不如差一老成練達之員,前到北番用良言安慰,好好解勸番君,使兩國罷兵請和,免他進貢來朝,省得生靈遭塗炭之苦,國家有累卵之危,不知聖意若何?請旨定奪。」

漢王道:「卿家所奏之言是有理,但不知滿朝文武,哪個可以去得?卿可保舉一人上來。」

張相奏道:「這次和番息兵,乃是一件緊要大事,人不老成,才不練達,必又惹起干戈,以貽我國之羞,所謂畫虎不成,反類於犬。

依臣看來,倒是左班中文華殿大學士蘇武,久在朝綱,中外素有重望,命他前去和番,可保全兩國無事,永息干戈。」

漢上准奏,便叫聲:「蘇卿聽旨。」

有老臣蘇武,俯伏金階道:「臣在此候旨。」

漢王道:「卿可領孤旨意,去到北番,叫那番王休聽毛賊一派亂言,致失兩家和好,他若罷兵息戰,免他進貢來朝。

卿今休辭勞苦,代孤走一遭,若得兩國相和,回朝自加升賞。」

當殿賜了三杯御酒,外是一道旨意,一交一 付蘇武。

蘇武接旨謝恩,退出朝門回府,略為料理家務,不敢耽擱,帶了十數個家丁,背了聖旨,上馬出京,不分星夜,一路兼程而進。

來得甚快,早到雁門關前,高叫:「守關軍士聽著,今有和番欽差蘇大人到此,快快開關。」

軍士聽說,不敢怠慢,忙報知李元帥。

元帥一聞此信,急急開關,迎接欽差蘇大人。

入關見禮,分賓坐定,元帥一面擺了接風酒款待。

席間,李元帥叫聲:「蘇大人,此去奉旨和番,免動干戈,固是美事,倘番人執意不從,又當奈何?」

蘇大人見問,連歎幾口氣道:「不瞞元帥說,小弟奉旨和番,也是拚命前去。

無奈聖意如此,微臣只得依旨而行。」

李元帥聽說,稱是,便道:「小弟這裡撥一千人馬,護送大人前去便了。」

蘇武道謝,連聲稱呼:「元帥,小弟承情了。」

只等席散,安歇一夜 。

次早,李元帥挑選一千一精一兵,金銀名色齊備,交代蘇大人。

大人起身告辭,帶了兵丁,離了雁門關,一直向北地而行。

來到番營,出馬高叫道:「我是漢朝蘇丞相,奉旨和番,快報與你家元帥得知。」

小番聽說,報知吳元帥。

元帥帶了一班武將出營,便問:「你可是漢朝來的差官,到此進貢昭君麼?」

蘇武只是搖手道:「爾等休得亂言。

老夫奉旨和番,快快排開隊伍,讓老夫登程。」

吳元帥聽說,吩咐眾小番讓他一條去路。

一聲令下,誰敢不遵?放過蘇大人一支人馬,穿營而去。

在路無心觀看景致。

到了黃泥坡,番邦地脈生疏,一路甚是難行。

那日到了李陵碑前,即刻下馬一拜,不由得紛紛落淚道:「李將軍為國捐軀,一屍一陷北地,異日蘇武也不久要來伴你的孤魂。」

大哭一陣,上馬而行。

來到單于國,將人馬紮在城外,單馬進了番城。

到館驛,方知緣故,即刻報知番王說:「有天朝天使到了,現在館舍,要見我主,請旨定奪。」

番王聞奏,即刻宣召天使到殿上相見。

蘇武見無人接他,便不十分歡喜;到了殿上,也不稱呼,朝外站立。

兩班文武高叫:「漢臣如何不拜我主?」

蘇大人回頭也罵一聲:「一班番狗,你只知責人,不知責己,想老夫奉旨而來,乃是欽差,爾等君臣並不遠接,也算無禮,倒叫老夫拜起小邦之君來了。」

番王見說,哈哈大笑道:「天朝蠻子,來一個,倔強一個,這個且自一由 他。」

便問:「你主差你到此,想必知孤王厲害,來進昭君的麼?」

未知蘇大人怎生回答,且聽下回分解。

分類:才子佳人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雙鳳奇緣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