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的奧秘
第十集 解讀坤卦
有一句話大家非常熟悉,叫做「百姓日用而不知」。
《易經》實際上我們每一個人天天都在用,只是我們不曉得我們在用它而已。
坤卦的卦德是什麼?就是我全力地配合你,誠心地支持你,還有一點更難得的,就是我滿懷高興地成全你。
乾卦有「用九」,坤卦也有個「用六」,但是坤卦的這個「用六」跟乾卦的「用九」不一樣。
因為乾卦是發散的,是向外的,所以它要變,就是時時刻刻要成為變色龍,才能適應環境。
而坤卦「利永貞」,它是不變的。
乾坤兩卦並列在一起,一個變一個不變,才符合一陰一陽一的道理。
倘若兩個都不變,那就固定了,僵化了。
而兩個都變,那就亂套了,令人無從掌控了。
所以乾卦用九「見群龍無首,吉」,坤卦用六「利永貞」,二者是非常合理的配合。
坤卦的「利永貞」,意思就是你時時刻刻都要對自己的老闆忠誠,這一點不能改變。
作為部屬,不管玩什麼花樣,用什麼方式,對自己的老闆一定要忠心耿耿。
乾卦很自動、很風發,是向外拓展,是創造的。
而坤卦則剛好相反,表現得內斂、含蓄,是向內收縮,是積極配合的。
因為如果所有人都創造,沒有人來配合,人人都各自為政,各行其是,人類的正常秩序就亂了。
紅花也要綠葉來陪襯,這一句話非常重要。
滿園都是紅花,一片葉子都沒有,好看嗎?當然不好看。
每一個人的一性一格都不一樣,應該根據各自不同的一性一格特點,扮演不同的社會角色。
我的一性一格不適合當領導,那我不走乾卦,走坤卦好好地去配合人家總可以吧?
其實做人最好的辦法就是把功勞統統都給別人,這樣一個敵人都不會有。
只要你有功勞,你就有敵人,非要招來敵人幹什麼呢?《易經·系辭》說:「乾道成男,坤道成女。」
如果把坤卦和乾卦合在一起,你會覺得乾代表男,坤代表女。
坤道一定是女一性一才對嗎?其實也不見得。
我們的歷史上把坤道發揚得最好,一操一作得最有效的人是誰?這個人不是個女人,相反,他是個男人,就是明朝的鄭和。
可能有人會說,難怪,他根本不像個男的,因為他從小就Yan割了。
其實也不見得是這樣,鄭和把坤道實踐得最好,跟那個無關。
《易經》告訴我們,一陰一、一陽一是不分的,內在和外在缺一不可,但不能太執著於外表的形象。
鄭和一生得益於一句話而已:「公道自在人心」。
他從小受盡委屈,受盡羞辱,就是憑這句話支撐著自己。
羞辱是你自己的感覺,當你沒有這種感覺的時候,你就不會有羞辱感。
正是憑藉著這樣的信念,鄭和不辱使命,七下西洋,而且不居功自傲。
他把坤道的每一爻都發揮得非常之好,所以,本來地位很卑賤的他,後來成就非常輝煌。
坤卦的第一爻,我們稱為初六爻,爻辭是:「履霜堅冰至。」
意思就是,當我們腳踩到霜的時候,我們應該想到今年的冬天會很冷,提前就要做好準備,不要到時候來不及。
老天的好處就是不會一下子冷到令人措手不及,在初冬的時候會霜降,就是警告我們天氣慢慢地冷了,該去做過冬的準備了。
鄭和做得非常好,雖然他地位不高,甚至可以說很低,但是最後他的主子並沒有把他當太監使用。
因為他很爭氣,他把坤卦的每一爻都一操一作得非常好,做到了當他躺下來的時候比站著的人還高。
坤卦和乾卦是相對應的,也可以理解成是下級對上級領導的配合。
坤卦告訴我們,要想做好配合工作,第一步就是要有高度的警覺一性一,見微知變,踩到霜就要想到堅冰將至,從而做好抗寒的準備工作。
那麼在這樣的基礎上,第二步又應該做些什麼呢?
第二爻,「直方大,不習無不利」。
「直」就是向上,你的氣要向上,要去支撐你的老闆,不要老去支撐旁邊的人。
「方」就是站的位置,你的立場要很堅定,要搞清楚自己的任務和職責是什麼。
「大」就是度量要寬廣一點,別人有什麼好意見,怎麼去跟老闆講,你都不要害怕,有什麼好害怕的呢?如果你覺得他的意見比你的好就非要壓過他,那就可能引起內鬥,最後因小失大。
圖10-2
下面一句話更難解釋,叫「不習無不利」。
什麼叫「不習無不利」?就是你不學習,你就沒有壞處。
那難道不能學習嗎?記住,有些事情是不能學習的,學錯了,不如不學。
學錯了,不如不學,叫做不習無不利。
——《易經》的智慧
很多人一輩子在第二爻就死了,因為在第一爻時他警覺一性一很高,所有事情都做得很好,上級就對他另眼看待了,而他就此得意忘形,那就完了。
當年鄭和的主子一下把他提拔起來,他如果就開始認為自己很神氣了,很自信了,那他也一定會在第二爻死掉。
第一爻順利通過以後,到了第二爻,你就要小心,以「直方大,不習無不利」作為警惕,不要染上得意忘形的那些劣習,你才會持續保持一精一進。
坤卦的第二爻告訴我們,當你小有成就的時候,以你的年齡,你會承受不了。
你讚美一個老人家無所謂,他根本不在乎。
但是年輕人是經不起稱讚的。
為什麼很多歌星最後會跳樓自一殺?為什麼很多人要吸毒?就是因為他長期活在掌聲當中,沒有了掌聲就活不了,於是就自一殺了。
觀眾是很現實的,今天給你掌聲,明天就把掌聲送給別人,就不給你了。
為什麼要依賴別人的掌聲而活呢?
你當一個基層的主管,做得很好的時候,很多人會來巴結你,請托你,送你禮物,在公開場合吹捧你。
可是你通常不覺得那是吹捧,會覺得他們說得很對,覺得自己本來就很出色,能力很強,所以就很享受,然後就完蛋了。
記住,功勞永遠是老闆的,你作為一個部屬,是永遠沒有功勞的。
銘記這一點,你才會不斷地有機會。
如果你覺得自己有成就、有功勞,那領導就不會再給你機會了。
有了小成就,就沒有大成就了。
像我們這個年齡,小時候就是一直被罵,這樣到最後,我們才勉勉強強有點東西,這就是激勵的結果。
《三國演義》裡的楊修是個絕頂聰明的人,他是曹一操一手下的一個謀士。
曹一操一最喜歡用聰明的人,可是楊修在歷史上是非常有代表一性一的一個例子,表面上看是曹一操一殺了他,實際上楊修是被自己的聰明一步一步一逼一上死路的。
曹一操一是非殺楊修不可的,只是一直找不到理由而已。
最後找到理由殺他的時候,楊修說自己早知道會有今天。
可見他對自己的結局是很清楚的。
一個聰明人,千萬不能把別人的心思完全都猜中,所有人站在你面前,都好像沒有穿衣服一樣,那他們不是很尷尬嗎?所以人要裝迷糊,這是有道理的。
該裝迷糊的時候要裝迷糊,該很清楚的時候要很清楚,該認真的時候要認真,該馬馬虎虎的時候就要馬馬虎虎,但是我們現在都不能接受這樣的話。
作為一個社會人,要配合別人,就需要地的本一性一。
天歸天,地歸地,是地,就應該保持地道,也就是地的本一性一。
我盡我的本分,把自己的本一性一發揚得非常好,自然能夠進入到六三。
坤卦的第二爻提醒我們,當你有了一點成績的時候,一定不能沾沾自喜,得意忘形,而是要認識到,配合上級領導做好工作就是你的本分。
只有做到這一點,你才可能進入坤卦的第三爻「含章可貞,或從王事,無成有終」,這幾句爻辭是什麼意思?在人生的這個階段,又應該注意些什麼呢?
六三是「含章可貞,或從王事,無成有終」,這個「含」字很了不起。
一顆糖果,一下吞下去和嚼碎了吃,都是不會吃糖果的人。
只有含在嘴裡,你才能慢慢享受糖果的滋味。
所以第三爻,最要緊是那個「含」字。
含是內斂的意思,你很有能力,但是一定要內斂。
我們一直告誡大家要深藏不露,很多人不理解。
深藏不露是很有能力的人才有資格講的話,一個人沒有能力,一共就這麼多,統統露出來也沒有什麼,還有什麼可以深藏的?我們讀書總是從字面上去解釋,這是很糟糕的事情。
深藏不露就是告訴我們,要先想一想自己到底夠不夠深,如果不夠深,就要進一步提升自己的能力,不能只想顯露自己,因為也根本沒有什麼可以露。
天生我材必有用,沒有錯,但是凡事永遠是有一陰一就有一陽一。
當前這些問題,有的是你可以解決的,有的是你解決不了的,有的明明你可以解決,可是你卻不能去解決,因為輪不到你。
一切都在變化,沒有人能夠百分之百完全掌握,就是因為一陰一中有一陽一,一陽一中有一陰一。
世間的純一陰一和純一陽一是很少的,如果真的碰到,那是你的運氣,而不是你的能力。
我們常常分不清楚能力和運氣。
能力是可以掌握的部分,運氣是風險一性一的部分。
任何事情一定有風險一性一,只是多少不同而已。
所以如果一個人完全否定運氣,那這個人也是自大狂妄不現實的。
「含」是一個功夫。
你要講話,要先含在嘴裡面,不能想到就說。
一個人,不能存心討好,討好任何人都是死路一條。
討好所有的人,你就討好不了任何人。
我們今天就犯了這個一毛一病,總是想要討好任何人,討好所有人。
看到女孩子就叫美一女來了,最後弄得沒有一個美一女了,因為大家對美的欣賞力被搞亂了。
以前只要聽到說美一女來了,大家就會眼睛一亮。
現在不是,一聽說美一女來了,都是皺眉頭的,心想這算什麼美一女呢?當所有人都濫用這種讚美的名詞以後,美就毀掉了。
我們現在常說要心存好心,要說好話,但什麼叫存好心,說好話?心裡頭只有兩個字:合理,嘴巴只有兩個字:妥當,其他都不存在。
合理地判斷,然後妥當地表達,就是存好心,說好話。
「含章可貞」,是說雖然你很有內涵,但是也要時刻提醒自己人上有人,天外有天,而且一切都有風險一性一,一切都在不斷變化中,你所知道的永遠是很有限的。
「或從王事」的「或」,不是或者,而是疑惑的「惑」。
辦公家的事情時充滿了疑惑,你才會用心去想。
但是很多人都是覺得自己很內行,然後就按照自己一貫的方法去做,結果卻把事情搞砸了。
為什麼?因為時間一變動,整個情況都變動了。
你以前是那樣做的,而且做得很好,但現在還照以前那樣做卻不一定行得通,因為時間改變了,很多變數就出來了。
凡是按照舊例,按照以前的規則去辦事的人,都是不動腦筋的。
明知道有很多新的變數出來,還要照舊去走,那是負責任的嗎?一個有困惑的人,要想辦法解除困惑,才會沒有惑;而一個自認為沒有困惑的人,卻會製造出很多困惑,這就是「一一陰一一一陽一之謂道」。
一個人要記住,無成有終。
我把老闆交待的事情從頭到尾做好,我是沒有成就的,因為我做的都只是一小部分而已,所有的成就都要歸於老闆。
任何人所做的,都是整個群體裡面的一小部分而已,這才是現實。
坤卦最主要的特點就是配合,所以第三爻告誡我們,在做事情的時候,既要謙虛謹慎,又要盡心盡力,無論取得多麼大的成績,都不可以去爭功勞。
只有明白自己的位,守住自己的分,才可以把事情做得有始有終。
那麼第四爻「括囊,無咎無譽」,是什麼意思?又為什麼說,每一個卦的第四爻,都是最關鍵的呢?
坤卦的第四爻,「括囊,無咎無譽」。
什麼叫括囊?「括」是收束,「囊」是口袋。
我們的口袋是什麼樣的?口袋的口要小,袋子要大,裝的東西才不會掉出來,而且才可以裝比較多的東西。
這就代表口風一定要緊。
任何事情總有主角和配角之分,不可能大家都當主角。
唱戲的時候,你喜歡當主角,還是喜歡當配角?如果讓我選,我比較喜歡當配角,因為主角都是挨打的,配角通常不會。
主角一碗麵端起來,還沒有吃,就開始打了,旁邊的配角卻可以一直吃完。
這個大家要好好去體會,當配角多愉快,為什麼非要當主角呢?當然大家都希望自己當主角,我們也不反對。
其實《易經》告訴我們,該你當主角的時候,你不要推辭;該你當配角的時候,也要心安理得。
一個人,當配角當得很好,當幕僚當得很成功的時候,就有很多人來跟你打聽消息,這是很難辦的一件事情。
因為你給他消息,你就會得罪人,你不給他消息,你也得罪人。
他問你:「哎,老闆對我有什麼看法?」
你講,老闆不高興,你不講,周圍人不高興,這是你必然要遭遇到的現實。
你不說不行,說多了你就自己倒霉。
所以你必須要做到對不一樣的人,給他不一樣的答案,這不是撒謊。
任何事情,只有一個答案,但是你要分出層次。
逢人只說三分話,這個三是代表多的意思。
我看到這個人只說兩分,看到那個人會說五分,看到另外一個人,我會一分都不說,這樣才叫做逢人只說三分話。
到了六一四以後,最大的苦惱就是六五會給你一些消息,但是你要知道,他是讓你去放風聲的,不是當真的。
領導跟你說他想把某人從外地調回來,你要不要把這句話傳出去?你不傳,他講這話給你聽幹什麼?你傳出去,他會一口否認,甚至說是你自己編造的謠言。
這種情況下,你左右為難,不知道該怎麼辦。
所以人為什麼要一精一進?就是因為當你越來越往上走的時候,你的境遇會越來越艱難。
其實,人生就是一步一步走向艱難險阻。
從我們一出生,擺在我們前方的就是艱難險阻,而最後的結果也都跟孔明一樣,死而後已。
每一個人都是這樣,沒有兩樣。
職位低的人,他回家還可以老酒一杯,還可以看看電視;到了中層就不行了,回去敢看電視嗎?要趕快看報紙,看完這個看那個,還要上網看;到了高階層,別說看電視,就連看報的心情也沒有了,整天忙得一團一團一轉。
人必須要一精一進,從基層到中層,再到高層,這是必然的一精一進過程。
所以一個人,要想辦法把自己修煉好,才能去擔當重大的任務。
我們現在很多人都是沒有準備好,就去挑那個擔子,挑得自己一精一疲力竭,然後就開始抱怨社會不公平,抱怨社會對他太苛刻,那是不對的。
只有到了領導層,才可能會面臨人家要灌你酒,用女色引一誘你這些情況。
六一四是領導器重的人,同樣面臨著各種各樣的誘一惑。
各種誘一惑都是有目的的,女色不會引一誘基層的人,專門引一誘六一四,只要抓住六一四,她就抓到了很多東西。
所以到了六一四這個階層,最重要的是口風要緊。
口風緊不是不說話,而是說適當的話,說妥當的話。
坤卦的第四爻,就是告訴我們要多聽少說,才不會惹來麻煩。
俗話說「禍從口出」,我們不應該說假話,但也不能把所有的實話都說出來。
我們應該做的是說妥當的話。
如果第四爻可以順利通過,那就可以進入坤卦的第五爻了:「黃裳,元吉。」
這是什麼意思?又應該注意些什麼呢?
到了六五,當了高參主管,就更要小心了。
六五爻辭:「黃裳元吉。」
說到「黃裳」,有人不禁要問,為什麼我們要把我們共同的祖先叫做黃帝?為什麼用黃龍旗?這是有道理的,因為在所有顏色中,黃色無論跟哪種顏色都能協調。
「黃」代表協調。
作為主管,你不需要有太多的意見,要善於協調,尊重所有人的意見,讓他們自己擺平。
你千萬不要說誰對誰錯,誰好誰壞,這個時候你要無為,無為就是你不要製造問題。
很多人解釋無為是什麼都不做,如果什麼都不做就可以把事情辦好,那連話都不要講了。
無為,就是不要製造問題。
很多事情都是主管製造出來的問題,只要主管說誰好誰壞,那就製造問題了。
主管的評價是一把雙面刀,一面是鈍的,一面是利的,你不要只看到一面,這叫做「一一陰一一一陽一之謂道」。
這一點在家庭裡面也有很一致的表現。
以前每個家庭小孩都很多的時候,你只要當著所有小孩的面誇誰,私下裡所有兄弟都會打他,哪怕他是哥哥,其他三個也會打他一個,這完全是家長惹的事。
心裡一清二楚,嘴巴含含糊糊,這才是中國人。
我什麼事都不做,我尊重所有的人,但是我很會協調。
只要一步一步一操一作得很理想,自然可以「黃裳元吉」。
鄭和從一個受盡屈辱的小太監,一步一步走到地位非常高的內官,後來被委以重任,七下西洋,都得益於明成祖朱棣的賞識。
明成祖怎麼放心一個太監做這種事情呢?可見明成祖是一關一關地考驗過鄭和,直到發現別人都不如他,除了他以外沒人能夠勝任,才放心讓他去做的。
所以,像明成祖跟鄭和就可以說是絕配,沒有明成祖那個乾,光鄭和這個坤也沒有用,而沒有那個坤,這個乾也乾不起來。
當乾(明成祖)能夠「飛龍在天」的時候,坤(鄭和),就可以「黃裳元吉」了。
「黃裳元吉」的意思是說,你的功勞很大,但是不會引起老闆的猜疑。
漢代的韓信被他的主子殺掉了,明代殺功臣的案例也有很多。
一個人一直奮鬥,做配角做得很好,可最後被殺掉,那就表示功虧一簣,說明修煉得還不夠。
因為不是每個功臣都一定會被殺掉的。
如果每個功臣都會被殺,那就沒有人敢當功臣了。
幸好,這都是不一定的。
現在很多人鼓勵大家要學魏征,我認為也沒有必要。
唐太宗真的那麼好,看到魏征就恭恭敬敬?其實唐太宗幾次都想殺他,如果不是唐太宗的夫人幾次救魏征,魏征早已經死掉不知多少次了。
所以,乾坤是要配對的。
乾坤在家裡面就叫夫妻,在社會上就叫君臣。
有人會問,現在哪裡有君臣?這就是把自己局限得完全沒有彈一性一了,現在怎麼沒有君臣?總要有人當主角,也要有人當配角,主角叫君,配角就叫臣,這是現代的一種君臣關係。
一個一團一體,每個人都一樣大,誰也不聽誰的,那就糟糕了,就什麼事情都不要做了。
但是如果每個人都不拿主意,那也完了。
所以,一團一體裡無論如何總要有一兩個出頭的,那就是乾。
有些人個一性一就是乾的,有些人個一性一就是坤的,但是這都不是厲害的人。
真正高明的,是該我乾我就乾,該我坤我就坤。
能屈能伸才是最高明的。
歷史上能夠「黃裳元吉」的,除了鄭和以外,還有誰?三國時代那麼多了不起的人物,真正把坤卦做得最好的是賈詡。
曹一操一這個人是翻臉無情的,基本上真正的龍都是翻臉無情的,因為龍本來就是翻雲覆雨的,不然怎麼叫龍呢?要不要跟隨這樣的龍,也是個人自己的選擇。
伴君如伴虎,連這點都不知道,那就是找死。
其實幫助曹一操一最大的人叫荀彧,但他最後卻被曹一操一殺了。
曹一操一殺荀彧太簡單了,只是送了一個空盒子給他。
丞相送來禮物,荀彧打開一看是個空盒子,他就明白什麼意思了,然後就自一殺了。
可能有人會說他何必那麼敏一感呢?一個空盒子而已,何必要自一殺呢?但是他如果不自一殺,等到被曹一操一殺,那會死得更慘!曹一操一送他一個空盒子,就是告訴他一句話:一切都是空的,現在我們已經沒有緣分了,你自己看著辦吧。
曹一操一這樣一個舉動,已經把意思表達得非常清楚了。
曹一操一為立嗣之事猶豫不決,不知道到底應該讓哪個兒子來繼承自己的王位,於是就開始問幕僚。
聽了有些人的回答,曹一操一很不高興:都是我的兒子,你們為什麼偏心呢?當然也沒有人敢反問曹一操一:「都是你兒子,你為什麼問我呢?」
如果誰敢這麼問,那就死得更快了。
一問就回答,曹一操一會說幕僚偏心,但是如果不回答,曹一操一又會說他們不關心將來的新主人,怎麼回答,曹一操一都不滿意。
最後,曹一操一問賈詡:「你看我把大業傳給哪個兒子比較好啊?」
賈詡站在那兒若有所思,半天不吭聲。
曹一操一有些生氣了,說:「我問你話,你為什麼不回答呢?」
這時賈詡才說:「我正在想劉表、袁紹的事情。」
他這一句話就很巧妙地回答了曹一操一。
因為劉表、袁紹就是廢長立幼,結果惹出很多亂子。
曹一操一是何等聰明的人,聽了賈詡這句話,當即就做出了決定。
一個人不講出來而能夠讓人家知道,這才是最會溝通的人。
講了半天人家還聽不懂,有什麼用?不過是一浪一費唾液,磨損口舌而已。
老實講,要元吉不是那麼容易的,但是歷史上也有很多人做到了。
《易經》每一個卦有六個爻,你一輩子能走到第幾爻,那要看你的造化,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把六爻全部走完。
當然最好是走到第五爻就死了,那是最愉快的,因為走到第六爻的,最後都非常淒慘。
《易經》中每一個卦的六個爻,可以說是代表了人生或事物的六個階段,從第一爻往上,應該是一步比一步高,一步比一步好,但為什麼曾仕強教授說第五爻是最好的,如果到了第六爻,將會非常淒慘呢?那麼第六爻「龍戰於野,其血玄黃」是什麼意思?又怎麼能夠避免呢?
坤卦第六爻,我們稱它為上六,爻辭是:「龍戰於野,其血玄黃。」
坤卦從初爻到五爻沒有出現一個龍字,怎麼上六突然出現一個龍呢?物極必反,坤卦到了第六爻,就開始要「乾」了,上六突然間變龍,就是柔到極致變成剛了。
有一句話,女同胞聽了會很不高興,但是我們要解釋一下,不能迴避,叫做最毒婦人心。
為什麼說最毒婦人心而不說最毒男人心呢?這不是男一女不平等,而是因為女一性一同胞她一直很柔,但是到關鍵時刻,她比男的還剛。
物極必反,事物一旦發展到極致,就開始反向發展了。
當乾卦走到極點,就會走向坤卦。
現在坤卦已經快走到終點了,龍就出來了,於是乾龍跟坤龍就要交戰了。
當領導和軍師對立起來的時候,你想想看,一定非常慘烈,所以「其血玄黃」。
黃是地龍的顏色,玄是天龍的顏色。
我們都說天龍地虎,這個老虎也會變成龍,不是天龍,而是地龍。
「亢龍有悔」,「龍戰於野」,就是天龍跟地龍鬥,乾龍跟坤龍爭鬥誰都解救不了。
任何事情都要適可而止,不要過分苛求,這永遠是自然的真理。
孔明到最後也是遭劉備猜忌的,這是不可否認的。
劉備在白帝城托孤,他跟諸葛亮說:「我兒子你可扶就扶之,不可扶你就取而代之。」
這就開始有了「龍戰於野」的味道了。
所以,諸葛亮趕緊跪地磕頭,磕到頭都出一血。
實際上以諸葛亮當時的身份,他沒有必要這樣,他可以只講一句話:「你多慮了,不會這樣。」
但是如果他說「你多慮了,不會這樣」,就表示他有這個野心了,那就是老三老四。
所以大家讀歷史,要深深去體會它背後的道理,否則只是看熱鬧,看半天什麼都沒有得到,就沒有意義了。
戲劇演出來的只是故事情節,不會直接說出其中的道理,道理永遠是背後的東西,我們所看到的都是現象,都是數據。
現象、數據後面更重要的東西,從來沒有直接講出來過的,叫做道理。
任何事情都要適可而止,不要過分苛求,這永遠是自然的真理。
道理永遠是現象背後的東西。
——《易經》的智慧
清末重臣曾國藩是有能力造反的,但他就是不造反,因為他知道「龍戰於野」的惡果。
他已經過了「黃裳元吉」的階段,當他的聲望開始威脅到皇帝的時候,他只好拚命寫家書。
一個人寫家書,有必要讓大家都看得到嗎?那還算什麼家書?從這一點我們就知道,曾國藩的家書不是寫給他家裡人看的,而是寫給皇帝看的。
曾國藩能上奏皇帝說自己有實力,但是絕對不會造反嗎?當然不能,如果他寫了這個奏表,那就表示你動了造反的腦筋。
所以曾國藩不能講這個話,於是他就拚命寫家書。
老實講,皇帝看了曾國藩的家書以後才放心,相信他沒有造反的心,這才放過他,要不然他也會很慘。
年羹堯戰功赫赫,最後卻「龍戰於野」,硬是被雍正殺掉了,他沒有守住「黃裳元吉」這一關,就是因為他讓雍正皇帝感覺到了威脅。
年羹堯打了勝仗歸來,雍正真的很感謝他,於是到城門去迎接。
當他看到年羹堯的士兵雖然打仗歸來,但是一個個一精一神抖擻,非常整齊,於是就說:「請稍息。」
可是他說了這句話之後,沒有一個士兵動。
這時候,年羹堯千不該萬不該講那句話,他說:「他們只知道有將令,不知道有君令。」
雍正當場沒說什麼,但是他心裡想:好吧,試試看吧。
所以年羹堯非死不可。
乾卦不能單獨發揮,因為紅花也要綠葉來陪襯。
坤卦沒有辦法單獨一操一作,因為你一定要找到好主人,才可以全力去配合,否則你配合誰呢?因此,我們要看《易經》,最好把兩個相應的卦合起來看,不要單獨去看。
所以,接下來我們要講的是乾坤人生,看看應該怎樣把乾坤合起來看。
分類:易經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