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鳳奇緣》第六十九回:不因身貴撇同胞,骨肉關情首自搔。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雙鳳奇緣》第六十九回

雙鳳奇緣

第六十九回

詩曰:

不因身貴撇同胞,骨肉關情首自搔。

一座荒墳憑弔問,淚痕空把紙錢燒。

話說內侍稟漢王道:「喜宴已曾齊備,請皇爺與娘娘入席。」

漢王點頭,同新後並肩而坐,宮娥敬酒,女樂吹彈,燈燭輝煌,□饌錯陳,好似八仙宮景,真是皇家富貴。

漢王在燈下不住細看賽昭君,生得好一個模樣,打扮得十分一精一工,怎見得,但見她:戴一頂,翠珠冠,鳳繞日月;鳳頭釵,分兩下,壓住烏雲;柳眉邊,分八字,不濃不淡;紅繡鞋,剛三寸,錦口絨心;上穿件,八卦襖,西番蓮繡;下穿著,地理裙,一色銷金,似天仙,離月殿,霓裳奪目;如龍宮,有仙女,出了水晶;普天下,俊俏的,昭君為最;新皇后,比王嬙,更勝十分;臉一般,身一樣,同胞共出;問一句,答一句,一樣聲音;卻如在,夢魂裡,昭君相會;今見了,賽昭君,兩世美人。

漢王將新後看了一番,心中大悅,不覺吃得酒醉熏熏,已是譙樓二鼓,此刻按不住心猿意馬,忙攜了新後的手,同入寢宮,洞房花燭一夜 魚水,恩愛自不必說。

直至五更,漢王又起身登殿。

文武朝參已畢,漢王又傳旨道:「朕今新立正宮,頒行榜文,大赦天下,廣賜恩典,在朝文武各加一級,御弟王龍升授三邊統制,修理國丈府第,月支俸銀加倍給養。

已故李陵、李虎、百花夫人、彭殷,俱追贈加封,入功臣廟配享。

李廣鎮守雁門多年,可謂勤於王事,加封太子太傅。

李陵之妻鐵花女,封為二品正夫人,李陵之子李能,特授御前都指揮之職。」

眾文武謝恩已畢,俱皆退朝。

漢王回宮,新後接進,坐定,吩咐內侍擺酒,召姚夫人進宮賜宴一日,吃得盡歡而散。

姚夫人告辭出宮回府,漢王仍與新後同歸羅帳歡娛,自此百般恩愛,臥則一交一 頸,坐則並肩。

庫一陰一易過,不覺已是半年,次日恰值清明佳節,娘娘要上姐姐新墳,忙奏知漢王道:「想臣妾姊妹,同侍我主箕帚,恩莫大焉。

不幸姐姐早喪,臣妾入宮以來,未曾到墳瞻拜打點。

來日清明,臣妾請旨前去拜掃一番,以盡臣妾之情。

伏乞吾主准奏,一同臣妾父母走遭。」

漢王聞奏,龍淚雙流道:「梓童所奏,極是正理,爾姊昭君,為孤亡身,何日心中將她放心?明日孤陪梓童一同掃墓,並召爾父母隨駕前行。」

新後謝恩。

漢玉一面吩咐內侍持詔諭國丈夫婦,一面傳旨,著張丞相帶領三千御林兵護駕。

張相得旨,不敢遲延,忙在教場點了護駕兵丁,另外總旗牙將各百名,分排隊伍,只等天明,候駕起程。

一宿已過,到了次日,漢王起身,也不臨朝,候娘娘打扮已畢,同坐上鳳輦,帶了一眾內侍宮娥,到了五鳳樓前。

遇見國丈夫妻也到,又有張丞相率領大小文武,在午門外伺候,一見駕到,向前迎接,漢王吩咐就此起程。

一聲旨下,只聽得三聲大炮,鳴金開道,上馬的上馬,坐車的坐車,紛紛護駕起程,一路旗旛招展,盔甲鮮明。

出了皇城,過得幾個大鄉村,方到芙蓉嶺上,又是三聲炮響,兵將一團一 一團一 圍住墳塋,漢王與新後下了御車,同到墳前。

早有內侍擺下祭禮,兩勞細樂齊奏,漢王親自行禮,祭奠昭君,文武百官亦皆下拜,國丈夫妻也來拜畢,方是娘娘向前進酒,跪倒塵埃,哀哀痛哭,叫聲:「姐姐,不幸你紅顏早喪,拋下年輕妹子、年邁雙親,舉目無親,倚靠何人?在生未見姐姐之面,只好死後年年來上墳,以盡妹子之心。」

說畢,拜而又拜,哭而又哭,眾人在旁,無不下淚,漢王也不免苦在心頭,反來勸解,親把龍袍代新後拭淚,一面吩咐就此起駕回朝。

旨下,又是三聲炮響,眾人候聖駕娘娘上輦,一起保駕起程,正是:馬嘯平坡飛驥足,兵穿山嶺似雷鳴。

旗開五色分前後,甲亮八方驚鬼神。

一路正行之間,早到東京皇城,兵扎教場,漢王與娘娘進了午門下輦,吩咐文武各回衙門理事,國丈夫妻告別,娘娘也不苦留,回他府第不表。

單言皇后陪著漢王,到了宮中,早已擺下酒筵,皇后陪了漢王坐定飲酒,正當酒至三巡,漢王帶笑叫聲:「梓童,孤看你身子何等軟弱,因何上輦不用相扶,捷快如雲?」

皇后道:「臣妾雖系女流,不但上輦如此,並且騎馬更快,自幼從學仙女,一習一 成十八般武藝,佈陣行兵,件件皆能,臣妾要打點去征番呢!」漢王笑道:「那番王久已歸順天朝,又不曾無故犯邊,何必定要去征他?未免出師無名了。」

皇后道:「陛下怎說是出師無名?可恨番邦逼得姐姐殘生喪命,不滅番邦,姐姐之仇不報,臣妾之心不甘!不是臣妾誇口,一任番邦百萬雄兵,叫他來一個,死一個,殺他個片甲不回。

陛下呀,這段冤仇,臣妾未進宮中,已恨如切齒,日日思想,要殺番人,上洗國家之恥,下報姐姐之仇,常言道:為人不把仇來報,枉在世間走一遭。

明日臣妾就請旨起兵征番,望吾主准奏。」

漢王聽了皇后一番言語,只是搖頭,反勸解道:「梓童不要性急,想朝中多少英雄上將,平日食得大俸大祿,總怕出兵。

似梓童一個柔弱女子,一路風霜雨雪,吃辛受苦,萬里迢迢,孤怎捨得梓童前去?兵馬一動,殘害生靈,孤心不忍,況我國糧草未曾充足,難以出兵。

梓童一心要報姐仇,且等候國庫充盈,各處再調雄兵,任憑梓童掛帥征番,包管一舉成功。

如今兵微將寡,不要前去惹禍。

不是寡人膽小,常言:識時務者,稱為俊傑;能見機者,便是高人。

梓童請三思之。」

皇后聽說,暗笑漢王這等軟弱,還治什麼天下,管什麼萬民,怪不得番王屢欺中國了。

想罷,未知怎生回答,且聽下回分解。

分類:才子佳人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雙鳳奇緣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