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仁貴征東》第12回 小將軍獻平遼論 瞞天計貞觀過海:詩曰:九天玄女贈兵書,巧擺龍門獨逞奇。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薛仁貴征東》第12回 小將軍獻平遼論 瞞天計貞觀過海

薛仁貴征東

第12回 小將軍獻平遼論 瞞天計貞觀過海

第!」2回小將軍獻平遼論瞞天計貞觀過海

詩曰:

九天玄女贈兵書,巧擺龍門獨逞奇。

考試文才年少將,平遼論內見威儀。

話說天子要試賢臣才學,軍師徐茂功說:「容易。

陛下要知賢臣腹內才學,須降旨尉遲恭,要他做一紙《平遼論》,就知他才學了。」

朝廷連忙降旨一道。

敬德來到御營說:「萬歲宣臣有何旨意?」

朝廷說:「王兄,朕此去征東未知勝敗,要討個信息,王兄快去做一紙《平遼論》與寡人看。」

敬德聽言,一想說:「早知做元帥這等煩難,我也不做了。

才擺得龍門陣,又是什麼《平遼論》。

我想什麼論不論,分明在此難為某家。

且不要管,再叫張環做便了。」

便說:「陛下,待本帥去做來。」

尉遲恭來到中營,說:「左右過來,快傳張環進見。」

左右奉令出營說:「呔,張環,元帥爺有令,傳你進營。」

張士貴答應,連忙來到中營說:「元帥在上,傳末將來有何將令?」

尉遲恭說:「本帥奉旨,要你做一紙《平遼論》,快去做來。」

張環應道:「是。

待末將去做來。」

慌忙退回自己營中,叫中軍過來,應道:「有。」

張環道:「快傳前營薛禮聽令。」

中軍奉令,傳進薛禮。

薛禮說:「大老爺在上,小人薛禮叩頭。」

張環道:「起來。

本總傳你的時節多,以後見了我大老爺,不必叩頭了。」

薛禮說:「是。

小人遵令。」

張環道:「薛禮,方才元帥要本總做《平遼論》,你可做得來?一發立了此功。」

仁貴道:「是。

小人可做得的。」

張環道:「如此快去做來。」

仁貴奉令進營,便叫兄弟們迴避,周青、姜、李四人退出。

仁貴忙擺香桌,上供天書,拜了二十四拜,禱告一番。

拿來揭開一看,上面字字碧清,寫得明白。

就將花箋一幅,看了天書,細細寫好譽下。

寫完,忙到張環營中說:「大老爺,小人《平遼論》做在這裡了。」

士貴說:「待本總記在功勞簿上。」

說罷,就拿到中營,叫一聲:「元帥,《平遼論》乃是狗婿何宗憲做好了。」

尉遲恭接了《平遼論》,把功勞簿又豎了一條槓子,即到御營說:「陛下在上,《平遼論》在此,請我主龍目清觀。」

朝廷說:「取上來。」

侍臣接上,鋪在龍案,軍師同朝廷一看,上寫著:

混沌初分盤古出,三才治世號三皇。

天生五帝相繼續,堯舜相傳夏禹王。

禹王后代昏君出,乾坤一統屬商湯。

商湯以後紂為虐,伐罪弔民周武王。

周室東遷王跡熄,春秋戰國七雄強。

七雄併吞為一國,秦氏縱橫號始皇。

西興漢室劉高祖,光武中興後漢王。

三國英雄尊劉備,仲達興為司馬王。

楊堅篡周為隋王,國號興稱仁壽王。

天生逆子隋煬帝,弒父專權大鄴王。

鄴王邪政行無道,天下黎民盡遭殃。

天公降下真明主,重整乾坤歸大唐。

施行仁政貞觀帝,萬民感戴太宗王。

平除四海番王順,無道東遼又放狂。

明君御駕親跨海,一紀班師東海洋。

朝廷看完大悅,道:「徐先生,此去征東,為何要這許多年數?」

茂功道:「看來要得十二年才能平服。」

天子道:「有了這樣能人,自然平服得快。」

茂功算定後日是黃道吉日,即可起兵下船過海。

再說次日,張士貴傳令十萬人馬,先下戰船,開了二百餘號。

多把鏈條絞攏一排,扯起御駕親征旗號,逕望海中而去。

這一千三百號戰船,只只絞定,海上風波最險,猶恐吹翻,故把鏈條絞定。

五十萬雄兵都乘在兩邊船內。

朝廷同公卿於吉日上了龍船,扯起平遼大元帥旗號。

尉遲恭好不威風,三聲炮響,一齊開出。

在海上行了三日,只見天連水,水連天。

忽一時,大風刮起,海上波一浪一潑起數丈,驚得天子面如土色,龍案都顛翻倒了。

這些船在海內顛來簸去,人馬跌倒船中,剛爬起來,又跌倒了,天子也翻倒數次。

程咬金在船內滾來滾去,徐茂功也難起身,餘者無有不跌,無有不吐。

天子駭怕,嚇得發一抖說:「先生,不去征東。

情願安享長安,由他殺過來,讓他也見見這海上顛簸。」

程咬金說:「陛下,快降旨,轉去轉去,一性一命要緊。」

茂功說:「不妨。

只消陛下降旨,要元帥平風一浪一靜。」

敬德也跌得昏了,一聽此言,心內大驚說:「軍師大人差矣。

風一浪一乃玉皇御旨,天上之事,叫本帥哪裡平得來?」

茂功道:「我算定陰陽,風一浪一該是你平的,有本事去平就罷了。

如沒有本事平這風一浪一,降旨將你綁縛,扔在海裡,祭了海神,也平得風一浪一了。」

尉遲恭道:「遭他一娘一的瘟,怎麼海上風一浪一多,要我元帥去平起來?」

沒奈何,過了前船,傳總兵張環。

左右一聲答應,說:「呔,帥爺有令,傳先鋒張士貴上船聽令。」

那個張士貴也在船內跌吐得昏花脹腦,好不難過。

只聽中軍說:「稟上大老爺,元帥軍令,要傳過去。」

張環道:「這樣大風,又來傳我去做什麼?」

無可奈何,挨到船頭。

水手挽住一隻船,爬上龍船說:「元帥傳末將有何將令?」

敬德說:「如此大風一浪一,今已危急,快去與本帥平靜風一浪一,是你大功。」

張環道:「元帥又來了,海內風一浪一,年年慣常,叫末將怎生平法?」

元帥道:「你若不平風一浪一,叫兩旁將士把你張環綁了,丟在海中祭了海神,或者平得風一浪一亦未可知。」

張環說:「元帥,這個使不得,待末將去平復風一浪一便了。」

士貴走至前船,進入內艙,就傳薛禮。

哪曉得仁貴在船內翻了兩跤,也著了忙,就拜天書,上邊字字明白。

藏好了天書,正值大老爺來傳。

仁貴明知此事,到張環船內說:「大老爺傳小人有何將令?」

士貴說:「你可有平一浪一之計麼?」

薛禮笑道:「大老爺,有五湖四海龍王到此朝參,故此這等大風。

只要萬歲御筆親書『免朝』二字,扔在海內,風一浪一就平了。」

張環大悅,道:「果有此事?應驗了,你之大功。

依你行一事,平了風一浪一,你這大罪一定就赦去。」

不表仁貴退出回前營內。

單講張環來到龍船,照薛禮這番言語,對元帥說了。

尉遲恭大悅說:「妙,妙,如果應其言,就記你功勞。」

說罷,來到御營,進入艙內,叫一聲:「陛下,海內五湖四海龍王前來朝參,故起風一浪一。

只消陛下親書『免朝』二字,扔入海中,風一浪一就息了。」

朝廷說:「果有此事?待朕就寫起來。」

元帥擺好龍案,朝廷親書「免朝」二字,遞與敬德接在手中,走出船頭,兩邊有水軍扶定。

敬德說:「聖上有旨,今去征東,諸位龍王免朝,各回龍駕。」

把「免朝」二字丟入海中,猶如有人在底下接了去的一般,頃刻不見了皇旨牌。

不一刻,風一浪一頓息。

朝廷說:「徐先生降朕旨意,把戰船回轉山東,不去征東,情願待他起兵殺過來再處。」

茂功說:「陛下又來了。

如今風一浪一平息,正好行船,怎麼反要回山東?倘東遼起兵殺至中原,怎生抵敵?」

咬金道:「陛下不要聽這牛鼻子道人。

此去大海,風一浪一還大,乃是險路,一性一命要緊。

趁此風息一浪一靜,回到登州,安享長安。

若是東遼興兵過海侵犯疆界,不是我誇口,就是老程年紀雖老,還敵得他過。

包在臣身上,殺退番人,決不驚駕。

眼前避禍要緊。」

敬德說:「老呆子,什麼說話,自古道:『食君之祿,當報君之德。

』趁此風平一浪一息,仗陛下洪恩,此去征東,有甚險處?你敢駕前亂道!」朝廷說:「不必埋怨。

寡人願死長安,決不征東入海。」

徐茂功心下一想,說:「既然陛下不去征東,臣也難以逆旨,且回登州。」

尉遲恭見軍師說了,只得即忙傳令,吩咐三軍,回轉登州,待風一浪一平息過海征東。

元帥一聲令下,只聽齊聲答應:「嗄!」這一千五百戰船盡皆回轉。

行了三日三夜,到了登州海灘,把船泊住。

朝廷與公爺下船進城,城內紮營。

天子說:「先生,我們明日回長安去罷。」

茂功說:「陛下有了這樣應夢賢臣保駕平東,此乃國家的大事,怎麼萬歲要回長安起來?」

天子叫一聲:「先生,海上風一浪一極大,怎生行船?不如回長安去罷。」

茂功說:「陛下放心。

有幾日風大,自然有幾日風小的。

就在這裡等幾天,待風息一浪一靜,就可以過得海,平得東了。」

朝廷說:「既如此說,就等幾天便了。」

再言徐茂功來到帥營,尉遲恭連忙接住,說:「軍師大人連夜到此,有何事見諭?」

茂功道:「元帥,海內風一浪一太大,聖上不肯征東,怎麼處?」

敬德叫一聲:「大人又來了。

朝廷雖不肯征東,難道本帥回轉長安不成?真若聖上駕回長安,待本帥同軍師領兵過海,前去征東罷。」

茂功道:「不是這等講的,那東遼人馬邪法多端,必要御駕親征的。

若元帥統兵前去,料難平復得來。」

元帥道:「如今陛下不肯去,也沒法奈何他。」

茂功道:「我想也容易的,設一個瞞天過海之計,瞞了天子過海,到東遼就可征東了。」

敬德道:「大人,何謂瞞天過海之計呢?」

茂功說:「元帥不要慌,只消去傳令這張士貴,要他獻這瞞天過海之計,如有就罷,若沒有,就掘下三個泥潭,對他說辰時沒計,就埋一尺;午時沒計,就埋二尺;戌時沒計,將他埋三尺。

這一天總不使計,將他連頭都埋在泥裡。

他自然著忙,就有瞞天過海之計獻出來了。」

尉遲恭大喜說:「軍師大人,當真麼?待本帥明日要他獻計便了。」

徐茂功道,「是。」

回轉御營,其夜不表。

到了明日,敬德傳令,一面掘坑,一面傳張士貴進中營。

士貴說:「元帥傳末將有何將令?」

敬德說:「朝廷懼怕海內風一浪一,不肯下船過海,故此本帥傳你進營,要獻個瞞天過海之計,使聖上眼不見水,穩穩的竟到海東,是你之功。

如若沒有此計,本帥掘下泥坑三個,你辰刻沒有,埋你一尺;午時沒有,埋你二尺;晚來沒有,埋你三尺。

如若再無妙計,將你活埋在泥裡。」

張環聽了大驚,說:「元帥,待末將去與狗婿何宗憲商議此計,有了計即前來繳令。」

敬德說:「既如此,快去。」

張環答應,回營說:「中軍傳令薛禮進見。」

中軍奉令來傳,薛禮忙到營中說:「大老爺傳小人有何將令?」

士貴道:「只因朝廷懼怕風一浪一,不去征東。

元帥著我要獻個瞞天過海之計,使朝廷不見風一浪一潑天,就不致聖駕驚恐,竟到東遼。

是你之功。」

薛禮說:「待小人去想來。」

奉令出來,回到前營,忙擺香案,拜求天女,翻看天書,上邊明明白白。

薛禮看罷,藏好天書,來到中營說:「大老爺,瞞天過海之計有了。」

張環大喜道:「快說與我知道。」

仁貴道:「大老爺,此非一日之功。

可請元帥傳令,買幾百排大木頭來,喚些匠人造起一座木城。

各方要四里長,城內城外多用板造些樓房,下面鋪些沙泥,種些花草,當作街道。

要一萬兵扮為士農工商經紀百姓。

居中造座清風閣,要三層樓一樣,請幾位佛供在裡面。

等朝廷歇駕,將木城先推下海,趁著順風緩緩吹去,哄朝廷下船趕到城邊,竟上此城,歇駕清風閣。

又不見海,又不側身倒動,豈不瞞了天子過海麼?」

張士貴稱謝,自回前營不表。

單講土貴來到帥營,叫一聲:「元帥,有計了。

只須降下令去,伐倒山木,築一木城,如此這般做法,可以過得海去。」

尉遲恭大悅,又記了何宗憲功勞,來見軍師,一一將言對茂功說了。

茂功稱善:「此計甚妙。」

茂功假傳旨意,暗中行一事,一些不難。

十萬人動手伐倒山林大木。

正叫人多手多,不上三個月,這座木城就造完了。

推入海上,果然是順風穩穩的去了。

單單瞞得朝廷。

只有程咬金膽小,見了木城,心中怕去。

又隔了三天,朝廷說:「先生,回長安去罷,在此無益。」

茂功道:「陛下,臣算陰陽,這有半年風一浪一平靜,何不下船前去?過了半載,風一浪一來時,已到東遼有二三個月了。」

朝廷道:「果有此事麼?」

茂功道:「臣怎敢說謊?」

天子道:「若下了船又起風一浪一,是徐先生之大罪了。」

茂功道:「這個自然,是臣陰陽不准之罪,該當領罪。」

天子道:「既如此,降朕旨意下船過海。」

尉遲恭傳下令來,張環先開五百號戰船,先鋒開路,竟自前去。

單講這朝廷下了龍船,眾國公保住。

二十六家總兵官也下戰船,只只開去。

單有程咬金在沙灘上說道:「徐哥,我看這座木城甚是可怕。

倘被風一浪一打翻,豈不白白送了一性一命?你且保駕去罷。

我轉長安,等秦哥病好一同前去,有何不可?」

茂功道:「既如此,你天子駕前不可多講。」

咬金答應。

上船進船艙說:「陛下在上,臣思秦哥有病在一床一,乏人看望,臣心難安。

恕臣之罪,臣不敢保駕征東了。

欲轉長安,侍奉秦哥,病癒同到東遼助駕。」

朝廷說:「正該如此。

程王兄請便。」

咬金辭駕上岸,別了諸將,快馬轉回陝西。

且說朝廷降旨,開了龍船,離登州府二三日,行到大海之中,十分曠野之所,無風風也大,龍船原在這裡波動。

朝廷說:「先生,你說如今沒有風一浪一,故此下船的。

如今還是這等風一浪一,便怎麼處?不如回轉山東,少驚朕心。」

茂功說:「陛下龍心韜安。

且降旨前面,看可有歇船躲一浪一之處?」

尉遲恭假意望前一看,說道:「陛下,前面影影見有一所城池,不如去泊上岸,避避風一浪一。」

朝廷說:「先生,這是什麼城池?是東遼該管,還是寡人汛地?」

茂功說:「陛下,臣見這地圖上載的,不叫什麼城,名為避風寨,都是用木頭築的,乃是陛下該管的汛地。

陛下今到此處,且停船上岸進寨去,一則避過海內風一浪一,二則觀玩寨中人民豐樂景致。」

朝廷說:「這也使得。」

元帥傳令下來,龍船飛趕到木城邊,把繩索纜住。

眾大臣先在岸上接駕,天子同了茂功、敬德走上岸,騎了馬,諸將保定。

進得寨門,淘淘曳曳,擁上許多百姓,香花燈燭,跪伏塵埃說:「萬歲龍駕在上,避風寨百姓接駕。

願聖天子萬壽無疆。」

朝廷說:「眾百姓,此處可有清靜所在歇駕麼?」

那些百姓都是元帥掌管的黃旗人馬假扮為民,遵軍師吩咐在此。

大家應道:「啟上萬歲爺,這裡有座清風閣,十分幽雅,可以安歇龍駕。」

朝廷說:「既如此,就往清風閣。」

天子來到閣上,把四面紗窗推開,好比仙景一般,心中歡樂。

果然並不聽見風一浪一,瞞過天子緩緩行過海去。

那些兵馬原在戰船內,被木城帶了行動。

諸大臣在清風閣上,單瞞過朝廷。

他又看不出行動,認真只道歇在岸上。

雖在此與軍師下棋,只想回轉長安,便說道:「徐先生,待風一浪一平息就要回長安去了。」

軍師道:「這個自然。」

到晚,軍師別了朝廷,出來私自對眾公爺說,不要叫聖上知道。

正是,海中風一浪一隨時有,休對君王說短長。

畢竟不知如何過得海去,且看下回分解。

分類:古典俠義小說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薛仁貴征東
第1回 龍門縣將星降世 唐天子夢擾青龍第2回 羅通班師配醜婦 狼主差使貢金珠第3回≠金獅叔寶傷力 見白虎仁貴傾家第4回 大王莊仁貴落魄 憐勇士金花贈衣第5回 富女逃難托乳母 窮漢有幸配淑女第6回 射鴻雁欣逢故舊 贈盤纏結義投軍第7回『家莊三寇被獲 薛仁貴二次投軍第8回 繡花願招豪俠婿 仁貴怒打出山虎第9回 金錢山老將薦賢 贈令箭三次投軍第10回 尉遲恭征東為帥 薛仁貴活擒董逵第11回 仁貴巧擺龍門陣 天子愛慕英雄士第12回 小將軍獻平遼論 瞞天計貞觀過海第13回 金沙灘鞭打怪獸 思鄉嶺慶紅認弟第14回 薛禮三箭定天山∥將驚走鳳凰城第15回 汗馬城黑夜鏖兵★凰山老將被獲第16回 尉遲恭囚解建都 薛仁貴打獵遇帥第17回 天子被困鳳凰山 蘇文飛刀斬眾將第18回 薛萬徹殺出番營 張士貴妒賢嫉能第19回 月英法逞蜈蚣術 藥師仙賜金雞旗第20回 蘇文大敗歸建都 宗憲袍幅冒功勞第21回〈德犒賞查賢士 仁貴月夜歎功勞第22回∥將力擒張志龍 周青怒鎖先鋒將第23回 仁貴病挑安殿寶〈德怒打張士貴第24回 火頭軍躲藏軍洞 唐天子困越虎城第25回 護國公魂遊天府 恤主掛白救駕第26回 秦懷玉衝殺四門 老將軍陰靈顯聖第27回 孝子大破飛刀陣 唐王路遇舊仇星第28回 雪花鬃跳養軍山 應夢臣救真命主第29回 銀鑾殿張環露奸 白玉關巧得龍駒第30回 長安城活擒反賊 讓帥印威重賢臣第31回 賣弓箭仁貴巧計 逞才能二周歸唐第32回 猩猩膽砧傷唐將 紅幔幔痛失摩天第33回 寶石基采金進貢■余國借兵圍城第34回 程咬金誘惑蘇文 摩天嶺討救仁貴第35回 薛禮大破圍城將 蘇文失計飛刀陣第36回■余國二次借兵 朱皮仙播弄神通第37回 香山弟子除妖法 南國元戎演陣圖第38回 蘇文誤入龍門陣 仁貴智滅東遼軍第39回 唐天子班師回朝 張士貴欺君正罪第40回 平遼王建造王府 射怪獸誤傷嬰兒第41回 王敖祖救活世子 薛仁貴雙美團圓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