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政要》任賢第三:房玄齡1,齊州臨淄2人也。初仕隋,為隰城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貞觀政要》任賢第三

貞觀政要

任賢第三

【原文】

房玄齡1,齊州臨淄2人也。

初仕隋,為隰城3尉。

坐事4,除名徙上郡。

太宗徇地渭北,玄齡杖策謁於軍門。

太宗一見,便如舊識,署渭北道行軍記室參軍5。

玄齡既遇知己,遂罄竭心力。

是時,賊寇每平,眾人競求金寶,玄齡獨先收人物,致之幕府,及有謀臣猛將,與之潛相申結6,各致死力。

累授秦王府記室7,兼陝東道大行台考功郎中8。

玄齡在秦府9十餘年,恆典管記。

隱太子、巢刺王以玄齡及杜如晦為太宗所親禮,甚惡之,譖十之高祖,由是與如晦並遭驅斥。

及隱太子將有變也,太宗召玄齡、如晦,令衣道士服,潛引入謀議。

及事平,太宗入春宮,擢拜太子左庶子。

貞觀元年,遷中書令。

三年,拜尚書左僕射,監修國史,封梁國公,實封一千三百戶。

既總任百司,虔恭夙夜,盡心竭節,不欲一物失所。

聞人有善,若己有之。

明達吏事,飾以文學,審定法令,意在寬平。

不以求備取人,不以己長格物,隨能收敘,無隔疏賤。

論者稱為良相焉。

十三年,加太子少師。

玄齡自以一居端揆十有五年,頻抗表辭位,優詔不許。

十六年,進拜司空,仍總朝政,依舊監修國史。

玄齡復以年老請致仕,太宗遣使謂曰:「國家久相任使,一朝忽無良相,如失兩手。

公若筋力不衰,無煩此讓。

自知衰謝,當更奏聞。」

玄齡遂止。

太宗又嘗追思王業之艱難,佐命之匡弼,乃作《威鳳賦》以自喻,因賜玄齡,其見稱類如此。

【註釋】

1房玄齡(579 — 648):名喬,字玄齡。

與杜如晦、魏徵等同為唐太宗的重要助手。

2齊州臨淄:即今山東淄博市。

3隰(xi)城:在今山西省西部,呂梁山南段,黃河支流昕水上游。

4坐事:因犯律令而獲罪。

5記室參軍:官名。

唐制,掌軍府表啟書疏之職。

6潛相申結:暗中一交一 結。

7記室:古代官名。

《後漢書·百官志一》:「記室令史,主上表章,報書記。」

按東漢官制,太尉署官有記室令史,太守、都尉署官有記室史。

後世諸王、三公及大將軍幕府也設置記室參軍。

8考功郎中:唐制,掌管百官功過善惡的官職。

9秦府:即秦王府。

太宗即位前封為秦王。

十譖(zen):無中生有地說人壞話。

端揆(kui):指宰相。

因宰相居百官之首,故稱端揆。

匡弼:輔佐的意思。

【譯文】

房玄齡,山東臨淄人。

在隋朝為官時擔任隰城的縣尉。

後來因為一件事情被革去官職,派遣到上郡為官。

一次,唐太宗到陝西巡遊,房玄齡聽說後就到軍營門口拜會。

唐太宗對他一見如故,任命他為渭北道行軍記室參軍。

房玄齡蒙受知遇之恩,決心湧泉相報。

當時,每次打了勝仗,大家都忙著各處搜集財寶,只有房玄齡首先收攏人才,將富有謀略和驍勇善戰的人安置在他的幕府中,私下與他們結為朋友,共同為李世民效力。

他多次擔任秦王府記室,兼任陝東道大行台考功郎中。

房玄齡在秦王府十幾年,都擔任記室一職。

當時的太子和巢刺王因為房玄齡和杜如晦深得李世民的重用,心懷嫉恨,就在唐高祖面前惡語中傷,於是房玄齡和杜如晦遭到了打擊排斥。

後來太子發動叛亂,李世民秘密召見房玄齡和杜如晦,讓他們穿上道士的衣服,派人暗中將他們帶入內宮商議對策。

叛亂平定之後,李世民成為東宮太子,就請房玄齡擔任太子左庶子。

貞觀初年,李世民提升他為中書令。

貞觀三年,又封他為尚書左僕射。

同時,命他撰寫國史,封為梁國公,食邑一千三百戶。

房玄齡為官兢兢業業,負責百官的任命,責任重大,常常夜以繼日地工作,不在政務上出現半點閃失。

他待人寬厚,胸襟寬闊,看見別人比自己出色,也從不嫉妒。

他富有才識,撰寫的國史文采出眾,審定的法令寬容公平。

他在德行方面也為人稱道,對人從不求全責備,不以自己的標準去苛求別人,不分親疏貴賤,一視同仁,因此被眾人讚譽為良相。

貞觀十三年,他又被尊為太子少師。

房玄齡擔任宰相之職共有十五年,其間,他多次上書辭官,唐太宗都未允許。

貞觀十六年,他又被封為司空,仍然總管朝政,著述國史。

不久,房玄齡又以年老為由,提出辭官,唐太宗派使者回復一封信,上面寫道:「你擔任丞相這麼多年了,很多大事我都能夠放心地一交一 給你處理,假如沒有了你這個良相,我就像失去了雙臂一樣力單勢薄。

如果你的一精一力允許,就不要解甲歸田。

如果有一天你真的感到力不從心了,再上奏告訴我也不遲。」

看過這封言辭懇切的信,房玄齡終於打消了辭官的念頭。

後來,唐太宗回顧艱難創業的歲月,良臣輔佐自己所立下的卓越功勳,不禁感慨萬千,寫下《威風賦》賜給房玄齡,由此可見他們君臣之間深厚的情誼。

【原文】

杜如晦1,京兆萬年2人也。

武德初,為秦王府兵曹參軍3,俄遷陝州總管府長史4。

時府中多英俊,被外遷者眾,太宗患之。

記室5房玄齡曰:「府僚去者雖多,蓋不足惜。

杜如晦聰明識達,王佐才也。

若大王守藩端拱6,無所用之;必欲經營四方,非此人莫可。」

太宗自此彌加禮重,寄以心腹,遂奏為府屬,常參謀帷幄。

時軍國多事,剖斷如流,深為時輩所服。

累除天策府從事中郎7,兼文學館學士。

隱太子之敗,如晦與玄齡功第一,遷拜太子右庶子。

俄遷兵部尚書8,進封蔡國公,實封一千三百戶。

貞觀二年,以本官檢校侍中。

三年,拜尚書右僕射9,兼知十吏部選事。

仍與房玄齡共掌朝政。

至於台閣規模,典章文物,皆二人所定,甚獲當時之譽,時稱房、杜焉。

【註釋】

1杜如晦(585 — 630):字克明,隋末曾任滏陽尉。

唐兵入關中,助李世民籌謀,後在唐為官。

2萬年:古縣名,位置在今陝西潼北。

3兵曹參軍:官名。

掌王府武官簿書、考課、儀衛等事情。

4長史:官名。

唐制,邊要之地,置總管以統領軍事,長史是總管的副職。

5記室:官名。

主上表章、報書記等事。

舊時也用作秘書的代稱。

6守藩端拱:坐守現有的地盤,不想有大的作為。

7從事中郎:武德四年,唐高祖以秦王功高,古官號不足以稱,於是加號天策上將,位在王公之上,開府置官屬,從事中郎為屬職。

8兵部尚書:官名。

唐代確定六部之名為吏、戶、禮、兵、刑、工,由六部尚書分掌政務。

兵部尚書掌武選、地圖、車馬、甲械等。

9尚書右僕射:官名。

僕射自秦代始設,漢以後沿置。

唐太宗時,不設尚書令,而以左、右僕射代居尚書令之職位。

初期與中書令、侍中同為宰相。

十知:主持。

【譯文】

杜如晦,祖籍陝西萬年。

武德初年,擔任秦王府兵曹參軍,不久就被提升為陝州總管長史。

當時秦王府中人才濟濟,外迂的人也非常多,對此,李世民表示憂慮。

記室房玄齡說:「王府中的幕僚離開得多,這並不值得惋惜。

可是杜如晦非常能幹,有見識,是輔佐帝王的良才。

如果您只做一個守住領地的藩王,那麼用不著他,可是如果您要統領四海,那麼非此人不可。」

太宗從此便對杜如晦以禮相待,視為心腹,經常讓他參與密謀。

當時,權力之爭激烈,戰事很多,每次杜如晦都能為太宗出謀劃策,提出良好的建議,令人十分佩服。

後來,他被封為天策府從事中郎,兼任文學館學士。

在平定太子的叛亂中,杜如晦和房玄齡功勞最大,杜如晦被提升為太子右庶子。

不久又遷任兵部尚書,封為蔡國公,食邑一千三百戶。

貞觀二年,他擔任檢校侍中。

貞觀三年,拜為尚書右僕射,兼任吏部選事。

他和房玄齡共同掌管朝廷的政務,有關修築宮殿的規模、典章制度等事情,都由二人商議決定,二人的政績深得人們的稱道,說起當時的良相,人們就會以「房謀杜斷」加以讚許。

【原文】

魏徵1,鉅鹿人也。

近徙家相州之內黃。

武德末,為太子洗馬2。

見太宗與隱太子陰相傾奪,每勸建成早為之謀。

太宗既誅隱太子,召徵責之曰:「汝離間我兄弟,何也?」

眾皆為之危懼。

徵慷慨自若,從容對曰:「皇太子若從臣言,必無今日之禍。」

太宗為之斂容,厚加禮異,擢拜諫議大夫。

數引之臥內,訪以政術。

徵雅有經國之才,性又抗直,無所屈撓。

太宗每與之言,未嘗不悅。

徵亦喜逢知己之主,竭其力用。

又勞之曰:「卿所諫前後二百餘事,皆稱朕意。

非卿忠誠奉國,何能若是!」三年,累遷秘書監,參預朝政,深謀遠算,多所弘益。

太宗嘗謂曰:「卿罪重於中鉤3,我任卿逾於管仲4,近代君臣相得,寧有似我於卿者乎?」

六年,太宗幸九成宮,宴近臣,長孫無忌5曰:「王珪、魏徵,往事息隱,臣見之若仇,不謂今者又同此宴。」

太宗曰:「魏徵往者實我所仇,但其盡心所事,有足嘉者。

朕能擢而用之,何慚古烈?徵每犯顏切諫,不許我為非,我所以重之也。」

徵再拜曰:「陛下導臣使言,臣所以敢言。

若陛下不受臣言,臣亦何敢犯龍鱗6,觸忌諱也!」太宗大悅,各賜錢十五萬。

七年,代王珪為侍中,累封鄭國公。

尋以疾乞辭所職,請為散官。

太宗曰:「朕拔卿於仇虜之中,任卿以樞要之職,見朕之非,未嘗不諫。

公獨不見金之在礦,何足貴哉?良冶鍛而為器,便為人所寶。

朕方自比於金,以卿為良工。

雖有疾,未為衰老。

豈得便爾耶?」

徵乃止。

後復固辭,聽解侍中,授以特進,仍知門下省事。

十二年,太宗以誕皇孫,詔宴公卿。

帝極歡,謂侍臣曰:「貞觀以前,從我平定天下,周旋艱險,玄齡之功無所與讓。

貞觀之後,盡心於我,獻納忠讜,安國利人,成我今日功業,為天下所稱者,惟魏徵而已。

古之名臣,何以加也。」

於是親解佩刀以賜二人。

庶人承乾在春宮,不修德業;魏王泰一寵一 愛日隆,內外庶寮,鹹有疑議。

太宗聞而惡之,謂侍臣曰:「當今朝臣,忠謇無如魏徵,我遣傅皇太子,用絕天下之望。」

十七年,遂授太子太師,知門下事如故。

徵自陳有疾,太宗謂曰:「太子宗社之本,須有師傅,故選中正,以為輔弼。

知公疹病,可臥護之。」

徵乃就職。

尋遇疾。

徵宅內先無正堂,太宗時欲營小殿,乃輟其材為造,五日而就。

遣中使賜以布被素褥,遂其所尚。

後數日,薨7。

太宗親臨慟哭,贈司空,謚曰文貞。

太宗親為制碑文,復自書於石。

特賜其家食實封九百戶。

太宗後嘗謂侍臣曰:「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朕常保此三鏡,以防己過。

今魏徵殂逝8,遂亡一鏡矣!」因泣下久之。

乃詔曰:「昔惟魏徵,每顯予過。

自其逝也,雖過莫彰。

朕豈獨有非於往時,而皆是於茲日?故亦庶僚苟順,難觸龍鱗者歟!所以虛己外求,披迷內省。

言而不用,朕所甘心;用而不言,誰之責也?自斯已後,各悉乃誠。

若有是非,直言無隱。」

【註釋】

1魏徵(580 — 643):唐初政治家。

字玄成,少時孤貧落拓,有大志,出家為道士。

隋末參加瓦崗起義軍,李密敗,降唐。

又被竇建德所獲,任起居舍人。

建德敗,入唐為太子洗馬。

太宗即位,擢為諫議大夫,前後陳諫二百餘事。

貞觀三年(629)任秘書監,參與朝政,校定秘府圖籍。

後一度任侍中,封鄭國公。

2洗馬:官名。

即前馬或先驅之意。

3中鉤:射中帶鉤的意思。

4管仲(?—前645):名夷吾,字仲。

春秋時齊國名相。

齊襄公被殺之後,公子小白和公子糾爭繼王位,管仲曾帶兵阻止公子小白,並射中小白的帶鉤。

後小白立,是為齊桓公。

鮑叔牙舉薦管仲,齊桓公不計前嫌任命他為卿,尊為「仲父」。

管仲對齊國的政治、經濟及軍事實行了重大改革,使齊桓公成為春秋時第一個霸主。

5長孫無忌(?— 659):唐初大臣。

字輔機,河南洛陽人。

太宗長孫皇后之兄。

武德九年(626),助太宗奪取帝位。

以皇親及元勳地位,歷任尚書右僕射、司空、司徒等職,封趙國公。

後因反對高宗立武則天為後,被放逐黔州(今四川彭水),自縊而死。

6龍鱗:韓非曾把帝王比作龍,龍喉下有逆鱗,觸犯了它就會被龍咬死。

7薨(hōnɡ):唐代二品以上官員之死稱為薨。

8殂(cu)逝:死亡。

【譯文】

魏徵,鉅鹿人,前不久遷居到相州的內黃。

武德末年,做太子洗馬。

當他看到太宗同隱太子李建成暗中傾軋爭奪,常勸建成早做打算。

太宗殺了隱太子後,把魏徵叫來責問:「你為什麼要離間我們兄弟?」

當時大家都替魏徵擔驚受怕,魏徵慷慨自若,不慌不忙地回答說:「皇太子如果聽了我的話,肯定不會有今天的殺身之禍。」

太宗聽了這話肅然起敬,對他分外敬重,提升他為諫議大夫,多次把他請進臥室,向他請教治理國家的辦法。

魏徵本有治國的才能,性情剛直不阿,絕不隨便放棄自己的主張。

太宗每次和他一交一 談,從來沒有不高興的。

魏徵欣幸遇到了賞識自己的主子,竭盡才力來效勞。

太宗又安慰他說:「你以前直言勸諫前後二百多件事,都稱我的心意,不是你忠心為國,怎能如此?」

貞觀三年,魏徵幾次陞遷做上秘書監,參預朝政,深謀遠慮,起了很好的作用。

太宗曾對他說:「論你的罪過比當年管仲射中齊桓公的帶鉤還要嚴重,而我對你的信任卻超過了齊桓公對管仲的信任,近代君臣之間融洽相處,難道還有誰能像我這樣對你嗎?」

貞觀六年,唐太宗駕幸九成宮,設宴招待親近的大臣,長孫無忌說:「王珪、魏徵,過去侍奉隱太子,我見到他們就像見到仇敵一樣,想不到今天能在一起參加宴會。」

太宗說:「魏徵過去確實是我的仇敵,但他能為侍奉的主子盡心出力,這是很值得稱道的。

我能夠提拔重用他,自比古人應無愧色!魏徵常常不顧情面懇切勸諫,不許我做錯事,所以我器重他。」

魏徵再拜說:「陛下引導我提意見,我才敢提意見。

如果陛下不接受我的意見,我又怎麼敢去犯龍鱗、觸忌諱。」

太宗龍心大悅,賞賜每人十五萬錢。

貞觀七年,魏徵替代王珪任侍中,加封到鄭國公。

不久因病請求辭去所任的官職,只做個閒職散官。

太宗說:「我把你從仇敵中選拔出來,委任你中樞機要的職務,你看到我不對的地方,從沒有不勸諫的。

你難道沒看到黃金埋在礦裡,有什麼可貴的呢?若遇上高明的冶金工匠把它鍛煉成器物,就會被人們當做寶貝。

因此我把自己比作黃金,把你當做高明的冶煉工匠。

你雖然有病,但還不算衰老,怎能想就此辭職呢?」

魏徵聽了只好作罷。

後來又堅決要辭職,太宗同意解除他侍中的職務,任為特進,仍舊管門下省政事。

貞觀十二年,太宗因為皇孫誕生,下詔宴請公卿大臣,太宗在酒席間極其高興,對大臣們說:「貞觀以前,跟我平定天下,轉戰於艱險危難之間,房玄齡功勞之大是沒有人能比得上的。

自貞觀以來,對我竭盡心力,進獻忠直之言,安定國家,造福百姓,成就我今天的功業,被天下人所稱道的人,就只有魏徵了。

即使古代的名臣,也不過如此罷了。」

於是親自解下佩刀賜給他們二人。

庶人承乾在東宮做太子時,不講品德不幹好事,魏王泰越來越得到一寵一 愛,內外百官對承乾是否還能做太子都有疑議。

太宗聽到後很厭惡,對侍從的大臣們說:「當今朝臣之中,講忠誠正直沒有比得上魏徵的,我派他做皇太子的師傅,用來斷絕天下人的想法。」

貞觀十七年,就任命魏徵做太子太師,仍舊管門下省的政事。

魏徵陳述自己有病,太宗對他說:「太子是宗廟社稷的根本,一定要有好的師傅,所以挑選你這樣中正無私之臣,作為太子的輔弼。

我知道你有病,不妨躺在床 上來教導太子。」

魏徵只得就職。

不久魏徵得了重病,他家裡原先沒有正廳,太宗當時本想給自己建造一座小殿,就停下工來把材料給魏徵造正廳,五天完工。

又派宮中的使者賜給他布被和素色的墊褥,以順從他的喜好。

過了幾天,魏徵去世,太宗親自到他的靈柩前痛哭,追贈他為司空,賜謚號文貞。

太宗親自給他撰寫碑文,還親筆書寫在石碑上。

又特賜給他家食實封九百戶。

太宗後來常對身邊的大臣們說:「用銅作鏡子,可以端正衣冠;用歷史作鏡子,可以知道歷代興衰更替;用人作鏡子,可以明白自己的得失。

我常常保有這三面鏡子,用來防止自己犯過錯。

如今魏徵去世,就失掉一面鏡子了!」因而哭了很久。

於是下詔說:「過去只有魏徵,經常指責我的過錯。

自從他去世後,我雖有過錯也沒有人敢公開指出。

難道我只在過去有錯誤,而今天全是正確的嗎?恐怕還是百官苟且順從,不敢來觸犯龍鱗吧!所以我再次虛心徵求意見,以便清醒頭腦進行反省,你們直言勸諫了而我不採用,我願承擔責任。

我需要採納忠言而大家又不說,這個責任誰來承擔?從今以後,大家都得竭盡忠誠,我如有對或不對的言行,你們要直言勸諫不要保留隱瞞。」

【原文】

王珪1,太原祁縣2人也。

武德中,為隱太子中允3,甚為建成所禮。

後以連其陰謀事,流於嶲州。

建成誅後,太宗即位,召拜諫議大夫。

每推誠盡節,多所獻納。

珪嘗上封事4切諫,太宗謂曰:「卿所論皆中朕之失,自古人君莫不欲社稷永安,然而不得者,只為不聞己過,或聞而不能改故也。

今朕有所失,卿能直言,朕復聞過能改,何慮社稷之不安乎?」

太宗又嘗謂珪曰:「卿若常居諫官,朕必永無過失。」

顧待益厚。

貞觀元年,遷黃門侍郎,參預政事,兼太子右庶子。

二年,進拜侍中。

時房玄齡、魏徵、李靖、一溫一 彥博5、戴胄6與珪同知國政,嘗因侍宴,太宗謂珪曰:「卿識鑒精通,尤善談論,自玄齡等,咸宜品藻7。

又可自量孰與諸子賢。」

對曰:「孜孜奉國,知無不為,臣不如玄齡。

每以諫諍為心,恥君不及堯、舜,臣不如魏徵。

才兼文武,出將入相,臣不如李靖。

敷奏詳明,出納惟允,臣不如一溫一 彥博。

處繁理劇,眾務必舉,臣不如戴胄。

至於激濁揚清,嫉惡好善,臣於數子,亦有一日之長。」

太宗深然其言,群公亦各以為盡己所懷,謂之確論。

【註釋】

1王珪:字叔玠。

太宗時召為諫議大夫,後一直在朝為官,與房玄齡等共同輔政。

2祁縣:縣名。

在山西省中部,汾河中游東岸,太原盆地中部。

3中允:官名。

掌侍從禮儀等事。

4封事:古時臣下上書奏事,防有洩露,用袋封緘,稱為封事。

5一溫一 彥博(573—636):唐初并州祁縣(今山西祁縣東南)人。

隋末從羅藝為司馬,後歸唐。

官中書侍郎。

武德八年(625)戰突厥被俘。

太宗即位後回朝,不久遷為中書令。

6戴胄:字玄胤,相州(今河北南部、河南北部)人。

貞觀初遷大理少卿,又遷尚書左丞。

拜諫議大夫。

7品藻:這裡是品評優缺點的意思。

【譯文】

王珪,太原祁縣人。

武德年間,擔任太子中允,太子李建成對他禮遇有加。

後來由於李建成陰謀作亂之事所牽連,王珪被流放到雲南嶲州。

建成被誅殺後,太宗即位,王珪被太宗召回,拜官為諫議大夫。

作為臣子,王珪忠心耿耿,盡職盡責。

他所進獻的言論,多被太宗採納。

王珪曾經上書批評太宗過失,太宗說:「你所談論的,一一點中我的過失。

自古以來,沒有哪一個國君不想把自己的國家治理好,永享安定太平的。

然而,他們的願望都沒有實現,不是他們看不到自己的過失,而是因為他們看到了自己的過錯卻不能改正的緣故。

現在我有過錯,你能直言不諱,我也能知錯就改,何必擔心國家不能長治久安呢?」

太宗還曾經對王珪說:「你如果一直做諫官,我必定永遠沒有過錯。」

因而更加器重厚待他。

貞觀元年,王珪官至黃門侍郎,參與國家政務,並兼任太子的老師。

第二年,王珪又被提升為侍中,與房玄齡、魏徵、李靖、一溫一 彥博、戴胄一起處理國家政事。

一次,他們六人與太宗一起進宴,太宗問王珪:「你識別能力很強,尤其擅長談論和評價別人。

從玄齡開始,你一個個給我評價一下,也可以估量一下你們中間誰最賢德能幹。」

王珪回答說:「為國兢兢業業,幹事果斷精明,我比不上玄齡。

以糾正偏頗為任,犯顏直諫,為皇上無法與堯舜的聖明比肩而感到羞恥,我比不上魏徵。

文武全才,既能帶兵又能治國,文韜武略俱佳,我比不上李靖。

奏章嚴密清楚,言行有理有據,規規矩矩,沒有疏失,我比不上一溫一 彥博。

處理紛繁複雜的事務,有條有理,萬無一失,我比不上戴胄。

可是對於弘揚正氣,懲惡揚善,疾惡如仇,我比起各位,也有我自己的獨到之處!」太宗認為他說得很對,在座的諸位大臣也各抒己見,都認為他評價得恰如其分,十分準確。

【原文】

李靖1,京兆三原人也。

大業2末,為馬邑3郡丞4。

會高祖為太原留守,靖觀察高祖,知有四方之志,因自鎖上變,詣一江一 都。

至長安,道塞不能而止。

高祖克京城,執靖,將斬之,靖大呼曰:「公起義兵除暴亂,不欲就大事,而以私怨斬壯士乎?」

太宗亦加救靖,高祖遂捨之。

武德中,以平蕭銑5、輔公祏6功,歷遷揚州大都督府長史7。

太宗嗣位,召拜刑部尚書8。

貞觀二年,以本官檢校中書令。

三年,轉兵部尚書,為代州行軍總管9,進擊突厥十定襄城,破之。

突厥諸部落俱走磧北,北擒隋齊王暕之子楊道政,及煬帝蕭後,送於長安。

突利可汗來降,頡利可汗僅以身遁。

太宗謂曰:「昔李陵提步卒五千,不免身降匈一奴一,尚得名書竹帛。

卿以三千輕騎,深入虜庭,克復定襄,威振北狄,實古今未有,足報往年渭水之役矣。」

以功進封代國公。

此後。

頡利可汗大懼,四年,退保鐵山,遣使入朝謝罪,請舉國內附。

又以靖為定襄道行軍總管,往迎頡利。

頡利雖外請降,而心懷疑貳。

詔遣鴻臚卿唐儉、攝戶部尚書將軍安修仁慰諭之,靖謂副將張公謹曰:「詔使到彼,虜必自寬,乃選一精一騎繼二十日糧,引兵自白道襲之。」

公謹曰:「既許其降,詔使在彼,未宜討擊。」

靖曰:「此兵機也,時不可失。」

遂督軍疾進。

行至陰山,遇其斥候千餘帳,皆俘以隨軍。

頡利見使者甚悅,不虞官兵至也。

靖前鋒乘霧而行,去其牙帳七里,頡利始覺,列兵未及成陣,單馬輕走,虜眾因而潰散。

斬萬餘級,殺其妻隋義成公主,俘男女十餘萬,斥土界自陰山至於大漠,遂滅其國。

尋獲頡利可汗於別部落,餘眾悉降。

太宗大悅,顧謂侍臣曰:「朕聞主憂臣辱,主辱臣死。

往者國家草創,突厥強梁,太上皇以百姓之故,稱臣於頡利,朕未嘗不痛心疾首,志滅匈一奴一,坐不安席,食不甘味。

今者暫動偏師,無往不捷,單于稽顙,恥其雪乎!」群臣皆稱萬歲。

尋拜靖光祿大夫、尚書右僕射,賜實封五百戶。

又為西海道行軍大總管,征吐谷渾,大破其國。

改封衛國公。

及靖身亡,有詔許墳塋制度依漢衛、霍故事,築闕象突厥內燕然山、吐谷渾內磧石二山,以旌殊績。

【註釋】

1李靖(571 — 649):唐初軍事家。

本名藥師,京兆三原(今陝西三原東北)人。

一精一熟兵法,為其舅韓擒虎所稱道。

隋末任馬邑郡丞。

高祖時,任行軍總管、嶺南道撫慰大使等職。

太宗時歷任兵部尚書、尚書右僕射等職,先後擊敗東突厥、吐谷渾,封衛國公。

2大業:隋煬帝(楊廣)年號。

3馬邑:隋代郡名。

隋大業三年(607)改朔州置。

治所在善陽(今朔縣)。

轄境約當今山西寧武縣和恆山以北,黑陀山、洪濤山、左雲縣以東地區。

4郡丞:官名。

隋時為郡守之下的官職。

5蕭銑(583 — 621):後梁宣帝曾孫。

隋末任羅縣(一名羅川,今湖南湘陰東北)令。

大業十三年(617)巴陵(今湖南嶽陽)校尉董景珍、雷世猛等起兵,他被推為主。

五日內得數萬人,自稱梁王,年號鳴鳳(一作鳳鳴)。

次年稱帝,遷都一江一 陵,割據長一江一 中流等地,有兵四十萬。

後兵敗降唐,被殺於長安。

6輔公祏(?— 624):隋末齊郡臨濟(今山東章丘西北)人。

大業九年(613)從杜伏威起義,旋進軍淮南。

後伏威在歷陽(今安徽和縣)稱總管,他任長史。

武德二年(619)伏威降唐,他被奪去兵權,任為淮南道行台左僕射。

五年伏威被調到長安。

次年,他在丹楊(一作丹陽,郡治在今一江一 蘇南京市)起兵,稱帝,國號宋。

並以左遊仙為兵部尚書、越州總管,鎮守會稽(今浙一江一 紹興)。

七年靖助唐將李孝恭討之,將其擒獲殺死。

7大都督府長史:唐制,總十州者為大都督。

長史是大都督的首要屬官。

8刑部尚書:唐制,刑部掌律令、刑法等,刑部尚書即該部長官。

9行軍總管:唐制,武德初,置行軍總管以統軍。

十突厥:中國古族名。

隋開皇二年(582)分裂為東突厥和西突厥。

稽顙(sǎnɡ):古時候的一種跪拜禮。

【譯文】

李靖,陝西三原人。

隋煬帝末年,為馬邑的郡丞。

這時,高祖李淵任太原留守。

李靖觀察高祖,知道他有奪取天下的志向,便裝成罪犯,把自己鎖進囚車,打算趁押赴一江一 都的機會向隋煬帝告發李淵。

走到長安,因為道路阻塞不能前行,李靖只好滯留長安。

高祖攻克長安後,抓住了李靖,想要殺掉他。

在千鈞一髮之際,李靖大聲叫道:「李公率領仁義的軍隊,掃除暴亂,不想成就大事,只想憑個人的恩怨殺害有才能的人而逞一時之快嗎?」

太宗也極力勸阻高祖,加以營救,高祖於是赦免了他。

武德年間,因平定蕭銑、輔公祏的功勞,李靖被陞遷為揚州大都督府長史。

太宗繼位後,他又被召回京城,任命為刑部尚書。

貞觀二年,被提升為中書令。

貞觀三年,轉任兵部尚書,兼任代州行軍總管,率領軍隊進攻突厥,平定襄城,大破突厥,使突厥各部落逃亡磧北。

在這次戰爭中,李靖擒獲了隋朝齊王楊暕的兒子楊道政以及隋煬帝的皇后蕭氏,並將他們押送到長安。

後來,突利可汗前來投降,只剩下頡利可汗一個人逃跑了。

太宗說:「漢代李陵率領五千步兵作戰,還免不了投降匈一奴一,即使這樣,也可以名垂青史。

你能夠憑三千騎兵,深入敵人內部並戰勝敵人,平定襄城,威震北方夷狄,這樣的事的確亙古未有,如此功勞足可以彌補過去渭水之戰的過失了。」

由於李靖功勳顯赫,唐太宗加封他為代國公。

從此,頡利可汗對唐軍十分害怕,不敢輕舉妄動。

貞觀四年,他們退到西北一帶,並派遣使者到唐朝謝罪,請求全國歸降,作為唐的臣民。

接到投降的消息,太宗又任命李靖為行軍總管,前往迎接頡利可汗。

頡利可汗雖然表面稱降,其實心懷不軌。

太宗派遣鴻臚卿唐儉、攝戶部尚書將軍安修仁奉命安撫慰問。

李靖看出投降者的險惡用心,決定將計就計。

他對副將張公謹說:「傳詔書的使者到了那兒的時候,敵人必然放鬆警惕,你挑選一精一銳的騎兵帶好二十天的糧食,領兵從白道偷襲攻擊他們。」

張公謹不解其意,說:「既然我們答應他們投降,我們的使者又在他們那裡,征討恐怕不合適吧。」

李靖說道:「這是用兵消滅他們的大好機會,千萬不可以失去。」

於是他率領軍隊迅速前進,行到陰山的時候,凡是遇到頡利可汗的人,都抓住他們隨軍前行。

頡利可汗看到唐的使者,十分高興,根本沒有料到唐的軍隊到了。

李靖軍隊的前鋒憑借大霧前進,十分隱秘,到了距離頡利可汗的軍帳七里左右才被他們發覺。

頡利可汗的軍隊措手不及,還沒來得及擺好陣勢,頡利可汗一個人就騎馬逃跑了,敵兵亂作一一團一 ,四處潰逃。

這次戰爭,唐兵斬殺敵人萬餘人,殺死頡利可汗的夫人——隋朝的義成公主,俘虜男女十多萬人,滅掉了頡利可汗的國家。

頡利可汗餘下的其他部落,全部投降。

此役使唐的邊境從陰山擴展到大漠以北。

戰後,太宗十分高興,對大臣們說:「我聽說國君憂慮,大臣就要受到屈辱;國君受到侮辱,那麼臣子的性命也難保全。

過去在國家剛剛建立的時候,突厥國勢強大,太上皇因為不想牽連百姓,故而向頡利可汗稱臣。

我當時感到十分痛心,睡不安寢,食不知味。

為此我勵一精一圖治,立志要消滅匈一奴一。

今天,我們只要一出動軍隊,可謂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匈一奴一單于俯首稱臣,我們的羞恥洗雪了。」

殿上的群臣都大聲歡呼萬歲。

不久,太宗封李靖為光祿大夫,尚書右僕射,賞賜食祿五百戶。

後來李靖又擔任西海道行軍大總管征伐吐谷渾,滅了這個國家。

李靖因功改封為衛國公。

李靖死後,太宗下詔,允許他的墳墓可以按照漢代衛青、霍去病墳墓的模樣去修建,墳墓周圍築起土丘,使它們像突厥國內的燕山、吐谷渾國的磧石二山,用以象徵他卓越的功績。

【原文】

虞世南1,會稽余姚人也。

貞觀初,太宗引為上客,因開文館,館中號為多士,鹹推世南為文學之宗。

授以記室,與房玄齡對掌文翰2。

嘗命寫《列女傳》以裝屏風,於時無本,世南暗書之,一無遺失。

貞觀七年,累遷秘書監。

太宗每機務之隙,引之談論,共觀經史。

世南雖容貌懦弱,如不勝衣,而志性抗烈,每論及古先帝王為政得失,必存規諷,多所補益。

及高祖晏駕3,太宗執喪過禮,哀容毀悴,久替萬機,文武百寮,計無所出,世南每入進諫,太宗甚嘉納之,益所親禮。

嘗謂侍臣曰:「朕因暇日,每與虞世南商榷古今。

朕有一言之善,世南未嘗不悅;有一言之失,未嘗不悵恨。

其懇誠若此,朕用嘉焉。

群臣皆若世南,天下何憂不治?」

太宗嘗稱世南有五絕:一曰德行,二曰忠直,三曰博學,四曰詞藻,五曰書翰。

及卒,太宗舉哀於別次,哭之甚慟。

喪事官給,仍賜以東園秘器4,贈禮部尚書,謚曰文懿。

太宗手敕魏王泰曰:「虞世南於我,猶一體也。

拾遺補闕,無日暫忘,實當代名臣,人倫准的。

吾有小善,必將順而成之;吾有小失,必犯顏而諫之。

今其雲亡,石渠、東觀5之中,無復人矣,痛惜豈可言耶!」未幾,太宗為詩一篇,追思往古理亂之道,既而歎曰:「鍾子期死,伯牙不復鼓琴6。

朕之此篇,將何所示?」

因令起居7褚遂良8詣其靈帳讀訖焚之,其悲悼也若此。

又令與房玄齡、長孫無忌、杜如晦、李靖等二十四人,圖形於凌煙閣9。

【註釋】

1虞世南(558 — 638):唐初書法家。

字伯施,越州余姚(今屬浙一江一 )人。

性沉靜寡慾,篤意學問。

起初曾在隋為官,後從宇文化及,又被竇建德俘獲,李世民滅竇建德後,他被引為秦府參軍。

2文翰:即文章,也指公文信札。

3晏駕:古代稱帝王死亡的諱詞。

4東園秘器:即葬具。

5石渠、東觀:漢代朝廷藏圖書秘籍的地方。

6鍾子期死,伯牙不復鼓琴:史書上記載說伯牙善於鼓琴,而鍾子期善於聽琴。

鍾子期死後,伯牙不再鼓琴,因為世上無知音了。

7起居:官名。

唐制,門下省置起居郎,中書省置起居舍人,記錄天子動作法度,以修記事之史。

8褚遂良(596 — 658或659):唐大臣、書法家。

字登善,錢塘(今浙一江一 杭州)人,一作陽翟(今河南禹縣)人。

博涉文史,尤工書法。

太宗時歷任起居郎、諫議大夫,主張維護禮法,定嫡庶之分。

累官至中書令。

貞觀二十三年(649)受太宗遺詔輔政。

高宗即位,封河南郡公,任尚書右僕射,世稱「褚河南」。

後因反對高宗立武則天為後,屢被貶職而死。

9凌煙閣:唐太宗貞觀十七年(643)圖畫開國功臣長孫無忌、杜如晦、魏徵、尉遲敬德等二十四人於凌煙閣,閣在當時的長安。

太宗親自作贊,褚遂良題閣,閻立本作畫。

【譯文】

虞世南,浙一江一 余姚人。

貞觀初年,唐太宗尊他為上賓,設立文館,文館中人才濟濟,但都推舉虞世南為文學的宗師。

唐太宗授予他記室的官職,同房玄齡一起掌管文化方面的事情。

虞世南曾經受命書寫《列女傳》用來裝飾屏風,當時沒有現成的書,虞世南就憑記憶將書默寫了出來,竟沒有一點差錯。

貞觀七年,虞世南提升為秘書監。

唐太宗處理完政務,一有空閒就召見虞世南,和他暢談歷史,探討治國方面的道理。

虞世南外表弱不禁風,一副書生模樣,性情卻十分剛烈,志趣高遠,每次談論起歷代帝王的政治得失,都能夠有所針砭,進行一番很好的評論和判斷。

唐高祖去世之後,唐太宗由於為他操辦隆重的喪事而操勞過度,形容憔悴,國事有所耽誤,文武百官無計可施。

但是無論在哪種情形下,虞世南每次進宮進諫,唐太宗都欣然接受。

從此以後,唐太宗對他也就更加親近和尊重。

唐太宗曾經對身邊的侍臣說:「我一有空閒就與虞世南商討古今大事。

我一有好的見解,虞世南總是非常高興,可是一旦我的觀點有失偏頗,他就十分擔憂。

他如此誠懇,我非常欣賞。

如果各位大臣都像虞世南那樣,我哪還用得著擔心天下治理不好呢?」

唐太宗稱讚虞世南有五絕:一是德行,二是忠直,三是博學,四是辭藻,五是書翰。

虞世南去世後,唐太宗失聲痛哭,非常悲傷,為他舉辦了喪事,賜以喪具,並追封他為禮部尚書,謚號文懿。

唐太宗在寫給魏王李泰的信中說道:「虞世南對於我,就像我身體的一部分。

他提醒和糾正我的遺漏和過失,一刻都不曾忘記。

他實在是當代名臣、人倫道德的榜樣啊。

過去,我有一點成績,他必定加以肯定,我有一點小過失,他必定冒著觸犯我的危險毫無保留地指出來。

現在他去世了,國中再無這樣的人了,這怎不讓我痛惜。」

不久,唐太宗作了一首詩,憑借古人的事跡來發表感慨:「鍾子期去世之後,伯牙失去知音,再也沒有彈過琴。

我這首詩,又寫給誰看呢?」

於是唐太宗讓褚遂良把詩拿到虞世南靈帳外誦讀並焚燒,可見他哀痛之深切。

然後,太宗又下令將虞世南和房玄齡、長孫無忌、杜如晦、李靖等二十四位功臣的圖像,畫在凌煙閣內,作為永久的紀念。

【原文】

李1,曹州離狐人也。

本姓徐,初仕李密2,為左武侯大將軍。

密後為王世充3所破,擁眾歸國,猶據密舊境十郡之地。

武德二年,謂長史郭孝恪4曰:「魏公既歸大唐,今此人眾土地,魏公所有也。

吾若上表獻之,則是利主之敗,自為己功,以邀富貴,是吾所恥。

今宜具錄州縣及軍人戶口,總啟魏公,聽公自獻,此則魏公之功也,不亦可乎?」

乃遣使啟密。

使人初至,高祖聞無表,惟有啟與密,甚怪之。

使者以意聞奏,高祖方大喜曰:「徐感德推功,實純臣也。」

拜黎州5總管6,賜姓李氏,附屬籍於宗正7。

封其父蓋為濟陰王,固辭王爵,乃封舒國公,授散騎常侍8。

尋加右武侯大將軍9。

及李密反叛伏誅,發喪行服,備君臣之禮,表請收葬。

高祖遂歸其一屍一。

於是大具威儀,三軍縞素十,葬於黎陽山。

禮成,釋服而散,朝野義之。

尋為竇建德所攻,陷於建德,又自拔歸京師。

從太宗征王世充、竇建德,平之。

貞觀元年,拜并州都督,令行禁止,號為稱職,突厥甚加畏憚。

太宗謂侍臣曰:「隋煬帝不解一精一選賢良,鎮撫邊境,惟遠築長城,廣屯將士,以備突厥,而情識之惑,一至於此。

朕今委任李於并州,遂得突厥畏威遠遁,塞垣安靜,豈不勝數千里長城耶?」

其後并州改置大都督府,又以為長史,累封英國公。

在并州凡十六年,召拜兵部尚書,兼知政事。

時遇暴疾,驗方雲須灰可以療之,太宗自剪須為其和藥。

頓首見血,泣以陳謝。

太宗曰:「吾為社稷計耳,不煩深謝。」

十七年,高宗居春宮,轉太子詹事,加特進,仍知政事。

太宗又嘗宴,顧曰:「朕將屬以孤幼,思之無越卿者。

公往不遺於李密,今豈負於朕哉!」雪涕致辭,因噬指流血。

俄沉醉,御服覆之,其見委信如此。

每行軍,用師籌算,臨敵應變,動合事機。

自貞觀以來,討擊突厥、頡利及薛延陀、高麗等,並大破之。

太宗嘗曰:「李靖、李二人,古之韓、白、衛、霍豈能及也!」

【註釋】

1李(594 — 669):唐初大將。

本姓徐,名世,字懋公,曹州離狐(今山東東明東南)人。

家富有,初從翟讓起義,參加瓦崗軍,因功封東海郡公。

瓦崗軍失敗後降唐,任右武侯大將軍,封曹國公,賜姓李,因避太宗諱,單名。

據有過去瓦崗軍所佔十郡之地。

後被竇建德擊敗,到長安,從李世民鎮壓竇建德、劉黑闥等起義軍。

貞觀三年(629)與李靖出擊東突厥,因功封英國公,守并州十六年。

高宗時官至司空。

2李密(582 — 618):隋末瓦崗軍首領。

字玄邃,一字法主,京兆長安(今屬陝西)人。

大業九年(613)參與楊玄感起兵反隋,失敗後被捕,不久在押送途中逃脫。

大業十二年投奔瓦崗起義軍,輔助翟讓聯合附近各部起義軍,並設計在滎陽大海寺擊殺隋將張須陀。

從此得到翟讓的信任,自統一軍,號蒲山公營。

次年取得全軍領導權,稱魏公,年號永平。

他大量起用隋的降官降將,並殺害了翟讓,對瓦崗軍起了嚴重的破壞作用。

永平二年(618),東擊宇文化及,後與王世充一交一 戰失敗,入關降唐。

不久以反唐被殺。

3王世充(?— 621):隋新豐(今陝西臨潼東北)人,字行滿。

本姓支,祖籍西域。

隋煬帝時任一江一 都郡丞,因鎮壓起義軍,升一江一 都通守,後為瓦崗軍所敗。

大業十四年(618)煬帝死,他在東都擁立楊侗為帝,不久擊敗瓦崗軍。

次年,廢楊侗,自稱皇帝,年號開明,國號鄭。

武德四年(621)兵敗降唐,至長安,為仇人所殺。

4郭孝恪:許州(今屬河南)人。

起初從李密,官至長史,後投李世民,上策擒竇建德,官拜大總管,破龜茲國時為流矢所中身亡。

5黎州:州,土司名。

北周天和三年(568)置州,隋廢,武周大足元年(701)復置。

治所在漢源(今屬四川)。

轄大渡河兩岸三縣十一城,領五十五州,為劍南西部邊防要地。

6總管:官名。

地方高級軍政長官。

隋及唐初,在各州設總管,邊鎮或大州設大總管,後復稱都督,統兵出征之將帥則稱總管。

7宗正:官名。

掌管王室親族事務。

唐、宋時也稱宗正寺卿,「掌九族六親之屬籍」。

8散騎常侍:唐制,掌規諷過失、侍從顧問之職。

9右武侯大將軍:官名。

唐代在府兵十二衛、禁軍的左右龍武軍、左右神策軍等均置大將軍。

十縞素:指穿喪服。

【譯文】

李,曹州離狐人,本姓徐,起初在李密部下做左武侯大將軍。

李密後來被王世充打敗,帶領兵眾往回降唐朝。

李仍佔有李密原來控制的10個郡。

武德二年,李對長史郭孝恪說:「魏公李密既已經回順大唐,這些郡的人口和土地,本是魏公所有,我假如上表獻給大唐,那就是樂於主子的失敗,來自己居功,以謀求富貴,我感到可恥。

現在應該完整地登錄州縣名稱和軍人戶口,一併報送魏公,由魏公自己來獻給朝廷,這就是魏公的功勞了,不是很好嗎?」

於是派使者報送李密。

使者剛到長安,唐高祖聽說沒有表奏,只有報告給李密,感到很不滿意。

使者把李的用意奏報,高祖才很興奮地說:「徐感故主之德,給故主推功,真是純臣啊!」任命他做黎州總管,賜姓李氏,把戶籍登進宗正寺,封他的父親李蓋為濟陰王,李蓋果斷辭謝王爵,就改封舒國公,授予散騎常侍的官職。

不久又加授李為右武侯大將軍。

到李密反叛被誅,李為他發喪並穿上喪服,具備君臣的禮節,上表請求收葬。

高祖就把李密的遺體一交一 給他。

於是他大規模地預備儀仗,全軍都穿上白色的喪服,將李密埋葬在黎陽山;葬禮完畢,才脫去喪服解散,朝廷上下都以為李真講道義。

不久,受到竇建德的攻擊,李被俘,又逃回往返到京師,跟隨太宗征討王世充、竇建德,把他們打敗。

貞觀元年,李被任命為并州都督,都令則行有禁則止,大家都說他稱職,突厥對他十分畏懼。

太宗對隨從的大臣們說:「隋煬帝不懂得一精一選賢良、鎮撫邊境,只往遠築長城,派大批將士屯駐,來防範突厥,見識糊塗,竟到了這種地步。

我如今委任李鎮守并州,就使得突厥畏威遠逃,邊塞城垣安寧,豈不勝過幾千里的長城嗎?」

後來并州改設大都督府,又任命李為長史,加封到英國公。

他在并州鎮守了16年,召回任命為兵部尚書,兼知政事。

李有次忽然重病,驗方上說用一胡一 須燒的灰可以治好,太宗親身剪下自己的一胡一 須給他和藥。

李叩頭出血,哭著謝恩。

太宗說:「我這是為社稷打算,不用感謝。」

貞觀十七年,高宗還在東宮時,調任李為太子詹事,追加特進的待遇,仍擔任知政事。

太宗又曾設宴,宴席上,太宗回頭對李說:「我想托付年幼的太子,考慮下來沒有再比你合適的人選。

你過往能不忘李密,如今怎麼會做對不起我的事情!」李擦著眼淚回話,把自己的手指咬出血來。

不一會李喝得大醉,太宗把御服蓋在他身上。

他就是這樣地被委任信用。

李每次行軍作戰,用兵籌劃,臨敵應變,都能做得很確當。

從貞觀以來,李奉令討伐突厥頡利可汗和薛延陀、高麗等,都把他們打得大敗而逃。

太宗曾說:「李靖、李二人,古代的名將韓信、白起、衛青、霍去病豈能比得上啊!」

【原文】

馬周1,博州茌平人也。

貞觀五年,至京師,捨於中郎將2常何之家。

時太宗令百官上書言得失,周為何陳便宜二十餘事,令奏之,事皆合旨。

太宗怪其能,問何,何對曰:「此非臣所發意,乃臣家客馬周也。」

太宗即日召之,未至間,凡四度遣使催促。

及謁見,與語甚悅。

令直門下省,授監察御史3,累除中書舍人4。

周有機辯,能敷奏,深識事端,故動無不中。

太宗嘗曰:「我於馬周,暫時不見,則便思之。」

十八年,歷遷中書令,兼太子左庶子,周既職兼兩宮,處事平允,甚獲當時之譽。

又以本官攝吏部尚書。

太宗嘗謂侍臣曰:「周見事敏速,性甚慎至。

至於論量人物,直道而言,朕比任使之,多稱朕意。

既寫忠誠,親附於朕,實藉此人,共康時政也。」

【註釋】

1馬周(601 — 648):唐初大臣。

字賓王,博州茌平(今屬山東)人。

少孤貧,後到長安,為中郎將常何家客。

貞觀五年(631)代常何上書,所論二十餘事,為太宗所賞識,即日召見,授監察御史,後累官至中書令。

他勸諫太宗以隋亡為鑒,少興徭賦,反對實行世封制。

2中郎將:官名。

唐制,中郎將是太子府屬官,掌護衛。

3監察御史:官名。

隋唐始設,為御史台各類御史之一種。

唐御史分為三院,其中監察御史屬察院,掌「分察百僚,巡按郡縣,糾視刑獄,肅整朝議」,品秩低而權限廣。

4中書舍人:官名。

是中書省的屬官。

唐時,中書舍人掌管詔令、侍從、宣旨、慰勞等事。

【譯文】

馬周,博州茌平人。

貞觀五年,他到京師長安,住在中郎將常何家裡。

當時唐太宗要百官上書講政事得失,馬周替常何陳述了有利於國家百姓的二十多件事情,讓常何上奏朝廷,事事都很合太宗心意。

太宗奇怪常何會有這樣的才能,便問常何,常何回答說:「這些並不是我想出來的,而是我家裡的一位叫馬周的賓客代我寫的。」

太宗當天就要召見馬周,馬周還沒有趕到,便派使者催促了四次。

到謁見時,太宗同他談得很高興,便把他安置在門下省,授予監察御史的官職,後來陞遷到中書舍人。

馬周機敏善辯,長於陳奏,對事情瞭解得很清楚,所以講的話都符合實際。

太宗曾說:「我對馬周只要一刻不見面,就很想念他。」

貞觀十八年,馬週一直陞遷到中書令,兼任太子左庶子,身兼朝廷和東宮的官職。

他處理事情公平允當,很受當時人讚譽。

後來又兼代吏部尚書職務。

太宗曾對侍從的大臣說:「馬周看問題敏捷,辦事慎重周到。

至於評論人物,能秉公直言,我近來任用他所推薦的人,多數都能合我的心意。

他既然竭盡忠誠,親近依附於我,我定要依靠他來共同地把政事辦好。」

【評析】

第二卷包括《任賢》、《求諫》、《納諫》三篇,都是圍繞「任人唯賢」這個主題進行的討論。

唐太宗一再強調「為政之要,惟在得人」,「致安之本,惟在得人」。

所謂「貞觀之治」,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任賢致治。

《任賢》篇包含八章,分別介紹了唐太宗最為信任的八賢:房玄齡、杜如晦、魏徵、王珪、李靖、虞世南、李、馬周。

他們有的是秦王府中的府屬舊人,有的是來自敵對營壘的謀臣;有的出將入相,有的出身低微;有文有武,職位有高有低,從政有長有短,而共同點是都是貞觀功臣,在那個時代作出過重要貢獻。

我們可以從中看到貞觀任賢政治的一斑。

雖然貞觀名臣不止這八人,後來凌煙閣畫圖繪像的功臣就有二十四人,但在吳兢看來,最能反映當時任賢特點而貢獻最大的要數這八人。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貞觀政要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