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基本理論知識》第七節 (四、補瀉):疾病的過程,儘管是千變萬化的,但簡而言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中藥基本理論知識》第七節 (四、補瀉)

中藥基本理論知識

第七節 (四、補瀉)

補瀉是針對虛實病情起作用的兩種藥性。

疾病的過程,儘管是千變萬化的,但簡而言之,都是邪正鬥爭的反應。

雖然疾病的症狀表現非常複雜,但都可用「虛」「實」加以概括。

能夠改善虛實病情,減輕或消除虛實證狀的藥性作用,就以補瀉概之。

對於藥物的補瀉性能,早在《內經》已有許多論述。

如在「陰陽應像大論」中有「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

……其實者,散而瀉之。

……血實宜決之,氣虛宜掣引之」等論述。

在「髒氣法時論」中,更對五臟之苦欲,提出了用五味補瀉的治療法則。

如謂「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補之,酸瀉之。

……心欲軟,急食鹹以軟之。

用鹹補之,甘瀉之。

……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用苦瀉之,甘補之。

……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補之,辛瀉之。

……腎欲堅,急食苦以堅之,以苦補之,鹹瀉之。」

後世醫家對於藥物的補瀉性能論述更多。

如張子和謂:「五臟各有補瀉,五味各補其髒。

……五穀、五菜、五果、五肉皆補養之物也。

實則瀉之,諸痛為實,痛隨利減,芒硝、大黃、牽牛、甘遂、巴豆之屬,皆瀉劑也。」

由上可見,《內經》言補瀉,是以臟腑苦欲論補瀉,而後世言補瀉,則是以扶正祛邪論補瀉。

明清醫家對於藥物的補瀉性能,論述更多:如李時珍的「臟腑虛實標本用藥式」更系統地論述了各臟腑的補瀉藥物。

可見歷代醫家,都很重視藥性的補瀉。

補瀉的藥性作用,甚為廣泛複雜,但簡而言之,仍可從兩方面加以概括:

補性藥物的作用:主要是補益人體的虧損,增強機體的功能,提高機體的抗病機能,改善虛弱症狀。

諸如益氣、補血、滋陰、壯陽、生津、安神、填精、益髓等類藥物,都是屬於補性的藥物。

瀉性藥物的作用:主要是祛除外邪與致病因子,調整機體和臟腑功能,以制止病勢的發展。

諸如解表、瀉下、行氣、活血祛瘀、利水滲濕、祛痰、消導等類藥物,都是屬於瀉性的藥物。

然而,藥物的補瀉作用,並非單補單瀉,往往是錯綜複雜的。

一種藥物往往有多種作用,其中有些作用屬補性作用,而有些作用屬瀉性作用。

隨著不同的配伍應用,而顯現不同的補瀉作用。

如桂枝,發汗解肌屬於瀉性作用,而溫陽、通陽則屬於補性作用。

又如茯苓,利水滲濕屬於瀉性作用,而健脾安神則屬於補性作用。

在中醫的治法中,補瀉是兩大治療法則。

藥物補瀉作用在臨床的應用,首先辨清病情的虛實,一般虛證用補性的藥物,實證用瀉性的藥物。

如氣虛、血虛的虛證,當用補氣、補血的補益藥來治療;而氣滯、血瘀的實證,則當用理氣、活血祛瘀等瀉性的藥物來治療。

同一寒證,有陰盛的實證和陽衰的虛證之別,陰盛的實證,當用祛散寒邪的瀉性藥物來治療;而陽衰的虛證,則又當用扶助陽氣的補性藥物來治療。

同一熱證,也有陽盛與陰虛的不同,陽盛的實熱證,當用清熱瀉火的瀉性藥物治療,而陰虛的虛熱證,則當用養陰生津的補性藥物來治療。

但是疾病的虛實並非單一的,往往虛中挾實,或實證兼虛,臨床治療又當虛實兼顧,補瀉並用。

或扶正兼以祛邪,或祛邪兼以扶正。

總之,當根據邪正的消長,虛實的變化而酌性應用。

此外,臨床上又有「虛則補其母,實則瀉其子」, 以及「以瀉為補」,或「以補為瀉」的用法,這又是補瀉藥性在臨床上的靈活應用。

分類:古代醫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中藥基本理論知識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