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龍全傳》第三回 趙匡胤一打韓通 勾欄院獨坐龍椅:萍水相逢一巨豪,任他梗化豈能逃。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飛龍全傳》第三回 趙匡胤一打韓通 勾欄院獨坐龍椅

飛龍全傳

第三回 趙匡胤一打韓通 勾欄院獨坐龍椅

詩曰:

萍水相逢一巨豪,任他梗化豈能逃。

心懷剔弊神堪接,力欲除一奸一氣自高。

國典滿期行色動,村醪過量意情驕。

本來賦一性一應如此,未濟何妨試一遭。

話說趙匡胤遊玩勾欄,遇著了韓通,彼此爭嚷幾句,那韓通大怒,舉手便打。

匡胤見他勢頭來得兇猛,側身閃過,復手也還一拳。

韓通也便躲過。

兩個登時交手,撲撲的一齊跳出房來,就在天井中間,各自丟開架子,拳手相交,一場好打。

但見:

一個是開朝真主,一個是興國元臣。

一個是打遍汴京無敵手,一個是橫行大郡逞高強。

這個要依六韜呂望安天下,那個要學三略黃公定太平。

這個是金雞獨立朝天蹬,那個是鷂子翻身著地鑽。

這個是玉女穿梭,那個是黃龍背杖。

好個拳棒雙全韓二虎,遇了膂力超群趙大郎。

看他虎鬥龍爭,顯出你弱我強。

當下二人各施本領,盡力相交,直打到難解難分之際,未分高下。

畢竟匡胤是個真命帝王,到處便有神助,此時早已驚動了隨駕的城隍、土地。

那城隍護住了匡胤,土地忙把那龍頭枴杖望著韓通的腳上一拐,韓通就立身不住。

匡胤見他有跌扑之意,就乘勢搶將進去,使一個披腳的勢子,把韓通一掃,撲的倒在地下。

一把按住,提起拳頭,如雨點一般,將他上下盡情亂打。

韓通在地大叫道:「打得好,打得好!」匡胤喝道:「你這死囚!還是要死,還是要活?若要活時,叫我三聲祖爺爺、還叫素梅三聲祖一奶一奶一,我便饒你去活;若是不叫,管教你立定黃泉,早早去見閻羅老子。」

韓通道:「紅臉的,你且莫要動手,我和你商量:俺們一般的都是江湖上好漢,今日在你跟前輸了銳氣,也只是勝敗之常;若要在養漢婆一娘一面前賠口,叫我一日後怎好見人?這是斷斷不能。」

匡胤聽說,把二目睜圓,喝聲道:「韓通,你不叫麼?」

又把拳頭照面上一頓的打,直打得韓通受痛不過,只得叫一聲:「祖爺爺,我與你有甚冤仇,把我這等毒打?」

匡胤又喝道:「你這不怕死的賊囚,怎麼只叫得我?快快叫了素梅,我便饒你的命。」

韓通無奈,只得叫一聲道:「我的祖太太,我平日從不曾犯你的戒,也算得成全你苦守清名,怎麼今日袖手旁觀,不則一聲?忒覺忍心害義。

望你方便一聲,解勸解勸。」

正在這裡哀告,只見府中來了兩個承值的,走將進來,一看見是韓通,便叫一聲:「韓二虎,你終日倚著力氣,在大名府橫行走闖,自謂無敵,任你施為。

怎麼一般的也有今日,遇著了這位義士,卻便輸了銳氣?你既是好漢,不該這等貪生怕死,就肯叫粉一頭為『祖太太』,可不羞死?你平日的英雄,往那裡去了?」

說罷,又勸匡胤道:「公子也不必再打了,想今日這頓拳頭,料已盡他受用,憑他有十分的本事,也不敢正眼廝覷,還要打他則甚?」

匡胤聽說,把手一鬆,韓通便爬了起來,往外便走。

匡胤叫道:「韓通,你且聽著,我有話分付你:你今快快離了大名,速往別處存身便罷;倘若再在此間擔擱,俺便早晚必來取你的狗命,決不再饒!」韓通聽了,心下又羞又氣,暗暗想道:「我一時造次,遭了這一場羞辱。

如今欲要與他相對,料也難勝。

況此地難以再住,不如且往別處安身立命,養成銳氣,報復此仇,也不為遲。」

想定主意,即時出了院子,離了大名,抱頭鼠竄的望著平陽而去。

這正是:

一葉浮萍歸大海,人生何處不相逢!

不說韓通逃往平陽,希圖後報。

且說匡胤打走了韓通,重與素梅敘話。

素梅見匡胤本事高強,十分豪俠,心下愈加歡喜,就有永結百年之意。

匡胤知他意思,便與素梅締結偕老之盟,成就交一歡之禮,設筵款飲,談論怡然。

時至初更,擁歸寢室。

正是:

未際風雲會,先承雨露恩。

山盟從此定,海誓不須更。

次日,匡胤起身,作別了素梅,回至館驛。

兩個管家接著道:「公子,你憂殺我們,聞得在院子內,打走了什麼韓通,恐怕竇老爺知道不便。

況且地裡生疏,人情不熟,可不要暗裡吃人打算麼?幸虧了那兩個承應的,昨日回來,出去打聽,聞他逃在別處去了,我等方才放心。

今後萬望公子體要出去惹禍,免得小人驚恐。」

匡胤喝道:「干你甚事?你們動不動只管有什麼驚恐。

我公子憑他有甚風火。

總然不怕,須要拼他一拼,怎肯束手待斃?你們嚕囌做甚?」

那兩個管家,就不敢言語。

自此以後,匡胤時常到素梅那裡來往,意合情濃。

不覺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捻指之間,二年有餘。

日日在大名府招災惹禍,任意橫行。

虧殺了那個竇總兵,替他周全做主,故此無事。

忽一日,竇溶坐在私衙,心中想道:「趙公子在此二載有餘,惹下許多禍事,本帥擔了多少干係。

如今尚有半年,若待限滿回去,料他又要招非。

不如修書一封,給他一道批文,打發回去,一則地方得以安寧,二則完我這番情面。」

想定主意,遂分付旗牌,往館驛中請趙公子進來。

不多一會,早見匡胤走進私行,與竇溶見過了禮,分賓主坐下。

用過香茗,竇溶開言說道:「賢弟自從駕到敝府,倏忽之間,二載有餘。

愚兄因簡命多繁,其於晉接有失簡慢,叨在世誼,俱望包涵。

目下且喜限期將滿,意欲先請回府,免得老伯大人日夜憂思,在家懸望。

不知尊意以為何如?」

匡胤聽言,滿心歡喜道:「小弟遭配麾下,錯蒙雅一愛一,極承過費,實是難當。

今既恩放,當於家君跟前細述盛德,倘遇寸進,自必厚酬。」

竇溶連稱不敢。

即時分付家人治酒,趁今日與趙公子餞行。

家人即忙排了酒筵,竇溶便請匡胤入席,賓主二人,開懷對飲。

酒過三巡,食過五味,匡胤即便辭席。

竇溶不好強留,登時寫下一書,無非與趙指揮問安的意思。

並匡胤限滿文憑,外贈路費銀四十兩。

匡胤一一收明。

當時拜謝辭別了竇溶,回至館驛中,收拾行裝。

帶了兩個管家,復至院子裡辭別素梅。

那韓素梅聞知匡胤限滿回家,十分不捨。

匡胤安慰道:「美人不必掛懷,俺今回至汴梁,若遇便時,早晚決來接你,必不有忘。」

素梅哽咽不絕,擺酒送行。

此時匡胤歸心如箭,略飲數杯,以領其情。

彼此各致叮嚀,灑淚而別。

離了大名,望夷梁古道而行。

有詩為證:

徵人登古道,野外草萋萋。

心忙騎覺慢,意急步偏遲。

懶觀青草景,愁見白雲低。

山水稱雅好,無心去品題。

匡胤在路行程,朝行夜宿,不覺早至東京,進了汴梁城,滿心歡喜。

來到十字路口,只見那些經商客旅,三教九流,見了匡胤,一個個面戰心驚,頭疼膽怯。

有一人道:「三年不見趙大捨,地方恁般無事;今日回來,只怕又要不寧了。」

又一個道:「不然,常言說:『士三日不見,當刮目相待。

』他出外多年,年紀也大了些,安知不學些禮數,習些規模,煥然改觀,一變至道?難道是個『仍舊貫』不成?」

又一個道:「他雖然年紀大了,猶恐這副心腸終究是不換的。

豈不聞古語說的,道是:『江山可改,秉一性一難移。

』我們如今也不必管他,只消自己各奔前程,便沒事了。」

匡胤一路行來,聞了這些言語,心中只是暗笑。

正行之間,卻好又遇見了張光遠、羅彥威二人,彼此大喜,各作了揖,問安幾句,羅彥威遂邀至酒樓接風。

匡胤先發付兩個管家,收拾了行李,回家報知。

自己卻藏好了書札批文,與張、羅二人傳杯遞盞,暢飲舒懷。

正飲之間,匡胤又把在大名府結納了韓素梅,打走了韓通,及竇溶相待之情,前前後後,許多事端,細細的說了一遍。

二人也把別後之事,談了一番。

三人俱備大悅。

正是:

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

三人輪杯把盞,吃了半日,俱有幾分酒意。

匡胤執杯說道:「二位賢弟,愚兄遭配了三年,不知近來朝廷的政治何如,國家的事情怎樣?想賢弟必知其詳,愚兄願聞一二。」

張光遠道:「兄長不說便罷,若說起朝中之事,比前大不相同。

近來南唐主新進來一班女樂,共是一十八口,內中有兩個花魁,一名無價寶,一名掌上珠,果是閉月羞花,沉魚落雁。

不料皇上受獻之後,迷亂荒一婬一,朝綱久廢。

大興土木之工,創造一院,名為御勾欄,外設園亭,內興樓閣,將這班女樂,居住在內。

那皇上每日率領了文武勳臣以及貴戚,到這院內,開長夜之欲,縱流連之歡。

這些女樂,便扮演雜劇,歌唱舞蹈。

以此日費斗金,民窮財盡。

雖有大臣上本諫阻,反致加罪。

因此謗言日積,國勢日非。

據小弟看將起來,這江山不久必屬於他人。

不知何人有福,受此社稷。」

羅彥威道:「俺兄弟闊別了多時,今日歡聚在此,只顧飲酒罷了,這些閒話,提他則甚?若說江山誰得,只怕除了大哥,別人消受不起。」

說罷,獨自斟飲。

匡胤又問道:「那皇上設立御勾欄,可許百姓觀看麼?」

光遠道:「只有這一件,還算他無道之中,略有一點與民同樂之意。

他臨幸之時,無論士庶人等,不禁出人,任憑觀看,故此小弟得知。」

匡胤道:「我往大名去了三年,不想汴梁添了這些景致。

既然不禁出入,趁此天色尚早,二位賢弟同我去觀看一回,可使得麼?」

光遠道:「兄長要去,弟當奉陪。」

羅彥威便叫酒保上來,算還了賬。

三人一齊下樓,出了店門,往前行走,不多時已到勾欄院門首。

往裡面直走進去。

果然好一座御勾欄,蓋造得窮工極巧,分外一精一奇。

但見:

四下玲瓏美景,八方渲染奇觀。

巍峨亭殿接青雲,雕樑龍作隊,畫棟鳳成行。

曲徑幽深行遠,遍栽異卉佳花。

忽傳皇駕幸勾欄,美人俱盡態,樂女悉趨蹌。

匡胤看了,誇羨不已道:「好一座御勾欄,蓋造一精一工,堪稱盡美。」

遂問道:「賢弟,那座高樓叫什麼名兒?」

光遠道:「這叫玩花樓。」

匡胤道:「俺弟兄們上去走走何如?」

說罷,三人走上樓中,只見正中設著一張鬧龍交椅,兩旁放著兩個繡墩。

匡胤又問道:「這是什麼人兒坐的?」

光遠道:「那中間龍椅,是當今坐的。

這兩旁繡墩,是兩位丞相坐的。」

匡胤回頭看道:「那東西懸掛著鐘鼓,要他何用?」

光遠道:「東廊懸的,便是龍鳳鼓;西廊吊的,便是景陽鐘。

只因當今不時駕幸勾欄,恐怕那些女樂們一時不知,故此設下這鐘鼓,當作宣召的一般,敲動起來,使那女樂們聽了,便知聖駕臨幸,方好上樓侍候。

有的歌唱,有的舞蹈,真是娛心說目,好看不過的。」

匡胤道:「原來如此。

既有這般趣致,俺們何不隨喜一回?把那其中滋味,賞鑒賞鑒。

張賢弟,你去撞鐘。

羅兄弟,你去擂鼓。

待我在龍椅上裝一個假皇帝兒坐坐,看看這些女樂來也不來?」

張、羅二人一來也有了幾分酒興,二來卻像有鬼使神差的一般,忘其利害,這也是合當有事,所以如此。

那張、羅二人各自走至廊下,擊鼓的擊鼓,撞鐘的撞鐘,分頭亂了一回,回身望著繡墩上坐定等著。

這分明是:

只圖戲玩成歡娛,豈料災殃在眼前。

當時鐘鳴鼓響,早已驚動了掌院太監,慌忙往各院裡去吆喝傳呼,說道:「你們眾女樂快些上樓,萬歲爺駕到了。」

那些女樂聽見,不敢怠慢,各自拿了樂器,但見有的執著笙蕭絃管,有的執著象板鸞箏,一齊歌唱起來,宮商選運,角微徐吹,真個是:

裊裊音如縷,陽和律呂平;

新聲殊激楚,仙樂耳漸明。

眾女樂奏動音樂,一齊走上樓來見駕,一個個粉臉低頭,花枝招展,俯伏一在地,口稱:「萬歲皇爺,女樂們接駕來遲,望乞恕罪。」

那張光遠、羅彥威二人雖然帶著幾分酒意,心下到底驚慌,想道:「此事做得不好,假裝天子,滿門處斬,這禍如何當得?」

急望匡胤丟一了幾個眼色,要他見機而作,遠禍全身的意思。

誰知匡胤一時高興,那裡就肯動身?聽見眾女樂齊呼萬歲,不覺滿心歡喜,笑逐顏開道:「美人免禮平身。」

那眾女樂謝恩已畢,站起身來,往龍位上斜眼一看。

不看時,萬事皆休;一看時,個個膽怕心驚,往後倒退。

這龍位上,那裡是當今聖上?原來是一個紅面後生。

兩邊繡墩上,坐的是兩個少年子弟。

眾女樂看了,一時齊聲罵道:「那裡來的無知小賊?擅坐龍位,假扮天子,戲一弄我們,真是大膽包天,目無國法的了。

軍士們何在?樓上有賊,快與我拿下!」

那下面掌院的太監聽得樓上有人假裝天子,擅坐龍位,大驚不迭,慌忙帶領虎賁軍二十多名,各執棍棒繩索,奔上樓來。

此時匡胤聽見女樂喊叫,不覺大怒,喝道:「賤婢!你們不來歌舞唱曲,奉俺歡心,反來放肆辱罵,怎肯饒你?」

立起身來,一伸龍腕,照著無價寶臉上一掌,只打個倒栽蔥,滿樓上亂滾,散亂烏雲。

掌上珠見了,喊聲:「不好了,醉漢行兇打死人了!」一句話尚未說完,早被匡胤趕將過去,只一腳,踢下樓去,跌得半死。

張光遠見了如此光景,把那幾分的酒意唬醒了大半,慌忙說道:「大哥,俺們一時高興,惹這大禍,他們怎肯甘休?趁此女樂們盡都散去,極早走罷;倘再遲延,你我怎好脫身?」

正說間,只聽得樓下一片聲喊起,趕上許多兵來,各執軍器,一擁上前,把三個圍在中間。

匡胤見眾軍來勢洶洶,赤手抵敵。

舉眼四望,捉一空,飛起右腳,把一個執短棍的軍士一腳踢翻,順手奪了短棍,掄開混打。

張光遠奪了一條哨棒,使動幫扶。

羅彥威手無軍器,忙把那隻金交椅拿在手中,望外亂打。

只因這一番大鬧,有分教:樓閣依然,頃刻珠殘玉碎;囿園雖在,片時花隕卉傷。

正是:

棍發聊舒五內憤,棒開得助一身威。

不知匡胤怎樣脫身,且看下回便見分曉。

分類:古典俠義小說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飛龍全傳
第一回 苗訓設相遇真龍 匡胤游春騎泥馬第二回 配大名竇公款洽 遊行院韓妓慇勤第三回 趙匡胤一打韓通 勾欄院獨坐龍椅第四回 伸己忿雹打御院 雪父仇血濺花樓第五回 趙匡胤救假書生 張桂英配真命主第六回 赤須龍山莊結義 綠鬢娥蘭室歸陰第七回 柴榮販傘登古道 匡胤割稅鬧金橋第八回 算油梆苗訓留詞 拔棗樹鄭恩救駕第九回 黃土坡義結金蘭 獨龍莊計謀虎狼第十回 鄭子明計除土寇 趙匡胤力戰裙釵第十一回 董美英編謎求婚 柴君貴懼禍分袂第十二回 篤朋情柴榮贈衣 嚴國法鄭恩驗面第十三回 柴君貴過量生災 鄭子明擅權發貨第十四回 為資財兄弟絕義 因口腹兒女全生第十五回 孟家莊勇土降妖 首陽山徵人失路第十六回 史魁送柬識真主 匡胤宿廟遇邪魑第十七回 褚元師求丹療病 陳摶祖設棋輸贏第十八回 賣華山千秋留跡 送京娘萬世英名第十九回 匡胤正色拒非詞 京娘陰送酬大德第二十回 真命主戲醫啞子 宋金清驕設擂台第二十一回 馬長老雙定奇謀 趙大郎連誅賊寇第二十二回 柴君貴窮途乞市 郭元帥剖志興王第二十三回 匡胤嘗桃降舅母 杜公抹谷逢外甥第二十四回 赤須龍義靖村坊 母夜叉計和甥舅第二十五回 杜二公納諫歸正 真命主違數罹災第二十六回 五索州英雄復會 興隆莊兄弟重逢第二十七回 鄭恩遺像鎮村坊 匡胤同心除妖魅第二十八回 鄭恩無心擒獵鳥 天祿有意搶龍駒第二十九回 平陽鎮二打韓通 七聖廟一番伏狀第三十回 柴榮薦朋資帷幄 弘肇被譖陷身家第三十一回 郭元帥禪郡興兵 高懷德滑州鏖戰第三十二回 高行周夜觀星象 蘇逢吉聳駕喪軍第三十三回 李太后巡覓儲君 郭元帥襲位大統第三十四回 王子讓辭官養母 趙匡胤避暑啖瓜第三十五回 趙匡胤博魚繼子 韓素梅守志逢夫第三十六回 再博魚計賺天祿 三折挫義服韓通第三十七回 百鈴關盟友談心 監軍府元帥賠禮第三十八回 龍虎聚禪州結義 風雲會山捨求賢第三十九回 匡胤射龍解水厄 鄭恩問路受人欺第四十回 鄭子明惱打園公 陶三春揮拳服漢第四十一回 苗訓斷數決魚龍 匡胤憐才作媒妁第四十二回 柴榮進位續東宮 匡胤無罪縛金鑾第四十三回 苗訓決算服柴榮 王樸陳詞保匡胤第四十四回 趙匡胤帶罪提兵 杜二公挈眾歸款第四十五回 杜二公納婿應運 高行周遣子歸鄉第四十六回 高行周刎頸報國 趙匡胤克敵班師第四十七回 劉崇兵困潞州城 懷德勇取先鋒印第四十八回 高懷德智取天井 趙匡胤力戰高平第四十九回 丁貴力戰高懷德 單珪計困趙匡胤第五十回 單珪覆沒蛇盤谷 懷德被困鐵籠原第五十一回 馮益鼓兵救高將 楊業決水淹周師第五十二回 真命主爵受王位 假響馬路阻新人第五十三回 陶三春職兼內外 張藏英策靖邊隅第五十四回 王景分兵襲馬嶺 向訓建策蕊州第五十五回 課武功男女較射 販馬計大鬧金陵第五十六回 楊仙人土遁救主 文長老金鐃傷人第五十七回 鄭子明斬將奪關 高懷亮貪功殞命第五十八回 韓令坤擒剮孟俊 李重進結好永德第五十九回 劉仁贍全節完名 南唐主臣服納貢第六十回 絕聲色忠諫滅寵 應天人承歸正統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