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鳳奇緣》第二十二回:鹿吃山邊草,魚吞水底沙。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雙鳳奇緣》第二十二回

雙鳳奇緣

第二十二回

詩曰:

鹿吃山邊草,魚吞水底沙。

休笑江湖客,流落在天涯。

話說雁門關守兵見番兵勢大,因何吃這一驚?其中有個緣故:只因守將唐總兵生來武藝超群,十分利害,所以鎮守此關。

番人聞他名兒,不敢侵犯雁門。

只因唐總兵失察,一時盤查不緊,放走了毛延壽,逃往外邦,惹起禍根,漢王大怒,即將唐總兵問罪,取斬滿門,換了彭殷鎮守此關,其人武藝平常,遠不及唐爺,所以兵士吃驚。

只得急急報與彭爺:「有番兵抵城討戰。」

彭殷又是個妄動的人,也不計較一番,即刻披掛上馬點兵,開關接戰。

三聲炮響,帶領三千兒郎,一馬衝出關門,高叫:「無理番一奴一,擅敢侵犯邊界,今日遇到本鎮,管叫個個斷送殘生。」

慶真在馬把來將一看,怎生打扮?但見他:頭戴銀盔飄烈焰,斗大紅纓蓋頂門。

素白袍上花千朵,梨花罩甲玉裝成。

護心寶鏡同明月,絲鸞寶帶緊一根。

坐下走陣銀鬃馬,丈八銀槍手內掄。

看畢,喝聲:「來將少催坐馬,快通上名來。」

彭殷見敵將問他名子,便把長槍背住咽喉,防人暗算。

叫聲:「番狗聽著,俺乃大漢天朝官拜雁門關總兵彭殷是也。

本鎮刀下不斬無名之將,爾可通上名來。」

慶真道:「某乃單于國王駕前官拜征南大將軍石慶真是也。

你這將官,有多大本領,擅敢出關接戰?只怕你頸上驢頭,就長不穩了。」

彭殷大怒,把長槍刺將過來。

早有左右先行,就是慶真二子,名叫慶龍、慶虎,一個舉刀,一個舉錘,雙雙齊出接住與彭殷一交一 戰。

但見彭殷一槍刺來,好似盤龍蓋頂,慶龍將刀架過,賽比流星,又是慶虎錘到,彭殷急急將槍逼過,慶龍刀來得快,又劈面來,慌得彭殷一桿槍,左右支持。

殺了三十回合,只殺得渾身汗淋,槍法漸亂,有些抵敵不住。

忽被刀傷左臂,叫聲:「不好。」

連忙敗下陣來。

石氏兄弟放馬追趕,慶真把旗一搖,催動後兵,只殺得官兵一屍一山血海。

彭殷敗進關去,高扯吊橋,緊閉關門把守。

慶真一見二子得勝,就鳴金收兵,報捷番王,擺酒賀功不表。

且言彭殷失機一陣,只任石家父子在關外罵戰,也不開兵,連忙寫下一道緊急文書,差官馬不停蹄,飛星進京。

到了兵部投文,兵部見是緊急軍情,不敢怠慢,即刻轉奏漢王。

漢王便問兩班文武道:「今日單于國無故擅進天詩,口出不遜之言,本當即日征討,以正其罪。

姑念小邦無知,不興師問罪,他反起大兵來犯邊關,敢傷守將彭殷,誰代孤家統領大兵滅寇?有功之日,定加升賞。」

問了幾聲,兩班文武並無人答應回奏。

列位,你道是什麼緣故?只因漢朝太平日久,不動干戈,所以這些文武俱怕出頭,不敢領差。

漢王問了一會,見無人回奏,不覺十分大怒,喝罵兩班文武:「爾等太平之時俱嫌官小祿薄,邊庭有事,不能與孤分憂,要爾等在朝何用?一概罷職,朕的萬里一江一 山俱不要了!」嚇得文武眾官一個個面如土色,不敢出聲。

只見右班中閃出老將軍李廣,跪到金階,叫聲:「我主休要發惱,微臣情願領兵滅寇,只消李陵為前部先鋒,包管殺他片甲不回。」

漢王此刻改怒為喜,便道:「老卿家到底是將門之種,可掛征番大元帥之印。」

當殿賜了三杯御酒、兩朵金花,「可到御教場挑選一精一兵十萬,戰將百員,任卿調用。」

又加封李陵為前部先鋒之職。

李氏叔侄謝恩,退出朝門,到了教場,三聲大炮,李元帥坐了將台,未曾點兵,先施號令,只等眾將打拱已畢,便道:「諸位將軍及大小三軍聽著,本帥今日奉旨征番,一秉至公,雖親不諱,有功必賞,有罪必誅,爾等各宜聽本帥吩咐。」

下面一齊答應一聲:「哦。」

又見李元帥取出十條號令,念道:「點名不到者斬,聞鼓不進者斬,聞金不退者斬,私造謠言者斬,冒他人功者斬,臨陣脫逃者斬,私通反寇者斬,解糧違誤者斬,克減軍需者斬,不遵號令者斬。

令只十條,爾等各宜靜聽,休得以身試法。」

下面又答應了一聲:「哦。」

拔了一枝令箭,叫聲:「李陵聽令。」

李陵答應:「有。」

元帥道:「爾可帶領五千人馬,充作前部先鋒,逢山開路,遇水搭橋,俟本帥到關,再行開兵。」

李陵接令在手,口稱:「遵令。」

上馬統兵先行。

李元帥打發李陵去後,隨即放炮起兵,離了教場,出了帝京。

一路上五色旗旛招展,人強馬壯,盔甲鮮明,個個弓上弦,刀上鞘,好不威武。

所到之處,自有地方官遠遠相迎,秋毫無犯,軍令森嚴。

在路行程非止一日,早到雁門。

流星探子,已飛報守將。

守將聽見救兵已到,大開關門相迎。

先接到李陵先鋒一支人馬,駐紮關中等候。

過了幾日,元帥大兵已到,彭殷、李陵一齊出關相迎。

迎至帥府坐定,俱向前參見,遞呈手本。

彭殷一面備酒接待李氏叔侄,一面犒賞三軍。

元帥便問彭殷道:「貴鎮與番人戰過幾陣,如何被他殺得大敗,他那裡領兵何人,以後可曾前來討戰否?」

彭殷道:「末將只戰過一陣,被他殺得大敗。

他那裡領兵石家父子,十分厲害,是以進京求救。

番將也來討戰幾次,末將無奈,高懸免戰牌。」

元帥哈哈大笑道:「雁門關乃中國咽喉要地,既知自己本事平常,理宜保守關門,飛本進京,請大兵征剿,不該輕敵致敗。

倘一時有失,番邦衝入此關,為禍不小,要爾等何用?」

只嚇得彭殷魂飛魄散。

未知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分類:才子佳人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雙鳳奇緣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