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效新書》卷十四 拳經捷要篇:故存於後,以備一家。學拳要身法活便,手法便利,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紀效新書》卷十四 拳經捷要篇

紀效新書

卷十四 拳經捷要篇

拳法似無預於大戰之技,然活動手足,慣勤肢體,此為初學入藝之門也。

故存於後,以備一家。

學拳要身法活便,手法便利,腳法輕固,進退得宜,腿可飛騰,而其妙也,顛起倒插;而其猛也,披劈橫拳;而其快也,活捉朝天;而其柔也,知當斜閃。

故擇其拳之善者三十二勢,勢勢相承,遇敵制勝,變化無窮,微妙莫測。

窈焉冥焉,人不得而窺者,謂之神。

俗云:拳打不知,是迅雷不及掩耳。

所謂不招不架,只是一下;犯了招架,就有十下。

博記廣學,多算而勝。

古今拳家,宋太祖有三十二勢長拳,又有六步拳、猴拳、圇拳,名勢各有所稱,而實大同小異。

至今之溫家七十二行拳、三十六合鎖、二十四棄探馬、八閃番、十二短,此亦善之善者也。

呂紅八下雖剛,未及綿張短打,山東李半天之腿,鷹爪王之拿,千跌張之跌,張伯敬之打。

少林寺之棍,與青田棍法相兼;楊氏槍法與巴子拳棍皆今之有名者,雖各有所傳,有上而無下,有下而無上,就可取勝於人,此不過偏於一隅。

若以各家拳法兼而習之,正如常山蛇陣法,擊首則尾應,擊尾則首應,擊其身而首尾相應,此謂上下周旋,無有不勝。

大抵拳棍刀槍釵鈀劍戟弓矢鉤鐮挨牌之類,莫不先由拳法活動身手。

其拳也,為武藝之源。

今繪之以勢,注之以訣,以啟後學。

既得藝,必試敵,切不可以勝負為愧、為奇,當思何以勝之,何以敗之。

勉而久試,怯敵還是藝淺,善戰必定藝精。

古雲藝高人膽大,信不誣矣!余在舟山公署,得參戎劉草堂打拳所謂犯了招、架便是十下之謂也,此最妙,即棍中之連打。

(圖A)

(圖B)

(圖C)

(圖D)

(圖E)

(圖F)

(圖G)

(圖H)

(圖I)

(圖J)

(圖K)

(圖L)

分類:古代兵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紀效新書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