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經八脈考》督脈:男子循一莖一下至篡,女子絡一陰一器合篡間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奇經八脈考》督脈

奇經八脈考

督脈

督乃一陽一脈之海,其脈起於腎下胞中,至於少腹,乃下行於腰橫骨圍之中央,系溺孔之端。

男子循一莖一下至篡,女子絡一陰一器合篡間,俱繞篡後屏翳一穴一前一陰一後一陰一之間也,別繞一臀一至少一陰一,與太一陽一中絡者,合少一陰一,上股內廉,由會一陽一在一陰一尾一尻一骨兩旁,凡二一穴一。

貫脊,會於長強一穴一,在骶骨端,與少一陰一會。

並脊裡上行,歷腰腧二十一椎下、一陽一關十六椎下、命門十四推下、懸樞十三椎下、脊中十一椎下、中樞十椎下、筋縮九椎下、至一陽一七椎下、靈台六椎下、沖道五椎下、身柱三椎下、陶道大椎下、大椎一椎下,與手足三一陽一會合。

上啞門項後入髮際五分,會一陽一維,入系舌本,上至風府項後入髮際一寸大筋內宛宛中,會足太一陽一、一陽一維同入腦中,循腦戶在枕骨上、強間百會後三寸、後頂百會後一寸半,上巔,歷百會頂中央旋一毛一中、前頂百會前一寸半、囟會百會前三寸即囟門、上星囟會前一寸,至神庭囟會前二寸,直鼻上,入髮際五分,為足太一陽一、之會。

循額中,至鼻柱,經素髎鼻準頭也、水溝即人中,會手足一陽一明,至兌端在唇上端。

入齦交上齒縫中,與任脈、足一陽一明交會而終。

凡三十一一穴一。

別絡,自長強走任脈者,由少腹直上,貫臍中央。

上貫心,入喉,上頤,環唇,上系兩目之下中央,會太一陽一於目內眥睛明一穴一見一陰一蹻下。

上額,與足厥一陰一同會於巔,入絡於腦。

又別自腦下項,循肩胛,與手足太一陽一、少一陽一會於大杼第一椎下兩旁,去脊中一寸五分陷中。

內挾脊,抵腰中,入循膂絡腎。

《難經》曰:、任脈四尺五寸,合共九尺。

《靈樞經》曰:頸中央之脈,也,名曰風府。

張潔古曰:督者,都也,為一陽一脈之都綱。

任者,妊也,為一陰一脈之妊養。

王海藏曰:一陰一蹻、一陽一蹻,同起跟中,乃氣井而相連。

任脈、,同起中極之下,乃水溝而相接。

滑伯仁曰:任、督二脈,一源而二歧。

一行於身之前,一行於身之後。

人身之有任督,由天地之有子午;可以分,可以合;分之以見一陰一陽一之不離,合之以渾倫之無間,一而二,二而一者也。

李瀕湖曰:任、督二脈,人身之子午也。

乃丹家一陽一火一陰一符升降之道,坎水、離火交一媾之鄉。

故魏伯一陽一《參同契》雲,上閉則稱有,下閉則稱無。

無者以奉上,上有神德居。

此兩孔一穴一法,金氣亦相須。

崔希范《天元入藥鏡》云:「上鵲橋,下鵲橋,天應星,地應潮。

歸根竅,覆命關;貫尾閭,通泥丸。」

《大道三章直指》云:「修丹之士,身中一竅,名曰玄一牝一。

正在干之下,坤之上,震之西,兌之東,坎離交一媾之地;在人身天地之正中,八脈、九竅、十二經、十五絡聯輳,虛間一一穴一,空懸黍珠。

醫書謂之任、督二脈,此元氣之所由生,真息之所由起。

修丹之士,不明此竅,則真息不生,神化無基也。」

俞琰注《參同契》云:「人身血氣,往來循環,晝夜不停,醫書有任、督二脈,人能通此二脈,則百脈皆通。

黃庭經言:皆在心內運天經,晝夜存之自長生。

天經乃吾身之黃道,呼吸往來於此也。

鹿運尾閭,能通;龜納鼻息,能通任脈,故二物皆長壽。

此數說,皆丹家河車妙旨也。

而藥物、火侯,自有別傳。」

王海藏曰:張平叔言,鉛乃北方正氣,一點初生之真一陽一,為丹母。

其蟲為龜,即坎之二一陰一也,地軸也;一一陽一為蛇,天根也。

一陽一生於子,藏之命門,元氣之所繫,出入於此。

其用在臍下,為天地之根,玄一牝一之門,通厥一陰一,分三歧,為三車。

一念之非,降而為漏。

一念之是,守而成鉛。

升而接離,補而成乾。

一陰一歸一陽一化,是以還元。

至虛至靜,道法自然,飛昇而仙。

分類:古代醫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奇經八脈考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