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神話演義》第六十九章 耕歷山三番五次 訪大舜不遠萬里:土人道:「近幾十年以來,淮水中出了妖怪,不時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上古神話演義》第六十九章 耕歷山三番五次 訪大舜不遠萬里

上古神話演義

第六十九章 耕歷山三番五次 訪大舜不遠萬里

且說舜師事蒲衣之後,因求醫心切,即匆匆上道,來到淮水,訪求蠙珠。

土人道:「近幾十年以來,淮水中出了妖怪,不時興波作一浪一,漂沒民居,人民也遠避不及,哪裡敢再去求珠呢?」

舜聽了,只索罷休。

沿路又訪問巫咸消息,有人說:「大約在長江口海中一個什麼島上。」

舜聽了,就向長江口而來。

但見煙波淼淼,洲渚森森。

無數****紋身之人,駕著獨木舟,出沒於洪濤雪一浪一之中。

舜上前仔細探聽,果然有人知道,巫咸就住在前面海島上。

舜大喜,雇了一隻帆船,直向那海島而來。

到了島邊停泊,舟人說道:「這就是了。」

舜上岸訪問,哪知土人道:「鹹老師已回北方,剛才前月去的。」

舜聽了,大失所望,獨立躊躇了一會,也無心觀玩風景,隨即回船。

舟人道:「回去嗎?」

舜答應道:「是。」

哪知船剛開出港口,忽而颶風大作,把這船吹向海洋而去。

頃刻之間,帆飛檣折,船上之人無不狂呼救命,高叫蒼天。

舜在此時雖則絕無恐怖,然而念及父母弟妹,亦不禁淒然。

過了一會,又是一個巨一浪一打來,船身四分五裂,眾人齊落水中,各各不能相顧。

幸喜舜身旁浮著一根大木,舜趕快抱著,聽它載沉載浮,但覺耳畔呼一呼風響,大一浪一一個一個從身上打過。

約有半日光景,舜自分必死,閉目聽之。

忽然又是一個大一浪一,將舜和木頭高舉空中,陡然落下,覺得不像水中了,開眼一看,原來已在沙灘之上,不禁自相慶幸。

但這時已在夜間,四顧昏黑,辨不出是島是陸。

深恐大一浪一再來,只能抖起一精一神,努力向岸上行去。

過了一會,離海覺已遠了,就在一塊石上坐下,覺得渾身衣服盡行濕一透,而且氣力全無,疲憊不堪,腹中所飲鹹鹵,亦嘔出許多。

幸喜天氣和暖,尚不至於號寒,然而無情的風還陣陣吹來,只得忍耐。

又過一會,天漸明瞭,舜早將衣服的水統統絞乾,穿在身上,但是腹中奇餓,暗想:「漂泊在此,究竟不知是何地方?同船之人此刻不知生死如何?我雖僥倖不死,然而身畔一無所有,吉凶正是難卜,姑且向裡面探聽見看。」

想罷起身,迤邐而行。

約二三里遠,覺得前面樹林中似有雞犬之一聲,急急向前,果見有一個村舍。

村人看見了舜,亦都覺詫異,霎時男一女大小,紛紛環集,爭相問訊,都是****紋身的。

舜將昨日舟行遇險的情形說了一遍。

村人雖是蠻荒,卻很和善,聽見了都說道:「那麼客人饑了,我們請你吃吧。」

說著,就有人邀舜到一間茅屋裡坐,搬出食品來請舜吃。

舜極道感謝,就吃了許多。

那時屋內外環而觀的人,仍舊不少。

有人說道:「客人,你的衣服濕極了,何不脫一下呢?」

舜道:「我因為在水中受寒,所以暫且不脫。」

因問道:「此地是何處?」

村人道:「此地是塗山腳下,亦有人叫苗山的。」

舜道:「離中原有多少遠?」

村人道:「中原地方在哪裡?我們不知道。」

舜聽了,不免躊躇,因為身邊一無所有,不特不能歸去,並且何以為生呢?

那些村人似乎有點猜到舜的心思,就說道:「客人不必心焦,落難之人,我們是一定幫助的。

我們雖則窮,但是十幾家供給你一個,總供給得起,你不要愁。」

舜聽了,非常感激,說道:「承諸位如此盛情,倘他日得歸故里,定當厚報。」

另有一村人道:「我們是不望你報的。

請問客人尊姓大名?向來是做什麼生意的?」

舜一一說了。

村人道:「好極,好極,你既然會耕田,我們這裡空地多得很,明日盡你去耕吧。

器一具沒有,我們借你。」

舜聽了,真真感激之至,暗想:「在此窮鄉僻壤之中,竟有此羲皇以上之風俗,真是難得極了!」遂連聲稱謝不置。

這日,就住在東村裡。

次日,村人領舜到各處一看,說道:「虞客人,這裡都是空地,請你自己挑選吧。」

舜挑了一塊傍山的地。

村人道:「這塊地磽瘠,恐怕不好種呢。」

舜道:「不打緊,我能種。」

於是先在旁邊誅茅結屋,慢慢的開墾起來。

又搬一方大平石到屋內,支了一間一床一,以便寢處。

其餘一切器一具、種一子,都是村人借用的。

但是開墾磽瘠,頗為不易。

一日,舜正在用力之後輟胞休息,忽見一隻大象從山上緩步而下,走到舜的耕地上,用大鼻子捲起鋤犁,不住的向田中開墾。

那象本是眾獸中最大的動物,氣力甚大,不到片時,所開墾的田已不少。

舜看了,亦是詫異。

過了一會,有村人來看見了,不覺狂叫起來,頓時男一女大小又紛紛環集。

大家都以為異事,就問舜道:「這是什麼野獸?虞客人你去捉來的嗎?」

舜道:「不是。

這個是象,從那邊山上走來的。」

村人道:「它怎樣會代你耕地?」

舜道:「這個我也不知道。」

有一個老人道:「我說過的,大難不死,必有大福。

虞客人從那大海之中逃得一性一命出來,我說一定是個不凡之人。

現在又有這種異事,將來你們看著吧。」

這句話一說,眾人此唱彼和起來,竟把舜奉如神明一般。

從此,這只象就依著舜不去。

舜在此耕田,總是借象之力。

後來又開了一口井,亦是象幫忙的。

有一日,舜插好了秧之後,有好許多鳥兒飛來,啄去莠草,彷彿代耘田。

這個像耕鳥耘的故事,現在民間都還是傳說的。

閒話不提。

且說舜在歷山耕田,一住年餘。

雖則時灑思親之淚,然而很受當地土人之親敬,倒也安然無事。

哪知有一日,忽然不妙了,無情的海水竟不住向上的逆行起來,不知何故。

它的逆行,勢雖甚緩,但是繼長增長的,日甚一日,看看田廬都要被浸沒了,村人恐慌,商量防禦之法。

舜道:「這種情形恐怕不是天災,是地變,人力無從抵禦的。

依我的愚見,不如遷到較高之地,避開了吧。」

眾人雖則安土重遷,但是素來信仰舜的說話,既然如此,只能贊成。

於是大家遷徙,一直向西南而行。

有些重大的物件,都由像往來駝運。

走到苗山腳下,眾人乏力,就此止祝舜亦揀了一塊田地住下。

大家草創經營,重複建設起來,再做他們的耕種事業。

那時舜與村人又成為患難之交,格外親一熱。

村人****的陋俗已早為舜所化除,改著衣冠了。

不料一住半年,喘一息方定,那無情的洪水,又汩一汩追蹤而來。

眾人沒法,只得再謀遷徙,逾過苗山,直到長江旁邊一座山腳下住定。

大家再草創起來,重新耕作。

三年之中,兩度播遷,亦可謂辛苦極了。

一日,舜晨起赴田,那隻大象忽然不見,遍尋不得。

這幾年之中,是從來沒有離開過的,大家深覺奇怪,但是舜亦只好聽之。

這日下午,舜正在力耕之際,忽然前面來了幾個人,看見舜,都狂叫道:「在這裡了!在這裡了!」舜不禁駭然,仔細一看,原來是洛陶、靈甫、伯一陽一、東不訾四個朋友,便問道:「公等何來?」

洛陶道:「仲華,你還要問呢!自從你走了之後,一年沒有消息,我們好不記念。

後來秦不虛說,你是到南方找巫咸的,但是東不訾從帝都來,說巫咸剛在他隱居的山上已嗚呼了,就葬在那邊。

那麼你哪裡還尋得著呢?湊巧伯一陽一和靈甫亦來探你的消息,正想設法找你,哪知連日地震,據說孟門、呂梁各山的洪水似瀑布而下,各地盡為澤國。

聖天子聞說,已遷都北方了。

我們家鄉雖則地勢高,但是恐不免波及,遷居的人很多,因此我們亦只好遷了。」

舜聽到此,不等洛陶說完,就問道:「那麼家父家母等呢?」

洛陶道:「已隨同大眾同遷,現在搬在泰山之西居住,大家仍在一起。

伯父、伯母、令弟、令妹等都安好,請放心。」

靈甫道:「家鄉已變到如此,仲華久滯不歸,殊不可解!」舜就將經過情形,說了一遍,並說道:「我豈不想急歸?其奈囊空如洗,此間荒僻,所有者惟米布魚鹽,不能負以行遠。

年來洪水氾濫,舟楫斷絕,茫茫大江,勢難插翅飛渡,真是教人悶死。

但不知四位從何處過來?」

東不訾道:「我們逾過江水,到了黟山,知道你之目的在尋空青和珍珠、墨蘭等。

萯山之南聞說產空青,我們猜你或者在那邊逗留,所以就到那邊去找你。

哪知你這個人找不到,空青卻給我們找著了。」

舜聽見空青得到,非常欣喜。

東不訾又說道:「我們後來猜你或者在海濱搜求珍珠,或者到閩中搜求蘭花,所以我們決定先從三天子鄣到東海濱一訪,再南人閩中,或者總遇得著。

不想在此已相遇了,恭喜!抱喜!」舜道:「那麼諸位出門幾時了?」

伯一陽一道:「一年零一個月了。

我們手是一徑到此,沿途訪問,千回百折,所以濡滯如此。」

洛陶道:「仲華,不必多說,快同我們回去吧。」

舜連應道:「是,是。」

那時村中的人聽說有人來訪舜,都來環視。

後來聽說舜要去了,大家依依不捨,都來攀留,甚至有哭出來的。

舜亦泣下數行,和他們說有二親在堂,不能不回去的道理。

眾人聽了沒法,內中有一個說道:「就使要去,何妨再留兩日呢?」

舜答應明日起身。

這一一夜,舜和洛陶等就在小屋中談了半夜,胡亂的睡了一覺。

次日,天未明時,村中人知道舜一定要去了,都攜了食物來送行,又替舜收拾一切,到臨行時,一齊遠送。

舜辭而又辭,有幾個竟痛哭起來。

舜答應以後如有機會一定再來,眾人方始流淚而別。

這裡舜等五人肩挑背負,一齊上道。

洛陶道:「看剛才這些人如此熱誠,總是仲華盛德所感。」

舜慌忙謙謝。

伯一陽一道:「是固然是的,但是亦因為這種人世代鄉僻,淳樸未漓,一經仲華的熏陶,自然可與為聖為賢了。

假使城市之人,恐怕亦沒有這樣容易呢。」

當下五個人曉行夜宿,急急遄歸。

到了豫州界,伯一陽一、靈甫、東不訾各因有事,陸續別去。

到了新遷的姚墟,舜不知道家在何處,由洛陶領到他門口,只見妹一子敤首正在門首遊戲,瞽叟亦在那裡向一陽一曝日。

舜見了,慌忙撇了洛陶,放下負擔,先過去向父親磕頭,說道:「兒舜回來了,父親一向好嗎?」

瞽叟平素雖則不一愛一舜,但究是父子天一性一,多年杳無音信,傳說不一,心中不免記念。

再加以從諸馮遷到此地,歷盡艱苦,家計頓落,如若有舜在身邊,或者有個幫手,就是自己行動起居,亦要舒服些,因此亦盼想舜能歸來。

現在舜居然歸來了,心中當然歡迎,但是口氣卻還不肯不擺嚴父的架子。

當下先責備他的不孝:「甘心在外遊玩,不顧父母。

這次諸馮水災,假使沒有鄰里朋友的幫助,,今朝你父母已不知流落何處,死生存亡,都不可問,你還有家可歸嗎?我聽說你到南方替一我求醫求藥,現在怎樣了?你何以能尋到此間?你且說來。」

舜聽了,便將以往事跡和歸來情形,一一都說明了。

瞽叟道:「原來是洛世兄等尋你回來嗎?」

舜應道:「是。」

那時洛陶在旁邊便高叫:「老伯,小侄拜見。」

瞽叟慌忙站起來,拱手說道:「不敢,不敢,少禮,少禮。

前日搬家,荷承諸位的幫忙,這次又萬里的去尋小兒回來,又給老朽弄到空青,感激之至。

將來老朽果然托福,雙目重明,定當重報。」

洛陶亦連聲「不敢。」

略談幾句,告辭而去。

舜先將行李等搬進屋中,又扶老父進去,然後參拜後母。

瞽叟便問:「空青在哪裡?」

舜從懷中取出,遞與瞽叟。

瞽叟捏在手中一揣,覺得是同胡桃大一顆石子,又拿來耳畔搖了幾搖,彷彿裡面有流汁之一聲,知道確是空青了,心中非常喜悅。

那時舜問後母道:「三弟哪裡去了?」

後母未及答言,瞽叟道:「自從搬到這裡,所有家計頗多損失,所以兄弟雖則年幼,亦只能叫他去耕種,現在在田里呢。」

哪知話未說完,像已進來,看見了舜,似乎出於意外。

舜忙叫「三弟」,像亦回叫「二哥」,但無話可說。

舜看象身一體己著實長成,正要問他說話,只聽見瞽叟說道:「如今好了,二哥回來了,你有一個幫手。

二哥又給我找了空青來,如果我目疾能夠治好,那真是運氣呢。」

哪知象聽了這兩句話,非常不服氣,暗道:「我要他幫什麼?」

又想道:「空青不知是什麼東西,能治眼瞎嗎?假使眼瞎治好,一定是舜之功,父親一定一愛一他不一愛一我,那麼我怎樣呢?」

正在躊躇,只聽他母親說道:「時候不早,預備晚膳去吧。」

舜聽了,不敢怠慢,就到廚下一同一操一作。

夜膳時,又將他途中所購的甘旨獻與父母,並有南中的果餌,分贈弟妹,大家飽餐一頓。

夜膳後,瞽叟又問了舜許多話,然後又說到空青如何使用法。

象聽了,就嚷著要看。

那時瞽叟早將空青交給夫人了,像就從他母親身畔取來一看,就說道:「這種石子,山中多得很,能治眼疾嗎?」

舜在旁就告訴他石中有漿,拿漿點在眼中,可以明目。

象聽了不信,說:「石中哪裡會有漿之理,待我來試試看。」

說著,就要去尋器一具來敲。

瞽叟大喝道:「你不許給我胡鬧!這是不容易得到的寶物。

二哥千辛萬苦去找來,假使給你弄壞了,眼睛醫不好,我不饒你。」

說著,就叫他夫人藏好,明日再商量辦法。

象聽了父親幾句重話,當著了舜頗覺不下去。

又聽見父親稱讚舜,更是不服,暗暗籌盡破壞抵制之法。

當下又談了一回,各自歸寢。

哪知這一晚上,像和他母親方法已想好了。

次日早餐後,舜後母就向舜說道:「這次家計損失,兄弟雖年幼,亦只好叫他去耕田。

但他究竟是外行,絲毫不懂。

現在你回來了,正可以教他,這亦是你做兄長的應有之責任。」

舜後母是從來不理舜的,偶然說話,亦是冷言冷語,話中有刺。

如今這兩句說話,詞語切摯,態度溫和,舜聽了之後,又感激,又歡喜,幾乎掉下淚來,連連答應道:「是,兒應該同兄弟去同做。」

那後母又向象說:「你同二哥去耕田,總要聽二哥的話,要知道二哥的知識閱歷,總比你高些。」

象亦唯唯聽命,對於舜頗覺恭順,舜亦暗暗稱奇。

於是兄弟一路同行,有說有笑,忽見象遙指道:「二哥,那邊一帶,就是我們領來的田了。」

走到之後,二人就在田間並耕起來。

過了一會,像忽然輟胞,狂叫腹痛。

舜忙問:「怎樣了?」

象丟去鋤犁,兩手一揉一肚不止,一面說道:「我這病是常有的,休息一兩日就好了,二哥你不要著急。」

舜道:「那麼弟弟你回去歇歇吧,我送你回去。」

像一手一揉一肚,一手搖搖道:「不必,你在這裡,我獨自回去,向來是一人走的。」

說著,兩手捧腹,彎腰曲背而去。

舜站著,到眼睛望不見了,方才再起而耕田。

看看正午,心中記念兄弟,正想歸家就餐,兼可看視兄弟,哪知後母手提饁飯而來,說道:「你就在這裡午餐吧,省得走一趟。」

舜見了,非常感激,連忙迎上去,取了饁來,說道:「兒歸來吃就是了,怎敢勞母親玉趾?」

後母道:「你兄弟年幼,我不要他多走,送慣了,所以送的。」

舜忙問道:「三弟怎樣了?」

後母道:「他年幼,禁不起辛苦。

去年冬天有一日冒了寒,到此地來又受了風,得了肚痛之症,如今常常要痛,可是不要緊,過兩日就好了。」

一面說,一面轉身,又說道:「饁子你自己帶回來。」

舜急忙答應,看後母去遠了,方才席地吃飯。

一面吃,一面想:「人家總說後母待我不好,照這樣看來,後母待我與親生子何異?可見從前總是我不好,反使後母受人家的譏評,我的罪真是大極了。」

想到此際,真是懺悔不盡,然而這一日家庭之愉快,亦是十幾年來所未有的。

閒話不提。

且說舜到了薄暮,提饁歸家。

象的腹痛已略好了。

父母待他,都是和顏悅色。

晚餐之後,舜就問父親:「何日用空青治目?」

瞽叟道:「我十幾年來悶苦極了,恨不得立刻就治。

你母親說,空青既是難得之物,我們自己弄,恐怕弄懷。

南村有個醫生,據說極仔細的,想請他來解剖,已經托人去請過,他說要過兩天才得閒。

你母親勸我,多的日子苦過了,不爭此幾日,所以只好等著。」

舜聽了,深服後母計慮之當。

次日,舜依舊獨自一人到田間工作,忽然秦不虛走來。

舜大喜,說道:「久違了,你好嗎?老丈好嗎?我因為事冗,所以歸家三日,尚不能到府,荒唐得很。」

不虛道:「勿客氣,勿客氣。

那日洛陶來談你的一切情形,我統統知道。

當日我本想和他們同到南方訪你,因為老親在堂,不便遠離,實在抱歉得很。」

舜道:「洛陶哪裡去了?」

不虛道:「他在我家住了一一夜,昨日就回去了。」

舜道:「可惜!可惜!我還想再謝謝他呢。」

不虛道:「你太拘了,朋友之道,豈在乎此!」當下二人又談了一會,不虛別去,舜仍舊耕作。

到了薄暮歸家,父母處照常問安,覺得父母都有點不豫之色,與昨日大不同。

舜暗中問象,像道:「你還要問呢?你所拿來的空青是假的,今朝醫生已來剖開,完全是顆石子,裡面何曾有水漿呢?」

舜大詫異,有點不信,便問道:「那顆空青呢?」

象道:「既是假的,要它做什麼?早經丟去了。」

舜益發懷疑。

象道:「難道你想父親的目疾治好,我和母親不想父親的目疾治好嗎?騙你做甚?」

舜聽這話不錯,暗想:「不要真個是我弄錯嗎?但是一路歸來,經過多少人的鑒察,都說是真空青,何以忽然會假?」

胸中終是不解,只能不語。

讀者諸君,要知道這個原故嗎?以真變假,當然是象母子兩個弄的玄虛。

不過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像母子兩個雖則和舜作對,但是豈有不願他父與夫目疾治好之理?原來家庭變故,總離不開「偏」與「妒」兩個字。

瞽叟的不一愛一舜,不外乎一個「偏」字;象的仇舜,不外乎一個「妒」字。

舜後母的虐一待,「偏」與「妒」兩個字兼而有之。

那日母子兩個商議,他恐怕瞽叟目疾治好,其功勞完全歸舜,人家益發要稱讚舜的功勞,所以商量另外造一個假的,將真空青內的水漿注到假的裡面,就作為象所找來之物。

如此以假為真,以真為假,那麼父目治癒之功,豈不歸了像嗎?像連日托病在家,正是做這個工作。

好在瞽叟目不能見,別無外人,一切聽他們設法罷了。

不料剖開空青之時,像一性一急鹵莽,用力過猛,將空青敲得粉碎,所有水漿統統糟蹋,這才懊悔。

母子互相埋怨,已屬無及,只好將錯就錯,向瞽叟報告說:「這空青是假的,其中並沒有水漿,又受舜的愚弄了。」

瞽叟大失所望,肝火復旺,對於舜重複懷疑,所以態度驟變。

可憐舜始終沒有知道,還是盡避自己認錯,豈不可歎!閒話不提。

且說自此以後,舜、像二人仍舊朝出幕人去耕田。

一日,像忽向舜要求,要同他到十里外一個社廟裡去看祭賽。

舜勸他道:「農事方急,這種無益之事不要去。」

象嬲之不已。

舜道:「那麼須稟知父母才可。」

象道:「父親一定不允的,母親那裡已經說過了。」

舜道:「的確嗎?」

象道:「的確說過,母親已答應了。」

舜被嬲不已,只好陪像一走。

象看到後來,竟不肯轉身。

舜屢屢催促,方才慢慢歸來。

到得門口,只聽見瞽叟已在那裡嚷罵人。

舜知道事情又弄錯了,急忙和象進內。

瞽叟便厲聲責問他兄弟為什麼這樣遲。

舜正要想實說,像先說道:「二哥同我到前村去看祭賽。」

瞽叟大喝一聲說道:「還了得!拋卻正經農事不做,去看這種無益之事,還成一個人嗎?」

後母向舜道:「像年幼小,我叫你教導他的。

你不但不教導,反引他遊戲。

他知識淺薄,假使給你引壞,將如之何?我看你們兩個以後不可同在一起了。」

瞽叟聽了這話,正如火上添柴,大罵舜:「欺父的不孝子,還要來引壞兄弟,真是萬不能容。」

於是不由舜引咎分說,硬孜孜又將舜逐出門去。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上古神話演義
第一章 演古史之治亂 謀開篇說混沌第二章 皇娥夢遊穹桑 盤瓠應運降世第三章 共工氏稱霸九州 女媧氏摶土為人第四章 女媧氏煉石補天 共工氏重霸九州第五章 共工顓頊爭天下 共工怒觸不周山第六章 下絕手平定共工 上恆山再戮諸懷第七章 後稷初生遭三棄 帝嚳出巡守西北第八章 簡狄吞燕卵 稷澤出玉膏第九章 萯山遇吉神 嫦娥奔月宮第十章 簡狄剖胸生契 帝嚳挈女南巡第十一章 游嵩山途遇奇獸 憶往事細說蚩尤第十二章 蚩尤遭敗績 黃帝得成仙第十三章 豐山有異物 房王兵虐民第十四章 房王作亂圍嚳 盤瓠智建神功第十五章 后羿將兵來救 盤瓢負女遁去第十六章 帝嚳深山尋女 唐堯降生母家第十七章 唐堯初降生 丹丘來進貢第十八章 盤瓠逸去帝女歸 帝嚳東海訪柏昭第十九章 帝嚳納妃羲和女 盤瓠子女到亳都第二十章 赤松子來訪 鳳凰鳥翔集第二十一章 赤松子獻珠治病 青城山帝嚳訪道第二十二章 舟人授秘書 帝嚳悟天道第二十三章 帝女常儀謝世 盤瓢子孫分封第二十四章 立摯為嗣子 封禪上泰山第二十五章 嗣子摯即帝位 老臣謀去三凶第二十六章 帝堯出封於陶 三凶肆虐當朝第二十七章 罐兜求封南方國 狐功設計害人民第二十八章 堯改封於唐 羿往殺楔揄第二十九章 巫咸弟子佐三苗 羿往桑林殺封豕第三十章 羿殺九嬰取雄黃 巴蛇被屠洞庭野第三十一章 帝摯禪位唐堯 三苗建國南方第三十二章 唐堯居母喪 后羿繳大風第三十三章 唐堯踐帝位 皋陶感降生第三十四章 帝堯田獵講武 鴻超被鳥射傷第三十五章 巫咸鴻術為堯醫 越裳氏來獻神龜第三十六章 帝堯東巡問樗莆 初見皋陶驗前夢第三十七章 厭越述紫蒙風土 閼伯實沈共參商第三十八章 帝堯遇赤將 子輿官木正第三十九章 帝堯寶露賜群臣 大司農籌備蠟祭第四十章 帝堯師事尹壽 尹壽舉薦四賢第四十一章 尹壽氏說天丈 羿與逢蒙較射第四十二章 帝堯箕山訪許由 長淮水怪興風浪第四十三章 帝堯初番見許由 黃帝問道廣成子第四十四章 帝堯遊黟山 覽盡大千界第四十五章 途遇金道華 蘭為王者香第四十六章 縉雲山黃帝修道 大姥山老母成仙第四十七章 狐功設計害帝堯 責三苗帝堯動怒第四十八章 男女同川而浴 帝堯君臣中蠱第四十九章 養蠱之情形 苗民之風俗第五十章 帝堯師事善卷 揮師滅除西夏第五十一章 射十日羿見姮娥 渠搜國來朝貢獻第五十二章 述洪水之來源 說黃河之成因第五十三章 堯讓天下於許由 稷為堯使見王母第五十四章 后羿射河伯 逢蒙殺后羿第五十五章 青鳥使迎大司農 西王母性喜樗蒱第五十六章 崑崙山稀有大鳥 西王母瑤池宴客第五十七章 大司農歸平陽 三苗驩兜降服第五十八章 讓天下於巢父 任許由州長第五十九章 海人獻冰蠶繭 堯教子朱圍棋第六十章 帝堯比神農 華封人三祝第六十一章 帝堯開鑿堯門山 果老事堯為待中第六十二章 訓大夏討渠搜 堯締交狐不諧第六十三章 彭祖祈年壽 帝堯讓大位第六十四章 舜生於諸馮 務成子教舜第六十五章 倉頡造文字 舜兄得狂疾第六十六章 舜初耕歷山 象受教於兄第六十七章 秦東贈舜行 二耕歷山下第六十八章 舜與方回訂交 師尹壽蒲衣子第六十九章 耕歷山三番五次 訪大舜不遠萬里第七十章 被逐三四回 學琴作什器第七十一章 以德教化人 舜師事許由第七十二章 三足烏集庭 元愷大會聚第七十三章 帝子朱漫遊是好 誇父臣於帝子朱第七十四章 堯放子朱於丹淵 免共工四岳舉鯀第七十五章 神禹坼背生 鯀受命治水第七十六章 禹師郁華子 鯀作九仞城第七十七章 制陶器舜化東夷 陶河濱舜禹相遇第七十八章 一曰遇十瑞 四岳共舉舜第七十九章 夢眉與發齊 舜不告而娶第八十章 堯降二女於溈汭 舜率二女覲父母第八十一章 堯賜雕弓干戈美玉 瞽叟使舜完廩浚井第八十二章 象日以殺舜為事 舜為舉八元八凱第八十三章 堯以舜為耳為目 舜攝位三凶不服第八十四章 鯀治水不利 舜舉禹治水第八十五章 夢從月中過 師事大成摯第八十六章 初過桐柏山 宛委得寶物第八十七章 雲華夫人授書 伯益水平佐禹第八十八章 舜受終而攝政 禹治水以定計第八十九章 降服罔象天 應龍佐治水第九十章 天地十四將大戰 收服七地授仙菉第九十一章 平逢山群蜂為患 玉卮娘降服驕蟲第九十二章 禹鑿砥柱山 九仙集西嶽第九十三章 巨靈擘太華 大人釣六鼇第九十四章 伯益作井龍登玄雲 玄龜負泥封印山川第九十五章 禹鑿龍門入 伏羲賜玉簡第九十六章 河伯宴大禹 冀州水患平第九十七章 大禹被困於相柳 相柳見誅於五帝第九十八章 黃蛇守共工台 共工流於幽州第九十九章 導河積石得延喜玉 賜軒轅鏡除卻神光鬼第一百章 天地除妖蛇 鯉魚跳龍門第一百零一章 濟水三伏三現 天地將斬朱孺第一百零二章 天地將除妖鳥 嵎夷九族來朝第一百零三章 窟洲返魂香 青州水患平第一百零四章 桐柏山風雷震驚 兩儲君霍潛迎禹第一百零五章 巫支祁襲禹 鴻濛氏被囚第一百零六章 三過桐柏山 共戰巫支祁第一百零七章 禹鑿軒轅化為熊 女攸化石破生啟第一百零八章 鈸耳貫胸獻珠鱉 大禹過門不入家第一百零九章 水平王震澤為神 繇余黃魔使三苗第一百一十章 大禹破三苗 騅驩竄南海第一百一十一章 圍計蒙誤衝突 雲林宮右英解圍第一百一十二章 黃魔破土鑿黃牛 禹鑿巴山開三峽第一百一十三章 掘崑崙息土治水 三過家門而不入第一百一十四章 天將驅除犯狼 大禹二次遇疫第一百一十五章 方相氏驅疫 雲夢遇神女第一百一十六章 禹作岣嶁碑 神農教避疫第一百一十七章 樂馬山禹誅疫獸 蟠塚山驅龍導漾第一百一十八章 刑天氏與帝爭神 太真夫人除窫窳第一百一十九章 殺三苗於三危 頒五瑞於群後第一百二十章 五老游河河圖來 龍馬鳳凰獻圖書第一百二十一章 大禹巡海外 應龍殺旱魃第一百二十二章 誇父逐日影 大禹游北方第一百二十三章 迷途入終北 行蹤至無繼第一百二十四章 禹收九鳳強梁 又至肅慎之國第一百二十五章 禹至毛民等國 黿鼉代為橋樑第一百二十六章 漫話扶桑國 詳說君子情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禹逢巨蟹 海若助除妖第一百二十八章 禹歷小人大人國 有蜮山遭遇水弩第一百二十九章 翳逸廖救蜮疫 禹到歧舌百慮第一百三十章 禹受困於楓林 祖狀被殺南海第一百三十一章 禹到壽麻國 得見螺螄舟第一百三十二章 長腳扶盧女 軒轅丈夫國第一百三十三章 西海神率禹避難 刑天氏命葬常羊第一百三十四章 禹配合二國失敗 淑士國禹鑿方山第一百三十五章 奇肱試飛車 槐山通老童第一百三十六章 鍾山覲上帝 崑崙見王母第一百三十七章 群仙大聚會 禹游崑崙山第一百三十八章 禹結束危神 堯沉璧於洛第一百三十九章 堯作大章樂 皋陶作象刑第一百四十章 董父豢於雷夏 堯崩葬於谷林第一百四十一章 重到會稽百官官 迎即位分命都蒲阪第一百四十二章 封第象於有庳 立學校以施救第一百四十三章 大司稷逝世 渠搜國獻裘第一百四十四章 孝養國來朝 夔作樂改封第一百四十五章 奏韶樂舞百獸 郊天祈以丹朱第一百四十六章 巡審樂三到會稽 修大道彭祖說法第一百四十七章 善捲逃舜入深山 無擇被迫跳澗淵第一百四十八章 舜西教六戎 西王母來朝第一百四十九章 舜作卿雲歌 黃龍負圖書第一百五十章 息慎氏進貢 大頻國來朝第一百五十一章 封義均命禹攝位 復九州玄都來朝第一百五十二章 率封禪泰山 象病死有庳第一百五十三章 方回憑弔舜墳 二女化作湘神第一百五十四章 啟結天下賢 禹即天子位第一百五十五章 頒夏時於萬國 作貢法均地權第一百五十六章 改封丹朱商均 作樂雕俎臣諫第一百五十七章 柏成子高逃禹 陣塗民代皋陶第一百五十八章 作城郭大會諸侯 鑄九鼎海神來朝第一百五十九章 禹讓天下於奇子 分散藏書於各處第一百六十章 禹會諸侯戮防風氏 啟為天子滅有扈國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