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澹台: 歷史來源 出自春秋時魯國孔子弟子滅明的後代,以地名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百家姓》澹台

百家姓

澹台

歷史來源

出自春秋時魯國孔子弟子滅明的後代,以地名為氏。春秋時有魯國孔子的弟子,字子羽,名滅明,南遊長江流域,居於澹台湖(在今江蘇省吳縣);另一說是居於澹台山(今山東省嘉祥縣南),遂以湖(山)名命姓名,因取名澹台滅明。其後代子孫遂以澹台命姓,稱澹台氏。

家族名人

澹台滅明:春秋末年魯國武城(今山東省平邑縣南)人。姓澹台,名滅明,字子羽,孔子七十二弟子之一。其相貌醜陋,但為人公正,非公事不見卿大夫,受到孔子的推崇。據《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說他「行不由徑,非公事不見卿大夫」。後來遊學於江淮,弟子多達300人,名揚各諸侯國。因其貌醜,孔子開始曾以為才薄,當發現其優點後,則自稱「以貌取人,失之子羽」。唐開元二十七年(739年)追封「江伯」。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加封「金鄉侯」。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稱「先賢澹檯子」。

澹台敬伯:東漢名士,又名澹台恭,會稽人。向薛漢為師學習《韓詩》,為薛漢最知名的弟子之一。薛漢的弟子中,以澹台敬伯與杜撫、韓伯高等最為知名。

遷徙分佈

(缺)澹台姓在大陸和台灣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澹台姓起源於春秋時候,魯國地名為澹台山(今山東省嘉祥縣南),後來有孔子的弟子,字子羽,名滅明,相貌醜陋,但品行端正,喜歡這裡的風景並居住於此,就以山名作為自己的姓氏,故叫澹台滅明。他的後代,就承繼澹台為姓,世傳澹台氏。另一種說法,也是源於地名,但是一名為澹台的湖泊。書載,滅明南下遊歷各地,曾居於澹台湖濱,並以湖名為姓。後人因之。澹台氏如今並不多見,許多澹台氏早就簡化成台氏了。澹台姓望出太原郡,戰國時秦莊襄王置郡。治所是晉陽,在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

分類:古籍精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百家姓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