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效新書》卷八 操練營陣旗鼓篇:待眾聲跡將定,又稟放靜炮,稟訖,放炮三個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紀效新書》卷八 操練營陣旗鼓篇

紀效新書

卷八 操練營陣旗鼓篇

一、發放候升帳喊堂畢,牙旗開,中軍官稟升旗,稟訖,即放炮一個,擂鼓升旗。

待眾聲跡將定,又稟放靜炮,稟訖,放炮三個,三軍肅靜,敢有喧嘩者,軍法施行。

又稟稱吹號笛、聚官旗、聽發放,俟官旗到齊立定,金止,中軍官叫官旗上來,兩邊齊應一聲,自卑而尊,由隊長從下擺起,務要行次疏直齊均,各官旗依次跪下,中軍官執發放牌高聲發放云:官旗聽著!耳聽金鼓,目視旌旗,步閒進退,手習擊刺。

萬人一心,惟將令是聽!違犯的,軍法不饒!每一句,眾應一聲。

分付畢,若有別項講諭,各靜聽主將逐一親說記定,依次分付,自尊而卑起立,分列如前,中軍官傳令官旗下地方,眾應一聲,聽大吹打,官旗由原路散回信地。

聽各把總吹號笛,哨官哨隊長俱聽把總處照台上發放,但先一句云:奉台上號令。

如有分付,一體字字諭之,仍照台上規矩,大吹打散回信地。

又哨隊長各到本管哨官處再行宣說,但第一句云:奉本總號令。

畢,歸隊。

隊長率兵通聽哨長髮放,但第一句云:奉本哨號令。

畢,又兵聽隊長傳說。

約一刻,掌下營號頭,即各肅靜聽下營。

(圖A)

一、中軍請鈞旨下營,稟訖,中軍即撥下地方巡視人役,每哨二名,共十名,旗上明書「某哨巡視」字樣,俱赴台下稟請下地方藍旗,聽發放掌號官發放。

凡吶喊不齊、行陣錯亂、喧嘩違令、臨陣退縮,拿送處治。

分付訖督戰旗牌,每總一面,五面付官,懸牌執旗,稟稱:執旗牌下地方。

督陣旗牌上馬,各巡視旗從之,由發放路各歸營哨。

中軍吹孛羅,各起身;一蕩喇叭,必警;二蕩,必齊;再吹叭羅,中軍擺金鼓旗幟,掌旗者即將原列兩行旗取五方一副、上將台二副擺定,兩邊官兵聽點鼓於台前。

如路廣,則兩哨四隊平行;如路狹,則每哨挨隊依鴛鴦陣法照圖行至極前,俱層層立定,金響鼓止。

以下至「收為大營」句止,共八條。

其八圖,此每每臨陣對敵所用者,乃實效,非飾觀視之筌蹄也。

數年屢戰,一切號令行伍,俱如圖款,毫不更易,是以每戰必全捷,而我兵不損。

及至困攻賊,雖竭力以刀石擲敵而我兵不為所傷者,此鴛鴦陣牌筅槍黨居次之功也,須臨陣觀之,便得妙處肯綮。

借或場操之際,肯有親入行伍內一試之者,亦自知其利不可以口舌楮筆載也。

今將初出圖令開後次第之。

(圖A)

俟定,又點鼓點旗,前營正兵即由正路以當賊之頭,左營即由左取路以出賊之左,右營即由右取路以當賊之右,俱依大鴛鴦陣勢單隊雙行。

如有五營,則以後哨急出伏於左右,因地勢山林而從便相機。

如欲俟賊來迎我,我則伏兵出於前三枝大兵之前里許之地;如我欲徑殺入賊中,不待賊動則伏兵,即於我所進左右二枝大兵之後,與交鋒之地相去不過半里伏之,此時料賊已相見,不必密行也。

候前正兵將近賊一里之地,急吹單擺開喇叭,將鼓急點,前營正兵即大鴛鴦陣平平一字列開,以前哨為第一層,後哨為第二層,左哨為左翼,右哨為右翼,左營奇兵以前哨出左路抄賊,為正兵後哨為二層接應,左哨為左翼,右哨為右翼;其右營奇兵亦照前營兵分於右通。

每一層為平一字擺開,如路狹,則擺大鴛鴦陣;如路寬,則自大鴛鴦陣又分擺為三才陣,俱在臨時所變,此皆以場操兼對敵之實事言也。

若專在場操,其伏兵一半出大兵之前,一半在大兵之後,庶二者俱習矣。

但如伏兵在兵之前,必須賊未見時先事遣發,亦必賊勢迎頭而來者乃可也。

然此伏收功最易,但伏之甚難,非上等好漢齊心齊力不可也,須賊過我伏來,方聽我號令而出,不大成則大敗。

惟有隨兵同出,遇藏身之處,從便伏於兵後一著,此最穩當,雖不大得,亦不大失。

但此伏所以防前兵少卻為第一功,除此無所用其力。

如此攻伏,恁是如何,賊不可測。

何則?有前行大兵遮護之耳。

其中軍兵一面在大兵後二三里之內,據險扎老營。

如此擺陣,須速其定伏兵。

俱伏已畢,候近賊百步之內,中軍放銃一個,吹長聲喇叭,鳥銃手在前打銃,每長聲喇叭一聲,打放一層,只至擂鼓而止。

如喇叭急吹長聲,連連不止,是要鳥銃手一齊放了,也不必抽放。

又近賊五十步外放起火一枝,各射手兵放箭、放弩、放火箭畢,吹天鵝聲喇叭擂鼓,各兵奮勇徑奔賊鋒,再不許時刻遲疑,恁是如何廝殺,不許亂了鴛鴦陣,隨離隨合,務要牢記其平日所習陣法,牌筅槍刀之法,用時都如平日爭忿廝打一般不慌不忙,殺進一層又殺一層,殺死倭賊,恁從後兵斬級,當前者只管殺去,恁賊擲來金銀,只是廝殺,再不須顧。

第一層戰酣,擂鼓,少緩,又擂鼓,第二層急急衝過前層接戰,前層少整隊伍。

鼓又少緩,又擂鼓,第一層又衝過第二層之前接戰,原二層少整隊伍;兩翼奇兵一體間層依令進戰整隊,與正兵同。

待左右俱合之際,扮賊奔走屯巢之象,鼓又少緩,再次擺隊伍喇叭,各兵即將賊所奔入之巢、或上山林之內,即時四面各整鴛鴦大隊圍住。

每遇門路處,以厚兵一哨官者當之,緊於門路要口鴛鴦陣列定,以備併力衝出殺入,不許輕動擅進,恐中賊伏,及或一人有失,誤事不小。

賊之銳鋒死鬥皆在此處,但以守定為功。

其非門路之處,各營哨分內信地之兵聽即設計出奇從便攀登,以入敵戰,但責其取勝而已。

大捷既畢,據報無警,各兵照舊困攻,聽中軍差親兵入圍內搜報平安,聽摔鈸響,各於腳下收成大隊;再聽摔鈸響,各哨為一聚,各營為一大聚,俱隨五方各該大旗下立定,俱仍照原出戰大陣之規分前後層左右翼;聽鳴金一聲,各前一層退出,間隊退在後層之後;連鳴金二聲,齊喝一聲立定;又聽鳴金一聲,又後一層不退之兵間隊退過已退兵之後;又鳴金二聲,齊喝一聲立定。

如此間隊,依金退至中軍大營,放炮三個,吶喊三聲,鳴金大吹打得勝鼓,各兵挨次看旗頭收回作大四疊,此五營出陣之說也。

若止四營,則以一營為正,二營為左右,以第四營一半設伏,一半扎老營。

若止三營,則以一營為正兵,一營分為左右,一營之半為伏兵,一半為老營。

若兵止二營,則以一營中一半為正兵,一半分為左右;一營一半為伏兵,一半為老營。

若止一營,則以各哨分之。

雖是一個人,亦可如圖操習,及如圖臨陣也。

刻舟求劍者,豈足此語此?

(圖A)

右如全營圖之方幅有限,姑圖一營以例其全。

(圖A)

(圖B)

右不能盡圖,亦如前耳。

退出圍地,金止,五方旗聽打金邊發出,為四疊立定;聽大吹打,五方旗齊點,各兵照旗色分行各旗下,為大四疊。

圍攻之法,不可執一也,如賊勢大敗,賊少我眾,所圍之處或山林人家,又復狹窄,方可四面合圍,必使一倪不返。

如賊氣方盛,我少賊眾,或所圍之處散闊,而我兵分守不足,必缺生路一面,分兵於去圍十里之外必遁之路伏之。

(圖A)

(圖B)

收畢,吹打止,鳴鑼,坐地休息。

金鳴鑼止,打金邊,發塘報。

候塘報搖黃旗,知有賊,各兵聽吹孛羅起身,先點後營旗不點鼓,後營兵分為二枝,照前次擺開圖設伏。

畢,次點鼓、點旗,發前營兵為正兵,左營為左翼,右營為右翼,中軍在後,據險扎老營,通照前次擺開之圖立定。

聽吹擺隊伍喇叭,擺為大鴛鴦陣。

金鳴喇叭止,又聽吹單擺開喇叭,擺成三才陣。

金鳴喇叭止,鳥銃手照前陣號令放炮。

畢,中軍擂鼓,鳴天鵝聲喇叭,吶喊,各兵一擁飛身追戰,第二層隨上。

鼓少緩,又急擂鼓,第二層又飛身衝出前層之前衝戰,前層少整隊伍。

右營等兵通照前陣內號令,一體操戰。

候二層俱交鋒之初,前伏兵一齊擁出賊之後。

至左右兵合戰得勝,聽鳴金戰止摔鈸響,各整在所立信地,此時在兵後左右伏兵照舊伏不許動;再聽連鳴金三聲,退回,退法俱照前陣圖號,退至中軍之前。

押陣大旗巡視旗急搖,中軍放銃一個,原設在陣後左右伏兵與中軍正兵先將鳥銃一通盡放;擂鼓,吹天鵝聲喇叭,合正伏之兵一齊吶喊,左右伏兵急進,中軍退回,正等兵俱一齊轉身,便衝進其前,與賊交鋒混戰,必勝而後已。

摔鈸響,收整隊伍。

又摔鈸響,各押陣大旗收回,先立為長一字陣之表,比先出一字稍加稀闊,左右兩營橫離一百步;鳴金大吹打,各營照旗收回,仍為長一字陣立定;金止,中軍稟對壘安大方營,稟訖,照後大方營圖號施行。

一、發兵出列之圖

一、收兵退回之圖

俱與前出戰收退之圖相同,茲不重出,當取法於前圖雲。

夫南方山水林翳,地勢最狹,惟有前二陣用無不宜,此因地措形也。

何則?善用兵者因敵情轉化,其法已云然矣,而不知善操習者,亦因兵情轉化,豈有一定之習哉?善用形者,亦因地形措戰,豈有一定之陣哉?況兵列既長,緩急之變,賊勢叵測,苟或遇出於此格之外,偶有警急,豈能候中軍號令?若遇未及照令施行之中,忽有前變,則前營把總即自主號令,先以備戰,左營、右營各聽當前把總之號,即如中軍號令一般;則後營伏兵即當於前哨之後左右、或遇山渠、或林木人家、或街巷灣曲可以潛躲身形之處,偃旗斂跡銜枚,充為伏兵,以備前哨萬一卻回,俟其走盡追過我伏來,聽在後老營兵炮響,即便矢起截沖賊中,或出賊之後,如此必轉以為功,而前伏不及設,亦不必設矣。

其扎老營策應兵,如賊徒戰進前哨兵來,俟賊過伏兵所在,即便衝出。

後營兵一面在後太遠處據險為家,阻拒阨塞,豎立營壁,管三營火兵做飯備守。

一、戰勝追賊防伏之法

夫倭性人自為戰,善於抄出我後,及雖大敗,隨奔隨伏,甚至一二人經過尺木斗壑亦藏之,往往墜其計中。

辛酉之役,一月十捷,我兵損不及六七人,議者謂非兵之巧,乃賊之拙,此倭不如別倭之有伏也。

殊不知將前法已曾教熟於平時,故如花街之捷,戰追四十里而保全勝者,非賊之無伏,我有搜守之法而伏無所用也。

其法:如賊徒一戰而敗,賊遂奔北,我兵追上,凡遇林木人家、過溪轉角之處,每量林木屋垣灣曲大小,即留一隊或一哨守其必出之口,而他兵一面徑跑追上。

每遇一處,即留一處。

又或村落極大者,即通行圍止,聽人進搜,無賊高聲為號,又復前追。

其麥田茂草之地,又皆可伏之所,我兵每一哨內即留一隊,分投下路星散麥田草中搜打喊叫,一面正兵徑追,故每戰多於麥田中搜獲生擒,此非避我者,正賊之伏也。

一、操法:以木牌上書麥田、村屋,分別大小等字,恁聽一人以便插於教場,以灰畫為委委曲曲羊腸大路一道。

擂鼓交鋒,既勝追賊,照前說依圖分往下路於所立木牌處搜防。

今列圖於後。

(圖A)

一、中軍大戰全捷,對壘安大方營,打金邊,五方旗幟先出立表執旗。

立表之人執五方旗者,先於中軍四直各數行足立定各四角表旗,自門旗平看,亦行步如數立定為四角之表,各須聽主將預計。

如每鴛鴦一隊該去一丈計之,每面約若干隊,為若干步;高招又少折一半,立為子層。

前營兵即為前面,左營即為左面,右營即為右面,後營即為後面。

(圖A)

一、吹擺隊伍喇叭,兵照各方旗色,依本旗望表蟻附,下營各哨為一簇圍聚門旗兩邊。

俟人定,聽吹長聲單擺開喇叭,照方營圖撒開,依鴛鴦整陣立定,司掀者作掘塹勢,立拒馬者立拒馬,下蒺藜者作安蒺藜勢。

鑼鳴,俱坐。

豎黃旗、擂鼓,發火兵樵汲。

鼓三通,發出,閉營門。

吹號笛,官旗發放會議事,俱照台上發放號令施行。

候各到地方,掌號吹長聲孛羅,全營起身,擎槍作勢。

方伏黃旗,收火兵,進營,起火一枝。

各營舉火炊食畢,即隨報有賊之處,看豎何旗,如豎紅旗,則前面備戰;豎黑旗,後面備戰;豎藍旗,左面備戰;豎白旗,右面備戰。

旗既豎,聽叭羅一蕩,起身收執器械。

點鼓鳴銃,先行在前離本營一百小步立定,其該營之兵前哨出在鳥銃後,每哨各隊平列為一層,二哨在左,三哨在右,四哨在後,照圖擺定。

其中軍親兵之類一字擺在出戰兵之後,以補該面方營之缺。

聽吹擺隊伍喇叭,前哨疏擺大鴛鴦陣,在前為正兵,左哨出左邊,右哨出右邊,後哨攢上前,與前哨相近二十步,為次層。

接戰兵其左右兩翼兵,務與中間正兵相去各隔一哨之地,切不許擠密相聯。

各以一哨、二哨為抄賊奇兵,三哨四哨徑在大兵之前半里外左右,或山或險、或林木人家、或溝渠,但可遮藏形跡之處,俱各銜枚偃旗臥定為伏兵。

其交鋒之法:聽中軍放炮一個,吹長聲喇叭一聲,銃手放炮一層,吹過五次喇叭,放過五次炮,盡出戰,如有令分付。

若喇叭吹長聲緊吹數聲不止,則凡在炮手一齊單列盡數放畢。

點鼓,前哨慢行出鳥銃外。

擂鼓、吹天鵝聲喇叭,吶喊交鋒。

任是如何,不許離亂鴛鴦陣法;一隊一陣,任其亂殺亂砍,不許與牌手相離。

一聞金響,即復原隊。

如賊不退,尚在交鋒,金不鳴,中軍擂鼓忽止又點鼓,則該二層間隊出,約將到,擂鼓吹天鵝聲,急出前層之前接戰,兩翼抄賊,奇兵相夾而進。

如賊敗走,原擂之鼓聲聞不歇,則當交鋒之層只顧追殺上前,二層緊隨。

擂鼓少止再擂,又是二層間出,只顧整隊間出上前追殺。

但聞鳴金三聲,火速腳下立定。

聽摔鈸響,速收整原隊。

鳴金一下,第一層退至最後層兵之後;聽連鳴金二聲,復擎槍回頭作勢齊喝一聲立定;又如此鳴金,二層又退回已退後層之後;又鳴金二聲,又復擎槍回頭作勢齊喝一聲立定;再鳴金,又該已退在前之兵又退又止。

如此依聽金令輪退,只至鳥銃之後。

此時賊若追我過伏兵來,中軍即放大銃三個,兩邊伏兵一齊擁出,打銃兵皆橫奔沖賊,務出死力抵敵;正面兵一齊回頭擁上,四面合攻混戰,老營發兵助勢。

此時伏兵已起,若已退正兵而不即回頭拚命策應者,全隊如禁令條約施行。

大得勝,金響三聲,各照前出退法退回原扎陣之地立定。

金止,聽報無賊,摔鈸響,收隊。

再摔鈸響,收成大隊,前層不動,後層少退,留左右二哨之空,左右二哨俱各腳下立定。

再聽摔鈸響,左右二哨各馳回原空立定。

鳴金大吹打,鳥銃先回進營門,即轉身向前伏定,防前有賊來。

兵哨挨次徑歸原營,每哨一聚畢,喇叭吹單擺開,仍擺方營。

余三面之營,皆是一般號令出戰。

凡營中無故放炮,是欲更變號令,炮響後,各營看中軍豎何色旗,何營聽備出戰。

通戰收已畢,鑼鳴,俱坐,中軍稟收大營,起營,吹長聲叭羅,各起身;摔鈸響,收成大哨;再摔鈸響,五方旗招回中軍,各兵聽中軍旗招點,各營照旗方向俱歸旗下,為一字而前擺開,乃為四疊,聽令收營。

凡戰,但系正兵,俱聽喇叭次數,或擺鴛鴦陣,或擺三才陣,隨號無定。

其兩翼伏兵,定要擺作三才,決不用鴛鴦陣,蓋伏兵要突出,必是奔跑;鴛鴦陣人眾,跑遠易亂,故只用三才陣,人少易出,應急為便。

一、交鋒之法,兵在各伍牌後遮嚴緩步前行,執牌在前,只管低頭前進;筅槍伸出牌之兩邊,身出牌之後,緊護牌而進。

聽擂鼓、吹天鵝聲喇叭,交戰。

執牌者專以前進為務,不許出頭看賊,伍下恃賴牌遮其身,只以筅槍出牌之前戳殺為務。

如不上前,隊長牌兵之責。

如隊長牌兵被害,伍下償命。

其兩翼之兵先大張其勢,望外開行,俟將戰,急於賊之兩邊,各令一半自外圍戳而來,各令一半伏住;俟賊到正面,兵俱將牌立定不動,兩奇兵急合,賊必分兵迎我兩來。

奇兵俟賊四顧奪氣,正面兵即擁牌夾戰。

如勝負未分,前力已竭,又即點鼓,第二層由前層空內間出,如圖接應對敵。

聞金得勝而止,依退法退回。

架樑兵各帶小旗一面,卷訖。

知賊已無別伏,方才打得勝回營。

一、再吹單擺開,每鴛鴦一隊平去一丈五尺

(圖A)

(圖B)

一、定立交鋒之圖

一、退兵之圖

一、伏兵出戰回兵策應之圖

以上俱戰前操長營內已詳,茲照前圖施行,此不重出。

一、收營法,即從方營收成四疊,放銃三個,吶喊三聲,一齊收至將台。

鳴鑼,過隊各回原扎兩行信地。

金響鑼止,又慢鳴鑼三聲,散中軍,歸列。

鳴鑼,兵士坐息,如出戰在野,收回則放銃吶喊,畢,照行營隨地形變幾路收回。

以上操戰法似為定局,或者曰:所謂刻舟求劍也,倘兵非四營,將焉用此?殊不知一隊一哨皆可操,當照後演之式,不拘人多少,今將零哨、一哨起,至合四營上,常操分合之妙圖說另具於後。

一、挨隊操演,自一隊起,至四隊畢。

又合一哨操四哨畢,合一營操,此以下操法號令俱附各圖右。

如此,雖十人亦可用戰法,亦有奇正,不過一頭、兩翼、一尾,中軍為心,是謂握奇心,運四肢。

當敵者為頭迎鋒,尾即繼後,與頭更番間出不窮,兩翼隨之,自遠而近,迎合於前。

但遇敵處,即為頭,為正兵;但在左右,即為翼,為抄賊奇兵;但在後,即為尾,為策應兵。

其金鼓號令,雖操五人、十人,由一隊以至一營,由一營以至十萬,皆同。

一、操法,一隊前來立定,鑼鳴坐地,聽吹長聲單孛羅,各起身執器械;聽吹擺隊伍喇叭,整隊鴛鴦隊擺開;再聽吹單擺開喇叭,即變如後圖三才陣;點鼓前行,擂鼓吹天鵝聲喇叭,吶喊交戰。

五人為正兵,各三人為右左翼,金響三聲,立定;鳴金一聲,面前退回;連鳴金三聲,即向前齊喝一聲立定;摔鈸響,仍收鴛鴦隊,打得勝鼓回在教場空地立定;鳴鑼,坐地休息。

如是,又點哨長旗,第二隊照前習戰。

二隊畢,又點哨長旗,第三隊習戰。

畢,又點哨長旗,第四隊習戰。

號令皆同第一隊習戰例。

四隊俱完,是一哨完。

(圖A)

(圖B)

一、四隊為一哨,操完,聽哨官點旗吹孛羅,以上每操完的一哨俱起,聽點鼓,整鴛鴦隊,一隊單行,二隊、三隊並行,四隊單行,立定。

鳴鑼,坐息。

聽塘報在前搖旗報有賊至,聽吹孛羅,起身;聽吹擺隊伍喇叭,即整鴛鴦陣,二隊在左者左出,去正隊十小步,如野地不拘,但以進退便利為界;右者右出。

聽再吹單擺開喇叭,即分三才陣。

如不再吹單擺開喇叭,是不分三才陣,只以鴛鴦陣聽號交鋒,但以吹喇叭聲為準。

如擺三才陣已定,聽點鼓,頭層一隊慢行,四隊在後跟上。

聽擂鼓吹天鵝聲,吶喊,第一隊交鋒,任是如何廝殺,不許亂了行陣。

又點鼓,在後第四隊由一隊空中間出一隊之前交鋒,如此相輪,間出無窮。

右、左二翼二隊三隊照居中,正兵一層進,一體進一次,只進至兩翼,抄抱相合在正兵之前,止。

聽鳴金三聲,各收原隊。

再鳴金一聲,在前層退過在後一層,兩翼一體各退原路。

連鳴金三聲,齊喝一聲立定。

又聽鳴金一聲,前層又退,退至原地。

摔鈸響,收成鴛鴦陣。

再摔鈸響,收成原哨立定。

是一面操畢。

如後面塘報報有賊,即以四隊為正兵,一隊為二層間出,二隊為右翼,三隊為左翼,戰法、收法俱同前例。

如操畢,左面報有警,即以二隊為正兵,三隊為第二層,四隊為左翼,一隊為右翼,戰法、收法、號令俱同前例。

如右面報有賊,即以三隊為正兵,二隊為第二層,一隊為左翼,四隊為右翼,戰法、收法、號令俱同前例。

哨長居中調度,為中軍。

(圖A)

一、哨操畢,回空地,鳴鑼坐息,又聽二哨、三哨、四哨各輪照一哨之法操畢,又聽回空地,鳴鑼坐息。

如此,四哨俱完,又鳴金邊,探賊待報警,即聽本總點本哨官方色相同之旗,即各聽吹長聲孛羅,四哨通起身收拾器具;鳴金邊,發塘報,四哨旗即前至戰地立表,每隊有三步長,則左右旗各退第一哨之旗後十二步左右平立,第四哨旗在後之中,又退左右旗十二步立定;點鼓,先鳥銃,次前哨,挨次各就旗下立定;聽點鼓,則每哨四隊通攢到旗下平列一字;聽吹擺隊伍喇叭,一哨鴛鴦陣擺開,相去三大步。

如不再吹單擺開喇叭,是地形廣闊,就用鴛鴦陣對敵;如再吹單擺喇叭,是地險窄要,仍擺三才陣對敵。

四哨亦照一哨擺作第二層,聽令間出。

二哨即由左面遠離正兵或三十二步,或不拘,只相地形之便,或旁抄小路,但不許太遠,聲勢不相救應;以一隊、二隊徑出旁路,抄裹賊後,二隊、四隊即於出正兵三十步之前,不拘遠近,隨其山地形勢可以隱身之處,偃旗息鼓,銜收按伏,以為伏兵。

三哨亦照二哨之法出正兵之右,亦一體以一隊、二隊比照二哨抄賊,以三隊、四隊比照二哨設伏。

若遇地形偏斜,止有一邊可以伏裹,臨時聽本哨便宜分佈。

若一邊可伏,一邊可抄,則聽各哨之便,可抄賊者盡數抄賊,可埋伏者通哨埋伏。

該總內中軍等兵並不操之哨,急帶一哨官者,在五十步後據險一字擺開為老營。

如此布定寂速為要。

賊至小百步,聽本總放銃一個,每掌號一聲,鳥銃放一層;連掌號五次,五層俱放。

畢,聽點鼓,一哨緩行,出鳥銃前。

聽擂鼓,吹天鵝聲,吶喊,方才交鋒。

鼓即少緩,又點數聲,第二層四哨兵急出。

又擂鼓,聽天鵝聲,接應間出前層之前,交鋒。

鼓又少緩,又點,第一層又出二層之前。

擂鼓,吹天鵝聲,吶喊交鋒。

場操不拘幾層,只管輪聽鼓號喇叭吶喊,間空抽進,兩翼二哨三哨兵亦照正兵號挨層抄進。

若臨敵交鋒,一層已接,只有二層四哨接應,二哨三哨抄裹之兵待正兵第二層四哨一合前層共戰,則兩翼即來抄裹,以奪賊氣,以壯兵久戰之膽。

或正兵佯卻誘敵,或由正路,或由別所,任便戰引決,不許經由伏兵之處卻回誤事。

俟賊追過伏兵來,將近老營兵之時,聽放大炮一個,伏兵聞炮,左右二哨者兩邊齊吶喊躍出,或沖賊腰,或出賊後,賊必慌忙回顧,奔回之兵火速轉身,本總聽大擂鼓,盡力一擁追殺前去,萬勝無差。

戰畢,聽連鳴金三聲,即各於腳下立定;再聽摔鈸響,即各歸原隊哨;聽鳴金一聲,第一層先間隊退回後層之後;聽連鳴金二聲,喝一聲立定;又鳴金一聲,在前之層又退過已退兵之後,依前令鳴金喝立。

如此輪間抽回,只至老營原地。

聽摔鈸響,照原單擺開圖立定;又聽摔鈸再響,照原初出營隊立;聽金鼓齊鳴,魚貫收還回軍。

如賊從後來,即以四哨為正兵迎鋒;二哨一二隊為右翼兵,三四隊為右伏兵;三哨一二隊為左翼兵,三四隊為左伏兵;一哨為後哨。

如賊從左來,即以二哨為前哨正兵;三哨為後哨策應;四哨一二隊為左翼兵,三四隊為左伏兵;一哨一二隊為右翼兵,三四隊為右伏兵。

如賊從右來,即以三哨為正兵迎鋒;二哨為策應;一哨一二隊為右翼兵,三四隊為左伏兵;四哨一二隊為右翼兵,三四隊為右伏兵。

(圖A)

(圖B)

(圖C)

(圖E)

(圖F)

(圖G)

(圖H)

一、如在教場前面操完,收回原地,方立定,未及回軍,忽報後面有警,即以在後之哨為第一層正兵,先回之哨為第二層策應,正行之兵各於腳下鱗次鴛鴦陣轉身立定迎敵。

在左之哨,一哨二哨為左翼,三哨四哨為左伏;在右之哨,一哨二哨為右翼,三哨四哨為右伏,各照舊法。

但伏兵即於戰兵第二層之後左右即在陣中設伏,不及別尋伏地;抄兵急急張兩翼而上,不必正兵二層輪進之時方才同二層進。

此是一總通出之法,其出戰、收兵、按伏、出敵號令,俱與下方營時一面戰之例並不差更。

如文依令收回,仍立定;聽吹轉身喇叭,仍轉前面。

再聽報左面有賊,即以左面左哨為第一層正兵,右哨為第二層策應;前哨一哨二哨為右翼,三哨四哨為右伏;後哨一哨二哨為左翼,三哨四哨為左伏,對敵、收軍一如前面號令,先回原地,仍聽吹轉身喇叭,照前面初出圖立定。

未及回軍,又聽報右面有警,即以右面右哨為第一層正兵;左哨為第二層間出;前哨一哨二哨為左翼,三哨四哨為左伏;後哨一哨二哨為右翼,三哨四哨為右伏,對敵收軍一如前面號令。

所謂無不可為頭,無不可為尾,無不可為翼,無不可為伏,庶臨事任從何面有警,任從前後左右,無不即成營陣隊伍,左之左之,右之右之,無不由之,如驅群羊是也。

若不如此廣習獨用,萬一地窄賊近,仍要調過前哨向賊為正兵,誤事豈小小哉?一總操定,即大鳴金鼓,照鴛鴦陣行回原扎大營信地,依行伍立定,鳴鑼坐息。

聽一總,又看將台何色旗點,照旗色把總帶兵;點鼓,聽吹孛羅,起身赴中軍,照先操一總號令,布戰抄伏收退之法毫釐不許差錯。

如此五總通完,各仍回信地,擺列坐定休息,聽中軍號令。

合營大操,俱如一總之法;四面報賊,隨警調應,亦同一總四面之法,但因地形而加人數之多耳。

凡每謂之前後左右,各以前後左右之總配之;每謂之一二三四哨者,則以前後左右所分之哨配之,由此而增,百萬一法。

一、附寧紹操練生兵陣圖,其號令俱如見行,並不重注。

(圖A)

(圖B)

(圖C)

(圖D)

一、收法:摔鈸響,收拒馬;點步鼓,自銳陣收為方陣;又鈸響,點步鼓,自方陣變為三疊;又鈸響,自三疊收為直引;又鈸響,點鼓,作二疊回軍。

△結伍法

以伍人為伍,立一伍長主之,必擇平素相識者,晝戰面貌足以相見,夜戰聲音足以相知。

(圖A)

△立隊法

以五層站立,隊長居前,伍長居中,以成一方縱橫成行。

右所謂行伍,即此法也。

(圖A)

△結隊法

以五伍二十五人為一隊,立一隊長主之。

隊者,元首也;四伍,四肢也;四兵者,拇指。

臨陣立以連刑之法,如身使臂指是也。

(圖A)

△結攢法

以四隊為一攢,立一攢長主之,其形如井字,加以束伍之令。

古所謂結者,如絲之紐,紐而不可卒解者也。

(圖A)

分類:古代兵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紀效新書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