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鳳奇緣》第六十四回:為國忘身一女子,此心真可對蒼天。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雙鳳奇緣》第六十四回

雙鳳奇緣

第六十四回

詩曰:恩情割斷三千里,異地羈留十六年。

為國忘身一女子,此心真可對蒼天。

話說王龍請問漢王,早間是何異事,漢王便把正當早期,似夢非夢,見昭君身立雲端,當面寡人,被她埋怨失約的話說了一遍,「孤只道昭君業已成仙,方能駕雲,前來會孤,哪知她已為孤傾生,一點魂靈到此,可憐!可憐!」說畢,放聲大哭,滿朝文武,一眾內侍,無不下淚。

王龍道:「我主少要悲傷,娘娘生前聰明正直,死後為神,理所當然。」

漢王收淚點頭道:「卿言極是!卿家一路勞頓,免朝三月,另日加封。」

王龍正欲謝恩退下,忽見把守東華門官員跪下奏道:「啟萬歲,今皇城外河內流一一屍一體,身體未曾損壞,不知是男是女;又有百鳥銜花蓋面,香聞十里,請旨定奪。」

漢王聞奏,好生詫異,便問王龍道:「卿在北方,見娘娘死,死後可曾埋於什麼地方?」

王龍道:「說起來也是一件奇事:那日娘娘將身跳河,河內之水比一江一 海波浪更凶,番王命許多番兵下去打撈,總撈不著娘娘的一屍一首,他那裡只得招魂設祭。

臣聞娘娘生前曾說【生為南方人,死不願為北方鬼】,皇城外流來的一屍一首,或者是娘娘到此,也未可知。」

漢王聽說,傳旨擺駕到御河一看,以辨真假。

一聲旨下,滿朝文武隨駕出朝。

到了皇城外河邊,漢王向前一看,果見水面上漂來一一屍一首,百花蓋面,群鳥飛繞,身上霞光萬道,雲氣千層,只看不出是男是女。

漢王吩咐軍士將群鳥逐開,見是一個女一屍一,面似觀音,猶如活的一般。

漢王又傳令眾軍士將女一屍一撈起。

眾軍士答應,正待動手下去撈那女一屍一,只聽見一個個軍士都叫手疼,血出來了。

回復漢王,漢王又不肯叫軍士用撓鉤去搭那一屍一首,便問王龍:「這是什麼緣故」」王龍道:「若果是娘娘一屍一首到此,她身上有九姑娘娘賜的仙衣,衣上如銀針直刺人手,碰著無不受傷,所以娘娘在番十六年,番王不敢近身,皆賴此仙衣之力保全玉體,今日我主禱告一香,包管一屍一首不難撈起來了。」

漢王聽說,便對河邊祝告道:「賢妃既歸,玉體光輝,白璧無瑕,何用仙衣!」說畢,一陣香風過處,只見群鳥飛去,霞光不見,仙衣已被九姑娘娘收去。

漢王仍命軍士動手,此刻手果然不傷,輕輕將河內女一屍一抬起,漢王近前一看,見她容貌未改,果是和番昭君,免不得抱住一屍一靈,放聲大哭,只叫:「苦命妃子呀!你今死後,尚且心向南方,不肯將一屍一靈拋於異域,怪只怪孤一時忍心,捨你前去,又屢次失信於你,教孤今日有何顏面對你芳魂!」說罷,痛哭不止,淚濕龍袍。

王龍只是一旁流淚。

眾文武見漢王過於悲傷,向前相勸,漢王方才丟下一屍一靈,命內侍用暖襯將娘娘一屍一首抬進西宮。

一聲旨下,眾內侍領旨動手,漢王率領文武,一齊哭進午門,抬至西宮,安放床上。

早驚動正宮林後,一聞此信,帶了嬪妃,趕到西宮,正見漢王在那裡痛哭。

走進房內,一見昭君面色如生,不暇問及緣由,也向前抱住昭君的一屍一靈,只哭叫:「妹妹呀!你為國家和番,去了一十六載,哀家無日不思念妹妹,誰知今日只剩個一屍一靈,方回故國。」

說罷,哭得喉嚨都啞。

漢王也是陪哭,哭得日月都昏,一眾內侍宮娥向前勸住漢王、林後,林後便問:「芳魂怎得回來的?」

漢王細細對林後說了一遍,林後連聲稱讚道:「此身雖死北方,此心猶戀故土,可謂巾幗之完人了!」說罷,林後也不用嬪妃動手,親代昭君香湯沐浴,換了一身漢服,忙用棺木盛殮,停喪西宮,百日後出殯。

漢王又旨下禮部,於各寺院延請僧道各一百名,在西宮虔誦經文,要做七七四十九日功德,超度亡靈。

又許下一百根桂枝香,一百卷《金剛經》。

道士打的羅天大醮,申表上朝;和尚拜的皇懺關燈,招魂靈前供養。

設了許多奇珍果品,靈前鋪陳,紮了許多紙紮燒化。

每日漢王伴靈燒香,哭祭一回,只到四十九日功德圓滿,迎皇送佛各事已畢,都皆散去,漢王仍在西宮住著伴靈,只候日日已到,又傳旨禮部,卜了吉日,出昭君娘娘靈柩,安葬芙蓉嶺上。

這日,漢王與林後俱穿素服,文武百官盡皆帶孝,三宮六院,采女嬪妃,以及內侍人等,俱穿孝衣,一路哀聲不絕,送出朝門。

滿城百姓,家家戶戶,俱排香案,路祭昭君娘娘。

此刻正是春天,不寒不暖,一眾行人,奔芙蓉嶺而來,正好走路,這且慢表。

再言王老皇親夫婦,只因女兒和番,心中不捨,無奈為國馳驅,只得苦在心頭。

雖蒙漢王看顧,到底朝中舉目無親,皇親苦苦辭官,漢王准了他的本,賜他田地金銀,還著地方官不時矜恤,皇親就擇於皇城百里外買了一所房子居住,雖是老夫妻,倒也安閒自在。

只因膝下無子,常懷憂悶,雖有二個女兒,一個已去和番,如同死絕一樣,一個年幼,取名賽昭君,尚未配婚,隱居鄉間,又不出名,哪個知道?一日,皇親正在門口閒望,忽聽村中人喧嚷道:「今日天子代和番的昭君娘娘出殯,安葬芙蓉嶺,好不熱鬧,我們快去看呀。」

皇親一聽,大吃一驚道:「莫非我兒死了,番邦將一屍一首歸於我國?漢王也該送信於我老夫婦,直到今日也不通知,好狠心呀!」入內,便說與夫人知道,夫人含淚叫聲:「老爺,你也休怪漢王,他怕通信來,使我年老二人又添一番痛哭。

我和老爺辦些祭禮,趕到笑蓉嶺祭奠一番。」

皇親依允,忙去收拾,備了牲口,雇了轎子,命家丁挑了祭禮,皇親三口,一路而來,不表。

且言漢王送喪到芙蓉嶺,命地師卜了正穴,安葬昭君靈魂,一面蓋土,一面擺列三牲,漢王與林後率領眾文武正才祭奠已畢,轉身向外,忽遠遠見皇親一眾家眷,來到墳上,大吃一驚。

未知漢王相見,如何對答,且聽下回分解。

分類:才子佳人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雙鳳奇緣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