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龍全傳》第二十九回 平陽鎮二打韓通 七聖廟一番伏狀:詞曰:君行無良,鳩居鵲巢安羨?快當時,欲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飛龍全傳》第二十九回 平陽鎮二打韓通 七聖廟一番伏狀

飛龍全傳

第二十九回 平陽鎮二打韓通 七聖廟一番伏狀

第二十九回 平陽鎮二打韓通 七聖廟一番伏狀

詞曰:

君行無良,鳩居鵲巢安羨?快當時,欲心貪戀。

恃才妄作非為現,末路垂危,可否能常僭?到如今回首,他鄉仍奠。

人殊勢異靦顏面,且效他,投筆封侯,思想蓋前懲,乃使吾成驗。

右調《錦纏道》

話說鄭恩失去了趙匡胤的赤兔胭脂馬,跑回店來,訴與匡胤知道。

匡胤細問店家,方知就是韓通之子搶去。

弟兄二人一齊來至野雞林外,尋著了韓通僭住的這所莊子,匡胤便叫鄭恩前去叫罵,自己閃在林中張望。

那鄭恩到廣梁門首,看見裡面沒人出來,反把門兒緊緊的關閉,由不得心中大怒,便大罵道:「韓通狗兒!驢球入的,你既然害怕,不敢出來,就不該叫你娃子來搶樂子的馬了。

你若知事的,快快出來相會,樂子就一筆勾銷;你若不肯出來相會,樂子就要打折你的窩巢哩。」

口裡罵著,手裡不覺粗一魯起來,挺一起了酸棗棍,在門上亂打,須臾將廣梁門打了大大的窟窿。

裡面守門的看了。

慌忙跑進廳去,稟知韓通。

此時韓通正坐家中,聽知兒子得了寶馬,即叫牽來觀看,果是一匹赤兔龍駒。

心下歡喜不盡,分付家人整備慶賀筵席,做個龍駒大會,賞過了那些跟隨出獵的眾人。

於是父子夫妻及眾徒弟等,正要各各入席歡飲,猛見守門的進來通報,說是黑漢打門,要討馬匹,現在外邊叫罵。

韓通聽了,勃然大怒,即時點齊了眾徒弟,帶了兒子天祿,各執兵器,一齊往外邊來。

分付把大門開了,哄的擁將出去。

那鄭恩正在叫罵,忽見大門已開,擁出一群人來,兩邊雁字兒分開。

舉眼看那中間為首的,也是勇一猛的,只見他:

頭戴一字青巾,身著杏黃箭服,烏靴戰褲簇新新,拳棒一精一通獨步。

暴突金睛威武,橫生裂眉凶頑,手提哨棒鬼神驚,不愧名稱二虎。

鄭恩大喝一聲道:「那穿杏黃襖子的敢是韓通兒麼?」

那韓通聽得叫他名氏,抬頭往外看著,果然好一條大漢。

怎見得?

烏綾帕勒黑氈帽,罩體披袍是皂青。

藍布卷袱腰內結,裹腳布鞋皆用青。

手執一根酸棗棍,威風凜凜世人欽。

煙熏太歲爭相似,火煉金剛不讓稱。

韓通見了,大呼道:「俺便是韓通。

你是甚人,敢來犯俺?」

鄭恩道:「樂子姓鄭名恩,今日到此,非為別事,只為你的娃子把咱的寶馬搶來藏過了,故此特來取討。

你若曉事,送了出來,樂子便佛眼兒相看;若你強橫不還,只怕樂子手中這酸棗棍不肯與你甘休。」

韓通聽了大怒,叫一聲:「黑賊!你怎敢出言無狀?誰見你的馬來?你今日無故前來,把我大門打碎,這是你自要尋死,休來怨俺。」

說罷,舉起哨棒,當頭打來。

鄭恩舉棍,撲面相迎。

兩個打在當場,斗在一處,真個一場大戰。

但見:

一般兵器,兩個雄心。

一般兵器,棍打棒,棒迎棍,光閃閃,不亞蛟龍空裡舞;兩個雄心,我擒你,你拿我,氣赳赳,儼如虎豹嶺頭爭。

初交手,怎辨雌雄,只覺得塵土飛揚,疑是天公佈霧;到後來,才分高下,一任你喊聲振舉,須知人力摧一殘。

當下兩個各施本領,戰鬥多時,不覺的鬥了三十回合。

鄭恩本事不濟,看看要敗下來了。

匡胤在樹林中看得親切,恐怕鄭恩有失,暗暗解下腰中鸞帶,順手一捋,變成了神煞棍棒,輕輕的溜將出來,大喝一聲道:「韓通的賊!休要恃強,你可記得在大名府哀求的言語麼?今日又在此地胡行,怎的容你?」

那韓通正要把鄭恩打倒,忽地見匡胤躥到面前,吃了一驚,往後一退。

匡胤趁勢只一掃腳棍,早把韓通打倒在地。

說話的,韓通未及交手,怎麼就被匡胤打倒?這等看起來,則是韓通並無本事,絕少技能,如何在平陽鎮上稱雄做霸,行教傳徒?倒不如斂跡潛蹤,偷生度日,也免了當場出醜,過後遺羞。

看官們有所未知,從來事有必至,理有固然,轉敗為勝,移弱為強,其中卻有一段變易的機趣,幻妙的功夫。

如今只將拳法而論,匡胤所學,本是不及韓通,若使兩下公平交易,走手起來,以視鄭恩曾經救駕,武藝略高,今日尚且輸了銳氣,則匡胤定當甘拜下風矣。

怎奈彼時在大名府初會之時,幸有鬼神呵護,暗裡施為,所以匡胤佔了上風,把韓通無存身之地,遠遠逃竄。

今日二次相逢,又是韓通未曾提防,匡胤有心暗算,合了兵法所云:「出其不意,攻其無備。」

所以又佔了上風。

即如第三番相會,仍使韓通失手,正如博家擲色所言,又犯盆日之意。

總而言之,只是個王者不死而已。

閒話表過,不敢絮煩。

只說當下匡胤打倒了韓通,只一腳踏住胸膛,左手掄拳,照著臉上就打。

初時韓通尚可挨抵,打到後來,只是哎喲連聲,死命的狠掙,數次發昏,一時省不起是誰。

那鄭恩在旁觀看,心中好不歡喜。

正如:

貧人獲至寶,寒士步瀛洲。

那鄭恩叫道:「二哥,你這拳頭,只怕沒些意思。

這個橫行生事的驢球入的,留他何用?不如待樂子奉敬幾棍,送了他一性一命,與這裡百姓們除了大害,也是咱們的一件好事。」

鄭恩乃天生粗一魯,質一性一直爽,口裡方才說完,手裡就舉起了酸棗棍,便望韓通要打。

匡胤連忙止住道:「不可,我這拳頭他已是儘夠受用了,賢弟不可粗一魯,且留這廝活口,別有話說。」

鄭恩依言,只得提了酸棗棍,惡狠狠立在旁邊。

那韓通的兒子和這些徒弟們,欲要上前解救,見那匡胤相貌非凡,身材雄壯,定是個難鬥的英雄;二來怕那鄭恩行兇,若使上前動手相救,倘他果把棗棍一舉,韓通的一性一命就難保了;又聽得匡胤說且留活口,諒來一性一命還可不妨:只得也不多言,也不動手,一個個袖手旁觀,都在門前站立。

這正如兩句俗語說的:

嫩草怕霜霜怕日,惡人還被惡人磨。

當時匡胤一手揪著韓通的頭髮,一手執著拳頭,照在韓通臉上,喝聲:「你且睜開驢眼,看我是誰?」

此時韓通已是打得眼腫鼻歪,身一體又被踏住,動彈不得。

聽見匡胤問他,便把雙目亂睜,睜了半晌,方才開了一線兒微光,仔細望上一看,方知是趙匡胤,唬得哽氣倒噎,懊悔莫及。

心下想道:「好利害!怎麼他又在這裡助那黑漢?可見我的造化低,又遇了這個魔頭,免不得要下氣伏軟些,才可保全一性一命。」

於是歡容的笑道:「原來是趙公子駕臨,自從在大名府一別,直到如今,不知公子可安否?」

匡胤笑道:「你既認得是我,可知當日在大名府打了你,如今可還害怕麼?」

韓通聽問,想道:「我前番雖曾挨他的打,連妻子也不知道。

今日這些徒弟和我兒子在此,若滅盡了銳氣,日後怎好出頭?」

仔細思量,莫輸口氣,輸了身一子罷。

便道:「公子,我與你多年相好,廝親廝敬,連面也不曾紅過,今日如何取笑?請到舍下,一敘久別之情,才見義氣的朋友。

。」

匡胤喝道:「韓通,我看你光棍樣兒,對著眾人面前,恐怕害羞,不肯認帳。

我也不與你多說,只教你再受幾拳,與眾人看看何如?」

說罷,又要揮拳打下。

韓通方才慌了,只得不顧羞慚,哀哀的說道:「趙舍人,莫再打了,自在大名府見教一次,到如今想起來,真是害怕,夢魂皆驚。

乞公子海量,寬容饒了我罷。」

匡胤道:「你既害怕,要我相饒,須要聽我分付:你從今日快快離了此地,別處安身,改惡從善,再把這座莊子交還原人,我便饒你;若不依我言,仍在平陽鎮上殘害百姓,俺在早晚之間,必然取你一性一命。」

韓通道:「公子分付,怎敢不依?」

匡胤道:「你既依允,俺便放你起來,與同眾人速往平陽鎮去,寫下一張執照,方才放你。」

韓通只要一性一命,滿口應承。

匡胤把腳一鬆,韓通爬了起來,呆呆的立著,敢怒而不敢言。

那鄭恩在旁說道:「驢球入的,快把樂子的馬牽了出來,待咱的二哥騎了,好回平陽鎮去。」

韓通聽了,那裡還敢不依,連忙叫人快把這馬牽來,交與匡胤。

匡胤把神煞棍棒變成鸞帶,束在腰間,跨上龍駒。

鄭恩拿了酸棗棍,帶了韓通,把後邊人喝住,不許一人同行。

當時三個人出了野雞林,來到平陽鎮口,登時哄動許多百姓,齊來觀看,多說道:「這是橫行害民的一團一練教師爺,平日間只有他如狼似虎,還有誰人敢說他一個不字?今日為著甚來,掉在這裡?」

內中一個走上前來叫道:「一團一練老爺,你定下的每日規矩,要的這十兩銳銀,我們湊份已齊,怎麼今日不來收取?想是要我們到衙門裡來完辦麼?」

又一個道:「眾位,且看他裝這狗彘之形,想是要去上圈哩。

只是把往日英雄,一朝失了,覺得帶累我們羞殺。」

韓通聽了這些言語,羞慚滿面,低頭而行。

匡胤叫道:「列位也不必多言,今日俺與你們解釋了此事,便是兩無干礙,各奔前程。

列位可同我前去,要他寫了一張執照,便好打發他起身。」

眾人道:「好漢所處極當。」

遂一齊來到十字街頭,卻有一座七聖廟,廟前有一座亭子。

匡胤跳下馬來,把馬拴在在子上,便說道:「你們眾位之中,有那年高德厚,請進幾位,看他寫下執照。

再尋原主劉員外進來,當面交還莊子。」

眾百姓中有人答應道:「那劉員外也在此間。」

匡胤邀進亭中,就叫那百姓公同推舉,議了五位老者,多是年及六旬,仁厚長者,齊往亭子內,恭聽調度。

匡胤又叫人去取了凳桌,就請六位老者兩旁坐下。

中間擺下桌子,又取了紙墨筆硯,安放好了。

匡胤然後開口道:「各位長者,非是在下沽名邀譽,妄斷鄉評,只為俺一生最喜鋤強扶弱,屏惡攜良,因此路見不平,權力公舉。

倘有不合於禮,各位亦須面斥其非,方見公道。」

那老者道:「好漢為民處分,已是極循道理的了,有甚不合,致使我等饒舌?請自尊裁,不必過謙。」

匡胤便叫韓通過來,謂之道:「今日此舉,並非俺苛刻於你,只因你行己不法,虐戾良民,須要自己服罪。

俺不過大義而行,只叫你寫下執照,不許再來,還要交還劉員外房屋。

諸事清楚,俺便放你去路。」

韓通到此地步,怎敢不依?提起筆來,就像犯人畫招一般,登時把執照寫完,名氏底下紮了花押,雙手遞與匡胤。

匡胤接來一看,只見上面寫來,果是明白乾淨,永無更變的。

寫道:

具伏辯韓通,為因已一性一不明,冒居平陽鎮劉宅房屋,欺公藐法,橫害良民,種種非為,果堪眾憤。

但從古開自新之路,君子寬已往之追。

自知不容於此地,願將該座莊房交還原主,全家遠避,不復相侵。

如後再至平陽,有犯一草一木者,願甘眾處。

故立執照,永遠存據。

匡胤看畢,遞與眾老者看了一遍,多說道:「寫得不錯,好漢便須放他去罷。」

匡胤依言,即著韓通速速回家收拾,出房交割,快離了此地,不許停留。

韓通得了一性一命,抱頭鼠竄的去了。

那幾個老者都想:「韓通雖然寫下伏辯而去,猶恐事有反覆,慮他日後再來,如何抵當?」

遂一齊說道:「請問二位好漢尊姓大名?老漢等有一委曲之言,願乞允諾。」

匡胤道:「在下姓趙,這是結義兄弟姓鄭。

不知列位有何下教?願乞明示。」

老者道:「某等眾人,蒙二位英雄路見不平,打了韓通,將他趕去。

只怕這惡棍面雖順從,心不甘服,日後知得二位去後,再來肆毒,我們合鎮人民,便難承受了。

所以我等私意,欲屈二位英雄留住此間,權住幾月,與我們百姓做個護身,待他果已不來,然後請尊駕行動。

不知可否?」

匡胤道:「韓通此去,定是永不敢來,列位放心,不須多慮。

況在下各有正事,不便在此久住。」

說罷,就要辭別。

眾人那裡肯捨,一齊在亭子外攔住,不肯放行。

那鄭恩吃慣了現成酒飯,聽見眾人苦苦相留,心中暗自歡喜,叫道:「二哥,咱們打去了韓通,雖然與他們除了害,只是咱們去後,這驢球入的果然再來,叫這百姓們怎禁得起?他們留咱,定然也有信義。

前日樂子在興隆莊鎮邪,也住了幾時。

今日他們叫住幾月,決不誤了正事,便與他做個護身,有何妨害?況且這裡是關西一帶四通八達的地方,閒著工夫,探問柴大哥的消息,也是好的。」

匡胤低頭想道:「我本為尋訪大哥,故此終日奔波道路。

今鄭恩所言,甚是有理,我何必拒絕於他,拂情太甚?」

遂說道:「既承眾位厚意相留,只得領教了。

但今先要說過,多則一月,少則半月,在下便要起身,莫再推阻。」

那老者道:「二位英雄有心住下,只過了幾月,任憑起行。」

於是匡胤、鄭恩,權在這七聖廟內安住。

又叫人往招商店去,把行李、包裹、兵器一齊取了來。

又把那馬拴在殿後偏間內。

自此,每日三餐,眾人輪流供養。

閒暇無事,又往街上一訪尋柴榮消息。

這且按下不提。

卻說韓通得了一性一命,忙忙然如喪家之狗,竄出了平陽鎮,將至野雞林來,只見兒子韓天祿領了眾徒弟前來迎接,問起其事。

韓通把寫伏辯等,一一說了,道:「如今這裡住不得了,我們快快回家收拾,連夜起身。」

說罷,一齊來至家中,又與一娘一子說知了,就把那所備的龍駒會筵席,各各飽餐了一頓。

韓通又取些跌打的丹藥,啖了一服。

然後眾人收拾了金銀、衣服、細一軟等物,打成馱子,家口上了車子,父子二人帶了徒弟家人,一齊保著車馱,連夜起行,離了平陽鎮所屬地方,望著禪州去路而走。

只因這番投奔,有分教:遇故謀新,大郡壯風雲之色;改弦易轍,圖王添羽翼之臣。

正是:

但憑韜略行藏技,何懼山林跋涉勞。

畢竟韓通此去何處安身,且看下回分解。

分類:古典俠義小說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飛龍全傳
第一回 苗訓設相遇真龍 匡胤游春騎泥馬第二回 配大名竇公款洽 遊行院韓妓慇勤第三回 趙匡胤一打韓通 勾欄院獨坐龍椅第四回 伸己忿雹打御院 雪父仇血濺花樓第五回 趙匡胤救假書生 張桂英配真命主第六回 赤須龍山莊結義 綠鬢娥蘭室歸陰第七回 柴榮販傘登古道 匡胤割稅鬧金橋第八回 算油梆苗訓留詞 拔棗樹鄭恩救駕第九回 黃土坡義結金蘭 獨龍莊計謀虎狼第十回 鄭子明計除土寇 趙匡胤力戰裙釵第十一回 董美英編謎求婚 柴君貴懼禍分袂第十二回 篤朋情柴榮贈衣 嚴國法鄭恩驗面第十三回 柴君貴過量生災 鄭子明擅權發貨第十四回 為資財兄弟絕義 因口腹兒女全生第十五回 孟家莊勇土降妖 首陽山徵人失路第十六回 史魁送柬識真主 匡胤宿廟遇邪魑第十七回 褚元師求丹療病 陳摶祖設棋輸贏第十八回 賣華山千秋留跡 送京娘萬世英名第十九回 匡胤正色拒非詞 京娘陰送酬大德第二十回 真命主戲醫啞子 宋金清驕設擂台第二十一回 馬長老雙定奇謀 趙大郎連誅賊寇第二十二回 柴君貴窮途乞市 郭元帥剖志興王第二十三回 匡胤嘗桃降舅母 杜公抹谷逢外甥第二十四回 赤須龍義靖村坊 母夜叉計和甥舅第二十五回 杜二公納諫歸正 真命主違數罹災第二十六回 五索州英雄復會 興隆莊兄弟重逢第二十七回 鄭恩遺像鎮村坊 匡胤同心除妖魅第二十八回 鄭恩無心擒獵鳥 天祿有意搶龍駒第二十九回 平陽鎮二打韓通 七聖廟一番伏狀第三十回 柴榮薦朋資帷幄 弘肇被譖陷身家第三十一回 郭元帥禪郡興兵 高懷德滑州鏖戰第三十二回 高行周夜觀星象 蘇逢吉聳駕喪軍第三十三回 李太后巡覓儲君 郭元帥襲位大統第三十四回 王子讓辭官養母 趙匡胤避暑啖瓜第三十五回 趙匡胤博魚繼子 韓素梅守志逢夫第三十六回 再博魚計賺天祿 三折挫義服韓通第三十七回 百鈴關盟友談心 監軍府元帥賠禮第三十八回 龍虎聚禪州結義 風雲會山捨求賢第三十九回 匡胤射龍解水厄 鄭恩問路受人欺第四十回 鄭子明惱打園公 陶三春揮拳服漢第四十一回 苗訓斷數決魚龍 匡胤憐才作媒妁第四十二回 柴榮進位續東宮 匡胤無罪縛金鑾第四十三回 苗訓決算服柴榮 王樸陳詞保匡胤第四十四回 趙匡胤帶罪提兵 杜二公挈眾歸款第四十五回 杜二公納婿應運 高行周遣子歸鄉第四十六回 高行周刎頸報國 趙匡胤克敵班師第四十七回 劉崇兵困潞州城 懷德勇取先鋒印第四十八回 高懷德智取天井 趙匡胤力戰高平第四十九回 丁貴力戰高懷德 單珪計困趙匡胤第五十回 單珪覆沒蛇盤谷 懷德被困鐵籠原第五十一回 馮益鼓兵救高將 楊業決水淹周師第五十二回 真命主爵受王位 假響馬路阻新人第五十三回 陶三春職兼內外 張藏英策靖邊隅第五十四回 王景分兵襲馬嶺 向訓建策蕊州第五十五回 課武功男女較射 販馬計大鬧金陵第五十六回 楊仙人土遁救主 文長老金鐃傷人第五十七回 鄭子明斬將奪關 高懷亮貪功殞命第五十八回 韓令坤擒剮孟俊 李重進結好永德第五十九回 劉仁贍全節完名 南唐主臣服納貢第六十回 絕聲色忠諫滅寵 應天人承歸正統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