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仁貴征東》第8回 繡花願招豪俠婿 仁貴怒打出山虎:詩曰:擒賊擒王古話傳,後唐今見小英賢。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薛仁貴征東》第8回 繡花願招豪俠婿 仁貴怒打出山虎

薛仁貴征東

第8回 繡花願招豪俠婿 仁貴怒打出山虎

第8回繡花願招豪俠婿仁貴怒打出山虎

詩曰:

擒賊擒王古話傳,後唐今見小英賢。

救民除暴威風布,平靜樊莊老小安。

眾嘍囉見三個強盜都捉了去,只嚇得魂膽消烊,跪下地來說:「好漢饒我們螻蟻一性一命,情願拜好漢為寨王。」

仁貴說:「我堂堂義士,豈做這等偷雞盜狗之人。

偶而在此經過,無非一片仗義之心,與這地方除害。

今三寇俱擒,我也不來傷你等一性一命,快些各自前去山頭收拾糧草,改邪歸正,各安生業,速把山寨放火燒燬,不許再佔風火山作橫。

我若聞知,掃滅不留。」

眾嘍囉答應道:「是。

多謝好漢爺饒命,再不敢為非了。」

不表眾嘍囉回山毀寨散伙。

再講薛仁貴挾了姜興本,回到莊上,進入廳堂,將繩索綁住。

員外提棒就打,說:「狗強盜,你惡霸風火山,劫掠財帛,以為無人抵敵,不想也有今日。

莊漢們,與我打死這三個害人之賊。」

眾莊漢正要動手,仁貴連忙說:「不必打死,我有話對他說。」

莊漢方才不打。

仁貴走過來說:「你們這三個一毛一賊,擅敢霸住風火山橫行天下,這些歹人,況兼本事一些也沒有。

如今被擒,有何話說?」

三弟兄說:「啊呀好漢,乞求饒我等一性一命,今再不敢為盜,情願改邪歸正了。」

仁貴道:「我看你們這班一毛一賊,若放了你們去,終久地方上有一大害。

也罷,你若肯到龍門縣去投軍,為國家出力,我便饒你們一性一命。」

三位大王說:「好漢若肯饒我們,即刻就去投軍。」

仁貴說:「如此,我也要去的,何不結拜為生死弟兄,一同前去?倘國家干戈擾攘,豈不可一同領兵征服平靜。

立了功勞,大家受命皇恩,何等不美?」

三人說:「承蒙好漢恩一寵一,我等敢不從命?但我們強徒,怎敢相攀義俠英雄結拜。」

仁貴說:「如今既改邪歸正,即是英雄豪傑了,請起。」

仁貴就把綁索解下,三人立起身來。

員外說:「待老夫備起禮物,供起關聖神來,你們四位好漢,就在廳上見禮過了。

就此結拜便了。」

這員外就吩咐家人整備佛馬,當廳供起。

大家跪下,立了千斤重誓,結拜生死之交。

拜畢,送了神,就在廳上擺酒,四人坐下暢飲。

單表這員外走進內房,院君叫一聲:「員外,妾身看這薛仁貴相貌端正,此去投軍,必有大將之分。

女兒正在青聲,不如把終身許了他罷。」

員外大喜道:「院君之言正合我意,待我就去對他說。」

員外走出廳堂說:「薛恩人,老漢小女年當二十,未曾對親。

老漢夫婦感蒙相救,欲將小女相配恩人,即日成親,以訂後日之靠,未知好漢意下如何?」

仁貴說:「這個使不得。

敝人已有妻子在家,苦守我成名,難道反在此招親,豈不是薛禮忘恩了。」

員外說:「恩人不妨。

人家三妻四妾尚有在家,恩人就娶兩位也不為過。

我家女兒願做偏房側室便了。」

仁貴說:「員外又來了,況府上小一姐當正青春年少,怕沒有門當戶對?怎麼反與作偏房,豈不有屈了?望員外另選才郎,我不敢遵命。」

員外說:「恩人,老漢一言既出,駟馬難追。

況且小女之心已願,誓不別嫁,好漢若不應承,是嫌小女貌醜了。」

李、姜二位大王叫一聲:「薛兄弟,既承員外如此說,又承小一姐心願表服,何不應允?」

仁貴說:「既承不棄,就應允尊教。

但是得罪令一愛一,有罪之極。」

員外說:「說哪裡話來?待老夫擇一吉日,就此成親。」

仁貴說:「做親且慢,敝人功名要緊。

待等前去投軍效用,有了寸進,冠帶到府接小一姐成親。

今日未有功名,決難從命。」

員外說:「這也使得。

但是要件東西,作為表記才好。」

仁貴看看自己身上這一條五色鸞帶,說:「也罷,敝人也沒有什麼東西,就將此帶權為表記。」

員外說:「如此甚好。」

仁貴往腰中解下,遞與員外。

員外接在手中,竟入內房,就將此番言語說與院君潘氏知道。

院君滿心歡喜,將鸞帶付與樊繡花收好。

員外復又出廳。

仁貴道:「岳父,小婿心在功名,時刻不暇,焉肯耽擱?就此拜別。」

員外說:「賢婿,小女既屬姻親,務必留心在意,雖則腰金衣紫名重當時,斷不可蹉跎宜室宜家之事。」

仁貴說:「既承岳父美意,小婿理當不負重望,自然早歸,以答深情。」

說完,弟兄四人出了牆門,辭別員外,離了樊家莊。

在路耽擱了幾天,已到了龍門縣內,歇在羅店中。

其夜寫了三紙投軍狀,仁貴的軍狀改為薛禮。

一宵過了,明日清晨,都到轅門,著中軍官接進軍狀,來至大堂。

旗牌官鋪在公案上,有張大老爺先看了三位大王軍狀,說:「快傳進來。」

中軍答應,連忙傳進三人,跪在堂上。

張環說:「哪一個是李慶紅?」

應道:「小人就是。」

張環說:「你既來投軍,可能弓馬一精一熟?」

慶紅說:「小人箭能百步穿楊,十八般武藝件件皆一精一。」

張環說:「你胳膊有多少氣力?」

慶紅說:「小人左膊有四百斤,右膊有三百斤。」

張環說:「你善用什麼器械?」

慶紅說:「小人慣用一把大刀。」

張環說:「既如此,你刀可帶來?」

慶紅說:「帶在外邊。」

張環說:「快拿刀來耍與本總看。」

慶紅答應,到外邊拿了大刀,來到大堂上耍了起來。

慶紅刀法一精一通,風聲搖響,真個了得。

使完了,跪伏一在地。

張環又傳進姜興本、姜興霸,也是這一般問過了,也是各把槍刀之法使了一番。

張環滿懷歡喜說:「本總十二名旗牌,已得九個。

看你三人刀法一精一通,槍法熟透,不免在標下湊成十二名便了。」

三人一大悅,說:「多謝總爺抬舉。」

三人改換旗牌版式,站立兩旁。

張大老爺看到第四張上寫著:具投軍人薛禮,山西絳州龍門縣人氏。

張環心中一想:「又有什麼龍門縣姓薛的?且不要管他。」

便吩咐中軍傳進來。

那中軍答應一聲,連忙出轅門,傳薛禮到大堂跪下。

張環抬頭一看,嗄!原來就是薛仁貴,是改了名字來的。

這番不覺大怒,兜頭大喝道:「你這該死的狗頭,本總好意放你一條生路,你怎麼不知死活,今日還要前來送命麼?左右過來,與我將這狗頭綁出轅門開刀!」左右一聲答應。

嚇得薛禮魂不在身,說:「阿呀大老爺,小人前來投生,不是投死的。

前日犯了大老爺諱字,所以要把小人處斬。

今日沒有什麼過犯了,大老爺為什又要把小人處斬起來?」

張環喝道:「你還說沒有什麼過犯麼?本總奉了朝廷旨意龍門縣招兵,凡事取吉祥。

你看大堂上多是穿紅著綠,偏偏你這狗頭,滿身儘是穿著白服,你帶孝投軍,分明咒詛本總了。

左右還不拿下去看刀!」李慶紅、姜興本、姜興霸三人聽了,連忙跪下,叫一聲:「大老爺在上,薛仁貴乃是旗牌結義弟兄,他生一性一好穿白服,同來投軍。

既然誤犯了大老爺的軍令,望大老爺念旗牌生死好友,患難相扶,且饒他這條狗命。」

張環說:「也罷,看三位旗牌面上,暫且饒你。

左右過來,與我趕出去!」兩旁一聲答應,將仁貴推出轅門。

仁貴仰天長歎說:「咳,罷了。

誰知道我這等命苦,同兄弟們兩轉投軍,盡皆不用。

難道我這般命薄,沒有功名之分,故而總兵推出不用。」

正是:

命運不該朱紫貴,終歸林下作閒人。

仁貴想罷,暗道:「不如回家去罷,將將就就苦度了日子。

何苦在此受驚恐!」

正在思想,後面李慶紅與姜氏兄弟三人,一齊趕上前來說:「薛哥,我們四人同來投軍,偏偏不用哥哥。

日後開兵打仗,沒有哥哥在內,叫兄弟們也無興趣,不如我們退回風火山,同為草寇罷。」

仁貴說:「兄弟們又來了。

為兄穿白觸怒了大老爺,所以不用。

你等總爺喜得隆一寵一,後來功名如在反掌之中,為什麼復去做綠林響馬?這個斷斷使不得。」

三人說:「既如此,哥哥此去改換衣服,再來投軍,小弟們在此候望。」

仁貴說:「噯,兄弟,我二次投軍,尚不收用,此乃命賤,再來也無益了。

若是兄弟思念今日結拜之情,後來功名成就,近得帝皇,在聖駕前保舉一本,提拔為兄就為萬幸了。」

三位弟兄齊道:「這個何消說得。

如此,哥哥小心回家,再圖後會。」

仁貴應聲:「曉得。」

別了三位弟兄,到飯店中取了行囊,即悶悶上路而去。

單講三弟兄回到總府衙門,送了中軍盔甲銀,在旗牌房內周青見禮,大家細談出身之事,對薛禮二次投軍不用,歎息良久。

大家說:「我們都是結義兄弟了,自後同心協力,不可欺兄滅弟就是了。」

且按下不表。

再講仁貴自別李、姜三位弟兄,悶悶不樂,到飯店歇了一宵,次早就行。

不上四五里路,但見樹木森森,兩邊多是高山,崎嶇難行,山腳下立一石碑,上寫著:「此處金錢山,有白額虎傷人厲害,來往人等須要小心。」

仁貴見了,笑道:「何須這樣大驚小怪?恐嚇行人?太欺天下無人了。

我偏要在此,除此惡物,以弭禍患。」

就在兩山交界路上睡到午後,只聽見叫喊道:「不好了,不好了!阿唷唷,這孽畜追來,我命休了,誰來救我!」豁喇喇望山上飛奔過來。

仁貴夢內驚醒,站起身來一看,只見一騎飛跑,上坐著一人,頭戴烏金盔,身穿大紅顯龍蟒袍,腰圍金帶,腳下皂靴踹定踏鐙。

一嘴白花鬚髯,手拿一條金披令箭,收緊絲韁繩,拚命的跑來,叫救不絕。

仁貴一看,後面白額虎飛也趕來。

仁貴心中暗想:「這人不是皇親,定是國戚。

我不救他,必遭虎害。」

即時上前,一把將虎領一毛一扯住,用力捺住,虎便掙扎不起。

便提起拳頭,將虎左右眼珠打出,說:「孽畜,你在此不知傷了多少人一性一命,今撞我手內,眼珠打出,放你去罷。」

那虎負痛而去。

仁貴轉身問道:「將軍受驚了。

請問將軍高姓大名,為何單身獨行,受此驚嚇?」

那將軍道:「我乃魯國公程咬金,奉旨各路催趕錢糧,打從此地經過,不期遇此孽畜。

我若少年,就是一隻猛虎也不怕它,如今年老力衰,無能為矣。

幸遇壯士,感恩非淺。

請問壯士,既有這等本事,現今龍門縣內招兵,何不去投軍,以期寸進。

在此山路上經營,有何益處?」

仁貴道:「原來是程老千歲,小人不知,多多有罪。

但不瞞千歲說,小人時乖運蹇,兩次投軍,張總兵老爺總是不用,所以無興退回。

欲轉家鄉,悶悶不快,在此山林睡覺。

忽聞喧喊,故此起來。」

咬金道:「你有這本事,為何他不用?」

仁貴道:「連小人也不知道。

但我們兄弟四人都用,單單不用我。」

咬金大怒道:「豈有此理!張士貴奉旨招兵,挑選勇一猛英雄,為何不用?孤欲帶你到京,只是不便。

也罷,我有金披令箭一枝,你拿去,張土貴收用便了。」

仁貴應道:「是。

多謝千歲。」

仁貴接了令箭。

咬金即策馬前去,這且不表。

單說仁貴得了魯國公令箭,連夜趕到龍門縣,天色還早,就到衙門,大模大樣。

中軍喝道:「你這個人,好不知時務。

大老爺連次不用,幾乎一性一命不保,今日又來則甚?」

仁貴道:「不要管,快報與大老爺得知:有魯國公金披令箭在此,要見大老爺。」

中軍聞言,不得不報。

說:「候著!」中軍進稟說:「有不用薛禮,得了程千歲令箭,要見大老爺。」

士貴聽言,心內吃驚道:「既如此,著他進來。」

中軍傳進仁貴跪下,呈上令箭。

張環一看,果是魯國公老千歲的,便問:「你在哪裡得來的?」

仁貴道:「小人打從金錢山過,路逢一隻白額猛虎,欲傷程爺,小人將虎打瞎兩眼,相救了程公爺。

他說上各路催糧回京,不期遇虎,幸虧解救,因問小人:『既有本事,何不到龍門投軍?』小人說:『投過兩次不用,要回家去。

』千歲大怒道:『有此本事,為何不用?我有令箭,他若再不用,孤與他算帳!』故小人只得大膽到此。」

張環聽言,魂不附體,心內暗想:為今之計,倒要用了。

眉頭一皺,計上心來,說:「薛禮,既然如此,我只得用你。

但有一句話問你:「昨日程千歲可曾問你姓名?」

仁貴道:「這倒不曾問及。」

張環說:「如此還好。

你兩次投軍,非我不用,這是一片惻隱之心,救你一性一命。

你有大罪,朝廷正要尋你處決,你可知道麼?」

薛仁貴道:「小人從未為非,有何大罪?」

張環道:「只因前日天子掃北歸師,得一夢兆,見一白袍用戟的小將,拿住朝廷,一逼一要降表,又有詩四句道:家住遙遙一點紅,飄飄四下影無蹤。

三歲孩童千兩價,生心必奪做金龍。

君王細詳此詩,乃穿白袍小將家住遙遙一點紅,是山西地方;第二句其人姓薛,第三句乃仁貴二句,末句言此薛仁貴要奪天下的意思。

如留此人在世,後必為患。

於是降旨,要暗暗查究你,起解到京處決,以絕後患。

你不知死活,鑽入網來。

我有好生之德,故託言犯諱犯忌,拿去開刀,使不敢再來。

絕此投軍之念,豈不救了你一性一命?不道你又偏偏遇著魯國公,幸喜不知姓名。

若說出來,頃刻拿到京師處決。

如今有了這枝令箭,我也難救你了。」

張環一席瞎話,嚇得仁貴面如土色,連忙跪下道:「阿呀,小人一性一命求大老爺放回,感恩不淺。」

張環道:「前日沒有令箭,你偏不肯回家;如今有此令箭,你要回家,也難放你去了。」

仁貴道:「大老爺啊,小人哪裡知道底細?屢屢思量干功立業,哪曉有這些奇冤。

萬望大老爺救救小人蟻命。」

張環道:「也罷。

我向有好生之心,況又是夢中之事,或者未必可信,何苦害你一性一命?看你本事高強,一精一通武藝,若要保全一性一命,除非瞞隱仁貴二字,竟稱薛禮。

前鋒營內月字號,尚缺一名火頭軍,不如權作火頭。

倘後立些功勞,我在駕前保舉,將功贖罪,亦未可知。」

仁貴大悅說:「蒙大老爺恩德,願為火頭軍。」

四名旗牌跪下說:「大老爺,我等願與薛大哥為火頭軍,求大老爺容我等同一居一處。」

張環說:「也罷,既同為火頭軍,斷不可稱叫薛仁貴。」

眾人說:「這個不消大老爺吩咐,只叫薛禮,內邊弟兄稱呼。」

四人脫一下旗牌衣服,換了火頭軍衣帽,五個人同進月字號。

這一日,五人睡在裡頭,走進四五十人,多是些有力氣新投軍的。

見這五人睡在此,就喝道:「呔!火頭軍,日已高了,還不起來燒飯?我等肚內饑了。」

周青過來道:「你們這班狗頭,這麼放肆!許多人在這裡不燒火,還要我們燒?」

眾人說:「火頭不燒火,要我等燒不成!自然火頭軍燒火服侍我們。」

周青道:「我們叫火頭將軍,怎麼落了一字,叫起火頭軍來?」

眾人怒道:「好殺野火頭軍!若再多言,我們要打了。」

周青說:「要打?來、來、來!」走一步上前,把手一推,眾人都立腳不住,跌了一跤。

眾人立起身來,說道:「火頭將軍本事高強,請問尊姓大名,我等來燒便了。」

周青說:「你要問姓名麼,這三位李慶紅、姜興本、姜興霸,做綠林出身,在風火山殺人放火,驍勇不過,均是我薛大哥活擒過來投軍的。」

這正是:

只得改邪歸正路,投軍立做立功人。

畢竟眾英雄如何出息,且看下回分解。

分類:古典俠義小說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薛仁貴征東
第1回 龍門縣將星降世 唐天子夢擾青龍第2回 羅通班師配醜婦 狼主差使貢金珠第3回≠金獅叔寶傷力 見白虎仁貴傾家第4回 大王莊仁貴落魄 憐勇士金花贈衣第5回 富女逃難托乳母 窮漢有幸配淑女第6回 射鴻雁欣逢故舊 贈盤纏結義投軍第7回『家莊三寇被獲 薛仁貴二次投軍第8回 繡花願招豪俠婿 仁貴怒打出山虎第9回 金錢山老將薦賢 贈令箭三次投軍第10回 尉遲恭征東為帥 薛仁貴活擒董逵第11回 仁貴巧擺龍門陣 天子愛慕英雄士第12回 小將軍獻平遼論 瞞天計貞觀過海第13回 金沙灘鞭打怪獸 思鄉嶺慶紅認弟第14回 薛禮三箭定天山∥將驚走鳳凰城第15回 汗馬城黑夜鏖兵★凰山老將被獲第16回 尉遲恭囚解建都 薛仁貴打獵遇帥第17回 天子被困鳳凰山 蘇文飛刀斬眾將第18回 薛萬徹殺出番營 張士貴妒賢嫉能第19回 月英法逞蜈蚣術 藥師仙賜金雞旗第20回 蘇文大敗歸建都 宗憲袍幅冒功勞第21回〈德犒賞查賢士 仁貴月夜歎功勞第22回∥將力擒張志龍 周青怒鎖先鋒將第23回 仁貴病挑安殿寶〈德怒打張士貴第24回 火頭軍躲藏軍洞 唐天子困越虎城第25回 護國公魂遊天府 恤主掛白救駕第26回 秦懷玉衝殺四門 老將軍陰靈顯聖第27回 孝子大破飛刀陣 唐王路遇舊仇星第28回 雪花鬃跳養軍山 應夢臣救真命主第29回 銀鑾殿張環露奸 白玉關巧得龍駒第30回 長安城活擒反賊 讓帥印威重賢臣第31回 賣弓箭仁貴巧計 逞才能二周歸唐第32回 猩猩膽砧傷唐將 紅幔幔痛失摩天第33回 寶石基采金進貢■余國借兵圍城第34回 程咬金誘惑蘇文 摩天嶺討救仁貴第35回 薛禮大破圍城將 蘇文失計飛刀陣第36回■余國二次借兵 朱皮仙播弄神通第37回 香山弟子除妖法 南國元戎演陣圖第38回 蘇文誤入龍門陣 仁貴智滅東遼軍第39回 唐天子班師回朝 張士貴欺君正罪第40回 平遼王建造王府 射怪獸誤傷嬰兒第41回 王敖祖救活世子 薛仁貴雙美團圓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