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神話演義》第二十六章 帝堯出封於陶 三凶肆虐當朝:帝摯是為三凶所蠱惑的人,當然言聽計從,於是就下令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上古神話演義》第二十六章 帝堯出封於陶 三凶肆虐當朝

上古神話演義

第二十六章 帝堯出封於陶 三凶肆虐當朝

且說三凶定了美人計之後,一面搜尋美一女,一面又勸帝摯將眾兄弟都遷出宮去,以便騰出房屋,可以廣儲妃嬪。

帝摯是為三凶所蠱惑的人,當然言聽計從,於是就下令冊封弟堯於陶,即日就國,其餘帝子亦均令其出宮居祝諸大臣雖則覺得這個命令來得太兀突,但是從前頗有成例,而且是他的家事,不是國事,因此不好進諫,只能由他去吧。

於是堯奉了慶都,先往陶邑而去。

隨後棄和弟台璽奉了姜嫄,搬到亳都之外一個村上去住,因為那邊有許多田地,是姜嫄平日所經營,並且教棄學習耕稼的,所以搬到那邊去。

姜嫄和簡狄最要好,棄和契亦最友一愛一,因見簡狄等尚找不到適宜的住處,於是就邀了他們前去,一同住下。

閼伯、實沈兩弟兄則住到曠林地方去,其餘伯奮、仲堪等弟兄則徑到羲和國尋母親去,還有的都散住於各處。

一個熱一熱鬧鬧,向來一團一聚的家庭,不到幾日,風一流雲散,大家到此,都不免感慨萬分,離愁萬種。

然而聚散亦人生之常,況且這事出於帝命,亦是無可如何的。

過了幾日,果然孔壬、驩兜選了四個美一女送來。

帝摯一看,個個絕色,而且先意承志,極善伺候,百媚千嬌,令人蕩魄,直把帝摯陷入迷陣中。

不但從此君王不早朝,可說從此君王不視朝了。

諸大臣日日赴朝待漏,帝摯總推說有病,不能出來。

約有半個多月,諸大臣已探聽明白,知道中了美人之計,不覺都長歎一聲。

有的打算竭力再諫,老將羿忿然道:「就使再諫,亦是無益的,病謗現在更深了!」火正吳回亦說道:「現在我們連望見顏色都不能,何從諫起呢?」

水正熙道:「我們同進去問疾如何?」

眾人都道:「亦好。」

於是即刻叫內侍進宮去通報,說諸大臣要來問疾。

哪知去了半日,回來說道:「帝此刻尚未起身,候了許久,無從通知,諸位大臣下午來吧。」

眾人聽了,都默無一聲。

老將羿道:「既然如此,我們就是下午去。」

於是大家散歸。

到了下午,重複聚集,再要進宮求見。

此時帝摯已經起身,知道諸大臣早晨已來過,料必是來進諫的。

一則宿酒未醒,一精一神確有一點不濟;二則羞惡之心發生,實在愧見諸大臣之面;三則知道諸大臣這次諫起來一定是非常痛切,受又不能,不受又不能的。

三種原由交戰於胸中,到後來決定主意,總只有飾非文過的了。

於是吩咐內侍,只說病甚沉重,不能起坐談天,承諸大臣來問,甚為感謝。

明後日如能小愈,一定視朝,一切政治屆時再議吧。」

內侍將這番語言傳到,諸大臣亦只好悵悵而出。

火正向眾人道:「寒舍離此不遠,請過去坐坐吧。」

於是眾人齊到火正家中,坐尚未定,老將羿就發話道:「照這情形看來,還是照老夫的原議,大家走吧。

諸位就是不走,老夫亦只好先走了。

前日帝妃、帝子紛紛遷出,老夫已大不以為然,何況現在又是這種景象呀!」水正修拖他坐下道:「且坐一坐再說,古來知其不可為而不為的,叫作智士;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叫作仁人。

我以為與其做智士,不如做仁人,還是再諫吧。」

老將氣忿忿說道:「見面尚且不能,哪裡去諫呢?」

水正修道:「我們可以用表章。」

木正重道:「不錯,不錯,我們前兩次的諫雖說是良藥苦口.應該如此,但是有些地方終嫌激切,不免有束縛馳驟的樣子,這個大非所宜。

帝今日不肯見我們,或者亦因為這個原故。

我們這次的表章口氣應該婉轉些,諸位以為何如?」

眾人都贊成,於是大家公同斟酌,做了一篇諫章,到次早送了進去。

又過了兩日,帝摯居然視朝了,但是那神氣卻是昏昏沉沉的,開口便向諸大臣道:「前日汝等諫章朕已細細閱覽,甚感汝等之忠忱,不過錯疑朕了。

朕近日雖納了幾個嬪妃,不過為廣宗嗣起見,決不至因此而入迷途。

前數日不能視朝,確係患病,望汝等勿再生疑。」

火正道:「臣等安敢疑帝,只因帝自納嬪妃之後,即聞帝躬不豫的消息,而調詢內侍,又並無令醫生診視之事,是以遂致生疑,是實臣等之罪也。」

說罷稽首。

帝摯聽了這句話,不覺漲紅了臉,勉強說道:「朕自思無甚大病,不過勞傷所致,靜養數日,即可痊癒,所以不要服藥。

再者,近來醫生脈理一精一的很少,萬一藥不對症,病反因此加重,所以朕決定不延醫,亦是不藥為中醫的意思。」

諸大臣聽他如此說,知道他全是遁詞,卻不好再去駁他。

只見水正熙說道:「帝能不迷於女色,不但臣等之幸,亦是天下國家的大幸。

不過臣等所慮的就是帝近日所納的幾個嬪妃並不出於上等人家,亦並沒有受過優美的教育,這種女子,將來不免為帝德之累。

臣等為防微杜漸起見,所以起了這種誤會。

既然帝躬確係不適,那麼臣等妄加揣測之罪,真是無可逭了。」

說罷亦稽首。

帝摯道:「汝等放心,朕決不為女色所誤也。」

於是處理一些政務,未到巳刻,推說患病新愈,不能久坐,就退朝回宮而去。

自此之後,又接連多日不視朝。

老將羿到此刻真耐不住了,首先上表辭職,不等批准,即日率同弟子逢蒙出都而去。

過了兩日,水正兄弟同上表乞骸鼻,火正、木正亦接續的告了老玻土正看見眾人都走散,便亦歎口氣道:「一木焉能支大廈!」

於是亦辭職了。

帝摯見諸大臣紛紛辭職,其初亦頗動心,照例挽留。

後來接二連三,一辭再辭的辭之不已,不免漸漸的看得淡然起來,禁不得驩兜、孔壬等又從中進讒,說:「諸大臣同盟罷工,跡近要挾,如果做君主的受了他們的挾制,勢必魁一柄一下移,臣下可以朋比為一奸一,君主地位危險萬分了!」帝摯已是受迷的人,聽了這種話,當然相信,把諸大臣辭職的表章個個批准。

猶喜得他天一性一忠厚,雖則准他們辭職,仍舊表示種種可惜,又賞賜重疊,並且親自送他們的行,這亦可見帝摯這個人尚非極無道之君了。

閒話不提。

且說諸大臣既紛紛而去,朝廷之上不能一日無重臣,繼任之人當然是三凶了。

當時帝摯和孔壬等商量好,不再用五正等官名,另外更換幾個。

一個叫司徒,是總理一切民政的,帝摯就叫驩兜去做;一個叫共工,是供給興辦一切工作器一具的,帝摯就叫孔壬去做;一個叫作司空,是專治水土道路的,帝摯就叫鯀去做。

其餘各官更動的及自行告退的亦不少,都換過一大批,真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了。

自此之後,帝摯固然可以安心尋他的娛樂,沒有人再來諫諍,就是三凶亦可以為所欲為,可說是各得其願,所苦的就是百姓罷了。

哪知隔了幾月,帝摯為酒色所困,身一體怯弱,咳嗽咯血,真個生起病來,醫藥無效。

鯀便埋怨孔壬、驩兜,說道:「果然帝受你們之害,我當初早料到的。」

孔壬道:「不打緊,某聽說崑崙山和玉山兩處都有不死之藥,從前老將羿曾去求到過的,所以他年在百歲以上,還是這麼強壯。

現在帝既患了羸症,某想到那兩處去求求看,如果求得到,不但於帝有益,就是我們呢,亦可以分潤一點,個個長壽了。」

鯀冷笑道:「恐怕沒有這麼容易。」

驩兜道:「就使求不到,亦不過空跑一次,有什麼妨害呢?」

於是議定了,就和帝摯來說。

帝摯極口稱讚孔壬之忠心,感謝不荊過了幾日,孔壬帶了幾十個從人動身出門,逕向崑崙而行。

經過華山,泛過山海,溯涇水而上。

剛要到不周山相近,只見一路草木不生,遍地都是源澤。

走了好久,人蹤斷絕,景象淒慘。

正在不解其故,忽然腥風大起,從對面山上竄下一條怪物。

孔壬和從人怕得不了,不敢向它細看,回身便跑。

但是到處既是源澤,行走甚難,那怪物竄得又非常之快,轉瞬之間已到面前,將幾個從人蟠祝它的尾巴又直掃過來,將孔壬及其餘從人等一概掃倒。

孔壬在這個時候明知不能脫身,倒在地下仔細向那怪物一看,原來是一條大蛇,足有十多丈長,卻生著九個人頭,圓睜著十八隻大眼,撐開了九張大嘴,好不怕人!

被他蟠著的幾個人早經嚇死絞死了,它卻俯下頭去,一個一個的咬著,一吮一他們的血,唧唧有聲。

孔壬到此魂飛魄散,自分絕望,不覺仰天長歎一聲道:「不想我孔壬今朝竟死在這裡!」

哪知這怪物聽見了,竟放下人不一吮一,把頭蜿蜿蜒蜒伸過來,說著人話問道:「你剛才說什麼?什麼叫孔壬?」

孔壬這個時候看見怪物頭伸過來,以為是來吃他了,閉著眼睛拼卻一死。

忽聽得它會說人話,而且問著自己的名字,不由得又驚又喜,便開了眼,大著膽說道:「孔壬是我的名字,我是中朝大官,天子叫我到崑崙山去求靈藥的,如今死在你手裡不足惜,不過靈藥沒人去求,有負天子之命令,這是可恨的。

所以我剛才歎這口氣,說這句話。」

那怪物道:「你既是天子的大官,又是給天子去求靈藥的,那麼我就不弄死你也可以。

不過我有一件事要求你,你能答應我嗎?」

孔壬聽到這口氣,覺得自己大有生機,就沒命的答應道:「可以!可以!」那怪物道:「我在這裡多年,各種動物都已給我征服,一吮一它的血,吸它的膏,甚而至於取它的一性一命都由我。

這裡的土地亦給我佔據了,只是還有一件美中不足的事情,就是沒有一個名號。

照理說起來,我現在既然霸有一方,就是隨便自己取一個什麼名號,所謂『趙王趙帝,孤自為之』,亦未嘗不可。

不過我自己想想看,究竟是一個人不像人、獸不像獸的東西,自己取一個名號,總沒和人間帝王賜我的那種體面,所以我要要求你的就是這件事。

你能夠在君主面前保舉我一個什麼國君,那麼我就達到目的,不但不弄死你,而且還要感激你呢。」

孔壬聽了,仍舊連聲說:「可以,可以,一定可以。」

那怪物道:「答應的權一柄一在你嘴裡,封不封的權一柄一不在你手裡。

假使天子不答應封我,你怎樣呢?」

孔壬又連聲道:「總答應的,我去說,一定答應的。」

那怪物道:「我的心願很和平,你這次替一我去求,求得到一個國君的名號固然甚好,就使求不到國君,隨便封我一個什麼官爵都是好的。

或者你做一個國君,我給你做臣子,我亦願意,只要有一種名號就是了。」

孔壬聽了這話,不禁心生一計,就說道:「我去求,天子一定答應的。

不過你的形狀與人不同,倘使問起來,或要召見你,那時卻不免生出一個問題,就是對於百姓,對於萬國,都失了一種體統,講到這點,恐怕為難。

至於封我做國君,我們天子因我功大,早有此意,那是一定成功的。

不過屈你做我的臣子,未免不敢當。」

那怪物道:「不要緊,不要緊,我自己知道這副形狀不對,所以只好降格以求,這是我自己情願的,只要你不失信,我一定給你做臣子。

假使你有急難,我還要幫助你呢。」

說到這裡,那怪物已經將身軀蟠起在一堆,那九個頭昂在上面,足有一丈多高。

孔壬從地下爬起來,朝它一看,實是駭人,便問它道:「你住在什麼地方?」

那怪物道:「我就住在西面山洞之中。」

孔壬道:「你有名姓嗎?」

那怪物道:「我沒有姓,只有名字,叫作相繇,或叫作相柳,隨你們叫吧。」

孔壬道:「你們這一族類共總有多少?」

相柳道:「只有我一個,我亦不知道我身從何而來。」

孔壬道:「那麼你能說人話,懂得人類的事情,是哪個教的呢?」

相柳道:「我自己亦不知道,我只覺向來是會的;或者我從前本來是個人,後來變成這個形狀,亦未可知,可是我不明白了。」

孔壬看它說話尚近情理,就問它道:「我有點不懂,你的形狀既與我們不同,你的本領又有這麼大,那麼你自己獨霸一方亦未為不可,何必一定要一個天子的封號,並且做我的臣子都肯呢?」

相柳道:「這是有一個原故。

我在此地是專門以吸一吮一人民的脂膏為生活的,人民受了我的吸一吮一,必定以我為異類,心中不服,就是我亦終覺得是一無憑藉的。

假使有一個封號,那麼我就奉天子之命來臨此土;或者是奉國君之命留守此邦,名正言順,人民自然不敢不受我的吸一吮一,我就可以為所欲為了。

所以自古以來,那些豪強官吏佔據地方,不受朝廷指揮,但他的嘴裡總是口口聲聲說服從君命,擁護王家,並且要要求節鉞的,我就是師他們的故智呀。」

當相柳滔滔咶咶的說,孔壬細看它雖則有九個頭,九張嘴,但是只用當中最下的一張嘴,其餘八個頭,八張嘴,始終沒有動,究竟不知道它用不用的,只是不好問它。

等它說完,便說道:「原來如此,那麼我一定給你達到目的。

不過你要多少地盤才滿心願?」

相柳道:「地盤自然愈大愈好,起碼總要一個大國的裡數。

但是這個不成問題,因為我立定了基礎之後,自己會逐漸擴張開去的。」

孔壬道:「那麼我怎樣給你回信呢?」

相柳道:「等你得到天子允許之後,你就將天子的冊書送來,我總在這裡等你便了。」

孔壬道:「我還要西行求靈藥,回來一經過此處,再和你細談吧。」

相柳道:「我看不必去了,崑崙上古秘史··山的靈藥是不容易求的,一萬個人裡面求到的恐怕不到一個。

再者,現在時世變更,路上如我一般和人類作對的不止一個。

即如西面弱水之中有一個窫窳,亦是要吃人的,恐怕還有危險呢。

況且往返一來,時日過久,我一性一很急,等不及了,不如趕早回去吧。」

孔壬聽見,怎敢不依,只得喏喏連聲,招呼了從人起身要走。

那從人三分之一已死,其餘亦是拖泥帶水,面無人色。

孔壬看見滿地源澤,就問相柳道:「此地源澤甚多,是向來如此嗎?」

相柳道:「不是,這因為我身軀過重,經過之後摩一擦而成的。」

孔壬聽了,不禁咋舌,於是與相柳作別,急回亳都而來。

一路吩咐從人:「以後不許將相柳之事提及,違者處死。」

從人等只能答應。

不一月到了毫都,驩兜和鯀急忙來訪問道:「回來得這樣快,不死之藥已求到嗎?」

孔壬道:「阻於山水,未能求到,只是在路上收得一員人材,尚不虛此一行。」

驩兜道:「如何人材?」

孔壬道:「此人力大無窮,在西方很有勢力。

我意想請帝封他一個國君,以備干城之用。

不料他感激我的知遇,一定不肯,情願做我的臣子,所以我想明日請帝授以名號,將來西陲有事,總可以得他之死力的。」

二人道:「原來如此,這真不虛此一行了。」

孔壬道:「近日帝躬如何?」

驩兜道:「自兄去後,忽好忽壞。

據醫生言,確是癆瘵初步,最好攝心靜養,節欲節勞。

所以近日一切政治都是我們兩個處理,連報告都不去報告了。」

孔壬聽了,不作一語。

停了一會,二人辭去。

次日,孔壬獨自進宮,將那靈藥求不到的原因亂造了一回,又將那相柳的本領鋪張了一遍,一面為它求封號,一面又說道:「封他一個國君固然是好的,不過此人向無功績,並不著名,無故封之,恐天下疑怪。

二則它未必肯受,因為它一心願為臣效力的。

但是如若不封,又恐它心冷,被人收去,反足為患。

因此臣一路躊躇,絕無善策。」

帝摯道:「這有什麼躊躇呢,他既願效忠於汝,就是間接的願效忠於朕,有什麼不可呢?不必多說,朕就封汝為那邊的國君吧。」

孔壬聽了,佯作驚恐之狀,說道:「臣本為收羅人才起見,現在倒先封了臣,彷彿是臣托故求封了。

況且臣一無勳勞,安敢受封呢!」帝摯道:「能進賢,就是勳勞,應受上賞,不必多言,朕意決了。」

於是就傳諭到外邊,叫臣下預備典禮。

孔壬大喜,拜謝而出。

在朝之臣聞得此信,都是稱賀。

過了兩日,孔壬受了冊封,就來拜辭帝摯,說要到那邊去略為佈置。

帝摯道:「這是應該的。

不過汝是朕股肱之臣,不能久離朕處,一經佈置妥當,即便歸來,那邊就叫相柳留守吧。」

孔壬受命,稽首退出,就選擇了無數人員,再往不周山而來。

哪知相柳早已等著,一見孔壬,就大喜說道:「你真是信人,封號得到了嗎?」

孔壬道:「天子因你形狀與人不同,險些兒不答應,幸虧我竭力申說,由我負責擔保,才許叫我做這裡的國君,叫你做留守,不過有屈你吧!」相柳道:「不打緊,我自己情願的。

你真是個信人,將來你如有急難,可跑到此地來,我一定幫你。」

孔壬道:「承你的盛情是好極的,不過現在有一句話要和你說,不知你肯聽嗎?」

相柳道:「什麼話?」

孔壬道:「現在你有了留守的封號,就是代理國君了。

但是你的形狀怕人,又要一吮一人的脂膏,人民當然見而懼怕,望風遠避,弄到千里荒涼,一無人煙,哪裡還算得一個國家呢?我的意思,勸你以後藏躲起來,我另外派人到此地,築起房屋,耕起田來。

人民看見了,以為你已不見了,或者以為你不再一吮一人的脂膏了,庶幾可以漸漸聚集蕃盛,才可以算得一個國家。

否則一個人都沒有,儘是荒地,可以算得國家嗎?」

那相柳聽了,想了一想,將九個頭一齊搖動,說道:「這個做不到。

我是靠一吮一人脂膏過生活的,假使藏躲起來,豈不要餓死嗎?」

孔壬道:「這個不然,你每天要一吮一多少人的脂膏,不必自己出去尋,只要責成手下人去代你尋覓貢獻,豈不省事!

我看你孤立無援,很是可怕,萬一人民怕你極了,四散逃開,豈不是就要受餓嗎?或者一操一了強弓毒矢來同你拚命,豈不亦是危險!所以我勸你還不如在暗中吸一吮一吧,一則人民聚集可以成為一個真正的國家,二則你的食料可以源源不斷,三則沒有害人之跡,可以不居害人之名,你看如何?」

相柳一聽,登時九張面孔一齊笑起來,說道:「你說強弓毒矢來同我打,我是不怕的,你沒有見我的本領呢。

至於食料缺乏一層卻是可慮。

我有時出來尋覓食物,終日尋不到,已屢次受餓了。

沒有害人之名這一層尤其合我的理,既如此說,就依你吧。」

孔壬就叫同來的人都來見相柳,並將他們的姓名都一一說了。

又吩咐他們:「好生服侍相柳,設法供給它的食料,一面按照我所預定的計劃分頭進行,我每年必來省視你們一次」。

吩咐既畢,又和相柳談了些話,就轉身回毫都而去。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上古神話演義
第一章 演古史之治亂 謀開篇說混沌第二章 皇娥夢遊穹桑 盤瓠應運降世第三章 共工氏稱霸九州 女媧氏摶土為人第四章 女媧氏煉石補天 共工氏重霸九州第五章 共工顓頊爭天下 共工怒觸不周山第六章 下絕手平定共工 上恆山再戮諸懷第七章 後稷初生遭三棄 帝嚳出巡守西北第八章 簡狄吞燕卵 稷澤出玉膏第九章 萯山遇吉神 嫦娥奔月宮第十章 簡狄剖胸生契 帝嚳挈女南巡第十一章 游嵩山途遇奇獸 憶往事細說蚩尤第十二章 蚩尤遭敗績 黃帝得成仙第十三章 豐山有異物 房王兵虐民第十四章 房王作亂圍嚳 盤瓠智建神功第十五章 后羿將兵來救 盤瓢負女遁去第十六章 帝嚳深山尋女 唐堯降生母家第十七章 唐堯初降生 丹丘來進貢第十八章 盤瓠逸去帝女歸 帝嚳東海訪柏昭第十九章 帝嚳納妃羲和女 盤瓠子女到亳都第二十章 赤松子來訪 鳳凰鳥翔集第二十一章 赤松子獻珠治病 青城山帝嚳訪道第二十二章 舟人授秘書 帝嚳悟天道第二十三章 帝女常儀謝世 盤瓢子孫分封第二十四章 立摯為嗣子 封禪上泰山第二十五章 嗣子摯即帝位 老臣謀去三凶第二十六章 帝堯出封於陶 三凶肆虐當朝第二十七章 罐兜求封南方國 狐功設計害人民第二十八章 堯改封於唐 羿往殺楔揄第二十九章 巫咸弟子佐三苗 羿往桑林殺封豕第三十章 羿殺九嬰取雄黃 巴蛇被屠洞庭野第三十一章 帝摯禪位唐堯 三苗建國南方第三十二章 唐堯居母喪 后羿繳大風第三十三章 唐堯踐帝位 皋陶感降生第三十四章 帝堯田獵講武 鴻超被鳥射傷第三十五章 巫咸鴻術為堯醫 越裳氏來獻神龜第三十六章 帝堯東巡問樗莆 初見皋陶驗前夢第三十七章 厭越述紫蒙風土 閼伯實沈共參商第三十八章 帝堯遇赤將 子輿官木正第三十九章 帝堯寶露賜群臣 大司農籌備蠟祭第四十章 帝堯師事尹壽 尹壽舉薦四賢第四十一章 尹壽氏說天丈 羿與逢蒙較射第四十二章 帝堯箕山訪許由 長淮水怪興風浪第四十三章 帝堯初番見許由 黃帝問道廣成子第四十四章 帝堯遊黟山 覽盡大千界第四十五章 途遇金道華 蘭為王者香第四十六章 縉雲山黃帝修道 大姥山老母成仙第四十七章 狐功設計害帝堯 責三苗帝堯動怒第四十八章 男女同川而浴 帝堯君臣中蠱第四十九章 養蠱之情形 苗民之風俗第五十章 帝堯師事善卷 揮師滅除西夏第五十一章 射十日羿見姮娥 渠搜國來朝貢獻第五十二章 述洪水之來源 說黃河之成因第五十三章 堯讓天下於許由 稷為堯使見王母第五十四章 后羿射河伯 逢蒙殺后羿第五十五章 青鳥使迎大司農 西王母性喜樗蒱第五十六章 崑崙山稀有大鳥 西王母瑤池宴客第五十七章 大司農歸平陽 三苗驩兜降服第五十八章 讓天下於巢父 任許由州長第五十九章 海人獻冰蠶繭 堯教子朱圍棋第六十章 帝堯比神農 華封人三祝第六十一章 帝堯開鑿堯門山 果老事堯為待中第六十二章 訓大夏討渠搜 堯締交狐不諧第六十三章 彭祖祈年壽 帝堯讓大位第六十四章 舜生於諸馮 務成子教舜第六十五章 倉頡造文字 舜兄得狂疾第六十六章 舜初耕歷山 象受教於兄第六十七章 秦東贈舜行 二耕歷山下第六十八章 舜與方回訂交 師尹壽蒲衣子第六十九章 耕歷山三番五次 訪大舜不遠萬里第七十章 被逐三四回 學琴作什器第七十一章 以德教化人 舜師事許由第七十二章 三足烏集庭 元愷大會聚第七十三章 帝子朱漫遊是好 誇父臣於帝子朱第七十四章 堯放子朱於丹淵 免共工四岳舉鯀第七十五章 神禹坼背生 鯀受命治水第七十六章 禹師郁華子 鯀作九仞城第七十七章 制陶器舜化東夷 陶河濱舜禹相遇第七十八章 一曰遇十瑞 四岳共舉舜第七十九章 夢眉與發齊 舜不告而娶第八十章 堯降二女於溈汭 舜率二女覲父母第八十一章 堯賜雕弓干戈美玉 瞽叟使舜完廩浚井第八十二章 象日以殺舜為事 舜為舉八元八凱第八十三章 堯以舜為耳為目 舜攝位三凶不服第八十四章 鯀治水不利 舜舉禹治水第八十五章 夢從月中過 師事大成摯第八十六章 初過桐柏山 宛委得寶物第八十七章 雲華夫人授書 伯益水平佐禹第八十八章 舜受終而攝政 禹治水以定計第八十九章 降服罔象天 應龍佐治水第九十章 天地十四將大戰 收服七地授仙菉第九十一章 平逢山群蜂為患 玉卮娘降服驕蟲第九十二章 禹鑿砥柱山 九仙集西嶽第九十三章 巨靈擘太華 大人釣六鼇第九十四章 伯益作井龍登玄雲 玄龜負泥封印山川第九十五章 禹鑿龍門入 伏羲賜玉簡第九十六章 河伯宴大禹 冀州水患平第九十七章 大禹被困於相柳 相柳見誅於五帝第九十八章 黃蛇守共工台 共工流於幽州第九十九章 導河積石得延喜玉 賜軒轅鏡除卻神光鬼第一百章 天地除妖蛇 鯉魚跳龍門第一百零一章 濟水三伏三現 天地將斬朱孺第一百零二章 天地將除妖鳥 嵎夷九族來朝第一百零三章 窟洲返魂香 青州水患平第一百零四章 桐柏山風雷震驚 兩儲君霍潛迎禹第一百零五章 巫支祁襲禹 鴻濛氏被囚第一百零六章 三過桐柏山 共戰巫支祁第一百零七章 禹鑿軒轅化為熊 女攸化石破生啟第一百零八章 鈸耳貫胸獻珠鱉 大禹過門不入家第一百零九章 水平王震澤為神 繇余黃魔使三苗第一百一十章 大禹破三苗 騅驩竄南海第一百一十一章 圍計蒙誤衝突 雲林宮右英解圍第一百一十二章 黃魔破土鑿黃牛 禹鑿巴山開三峽第一百一十三章 掘崑崙息土治水 三過家門而不入第一百一十四章 天將驅除犯狼 大禹二次遇疫第一百一十五章 方相氏驅疫 雲夢遇神女第一百一十六章 禹作岣嶁碑 神農教避疫第一百一十七章 樂馬山禹誅疫獸 蟠塚山驅龍導漾第一百一十八章 刑天氏與帝爭神 太真夫人除窫窳第一百一十九章 殺三苗於三危 頒五瑞於群後第一百二十章 五老游河河圖來 龍馬鳳凰獻圖書第一百二十一章 大禹巡海外 應龍殺旱魃第一百二十二章 誇父逐日影 大禹游北方第一百二十三章 迷途入終北 行蹤至無繼第一百二十四章 禹收九鳳強梁 又至肅慎之國第一百二十五章 禹至毛民等國 黿鼉代為橋樑第一百二十六章 漫話扶桑國 詳說君子情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禹逢巨蟹 海若助除妖第一百二十八章 禹歷小人大人國 有蜮山遭遇水弩第一百二十九章 翳逸廖救蜮疫 禹到歧舌百慮第一百三十章 禹受困於楓林 祖狀被殺南海第一百三十一章 禹到壽麻國 得見螺螄舟第一百三十二章 長腳扶盧女 軒轅丈夫國第一百三十三章 西海神率禹避難 刑天氏命葬常羊第一百三十四章 禹配合二國失敗 淑士國禹鑿方山第一百三十五章 奇肱試飛車 槐山通老童第一百三十六章 鍾山覲上帝 崑崙見王母第一百三十七章 群仙大聚會 禹游崑崙山第一百三十八章 禹結束危神 堯沉璧於洛第一百三十九章 堯作大章樂 皋陶作象刑第一百四十章 董父豢於雷夏 堯崩葬於谷林第一百四十一章 重到會稽百官官 迎即位分命都蒲阪第一百四十二章 封第象於有庳 立學校以施救第一百四十三章 大司稷逝世 渠搜國獻裘第一百四十四章 孝養國來朝 夔作樂改封第一百四十五章 奏韶樂舞百獸 郊天祈以丹朱第一百四十六章 巡審樂三到會稽 修大道彭祖說法第一百四十七章 善捲逃舜入深山 無擇被迫跳澗淵第一百四十八章 舜西教六戎 西王母來朝第一百四十九章 舜作卿雲歌 黃龍負圖書第一百五十章 息慎氏進貢 大頻國來朝第一百五十一章 封義均命禹攝位 復九州玄都來朝第一百五十二章 率封禪泰山 象病死有庳第一百五十三章 方回憑弔舜墳 二女化作湘神第一百五十四章 啟結天下賢 禹即天子位第一百五十五章 頒夏時於萬國 作貢法均地權第一百五十六章 改封丹朱商均 作樂雕俎臣諫第一百五十七章 柏成子高逃禹 陣塗民代皋陶第一百五十八章 作城郭大會諸侯 鑄九鼎海神來朝第一百五十九章 禹讓天下於奇子 分散藏書於各處第一百六十章 禹會諸侯戮防風氏 啟為天子滅有扈國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