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龍全傳》第三十六回 再博魚計賺天祿 三折挫義服韓通:然香郁金屋,吹管鳳凰台。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飛龍全傳》第三十六回 再博魚計賺天祿 三折挫義服韓通

飛龍全傳

第三十六回 再博魚計賺天祿 三折挫義服韓通

詩曰:

然香郁金屋,吹管鳳凰台。

春朝迎雨去,秋夜隔河來。

右節錄庚信《奉和示內人》

又曰:

珠彈繁華子,金羈遊俠人。

酒酣白日暮,走馬入紅塵。

右錄孟浩然《同儲十二洛陽道中作》

話說鄭恩見趙匡胤、韓素梅兩個慇勤款洽,違了「男一女授受不親」之言,一時不明委曲,便要各奔前程,把匡胤奚落了幾句,往外便走。

匡胤慌忙趕上,一把扯住了,說道:「三弟,你實未知其故,這就是愚兄時常對你說的二嫂嫂韓素梅,疏遠了多時,今日偶然相遇,所以如此。」

鄭恩道:「嗄!就是大名府那個小一娘一兒二嫂子麼?怪不得見了你這等親一熱,原來是親丈夫,自然該的。」

回轉身來,叫一聲:「二嫂子,樂子見紮了。」

彎腰曲背的作了一個半截揖。

素梅連忙還禮。

把那祿哥歡喜得眉花眼笑,說道:「今番我造化到了,昨日我只認個乾爹,不道今日竟認個親爹到家了。」

素梅喝聲:「畜生胡講!快與我看取茶來。」

祿哥答應一聲,往裡去了。

素梅便請匡胤、鄭恩坐下。

匡胤問道:「你自來不曾生育,這個孩兒那裡來的?」

素梅道:「這孩兒原是我姐姐所生,八歲上他一娘一亡了,無所歸依,妾又無人照應,因此把他過繼為子。

年紀雖小,倒也伶俐,更且極知孝順,稱我心懷。」

匡胤聽說,點了點頭,說道:「委實好個伶俐的孩子,可惜不是我的親骨血。」

鄭恩把嘴一咂道:「二哥,你說這話兒,可不寒了那娃娃的心哩。

管他什麼青骨血白骨血,收這兒子,只當與你壓個子孫兒,要是二嫂子壓下個娃娃來,卻不是他的翅膀麼?」

韓素梅聽了此話,掩著嘴,格的一笑,引得匡胤也是大笑起來。

不道這句話,倒被鄭恩說著,後來南清宮的八大王,就是韓妃所生,因為母親出身微賤,承襲不得天下。

又因太后遺旨,命太祖萬歲之後,將大位傳與兄弟匡義繼立,免得幼沖嗣位,被人篡奪,一如五代的故事。

此乃太后深微之慮,鄭重之心,古來后妃所不及也。

後話莫提。

再說匡胤等三人正在閒談,祿哥送出茶來,與弟兄二人吃了,立在旁邊說道:「父親,你如今比不得外人了。

這裡房子雖小,卻有三間,盡可住得,何不把行李搬來,與三叔一同住在這裡?強似在飯店中棲身,無人服侍,又要多費盤纏。」

匡胤大喜,正中心懷,說道:「我兒此言,甚是有理。」

鄭恩道:「二哥住在這裡,乃是二嫂子的丈夫,可也住得。

樂子是個外人,怎麼與你同住?」

匡胤道:「三弟,你這話便是見外了。

俺二人雖是異姓,勝比同胞,怎的分其彼此?快同祿兒去算還店帳,把行李等項一齊取了來。」

鄭恩不好違阻,只得與同祿哥走出門去,不多一會,把行李、兵器、馬匹俱各取回,把馬拴在槐蔭樹下,行李、兵器安在一間房內。

匡胤取出兩塊銀子與祿哥,買了些雞魚肉酒,素梅在廚下收拾停當,把來擺在桌上,弟兄兩個,對坐飲酒。

雖是草堂茅舍,倒也幽雅清閒,不似那飯店客房,喧嘩嘈雜。

正是:

屋小乾坤大,簷低日月高。

二人酬酢歡談,直至更深人靜,興盡壺干,才把殘餚撤去。

又乘了一回兒涼,然後安寢。

次日,匡胤起來,叫一聲:「祿兒,天氣炎熱,這馬缺不得水,你須牽往池上飲些。」

祿哥聽說,扯了馬,帶到別處池上,飲了水,牽馬回家。

路上遇著賣舊馬槽的,說了價錢,叫人抬到家中,放在樹下,把馬拴好。

匡胤便問:「這是何處來的馬槽?」

祿哥道:「孩兒在路上見了,買回來,便好喂料。」

不多一時,只見賣馬槽的來稱銀子。

祿哥即時稱出了八分銀子與了他。

鄭恩說道:「樂子的侄兒娃娃,真正中用,連餵馬的槽兒多想到哩。」

那賣馬槽的也插嘴道:「你家這個學生,委實伶俐,會買東西,我這口馬槽原是五錢銀子打的,這學生只一口還我八分銀子,再也不肯加些。

我只因譬如被柴殿下奪了去做當官馬槽,分文沒有到手,所以折本的賣了,不然怎肯自送與他?」

匡胤聽了這「柴」字,連忙問道:「夥計,那柴殿下叫甚名字?生的怎樣相貌?你可知也否?」

賣槽的道:「他出入坐著暖轎,跟隨人役前呼後擁,嚴禁非常,來往的人只好遠遠站開,誰敢睜著眼珠兒張他?所以並不知他相貌怎的,連及他的名字也不敢提著一聲,誰肯捨這一性一命,輕送與他?客官也不要在這裡惹禍,且添上些銀子來,好待我去。」

匡胤見他是個老實人,遂摸出一塊銀子添了.他便去了。

匡胤叫一聲:「三弟,你聽見那人說麼?這個『柴殿下』,莫非就是柴大哥不成?但名字又沒打聽,相貌又不得見,我們往那裡去探聽才好?」

鄭恩道:「聽他說這個姓柴的,想來就在此處,樂子卻有一個主意:我們到了明日,只在街上去閒撞,遇著了坐暖轎的,就拿住他,掀一開轎簾瞧看,是便是了,若不是,再作商量。」

匡胤道:「你又來粗一魯了,這事須要慢慢打聽,方才無礙。」

二人閒話之間,不覺日色西垂,天氣傍晚,韓素梅又收拾出酒餚果品,二人用了,打點安寢。

匡胤雖與素梅重逢,乃是正人君子,仍與鄭恩同房共寢。

當夜無話。

次日,祿哥打點行頭,仍要往街上博魚。

匡胤道:「祿兒,你住在家中,衣食不缺,也就罷了,何必再去做這道路?」

祿哥道:「孩兒在家空閒無事,且出去胡亂贏些銀子回來,每日多買幾壺好酒,敬我三叔,也是好的。」

鄭恩聽說,滿心歡喜,說道:「二哥,這孝順的侄兒娃娃,樂子的造化,叫他耍耍去罷。」

祿哥聽罷,心甚喜歡,出了門,往街上買了一尾活魚,用柳條穿了,提在手中,仍前吆喝博魚。

說也奇怪,遇著人來博的,這八個銅錢丟將下去,就像北新關一抽一稅一般,只有贏,沒有輸。

這錢乃是金口玉言說定的,要河就河,要字就字,監賭神祇管定。

那有走移之理。

當時祿哥贏了錢,提了魚,就往店舖裡沽了美酒,奔回家來,備了菜蔬,就與匡胤、鄭恩同飲。

鄭恩大喜,問道:「侄兒娃娃,今日贏了多少?」

祿哥滿面堆笑,答道:「靠父親的恩,三叔的福,住常不過分數銀子,今日有了父親的『喝錢神法』,遇人來博,侄兒喝字就字,喝河就河,無不應驗,七八個人博我一個,都被我贏了,共有五錢銀子。」

匡胤聽了,暗暗歡喜。

自此,一連三日,都是得彩而回,把個鄭恩吃得醺醺快樂。

到了第四日,等到晌午的時候,不見祿哥回來。

鄭恩叫一聲:「二哥,這娃娃這時還沒有回來,定是贏得多哩。

樂子今日的酒星旺,停會兒只怕沒有這量來裝哩。」

正在說話,只聽呀的一聲,推進門來,只見祿哥掀胸露腹,噘嘴蓬頭,眼帶淚痕,沒一精一沒采的走進門來。

鄭恩問道:「娃娃,你今日沒有贏麼?」

祿哥不應。

鄭恩連問數聲,只是掩著眼立著,並不答應一聲,急得鄭恩心中焦躁,口裡罵道:「你這驢球入的娃娃,樂子問你,怎麼聲也不應,做這模樣?輸贏勝負,世之常事,你便做了啞巴兒,也該應咱一聲。」

那祿哥總不答應,撲簌簌掉下淚來。

匡胤見了這等光景,便問道:「祿兒,你今日敢是吃了人虧,所以如此麼?若果有人欺負你,可說來,我與你出氣。」

祿哥把嘴一噘,說道:「父親雖然猜得不錯,只是這口氣有些難出,欺負我的又是個都根子主子,好不了得。」

鄭恩慌問道:「侄兒娃娃,這個都根子主子是甚驢球入的?你快快說來,樂子和他見個高下。」

祿哥道:「說來也是徒然,這個欺我的,就是本處韓元帥的公子,今日叫我去博魚,一連博了五十多下,分毫銀子也不給,倒把我這尾魚搶去。

這都根子,卻有誰人敢去惱他?」

鄭恩聽了,氣得一腔心內煙生,兩太陽中火冒,用手指著外邊,高聲罵道:「這驢球入的,敢是吃了熊的心,豹的膽,來太歲頭上動上!那裡有博錢不給,反欺負樂子的侄兒?慢說他是狗元帥,就是京城裡的皇帝老子,樂子不怕半毫,也要與他拼著一遭。

侄兒娃娃,快跟了樂子,尋到他家裡,與他算帳。」

匡胤道:「且慢。

祿兒,我且問你,這韓元帥你可知他叫甚名字?」

祿哥道:「他的名字,孩兒不曾曉得,只聽見人說叫什麼通臂猿。」

匡胤對鄭恩說道:「三弟,莫非就是韓通這廝不成?」

鄭恩道:「這驢球入的怎能到得元帥地步?」

匡胤道:「凡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他的本領,也不在你吾之下,或者夤緣做了此職,也未可定。

但事情雖細,不得不與他計較。

明日原叫祿兒去博魚,你吾躲過一邊,且把他兒子誘引出來,俺們瞧他一瞧,是不是再作道理。」

商議已定,過了一宵。

次日,各各吃了早飯,鄭恩拿了棗棍,同了匡胤,一齊跟了祿哥,來到街坊,買了一尾鮮魚。

未到帥府門前,只見那韓通的兒子坐在道旁一株楊樹之下,監著軍士在那裡刷馬。

祿哥用手一指說:「他就是。」

鄭恩把雌雄眼一看,叫一聲:「二哥,這個不是韓通的兒子麼?待樂子打這驢球入的幾棍子,替侄兒娃娃出氣。」

匡胤道:「三弟且莫一性一急,先叫祿兒前去博魚,我且閃在一邊,你可上前與他算帳。

他的老子自然出來護短,那時我便上前來,也只打韓通,強如打這小子。」

鄭恩道:「二哥言之有理。」

便叫祿哥先去。

那祿哥手提鮮魚,走至樹下,叫一聲:「公子,今日和你再博幾下,不要像昨日賴我。」

那韓天祿見了,說道:「你這小兒來得正好,昨日那魚不鮮,今日把這尾魚抵了帳罷。」

遂叫手下小廝上前奪魚。

祿哥那裡肯放,叫一聲:「三叔快來!」鄭恩聽叫,飛奔上前,大喊一聲:「好狗子!怎麼叫這些驢球入的傷我侄子娃娃?」

掄起棗棍,排頭的就打,早打倒了三四人,都是腦漿直冒。

那韓天祿見了,認得是野雞林放馬之人,叫一聲:「不好!」回步便走。

鄭恩那裡肯捨,趕上前,一把抓住了衣領,撇了棗棍,提起拳頭,盡情痛打。

韓天祿喊叫不止,那裡掙扎得脫。

卻早驚動了管轅門的官兒,遠遠見公子被人毒打,不敢停留,慌忙報進帥府裡去。

此時韓通正在堂上傳齊軍馬,要往教場一操一演,聽了此報,心中大怒,發遣軍士先下教場,自己扎束停當,帶了手下兵丁,一齊出了轅門,撲到楊樹跟前,正見兒子被那黑漢毒打,心下十分暴怒。

舉眼把黑漢一看,原來就是鄭恩,正是仇人相見,分外眼明,大喝一聲:「黑賊怎敢行兇?我今日正要報仇,你來得正好。」

說罷,揮拳望鄭恩便打。

鄭恩未及還手,早被匡胤看見,急將鸞帶迎風一捋,變了神煞棍棒,飛身躥到跟前,喝聲:「韓通休得恃強,俺來也。」

提起神煞棍棒,往肩窩上打來。

韓通回頭一看,吃了一驚,說聲:「不好!」連忙將身一閃,棍棒落空,舉步要走。

匡胤怎肯容情,趕上前,又是一掃腳棍,只聽撲的一聲,韓通跌倒在地。

匡胤丟開棍棒,伸手按住,舉起拳頭,照臉而打。

鄭恩見匡胤把韓通打倒在地,叫道:「二哥,你莫便放他,待樂子也來幫你。」

遂把手故意一鬆,把韓天祿放走了去,自己跑到跟前,脫一下一隻鞋兒,望著韓通沒頭沒臉亂打。

韓通挨痛不過,哀聲叫道:「趙公子,求你容情,如今職掌元帥,比不得在大名府與野雞林的故事,求你留些體面。」

說話的,我且問你,韓通職專元戎,手下兵將甚多,難道元帥被人痛打,一個也不上前來救護的麼?看官有所未知,常言道:「當差的官面上看氣,行船的看風勢使篷。」

若是韓通今日見了匡胤,破口大罵,喝令上前,這些軍士自然要來幫助,各要見功。

今見自家元帥滿口哀求,只要留些體面,就知道他是韓通的上風了。

況且匡胤打扮一如行伍中人,相貌非凡,又是東京口語,知他是甚來歷?打得好,只討個平安;打得不好,弄出大禍來,韓通不肯認帳,翻轉面一皮道:「奴才,誰叫你們動手?」

輕則捆打,重則砍頭,如何了得?況又勝負已定,縱使大膽上前,又恐投鼠忌器,既不能把行兇之人捉獲請功,反使自家元帥誤被傷了一性一命。

所以能管不如能推,大家不敢上前動手。

不說韓通受打。

再說晉王柴榮奉旨調養姑母,代理監軍。

這日府中無事,即命應役人等擺駕往元帥府探望。

將至帥府,正值韓天祿得空逃脫,見了那邊王駕到來,迎上前去。

那些打執事的人員,認得是韓公子,不好攔阻。

韓天祿跪在轎前口稱:「冤枉。」

柴榮聽得有人叫冤,分付住轎。

天祿口稱:「千歲,臣韓天祿。

父親韓通,官居元帥。

今日來了兩個游棍,將臣父毒打,命在須臾。

望千歲做主,剪除兇惡,救臣父微命。」

說罷,只顧磕頭。

柴榮聽訴,不覺怒發,分付御林軍:「速去把惡棍拿來,待孤家親審。」

御林軍不敢怠慢,拿了繩索,擁至跟前,將匡胤、鄭恩圍住。

早見一個軍士踅到鄭恩背後夾領衣抓住,往懷中一拖,指望按倒了好綁縛,不想蜻蜒撼石柱一般,動也不動。

鄭恩正在拿了鞋兒把韓通打得高興,只覺得領頭兒緊緊的有人揪住,拗過頭來一看,見是一個人抓住了他要綁,心中大怒,罵聲:「驢球入的,誰敢來拿樂子?」

提起大拳,望御林軍只一拳,不端不正,卻好打在腦上,只聽那軍士唔的一聲,將身軀倒了下來。

有分教:金石愈堅,仇讎頓釋。

正是:

莫把親疏分美惡,只將恩怨決從違。

畢竟那個軍士一性一命何如,且聽下回分解。

分類:古典俠義小說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飛龍全傳
第一回 苗訓設相遇真龍 匡胤游春騎泥馬第二回 配大名竇公款洽 遊行院韓妓慇勤第三回 趙匡胤一打韓通 勾欄院獨坐龍椅第四回 伸己忿雹打御院 雪父仇血濺花樓第五回 趙匡胤救假書生 張桂英配真命主第六回 赤須龍山莊結義 綠鬢娥蘭室歸陰第七回 柴榮販傘登古道 匡胤割稅鬧金橋第八回 算油梆苗訓留詞 拔棗樹鄭恩救駕第九回 黃土坡義結金蘭 獨龍莊計謀虎狼第十回 鄭子明計除土寇 趙匡胤力戰裙釵第十一回 董美英編謎求婚 柴君貴懼禍分袂第十二回 篤朋情柴榮贈衣 嚴國法鄭恩驗面第十三回 柴君貴過量生災 鄭子明擅權發貨第十四回 為資財兄弟絕義 因口腹兒女全生第十五回 孟家莊勇土降妖 首陽山徵人失路第十六回 史魁送柬識真主 匡胤宿廟遇邪魑第十七回 褚元師求丹療病 陳摶祖設棋輸贏第十八回 賣華山千秋留跡 送京娘萬世英名第十九回 匡胤正色拒非詞 京娘陰送酬大德第二十回 真命主戲醫啞子 宋金清驕設擂台第二十一回 馬長老雙定奇謀 趙大郎連誅賊寇第二十二回 柴君貴窮途乞市 郭元帥剖志興王第二十三回 匡胤嘗桃降舅母 杜公抹谷逢外甥第二十四回 赤須龍義靖村坊 母夜叉計和甥舅第二十五回 杜二公納諫歸正 真命主違數罹災第二十六回 五索州英雄復會 興隆莊兄弟重逢第二十七回 鄭恩遺像鎮村坊 匡胤同心除妖魅第二十八回 鄭恩無心擒獵鳥 天祿有意搶龍駒第二十九回 平陽鎮二打韓通 七聖廟一番伏狀第三十回 柴榮薦朋資帷幄 弘肇被譖陷身家第三十一回 郭元帥禪郡興兵 高懷德滑州鏖戰第三十二回 高行周夜觀星象 蘇逢吉聳駕喪軍第三十三回 李太后巡覓儲君 郭元帥襲位大統第三十四回 王子讓辭官養母 趙匡胤避暑啖瓜第三十五回 趙匡胤博魚繼子 韓素梅守志逢夫第三十六回 再博魚計賺天祿 三折挫義服韓通第三十七回 百鈴關盟友談心 監軍府元帥賠禮第三十八回 龍虎聚禪州結義 風雲會山捨求賢第三十九回 匡胤射龍解水厄 鄭恩問路受人欺第四十回 鄭子明惱打園公 陶三春揮拳服漢第四十一回 苗訓斷數決魚龍 匡胤憐才作媒妁第四十二回 柴榮進位續東宮 匡胤無罪縛金鑾第四十三回 苗訓決算服柴榮 王樸陳詞保匡胤第四十四回 趙匡胤帶罪提兵 杜二公挈眾歸款第四十五回 杜二公納婿應運 高行周遣子歸鄉第四十六回 高行周刎頸報國 趙匡胤克敵班師第四十七回 劉崇兵困潞州城 懷德勇取先鋒印第四十八回 高懷德智取天井 趙匡胤力戰高平第四十九回 丁貴力戰高懷德 單珪計困趙匡胤第五十回 單珪覆沒蛇盤谷 懷德被困鐵籠原第五十一回 馮益鼓兵救高將 楊業決水淹周師第五十二回 真命主爵受王位 假響馬路阻新人第五十三回 陶三春職兼內外 張藏英策靖邊隅第五十四回 王景分兵襲馬嶺 向訓建策蕊州第五十五回 課武功男女較射 販馬計大鬧金陵第五十六回 楊仙人土遁救主 文長老金鐃傷人第五十七回 鄭子明斬將奪關 高懷亮貪功殞命第五十八回 韓令坤擒剮孟俊 李重進結好永德第五十九回 劉仁贍全節完名 南唐主臣服納貢第六十回 絕聲色忠諫滅寵 應天人承歸正統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