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書》周書卷七 帝紀第七 宣帝:母曰李太后。武成元 年,生於同州。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周書》周書卷七 帝紀第七 宣帝

周書

周書卷七 帝紀第七 宣帝

宣皇帝諱贇,字干伯,高祖長子也。

母曰李太后。

武成元 年,生於同州。

保定元年五月丙午,封魯國公。

建德元年四月 癸巳,高祖親告廟,冠於阼階,立為皇太子。

詔皇太子巡撫西 土。

文宣皇后崩,高祖諒闇,詔太子總朝政,五旬而罷。

高祖 每巡幸四方,太子常留監國。

五年二月,又詔皇太子巡西土, 因討吐谷渾。

宣政元年六月丁酉,高祖崩。

戊戌,皇太子即皇帝位,尊 皇后為皇太后。

癸丑,歲星、熒惑、太白合於東井。

甲子,誅 上柱國、齊王憲。

封開府於智為齊國公。

閏月乙亥,詔山東流民新復業者,及突厥侵掠家口破亡不 能存濟者,並給復一年。

立妃楊氏為皇后。

辛巳,以上柱國趙 王招為太師,陳王純為太傅,柱國代王達﹑滕王逌、盧國公尉 遲運、薛國公長孫覽並為上柱國。

進封柱國、平一陽一郡公王誼為 揚國公。

是月,幽州人盧昌期據范一陽一反,詔柱國、東平公宇文 神舉帥眾討平之。

秋七月辛丑,月犯心前星。

乙巳,祠太廟。

丙午,祠圓丘。

戊申,祠方丘。

庚戌,以小宗伯、岐國公斛斯征為大宗伯。

丙辰,熒惑、 太白合於七星。

己未,太白犯軒轅大星。

壬戌,以柱國、南兗 州總管、隨公楊堅為上柱國、大司馬。

癸亥,尊所生李氏為帝 太后。

八月丙寅,夕月於西郊。

長安、萬年二縣民居在京城者, 給復三年。

壬申,行幸同州。

遣大使巡察諸州。

詔制九條,宣 下州郡:一曰,決獄科罪,皆准律文;二曰,母族絕服外者, 聽婚;三曰,以杖決罰,悉令依法;四曰,郡縣當境賊盜不擒 獲者,並仰錄奏;五曰,孝子順孫義夫節婦,表其門閭,才堪 任用者,即宜申薦;六曰,或昔經驅使,名位未達,或沉一淪蓬 蓽,文武可施,宜並採訪,具以名奏;七曰,偽齊七品以上, 已敕收用,八品以下,爰及流外,若欲入仕,皆聽預選,降二 等授官;八曰,州舉高才博學者為秀才,郡舉經明行修者為孝 廉,上州、上郡歲一人,下州、下郡三歲一人;九曰,年七十 以上,依式授官,鰥寡困乏不能自存者,並加稟恤。

以大司徒、 杞國公亮為安州總管,上柱國、薛國公長孫覽為大司徒,柱國、 揚國公王誼為大司空。

庚辰,太白入太微。

丙戌,以柱國、永 昌公椿為大司寇。

九月丁酉,熒惑入太微。

以柱國宇文盛、張掖公王傑、枹 罕公辛威、鄖國公韋孝寬並為上柱國。

庚戌,封皇弟元為荊王。

詔諸應拜者,皆以三拜成禮。

汾州稽胡帥劉受邏千舉兵反,詔 上柱國、越王盛為行軍元帥,率眾討平之。

庚申,熒惑犯左執 法。

冬十月癸酉,至自同州。

以大司空、揚國公王誼為襄州總 管。

戊子,百濟遣使獻方物。

十一月己亥,講武於道會苑,帝親擐甲冑。

是月,突厥寇 邊,圍酒泉,殺掠吏民。

十二月甲子,以柱國、畢王賢為大司空。

癸未,熒惑入氐, 仍留經一月。

己丑,以上柱國、河一陽一總管滕王逌為行軍元帥, 率眾伐陳。

免京師見徒,並令從軍。

大象元年春正月癸巳,受朝於露門,帝服通天冠、絳紗袍, 群臣皆服漢魏衣冠。

大赦,改元大成。

初置四輔官,以上柱國 大塚宰越王盛為大前疑,相州總管蜀國公尉遲迥為大右弼,申 國公李穆為大左輔,大司馬隨國公楊堅為大後丞。

癸卯,封皇 子衍為魯王。

甲辰,東巡狩。

丙午,日有背。

以柱國、常山公 於翼為大司徒。

辛亥,以柱國、許國公宇文善為大宗伯。

癸丑, 日又背。

戊午,行幸洛一陽一。

立魯王衍為皇太子。

二月癸亥,詔曰: 河洛之地,世稱朝市。

上則於天,一陰陽一所會;下紀於地, 職貢路均。

聖人以萬物阜安,乃建王國。

時經五代,世歷千祀, 規模弘遠,邑居壯麗。

自魏氏失馭,城闕為墟,君子有戀舊之 風,小人深懷土之思。

我太祖受命酆鎬,胥宇崤函,蕩定四方,有懷光宅。

高祖 神功聖略,混一區宇,往巡東夏,省方觀俗,布政此宮,遂移 氣序。

朕以眇身,祗承寶祚,庶幾聿修之志,敢忘燕翼之心。

一昨駐蹕金墉,備嘗遊覽,百王制度,基趾尚存,今若因修, 為功易立。

宜命邦事,修復舊都。

奢儉取文質之間,功役依子 來之義。

北瞻河內,咫尺非遙,前詔經營,今宜停罷。

於是發山東諸州兵,增一月功為四十五日役,起洛一陽一宮。

常役四萬人,以迄於晏駕。

並移相州六府於洛一陽一,稱東京六府。

殺柱國、徐州總管、郯國公王軌。

停南討諸軍。

以趙王招女為 千金公主,嫁於突厥。

戊辰,以上柱國、鄖國公韋孝寬為徐州 總管。

乙亥,行幸鄴。

丙子,初令授總管刺史及行兵者,加持 節,余悉罷之。

辛巳,詔曰: 有聖大寶,實惟重器,玄天表命,人事與能,幽顯同謀, 確乎不易。

域中之大,實懸定於杳冥;天下為公,蓋不避於內 舉。

我大周感蒼昊之一精一,受河洛之錫,武功文德,光格區宇, 創業垂統,永光無窮。

朕以寡薄,祗承鴻緒,上賴先朝得一之 跡,下藉群後不貳之心。

職貢與雲雨俱通,憲章共光華並亙。

圓首方足,鹹登仁壽,思隆一柄一本,用弘天歷。

皇太子衍,地居上嗣,正統所歸。

遠憑積德之休,允協無 疆之祚。

帝王之量,未肅而成;天祿之期,不謀已至。

朕今傳 位於衍。

乃睠四海,深合謳歌之望;俾予一人,高蹈風塵之表。

萬方兆庶,知朕意焉。

可大赦天下,改大成元年為大象元年。

帝於是自稱天元皇帝,所居稱天台,冕有二十四旒,(室) 〔車〕服旗鼓,皆以二十四為節。

內史、御正皆置上大夫。

皇 帝衍稱正一陽一宮,置納言、御正、諸衛等官,皆准天台。

尊皇太 後為天元皇太后。

封內史上大夫鄭譯為沛國公。

癸未,日初出 及將入時,其中並有烏色,大如雞一卵一,經四日滅。

戊子,以上 柱國大前疑越王盛為太保,大右弼蜀公尉遲迥為大前疑,代王 達為大右弼。

辛卯,詔徙鄴城石經於洛一陽一。

又詔曰 :「洛一陽一舊 都,今既修復,凡是元遷之戶,並聽還洛州。

此外諸民欲往者, 亦任其意。

河一陽一、幽、相、豫、亳、青、徐七總管,受東京六 府處分。」

三月壬寅,以上柱國、薛國公長孫覽為涇州總管。

庚申, 至自東巡,大陳軍伍,帝親擐甲冑,入自青門。

皇帝衍備法駕 從入。

百官迎於青門外。

其時驟雨,儀衛失容。

辛酉,封趙王 招第二子貫為永康縣王。

夏四月壬戌朔,有司奏言日蝕,不視事。

過時不食,乃臨 軒。

立妃朱氏為天元帝后。

癸亥,以柱國、畢王賢為上柱國。

己巳,祠太廟。

壬午,大醮於正武殿。

戊子,太白、歲星、辰星合於東井。

五月辛亥,以洺州襄國郡為趙國,以齊州濟南郡為陳國, 以豐州武當、安富二郡為越國,以潞州上一黨一郡為代國,以荊州 新野郡為滕國,邑各一萬戶。

令趙王招、陳王純、越王盛、代 王達、滕王逌並之國。

癸丑,有流星大如斗,出太微,落落如 遺火。

是月,遣使簡視京兆及諸州士民之女,充選後宮。

突厥 寇并州。

六月丁卯,有流星大如雞子,出氐,西北流,長一丈,入 月中。

己巳,月犯房北頭第二星。

乙酉,有流星大如斗,出營 室,流入東壁。

是月,鹹一陽一有池水變為血。

發山東諸州民,修 長城。

秋七月庚寅,以大司空、畢王賢為雍州牧,大後丞、隨國 公楊堅為大前疑,柱國、滎一陽一公司馬消難為大後丞。

壬辰,熒 惑掩房北頭第一星。

丙申,納大後丞司馬消難女為正一陽一宮皇后。

尊天元帝太后李氏為天皇太后。

壬子,改天元帝后朱氏為天皇 後。

立妃元氏為天右皇后,妃陳氏為天左皇后。

八月庚申,行幸同州。

壬申,還宮。

甲戌,以天左皇后父 大將軍陳山提、天右皇后父開府元晟並為上柱國。

山提封鄅國 公,晟封翼國公。

開府楊雄為邗國公,乙弗寔戴國公。

初,高 祖作刑書要制,用法嚴重。

及帝即位,以海內初平,恐物情未 附,乃除之。

至是大醮於正武殿,告天而行焉。

辛巳,熒惑犯 南斗第五星。

壬午,以上柱國、雍州牧、畢王賢為太師,上柱國、郇國 公韓建業為大左輔。

是月,所在有蟻群鬥,各方四五尺,死者 什八九。

九月己酉,太白入南鬥。

乙卯,以酆王貞為大塚宰。

上柱 國、鄖國公韋孝寬為行軍元帥,率行軍總管杞國公亮、郕國公 梁士彥以伐陳。

遣御正杜杲、禮部薛舒使於陳。

冬十月壬戌,歲星犯軒轅大星。

是日,帝幸道會苑大醮, 以高祖武皇帝配。

醮訖,論議於行殿。

是歲,初復佛像及天尊 像。

至是,帝與二像俱南面而坐,大陳雜戲,令京城士民縱觀。

乙酉,熒惑、鎮星合於虛。

是月,相州人段德舉謀反,伏誅。

十一月乙未,幸溫湯。

戊戌,行幸同州。

壬寅,還宮。

己 酉,有星大如斗,出張,東南流,光明燭地。

丁巳,初鑄永通 萬國錢,以一當十,與五行大布並行。

是月,韋孝寬拔壽一陽一, 杞國公亮拔黃城,梁士彥拔廣陵。

陳人退走。

於是江北盡平。

十二月戊午,以災異屢見,帝御路寢,見百官。

詔曰: 穹昊在上,聰明自下,吉凶由人,妖不自作。

朕以寡德, 君臨區宇,大道未行,小信非福。

始於秋季,及此玄冬,幽顯 慇勤,屢貽深戒。

至有金入南鬥,木犯軒轅,熒惑干房,又與 土合,流星照夜,東南而下。

然則南斗主於爵祿,軒轅為於後 宮,房曰明堂,布政所也,火土則憂孽之兆,流星乃兵凶之驗。

豈其官人失序,女謁尚行,政事乘方,憂患將至?何其昭著, 若斯之甚。

上瞻俯察,朕實懼焉。

將避正寢,齋居克念,惡衣 減膳,去飾撤懸,披不諱之誠,開直言之路。

欲使刑不濫及,賞弗踰等,選舉以才,宮闈修德。

宜宣諸 內外,庶盡弼諧,允協民心,用消天譴。

於是捨仗衛,往天興宮。

百官上表勸復寢膳,許之。

甲子, 還宮。

御正武殿,集百官及宮人內外命婦,大列一妓一樂,又縱胡 人乞寒,用水澆沃為戲樂。

乙丑,行幸洛一陽一。

帝親御驛馬,日 行三百里。

四皇后及文武侍衛數百人,並乘驛以從。

仍令四後 方駕齊驅,或有先後,便加譴責,人馬頓僕相屬。

己卯,還宮。

二年春正月丁亥,帝受朝於道會苑。

癸巳,祀太廟,乙巳, 造二扆,畫日月之象,以置左右。

戊申,雨雪。

雪止,又雨細 黃土,移時乃息。

乙卯,詔江左諸州新附民,給復二十年,初 稅入市者,人一錢。

二月丁巳,帝幸露門學,行釋奠之禮。

戊午,突厥遣使獻 方物,且逆千金公主。

乙丑,改制詔為天制詔,敕為天敕。

壬 午,尊天元皇太后為天元上皇太后,天皇太后李氏曰天元聖皇 太后。

癸未,立天元皇后楊氏為天元大皇后,天皇后朱氏為天 大皇后,天右皇后元氏為天右大皇后,天左皇后陳氏為天左大 皇后。

正一陽一宮皇后直稱皇后。

是日,洛一陽一有禿鶖鳥集於新營太 極殿前。

滎州有黑龍見,與赤龍斗於汴水之側,黑龍死。

三月丁亥,賜百官及民大酺。

詔曰 :「盛德之後,是稱不 絕,功施於民,義昭祀典。

孔子德惟藏往,道實生知,以大聖 之才,屬千古之運,載弘儒業,式敘彝倫。

至如幽贊天人之理, 裁成禮樂之務,故以作范百王,垂風萬葉。

朕欽承寶歷,服膺 教義,眷言洙、泗,懷道滋深。

且褒成啟號,雖彰故實,旌崇 聖績,猶有闕如。

可追封為鄒國公,邑數准舊。

並立後承襲。

別於京師置廟,以時祭享。」

戊子,行軍總管、杞國公亮舉兵反,襲行軍元帥、鄖國公 韋孝寬於豫州。

亮不勝,孝寬獲而殺之。

辛卯,以永昌公椿為 杞國公,紹簡公連後。

行幸同州。

增候正,前驅戒道,為三百 六十重,自應門至於赤岸澤,數十里間,幡旗相蔽,鼓樂俱作。

又令武賁持鈒馬上,稱警蹕,以至於同州。

乙未,改同州 宮為天成宮。

庚子,至自同州。

詔天台侍衛之官,皆著五色及 紅紫綠衣,以雜色為緣,名曰品色衣。

有大事,與公服間服之。

壬寅,詔內外命婦皆執笏,其拜宗廟及天台,皆俛伏。

甲辰, 初置天中大皇后。

立天左大皇后陳氏為天中大皇后,立妃尉遲 氏為天左大皇后。

夏四月乙丑,有星大如斗,出天廚,流入紫宮,抵鉤陳乃 滅。

己巳,祀太廟。

己卯,詔曰 :「朕以寡薄,昧於治方,不能使天地休和, 一陰陽一調序。

自春涉夏,甘澤未豐,既軫西郊之歎,將虧南畝之 業。

興言夕惕,無忘鑒昧。

良由德化未敷,政刑多舛,萬方有 罪,責在朕躬。

思覃寬惠,被之率土。

見囚死罪並降從流,流 罪從徒,五歲刑已下悉皆原宥。

其反叛惡逆不道,及常赦所不 免者,不在降例。」

壬午,幸(中)〔仲〕山祈雨 。

至鹹一陽一宮,雨降。

甲申, 還宮。

令京城士女於衢巷作音樂以迎候。

五月己丑,以上柱國、大前疑、隨國公楊堅為揚州總管。

甲午夜,帝備法駕幸天興宮。

乙未,帝不豫,還宮。

詔隨國公 堅入侍疾。

甲辰,有星大如三斗,出太微端門,流入翼,聲若 風鼓幡旗。

丁未,追趙、陳、越、代、滕五王入朝。

己酉,大 漸。

御正下大夫劉昉,與內史上大夫鄭譯矯制,以隨國公堅受 遺輔政。

是日,帝崩於天德殿。

時年二十二,謚曰宣皇帝。

七月丙申,葬定陵。

帝之在東宮也,高祖慮其不堪承嗣,遇之甚嚴。

朝見進止, 與諸臣無異,雖隆寒盛暑,亦不得休息。

一性一既嗜酒,高祖遂禁 醪醴不許至東宮。

帝每有過,輒加捶撲。

嘗謂之曰 :「古來太 子被廢者幾人,余兒豈不堪立耶 。」

於是遣東宮官屬錄帝言語 動作,每月奏聞。

帝憚高祖威嚴,矯情修飾,以是過惡遂不外 聞。

嗣位之初,方逞其欲。

大行在殯,曾無戚容,即閱視先帝 宮人,一逼一為一婬一亂。

纔及踰年,便恣聲樂,采擇天下子女,以充後宮。

好自矜 誇,飾非拒諫。

禪位之後,彌復驕奢,耽酗於後宮,或旬日不 出。

公卿近臣請事者,皆附奄官奏之。

所居宮殿,帷帳皆飾以 金玉珠寶,光華炫耀,極麗窮奢。

及營洛一陽一宮,雖未成畢,其 規模壯麗,踰於漢魏遠矣。

唯自尊崇,無所顧憚。

國典朝儀,率情變改。

後宮位號, 莫能詳錄。

每對臣下,自稱為天。

以五色土塗所御天德殿,各 隨方色。

又於後宮與皇后等列坐,用宗廟禮器樽彝珪瓚之屬以 飲食焉。

又令群臣朝天台者,皆致齋三日,清身一日。

車旗章服,倍於前王之數。

既自比上帝,不欲令人同己。

嘗自帶綬及冠通天冠,加金附蟬,顧見侍臣武弁上有金蟬,及 王公有綬者,並令去之。

又不聽人有高大之稱,諸姓高者改為 姜,九族稱高祖者為長祖,曾祖為次長祖,官名凡稱上及大者 改為長,有天者亦改之。

又令天下車皆以渾成木為輪,禁天下 婦人皆不得施粉黛之飾,唯宮人得乘有輻車,加粉黛焉。

西一陽一 公溫,杞國公亮之子,即帝之從祖兄子也。

其妻尉遲氏有容色, 因入朝,帝遂飲之以酒,一逼一而一婬一之。

亮聞之,懼誅,乃反。

纔 誅溫,即追尉遲氏入宮,初為妃,尋立為皇后。

每召侍臣論議, 唯欲興造變革,未嘗言及治政。

其後遊戲無恆,出入不(飾) 〔節〕,羽儀仗衛,晨出夜還 。

或幸天興宮,或游道會苑,陪 侍之官,皆不堪命。

散樂雜戲魚龍爛漫之伎,常在目前。

好令 京城少年為婦人服飾,入殿歌舞,與後宮觀之,以為喜樂。

擯 斥近臣,多所猜忌。

又吝於財,略無賜與。

恐群臣規諫,不得 行己之志,常遣左右密伺察之,動止所為,莫不鈔錄,小有乘 違,輒加其罪。

自公卿已下,皆被楚撻,其間誅戮黜免者,不 可勝言。

每笞捶人,皆以百二十為度,名曰天杖。

宮人內職亦 如之。

后妃嬪御,雖被一寵一嬖,亦多被杖背。

於是內外恐懼,人 不自安,皆求苟免,莫有固志,重足累息,以逮於終。

史臣曰:高祖識嗣子之非才,顧宗祏之至重,滯一愛一同於晉 武,則哲異於宋宣。

但欲威之以檟楚,期之於懲肅,義方之教, 豈若是乎。

卒使昏虐君臨,一奸一回肆毒,善無小而必棄,惡無大 而弗為。

窮南山之簡,未足書其過;盡東觀之筆,不能記其罪。

然猶獲全首領,及子而亡,幸哉。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周書
周書卷一 帝紀第一 文帝上周書卷二 帝紀第二 文帝下周書卷三 帝紀第三 孝閔帝周書卷五 帝紀第五 武帝上周書卷六 帝紀第六武帝下周書卷七 帝紀第七 宣帝周書卷八 帝紀第八 靜帝周書卷九 列傳第一 皇后周書卷十 列傳第二周書卷十一 列傳第三 晉蕩公護 叱羅協 馮遷周書卷十二 列傳第四 齊煬 王憲周書卷十三 列傳第五 文閔明 武宣諸子周書卷十四 列傳第六周書卷十五 列傳第七周書卷十六 列傳第八周書卷十七 列傳第九周書卷十八 列傳第十 王羆 子慶遠周書卷十九 列傳第十一周書卷二十 列傳第十二周書卷二十一 列傳第十三周書卷二十二 列傳第十四周書卷二十三 列傳第十五 蘇綽周書卷二十四 列傳第十六 盧辯周書卷二十五 列傳第十七 李賢 弟遠周書卷二十六 列傳第十八周書卷二十七 列傳第十九周書卷二十八 列傳第二十周書卷二十九 列傳第二十一周書卷三十 列傳第二十二周書卷三十一 列傳第二十三周書卷三十二 列傳第二十四周書卷三十三 列傳第二十五周書卷三十四 列傳第二十六周書卷三十五 列傳第二十七周書卷三十六 列傳第二十八周書卷三十七 列傳第二十九周書卷三十八 列傳第三十周書卷三十九 列傳第三十一周書卷四十 列傳第三十二周書卷四十一 列傳第三十三周書卷四十二 列傳第三十四周書卷四十三 列傳第三十五周書卷四十四 列傳第三十六周書卷四十五 列傳第三十七周書卷四十六 列傳第三十八周書卷四十七 列傳第三十九周書卷四十八 列傳第四十周書卷四十九 列傳第四十一周書卷五十 列傳第四十二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