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學教材
佩蘭的功效與作用·五 化濕藥
佩蘭
【藥用】菊科草本植物佩蘭EurpatoriumfortuneiTurcz.的地上部份。
【性味與歸經】辛,平。
歸脾、胃經。
【功效】化濕醒脾,解暑。
【臨床應用】1.用於濕阻脾胃、脘腹脹滿、濕溫初起,以及口中甜膩等症。
佩蘭氣味芳香,善於化濕醒脾,功效與藿香相似,治療濕阻脾胃症候,兩藥往往相須為用。
本品氣味清香,性平不溫,故又為治療濕溫病症要藥,常與藿香、黃芩、苡仁等藥配合應用。
此外,又適用於濕熱內阻、口中甜膩多涎、口氣腐臭之症。
2.用於暑濕症。
佩蘭能醒暑化濕,用於內蘊、畏寒、發熱、頭脹、胸悶、胃呆等症,常配合藿香、厚樸、荷葉同用。
【處方用名】佩蘭、佩蘭葉、陳佩蘭(洗淨,曬乾,切碎用)、鮮佩蘭(新鮮者,洗淨,切碎用。
主要用以解暑)
【一般用量與用法】一錢至三錢,鮮者加倍,煎服。
【按語】1.佩蘭《本經》稱蘭草,性味辛平,氣味方香,專入脾胃,有化濕悅脾之效,有能解暑,為治療暑濕內蘊之藥,其為脾癉要藥,亦去化濕之功。
鮮品用於夏令作用尤佳。
2.藿香與佩蘭均能化濕和中、解除暑熱,故臨床往往相須配用,但藿香性偏辛溫,又能祛風寒、治鼻淵;佩蘭則性屬辛平,又為濕溫、脾癉之要藥。
【方劑舉例】芳香化濁法(《時病論》):佩蘭、藿香、陳皮、制半夏、大腹皮、厚樸、荷葉。
治夏月霉濕,胸腹滿悶,氣機不暢。
辛苦香淡湯(《濕溫大論》):佩蘭、藿香、川樸、半夏、黃芩、黃連、枳實、滑石、苡仁。
治濕溫症。
【文獻摘錄】《素問?奇病論》:「津液在脾,故令人口乾也,此肥美之所發也。
......其氣上溢,轉為消渴,治之以蘭,除陳氣也。
」
《本草綱目》:「按『素問』雲,五味入口,藏於脾胃,以行其精氣,津液在脾,令人口甘,此肥美所發也,其氣上溢,轉為消渴,治之以蘭,除陳氣也。
」
《本草經疏》:「肺主氣,肺氣鬱結,則上竅閉而下竅不通,胃主納水谷,胃氣鬱滯,則水唋不以時化而為痰癖,蘭草辛平能散結滯,芬芳能除穢惡,則上來諸症自療,大多開胃除惡,清肺消痰,散鬱結之聖藥也。
」
一 發散風寒藥·一 解表藥 麻黃的作用與功效·一 解表藥 桂枝的作用與功效·一 解表藥 紫蘇的作用與功效·一 解表藥 荊芥的作用與功效·一 解表藥 防風的作用與功效·一 解表藥 羌活的作用與功效·一 解表藥 細辛的作用與功效·一 解表藥 白芷的作用與功效·一 解表藥 稿本的作用與功效·一 解表藥 香薷的作用與功效·一 解表藥 生薑的作用與功效·一 解表藥
分類:古代醫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