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子》地圖:凡兵主者必先審知轘轅之險。濫車之水名山通谷經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管子》地圖

管子

地圖

【原文】

凡兵主者必先審知轘轅之險。

濫車之水名山通谷經川陵陸丘阜之所在,苴草林木蒲葦之所茂道裡之遠近,城郭之大小,名邑廢邑困殖之地必盡知之。

地形之出入相錯者盡藏之然後可以行軍襲邑,舉錯知先後,不失地利,此之常也。

人之眾寡,士之一精一粗,器之功苦盡知之,此乃知形者也,知形不如知能,知能不如知意,故主兵必參具者也,主明、相知、將能之謂參具,故將出令發士,期有日數矣,宿定所征伐之國,使群臣大吏父兄便辟左右不能議成敗,人主之任也。

論功勞,行賞罰,不敢蔽賢有私行,用貨財供給軍之求索,使百吏肅敬,不敢解怠行邪,以待君之令,相室之任也。

繕器械,選練士,為教服,連什伍,遍知天下,審御機數,此兵主之事也。

【譯文】

凡軍中主帥,必首先詳知。

盤旋的險路,覆車的大水,名山、大谷、大川、高原、丘陵之所在,枯草、林木、蒲葦茂密的地方,道裡的遠近,城郭的大小,名城、廢邑、貧瘠之地及可耕之田等等,都必須完全瞭解。

地形的出入交錯,也必須心中完全有數。

然後,就可以行軍襲邑,舉措先後得宜而不失地利,這都是的意義。

人數的多少,士兵的一精一粗,武器的優劣,都應全部瞭解,這便是所謂「知形」。

知形不如「知能」,知能不如「知意」。

所以,用兵一定要具備三個條件。

君主明、宰相智、將帥能,就叫作三個條件具備。

所以,出令、發兵,都限定日期實現;預定所伐之國,使群臣、大官、父兄、便嬖左右都不能妄議成敗,這是君主的任務。

論功勞,行賞罰,不敢有私心埋沒賢才;動用財貨,供給軍需,使百吏嚴肅,不敢怠惰邪僻,這樣來完成君令,是宰相的任務。

備齊武器,選拔戰士,實行教練,編製什伍,全面瞭解天下情況,明確掌握戰機與策略,這乃是將帥的職事。

分類:諸子百家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管子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