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學教材》蒼朮的功效與作用·五 化濕藥:【藥用】菊科草本植物茅蒼朮Atractlodeslancea(Thunb.)DC.或北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中藥學教材》蒼朮的功效與作用·五 化濕藥

中藥學教材

蒼朮的功效與作用·五 化濕藥

蒼朮

【藥用】菊科草本植物茅蒼朮Atractlodeslancea(Thunb.)DC.或北蒼朮A.chinensis(DC.)Koidz.或關蒼朮A.japonicaKoidz.exKitam的根莖。

【性味與歸經】辛、苦,溫。

歸脾、胃經。

【功效】燥濕健脾,祛風濕,解表,明目。

【臨床應用】1.用於濕阻脾胃、脘腹脹滿,寒濕白帶,濕溫病以及濕熱下注、腳膝腫痛、痿軟無力等症。

蒼朮溫燥而辛烈,主要用於寒濕較重的症候一般以舌苔白膩厚濁作為選用的依據。

由於其燥濕力強,濕去則脾胃得以健運,故稱其功用燥濕健脾。

臨床用治濕阻脾胃,而見脘腹脹滿、食慾不振、倦怠乏力、舌苔白膩厚濁等症,常與厚樸、陳皮等配伍應用;用治寒濕白帶,可配白芷同用。

本品雖屬溫燥之品,然燥濕力強,又每配合清熱之品以治濕熱為患之證,如濕熱白帶,又可配知母、苦參、墓頭回;濕熱下注、腳膝腫痛、痿軟無力,可配黃柏、牛膝、苡仁等同用;濕溫病證可配石膏、知母等同用。

2.用於風濕痺痛、肢體關節疼痛。

本品既能溫燥除濕,又能辛散祛風,散除經絡肢體的風濕之邪,對寒濕偏重的痺痛尤為適宜,可配合羌活、獨活等同用。

3.用於風寒表證。

本品辛散,兼能散寒解表,適用於感受風寒濕邪的頭痛、身痛、無汗等症,常與羌活、細辛、防風等同用。

4.用於夜盲、眼目昏澀。

蒼朮生用有明目之功,為治夜盲要藥,可與豬肝或羊肝、石決明等配伍同用。

此外,本品氣味芳香,又能辟穢,民間每於夏歷端午節用蒼朮與白芷在室內同燃,用以辟疫。

經近人實驗,此法確能起到消毒殺菌的作用。

【處方用名】制蒼朮(用米泔水浸透,再蒸黑,減少辛燥之性。

炒蒼朮(用麩皮拌炒至微黃色為度,減少它辛燥之性。

生蒼朮(用米泔水浸潤,切片,曬乾。

藥性較辛燥。

茅朮、炒茅朮、焦茅朮、灸茅朮(麩皮拌炒)

【一般用量與用法】一錢至三錢,煎服。

【按語】1.蒼朮苦溫,能入脾胃,燥濕健脾,以除寒濕中阻之症;辛香且主行散,祛風勝濕,以治風濕痺痛之候。

兼能發散除風濕在表,且可明目愈雀目夜盲。

2.蒼朮性偏溫燥,易於傷陰,以濕濁內阻、舌苔厚膩者用之為宜。

如陰虛有熱、大便燥結及多汗者,不宜應用。

然雀目夜盲之症則不必拘於有濕才可應用的說法。

【方劑舉例】平胃散(《和局方劑》):蒼朮、知母、陳皮、甘草治嘔吐腹瀉,上腹部痞滿疼痛。

二妙散(《丹溪心法》):蒼朮、黃柏。

治下肢紅腫疼痛,痿弱無力。

白虎加蒼朮湯(《活人書》):石膏、知母、甘草、粳米、蒼朮。

治濕溫,汗多,身重足冷;或濕痺化熱,以及夏秋季高熱,具頭重如裹,胸悶,口可不欲飲,關節疼痛,舌苔白膩者。

神朮散(《和局方劑》):蒼朮、高本、白芷、細辛、羌活、川芎、甘草、生薑、蔥白。

治外感風寒濕邪,發熱惡寒,頭痛項強,肢體酸痛者。

【文獻摘錄】《本草通玄》:「寬中發汗,其功勝於白朮,補中除濕,其力不勝白朮。

大抵卑堅之土,宜以白朮以培之,敦阜之土,宜於蒼朮以平之。

《藥品化義》:「味主辛散,性溫而燥,燥可去濕,專入脾胃,主治風寒濕氣,山嵐瘴氣,皮膚水腫,皆辛烈逐邪之氣也。

統治三部之濕,若濕在上焦,易生濕痰,以此燥濕行痰;濕在中焦,滯氣作瀉,以此寬中健脾;濕在下部,足膝痿軟,以此同黃柏治痿,能另足膝有力;取其辛散氣雄,用之散邪發汗,極其暢快。

《本草正義》:「氣味雄厚,較白朮愈猛,能切上切下,燥濕而宣化痰飲,芳香辟穢,勝四時不正之氣;故時疫之病多用之。

最能驅除穢濁惡氣,陰霾之域,久曠之屋,宜焚此物而後居人,亦此意也。

凡濕困脾陽,倦怠嗜臥,胸膈滿悶,甚則??脹而舌濁厚膩者,非茅朮芳香猛烈,不能開洩,而痰飲瀰漫亦非此不化。

......而脾家郁濕,或為??脹,或為腫滿,或為瀉洩瘧痢,或下流而足重跗腫,或積滯而二便不利,及濕熱郁蒸,發為瘡瘍流注,或寒濕互結,發為陰疽酸痛,但有什濁不可見證,茅朮一味,最為必需之品。

是合內外各病,皆有大用者。

一 發散風寒藥·一 解表藥 麻黃的作用與功效·一 解表藥 桂枝的作用與功效·一 解表藥 紫蘇的作用與功效·一 解表藥 荊芥的作用與功效·一 解表藥 防風的作用與功效·一 解表藥 羌活的作用與功效·一 解表藥 細辛的作用與功效·一 解表藥 白芷的作用與功效·一 解表藥 稿本的作用與功效·一 解表藥 香薷的作用與功效·一 解表藥 生薑的作用與功效·一 解表藥

分類:古代醫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中藥學教材
總論一 中草藥的採集與炮製一 中草藥的採集與炮製 一 中草藥的採集與貯藏一 中草藥的採集與炮製 二 中草藥的炮製二 中草藥的性能二 中草藥的性能 一 四氣五味二 中草藥的性能 二 歸經二 中草藥的性能 三 升降浮沉三 中草藥的應用三 中草藥的應用 一 配伍三 中草藥的應用 二 用量三 中草藥的應用 三 服用法一 解表藥一 發散風寒藥·一 解表藥麻黃的作用與功效·一 解表藥桂枝的作用與功效·一 解表藥紫蘇的作用與功效·一 解表藥荊芥的作用與功效·一 解表藥防風的作用與功效·一 解表藥羌活的作用與功效·一 解表藥細辛的作用與功效·一 解表藥白芷的作用與功效·一 解表藥稿本的作用與功效·一 解表藥香薷的作用與功效·一 解表藥生薑的作用與功效·一 解表藥蔥白的作用與功效·一 解表藥辛夷的作用與功效·一 解表藥芫荽的作用與功效·一 解表藥二 發散風熱藥·一 解表藥薄荷的功效與作用·一 解表藥牛蒡子的功效與作用·一 解表藥桑葉的功效與作用·一 解表藥菊花的功效與作用·一 解表藥葛根的功效與作用·一 解表藥升麻的功效與作用·一 解表藥柴胡的功效與作用·一 解表藥豆豉的功效與作用·一 解表藥豆卷的功效與作用·一 解表藥蟬蛻的功效與作用·一 解表藥浮萍的功效與作用·一 解表藥西河柳的功效與作用·一 解表藥水蜈蚣的功效與作用·一 解表藥天胡荽的功效與作用·一 解表藥蔓荊子的功效與作用·一 解表藥木賊草的功效與作用·一 解表藥解表藥應用注意事項具有解表功效的其它藥物二 清熱藥一 清熱瀉火藥·二 清熱藥石膏的功效與作用·二 清熱藥寒水石的功效與作用·二 清熱藥知母的功效與作用·二 清熱藥梔子的功效與作用·二 清熱藥蘆根的功效與作用·二 清熱藥天花粉的功效與作用·二 清熱藥鮮竹葉的功效與作用·二 清熱藥淡竹葉的功效與作用·二 清熱藥夏枯草的功效與作用·二 清熱藥鴨跖草的功效與作用·二 清熱藥西瓜皮的功效與作用·二 清熱藥荷葉的功效與作用·二 清熱藥蓮子心的功效與作用·二 清熱藥二 清肝明目藥·二 清熱藥青葙子的功效與作用·二 清熱藥決明子的功效與作用·二 清熱藥谷精草的功效與作用·二 清熱藥密蒙花的功效與作用·二 清熱藥夜明砂的功效與作用·二 清熱藥千里光的功效與作用·二 清熱藥三 清熱涼血藥·二 清熱藥鮮生地的功效與作用·二 清熱藥紫草的功效與作用·二 清熱藥犀角的功效與作用·二 清熱藥牛黃的功效與作用·二 清熱藥牡丹皮的功效與作用·二 清熱藥赤芍葯的功效與作用·二 清熱藥大青葉的功效與作用·二 清熱藥玄參的功效與作用·二 清熱藥茅根的功效與作用·二 清熱藥四 清熱解毒藥·二 清熱藥金銀花的功效與作用·二 清熱藥連翹的功效與作用·二 清熱藥蒲公英的功效與作用·二 清熱藥紫花地丁的功效與作用·二 清熱藥山慈菇的功效與作用·二 清熱藥漏蘆的功效與作用·二 清熱藥四季青的功效與作用·二 清熱藥烏蘞莓的功效與作用·二 清熱藥芙蓉花的功效與作用·二 清熱藥白蘞的功效與作用·二 清熱藥魚腥草的功效與作用·二 清熱藥野蕎麥根的功效與作用·二 清熱藥虎耳草的功效與作用·二 清熱藥紅籐的功效與作用·二 清熱藥敗醬草的功效與作用·二 清熱藥鬼針草的功效與作用·二 清熱藥地耳草的功效與作用·二 清熱藥垂盆草的功效與作用·二 清熱藥土茯苓的功效與作用·二 清熱藥馬蘭根的功效與作用·二 清熱藥射干的功效與作用·二 清熱藥山豆根的功效與作用·二 清熱藥馬勃的功效與作用·二 清熱藥橄欖的功效與作用·二 清熱藥白毛夏枯草的功效與作用·二 清熱藥點地梅的功效與作用·二 清熱藥一枝黃花的功效與作用·二 清熱藥爵床的功效與作用·二 清熱藥人中黃的功效與作用·二 清熱藥人中白的功效與作用·二 清熱藥白頭翁的功效與作用·二 清熱藥馬齒莧的功效與作用·二 清熱藥鴨膽子的功效與作用·二 清熱藥橄核蓮的功效與作用·二 清熱藥小飛蓬的功效與作用·二 清熱藥雞眼草的功效與作用·二 清熱藥葉下珠的功效與作用·二 清熱藥綠豆的功效與作用·二 清熱藥七葉一枝花的功效與作用·二 清熱藥半枝蓮的功效與作用·二 清熱藥白英的功效與作用·二 清熱藥龍葵的功效與作用·二 清熱藥蛇莓的功效與作用·二 清熱藥白花蛇舌草的功效與作用·二 清熱藥鳳尾草的功效與作用·二 清熱藥豬殃殃的功效與作用·二 清熱藥天葵子的功效與作用·二 清熱藥籐梨根的功效與作用·二 清熱藥豬膽汁的功效與作用·二 清熱藥五 清熱燥濕藥·二 清熱藥黃連的功效與作用·二 清熱藥黃芩的功效與作用·二 清熱藥黃柏的功效與作用·二 清熱藥胡黃連的功效與作用·二 清熱藥龍膽草的功效與作用·二 清熱藥秦皮的功效與作用·二 清熱藥苦參的功效與作用·二 清熱藥白蘚皮的功效與作用·二 清熱藥六 清虛熱藥·二 清熱藥銀柴胡的功效與作用·二 清熱藥地骨皮的功效與作用·二 清熱藥青蒿的功效與作用·二 清熱藥白薇的功效與作用·二 清熱藥葎草的功效與作用·二 清熱藥清熱藥應用注意事項其它具有清熱功效的藥物三 瀉下藥一 攻下藥·三 瀉下藥大黃的功效與作用·三 瀉下藥芒硝的功效與作用·三 瀉下藥鐵扁擔的功效與作用·三 瀉下藥番瀉葉的功效與作用·三 瀉下藥蘆薈的功效與作用·三 瀉下藥二 潤下藥·三 瀉下藥火麻仁的功效與作用·三 瀉下藥郁李仁的功效與作用·三 瀉下藥胡麻仁的功效與作用·三 瀉下藥蜂蜜的功效與作用·三 瀉下藥三 峻下逐水藥·三 瀉下藥牽牛子的功效與作用·三 瀉下藥甘遂的功效與作用·三 瀉下藥大戟的功效與作用·三 瀉下藥芫花的功效與作用·三 瀉下藥續隨子的功效與作用·三 瀉下藥商陸的功效與作用·三 瀉下藥烏臼根皮的功效與作用·三 瀉下藥巴豆的功效與作用·三 瀉下藥瀉下藥應用注意事項其它具有瀉下功效的藥物四 利水滲濕藥利水滲濕藥應用注意事項茯苓的功效與作用·四 利水滲濕藥豬苓的功效與作用·四 利水滲濕藥澤瀉的功效與作用·四 利水滲濕藥薏苡仁的功效與作用·四 利水滲濕藥燈心草的功效與作用·四 利水滲濕藥通草的功效與作用·四 利水滲濕藥冬葵子的功效與作用·四 利水滲濕藥車前子的功效與作用·四 利水滲濕藥木通的功效與作用·四 利水滲濕藥滑石的功效與作用·四 利水滲濕藥金錢草的功效與作用·四 利水滲濕藥海金沙的功效與作用·四 利水滲濕藥石葦的功效與作用·四 利水滲濕藥萹蓄的功效與作用·四 利水滲濕藥瞿麥的功效與作用·四 利水滲濕藥萆薢的功效與作用·四 利水滲濕藥赤小豆的功效與作用·四 利水滲濕藥玉米須的功效與作用·四 利水滲濕藥葫蘆殼的功效與作用·四 利水滲濕藥冬瓜皮的功效與作用·四 利水滲濕藥澤漆的功效與作用·四 利水滲濕藥螻蛄的功效與作用·四 利水滲濕藥茵陳蒿的功效與作用·四 利水滲濕藥地耳草的功效與作用·四 利水滲濕藥垂盆草的功效與作用·四 利水滲濕藥其它具有利水滲濕作用的藥物五 化濕藥化濕藥應用注意事項藿香的功效與作用·五 化濕藥佩蘭的功效與作用·五 化濕藥砂仁的功效與作用·五 化濕藥白豆蔻的功效與作用·五 化濕藥蒼朮的功效與作用·五 化濕藥厚樸的功效與作用·五 化濕藥草豆蔻的功效與作用·五 化濕藥草果的功效與作用·五 化濕藥其它具有化濕功效的藥物六 祛風濕藥祛風濕藥應用注意事項獨活的功效與作用·六 祛風濕藥威靈仙的功效與作用·六 祛風濕藥秦艽的功效與作用·六 祛風濕藥防己的功效與作用·六 祛風濕藥臭梧桐的功效與作用·六 祛風濕藥老鶴草的功效與作用·六 祛風濕藥虎杖的功效與作用·六 祛風濕藥透骨草的功效與作用·六 祛風濕藥桑寄生的功效與作用·六 祛風濕藥五加皮的功效與作用·六 祛風濕藥鹿啼草的功效與作用·六 祛風濕藥豨簽草的功效與作用·六 祛風濕藥千年健的功效與作用·六 祛風濕藥虎骨的功效與作用·六 祛風濕藥白花蛇的功效與作用·六 祛風濕藥徐長卿的功效與作用·六 祛風濕藥桑枝的功效與作用·六 祛風濕藥絡石籐的功效與作用·六 祛風濕藥尋骨風的功效與作用·六 祛風濕藥接骨木的功效與作用·六 祛風濕藥木瓜的功效與作用·六 祛風濕藥蜇砂的功效與作用·六 祛風濕藥松節(附:松香、松花粉)的功效與作用·六 祛風濕藥海桐皮的功效與作用·六 祛風濕藥七 理氣藥理氣藥應注意事項橘皮的功效與作用·七 理氣藥枳實的功效與作用·七 理氣藥瓜蔞皮的功效與作用·七 理氣藥木香的功效與作用·七 理氣藥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